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8.91K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多篇】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有感覺閲讀文字。

2、閲讀文字內容,瞭解跨越海峽兩岸的橋樑意義。

3、抓住文字的關鍵詞,體驗李博士和台灣青年為了別人的高貴品質,兩岸血肉和血緣同胞的感情。

關鍵點:

指導學生通過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性,台灣青年在餘震中捐贈骨髓的風險,以及兩岸醫療工作者的衝動,跨越海峽兩岸生活橋樑的意義。

教學輔助:

課件

教學過程:

一、首先,審查整合,揭示主題。

1、在上一課

2、進入主題,黑板問題。

二、問題指導,受到啟發質疑。

顯示句子:小錢被保存。

1、有感覺讀這句話。

2、閲讀這句話,你可以問什麼問題?(學生問)

3、教師梳理並總結出以下問題:

(2)如何省錢?

三、閲讀文字,學習味覺。

解決第一個問題。

1、從文本中可以看出哪句話可以省錢之前的情況?

2、產生關鍵詞,引用產品閲讀。這只是18歲以上的年輕人人們,患有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死去的花芽,只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花綻放。

(1)抓住隱喻和死亡—綻放這組反義詞,以瞭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性。

①想想這句話是什麼句子?(隱喻)

②好吧,讀自己的閲讀,比較,哪句好,為什麼?這個年輕人只有18歲以上,患有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死亡的花芽,只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花生活綻放。這個年輕人只有18歲以上,患有嚴重的白血病,生活即將結束,只有骨髓移植,才能挽救他的生命。

③請讀同學,其他同學想想:你也找到了什麼?(死和綻放是反義詞。)

④這對反義詞更明顯些什麼?(更突出的小錢的不幸,是的,生命蒼蠅,從來沒有綻放會死)。

(2)引導讀者的感覺。(教師音樂介紹)

3、導致理解容易談論和幾次後的意義。

這朵開放的生命之花的小花必須經過骨髓移植。但是骨髓移植容易嗎?(不容易)你能在哪裏看到它?(學生閲讀句子,老師提出)然而,找到適合骨髓移植,如何容易。如果沒有關係,大約有十萬人可能找到適合骨髓。小錢是幸運的,幾個後,終於在台灣人找到了。理解很容易談論和幾次後。

◆解決第二個問題。

1、沉默閲讀文字3?6自然節,瞭解如何節省小錢。並繪製最多的話,讓你感動,思考你的原因是什麼,在下一個簡短的評論。

2、報告交換。

(1)命名閲讀句。

(2)朗讀句子,你感覺怎麼樣?移動你的原因是什麼?

(3)閲讀與你的感覺。

期間攝像機引用了兩個關鍵詞:

李博士仍然站在牀邊,年輕人安靜地躺在牀上。

①玩地震視頻,想象人們做什麼。

②抓住平靜,安靜的經歷李博士和台灣青年為一個為了別人崇高的品質。

③引導感受大聲朗讀。(教師閲讀)

骨髓保留期僅24小時用剛剛拔出的骨髓,經過十多個小時的趕路,趕到杭州,當地醫護人員晚上為小錢做骨髓移植手術。

①以後讀這句話,你怎麼樣?

②引導理解匆忙,進一步體驗李博士為別人的崇高品質別人的崇高品質。

③從急急的話可以解釋李博士是怎樣的人?

◆瞭解生命橋的意義。

1、閲讀最後一段。

2、閲讀本段,結合全文,想想生活橋指什麼?(黑板:血家)

3、教師和學生的聲音閲讀最後一段重寫詩。

兩岸肉體和血同胞有愛在海峽兩岸設立生命橋。

也許小錢和台灣青年永遠不會見面這不重要因為兩岸同胞的心連在一起那血親就像生命之火將一代又一代傳下去。

四、通過標準,擴展擴展。

1、對自己台灣青年,李博士,台灣同胞或兩岸血肉和血緣同胞最想寫下的話。(提示:你可以使用本文的好話。)

2、名稱交換,激勵評價。

五個老師小結,總結髮展。

四年級語文上冊:《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篇二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學習,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中國台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2)聯繫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讀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閲讀,引導學生掌握生字詞,理解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感情朗讀,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的情感,體會中國台灣人民和大陸人民難以割捨的骨肉親情。

教學重難點、關鍵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中國台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一、談話,揭示課題,質疑導入:

同學們,温州高鐵火車追尾,當時救援隊趕到,有很多受傷的的旅客流血過多,需要大量的血,當時温州的市民趕到現場都挽起了袖子伸出了胳膊為這些受傷的旅客獻血,假若你在場,會這樣做?(生答)是的,給予就是一種快樂。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2課,齊讀課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看到課題,你有什麼疑問?(生舉手,提問。)是啊,“生命橋”指的是什麼?它靠什麼跨越了茫茫的海峽呢?帶着這些疑問我們一起走進一個真實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大聲朗讀),學習詞語,理清脈絡,把握主要內容。(研讀)

1.請大家打開課文,自由讀書,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遇到不懂的詞語,可以請教老師,可以和同學討論,也可以查查字典。

2、同學們認讀下面的詞語

第一組   蒼白  凋零   含苞   綻放   輾轉

第二組   震動  暫時   間隔   骨髓   流出

第三組   搖晃  抽取   奔波   移植   成功

a、同學們説説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b、同學們在文中找出含這些詞語的句子。

c、指導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這些句子,同時體會這些句子表達的感情。

d、同學們回答問題的同時,同學們可以討論完成。

e、同學們在回答問題時,老師同時板書。

杭州                       中國台灣

小錢      (得救了)       青年

白血病                     捐骨髓

(請同學們説説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同學們可以看圖順着説,倒着説)

三、默讀課文,同學們探究課文。(探究)

1、請同學們説説,從課文那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中國台灣青年,李博士的愛心、沉着、堅強?

2、認真朗讀課文的最後一段,你想説點什麼?(血脈親情)

(同學們討論,也可以找老師)

四,拓展思維,昇華主題

同學們討論:1、假若有一天小錢和中國台灣的青年相遇了,小錢會對中國台灣青年説什麼?

2、你會對小錢、李博士、中國台灣青年説點什麼?(討論交流完成)

五、反饋(老師、同學共同完成)

(畫愛心橋,並起一個名字)

杭州                        中國台灣

小錢        得救了          青年

白血病     血脈親情         捐骨髓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味“神清氣定”、“知道”、“靜靜地”等看似平淡的語句,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台灣青年一心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格。

3、通過人物的行為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讀寫結合,體會海峽兩岸血濃於水的親情。

【設計理念】

閲讀教學應理解內容,領悟情感為經線,以讀寫訓練為緯線,使語言形式的領悟、表達與內容的感悟、情感的體驗相互交融,以讀激,以情促寫,以寫抒情,實現讀寫與情感的相攜共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1999年9月20日,早晨的陽光撒滿了美麗的杭州市,(圖:病牀)一位剛滿18歲的年輕人,靜靜地躺在病牀上,燦爛的陽光沒有使他蒼白的臉紅潤起來。因為他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含苞的花朵,不曾開放就面臨着凋零的危險。這位正值花樣年華的年輕人,他的生命還有救嗎?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生: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我們一起來朗讀感悟、體會──(生: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讓我們一起來關注這位年輕人的命運吧,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再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學生交流。

三、感悟危情,觸動心絃

1、師:同學們,你們瞭解白血病嗎?

2、生交流資料。

3、師:一聽説癌症,就會讓人想到什麼?

4、引讀:

錢暢,這個才剛滿18歲的年輕人,他就患了……,他的生命就像……。在這如花的年齡,他卻患了……,只能靜靜地……,但他心中卻難以平靜,他在想些什麼?

5、師:得了白血病,真的沒有一線希望嗎?引讀:目前有效的辦法惟有……,才能使……。

6、師:但要找適合移植的骨髓容易嗎?請讀讀這兩句話,找找有關詞語説一説。

出示句子:然而,要找到可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這樣的骨髓,在沒有親緣關係的十萬個人裏,大概才能找到一個。錢暢是幸運的,幾經輾轉,這樣的骨髓終於找到了,就在一位台灣青年的身上。

補充閲讀資料。

師:“幾經輾轉”是什麼意思?他們可能去哪些城市找過?

朗讀句子。

四、深入品讀,感悟真情

1、師:1999年9月21日,對錢暢來説,是刻骨銘心的,對海峽彼岸的花蓮慈濟醫院的人們來説,同樣刻骨銘心。同一時刻,那裏正上演着感人的一幕。好好讀讀3~6自然段,很多地方會讓你感動,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甚至一個標點都會震撼你的心,請你圈圈點點,好好體會。

2、學生自主研讀。

3、交流感動:

⑴預設一:

從地危感悟真情。

餘震不斷,這個青年依然神清氣定。他在這場災難中沒有受傷。然而他的家人呢?在昨夜的天崩地裂中,可曾安然無事,沒有人能夠知道。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名叫錢暢的青年,正懷着十萬分之一的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師點撥:

①這個青年剛剛經歷的是一場怎樣的災難?

②7.3級大地震是一種怎樣的場面呢?播放地震錄象。

③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為台灣青年想象:此時,他不知道……,但他依然神清氣定,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因為,他知道……。

④引讀句子。

⑵預設二:

從情形之別感悟真情。

也許,此時此刻,大家都應該跑出去,在空曠的地方保全自己的生命──所有地震知識都教人們這樣做。但是,李博士莊嚴地站着,青年人靜靜地躺着。

師點撥:

①指導讀。

②“此時此刻”指什麼時候?“此時此刻”可能會發生什麼?

③看錄象(此時慈濟醫院的情況),此時此刻,你一定有話要説!

④有層次地引讀。

⑶預設三:

從抽髓之痛感悟真情。

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後,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台灣青年的骨髓,像生命之泉,終於從身軀裏涓涓流出……

師點撥:

①出示抽取骨髓的針筒,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感受。

②指導讀。

③此時,從台灣青年身軀裏涓涓流出的僅僅是骨髓嗎?

④多麼令人感動的一幕啊!齊讀第5自然段。

⑷預設四:

從護髓之勞感悟真情。

經過十幾個小時奔波,李博士帶着骨髓,趕往杭州,連夜為錢暢做了移植手術。

師點撥:

①出示李政道博士十幾個小時奔波的路線圖。

②出示李政道博士的照片及他的話語,師簡介。

③齊讀第6自然段。

五、讀寫結合,體驗真情

1、師:幾經展轉,幾經波折,從台灣青年身軀涓涓流出的骨髓終於涓涓流入錢暢的體內,錢暢得救了,他靜靜地躺在病牀上。此時,他又想些什麼?讓我們貼近錢暢,讓這些想法也涓涓流入你的筆尖吧!

2、交流。

3、師:此時此刻,千言萬語也難以表達我們的心情,讓我們一起讀讀最後一節。

4、師生總結:

這是一座(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橋),這座生命之橋是有形的,因為在這座橋上寫了一個“愛”,寫了錢暢對(生的希望),點燃了錢暢(生命的火種),寫出了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這座生命之橋又是無形的,因為它就在我們兩岸同胞的心中。

【教學説明】

閲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過程,而對話的目的就是激活對話的載體──語言文字“走入”學生的內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用平實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台灣同胞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大陸青年錢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文中“白血病”、“地震”、“骨髓移植”都是平時學生甚少涉足的領域,因此學生關注不夠,積累不多,不能真正“發乎於情”,那麼,怎樣讓學生走進文本,讓他們能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去理解,去體驗,乃至與文本產生共鳴?於是,我嘗試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抓住重點語句,加強朗讀

語文 課要扣住“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但這還遠遠不夠,必須引導學生在閲讀中抓住具體生動的語言形象進行深入地感悟,點燃學生心中的情感火花,最終形成心靈上的高峯體驗。因此在深入品讀,感悟真情時,我引導學生抓住了幾個關鍵的語句,或進行場景的對比,品析語言;或補充相關的資料,豐實人物形象;或重點指導朗讀,感受人物的精神……發揮情感的紐帶、驅動作用,順學而導,使學生通過對具體的語言現象的感悟、品味,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得以提高。

二、注重語言實踐,加深體驗

語文 教學就是要讓學生腦能思,口能説,筆能寫。因此,語言實踐訓練既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又有助於學生説寫能力的提高。教學中,我結合課文內容,設計了多處語言實踐活動。如:錢暢得了嚴重的白血病,靜靜地躺在病牀上,但心中難以平靜,他在想些什麼?餘震不斷,台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他不知道什麼?他當錢暢得救了,靜靜地躺在病牀上,此時,他又想些什麼?這些説話、寫話的過程不僅僅是語言實踐的活動,同時也是情感態度價值觀得以提升的過程。在説寫中學生的體驗融進了精神和靈魂,學生的感悟不斷昇華,真正由“文”走向“人”。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 篇四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與性質地位”一章開宗明義:“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在這裏,“人文性”被首次提升到重要的地位,學生的語文素養既是一種科學素養,更是一種人文素養。語言實踐活動是人文教學目標的基礎和載體,反之,人文教學是語言實踐活動的昇華,是語言實踐活動的“精、氣、神”之所在,沒有了人文教學目標,語言實踐活動也失去了靈魂,成了毫無意義的“死訓練”。

如何在語言實踐活動與人文教學目標中尋找一個最佳的平衡點?我在《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課中,做了一些嘗試。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人間真情”單元組的一篇課文。本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台灣同胞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在閲讀中深切感受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二是體會中國台灣人民和大陸人民難以割捨的骨肉親情。所以我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就注重了文本的人文性。

【片段一】在品味語言中,撥動學生愛的心絃——感受人文

師:知道“輾轉”是什麼意思嗎?誰能聯繫上下文來説説。

生:就是説轉了很多圈才找到。

生:我讀了這段話覺得是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非常不容易。

師:是呀!幾十萬人,茫茫人海呀,才有可能找到幾個有適合骨髓的人?

生:一個。

師:而且還是有可能,不確定啊!真是——

生:談何容易!

師:想象一下,醫生可能曾經在哪些人當中為這個患了白血病的青年尋找過適合移植的骨髓?

生:在他的親人朋友中找……

生:在美國……

生:在家鄉杭州……

……最後找到了中國台灣

師:像我們剛才想象的這樣的尋找過程,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就是——

生:輾轉。

師:我們來讀讀這幾個句子,用你們的語氣表現出輾轉的意思。(生齊讀句子。)

【片段解讀】閲讀教學説到底,就是在語言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文本是死的東西,它只有通過學生的理解、感悟,才能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文本才能彰顯它的生命力。所以在教學中,只有悉心推敲、比較、品味文本用詞造句、表情達意的精妙之處,讓學生浸潤在人文精神的海洋裏,才能領略祖國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輾轉”一詞的理解對於學生來説是有一定難度的,我馬上引導學生在各大城市之間“輾轉”尋找骨髓,學生很快理解了“輾轉”不僅僅説明了骨髓難找,還藴含着醫護人員在找骨髓當中付出了多少艱辛啊!只有真正品味出“輾轉”的含義,才能領會文本的人文內涵。

【片段二】在文本與心靈的對話中,體驗感情的價值——昇華人文。

出示:此時此刻,地震知識告訴我們,應該找一個空曠的地方保全自己的生命。

師:請大家細讀課文,聯繫上下文想想“此時此刻”還指什麼時刻?

生:指海峽彼岸小錢與病魔作鬥爭的時刻。

生:此時此刻,指中國台灣青年與家人失去聯繫,不知家人如何的時刻。

生:此時此刻還指李博士和中國台灣青年仍舊堅持做着手術。

師:是啊,老師也想説,在大地震過後,中國台灣青年和李博士顧不上去關心自己的家人是否安然無事,他們仍在堅持捐髓手術。

師:此時此刻,他們會想些什麼呢?

生交流

師:此時此刻——大地震剛過,大地仍在餘震中搖晃,危險時時威脅着他們。但是——

生:李博士莊嚴地站着,青年人靜靜地躺着。

師:此時此刻——小錢靜靜地躺在杭州醫院的病牀上焦急地等待着骨髓。為了小錢的生命之花重新綻放,——

生:李博士莊嚴地站着,青年人靜靜地躺着。

師:此時此刻——在災難過後,還不清楚自己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時。

生:李博士莊嚴地站着,青年人靜靜地躺着。

【片段解讀】《語文課程標準》一個重要理〔〕念就是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發揮語文課的以情感人、以美育心的獨特性;讓學生親密地感受語文材料,感悟人文內涵,從而受到心靈感動、情感的薰陶、人格的感化。在這一環節中,我抓住“此時此刻”這一關鍵詞,一層一層如抽絲剝繭般讓學生由表及裏,由文字表面認識到文字深處,進而讓學生產生共鳴:為了挽救大陸同胞小錢的生命,中國台灣青年和李博士獻出了他們的一顆赤誠愛心。在學生交流出文本所存在的 “此時此刻”幾種可能後,我用自己富有激情的語言把它們串聯起來,讓學生一次又一次朗讀本文的關鍵句:李博士莊嚴地站着,青年人靜靜地躺着。在反覆並富有層次性的朗讀中,學生與文本、作者再次產生了共鳴,學生在抒發自己內在情感的朗讀中體會文字所傳遞出的那份深深的愛,那份濃濃的情。在這一環節中,我找準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結合點,學生全身心注入在文本的人物身上,從而在情感、態度、價值等精神領域產生影響,感受到語文中豐富的人文內涵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⑴學習並掌握本科的生字新詞

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⑶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人們高尚的精神品質。

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理解骨髓一直對小錢的重要性。

2、難點: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學習相關部分,體會找骨髓的困難及對小錢的重要性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找骨髓的困難及對小錢的重要性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收集白血病、骨髓移植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猜謎導引

師:老師有個謎語,請大家猜猜。

謎語:水裏看是一個洞,岸上看是一張弓。身背千斤不喊重,河西立刻到河東。(打一交通設施)

(學生數人發言,都猜到謎底是橋,並説明了猜謎理由。教師由此談話:是啊,橋是聯繫河兩邊的,其實我們剛才的交流就像已在我們之間架起了一座心靈之橋,友誼之橋。)

三、揭題

1、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課《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請同學們看老師寫課題。

(教師板書課題,邊寫邊教“峽”的書寫,“山字旁”要寫得瘦些。)

2、生讀題,教師問學生讀了課題後有什麼問題?

生:生命橋是從哪裏到哪裏?

生:生命橋指的是什麼?

……(教師根據學生的“生命橋指的什麼”這個問題引入文本:那麼,就讓我們到文中去找答案吧!)

四、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2、反饋:

(1)(教師出示詞語認讀。)

我能讀準,我能讀懂:步履間隔凋零暫停身軀襲擊空曠輾轉血脈白血病骨髓移植

a、師:在這些詞語中,你讀懂了哪些詞語?

(生數人回答,主要着眼於字形、字音和自義。其中“骨髓”這個詞讀錯的人較多,教師作了強調,但在後來的反饋中還是有學生讀錯,教師自己也老是讀錯。還對“間隔、暫停”等詞正了音。還有學生提了幾個容易寫錯的字,教師課件出示了“襲、暫”的田字格。)

b、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步履”,教師作了引導。

(2)(教師出示句子認讀。)

我能讀準,我能讀通: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師:這個句子中包含5個生字,誰能讀準?

(生數人朗讀,師生共同評議。好幾個學生“白血病”的“血”讀錯,教師正音,但感覺引導得還不夠,其實在三下冊《她是我的朋友》中就出現了血的兩個讀音,區分應該還是比較明顯的。)

五、結合“談何容易”研讀課文

1、師:救這個青年容易嗎?從課文中找到相關詞語。

(生數人回答,答案有“談何容易、終於”等)

2、出示句子:然而,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理解讀)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 篇六

學習目標:

知識、能力方面:認識8個生字,讀準並理解“綻放、凋零、含苞、暫停、骨髓、間隔、慈濟醫院、輾轉”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方面:正確流利用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體會李博士和台灣青年一心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重點難點: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台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案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讀熟課文,查找“凋零”“輾轉”的意思,“慈濟醫院”“白血病”的資料,找出感動自己的語句。

課前交流:

今天上午我們已經見過面了,我來XX國小,還記得我姓什麼嗎?我是第二次來到我們XX國小,因為不熟悉道路,上午第一次來時,老師費了不少周折,詢問路人才來到這裏,我想啊如果,在老師的學校和你們學校之間架一座大橋,讓老師直接通過這座橋來,你有什麼想法?

(出示地圖),你們看,就是這幅祖國的版圖,這裏有一座美麗的城市杭州,這裏是祖國的寶島台灣,在他們之間不僅隔着千山萬水,還隔着一座茫茫的海峽,在它們之間架一座跨海大橋,怎麼樣?好了,關於橋的話題,我們就先説到這兒,大家準備好我們來上一節語文課。準備好了嗎?上課!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質疑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2課,齊讀課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看到課題,你想説點什麼?(學生質疑)是啊,生命橋指的是什麼?它靠什麼跨越了茫茫的海峽呢?帶着這些疑問我們一起走進一個真實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學習詞語,理清脈絡,把握主要內容。

1.課前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詞語你都會讀了嗎?

2.(出示詞語:綻放、凋零、含苞、暫停、骨髓、間隔、慈濟醫院、輾轉)請大家看屏幕上的詞語,自由讀一遍,看看哪個詞語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生自由讀,指名:你想提醒哪個詞語?)

A“凋零”。一起讀,“凋零”是什麼意思?草木枯萎,花兒凋謝。屏幕上有個詞的意思正好和它相反,綻放。還有一個跟花有關係的詞,是--含苞。(出示句子)在課文中的句子裏,這三個詞語還是在形容花嗎?快速讀一讀這句話,看看它們分別指的是什麼了?(自由讀,回答。)師相機介紹“白血病”的資料:白血病俗稱“血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血液病,目前有效的治療方法只有進行骨髓移植,但是要找到配型相同的骨髓是非常不易的。

C剩下的詞語你能讀準麼?“暫停、骨髓、間隔、慈濟醫院”這裏有一個多音字是“間隔”的“間”,要讀第四聲,齊讀。誰知道“慈濟醫院”,指生介紹:慈濟醫院,位於台灣花蓮市,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骨髓捐贈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華人骨髓資料庫。

B“輾轉”,知道這個詞語的意思嗎?你查了字典,字典上怎麼解釋的?(生讀解釋)理解詞語是個好方法,你很會學習。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讀課文理解這個詞語。大家看,輾轉這個詞語出現在課文第二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裏。(出示第三句)不過,要理解“輾轉”的意思,只讀這一句話不行,我們得先讀懂它前面的兩句話,(出示前兩句)。誰先來讀前兩個句子,(指名)大家看看這兩句話都是在説什麼?(生讀)是呀!十萬人,茫茫人海呀,才有可能找到幾個有適合骨髓的人?一個。十萬分之一呀!而且還是有可能,不確定啊!真是談何容易!想象一下,醫生可能曾經在哪些人當中為這個患了白血病的青年尋找過適合移植的骨髓?找到了嗎?還可能在哪些人當中找過?找到了嗎?在他的家鄉杭州找到了嗎?在祖國大陸找到了嗎?最後,在哪裏找到了?像這樣的尋找過程,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就是輾轉。

3.詞語都會讀了,課文你能讀熟練嗎?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4.誰來説説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生敍述的過程中,課件出示:“杭州小錢白血病台灣同胞餘震中捐獻骨髓”。我們把這些詞語連成一句話,看看能不能把故事內容説得明白又完整?)

5.課文講的就是這樣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這個故事最讓你感動的是什麼呢?

三、細讀課文談感受,指導朗讀感受深的語句。

1.看起來,台灣同胞冒着地震的危險捐獻骨髓的那一幕,感動了我們每一個人,就是課文的第3、4、5自然段的內容。同學們,對於感人至深的文字,我們要靜下心來細細品讀;尤其是讓我們心中一動的詞語和句子,我們最好畫下來,再聯繫課文的其他內容去思考,我們就會發現,感動我們的不僅僅是詞語表面的意思。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默讀這三個段落,看看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做法最讓你感動,把最讓你感動的語句畫下來,反覆讀一讀,你能體會到什麼,一會兒我們交流。

2.默讀畫語句,小組交流。

3.指名交流:好,同學們讀得這樣認真,讓老師很感動。誰願意先來交流。

A交流第四自然段語句“在這場災難中。不清楚。期待着他的骨髓。”

1.指名交流。

2.評價:你能把兩句話的內容聯繫起來體會,真會讀書!對於這兩個句子,還有不同的體會嘛?再指名交流。

3.評價:這位同學更了不起,能聯繫自己體會到台灣青年的精神。

4.(出示句子第四自然段)看看台灣青年冒着地震的危險,離開自己的家人,躺在病牀上,心裏想着什麼?

他雖然靜靜的躺在病牀上,心裏一定是極不平靜的,他會牽掛自己的家人。但是,他想得更多的是--看這句話(課件出示“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着希望,期待着自己的骨髓。”)(指生讀)

5.那麼,台灣青年心裏想着的,小錢期待的,是怎樣的希望呢?我們一起去感受小錢那滿懷着希望的期待。(音樂起,教師深情朗讀第二自然段。)

6.聽老師讀了這段話時,你心裏都有什麼感受?你是個有同情心的孩子!你的心地真善良!你在為小錢着急呢!你希望小錢的生命之花綻放,我感受到了你那顆純真的心!是的,小錢是幸運的,他在台灣找到的這個人即使是在地震的危急時刻,心裏想着的依然,讀書,女同學讀剛才的那個句子,“但是,他知道”接下去“在海峽的。”

7.請大家看這段話裏這些紅色的詞語(蒼白、紅潤、凋零、綻放),你能不能用上一個或幾個,説一説台灣青年心裏想着,自己的骨髓會讓小錢的生命出現什麼樣的希望呢?(屏幕:台灣青年心裏想着,自己的骨髓會讓小錢)台灣青年想着一個生命康復的希望,多麼善良的心啊!多麼博大的愛心啊!

聯繫課文前面的內容,我們已經走進了台灣青年的內心世界!現在再讀這句話,(男同學讀)感動我們的正是這顆善良的心,這份博大的愛!讓我們一起再來讀書,用你們的朗讀感動自己的同時,也能感動在座的每一個人,齊讀。

B交流表現李博士高尚品質的語句。

1.你們用朗讀表現出台灣青年美好的心靈,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老師。誰畫了描寫李博士的地方,體會到了什麼呢?(指名朗讀、交流。“沉着”句。談體會。)

2.評價:他抓住“沉着”這個詞語來體會,會讀書!還有誰也畫了這句話?

3.評價:發現了嗎,她把整個第五自然段的內容都聯繫起來了,在體會李博士的沉着,她是在用心讀書。(板書:沉着)來,我們像她這樣把整個第五自然段的句子都聯繫起來體會這個“沉着”:他在什麼情況下還這樣沉着?讀哪一句話(指名)。餘震都能使針頭都從肌膚裏脱落出來,多麼突然啊!哪個詞語是突然的意思?強調這個詞,誰再來讀一遍(指名)。想象一下,當時手術室裏可能還有什麼東西在搖晃?這麼危險的時刻,李博士怎樣地站在病牀旁?(沉着地)繼續讀書,此時此刻,跑到哪裏才比較安全?讀哪一句?(指名)。手術室是空曠的地方嗎?可李博士卻怎樣地站在那充滿危險的地方?(沉着地)

“此時此刻”,台灣青年和李博士可能在想些什麼?你有什麼感受?

師:難道同學們認為“餘震”是件小事?

(餘震雖然這麼強烈,甚至有生命危險,可他們心中,只想着小錢,所以覺得是“小事”!)

師:那麼,“此時此刻”指什麼樣的時刻呢?

出示: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師引讀:此時此刻,大地震剛過,大地仍在餘震中搖晃,危險時時威脅着他們。

生:--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師引讀:此時此刻,小錢靜靜地躺在杭州醫院的病牀上焦急地等待着骨髓。

生:--李博士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師引讀:此時此刻,還不清楚自己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也許他們的家人正遭遇不幸,在死亡線上掙扎。

生:--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師:這是一次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也是一場跟死神爭奪生命的較量。他們冒着生命的危險,在那裏等什麼呢?他説對了!變紅最後一句話--“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指生讀。

這涓涓流出的僅僅是骨髓嗎?是的,這涓涓流出的是生命的火種,是美好的希望,是博大的愛心。

4.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時。李博士帶着這生命的火種出發了。

屏幕出示:

10時20分,李博士從花蓮飛往台北。

14時15分,由台北抵達香港後,立即飛往上海。

16時45分,飛機在上海降落。

20時50分,李博士直奔杭州。

22時15分,李博士乘坐的救護車開進了杭州的醫院。

快算一算,從李博士帶着骨髓出發,到把這生命的火種送到小錢的身邊,用了多長時間?(生答)只差5分鐘。就是整整十二個小時啊?這是怎樣的12個小時?用一個詞語形容!(緊張、爭分奪秒、扣人心絃、艱辛、辛苦、漫長、驚心動魄、疲勞)課文第6自然段中有一個詞語表達的就是這十幾個小時的艱辛、緊張與漫長,快找一找是哪一個?(板書:奔波)讀這個詞語,讀出緊張的感覺、讀出艱辛的感覺、讀出漫長的感覺。

經過了十幾個小時的奔波,李博士沒有休息,

(再出示:22時50分,骨髓移植手術開始了。第二天凌晨2時整,手術才順利完成!)第六自然段中還有一個詞語寫出了李博士不顧疲勞,一直在工作。看書。是哪一個?(連夜)連夜啊!多麼讓人感動啊!讓我們把內心的全部感動,融入第六自然段的字裏行間讀出來吧!(引讀第六自然段: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時,接下去--。)

三、激情扣題,結束。

1.小錢就這樣得救了!同學們,故事讀到這裏,相信大家對課題的疑問一定已經解決了,(如果時間夠:同學們,故事讀到這裏,大家對課題的疑問解決了嗎?是什麼架起了這座能夠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出示“這真是一座用架設的生命橋啊!”讓學生髮散填空)

(師板書:骨髓、愛心、血脈親情)

這座用骨髓、愛心、血脈親情架設的生命橋,將永遠屹立在大陸同胞和台灣同胞的心中!(板書:大陸同胞、台灣同胞)

2.其實,台灣慈濟醫院向大陸白血病患者捐獻骨髓的感人事例還很多很多,我們課文寫的,僅僅是其中一例。(課件出示幾例子相關例子,音樂起老師動情誦讀)。

①1xxx年4月,該中心首次進行橫跨兩岸的骨髓移植,將台灣一名54歲婦女的骨髓,移植給大陸一名17歲男孩。

②1xxx年7月29日台灣身患殘疾的湯女士帶着傷病的身軀,為西安29歲的白血病患者王健作捐髓手術。

③200x年11月14日上午,該中心幾經輾轉,將台灣女青年捐獻的新鮮骨髓送到汕頭,挽救了汕頭市工貿中專的學生姚文健的生命。......

3.師:截止目前,慈濟醫院已經向大陸供髓約180例,成功救治了不少白血病患者,每個事例背後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這些正是在海峽兩岸之間(指板書)

用骨髓架設的(齊讀課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用愛心架設的(齊讀課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用血脈親情架設的`(齊讀課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4.生命在人們無私的給予中延續,生命之花在人們的愛心和奉賢中重新綻放,讓我們用心來讀一讀最後一段:

5.同學們,如果有一天,小錢和這位台灣青年見面了,他們會説些什麼呢?下節課,你們可以在班級裏討論討論這個問題。下課!

四年級語文上冊:《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篇七

上海市閔行區景東國小 施海燕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台灣同胞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朱老師的這堂課課堂教學中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強調了師生對話的互動,積極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實現了新課程理念下,閲讀教學中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重視了學生的感悟、體驗、理解等綜合能力的培養。

1、整體把握,抓主線: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如在教學中教師圍繞中國台灣青年無私為大陸患白血病的青年奉獻骨髓的動人故事,為血脈相連的兩岸人民架起一座生命橋為主線創設情景,老師以感動為切入點讓學生自由讀文,劃出感動的地方,讀一讀你的感動,和同桌説一説你為什麼感動,學生彙報時,由詞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理解和感悟都圍繞文章情感主線進行。老師引領學生入情入境的讀,逐漸深入的讀,文章採用各種形式的讀,指名讀、自由讀、齊讀、老師引讀、範讀等培養學生的語感。這一讀的環節也是圍繞文章情感主線進行的。如:“在這場災難中,病牀上的青年沒有受傷,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目前還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老師通過放地震錄像,讓學生想象這位中國台灣青年家人可能遭遇的困境。理解中國台灣青年不僅是自己冒着生命危險,連親人的安危也不顧的高尚情懷,以悟促讀,讀悟結合,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做到了有體驗的讀,傳情達意的讀。

2、適當擴容,合理想象:

朱老師的這堂課讓我們感到無論是語言學習,還是情感體驗都是那麼“豐滿”。這還要歸功於朱老師為學生提供了想象思維的空間,成為情感的爆發點。如:老師補充再現介紹了里氏7、3級地震這個“文本外的特寫鏡頭”後,引導孩子想象中國台灣青年的家庭會怎樣?躺在病牀上的他本該怎麼做?但中國台灣青年此刻想到的是什麼?把中國台灣青年定位在普通的人這個真實的層面,由於他的普通和平常,更凸顯了其的可貴。讓孩子更加感到青年的親切和真實。接着出示李博士一天的行程安排,把“奔波”這一個簡單的詞,放大成一個感人的“特寫鏡頭”,賦予其豐富的內涵和情感。最後,還安排一個想象的畫面,組織寫話。引導學生想象錢暢在接受骨髓移植手術後,他肯定會有千言萬語要説,他想説什麼呢?在《愛的奉獻》音樂的薰陶下,為孩子搭建發揮想象,積極思維的平台,尋找情感與讀寫的最佳結合點,表達自己的情感。這個細節的處理又是對 “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這個主題的濃縮和昇華。這個激情導寫的多向性指向,達到了三維目標的有效整合。

此外,朱老師在課堂中出示了地震資料和李博士日程資料,這些資料拓展了學生知識,並能讓學生更加進一步感受到當時情況的危險和李博士為救大陸青年不顧自身安危,爭分奪秒的高尚精神,這些資料對教學目標的落實起了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並能進行一個直觀感受,激發學生的情感和興趣。

拋磚引玉──評王琦老師《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浙江省上虞市實驗國小 陸雪梅

今天,王琦老師上的《跨越海峽的生命的橋》,重點突出,教學思路非常清晰,引領學生和聽課老師知曉了生命橋,踏上了生命橋,一起感悟了這是一次冒着生命危險的捐獻,這是一次急人所急的捐獻,這是關係小錢生死的捐獻,這還是一次在親人失去聯絡,生死未卜的情況下的捐獻。雖然與預設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王琦老師──一位走上講台才第三年的年輕教師,能做到適度調控、感情投入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如果把語文教學比作一棵樹的話,語言應該是樹根,只有根系發達,根深本固,才能保證大樹在任何環境任何氣候中仍能茁壯成長,枝繁葉茂。所以,在這堂課上,雖然聽不到學生熱烈的討論聲,但是我們聽到了孩子們一次又一次認真的讀書聲,一次比一次投入的讀書聲。這是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收穫。語文就應該簡簡單單地教,本本分分地學,紮紮實實求地發展,讓學生在四十分鐘的課堂中學習一種態度、掌握一種方法、學會一種知識、領會一種精神。

如果王老師在指導學生朗讀的時候,能夠具體一點、細化一些,如給學生明確的指令,哪個詞該讀重。哪兒聲音該延長等,朗讀的效果會更明顯。

四年級語文上冊:《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中國台灣青年一心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質,感受兩岸骨肉同胞的血脈親情,感受、生命的珍貴和愛心的無價。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對小錢的重要,中國台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課

教師講述身邊白血病患者的故事。

這些孩子是不幸的,然而有一位杭州青年小錢他也患了同樣的病,可他是幸運的,那是什麼給他帶來了幸運呢?

二、初讀感受

1、請同學們輕輕打開課文,自由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遇到不懂的詞語,可以請教老師,可以和附近的同學討論,也可以查查字典。

2、分節讀課文。

3、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板書:

李博士

杭州小錢 中國台灣青年

捐獻骨髓

餘震

二、細讀課文,深談感受

是的,課文講的就是這樣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這個故事當中你感動的是什麼呢?同學們,台灣同胞冒着地震的危險捐獻骨髓的那一幕,真是深深地感動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也就是課文的3至5自然段。對於這樣感人至深的文字,我們要靜下心來細細品讀,尤其是那些讓我們心中為之一動的詞語和句子,我們最好畫下來,再聯繫課文的其他內容想一想,感動你的究竟是什麼,你會透過一些做法,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下面,請同學們再仔細默讀課文,看看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做法最打動你的心,請你把這些語句畫下來,反覆讀一讀,你能體會到什麼?一會兒我們交流。

1、研讀描寫李博士的句子:

針頭向皮膚刺去,一陣突如其來的餘震,使針頭從肌膚裏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青年也靜靜的躺在病牀上。

李博士的什麼行為讓你感動?是的,他是利用大地震的間隔在為中國台灣青年做手術的。同學們情況如此危險,但是李博士仍然堅持手術枱。他面對的是怎樣的危險呢?請你讀讀這段話,找一找。

(理解突如其來、體會李博士的沉着。)

⑴ 這段中有一個詞語“突如其來”,你們怎樣理解?

⑵ 是啊,在突如其來的餘震中,還要進行着手術,多麼另人感動!李博士是在什麼情況下還那麼沉着?學生進行想象。

師小結:餘震有大有小,房屋隨時都可能倒下來,生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他們卻冒着生命危險捐獻骨髓。並且不顧親人的安危來為小錢捐骨髓,多麼另人感動呀!

⑶ 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朗讀畫線句子:

又一次餘震發生了,大地開始顫抖,房屋開始搖晃……

窗户上的玻璃啪地掉下來了,身體下的病牀吱吱作響……

他們的家人是否平安還不知道……

小結:在大地震過後,在劇烈的餘震中,是呀,是李博士崇高的責任心和高度的責任感。驅使着他不顧自己的安危,冒着生命危險,一直堅守在手術枱。多麼另人感動的李博士呀,同學們,讓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再來讀讀第五自然段。

2、研讀描寫中國台灣青年的句子:

在這場災難中,病牀上的青年沒有受傷,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目前還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⑴ 他是在什麼情況下他還這麼有愛心?

⑵ 他心裏想着的是素不相識的中國台灣青年,自己的家人的安全卻不太清楚,他靜靜地躺在病牀上一邊想着自己的家人,想到更多的是在海峽另一邊的小錢。但中國台灣青年會帶給小錢帶來怎樣的希望和期待呢?

⑶ 師神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不曾開放就面臨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① 凋零是什麼意思?

② 這句話裏有個詞的意思正好和它相反。還有一個詞也是形容花的,在課文中的句子裏,這三個詞還是形容花嗎?再讀一讀。

⑷ 聽老師讀了這段話,你有什麼感受呢?

⑸ 小錢找到的這位中國台灣青年是個怎樣的人?是不是也想着他呢?再讀這句話。

⑹ 中國台灣青年心裏想着自己的骨髓會讓小錢的生怎樣的奇蹟呢?把你感受到的這種愛心讀出來。

3、聯繫博士的愛心,看第5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暫停的間隔,中國台灣青年的骨髓,終於從身軀裏涓涓流出……

這涓涓流出的僅僅是骨髓嗎?是的,這涓涓流出的是生命的火種,是美好的希望,是博大的愛心。骨髓流出的這一刻你高興嗎?你感動嗎?讀出你的高興和感動。

師深情朗誦:“骨髓保質存期只有24小時,李博士帶着這生命的火種出發了……”屏幕出示:

10時20分,李博士從花蓮飛往台北。

14時15分,由台北抵達香港後,立即飛往上海。

16時45分,飛機在上海降落。

20時50分,李博士直奔杭州。

22時15分,李博士乘坐的救護車開進了杭州的醫院。

⑴ 快算一算,從李博士帶着骨髓出發,到把這生命的火種送到小錢的身邊,用了多長時間?只差5分鐘,就是整整十二小時啊!

⑵ 這是怎樣的12個小時?用一個詞來形容?

(緊張、漫長、心絃扣人……)

⑶ 課文第6自然段中有一個詞表達的就是這十幾個小時的艱辛、緊張與漫長,快找一找是哪個詞?(奔波)讀這個詞,讀出緊張、漫長艱辛的感覺。

⑷ 經過了十幾個小時的奔波,李博士沒有休息,22時50分,骨髓移植手術開始了,第二天2時整,手術才順完成。多麼讓人感動啊!讓我們把內心的全部感動融入到第六自然段的字裏行間讀出來吧!

⑸ 師引讀:

骨髓的保質期……

這茫茫的海峽隔不斷骨肉親情,隔不斷血脈親情,讓我們面對祖國的版圖,深情地讀讀這一段。

四、寫心語

1、我們來想象一下,一年以後的某一天,小錢和那位捐獻骨髓的中國台灣青年相遇了,會是怎樣的場景?小錢會對那位中國台灣青年説些什麼呢?

2、跨越海峽的骨髓給了小錢生命的希望,他從中也受到了極大的鼓勵。出院後,小錢滿懷感慨提筆寫下了感謝信他會感激誰?感激的原因是什麼?你能試着寫下來嗎?

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特別的時間,特別的環境,特別的人物,你能結合自己的感悟就此寫一段感言嗎?

五、師總結

同學們,這是一次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這是一次和死神爭奪生命的較量,最後,生命在人們的無私的給於中復活了,生命之花在人們的愛和奉獻中重新綻放了。可見,愛是多麼的偉大,多麼的神聖呀!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教學反思】

從學生身邊的具體事例引課,喚起學生的真實情感。通過反覆研讀描寫中國台灣青年沒有考慮家人是否平安無事,沒有考慮是否延期手術,沒有選擇空曠安全的地方等句子,使學生體會到中國台灣青年一心只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質;抓住描寫李博士抽取骨髓時的鎮定沉着,運送骨髓中的刻不容緩,植入骨髓時的不分晝夜的詞句,體會其不顧個人安危、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醫德。引導學生寫心語,大膽想象,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抒發自己的真實感受,真正理解生命橋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