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認識半圓形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9.37K

認識半圓形教案【多篇】

有趣的半圓形教學設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嘗試把半圓形進行添加、組合,變化出各種不同的景物。

2、通過對半圓形的設計,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二、教學重點:

1、是否能用半圓形變化出許多景物。

2、是否能把剪貼出的景物組成有趣的畫面。

3、是否能設計製作出半圓形的立體玩具。

三、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印有若干半圓形的紙、半圓形的立體玩具、各種顏色的紙、錄象等。

2、學生準備舊掛曆、畫報、油畫棒、剪刀、膠水、水彩筆等。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小朋友們,我們生活在形狀的世界裏,生活中有哪些半圓形的景物?(集體交流)

2、講授。

欣賞生活中各種半圓形的動物、物品、拓展學生的思維。

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個想象遊戲:老師發給學生每人一張印有若干半圓形的紙,同學們在半圓形上添畫出各種景物,再進行交流,比一比看誰變化的最多。(有的變成了小刺蝟、小汽車、小烏龜、小玩偶。)剛才我們小朋友用的是繪畫的方法,想想我們還學過什麼方法可以來設計呢?(剪貼)

今天老師帶了幾個小玩偶,你們喜歡嗎?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它是怎麼做出來的,用半圓形的卡紙做身體,裙子等,上面再裝上頭部。我們比較一下它和平面剪貼有哪些區別,分組討論設計製作方法。

3、佈置作業。

用繪畫或剪貼的方法設計製作一個半圓形的物品也可以用半圓形變化出各種動物或物品,添加、組合成畫面。

4、學生製作,教師巡迴輔導。

5、講評。

6、小結。

幼兒園中班數學優質課教案 篇二

一、活動目標:

1、在幫媽媽找鈕釦的情境中,按2個特徵辨別圖形、嘗試看標記圖釘鈕釦,感受數量的序列。

2、能夠遵守操作規則,正確使用操作材料,清楚講述操作過程與結果。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二、活動準備:

教學材料:媽媽圖片一張、標記等若干

幼兒操作材料:無鈕釦的服裝人手一件,有紅黃藍綠顏色特徵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的鈕釦若干,上面有4——8不等的紐孔,上面有標記的小筐人手一個、固體膠人手一個。

三、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活動,引發興趣——媽媽做了許多的衣服,想開一個服裝店,但是她一個人還來不及完成,想和你們合作完成,願意嗎?

(二)幫媽媽找鈕釦(按兩個特徵標記分類)

1、鞏固按2個特徵辨別圖形。

——先來找找看,媽媽做的衣服上面還缺什麼?(鈕釦)——真的,衣服上還沒有鈕釦呢!各種各樣的鈕釦混在一起,媽媽想請你們幫忙,你們願意嗎?

——(出示紅色和圓形標誌):不過,媽媽對每個人提出的要求是不一樣的,誰能看懂媽媽要找什麼樣的鈕釦?紅色的什麼形狀的鈕釦?這個可以嗎?為什麼?

——小結:對!看到這兩個標誌就是要找紅色的圓形的鈕釦,兩個特徵要求都找對才能放進去。

2、第一次操作:按兩個特徵找鈕釦。

——等會,請你先拿起你的小籃子仔細看看、輕輕説説“媽媽讓你幫忙找怎樣的鈕釦?”然後輕輕再邊找邊説:“我找到的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鈕釦?”最後數一數你找到了幾顆鈕釦?(媽媽的年紀大了,聲音太大了她會受不了,我們不要吵到媽媽哦!)——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孩子邊操作邊講述。

——幼兒將小盆子拿好放到椅子下面,然後開始集中交流:你找到了幾顆什麼樣的鈕釦?怎樣找才不會錯不會遺漏?。(仔細地看看……)個別關注:你找的是不是紅色的三角形鈕釦呀?看清楚顏色、形狀,都一樣才能放進自己小框。不要把別人的鈕釦拿走哦!這是你要找的鈕釦嗎?)

(三)第二次操作:按量的多少進行正逆排序。

1、手口一致點數。

——咦!你們的鈕釦上有什麼?(圓點)——哎呀!看得真仔細,這圓點是鈕釦穿線的洞洞,拿一顆出來數數上面有幾個洞洞啊?

再數一數其他鈕釦吧!

把洞洞最多的鈕釦,找出來!拿最少的讓我看看?

2、幫媽媽釘鈕釦(正逆排序)。

——你們幫媽媽找到鈕釦了,她可真高興!願意幫她把鈕釦訂到衣服上嗎?從哪裏開始釘?怎樣訂鈕釦呢?媽媽説,這個問題有點難,只有聽清楚、想明白的寶寶,才會知道。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有趣的半圓形教學設計 篇三

第一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能辨認半圓形,初步感知半圓形的特徵。

2、發現半圓形與圓形的區別和聯繫。

3、培養幼兒對圖形操作活動感興趣。

活動重點及難點

重點:能辨認半圓形。

難點:感受半圓形的特徵並通過聯想能用2個以上的半圓形拼出各種物體。

活動準備

半圓形、圓形以及其他幼兒已認識的圖形。

一、開始部分

遊戲:切西瓜。用“切西瓜”的遊戲來讓幼兒感受圓形到半圓形的分開過程。

【本環節由於“切”的環節不明顯,所以導致孩子沒能感受到圓形到半圓形的分開過程。】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房子,認識半圓形,瞭解圓形變半圓形的過程,是從中間進行平分。

2、鞏固認識半圓形。

【本環節由於教具準備不充分,在展示圓形變半圓形時過於籠統。雖然運用觸摸法讓每個孩子都去拿一個半圓形讓他來摸一摸感知半圓形的特徵。但由於沒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徵,此環節過於簡單,孩子的積極主動性沒有體現出來。】

3、半圓形的拼搭 。

4、半圓形的聯想。

【圖形的拼搭和聯想幼兒很感興趣,也很積極。但此環節沒有面向全體只讓部分孩子嘗試拼搭和聯想,過於國小化。給孩子探索的時間不充裕,而且在進行拼搭時一次呈現給孩子的圖形太多,難度較大,也沒能充分調動所有孩子的積極主動性。】

三、分組活動

1、為幼兒提供不同材料感受圓形與半圓形,交代規則後,幼兒分組活動。

2、成果展示。找個別完成任務的孩子和大家交流自己的作品。

【本環節雖然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小組活動,但缺乏自主性。應讓孩子自由選擇材料,主動探索每種材料如何玩。,最後點評時應為幼兒提供一個展示作品的平台。】

四、交流小結

讓孩子和老師來重新回顧一下今天所學習的圖形,最後讓孩子延伸到家裏去。到家裏找找還有沒有半圓形。

【第一次活動後反思】

存在的問題:

1、導入環節“切西瓜”的遊戲的目標性不明顯,孩子玩遊戲興趣不高。教學環節設計沒有為目標服務,目標確立有待調整。

2、認識半圓形時為幼兒所呈現的房子作用不大,在圓形門的運用上沒能讓幼兒很直觀的感受到圓形的一半就是半圓形。

3、鞏固認識半圓形時運用的觸摸法過於簡單,中班下學期的幼兒用感官觀察即可。

4、由於前期準備工作不到位,幼兒操作的教具少,導致在圖形的拼搭和聯想的環節時沒給幼兒探索的時間,難度較大,過於國小化。

5、分組活動時對幼兒控制的太嚴,沒能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

6、教師情緒沒有帶動性,沒有真正融入到孩子中間。做總結時,應考慮幼兒情緒的需要,儘量展示的隆重一下。教師評價語簡單敷衍,沒有針對性。

思考

1、改變教育理念,遵循“教師為主導,孩子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原則,讓幼兒主動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關健處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2、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讀懂幼兒,及時的給予具體的評價。

3、活動前做好充分準備,活動中做到語言簡練,沒有“廢話”。

第二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半圓形的特徵。

2、在動手操作過程中,發現半圓形與圓形的區別和聯繫,體驗探索的樂趣。

3、在“圖形快樂拼”遊戲中,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重點及難點

重點:進一步瞭解半圓形的特徵。

難點:發現圓形與半圓形的區別與聯繫。

活動準備

1、半圓形、圓形以及其他幼兒已認識的圖形。

2、灰太狼及城堡圖片。

3、剪刀若干把。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請來了一位神祕的好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是誰?

(灰太狼)

師:哦,你們都認識灰太狼。灰太狼要請小朋友們到他的城堡裏去做客啦。

【此環節運用情境創設法,由神祕禮物“灰太狼”引出城堡,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情緒得到了調動,為很好的開展活動打下基礎。】

二、基本部分

(一)由城堡引出圓形和半圓形。

(二)幼兒嘗試把圓形變成半圓形。

(三)請幼兒交流如何讓圓形變成半圓形,並集體進行驗證。

教師小結:半圓形就是整圓的一半,兩個同樣大小的半圓形合起來就是一個整圓。

【此環節主要採用了操作法,幼兒藉助圓形紙片,通過折一折、摸一摸、剪一剪,使多種感官參與活動,通過幼兒自主的嘗試想方法把圓形變成半圓形,大部分幼兒能隨手把圓形剪成半圓形。待他們自主的嘗試過後,請能力強的幼兒交流總結。待他們發現特徵後,在老師的啟發下,能用語言表達出來,培養幼兒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

(四) 圖形快樂拼

1、教師出示用圖形拼成的完整畫面圖一幅,請幼兒觀察這些物體用了哪些圖形拼成?哪些物體的拼成裏有半圓形?

2、提問幼兒可以用哪些圖形拼畫面上沒有的物體?並請幼兒説一説。

3、請幼兒自主與同伴用各種形狀進行合作創意粘貼。

4、幼兒互評同伴之間的作品。

【藉助圖形快樂拼,給幼兒一個全面的認識各種圖形的平台,並能利用各種圖形演變成我們生活中的各種物體。在孩子拼擺過程中,我發現了他們拼成了:月亮,花朵的花瓣,小兔子蘑菇房的房頂等。幼兒從動手中與圖形們做“遊戲”既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動手創造能力。】

三 、交流小結

【第二次的反思】

本次活動在認識半圓形之前,我先出示了圓形給幼兒認識,讓他們明白,半圓形和圓形的演變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的。待他們知道了這一點,為下面的認識過程做了相應的鋪墊。以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為主線,在認識半圓形特徵時,主要採用了操作法,幼兒藉助圓形紙片,通過折一折、摸一摸、剪一剪,使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讓幼兒自主的嘗試想方法把圓形變成半圓形。在“圖形快樂拼”遊戲時,讓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探索圖形的玩法,給幼兒探索的時間。直到活動結束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而不拘謹。

【兩次執教後的感悟】

教師不單要把知識傳授給孩子,更重要的是教給孩子獲取知識的方法,所以我在第二次活動時特別注重幼兒自主操作的指導。其實準備東西倒不難,最難得莫過於去引導孩子。我每次總會害怕去提問、害怕出錯,還好第二次較第一次有所進步,但我感覺需要完善的環節還有很多。一節好課,不僅與幼兒的生活經驗有關,也與教師的教學水平密不可分,需要教師從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下工夫。所以我感覺想上好一節常態課還需要從小處着手多看、多學習、多實踐、多變化。

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之路,將是永無止境而又艱難曲折的,但我相信通過自己日積月累的學習,並在日常教育活動中實踐,相信自己的課會越上越好,努力關注每一次活動的小處,在教學上繼續積累更多活動中的小處,讓自己的教學水平更加成熟,上好每一節常態課。

幼兒園中班數學優質課教案 篇四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半圓形,知道2個半圓形合起來是1個圓形。

2、能不受圖形的顏色、擺放位置的干擾準確地找出半圓形。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規律

2、半圓形拼圖,卡片。

活動過程

一、遊戲:藏寶圖

1、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在我們的教室裏藏着許多的寶貝,如果你們要想找到這些寶貝呢,必須先找到藏寶圖,

你們想不想找一找藏寶圖呢?

2、教師引導幼兒找出半圓形的藏寶圖。

教師:小朋友找到的藏寶圖能看出藏寶的地方嗎?為什麼?

(原來圓形的圖從中間撕開變成了2個半圓形。)

二、思考想出探寶辦法

教師:請小朋友商量一下,怎樣才能讓藏寶圖變成完整的圖呢?

引導幼兒想出辦法:兩個半圓形合起來變成一個圓形。

三、感知半圓形

給每位幼兒一張圓紙,讓幼兒把圓形變成半圓形,用手摸摸半圓形是怎樣的,

然後輕輕地告訴旁邊小朋友。

四、利用遊戲加深幼兒對半圓形的認識。

1、趣味練習

請幼兒從中找出半圓形。

2、依次出示圖形卡,分別請2位幼兒比賽看誰最快找到半圓形。

五、拼圖活動。

1、出示用半圓形拼成的圖片,引導幼兒利用大小、顏色各不同的半圓形拼出好看的東西。

2、拼完後告訴旁邊的小朋友:我用幾個半圓形變出什麼來。

幼兒園中班數學優質課教案 篇五

活動設計背景

我班幼兒年齡為4週歲,在日常生活中不善於觀察和發現規律,為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利用規律進行排序,特設計本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觀察發現規律並進行排序。

2、培養幼兒動手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3、培養幼兒之間合作意識。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能否發現規律,並按規律進行排序。

活動準備

小貓、小兔、小鹿頭像各3個,各種幾何圖形若干,各種水果圖片若干,雪花玩具若干,線繩等。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教師導語:今天我們班來了三位客人,他們想看看小朋友是否聰明,你們歡迎嗎?(出示小貓、小兔、小鹿頭像圖片並依次貼在磁性黑板上)看他們坐得多整齊,給他們拍張照片吧!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的座位順序。

2、要求幼兒按已觀察的小動物的順序繼續依次排列。(幼兒自己動手操作)

3、師説:“我們用什麼好吃的招待小客人呢?”(幼兒討論)教師小結:遠離垃圾食品,多吃水果。

4、教師出示水果有:草莓、桃子、鴨梨,並引導幼兒觀察,然後説出水果的擺放順序。

5、幼兒動手操作依次擺放水果。

6、幼兒每人一套幾何圖形學具,看圖形找規律並繼續排序。(教師在磁性黑板上貼出幾組幾何圖形)

(三)結束部分

1、客人要走了,我們送他們一件禮物吧,教師示範將雪花玩具按紅綠順序穿成一串項鍊。幼兒3人一組合作按喜歡的顏色交替規律穿項鍊。

2、把穿好的項鍊送給客人,客人誇獎小朋友既聰明又有禮貌。

(四)延伸部分

請幼兒在生活中注意觀察,看看哪些物品或圖案是有規律的排序,發現後和小朋友們一起探討吧。

教學反思

我班幼兒年齡為4週歲,觀察能力較弱,發現規律的能力不強,根據本班幼兒特點,我採用情景式教學,通過給客人照相讓幼兒觀察客人座位順序、發放水果順序、玩具擺放順序強化幼兒對規律的認識,採用啟發式教學深化幼兒對規律進行應用,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於樂,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幼兒合作過程中,個別幼兒沒參與到活動中,今後我會多關注能力弱的幼兒,讓他們也有表現的機會。

活動準備:

1、高矮不等的花朵6個

2、人手7個高矮不等的大樹圖片、空白紙一張(用於貼圖片)、膠水、抹布

活動過程:

1、遊戲活動

⑴引導幼兒觀察人物隊形①遊戲師:今天我們來做個遊戲,我請坐的神氣的小朋友上來做。(請5個高矮不等的幼兒上台)他們一樣嗎?哪裏不一樣呀?(高矮不同)②排隊師:你們自己來排排隊,看怎麼樣才能讓隊伍站的更整齊。

下面的小朋友,誰來幫幫他們啊?

你是怎麼來幫他們排隊的?你是怎麼排的或你是按什麼規律排的?(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

⑵各組活動師: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比賽,看哪個小組排的好,排的快,還要説出你們是按什麼規律來排的!

起立,把小椅子塞進去,像早上出去做操一樣排隊,123組站在桌子後面,456組站在桌子前面,面對面站好。

我數123,你們就開始排隊,你們對面對都要看好的,看誰排的又快又好。

2、介紹材料、幼兒操作活動

⑴請幼兒觀察自己盤子裏面的卡片師:那我們小朋友也來看看自己桌子上的卡片上有什麼啊?

有幾個?那他們一樣嗎?哪裏不一樣?(高矮不同)

⑵學習按物體量的差異排序

①請幼兒按順序給自己的大樹朋友排隊師: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給自己的大樹朋友來排隊,每人拿一張白紙,把自己的大樹朋友排在白紙上,給他們來排排隊。

②師:我請小朋友來説説看自己是怎樣來給大樹朋友來排隊的?

(教師請1~2名幼兒展示、介紹自己的操作結果,説説自己是按什麼順序給大樹排隊的。)

③引導幼兒進行逆向排序師:有沒有不同的排法,用不一樣的方法來給大樹來排序?

(展示用不同方法排序的幼兒作品)師: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排的?這樣排對不對?(從高到矮和從矮到高這兩種方法都棒)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重點是讓幼兒感知規律,增強觀察力和思維能力;難點是再現或再造規律,能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排序。在教學環節設計上,我才用了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方法,在活動過程創設小兔子過生日的情境貫穿始終,激發孩子的興趣愛好,幼兒帶着興趣融入其中,易於接受新的知識,這使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進行。在遊戲操作部分,老師應該面對幼兒先進行示範,以便幼兒能更好的進行操作,我在此環節忽略了示範演示,使得課堂在操作部分紀律上有點亂。這節課整體來看雖然還算成功,但有些孩子未能進行舉一反三的操作,在每個環節結束時未及時進行總結,以至於幼兒在腦海中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在以後的區角活動中要繼續讓幼兒練習排序。

幼兒園中班數學優質課教案 篇六

一、活動目標

1、能將5以內高矮、粗細不同的物體進行排序。

2、探索兩種排序之間的關係,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3、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悦。

二、活動準備

1、長短不同、粗細不同的習慣5根。

2、幼兒用書

三、活動過程

1、複習鞏固比較兩個物體高矮的方法。

(1)請幼兒和老師來比高矮。

教師:老師要和你們玩一個新的遊戲,我請一位小朋友上來和老師比高矮,在比高矮之前呢?請小朋友把你們的眼睛矇住。(幼兒和教師比高矮的時候,幼兒踩在椅子上。)請小朋友來看一看,我和樺樺小朋友誰高誰矮呢?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2)請幼兒説一説。

(3)教師小結:兩個人比高矮的時候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要捱得近一些。

2、探索按照高矮排序的方法。

(1)教師請五個小朋友到台前,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蹲着。

教師:我們現在怎麼比較他們的高矮呢?(讓他們都站起來,站在同一水平面上)

(2)五個小朋友按從高到矮的順序排序。

①教師:現在他們都在同一水平面上了,我們怎樣給他們排排隊呢?

先找出來最高的,排在前面,再找第二高的排在最高的後面,再找第三高的挨着第二高的往後排……

②教師:笑笑和左左兩個小朋友看起來差不多高,怎麼辦呢?

先讓他們站在同一水平面上,靠的近一點立正站直,或者請他們背靠背,都不仰頭,看一看誰的個頭高一點。

③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從高到矮排序。

教師:五個小朋友是按照什麼順序排的?除了從高到矮排,還能怎麼排呢?

3、探索按照高矮粗細排序的方法。

(1)我們可以按照什麼規律給它們排隊呢?(從粗到細或從細到粗;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

(2)探索兩種排序之間的關係。

教師:兩種排列的順序有什麼不同呢?你發現了什麼祕密嗎?

4、打開幼兒用書,按要求完成排序。

(1)教師幫助幼兒理解題目的要求。

(2)教師知道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

(3)幼兒之間互相檢查,交流討論。

教材分析:

生 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如排隊,每天的做操要排隊,班級裏的物品要歸放,遊戲中無意識的比高矮等等。“排排隊”這個活動選自百科畫冊,這是幼兒在比高矮基礎上按照要求對物體進行排序。活動中的重點是學習比較物體高矮,能按高矮進行排序,難點是瞭解比高矮的條件。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五個環節,第一環節以拍球引出高矮,初步感知高矮,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第二環節瞭解比高矮的前提條件,在此間,我通過遊戲演示小鴨小雞小貓動物形象和操作比較,幫助幼兒瞭解比高矮的條件(二個以上在同一高度上)。第三環節與同伴比高矮,這一環節中幼兒親身投入比較活動中,通過比一比,説一説,及時應用習得知識。第四環節排排隊,通過給三個幼兒排隊、老師錯空、幼兒改正、小組操作,進一步讓幼兒鞏固物體的排序。第五環節延伸活動對排序又提高了一個層次。

有趣的半圓形教學設計 篇七

活動目標:

1、認識半圓形,能正確區分半圓形和其他圖形。

2、感知半圓形的基本特徵,初步體驗半圓形和圓形之間的關係。

3、對圖形感興趣,培養幼兒對圖形的觀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活動準備:

1、一個較大的圓,中間有切割線,能分成兩個半圓;小丑圖片。

2、大小不同的半圓若干,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半圓形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朋友,你們看看是什麼啊?

2、你們看看老師手上拿的是什麼啊?引導幼兒説出圓形名稱。

3、看清楚哦,老師現在要變魔術了。

4、將圓形拆開成兩個半圓形,提問:現在看老師把圓變成了什麼形狀,你認識嗎?引導幼兒發現圓形變成了兩個一樣大小的半圓形。

5、引導幼兒大膽地説説,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像半圓形。

二、找出半圓形

1、為了歡迎小朋友,老師還帶來了一幅畫,一起看看吧。

2、在老師的的道具中,哪些是半圓形的?數一數,一共找到了幾個半圓形。

3、認識了半圓形,老師想請你們幫我玩具,老師有許多形狀不一的玩 具,請你幫他把半圓形的都找出來。

4、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三、摸摸半圓形

1、我們一起來摸摸半圓形,和他做好朋友吧。

2、引導幼兒觸摸半圓形的邊角,感知半圓形的特徵。

3、猜一猜,如果把兩個半圓形並在一起會變成什麼呢?

4、遊戲:製作缺少半圓形的道具,然後邀請小朋友來用半圓形給他們補上。

四、圓圓和半圓

1、觀察討論,為什麼有的好朋友手中的半圓形拼起來會變成圓形,有的不 能?

2、共同:兩個大小一樣的半圓形才能拼成圓形。

3、找一找:帶着已有的半圓,從眾多半圓中找到一樣大小的半圓,並拼一 拼看看能否成為圓形。

4、師幼共同驗證,跟半圓寶寶再見,結束課程。

幼兒園中班數學優質課教案 篇八

活動目標:

1、在對圖形拼折變形的過程中感知圖形的變化。

2、對組合、分析圖形感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幾何圖形卡片、幼兒操作的幾何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幾何圖形,引導幼兒觀察。

小朋友,你認識這些圖形寶寶嗎?都有哪些圖形寶寶?圖形寶寶有一個心願,他們都想像變形金剛一樣會變身。 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幫助圖形寶寶變身。

1、師:示範拿一個正方形,請小朋友先看老師怎麼幫正方形寶寶變身的`。示範將圖形對摺。

提問:正方形寶寶變身了,看變成什麼呢?

幼:長方形。

看,老師再來變一變,又變成什麼呢?

幼:三角形、一個大長方形、一個小長方形。

小朋友,剛才老師是怎麼變的?

啟發幼兒説出折一折。

對了,只要將圖形寶寶輕輕一折,圖形就變身了,小朋友你會變嗎?請小朋友拿上桌上的正方形紙和老師一起來變。

師:你還會怎麼變?看看能變成什麼?

幼兒動手操作,可隨便變化圖形。

2、師:長方形寶寶也要變身了,大家一起來幫助它好嗎?

拿出長方形,引導幼兒折變圖形。

請幾位幼兒到前面折變示範,表揚折的好的幼兒。

師:引導幼兒説出長方形寶寶可以變成xx幼兒邊動手操作邊學説長方形寶寶變成了什麼。

3、老師引導幼兒再將三角形、圖形、梯形進行折變,分組進行看看哪組的小朋友變的多,變的快。

幼兒分組給三角形,圓形、梯形進行折變。

4、老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幹,通過折一折幫助圖形寶寶實現了變身的願望,小朋友還可以動手撕,圖形也會變身,並且變的會更多。

二、組織幼兒自己玩拼圖遊戲師:下面我們一起玩個拼圖遊戲吧!看看這些圖形寶寶在一起時能拼出什麼。

引導幼兒動手拼圖形。

師:示範給小朋友看老師拼出的圖形。

提問:小朋友看這是什麼,由幾個什麼樣的圖形寶寶組成的?

幼兒回答。

師:我們還可以拼出什麼,請小朋友動動腦筋,看誰拼的好看,拼的東西多,比一比。

幼兒操作展示幼兒的拼圖,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數學優質課教案 篇九

活動目標:

1、學習簡單的加減概念。

2、感受兒歌幽默有趣的語言風格。

3、學習改變兒歌的數字並仿編新的詩句。

4、聆聽音樂並用仿編的內容歌唱和表演

活動準備:各種鞋及圖卡數張、每人10枚硬幣、每人一個小盒子。

活動重點:學習10以內簡單加減概念。

活動難點:改變兒歌數字、並仿編新的詩句。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問幼兒:小朋友你有幾隻腳?穿幾隻鞋?蜘蛛有幾隻腳?穿幾鞋?

基本部分:

1、教師和幼兒一起看屏幕,念兒歌《蜘蛛買鞋》念過一遍後,請幼兒再次念兒歌。同時拿出與鞋子等值的硬幣、唸到最後一句:“總共花了10元錢”時,請幼兒算算桌面上總共有多少錢,再作出答案。

2、請幼兒看屏幕做練習,老師點擊屏幕上改變位置的鞋子與變值的錢幣,請幼兒拿出相應的硬幣。

3、將幼兒分成幾組,每組分成兩種色,幾個人扮演賣鞋商,另外幾人扮演顧客。拿錢買鞋,然後請幼兒將買賣後的鞋子種類及價錢相應的畫上。最後選出幾人來根據自己畫的圖畫進行改編兒歌,並唱出來(如幼兒不能順利完成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

結束部分:師幼共同唱編後的兒歌並做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