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中語文教案設計範例【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5.64K

國中語文教案設計範例【多篇】

國中語文教案教學設計 篇一

活動目標:

1、認識自我,正確對待成長中的煩惱。

2、瞭解他人的煩惱,重新審視並評價自我。

3、學會溝通與理解,幫助別人解脱煩惱

4、採取積極的生活態度,培養關注並熱愛生活的情趣。

活動重點:

1、正確認識、審視、評價自我。

2、能正確表達感受、心理和體會。

3、激發熱愛生活的情趣。

課前準備:

學生:1、提前佈置學生玉溪,準備好小記者的資料。2、可以自由結合,互設情景,做採訪準備。3、可向爸爸、媽媽、朋友瞭解少年時期的煩惱。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美國故事片《成長的煩惱》。

活動過程:

一、播放故事片《成長的煩惱》(片段),學生暢所欲言談感想。

1、你喜歡這部影片嗎?為什麼?

2、你喜歡戲劇中的哪一個人物?説説自己的觀後體驗。

3、小組選一名發言代表,在全班交流。

4、可以有分歧、有爭論,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5、教師小結:無論你喜歡哪個任務,都無可非議,關鍵是你明白了這是一羣可愛的少年成長中的煩惱,這些煩惱彷彿就在近前,就在我們身邊或我們的成長中,最可貴的是不僅能説出,而且還能不斷地審視和正確評價自我,這就是笑聲中的煩惱,也是《成長的煩惱》一片帶給人的藝術 魅力。

二、下面讓我們來交流一下:我們是否也有成長的煩惱。

1、全班分四大組,各族抽取一格題目

2、題目打在屏幕上:(1)説説自己的煩惱一組。(2)替朋友解脱煩惱為(二組)(3)回首成長中的煩惱。(三組、四組。三組是記者,四組是被採訪人。)

3、在預習的基礎上,各組準備五分鐘後,各組進行小組擂台賽。

4、準備好後各組派代表進行交流,其餘同學可參與評析。比一比哪個組的同學語言流暢,敢於直言,態度誠懇,用語禮貌。

5、全班交流。

三、活動小結:

全班四個大組同學的三項活動都圍繞“成長中的煩惱”這個主題展開的,大家不僅説出了自己的煩惱,瞭解了他人的煩惱,同時也有了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的向上的態度,這對同學們的成長是很有益處的。假使我們能正確認識自我,學會為他人着想,以冷靜的思索和應有的諒解去化解、釋然許多煩惱,那麼,生活將變得更加燦爛美好!

四、作業:

將今天的知心話、心中情寫在作文本上,記下自己成長中的煩惱和快樂。

國中語文教案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①在教師指導下,培養學生自主組織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科學探索精神。

②學習欣賞神話傳説。

③培養蒐集、篩選、整理資料的能力。

④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活動重點

①蒐集資料,整理資料。

②口語表達。

③想像寫作訓練。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①讓學生自主選擇合作伙伴,組成合作小組,並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及活動內容給小組命名。

②圍繞活動內容廣泛蒐集資料,上網查詢資料,整理資料。

③每組準備一個檔案袋。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可從放映《星球大戰》影片片段導人活動,喚起學生對未來世界的遐想,對人類起源的思考,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及科學探索熱情。

二、故事大王比賽

①每組每人蒐集一種關於人類起源的神話故事,在小組內互講故事。

②每組選出一名講故事的代表,參加班級故事大王比賽。

③比賽將評出一、二、三等獎。

④小組將部分參賽的神話故事進行蒐集整理、彙編成冊。

三、自由辯論會

①蒐集查找關於“人類起源新説”的資料。

②從中選定一種説法,並圍繞這一説法繼續查找相關資料。

③讓小組成員熟悉資料內容,為參加班級自由辯論會做好準備。

④辯論形勢靈活,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展開辯論。每一小組可在比賽中提出自己的觀點並根據資料證明自己觀點的成立,同時還可以反駁其他的小組的觀點。

a、以小組合作情況、發言情況及準備資料的多寡評出一、二、三等獎。

b、比賽後與其他小組交流資料,實現資源共享,互通有無,並彙編成冊。

四、給未來人畫像

①每組設計一幅未來人像,可以用電腦製作,也可以手工製作。

②每幅畫要做簡要説明,説明主要包括:

(1)外形設計理念;

(2)服飾搭配理念;

(3)人體結構的變化:如皮膚、肌肉、骨骼會有哪些改變……

③畫像要求100cm×80cm,將畫像懸掛在教室牆壁上,每組派代表到畫像前闡述本組的創作理念。

④根據畫像製作的精美程度,設計是否有創意、説明內容是否充分,評出一、二、三等獎。

⑤每人以“未來世界”為題,寫一篇想像作文。

五、成果展覽

①每組派出一名代表作評委會成員,組成評委組。

②每小組將本次活動編輯的冊子、資料、獲獎獎狀整理好,佈置一個有特色的展區。

③每小組派2名代表站在自己的展區前,回答評委組提出的問題,併為本組展區設計·作簡要的解説。

④由評委組給各個展區做出評定,評出一、二、三等獎。

活動評價

根據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表現的情感和態度,同時也根據小組在各個活動中的獲獎情況,評出最佳合作獎、最佳口語交際能力獎、最佳表現獎、最佳創意獎等一系列獎項。

活動小結

通過這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學生蒐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瞭解了關於人類起源的發展過程,感受了古人豐富的想像力及神話傳説的魅力,培養了學生自主組織、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科學探索精神,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隨機應變能力、創新思維能力都得到較好的確培養和提高。

國中語文教案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運用略讀的方法,理解文章內容,明確作者觀點,理清文章脈絡。

2、文章論證嚴密,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論證方法的運用,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

3、本文語言流暢而又凝練,指導學生進行感悟、積累及訓練。可通過句子仿寫等形式,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

4、“責任”的話題是嚴肅的,要引導學生採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本文豐富的人文內涵,樹立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

1、學習略讀的方法。跳過某些細節,在短時間內有選擇地閲讀,把握作者觀點。

2、對內容和表達深入把握,形成自己讀書後的心得與體會。

教學難點:

訓練嚴密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時數:

2課時

課前準備:

1、積累字詞音形義,課堂展示。

2、查找關於梁啟超的資料。

3、查找議論文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暢所欲言,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先説説自己的最苦與最樂吧!(學生髮言)

同學們,痛苦和快樂,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平常百姓也有深刻的思考,哲人志士更有不少精彩的論述。今天,我們來學習梁啟超先生的《最苦與最樂》一文,此文既有儒家的進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慧,讀來膾炙人口,掩卷令人回味無窮。(ppt顯示課題)

將學生分成四個學習小組,合作交流,完成以下四個環節的學習。

二、交流預習,展示成果:(ppt顯示)

出示任務:讀準發音,解釋詞意,補充作者資料,朗誦《少年中國説》,第一組派代表完成。

1、走近作者: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學者。1898年參與“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流亡日本。晚年任清華學校研究院導師。文風流暢、犀利、凝鍊。著有《飲冰室合集》。

2、讀準字音。

達(dá)觀 安分(fèn) 恩惠(huì) 賠(péi)禮

縱(zòng)然 契(qì)約 循(xún)環 悲天憫(mǐn)人

3、理解詞義。

契約:契約,最初是指雙方或多方共同協議訂立的有關買賣、抵押、租賃等關係的文書。契約可以理解為“守信用”。

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

如釋重負: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負擔。形容心情緊張後的輕鬆愉快。

任重而道遠:負擔沉重而且路途遙遠。比喻責任重大。

悲天憫人:哀歎時世的艱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來表示對社會的混亂腐敗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憤和不平。

三、深刻的立意之美:(ppt顯示)

(一)自由速讀,整體感知:

出示任務:本文可以分為幾部分?各論述了什麼?

討論明確:三個部分,第二組學生代表論述:(ppt顯示)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負責任是人生的痛苦。

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盡責任是人生的快樂。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人生當勇於負責任,而不能逃避責任。

反饋指導:本文告訴了我們,人生的痛苦是未盡到責任,人生的快樂是盡到了責任。同時告訴人們,人應當勇於擔負責任,而不應該逃避責任。

(二)用心品讀,篩選觀點:

出示任務:作者在文章中提出許多有關最苦與最樂的觀點,你最信服的是哪一點?談談你對這些語句的理解,或找出相應的事實對這些觀點進行證明。(依照三部分論證的逐層展開,篩選並概括帶有作者看法觀點的句子。)

1、第二小組學生展示有關議論文基本知識:(ppt顯示)

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議論文的結構:引論、本輪、結論

2、探討交流,反饋結果(全文觀點性的句子):

⑴我説人生最苦的事,莫苦於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

⑵獨是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一天應該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

⑶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於他便有了責任。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我對於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於自己加一層責任。

⑷有了這責任,那良心便時時刻刻監督在後頭,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夜裏頭便是過的苦痛日子;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便死也帶著苦痛往墳墓裏去。

⑸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

⑹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真樂。人生須知道有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

⑺一翻過去,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快樂之權,操之在己。

⑻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並不是卸了就沒有。

⑼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

(請學生邊篩選邊在書上圈點勾畫)

3、教師引導學生再次梳理論證邏輯:(ppt顯示)

“人生的痛苦在於負了未了的責任”(引論)

“盡責任是人生的快樂”

“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是真樂”(本論)

“這種苦樂循環,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

“人生應當勇於負責,而不應當逃避責任。”(結論)

4、小結思想內容,領會立意之美:

出示任務:

⑴學生髮言:暢談擁有責任感和責任感缺失的種種表現。

⑵發散思維活動:仿句“責任是燈下完成作業的堅持”

學生答案:責任是在教室打掃衞生的堅守。

責任是為父母主動做事的孝心

責任是學業上創造佳績的心願

⑶反饋總結:

《最苦與最樂》的文化品位首先表現在文章的價值取向。作者提出的快樂和幸福是“盡責任”,這一立意不同凡響,高尚、深刻、樸實、永恆,具有極強的普適性。每個人,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儘自己的責任——對親人、對朋友、對別人、對社會、對自己的責任。

一個世紀過去了,在當今的時代,作者的思想,他所倡導的責任感,並沒有因時間的推移而失去意義,反而愈益顯示出它的光彩和魅力。請同學們齊聲誦讀:(ppt顯示)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節選自《少年中國説》

(情感道德價值觀的目標:通過朗誦,激發起學生昂揚少年情懷,增添一份神聖的責任感。)

第二課時:

導入:前面我們通過對論題和論點的探究瞭解了文章的基本內容及深刻主題,現在我們就從論據和論證方法出發,來探討本文的論證過程。

一、嚴密的論證之美(ppt顯示)

(一)用心研讀,感受文氣

出示任務:在議論文中,論據是闡述或論證論點的依據,是作者確立觀點的理由,是議論的基礎。那麼論據可分為那幾類?同樣,一篇好的議論文需要恰當運用各種論證方法,常見的論證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⑴學生交流,第三組展示準備的資料:(ppt顯示)

論據分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論證方法: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反饋指導:意在使學生能分辨文中不同的論據類型,明晰常見的論證方法。

⑵第三組學生展示:

譬如我們論英雄的時候會舉到項羽不肯過江東的例子,也就是我們通常説的“擺事實,講道理”,這樣的實例就叫事實論據。除了事例外,很多議論文中往往會插入很多名人名言,科學理論等,一方面使文章顯得有內涵,而另一方面也能支持作者的觀點,增強文章的説服力,這類引用的理論在議論文中就叫理論論據。

一頓佳餚需要有好的烹飪技術,一件漂亮衣服需要有精湛的縫紉工藝,同樣,一篇好的議論文需要恰當運用各種論證方法,常見的論證方法主要有:

道理論證:運用講道理的方法,用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中的精闢見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及被人們公認的科學原理、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觀點。(聯繫理論論據)

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聯繫事實論據)

對比論證:把兩種事物加以對照、比較後,推導出它們之間的差異點,使結論映襯而出的論證方法。

⑶出示任務:請學生搜索文中使用的論證方法及論據類型。

學生反饋:

道理論證:引用古語、俗語以及孔子、孟子、曾子等名言論證。(論據類型為道理論據)

舉例論證:舉了聖賢豪傑、仁人志士等例子論證。(論據類型為事實論據)

對比論證:最苦之事與最樂之事進行對比論證。(論據類型為道理論據)

教師小結:正是因為精心選擇的論據和流轉自如又充滿書卷氣的論述,使文章極具説服力。

(二)返觀全文,把握文脈:

出示任務:請同學們再次梳理全文的論述思維,討論明確。(ppt顯示)

“負責任是人生的痛苦”→“盡責任是人生的快樂”→“從苦中的來的樂才算真樂”→“人生應當勇於負責,而不應當逃避責任”

反饋總結:

文章的論點是一對姊妹命題,這裏“最苦與最樂”的所指“負責任與盡責任”,不是兩個迥異的或對立的事物,而是同一事物的兩種境界,這種辯證思維的有機聯繫使全文的議論渾然一體。論點包含了兩個分論點,作者先論證“負責任是人生的痛苦”,再來論證“盡責任是人生的快樂”。對於負責任的幾種情況,都是生活中所見的,這裏主要滲透大量舉例論證,易於被讀者所理解接受。然後將負責任的情況延展到對家庭,社會,國家乃至自己,使議論更加深入,歸納出“負責任是人生的痛苦”。課文後半部分論證“盡責任是人生的快樂”時,則主要採用講道理的論證方法,作者只增加“從苦中的來的樂才算真樂”這一論據,便水到渠成。

至此,兩個分論點已經證明,文章似乎可以結束了。但作者知道,一些讀者的思想上還有一個結沒有解開:既然負責任是痛苦的,那麼不負責任不就沒有痛苦了嗎?於是作者設立了第三個分論點:“人生應當勇於負責,而不應當逃避責任”。其正面理由是“責任越大,痛苦越大,快樂也越大”。其反面理由是“責任是逃避不了的”。這兩個方面互相支持,使論證更加有力。

梁啟超先生此文嚴密的論證之美令人歎服!

二、精彩的語言之美(ppt顯示)

(一)再次研讀三分鐘,感受文章語言特點。

出示任務:看看文中運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找找本文有哪些修辭手法?不同句式和修辭使用有什麼好處?

反饋指導:句式——陳述句、設問句、反問句、感歎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動句、被動句等。修辭手法——排比、設問、反問、引用等。指導學生在文中找出具體句子。

第四組學生展示:

⑴人生什麼事最苦呢?莫若於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設問句

⑵到了長成,責任自然壓在你的肩頭上,如何能躲?——反問句

⑶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快樂還要加幾倍哩!——感歎句

⑷卻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備,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被動句

⑸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並不是卸了就沒有。——否定句

⑹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雖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麼苦。——排比

⑺孔子所以説:“無入而不自得”,正是這種作用。——引用

⑻然則為什麼孟子又説:“君子有終身之憂”呢?——引用

學生討論明確:雖然本文談的是嚴肅的話題,但由於句式的變化,修辭方法的多樣,使得文章的語言凝重卻不呆滯,有一股靈動之氣,流暢之感。

(二)再次品讀精彩語段,進一步體會“語言平易親切,如話家常”的特點。

出示任務:

⑴“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家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感見,縱然不見他的面,睡裏夢裏都像有他的影子來纏着我。”

(這段話把一個人未盡責任的痛苦心情刻畫得如此生動,其實是在闡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盡責任”這一道理,這樣親切的語言,就像一個長者在與讀者促膝談心,娓娓道來,沒有一點盛氣凌人的説教口吻。)

⑵“翻過來看,什麼事最快樂呢?自然是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説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説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

(這段話用古語、俗語形容盡責後的快樂心情,淺顯易懂,趣味橫生,大大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除以上的舉例外,還可讓學生自己找精彩的語句加以分析。)

反饋總結:本文的語言莊重不失靈動、流暢卻不宂雜,平易親切,如話家常,具有精彩的語言之美。這與作者的遠見卓識,深厚學養,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熱烈情懷是分不開的。

(三)鏈接名文,再次感受梁任公語言之精彩。(ppt顯示)

請同學們齊聲朗讀:

第二要樂業。“做工好苦呀!”這種歎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但我要問他:“做工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嗎?”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裏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着我們好苦;反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難道又不苦?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

——節選自《敬業與樂業》

小結:莊重之心,懇切之意,親切之態躍然紙上。梁啟超先生用淺顯流暢的文字闡述深刻道理,常帶情感,極具感染力的語言風格不得不令人歎服!

三、能力遷移:

(一)教師準備好一些關於責任的名言佳句,要求小組討論其字面意義,並舉例説明(可引用歷史人物、生活實例),然後進行小組交流。(ppt顯示)

⑴孔子:無入而不自得

字義:無論到了什麼境地,沒有不自由自在的。

舉例:如安貧樂道的顏回躬耕隴畝的陶淵明

⑵孟子:君子有終身之憂

字義:君子一生都有尚未盡完責任的憂慮。

舉例: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孫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⑶曾子:任重而道遠

字義:任務繁重,而道路遙遠。比喻責任重大而艱鉅。

舉例: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父母終身為子女付出的那份“無私的愛”

⑷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字義: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做事有沒有不盡力的地方?和朋友交往是不是都守了信用?老師所教的課業,有沒有認真複習?

舉例:桃園三結義一諾千金

⑸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字義:在天下人都尚未憂慮之前,就先憂慮;在天下人都覺得快樂之後,才覺快樂。

舉例:大禹治水許多愛國的仁人志士

(二)學生交談,發表自己對苦與樂的認識。

四、小結

在人生旅途上,儘管人人盼望快樂,厭棄痛苦,但他們本是一對孿生,永遠伴隨在生活的舞台上。學習知識亦是如此,為那眼花繚亂的“數字迷宮”嘔心瀝血,因那令人頭痛的作文煞費苦心。這些表面上看確實辛苦,然而在你超越自我之後,盡到責任之時,迎接我們的將是一串歡樂的音符。

國中語文教案教學設計 篇四

學習目標:

一、簡要複述小説內容,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二、梳理小説故事情節,理解“心聲”的含義。

三、分析和評價小説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點,品析人物描寫特別是心理活動描寫方法的作用。

學習重點:

在熟悉小説情節的基礎上理解“心聲”含義,分析小説人物形象。

學習難點:

分析和評價小説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點,品析人物描寫特別是心理活動描寫方法的作用,學習運用心理活動描寫寫人物。

學習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你在成長過程中有什麼想對爸爸媽媽説的呢?(先讓學生説出自己的心裏話。)今天,我們來聆聽一下別人的心聲。(板書課題)看到標題,同學們有什麼問題呢?(學生髮言:誰的心聲?什麼心聲?為什麼有這樣的心聲?心聲有沒有實現?)

二、感知心聲

1、介紹作者—黃蓓佳

2、檢查預習。

3、學生快速朗讀課文,梳理故事情節。(指導學生抓住事件的時間變化和地點的轉換等關鍵詞句提取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快速瀏覽課文,提取故事主要情節進行復述。(300字以內)

三、解讀心聲

1、探討:文章取名為“心聲”,你認為主要表現誰的心聲?(學生很容易明確:李京京)那麼李京京的心聲是什麼?(要求學生結合文中具體語句談自己的依據或感悟。)僅僅表達的是李京京的心聲嗎?

鋪墊問題一:你從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李京京特別想在公開課上朗讀《凡卡》?

鋪墊問題二:李京京為什麼這麼想讀這篇課文?(提示學生在文中尋找相關語句)

2、學生在思考的基礎上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學生可能會從文中找些語句。如有學生會找“……凡卡,不知怎麼,總纏在他的心上……”“跟凡卡信裏寫的多像多像啊!……”正因為京京與文中的凡卡有着相同的不幸,有着相同的嚮往,凡卡的遭遇引起了他的強烈共鳴,所以渴望朗讀這篇小説,表現了京京對親情、友情的渴望,並想通過朗讀的方式把這種感情表達出來。因為每個人都有傾訴的慾望,正如文中所言:“……而是心裏有種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來,吐出來。”

3、在師生互動的基礎上可以歸納出對“心聲”的理解。

如:大家討論下“心聲”的含義有哪幾層?(提示:本課以“心聲”做標題,作者描述了什麼人的心聲?怎樣的心聲呢?)

明確:

“心聲”的含義:

①深埋在京京心底的親情、友情

②京京渴望表達自己內心感情的願望

③作者藉此呼籲教育者要尊重、關愛每一個學生的期望

四、説一説,感悟心聲

1、《萬卡》為什麼那樣打動李京京?你從中得到有關文學欣賞方面的哪些啟示?

2、這篇文章觸及了當前教育中的某些現象,你對這些現象有什麼看法?

啟示一:要融進小説中去,與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啟示二:要從小説中出來,從生活中發現小説,從小説中理解生活。

國中語文備課教案 篇五

一、教學目標

1、在詞句訓練中,抓特點,找規律,培養語感。

2、積累名言,從中受到教育和鞭策。

3、初步瞭解章回小説。

4、瞭解民間傳統傳唱藝術,熱愛民間健康的藝術式樣。

二、教學重、難點

在詞句訓練中,抓特點,找規律,培養語感。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語文七色光七的內容,希望大家認真學習。自學提示:或者合作完成練習。學生自學: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彙報,檢查自學效果(含討論)。

(二)日積月累

1、自讀自悟。説説自己讀懂了什麼。

2、小組交流自己的收穫。

3、説説自己對這三個名人的瞭解。請學生在小組內熟讀這些名言。互相學習。

(三)知識窗

1、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這些短文。

2、請同學們説一説這篇徵文與其他文章有什麼不同?你在哪裏還見過這樣的小説?這叫什麼小説?這樣的小説有什麼特點?

(四)開心一刻

自讀這段快板,説説你在什麼時候聽過這樣的快板。你喜歡嗎?為什麼?讀出這段快板的感覺與韻味,你會讀嗎?用課件補充民間傳唱藝術,感受民間藝術的魅力。

(五)當堂作業基礎練習

1、寫出下列詞語。

第一組的詞語小組內四個人共同完成,看哪一組完成得快。第二組同學自己完成。

2、讀兩組句子,體會每組句子的寫法有什麼不同。要在語境中體會詞語的意思。

3、仿寫句子。從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描寫喜怒哀樂的一種心情。

(六)、全課總結

説一説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國中語文教案教學設計 篇六

〔活動目標〕1.通過對三家子村各方面的考察,瞭解我國民族分佈的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2.通過對三家子村滿語情況的調查,認識保護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樹立保護民族文化遺產的責任的意識。

3.通過對三家子村的生產生活實物的調查,培養學生保護、尊重少數民族生產、生活、文化特色的意識,樹立民族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團結、共同發展的觀念。

4.用分組合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探究活動。調動學生各種感官,提高觀察、記憶、想象、思維等能力。

〔活動重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以學生為本運用不同的方法,根據不同的內容確定彙報的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表演能力、和創造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1.師生共同準備到三家子村去考察所帶物品。

2.師生共同準備進行活動用的若干用具。

〔活動過程〕一、創設情境,引領學生步入滿族世界。

1.上週,同學們到三家子村去考察,領略了那裏的美景,看到滿族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真是長了不少見識。 今天,請這些同學向我們講述一下他們到三家子村的所見所聞吧。

2.(學生1和學生2一起到孫博士家)(多媒體顯示孫博士的家)

孫博士向兩位同學介紹三家子村的地理位置,(多媒體顯示地圖)前去的路線及乘坐的交通工具。

3.學生2:那我們就坐上汽車出發吧!:動畫:一輛汽車開來,三位乘上汽車,汽車開動,出示課題。)(車上:孫博士向兩位同學介紹三家子村名字的由來)

4.學生1:前方有許多人。孫博士介紹:那是滿族人在舉行婚禮。一起去看一看。 (多媒體顯示:滿族婚禮圖片)

二、角色表演、親身體驗。1.司儀:滿族婚禮現在開始。(學生把自己課前準備的服裝和道具裝配上。) 2.司儀:好,現在我們去迎親!(學生站在兩側充當迎親隊伍)請新娘出門……過彩橋……躍火盆…… 拜天地……拜高堂……對拜……掀蓋頭……(多媒體放映每個環節的圖片,為學生創設情境。)

三、現場指導、猜猜看。新娘進門不許坐西炕,也不許坐南炕,只能坐北炕。請在座同學猜猜看,這是什麼原因?(多媒體顯示:滿族炕)滿族新郎説明原因:西炕是供奉祖先的地方,南炕是長輩住的地方,所以不能坐。二位新人對話:常用滿語和漢語對照如:髒——lata、説——lele……(穿插一名鄰居送禮物——悠車)(穿插一名小孩兒生病請求幫助——薩滿舞——治病)

國中語文教案教學設計 篇七

一、 寫作目標:

1、 初步掌握寫信的格式。

2、 語言要真摯感人,簡練,事例要突出,説出自己的心裏話。

二、 寫作重點、難點:

目標2

三、 寫作過程:

(一) 準備階段

咱同學長這麼大,一定有許多的心裏話想對自己的父母説,可能是道出苦水,也可能是感激之言,還可能是……今天呢,老師就給咱同學一次機會,向父母傾訴自己心中所想。主要是感激父母的,與上次作文要求不同。要求:

1、以感受親情為題寫 一篇作文,可以以書信的形式,也可以是散文的形式,語言要真摯感人,格式要正確,字數600字以上。

2、寫法點撥。

(1) 教師指導寫信的格式。

(2) 如何展 示情感的真實信度?

作文要打動人,就必須負載思想的淚和笑,承託作者的內心世界與感情。作 者有了真情實感。文章便獲得了鮮活的生命。聽例段

(二)寫作階段

1、 學生讀作文選中的有關文章。

2、 學生討論、思考

3、 45分鐘快速成文。

作文講評

一、講評目標:

1、 認識自己文章存在的不足及如何解決

2、 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講評過程:

1、 文章的優點:

(1)、題目新穎 ,體裁是散文。

(2)、內容真實,感人至深。莫先乎情,只有自己的 真情之作,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且不論文章寫得是否成功,而是需要一個過程,但是這是一個良好的開始,敍真事,抒真情。

2、缺點:(1)、格式不正確。大部分同學署名沒有寫在一行上,此致、敬禮的格式不對。

(2)事例的選擇過於陳舊、古老。例:送雨傘,棉衣、送上醫院、洗衣、做飯等,雖説是要求學平常生活中的 小事,但是要把古老的話題寫出新穎獨特,不是一般的文學功底,因此選材是關鍵。

(3)語言不真摯感人。大部分同學的作 文讀了不能催人淚下,要讓父 母看了確實感動,或認為做的不好。

3、 措施(1)、聽讀優秀作文。

(2)、學生修改自己文章,找出文章 存在 的問題。

(3)交流,批改。

以“感受親情”為話 題作文

四、 寫作目標:

1、 初步掌握話題作文的寫作技巧。

2、 學習細緻觀察生活,感受親情回 報愛。

3、中心明確,突出親情,語言真摯感人。

五、 寫作重點、難點:

目標2

六、 寫作過程:

(一) 準備階段

1、茫茫人海中,我們每一個人顯得多麼渺小而孤獨,是親情給了我們温暖,給了我們勇氣, 讓我們心中充滿光明和力量,作為中學生,在我們 成長的里程中,處處有父母精心的呵護,處處有父母正確的引導,處處有父母無私的牽掛,處處有父母關注的目光,處處有父母的無言的支持……這濃濃的親情時時刻刻包圍着我們,激勵着我們。親愛的同學,你感受到了麼?

以“感受親情”為話題寫記敍文,600字。

2、寫法點撥。

如何展示情感的真實信度?

作文要打動人,就必須負載思想的淚和笑,承託作者的內心世界與感情。作者有了真情實感。文章便獲得了鮮活的生命。聽例段

(二)寫作階段

4、 學生讀《中學生優秀作文選》中的有關文章。

5、 學生討論、思考

6、 45分鐘快速成文。

國中語文教案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目標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索精神,注重質疑問難與互相切磋;

2.在薰陶感染中培養學生頑強樂觀的人生態度;

3.閲讀方法上,以抓要點精讀為重點:內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內心世界為主;寫作學習上,以人物外貌描寫訓練為主。

教學重點:

一是體會偉大音樂家的人格魅力,二是學習文章描寫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學難點:難句的理解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準備: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學生靜聽。)同學們,你們聽了有什麼感觸呢?要知道這是世間最偉大的作品之一;更要知道這是貝多芬全聾後的作品,是超越靈感的產物,也是有超越人生的大苦悶的精神的英雄,才能夠創造出來。(再次聆聽,感受)生活中的貝多芬是怎樣的形象呢?請看課文《音樂巨人貝多芬》。

二、整體感知

1、理清客人訪問貝多芬的全過程,説説其間寫了哪幾件事。(客人訪問貝多芬的過程:女傭開門女傭介紹貝多芬的情況參觀貝多芬的工作室貝多芬下樓並開始和客人談話貝多芬和客人共進晚餐貝多芬回憶往事。主要事件:客人蔘觀貝多芬的工作室,貝多芬和客人會面,貝多芬回憶他最後一次指揮音樂會的情形。)

2、用幾句話概括一下作者筆下的貝多芬的形象。(貝多芬的形象:獨立而驕傲,沉鬱而堅強,嚴肅而善良,熱愛自然,追求自由,獻身音樂。)

3、文中貝多芬的哪些話深深觸動了你?你對這些話是怎樣理解的?(學生回答)

三、研討學習本課要點一:體會大音樂家的人格魅力

1.要求學生:默讀全文,篩出生字。

小組討論;梳理文章主要內容,並以女傭的口吻概括那天發生的事。

教師:出示需加以注意的生字。選幾組代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同學生一起完成板書。

2.要求學生;精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來。

小組討論:

①互相幫助,理解句子含義。

(此時屏幕顯示相關背景資料以幫助學生理解特定文句的含義。如:貝多芬名曲創作時間與雙耳失聰時間;其侄兒情況;其演奏會盛

②各組之間互相質疑,提問組有權指定某組作答。

國中語文教案教學設計 篇九

一、教學目標

1、運用所學散文閲讀的方法閲讀文章,進一步提高散文閲讀的能力、

2、理解作者通過描寫一株失去了大樹的依託,但卻並不因此而喪失了生存意志的古藤,表達自己對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對堅強、獨立,歷盡苦難而不屈的生命的敬重之情。

3、弄清文章由物及人地描寫、抒情、議論談感悟的思路,。體會作者以抒情為主,融抒情、描寫、敍述、議論為一體的鮮明特色。

4、理解想象和聯想的表現手法以及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的運用及其作用。

5、品讀文章質樸、簡單的意象,自然、靈動的文字,增強語言的感悟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

(1)領會文章主旨,體會作者感情。

(2)分析理解文章的寫作特色及其作用。

(3)揣摩詞句,品味語言。

2、難點

(1)想象與聯想的作用

(2)詞句揣摩,語言品味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與學互動設計

課件顯示:(一)創設情境,導入文章閲讀

同學們,我們自七年級以來,學習了不少的優秀散文,大家回憶一下,舉例説説。

示例(1.)《紫藤蘿瀑布》:這是一篇狀物抒情的散文。文章通過對紫藤蘿花的精彩描繪,充分顯示了藤蘿花的外在形象美與內在意藴美的和諧、統一。文章先着重刻畫紫藤蘿花的外在美。通過對花的精彩描繪,表現了它不可遏止的、旺盛、活躍的生命力。然後是抒寫作者對生命底藴和意義的的深刻思考。説明在奔流不息的生命長河中,挫折、磨難不過是一朵小小的浪花。它是生命中,一段小小的插曲,增加了生命的美麗和充實,但不會阻礙生命長河不息的流動。紫藤蘿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心中的焦慮和悲痛化為寧靜和喜悦,並由此領悟了花和人雖各有各的不幸,但生命的長河無止境這一永恆的哲理,促使作者不由加快了生活的腳步。文章讚美了生命的永恆與美好,鼓勵人們要熱愛、珍愛生命。 示例(2.)《行道樹》:作者將目光投注到平凡而普通的物象——行道樹的身上,賦予它以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感,借行道樹的自白,抒寫奉獻者的襟懷,讚美奉獻者的崇高精神。全文466個字,卻藴涵了作者對生命價值的思索與感悟,引發了讀者對人生對生命的新鮮感受和深刻體驗。

示例3.《春》一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作者在書寫人們盼春的基礎上給我們描繪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人們迎春這一幅幅的畫面,最後唱起了對春的讚歌。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示例4.巴金的《日》,作者採用樸素無華的文字,借景喻人,以情點“睛”,將哲理的思索與詩意的描繪揉和在一起,既成功的塑造了“飛蛾”即抗日戰士的平凡而偉大的形象,又寄託和抒發了自己的崇高的美學理想。《月》則表現了作者細膩幽靜的一面,作者讚頌了嫦娥為了一個不知名的理想而放棄了原有的一切,“妄想”改變“月”這個冰冷的星球,嫦娥就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日》和《月》是作者對生命、對人生的思考,它也啟發了我們思考如何生,如何死。

通過一篇篇散文的閲讀,我們獲得了一些散文閲讀的方法,歸納起來,主要有哪些方法呢?

學生思考,交流回答,老師補充小結:

課件顯示:總的説來要弄清楚四點: 一是寫了什麼(文章的主要內容),二是為什麼寫(主旨,即要表達的情、理、觀點),三怎樣寫的(行文思路,即先寫什麼---再寫什麼---後寫什麼),四是寫得怎樣(運用了什麼藝術手法達到了什麼樣的效果)。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運用這些閲讀方法去閲讀王劍冰的一篇優秀散文《古藤》。

(二)、學生齊聲朗讀課文,思考:

1、文章的抒情對象是什麼?它在文章中有什麼作用?

點撥:文章的抒情對象的是古藤,它是貫穿全文的線索,文章就是圍繞着它來描寫、抒情、議論談感悟的。

2、通讀全文,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古藤的特點。(注意抓關鍵詞語,抓文眼:集中表達作者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的詞句,這就是“文眼”)

點撥:外在特點-----外形彎曲、枯老,是一棵獨立的藤

內在特點-----堅毅,不屈,頑強,倔強、孤獨。

3、對於“古藤”,作者的情感態度發生了哪些變化?請用四個詞語來概括。

點撥:驚奇,敬慕,擔心,敬仰。

4、縱觀全文,作者主要寫了什麼內容?表現了什麼樣的主題?

點撥::作者通過描寫一株失去了大樹的依託,但卻並不因此而喪失了生存意志的古藤,表達自己對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對堅強、獨立,歷盡苦難而不屈的生命的敬重之情。

5、文章的行文思路怎樣?

點撥:文章開頭運用描寫,交代出文章的抒情對象古藤,在描寫之中,融入了作者對古藤的驚奇感受。為了更好揭示出古藤神奇的特徵,作者又插入敍述古藤由來的美好神話,在敍述之中巧妙地融入作者的喜愛之情。為了更好的抒發作者的敬慕之情,作者圍繞古藤的艱難命運展開想象議論,同時聯想到與古藤有着類似遭遇的人事展開敍述和議論。由物及人,昇華主題

(三)品讀鑑賞

請同學們細讀品讀課文,從文中找出自己認為寫得精妙的地方,給大家賞析一下。(下例示例根據學生交流情況和是否需要補充的情況,有選擇的展示)

示例1.文章開篇第一段對古藤的描寫,作者採用了反覆、比喻、擬人三種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刻畫出“古藤”外形的怪異,渲染了“古藤”生命中遭遇的磨難,也為下文的敍述和議論做了鋪墊。

示例2.第9段裏“。一千三百年風霜雨雪,把它變成根,變成樹,變成精。”這句話這句話顯示了古藤生命昇華的過程。

“變成根”是指藤無所依傍後開始獨立,自己為自己坐樁。

“變成樹”指變成了獨立的個體,“自己為自己相繞,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

“變成精”指藤有自己的靈魂、個性、和精神特質。“藤留下了堅毅、痛苦、掙扎的過程”

示例3.第10段:“藤,木的典範,水土的凝鑄,生命的闡述。像不羈的狂草,有重筆有輕染,有淋漓的汁點。”

這裏運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排比形式工整,感情強烈,層層深入地讚頌了古藤是木的範例,凝聚了天地間水土的精華,闡釋了生命的內涵;比喻生動、形象,謳歌了古藤生命的頑強與不屈,表達了作者對古藤的敬仰和讚美之情

示例4.文中最後一段(第16段)呼應第14段,點明瞭文章的主旨。揭示古藤的生命奧祕,進一步突出古藤堅守者的形象,一個引人思考,被人敬仰的形象。這裏有一個關鍵詞語“倔強”,這個詞語揭示了古藤面對命運的變故,失去依靠後的那種頑強的生存意志,堅強不屈服的獨立個性。儘管掙扎過,痛苦過,只要生命在體內一息尚存,就以藤的個性,滋生、蔓延、上升、翻騰。這個詞就是全文的“文眼”。”是作者的點睛之筆,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示例5.文章敍述何仙姑與呂洞賓的傳説

為古藤罩上了一層神祕色彩,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和趣味性,同時引出下文古藤失去依傍的命運變故,為表達作者對古藤的敬慕之情作了鋪墊。

示例6

第12段“人其實同藤一樣,從一點點爬起,活的不知有多麼艱難。要依靠親人,依靠師長,依靠領導,依靠社會。要學着做人,學着生活,學着應付,學着面對。”在結構上承上啟下,內容上由藤及人,揭示了古藤的象徵意義 。(寓意)

示例7.第13敍述老態女子生孩子的故事,第14段寫古藤的“起點與終點”、“根與頭”、“存活與伸展”,的敍述議論。有着內在聯繫:

老態女子與古藤相互映襯,闡述了生命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孕育新生的哲理,突出了古藤的形象,探求古藤的生命奧祕,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四)總結歸納散文閲讀的具體方法

通過大家的閲讀賞析,現在我們進一步歸納一下散文閲讀的具體方法。

學生交流,老師補充總結:

1、緊扣文眼明散聚。

散文的最大特點是“形散神聚”雖然取材範圍廣泛,內容博雜,所謂“上下幾千年,縱橫幾萬裏”,但都統一在“神”這個靈魂之下。若能很快找到統領全文的這一“神”,就能迅速而準確的把握文章,提高閲讀效率。在散文中,總有集中表達作者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的詞句,這就是“文眼”。倘若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抓住這點睛之筆,就能透視文章的“心靈”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明確廣博、紛繁的題材是怎樣被有機地組織起來的。

2、找準線索結構清。

線索就是竄連文章內容的的一根紅線,它在文章結構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找準它的線索就理清文章的結構。寫景散文一般以遊蹤或某一景物為線索。

3、。融情於景見立意

“一切景語即情語”,大凡寫景狀物的散文都要採用借景抒情,寄情於物,託物言志或象徵等手法來含蓄、形象而具體地表情達意。

4、咀嚼精妙品詞句

散文的精妙或體現在其思想情感的含蓄深邃,或體現在其謀篇佈局的匠心獨運,或體現在表現手法的多姿多彩,或體現在遣詞造句的精煉生動。在對文章內容與思想情感有了宏觀理解的前提下,如果能揣摩咀嚼出文章的一二精妙之處,才算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鑑賞。揣摩咀嚼需結合全文內容,結合具體語言環境,根據上下文品讀感悟,理解才更準確。

(五)、作業:運用散文閲讀的方法閲讀課文《談生命》

(六)、結束語

同學們,今天學習者篇文章給了我們很大人生啟迪:人生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必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挫折和失敗,當在這個時候,希望你們能像這棵古藤那樣,以頑強的精神,堅毅的性格,承受痛苦,經歷磨練,戰勝困難,勇往直前。只有經歷了磨練的生命才會更燦爛,只有笑到最後的生命才會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