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中化學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13W

國中化學教案【多篇】

國中化學教案 篇一

第六單元 金剛石、石墨 C60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⑴瞭解幾種碳的性質和用途。

⑵瞭解金剛石、石墨、C60的微觀結構。

⑶掌握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2.能力目標:學生辨別解決問題的能力;認識到同一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初步認識物質組成的多樣性。

3.情感目標:通過物質的結構影響其性質,性質又決定用途,增強學生對事物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認識。

教學重點: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教學方法:演示實驗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 一)、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學習的不同元素可以組成物質,不同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物質,那麼同幾種元素是可以組成不同物質嗎?同學們請討論一下並將其結果彙報好嗎?

(二)講授新課:

一、碳的單質]⑴金剛石: ⑵ 石墨: ⑶C60

觀看科利華軟件(1)上述三種單質有哪些物理性質?(2)它們的性質和用途之間有什麼關係?

二、碳的化學性質:

用墨(用碳黑製成)書寫或繪製的字畫能保存很長時間而不變色,木樁埋在地下之前,常要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的表面稍稍烤焦?)

1、常温下化學性質穩定

(1)冬天生煤爐能引起煤氣中毒,為什麼?(2)氧氣的有哪些化學性質?

2、碳跟氧氣的反應 可燃性

(1)反應現象:

(2)反應方程式:碳完全燃燒: 碳不完全燃燒:

木炭與氧化銅的反應。

(1)觀察實驗現象,(2)共同分析反應原理,(3)板演方程式。

3、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應 ——原性(1)反應現象: (2)反應方程式:

這個反應的特點:在這個反應中,氧化銅(含氧化合物)失去氧而變成單質銅;木炭得到氧化銅中的氧而使氧化銅還原為銅,導出:a還原反應,b.氧化反應c.木炭具有還原性

木炭的還原性在冶金工業上的應用

(三) 課堂練習:

(四) 小結:(師生共同完成)

(五) 佈置作業:書P109習題1-6

後記:本節內容簡單,學生比較容易掌握。

國中化學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應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定目標,從有利於學生髮展的角度去思考,既要符合課程和教材的要求,更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目標要切實可行,可操作、可檢測。

[教學重點]

不僅要有知識內容的重點,還要有學生技能發展的重點。

[教學難點]

要着重分析學生在知識構建和方法內化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點。

[教學方法]

不求統一的模式,不求統一的方法,但要注重引導自學,注重啟發思維,注重激勵參與,注重合作學習,注重聯繫實際,注重鼓勵質疑。倡導教學靈活性、多樣性和實效性的統一。

[教學過程]

這部分是教案設計的重點,必須寫得具體。完成時可從教學內容的知識體系或學生接受知識的認知過程來展開,也可綜合這兩條主線優化設計。

要注重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的學習,把以問題作線索來組織教學作為過程設計的重要策略。

教學過程不僅要有知識的內容和呈現的程序,還要有具體的教學方法,尤其是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手段。認真選擇能夠體現“減負”與增效、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能力的方法。

要重視組織學生自主式、探究式、互動式的學習活動,以及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評價。活動的安排要明確。

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有練習的設計,並安排當堂訓練,以便檢測目標的達成度。練習後要及時評價,反饋矯正。練習的難度要有層次,對難度大的要給出標識。要以“低起點、多反饋、段段清”的策略,加強基礎訓練。課堂教學中要因人而異,加強個別輔導,重點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教學過程後期師生共同進行小結與評價。教學過程還可結合具體內容適時地組織學生反思和質疑,以進一步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

[佈置作業]

應控制數量,控制難度;作業的內容要突出教學的重點,作業的題型要有利於訓練學生的能力,務必使重要的知識點、能力點得到充分地落實。

國中化學教師教案模板二

教學內容:

1、知道化學的定義。

2、初步瞭解化學發展史和物質的微觀構成。

3、結合生產、生活實際,感受化學發展和人類生產生活的聯繫。

4、關注與化學有關的問題。

5、領悟化學的`價值觀,樹立學習化學的信心。

教材分析:

本課題是學生學習化學的第一節課,是培養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重要課題,本課題從生產生活、醫藥、工業等各個方面簡述了化學的重要作用,從而得出了化學的重要定義,再又對化學發展的歷史給予了講解,特別是中國在三個時期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對每個時期的貢獻和特點需要學生有所瞭解。

教學目標:

1、知道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

2、通過生產生活,實際感受化學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密切聯繫。

3、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教學重難點:

1、掌握化學研究的方向。

2、瞭解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的密切聯繫,樹立學習化學的重要信心。

教學方法:

實驗演示法講解法學生討論法練習提高法

學法指導:

指導學生樹立學習化學的正確方法和學習化學的信心,加強基礎知識的記憶,認真養成觀察化學實驗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1、上課前一首《青花瓷》化學版給學生欣賞。

2、給學生提問:a、什麼是化學?b、你對化學是怎樣看待的?

3、給學生學習化學的幾個要求:每個同學有個筆記本,記錄基礎知識及考點內容,上課的內容記在書上;上課前把書筆練習冊等準備好;上課鈴聲響後開始讀基礎考點;不要遲到;化學記憶內容多,作業不超過15分鐘,每個同學的作業必須交。

3、完成幾個興趣實驗:a、魔棒點燈實驗。b、變色實驗:水中加酚酞,再加稀氫氧化鈉,變紅色,再加濃度稍大的鹽酸。讓學生來做。c、鎂帶燃燒。觀察現象。

二、化學:

(一)、化學的用處:

1、化學在生產、生活、醫藥、航天、新材料的研究方面的作用。

2、化學就是要研究物質及其變化,它不僅要咬緊自然界中已經存在的物質,還要更加需要研究和創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質。

如:電阻幾乎為零的超導體材料;新型農業化肥;新能源新材料;新藥物等等。

如:食鹽,除了做調料還可以做消毒液,輸液藥水等等。

(二)、化學: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

組成

研究物質性質變化規律

結構

三、化學發展史:

古代化學近代化學現代化學

1、古代化學:從事物質的轉化探究階段,製得實用產品。特別是火的發現和利用。

我國古代化學的貢獻:

公元前1700年的商代:青銅

春秋戰國時期:冶鐵鍊鋼

四大發明中有兩項化學成績:火藥和造紙

燒瓷器

2、近代化學:進入物質的微觀階段。

原子化學變化中不會破裂,重組

物質的微觀構成

分子可破裂,變為原子

英國科學家道爾頓和意大利化學家阿伏伽德羅提出了原子論和分子學説,他們認為: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構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組合是化學變化的基礎。這也是化學變化的本質。原子論和分子學説的創立,奠定了近代化學的基礎,也是化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元素有100多種。

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週期律並編排了元素週期表,使化學的研究變得有規律可循。

3、現代化學:合成新分子階段。

主要任務是合成大量的新分子,解決社會發展的需要。

中國對世界作出的貢獻:

1965年,我國的科學工作者第一次用化學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

20世紀80年代我國工作者合成了核糖核酸,為人類揭開了生命的奧祕。

1993年,中國科學院運用納米技術和超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操縱硅原子寫出“中國“字樣。

四、教材知識:

1、納米技術:納米是一個長度單位。納米銅的性質。

2、隔水透氣的高分子材料:鳥在水中游。

3、破冰斧柄:強度高

4、直徑6毫米的尼龍。

5、人類發現和合成的物質有3000多萬種。

國中化學教案 篇三

一、教學設計思路

如果把掌握知識的過程比喻為建築一幢大樓,那麼教師應當提供給學生的只是建築材料,真正的建築師應該是學生自己,而不是教師。為此,我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把教學活動設計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課前,師生利用生活廢品自制教具,使學生對本節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解決大額班實驗儀器不足的問題,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課堂中,讓學生收集、整合實驗室製取O2的有關信息,推理出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設計思路,再結合思路設計CO2的實驗室製法,然後讓學生用自己設計的裝置製取、驗證、驗滿CO2,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探究知識,享受成功的喜悦;課後,讓學生利用本節所學知識再設計一套實驗室製取CO2的裝置,參加班級展覽,將探究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效果。這樣才能真正使教師成為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引導者,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教學過程的參與者。

二、教案

課 題 CO2製取的研究

授課人

學 校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討論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設計思路,進行CO2製取的探究實驗;

2、通過探究,初步掌握實驗室製取CO2的藥品、原理、裝置和操作;

3、瞭解CO2的部分物理性質,學會收集、檢驗和驗滿CO2的方法。

過程和方法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分析、推理、解決問題;

2、通過分組實驗,培養學生合作、表達與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增強學生對自然界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從探究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悦,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於實踐創新的科學品質。

重點

1、討論和歸納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設計思路;

2、實驗室製取CO2的化學反應原理、裝置及收集、檢驗CO2的方法。

難點

根據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設計CO2的實驗室製取方法。

教法

對比法、分組實驗法、實驗探究法。

儀器藥品

儀器:錐形瓶(或廣口瓶、大試管)、長頸漏斗,帶導管的雙孔橡皮塞、集氣瓶、玻璃片、導氣管、注射器、膠頭滴管、火柴等。

藥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碳酸鈉、稀鹽酸、稀硫酸、澄清石灰水。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大家從空氣中吸進了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O2,請問:能否以空氣為原料製取O2?為什麼?實驗室製取O2的方法有哪些?”

做一次深呼吸。

【回答】氧氣約佔空氣體積的1/5。

調整學生的精神狀態,激活思維,為問題的引出做好鋪墊。

整理舊知,引領思路,獲取新知

【請填表】

反應原理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條件密度比空氣的大小是否與水反應氧氣

【請選擇】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為,用雙氧水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為;收集裝置為。

【問】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裝置適合於用雙氧水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製取氧氣嗎?為什麼?能改嗎?怎樣改?

【問】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過渡

“吸進O2,呼出了CO2,如果需要一定量的CO2,能否以空氣為原料製得?”

【設問】在實驗室如何製取CO2呢?(揭開本節課的探究主題: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

學生練習、討論、回答。

推理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 法:1、選擇理想藥品;2、確定合適的實驗裝置;3、驗證氣體。

再做一次深呼吸。

讓學生在鞏固舊知的基礎上分析、推理、引發出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設計思路。達到輕鬆突破難點的學習效果。

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

分組實驗,探究理想藥品

【提供給學生藥品】石灰石(或大理石)、碳酸鈉、稀鹽酸、稀硫酸。

【説明】從反應速率,生成的氣體是否易於收集等方面考慮。

【小結】 實驗室製取CO2的化學反應

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分組試驗:觀察、記錄。

通過比較,選出實驗室製取CO2的理想藥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

讓學生通過操作,更直觀地理解實驗室製取CO2應選擇的理想藥品。初步認識實驗室製取氣體時理想藥品的選擇依據。開動腦筋,設計實驗裝置

【問】用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製取氧氣的實驗裝置適合於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嗎?

【激勵】相信你能當一個小設計師,根據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原理設計出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

【屏幕顯示】可供設計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裝置的儀器(也可另選或自制儀器,還可利用代用品)。

【展示學生作品】實驗裝置。請學生説出每種裝置的優缺點,選出最佳方案。

【小結】實驗室製取CO2的實驗裝置。

1、製取;2、收集。

分析、討論、設計實驗室製取CO2的實驗裝置,然後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

發生裝置:固液反應不需加熱;收集:向上排空氣法。

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及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同伴間的合作、交流與表達。

使學生對本知識點有一個完整、系統的認識。

展示自我

【請你告訴大家】用自己設計的裝置如何製取CO2?

【動畫】實驗室製取、驗證、驗滿CO2。

表達、交流、自查。培養學生自我表達、自查自糾的能力。自制二氧化碳

請用自制儀器製取、驗證、驗滿CO2,並記錄實驗現象。

分組實驗。彙報實驗結果:1、現象;2、驗證方法;3驗滿方法。

讓學生從探究中獲取成功的喜悦,增強環保意識,培養創新能力。

鞏固新知,自我檢測,拓展思維

【請讓我來告訴你】1、根據下圖所示實驗裝置回答:(填代號)

⑴寫出標有編號儀器的名稱:

①;② ;③ ;④ 。

⑵實驗室製取氧氣時,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收集裝置是。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時,可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⑶實驗室用固體氯化銨(NH4Cl)與固體氫氧化鈉在加熱的條件下製取氨氣(NH3),化學方程式為NH4Cl+NaOH

NaCl+NH3↑+H2O,氨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能溶於水形成氨水。根據以上知識推斷:實驗室製取NH3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收集裝置是。

2、【趣味實驗】雞蛋在醋酸中潛水。

問:你能解釋其中的奧祕嗎?

學生搶答。

觀察,討論。

當堂訓練,及時反饋,檢測學生掌握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化學教學與生活實際聯繫起來,真正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

談收穫體會

1、本課題研究什麼內容?

2、有哪些收穫?

3、從這些知識中你想到了什麼?

4、運用這些知識你想做點什麼?

自由發言,相互補充。澄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模糊點、疏漏點。

【課外探究】

1、小發明:就地取材,選用你家中現有的物品(墨水瓶、塑料瓶、圓珠筆芯等),自制一套製取CO2的裝置,參加班級展覽、討論,並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試驗。

2、社會實踐:通過社會調查或查閲資料,瞭解工業製取CO2的原理和方法。

學生自制儀器,開展社會調查。培養學生精益求精、勇攀高峯的科學品質;強化收集、整理、處理信息的能力。

國中化學教案 篇四

一、教學目標要求與教學重難點

課題1內容主要是認識生活中常見的鹽以及鹽的命名、種類和用途。初步學會粗鹽提純和鑑定碳酸根離子的方法。能判斷常見酸鹼鹽的溶解性以及複分解反應的類型及發生條件。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瞭解制鹼先驅—————候德榜,激發愛國熱情和學習激情。幾種常見鹽的性質及應用。本節重點是酸鹼鹽之間發生的反應———複分解反應,過濾、蒸發等分離提純物質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教材內容分析及難點突破方法

本課題是從鹽的用途認識氯化鈉,由此引出粗鹽提純,學習蒸發操作,熟練溶解、過濾操作;認識碳酸鹽性質和用途,瞭解含有碳酸根和碳酸氫根的鹽的檢驗方法,概括出複分解反應的概念,通過實驗探究進一步瞭解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學會判斷酸鹼鹽之間是否反應,掌握鹽的化學性質。

重點突破:理解複分解反應的本質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在學生熟練書寫常見酸與鹽、鹼與鹽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播放flash動畫,動態演示覆分解反應概念中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從“視覺和聽覺”角度加強對複分解反應實質的理解,突破教學難點,提高學生複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的準確書寫能力。難點突破:學生結合已有的學習體會歸納出酸與鹽、Na2CO3與Ca(OH)

1、酸與鹼發生的反應屬於複分解反應,通過合作探究實驗:NaOH能與CuSO4或FeCl3反應、NaCl與AgNO

2、Na2SO4與BaCl2都能發生反應,並且都屬於複分解反應,有這些已知反應的生成物特點,歸納出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播放flash動畫,從微觀角度形象、動態地演示覆分解反應發生所具備的條件,加深學生對複分解反應能否發生條件的判斷,突破教學難點。

第一課時先對鹽類進行分類和命名,讓學生建立起鹽的概念。第二課時介紹常見鹽氯化鈉的提取,複習過濾的操作,認識蒸發這一實驗操作;第三課時繼續介紹常見鹽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並掌握鑑別碳酸根離子或碳酸氫根的鑑別方法;第四課時對複分解反應條件進行探究並總結鹽類的性質。

三、教學設計過程

1、課題引入

展示“生活中常見的鹽”教學圖片,引出鹽的組成特點及化學性質,分析歸納熟悉的酸與鹽、鹼與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特點,引出複分解反應的概念。

2、直觀形象,突破重難點

九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了一些理解感悟能力,為了能將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不同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各個學習器官,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感悟度。通過flash動畫,動態展示覆分解反應概念中“相互交換成分”是如何進行的,從“視覺和聽覺”角度加強對複分解反應實質的理解,突破教學難點,提高學生複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的準確書寫能力。因此,我設計了兩個環節來突破重難點:

3、歸納總結

通過書寫常見鹽的化學方程式與置換反應的特點的比較,總結複分解反應的概念,歸納出複分解反應類型。

4、實驗探究

通過CuSO4與NaOH、FeCl3與NaOH、AgNO3與NaCl、Na2SO4與BaCl2實驗探究,觀察現象,分析、得出結論,鹼與鹽、鹽與鹽發生反應有沉澱生成,對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有了感性認識,將感性認識轉化成理論知識,突破難點。同時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必須要“尊重客觀事實”、“化學知識以實驗為基礎”的道理,提高學生複分解反應發生條件的認識。

5、拓展提高

通過教學設計中的具體練習,在鞏固複分解反應相關知識的同時,增強學生對知識系統與綜合應用的能力,提高複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的準確書寫能力。習題的設計由易到難,體現了複分解反應知識的層次性和系統性,符合國中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滲透化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繫,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化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化學。

國中化學教學設計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生認識分子的真實存在及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

2、瞭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質;

3、學會用分子的觀點來區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4、理解純淨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並會判斷典型的純淨物和混合物。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查閲資料、觀察及抽象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實驗和討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分成“分子”和“混合物和純淨物”兩部分。

前一部分着重於描述物質由分子等粒子所構成,討論分子的基本性質。教材一開始從人們所熟悉的一些日常現象入手,如:人經過花圃或酒店,會嗅到花或酒的香氣;濕的衣服經過晾曬就會幹燥;糖塊放在水裏,會逐漸消失,而水卻有了甜味等。通過對這些日常生活現象的思考,使學生自然而然的建立起物質是由人們看不見、摸不着的粒子構成的結論(分子是構過成物質的一種粒子)。通過酒精和水混合後總體積縮小,及晶體碘的昇華與凝華等實驗現象,使學生在建立起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的結論基礎上進一步得出分子是運動的及分子之間有間隔的推論(即分子的性質)。之後,教材以水變成水蒸氣,蔗糖溶於水及硫或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幾個典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運用初步介紹的分子知識對物質發生變化時分子本身是否發生改變對物理變化、化學變化進行了實質性的分析。從而給分子下一個比較準確的定義。

教材為了進一步讓學生確信分子存在的客觀性,展示了用掃描隧道顯微鏡拍攝的苯分子照片,同時用生動的比喻、引導讀者去想象分子的大小和運動狀態。使學生在感性和理性上都建立起對分子的認識。

教材的第二部分首先以空氣的組成及硫粉和鐵粉混合實驗為基礎從宏觀上對混合物和純淨物兩個概念做了區分。然後從微觀上-用初步掌握的有關分子知識進一步區分純淨物和混合物,使學生能初步建立純與不純的相對概念。

教學建議

本節重點研究的是有關分子知識。分子看不見也摸不着,對於它的存在學生很難相信,接受起來遠不如第一章知識來的快。教材第一章重點研究的是氧氣的製法及性質。對於氧氣學生比較熟悉,在學生的頭腦中已經建立起人吸進的是氧氣,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的概念。氧氣盡管也看不見,摸不着,但學生能憑生活經驗確信氧氣真實存在着。鑑於此,建議在教學過程中也從生活實際中遇到的問題入手,例如:人經過花圃或酒店,為什麼能聞到花或酒的香氣;濕的衣服經過晾曬為什麼能幹;糖塊放在水裏,為什麼會逐漸消失,而水卻有了甜味等。將宏觀現象做為紐帶,誘發學生進行想象-人能嗅到花或酒的香氣,是因為花或酒中有香氣的分子(或粒子)擴散到空氣中,接觸到人的嗅覺細胞而使人嗅到了香氣。濕衣服能晾乾,是由於水的分子擴散到空氣中去了。糖塊放在水中溶解,而水有了甜味,是由於糖的分子擴散到水的分子中間去了。以生活實際中的問題讓學生感知分子的真實存在。將宏觀現象與微觀結構建立起了聯繫。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實驗(氨分子擴散實驗、品紅擴散實驗並補充酒精與水混合實驗)融入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實驗讓學生進一步感知分子的真實存在,同時也便於學生學習分子性質時,樹立起分子是運動的,不同物質分子大小不同和分子間都有間隔距離的想象。為了使學生更加確信分子的真實存在,除向學生展示用掃描隧道顯微鏡拍攝的苯分子照片外,還可讓學生通過網絡或圖書館查找其它分子的照片。

對於分子概念的建立,是本節知識的一個重點。教師首先可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第一章中涉及的幾個物質變化(如:水變成水蒸氣,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觀過程,然後讓學生用初步掌握的分子知識以小組的形式從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時分子本身是否發生改變,對物理變化、化學變化進行實質性的分析,從而給分子一個比較準確的定義。

本節教材的另一個重點,是使學生樹立分子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的辨證觀點?quot;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從保持原物質化學性質來説分子是不可分的整體粒子,因為分子再分就不是原來物質的分子,也不能保持原來物質的化學性質。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分子可以再分是説它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分子起了變化,變成別種物質的粒子了。通過對分子的可分性與不可分性的認識,逐步培養學生辨證地思考問題。分子概念中還強調了”化學性質"是因為通常討論的物理性質是一種宏觀現象,是該物質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現出來的,而不是每一個單個分子所能表現的,如:顏色、狀態、熔點、沸點、密度等。本節知識不僅應讓學生了解分子的概念,也應讓學生弄清概念的內在含義。

在學生對分子概念有了瞭解之後,師生應對分子的基本性質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概括。除能指出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外,還應認識到分子非常微小,分子都在不停地運動,分子間有間隔距離。在教學過程中如能自制或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微觀粒子運動的動畫,一方面可以誘發學生進行想象不同狀態的物質其中無數粒子在不停運動的圖景,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把抽象知識變為具體,增強學生學習這部分知識的興趣。八年級物理中學生已學習了分子運動論的有關知識(分子是運動的,分子之間有引力和斥力),可向學生指明有關分子熱運動和物態變化是物理學要深入一步討論的問題。學生如果對分子運動狀態、分子間力和物質三態相互轉化的本質有所認識,將對以後學習溶解、結晶溶液導電等大有好處。

對於混合物和純淨物的有關知識,建議教學中還是從實驗入手,讓學生由感性認識去理解混合物和純淨物,並進一步從微觀角度去分析。最後,還應使學生認識物質純與不純的相對性,培養學生辨證的思考問題的方法。

國中化學教案 篇六

1、教材分析

案例章節:《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上冊第一單元課題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內容分析:本課題結合學生日常生活的一些典型事例,並通過實驗、觀察記錄分析等活動,幫助學生建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透過化學變化時發生的現象揭示和抓住化學變化的特徵,從而初步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變化的概念,瞭解化學學科研究問題的角度和方法。

教學方法:問題教學、分組協作學習、實驗探究

2、教學思路與設計

在學生學習化學課程之前,學生已經接觸過大量的化學變化實例,只不過他們對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及他們的區別沒有思考過,對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徵沒有根本的認識。因此本節課的基本任務就是要幫助學生建立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

本課題位於九年級化學上冊起始部分,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一個化學實驗。學生剛接觸化學不久,對化學學科只有一個初步印象,知道什麼是化學,但是怎樣研究、利用什麼方法研究物質並不清楚。在毫無化學基礎、從來沒接觸化學實驗的前提下,如何正確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引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將是重要環節。同時在這節課中,學生將會與化學實驗第一次親密接觸,怎麼進行實驗,科學探究的方法是什麼,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以後實驗探究的學習。

3.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瞭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及區別,並能運用概念判斷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瞭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並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質,哪些是化學性質。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學會歸納整理;用化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變化,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興趣,培養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培養嚴謹務實的科學作風。

4.教學重難點

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概念;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判斷

5.教學設計框架

教學設計流程

一、物質的變化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視頻]生活中的幾種物質及其變化,對最後原子彈的爆炸進行評述。觀看、瞭解世界由物質組成且物質在不斷的變化用生動形象的畫面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愛國情感,樹立為民族振興學習化學的志向。實驗1、水的沸騰

實驗2、膽礬的研碎

實驗3、研碎前後膽礬的溶解,膽礬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實驗4、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實驗1由師生共同完成;實驗2和實驗4第一個反應由學生分組完成,其餘由教師演示。

教師引導學生由實驗3得出兩個結論:實驗2中的粉末是膽礬;膽礬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的藍色沉澱是新物質。

分組實驗

學習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與生活中對水沸騰的印象比較,體會觀察應更準確和具體。

這是書上的第一批實驗,學生的實驗基礎知識不夠,教師完成有危險和有技巧的操作,可以起示範作用,同時又儘可能多的給了學生動手和清楚觀察物質的機會。實驗1、2與生活經驗聯繫可拉近學生與實驗的距離,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

比較歸納上述四個實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小組討論並交流討論結果

本節最重要的知識由學生總結,記憶深刻。培養學生善於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和實踐的科學精神,概括、總結的能力,使學生能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培養學生由實驗得出結論的能力和習慣。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調動個性化和開放性思維。教師列舉兩個變化,由學生判斷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為什麼?

由學生儘可能多的舉例説明生活中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學生思考判斷

小組討論並交流討論結果學會簡單運用所學知識

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結合,培養學生開放思維舉例説明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中伴隨的一個現象,

[提問]在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中還伴隨那些現象?小組討論並交流討論結果

瞭解變化中伴隨的現象,進一步説明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僅是有無新物質生成。

二、物質的性質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提問]酒精揮發,鐵易生鏽在本質上有何不同呢?誰還能舉出類似的例子?

分組討論後小組派代表舉出類似的例子。並總結歸納出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培養學生合作、思考、概括、總結的能力,使學生能主動交流和討論。教師列舉兩個性質,由學生判斷是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為什麼?學生思考判斷學會簡單運用所學知識

教師就有關物理性質的幾個基本概念作一簡單介紹(熔點、沸點、密度)認真聽講使學生了解物理性質的幾個基本概念引導學生觀察一瓶氧氣和二氧化碳,討論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經驗和知識,儘可能的描述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性質,試着判斷哪些屬於物理性質,哪些屬於化學性質,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區分它們,並將你的看法與同學交流。

學生觀察

並討論

培養學生思考、概括的能力,使學生能主動交流和討論。教師説明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聯繫,説明事物的變化是複雜的,對複雜事情分類是科學研究的方法之一。學生體會這一科學研究的方法認識科學研究的方法,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

教後反思:

1、教學環節分析

設問質疑、呈示目標——通過視頻(生活中的幾種物質及其變化,如鋼鐵製品生鏽、冰雪融化成水),引出教學任務(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將學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學習任務中來。通過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使學生對此產生困惑,並對學習產生積極的興趣和動機,激發學生的思考。

互動交流——教師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者,是善於歸納問題的指導者,更是教學活動的調節者和組織者。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去“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從探究和討論中掌握知識,獲得發展。教師適時的激發學生的思考,讓問題的討論環環相扣,步步深入。

實驗探究——新課標倡導的探究學習,是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的關鍵環節。本節課採用引導-發現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去觀察、分析、研究,從而“發現”知識,探究規律;從生活實際中發現問題,通過設計,用實驗去探究,從而使問題獲得解決。

得出結論—— 學生通過親身經歷的科學探究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到正確的結論。教師幫助學生將在探究階段所構建的陳述性知識重新組織成有利於運用的知識形式(師生共同歸納總結,把一般性知識概括成),建立並加強其與其他知識之間的聯繫,以便於將來的提取和使用。

總結與反思——在這節探究課的最後,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總結與反思。總結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學生在完成一階段的探究活動後,反思這節課所做實驗的嚴密性,還有哪些方面有待解決,另一方面,教師依據整節課的環節,結合教材對全課及探究過程進行總結。

2、現代教學媒體與傳統板書有機結合

現代教學媒體(Flash動畫、PowerPoint)能把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傳媒集於一體,具有促思,激趣,高效等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在發現學習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傳統的教學手段板書,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教師的板書有助於學生傾聽已有意見,在此基礎上,發表自己的觀點,師生共同完成教學過程。

3、小組協作學習,積極參與問題解決過程

引導-發現探究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習任務主要是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和協作學習完成的。本節課部分採用小組協作的形式,各小組按照探究活動進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個研究課題。學生要積極主動地獲取、分析、處理信息,並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4、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

傳統課上,老師的演示實驗或是學生實驗其實變成了驗證性的實驗,新課改要求一種真正的探究模式,學生從實驗中形象的感知,再從理論中抽象的概括,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教師從學科領域和現實生活中選擇主題,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運用類似科學研究的辦法,使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獲得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的發展,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提高。通過實驗之後的反思,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嚴密性。

點評:白下區教師進修學校 趙燕寧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是化學理論性知識,作為啟蒙階段的學習,它直接影響學生對化學學習認知結構的發展,同時也影響學生對化學的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本節課的教學減弱了對概念的記憶要求,加強了理解層次的要求。重視化學概念的形成,重視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以生活中常見的變化和現象為素材,通過實驗引導學生理解物質變化這一基本概念。教師的設計符合課標要求,達到了教學目標。

一.重視通過實驗教學,初步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

本節課中的四個實驗是學生學習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重要基礎,對引導學生學會用教材有拋磚引玉的作用。這四個實驗具有一定層次性,屬於依次遞進關係,所以由教師演示和學生共同探究相結合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手段。教學中教師能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描述實驗現象,通過對比得出結論,初步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能力。教師將有些簡單易操作的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利於學生更直觀地感知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師將演示和學生分組實驗相結合,處理得較妥當。

二.聯繫生活實際,創設學習情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通過一系列生活中常見的變化為素材,讓學生體驗化學就在我們身邊。並通過圖片、視屏、flash動畫等多種形式的呈現,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輕鬆愉悦的情景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三.關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體現評價的多樣性

互動是一種交往,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態的開放,主體性的凸現,個性的彰顯,創造性的解放,這是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

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在動手實驗中,在問題討論中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教學中教師給學生積極的評價,並對學生的表現和問題的解答進行適時的評價。這種採用學生互評和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方式,強調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並重,體現了評價的多樣性和整體性。

本節課教學步驟清晰,重點突出,能為學生的動手和動腦創造機會,課堂氣氛輕鬆,師生關係融洽。讓學生在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感悟了學習化學的樂趣和重要性,為今後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國中化學教案 篇七

一、教學設計思路

《質量守恆定律》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個課題。從本課題起,學生對化學反應的學習將由生成何種物質向生成多少物質方面展開。本課題通過一系列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從量的方面研究並得出化學反應的客觀規律,它為化學方程式的學習作好理論準備,是學好化學的基礎。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今天,如何結合課程教學開展教學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使課程價值面向全體學生,是每個教師所關心的問題。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我設計本課題時,做到了四個轉變:

(一)由“照方抓藥”向“實驗改進”轉變。

以往的演示實驗都是按照教材上的要求,“照方抓藥”展示給學生,今天我大膽改進了“白磷燃燒前後質量測定”的實驗裝置,如圖:

此裝置的優點有三個:1.現象明顯;2.節約時間;3.實驗過程中不需要打開橡皮塞,防止了空氣的進入和白煙的逸出,減小實驗誤差。

(二)由“驗證性實驗”向“探究性實驗”轉變。

通過實驗探究不僅能讓學生獲得知識,學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到科學方法和受到科學思維的訓練,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品德,發展學習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兩次實驗探究活動,一方面加深對質量守恆定律的理解,另一方面,讓學生體驗、理解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過程,豐富學生探究活動的親身經歷,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由“靜止對照”向“互動交流”轉變。

在實驗設計上,改變過去“你問我答”的教學方式。學生自己將觀察的現象、分析的思路及得到的結論進行相互交流討論,對產生的錯誤和偏差進行分析總結。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四)由“學科內容”向“貼近生活”轉變。

化學課程倡導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發揮學科自身的優勢,通過化學實驗,拉近學生與化學的距離,讓學生體驗到知識的實用價值。在這節課中我讓學生“口吹石灰水”,實驗中用到雞蛋殼等日常用品,另外還提出對“水能變成油”這種言論的看法。讓學生明白科學就在身邊,要相信科學,會應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案

課題

質量守恆定律

授課人

學校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實驗測定,使學生理解質量守恆定律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初步培養學生應用實驗方法來定量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個別到一般的認識方法。

重點

對質量守恆定律涵義的理解和運用。

難點

對質量守恆定律涵義的理解和運用。

教學方法

設疑,以實驗為導向,講練結合。

儀器、藥品

儀器:托盤天平、燒杯、廣口瓶、玻璃棒、酒精燈、氣球、吸管等。

藥品:白磷、NaOH溶液、CuSO4溶液、鐵釘、碎雞蛋殼、稀鹽酸、石灰水等。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問題導入

提問

演示實驗(白磷燃燒前後質量測定)如圖改進:

提出問題

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質量等於生成物的總質量”的結論是否具有普遍意義呢?巡迴檢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校正。

組織學生交流彙報實驗結論,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

組織第二次活動與探究

設置課堂練習題如下:(1)2體積的氫氣和1體積的氧氣反應,生成3體積的水。

(2)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1,那麼5 g硫和5 g氧氣完全反應可生成二氧化硫( )克;5 g硫和8 g氧氣充分反應可生成二氧化硫( )克。

提問:為什麼各反應物的質量總和等於各生成物的質量總和呢?

展示多媒體課件

磷、碳、硫燃燒的本質。

設置“能力拓展”習題

寫出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文字表達式能告訴我們反應物、生成物的種類,但反應物的質量和生成物的質量之間存在什麼關係呢?

觀察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論:反應物總質量(=)生成物總質量。

分組實驗探究

探究實驗名稱: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後質量測定。

實驗步驟:1、將幾根鐵釘與燒杯中的硫酸銅溶液一起放在托盤天平上,共同稱量。2、將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中(砝碼不用取下),靜置1~2分鐘,觀察天平是否平衡。

探究實驗名稱: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前後質量測定。

實驗步驟:1、將盛有少量硫酸銅溶液並帶有膠頭滴管(事先裝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的錐形瓶放在托盤天平上稱量。2、擠壓膠頭滴管,觀察天平是否平衡。

描述實驗現象及實驗結論。

質量守恆定律的內容:

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活動與探究

探究實驗名稱: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氣前後質量測定。

實驗步驟:1、將盛有石灰水的小燒杯放在托盤天平上,使其平衡。2、取下燒杯,向其中吹氣,一段時間後,再放到托盤天平上,觀察。

探究實驗名稱:雞蛋殼和稀鹽酸反應前後質量測定。

實驗步驟:1、將盛有稀鹽酸的小燒杯和幾顆雞蛋殼一起放到天平上,使其平衡。2、將雞蛋殼和稀鹽酸混合,一段時間後,放回天平,觀察。

交流討論,並選出代表發言

交流、談看法。

思考。

觀看動畫演示,總結化學反應的實質。

一切化學反應遵守質量守恆定律的根本原因: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均沒有改變。

(1)蠟燭燃燒後的產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可知,該物質的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可能有( )元素。

(2)鎂條燃燒後,生成物的質量比原來鎂條的質量大,能否用質量守恆定律解釋?

複習舊知

創設問題情景,激發求知慾。

學習定量研究問題的方法。

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體,在活動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科學品德。

體驗成功,學生產生成就感。

讓學生體驗、理解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過程,豐富學生探究活動的親身經歷,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解釋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使學生的認識由感性上升為理性。並且會用一般規律解決個別問題,提高學生能力。

瞭解學生對質量守恆定律的理解情況,及時更正錯誤的認識及看法。

質疑,激思。

化微觀為宏觀、化抽象為具體,激發學習興趣。

反饋診測

[板書設計] 課題1 質量守恆定律

一、內容: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二、原因: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均沒有改變。

國中化學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理解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介紹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培養學生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意識;通過學習和查閲資料,使學生了解我國及世界能源儲備和開發;通過佈置研究性課題,進一步認識化學與生產、科學研究及生活的緊密聯繫。

能力目標

通過對的學習,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情感目標

在人類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的現在,開發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義,藉此培養學生學會知識的遷移、擴展是很難得的。注意科學開發與保護環境的關係。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是第一章第三節。可以講是高中化學理論聯繫實際的開篇,它起着連接初高中化學的紐帶作用。本節教學介紹的理論主要用於聯繫實際,分別從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和能量變化等不同反應類型、不同反應過程及實質加以聯繫和理解,使學生在感性認識中對知識深化和總結,同時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教法建議

以探究學習為主。教師是組織者、學習上的服務者、探究學習的引導者和問題的提出者。建議教材安排的兩個演示實驗改為課上的分組實驗,內容不多,準備方便。這樣做既能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和調動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教師不能用化學課件代替化學實驗,學生親身實驗所得實驗現象最具説服力。教學思路:影像遠古人用火引入課題→→學生實驗驗證和探討理論依據→確定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的概念→討論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和保護環境→能源的展望和人類的進步→佈置研究學習和自學內容。

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

教學重點:

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教學難點:

的觀點的建立。能量的“儲存”和“釋放”。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影像:《遠古人用火》01/07

[過渡]北京猿人遺址中發現用火後的炭層,表明人類使用能源的歷史已非常久遠。

一、[板書]

[過渡]化學反應中能量是怎樣變化的?

[學生分組實驗]請學生注意①操作方法;②仔細觀察實驗現象;③總結實驗結論;④寫出化學方程式。

(1)反應產生大量氣泡,同時試管温度升高,説明反應過程中有熱量放出。化學反應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混合攪拌後,玻璃片和小燒杯粘在一起,説明該反應吸收了大量的熱,使水温降低結成冰。

[結論]

放熱反應:化學上把有能量放出的化學反應叫做放熱反應。

如CH4(g)+2O2(g)CO2(g)+2H2O(l)

吸熱反應:化學上把吸收熱量的化學反應叫做吸熱反應。

如C(s)+H2O(g)CO(g)+H2(g)

[討論]現代人怎樣利用化學反應?

結論:

現代人利用化學反應主要是①利用化學反應中釋放出的能量;②利用化學反應制取或合成新物質。

[板書]二、燃料燃燒的條件和環境保護

[學生分組討論]

(1)燃料充分燃燒條件?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的缺點?

[結論]

(1)使燃料充分燃燒需要考慮兩點:

①燃燒時要有足夠多的空氣;

②燃料與空氣要有足夠大的接觸面。

空氣不足:

①浪費資源;

②產生大量一氧化碳污染空氣,危害人體健康。

空氣過量:

過量空氣會帶走部分熱量,浪費能源。

增大接觸面:

改變燃料的狀態。如固體燃料粉碎、將液體燃料以霧狀噴出、固體燃料液化等。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①能引起温室效應;

②會造成化石燃料藴藏量的枯竭;

③煤燃燒排放二氧化硫,導致酸雨;

④煤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煙塵。

[板書]三、現代能源結構和新能源展望

[討論]現代人怎樣利用化學反應中釋放出的能量?

結論:人類所需要能量,絕大部分是通過化學反應產生。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或它們的製品燃燒所產生的。

國中化學教案 篇九

第一單元 化學改變了世界

第一節 奇妙的化學(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通過與實際生活,生產聯繫感受化學在改造世界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重要作用。

2、能複述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含義及基本特徵,會判斷常見的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

3、認識化學的兩面性,初步樹立綠色化學觀。

自主探究:

一、化學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仔細觀察教室中的各種物品,包括我們的學習用品、衣着穿戴,哪些是由天然材料製成的,哪些是由合成材料製成的?

教室的物品有:

其中由天然材料製成的有:

由合成材料製成的有:

通過觀察和統計你有什麼感想:

二、觀察化學變化

生活中有很多變化,試比較下面變化的區別:

1、涼水燒成熱水 2、木炭燃燒變成灰燼 3、布料做成衣服

4、葡萄釀成酒 5、水結冰 6、鐵礦石煉成鋼鐵

7、酒精揮發 8、礦石粉碎

將這些變化分類:

你這樣分類的依據是什麼?

歸納總結:1、是物理變化。

是化學變化

2、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是 。

實驗探究:完成以下實驗

1、點燃鎂條,觀察現象。

2、在試管里加少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加幾滴酚酞試液觀察現象。

3、將一粒鋅放入試管中,加入1~2毫升稀鹽酸,觀察現象。

4、取3~4毫升硫酸銅溶液於一試管中,用滴管滴加4~5滴氫氧化鈉溶液,觀察現象。

回答問題:

1、這些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理由是什麼?

2、這些變化伴隨着什麼現象?

結論:1、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徵是 ,化學變化的過程常常伴隨着 、、、、等現象。我們可以通過觀察這些現象來推斷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

2、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化學變化有 生成,而物理變化只是物質在 、發生了變化。

3、化學變化不但生成新物質而且還伴隨着 的變化,這種變化經常表現為熱能,光能和電能的放出和吸收。

4、人類開展化學研究的基本目的是 或 。

化學造福着人類,然而化學對環境的污染也對人類的生存造成了威脅,治理環境污染已經成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頭等大事,社會倡導綠色化學。閲讀課本“多識一點”後總結什麼是綠色化學?

我的收穫:

1、我們生活中使用的絕大多數物品是由人造材料製成的,而這些材料都是通過 變化製得的。

2、物質的變化一般分為兩大類: 變化和 變化。判斷化學變化的依據是 。化學變化過程中伴隨的現象不能作為判斷化學變化的依據。

3、綠色化學的理念是 。

當堂測試:

1、發生的下列自然現象中,屬於化學變化的是( )

A.冰雪消融 B.沙塵暴 C.閃電引發的森林大火 D.汽油揮發

2、下列説法正確的是( )

A.發光發熱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B.固體變成氣體一定是化學變化

C.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D.有沉澱生成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3、教室中的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製成的是( )

A.陶瓷地板 B.鋁合金門窗 C.玻璃 D.木質桌椅

4、下列變化中前者屬於化學變化,後者屬於物理變化的是( )

A.燈泡通電發光發熱;瓷瓦破碎

B.煤炭燃燒;水的蒸發

C.酒精揮發;食物腐爛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鐵生鏽

5、幾千年以前,半坡氏族人從事的活動中,使物質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A.建築房屋 B.磨製石器 C.用麻織布 D.燒製瓷器

6、下列廣告語中你認為不科學的是( )

A.食用含碘食鹽可預防甲狀腺腫大

B.使用含氟牙膏可預防齲齒

C.本飲料由天然物質配製而成,絕對不含任何化學物質

D.經衞生部門檢測合格的礦泉水中含有少量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是一種健康飲料

7、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化學變化 ,而物理變化只是在

和 等方面發生了變化。同一物質在不同條件下可發生不同變化,如加熱蠟燭,温度稍高就可融化,這是 變化,温度再高就可燃燒,這是 變化。

第一節 奇妙的化學(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每一類原子稱為一種元素。

2、初步建立宏觀與微觀相聯繫的思維方式。

自主探究:

閲讀課本第7---8頁後討論並完成以下問題

1、自然界中各種各樣的物質都是由極其微小的 (如分子、原子等)構成的。例如我們熟悉的物質水就是由大量的 聚集而成的。而每個水分子又是由兩個 和一個 構成的。

2、自然界中的氫氣是由 構成的,氧氣是由 構成的。每個氫分子又是由兩個 構成的,每個氧分子又是由兩個 構成的。

3、什麼是元素?水、氫氣、氧氣分別是由什麼元素組成的?

4、什麼是化學?

化學就是在 的水平上研究物質的 、、及其 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

交流共享:想象一下:一桶水如果無限次的分下去,最後我們會得到什麼?

合作探究:完成課本第9頁挑戰自我2

歸納總結:

1、宏觀物質都是由 組成的,又是由極其微小的 構成的。

2、構成物質的粒子有 、等。

3、分子都是由 構成的。

當堂測試:

1、化學研究的對象與物理、生物、數學、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不同,取一塊食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學研究領域的是( )

A.食鹽是由什麼元素組成的

B.食鹽的產地在哪裏

C.食鹽有什麼性質和用途

D.食鹽的微觀結構如何

2、水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物質,關於它的組成結構説法正確的是( )。

A.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B.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C.一個水分子是由一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的

D.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3、下列説法錯誤的是 ( )

A.原子和分子都是很小的粒子

B.原子和分子都可以構成物質

C.實際上元素就是所有原子的總稱

D.把每一類原子稱之為一種元素

4、下列敍述不正確的是 ( )

A.物質是由許許多多微小的粒子構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

B.有的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而有的物質則是由分子或原子構成的

C.用掃描隧道顯微鏡能拍攝到鐵原子,説明原子是真實的存在的

D.現在的科學技術已經實現了對原子、分子的移動和排列

5、下列廣告用語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

A.“補血口服液”可補血補鐵,防止缺鐵性貧血

B.本飲料由天然物質配製而成,絕對不含化學物質

C.含氟牙膏可以預防齲齒

D.礦泉水中含鉀、鈉、鈣、鎂等元素,是一種健康飲料

6、打雷閃電的時候,空氣中有極少的氧氣( O2)變為臭氧(O3),下列説法正確的是( )

A.該變化是物理變化

B.該變化是化學變化

C.氧氣和臭氧是同一種物質

D.氧氣和臭氧不是同一種物質

7、1993年8月,我國科學家利用超高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在一塊晶體硅(Si)的表面通過探針的作用搬走原子,寫下了“中國”兩個字。下列説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上述操作中發生了化學變化

B.上述操作中只發生了物理變化

C.這兩個漢字是當時世界上最小的漢字

D.這標誌着我國科學已進入操縱原子的階段

8、人類的下列活動中,屬於化學研究的範疇的是( )

A.設計新程序開發電腦軟件

B.培育新品種,增加農作物的產量和提高品質

C.提煉石油,生產各種燃料

D.利用指南針航海

9、“民以食為天”。下列過程中,主要屬於化學變化的是( )

A.碾米B.淘米C.洗菜D.釀酒

10、綠色化學是21世紀化學發展的主導方向。綠色化學要求從根本上消滅污染,是一門能徹底阻止污染產生的化學,它包括綠色生產和綠色銷燬等內容。泰安市在整頓音像市場的活動中,查獲了一批盜版光盤,並進行綠色銷燬。以下做法屬於“綠色銷燬”的是( )

A.潑上汽油焚燒 B、倒入大汶河中

C.埋入土中 D.碾碎後回收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