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3W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篇一

愛是人間永恆的主題,是人間最美好的感情,上星期,教學了頌揚人間真情的一篇文章《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文章主要講述這樣一個童話故事:大陸青年小患了嚴重的白血病,台灣同胞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課文先後描寫了同一時間海峽兩岸的兩個不同場景: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院的病牀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錢,他在靜靜地期待着那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個場景是在台灣花蓮的慈濟醫院,李博士正在餘震的危險中抽取台灣青年的骨髓。他們冒着生命危險,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這一切,為的是挽救海峽彼岸一個年僅18歲的生命。兩岸同胞相距雖遠,心卻是緊緊相連的。

課後,學校的幾位老師對這堂課進行了評價,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使我深受啟發,受益非淺。反思這節課,存在着許多的不足與遺憾。

首先,在課文講授中,對學生朗讀指導還欠缺。引導學生深入課文,體會語句含義,激發起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用自己的聲音把感情表達出來。學生有時朗讀不到位,例如:針頭向皮膚刺去,一陣突如其來的餘震,使針頭從肌膚裏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重點是要學生體會到當時情況很緊急,很危險,朗讀時要要讀出這樣的感情來。雖然我叫了好幾個學生來讀來感受,但是學生讀的仍舊不夠到位。感覺完全是為了讀而讀,朗讀時聲音也不夠收放自如,因此感情沒有到位,沒有達到朗讀的目的。如當時,老師能夠給予恰當的範讀,從聲音帶動學生,將會對學生進一步感受文本,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起到作用。

在課文講授中,忽視了對關鍵詞語的感悟。比如輾轉突如其來學生都很難理解,雖然我放在課文中最突如其來進行了簡單的解釋,但是沒有去深入挖掘,突如其來我還可以設計這樣的一個環節,這裏為什麼要用這個詞,用這個詞,你有什麼感受?這樣對課文的內容和就挖的更深了,學生也學會了怎樣來運用了。這才是語文教學的目的所在。

課文的主題是頌揚海峽兩岸的骨肉親情,但是對於這個主題的點撥和深化還不夠。語文課堂跟思想教育應該是合二為一的,語文教學不能脱離了思想教育而只進行文本,這樣的語文課僅僅是工具,忽視了其人文性。

通過講授這一課,還暴露出自身應變的能力的不強。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對課堂上出現的種種情況沒能進行很好的處理,特別是出現了很多口誤,把台灣青年説成小錢而把小錢説成台灣青年,説明自己準備的還不夠充分,也反映出自身應變能力不強,沒能很好地處理自己意料之外的情形,還需在教學中多多鍛鍊。

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加踏踏實實地把課文中的最基本的、最優秀的東西,教給學生。

最新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篇二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猜謎導引

師:老師有個謎語,請大家猜猜。

謎語:水裏看是一個洞,岸上看是一張弓。身背千斤不喊重,河西立刻到河東。(打一交通設施)

(學生數人發言,都猜到謎底是橋,並説明了猜謎理由。教師由此談話:是啊,橋是聯繫河兩邊的,其實我們剛才的交流就像已在我們之間架起了一座心靈之橋,友誼之橋。)

三、揭題

1、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課《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請同學們看老師寫課題。

(教師板書課題,邊寫邊教“峽”的書寫,“山字旁”要寫得瘦些。)

2、生讀題,教師問學生讀了課題後有什麼問題?

生:生命橋是從哪裏到哪裏?

生:生命橋指的是什麼?

……(教師根據學生的“生命橋指的什麼”這個問題引入文本:那麼,就讓我們到文中去找答案吧!)

四、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2、反饋:

(1)(教師出示詞語認讀。)

我能讀準,我能讀懂:步履間隔凋零暫停身軀襲擊空曠輾轉血脈白血病骨髓移植

a、師:在這些詞語中,你讀懂了哪些詞語?

(生數人回答,主要着眼於字形、字音和自義。其中“骨髓”這個詞讀錯的人較多,教師作了強調,但在後來的反饋中還是有學生讀錯,教師自己也老是讀錯。還對“間隔、暫停”等詞正了音。還有學生提了幾個容易寫錯的字,教師課件出示了“襲、暫”的田字格。)

b、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步履”,教師作了引導。

(2)、(教師出示句子認讀。)

我能讀準,我能讀通: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師:這個句子中包含5個生字,誰能讀準?

(生數人朗讀,師生共同評議。好幾個學生“白血病”的“血”讀錯,教師正音,但感覺引導得還不夠,其實在三下冊《她是我的朋友》中就出現了血的兩個讀音,區分應該還是比較明顯的。)

五、結合“談何容易”研讀課文

1、師:救這個青年容易嗎?從課文中找到相關詞語。

(生數人回答,答案有“談何容易、終於”等)

2、出示句子:然而,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理解讀)

師:為什麼這麼不容易找呢?從文中找到有關句子。

反饋:

生1:小錢是幸運的,幾經輾轉,終於在台灣找到了這樣的人。

(生讀時不理想,鼓勵後再讀有進步,表揚。)

發散:小錢可能會在哪兒找骨髓?(在學生的回答中理解輾轉。)

(拓展小資料:我國大陸的骨髓庫起步較晚,人們對骨髓的知識欠缺,意識淡薄。目前捐獻者庫存資料加起來還不到3萬份。而台灣有目前亞洲最大的骨髓庫,庫存資料30多萬份。)生3:就在昨天,一場里氏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台灣地區。此刻,大地仍在餘震中搖晃。

(從哪兒體會到不容易。)

六、小結課文,結合“談何容易”。

課後感想:

總的來説,這節課上得還可以,教師自身的素質比較好,富有激情,而這樣的課,情的渲染應該是比較重要的。在設計中,教師重視了文本中詞語、句子的朗讀、感悟,符合中年級的教學要求。在上課過程中,教師比較關注學生的生成信息,引導得也不錯。但是,正如張祖慶老師所説的“在當下的閲讀教學中,存在着忽視整體的現象,這種整體的缺失,大致表現在以下三個層面。第一,很多老師往往在學生還沒有對文本獲得整體初步感悟的前提下,就急於進入對課文局部的分析。這樣的分析,肢解了文本,使得學生的理解缺乏一種整體感。第二,在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某一部分的時候,喜歡孤立地在屏幕上展示某個句子,而不是將之放在整個文本語境中去解讀。第三,忽略對最後一個整體的迴歸。課文一段段分析完了,往往教學的任務也完成了。”我想,這是一節第一課時的課,初讀部分時的整體感受文本是否有缺失現象?過早地切入文本的深讀研究,對於不少中下生來説,是否合適?

因為自己以前都是教低年級的,對於中高年級的閲讀教學涉及不夠,對於四年級,我還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行!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⑴學習並掌握本科的生字新詞

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⑶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人們高尚的精神品質。

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理解骨髓一直對小錢的重要性。

2、難點: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學習相關部分,體會找骨髓的困難及對小錢的重要性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找骨髓的困難及對小錢的重要性

教具準備:生字詞語卡片

收集白血病、骨髓移植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猜謎導引

師:老師有個謎語,請大家猜猜。

謎語:水裏看是一個洞,岸上看是一張弓。身背千斤不喊重,河西立刻到河東。(打一交通設施)

(學生數人發言,都猜到謎底是橋,並説明了猜謎理由。教師由此談話:是啊,橋是聯繫河兩邊的,其實我們剛才的交流就像已在我們之間架起了一座心靈之橋,友誼之橋。)

三、揭題

1、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課《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請同學們看老師寫課題。

(教師板書課題,邊寫邊教“峽”的書寫,“山字旁”要寫得瘦些。)

2、生讀題,教師問學生讀了課題後有什麼問題?

生:生命橋是從哪裏到哪裏?

生:生命橋指的是什麼?

……(教師根據學生的“生命橋指的什麼”這個問題引入文本:那麼,就讓我們到文中去找答案吧!)

四、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

2、反饋:

(1)(教師出示詞語認讀。)

我能讀準,我能讀懂:步履間隔凋零暫停身軀襲擊空曠輾轉血脈白血病骨髓移植

a、師:在這些詞語中,你讀懂了哪些詞語?

(生數人回答,主要着眼於字形、字音和自義。其中“骨髓”這個詞讀錯的人較多,教師作了強調,但在後來的反饋中還是有學生讀錯,教師自己也老是讀錯。還對“間隔、暫停”等詞正了音。還有學生提了幾個容易寫錯的字,教師課件出示了“襲、暫”的田字格。)

b、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步履”,教師作了引導。

(2)、(教師出示句子認讀。)

我能讀準,我能讀通: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師:這個句子中包含5個生字,誰能讀準?

(生數人朗讀,師生共同評議。好幾個學生“白血病”的“血”讀錯,教師正音,但感覺引導得還不夠,其實在三下冊《她是我的朋友》中就出現了血的兩個讀音,區分應該還是比較明顯的。)

五、結合“談何容易”研讀課文

1、師:救這個青年容易嗎?從課文中找到相關詞語。

(生數人回答,答案有“談何容易、終於”等)

2、出示句子:然而,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理解讀)

師:為什麼這麼不容易找呢?從文中找到有關句子。

反饋:

生1:小錢是幸運的,幾經輾轉,終於在台灣找到了這樣的人。

(生讀時不理想,鼓勵後再讀有進步,表揚。)

發散:小錢可能會在哪兒找骨髓?(在學生的回答中理解輾轉。)

(拓展小資料:我國大陸的骨髓庫起步較晚,人們對骨髓的知識欠缺,意識淡薄。目前捐獻者庫存資料加起來還不到3萬份。而台灣有目前亞洲最大的骨髓庫,庫存資料30多萬份。)生3:就在昨天,一場里氏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台灣地區。此刻,大地仍在餘震中搖晃。

(從哪兒體會到不容易。)

六、小結課文,結合“談何容易”。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瞭解台灣青年捐獻骨髓的經過

2、總結全文,啟迪學生為兩岸人民的團結做出貢獻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地震資料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教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

2、指名反饋:

3、教師導讀:

二、説感動、感悟的品質

1、教師:請同學們讀課文第三至六自然段,把令你感動的句子劃下來

2、集體交流感動的句子,引導探究

三、昇華情感、體會生命橋的含義

1、經過李博士不分晝夜的奮戰,由於台灣青年血濃於水的無私奉獻小錢得救了

2、引導學生討論: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這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橋

3、教師小結:是他們的愛心給了小錢第二次生命。

四、總結全文:寶島台灣與大陸同胞被台灣海峽所隔,但血脈親情是無法割捨的這種血脈親情——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五、佈置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摘抄令你感動的句子

3、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最新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1、會認“襲”等8個生字,會寫“峽”等12個生字。隨文理解“談何容易、凋零、幾經輾轉、空曠、奔波、同胞、突如其來”等詞語。

2、瞭解課文內容,理解題目“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台灣青年和李博士及醫護人員一心為他人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濃濃的血脈親情。

二、教學重難點重點:

品讀課文中的重點語句,理解骨髓移植對於小錢的重要性,體會台灣青年和李博士在餘震的影響下堅持抽取骨髓這一行為的難能可貴。難點:理解題目“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激趣導入

2018年10月24日,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相信同學們對此也有所耳聞。今天呢,老師要帶領大家認識另一座跨越茫茫海峽的橋,我們稱之為“生命橋”。那麼這座橋跨越了哪個海峽?又為什麼稱它為“生命橋”呢?讓我們一起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吧!(板書課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圈畫出課文中的生字以及理解不了的詞語、句子。教師講解。

2、再讀課文,思考並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明確:杭州市的小錢身患白血病,海峽彼岸的台灣同胞冒着餘震的危險向小錢捐獻了骨髓。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點名朗讀課文1、2自然段,分析重點語句,體會小錢的不幸。

(1)初秋的杭州陽光明媚,丹桂飄香,然而一個18歲的年輕人卻身患白血病,無暇顧及周遭的美景。明確:以樂景襯哀情。眼前的景色如此美麗,但是小錢卻在承受着病痛,突出了人物遭遇的不幸。

(2)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明確: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年輕的生命比作“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寓意深刻,體現出小錢的生命之花尚未綻放就面臨着凋零的危機,令人歎惋。

2、默讀課文3~6段,學生分組討論哪些地方體現出了骨髓捐獻過程的不易?從中感受李博士和台灣同胞怎樣的品質?

明確:(1)“就在昨天,一場里氏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台灣地區。此刻,大地仍在餘震中搖晃。”這兩句話交代了抽取骨髓時環境之惡劣,條件之艱苦。

(2)“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台灣青年冒着餘震的危險,靜靜地躺着。經歷過這場災難,此時的青年或許已經受傷,也不知道家人的安危,但他依然靜靜地躺在病牀上。讓我們不得不被這位無私奉獻、充滿愛心的青年而感動。

(3)分析與李博士相關的句子。

①“骨髓移植專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進手術室。”

②“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

③“李博士帶着剛抽取的骨髓,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波,趕到杭州,和當地的醫護人員一起連夜為小錢做了骨髓移植手術。”

從“步履匆匆”“沉着”“十幾個小時的奔波”“連夜”等詞和短語我們不難看出李博士在這一過程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也可以感受到他臨危不懼、沉着冷靜的高尚品質。

3、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體會課文標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明確:表層含義,也許,小錢是不幸的,因為他身患白血病。但是,他又是幸運的,因為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在無私奉獻的台灣青年和醫者仁心的李博士的幫助下,小錢得救了,生命之花得以重新綻放。

深層含義,結合句子“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可以看出,這座用愛心架起的生命橋也象徵着海峽兩岸之間割不斷的血脈親情。

(四)拓展延伸

因為愛,人間才充滿温暖。是愛,給了小錢第二次生命。是愛,讓一朵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又一次綻放。同學們,讓我們帶着這種感動,聽一首歌《愛的奉獻》。

(五)小結作業小結:

學習完這篇課文我們一方面可以體會到台灣青年和李博士的高尚品質,另一方面也可以感受到海峽兩岸之間濃濃的血脈親情。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更要加強兩岸人民之間的溝通、交流,為祖國統一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作業:請同學們展開想象,如果將來小錢和台灣青年得以相見,他們之間會發生怎樣的對話和故事呢?據此寫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重在引導學生理解台灣青年和李博士高尚的人格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之間濃濃的血脈親情。結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更要指導學生感受文章的精神美,引導學生明白“兩岸同胞相距雖遠,心卻是緊緊相連的”。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説課稿 篇五

一、説教材: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人間真情”專題欄的一篇閲讀課文。本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台灣同胞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課文先後描寫了同一時間海峽兩岸的兩個不同場景: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院的病牀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錢,他在靜靜地期待着那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個場景是在台灣花蓮的慈濟醫院,李博士正在餘震的危險中抽取台灣青年的骨髓。文章用深情的筆觸謳歌了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讚美了台灣人民與大陸人民難以割捨的骨肉親情,是一篇教育學生感受愛、學會愛的好教材。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與學生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兩岸骨肉同胞的血脈親情。感受生命珍貴和愛心的無價。

2、在閲讀中感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教學重點:讀中體會,感受真情。教學難點: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深刻含義。

三、説設計理念:

課文語言樸實自然,敍寫生動具體,情感淳厚感人,教學設計以愛貫穿整個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多讀、多想、多體會,深切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美好的感情,體會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教學中重朗讀、重感悟、重情感、重創新。在聽、説、讀、中落實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四、説教法學法:

1、朗讀品味法

2、圈劃批註法

3、想象法

4、討論交流法

五、教學準備:

1、與台灣有關的資料。

2、地震的場面錄象片。

六、教學環節設計:

一、回顧課文,理清脈絡這裏我設計了兩個問題:

1、回憶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講述這個故事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整體把握課文,學習敍事文章的寫作順序性特點。

二、讀文體會,感受真情這裏我設計了兩個環節:

1、自己讀文,找出來。

2、合作學習,議出來。在學習方式上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在學習形式上體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有自主學習,有同伴互助,有點撥啟發;在讀文體會中以讀為主,讀中感悟,以讀代講;運用多種形式的讀:“朗讀”、“品讀”、“想象讀”、“體驗讀”、“對比讀”、“情境渲染讀”、“走台階讀”、“穿線賞讀”、“串紅品讀法”,其中後三個:“走台階讀”、“穿線賞讀”,“串紅品讀法”,是我嘗試着學“哈爾濱復華國小校本研修展示活動”後,學習總結的朗讀訓練的方法,作為我們校本教研活動的經驗和大家探討,希望能提升為理論,更廣泛的推廣應用,把“校本教研”晉升為“校本研修”,實現質的飛躍。

三、歌曲渲染、總結全文:在歌曲《愛的奉獻》中,總結全文:“是愛讓桂樹還沒有開花,卻在晨風中飄來甜絲絲的香氣;是愛挽救了這寶貴的生命;是愛跨越海峽的阻隔;是愛聯結了兩岸骨肉同胞的血脈親情;是愛創造了生命的奇蹟!”其意在欣賞歌曲,深化愛、昇華主題四、在作業佈置上,體現多種設計方案:1、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錢和那位捐骨髓的台灣青年相遇了,他會對台灣青年説些什麼?2在平時生活中,你有過被感動的經歷嗎?也寫一寫吧!這樣,既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又體現因材施教的理念。設計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問題即研究的課題,學習就是一種體驗,課堂就是一塊基地,研究就是一種提高。學會思想,才會感悟生活;換洗思維,才會激活靈性;思考、鑽研,才能有所收穫;教學相長,才是教育的快樂,希望同仁們提出寶貴的意見,願意學習、研究,共同成長。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 篇六

學習目標:

知識、能力方面:認識8個生字,讀準並理解“綻放、凋零、含苞、暫停、骨髓、間隔、慈濟醫院、輾轉”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方面:正確流利用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體會李博士和台灣青年一心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重點難點: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台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案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讀熟課文,查找“凋零”“輾轉”的意思,“慈濟醫院”“白血病”的資料,找出感動自己的語句。

課前交流:

今天上午我們已經見過面了,我來XX國小,還記得我姓什麼嗎?我是第二次來到我們XX國小,因為不熟悉道路,上午第一次來時,老師費了不少周折,詢問路人才來到這裏,我想啊如果,在老師的學校和你們學校之間架一座大橋,讓老師直接通過這座橋來,你有什麼想法?

(出示地圖),你們看,就是這幅祖國的版圖,這裏有一座美麗的城市杭州,這裏是祖國的寶島台灣,在他們之間不僅隔着千山萬水,還隔着一座茫茫的海峽,在它們之間架一座跨海大橋,怎麼樣?好了,關於橋的話題,我們就先説到這兒,大家準備好我們來上一節語文課。準備好了嗎?上課!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質疑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2課,齊讀課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看到課題,你想説點什麼?(學生質疑)是啊,生命橋指的是什麼?它靠什麼跨越了茫茫的海峽呢?帶着這些疑問我們一起走進一個真實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學習詞語,理清脈絡,把握主要內容。

1.課前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詞語你都會讀了嗎?

2.(出示詞語:綻放、凋零、含苞、暫停、骨髓、間隔、慈濟醫院、輾轉)請大家看屏幕上的詞語,自由讀一遍,看看哪個詞語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生自由讀,指名:你想提醒哪個詞語?)

A“凋零”。一起讀,“凋零”是什麼意思?草木枯萎,花兒凋謝。屏幕上有個詞的意思正好和它相反,綻放。還有一個跟花有關係的詞,是--含苞。(出示句子)在課文中的句子裏,這三個詞語還是在形容花嗎?快速讀一讀這句話,看看它們分別指的是什麼了?(自由讀,回答。)師相機介紹“白血病”的資料:白血病俗稱“血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血液病,目前有效的治療方法只有進行骨髓移植,但是要找到配型相同的骨髓是非常不易的。

C剩下的詞語你能讀準麼?“暫停、骨髓、間隔、慈濟醫院”這裏有一個多音字是“間隔”的“間”,要讀第四聲,齊讀。誰知道“慈濟醫院”,指生介紹:慈濟醫院,位於台灣花蓮市,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骨髓捐贈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華人骨髓資料庫。

B“輾轉”,知道這個詞語的意思嗎?你查了字典,字典上怎麼解釋的?(生讀解釋)理解詞語是個好方法,你很會學習。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讀課文理解這個詞語。大家看,輾轉這個詞語出現在課文第二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裏。(出示第三句)不過,要理解“輾轉”的意思,只讀這一句話不行,我們得先讀懂它前面的兩句話,(出示前兩句)。誰先來讀前兩個句子,(指名)大家看看這兩句話都是在説什麼?(生讀)是呀!十萬人,茫茫人海呀,才有可能找到幾個有適合骨髓的人?一個。十萬分之一呀!而且還是有可能,不確定啊!真是談何容易!想象一下,醫生可能曾經在哪些人當中為這個患了白血病的青年尋找過適合移植的骨髓?找到了嗎?還可能在哪些人當中找過?找到了嗎?在他的家鄉杭州找到了嗎?在祖國大陸找到了嗎?最後,在哪裏找到了?像這樣的尋找過程,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就是輾轉。

3.詞語都會讀了,課文你能讀熟練嗎?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4.誰來説説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生敍述的過程中,課件出示:“杭州小錢白血病台灣同胞餘震中捐獻骨髓”。我們把這些詞語連成一句話,看看能不能把故事內容説得明白又完整?)

5.課文講的就是這樣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這個故事最讓你感動的是什麼呢?

三、細讀課文談感受,指導朗讀感受深的語句。

1.看起來,台灣同胞冒着地震的危險捐獻骨髓的那一幕,感動了我們每一個人,就是課文的第3、4、5自然段的內容。同學們,對於感人至深的文字,我們要靜下心來細細品讀;尤其是讓我們心中一動的詞語和句子,我們最好畫下來,再聯繫課文的其他內容去思考,我們就會發現,感動我們的不僅僅是詞語表面的意思。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默讀這三個段落,看看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做法最讓你感動,把最讓你感動的語句畫下來,反覆讀一讀,你能體會到什麼,一會兒我們交流。

2.默讀畫語句,小組交流。

3.指名交流:好,同學們讀得這樣認真,讓老師很感動。誰願意先來交流。

A交流第四自然段語句“在這場災難中。不清楚。期待着他的骨髓。”

1.指名交流。

2.評價:你能把兩句話的內容聯繫起來體會,真會讀書!對於這兩個句子,還有不同的體會嘛?再指名交流。

3.評價:這位同學更了不起,能聯繫自己體會到台灣青年的精神。

4.(出示句子第四自然段)看看台灣青年冒着地震的危險,離開自己的家人,躺在病牀上,心裏想着什麼?

他雖然靜靜的躺在病牀上,心裏一定是極不平靜的,他會牽掛自己的家人。但是,他想得更多的是--看這句話(課件出示“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着希望,期待着自己的骨髓。”)(指生讀)

5.那麼,台灣青年心裏想着的,小錢期待的,是怎樣的希望呢?我們一起去感受小錢那滿懷着希望的期待。(音樂起,教師深情朗讀第二自然段。)

6.聽老師讀了這段話時,你心裏都有什麼感受?你是個有同情心的孩子!你的心地真善良!你在為小錢着急呢!你希望小錢的生命之花綻放,我感受到了你那顆純真的心!是的,小錢是幸運的,他在台灣找到的這個人即使是在地震的危急時刻,心裏想着的依然,讀書,女同學讀剛才的那個句子,“但是,他知道”接下去“在海峽的。”

7.請大家看這段話裏這些紅色的詞語(蒼白、紅潤、凋零、綻放),你能不能用上一個或幾個,説一説台灣青年心裏想着,自己的骨髓會讓小錢的生命出現什麼樣的希望呢?(屏幕:台灣青年心裏想着,自己的骨髓會讓小錢)台灣青年想着一個生命康復的希望,多麼善良的心啊!多麼博大的愛心啊!

聯繫課文前面的內容,我們已經走進了台灣青年的內心世界!現在再讀這句話,(男同學讀)感動我們的正是這顆善良的心,這份博大的愛!讓我們一起再來讀書,用你們的朗讀感動自己的同時,也能感動在座的每一個人,齊讀。

B交流表現李博士高尚品質的語句。

1.你們用朗讀表現出台灣青年美好的心靈,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老師。誰畫了描寫李博士的地方,體會到了什麼呢?(指名朗讀、交流。“沉着”句。談體會。)

2.評價:他抓住“沉着”這個詞語來體會,會讀書!還有誰也畫了這句話?

3.評價:發現了嗎,她把整個第五自然段的內容都聯繫起來了,在體會李博士的沉着,她是在用心讀書。(板書:沉着)來,我們像她這樣把整個第五自然段的句子都聯繫起來體會這個“沉着”:他在什麼情況下還這樣沉着?讀哪一句話(指名)。餘震都能使針頭都從肌膚裏脱落出來,多麼突然啊!哪個詞語是突然的意思?強調這個詞,誰再來讀一遍(指名)。想象一下,當時手術室裏可能還有什麼東西在搖晃?這麼危險的時刻,李博士怎樣地站在病牀旁?(沉着地)繼續讀書,此時此刻,跑到哪裏才比較安全?讀哪一句?(指名)。手術室是空曠的地方嗎?可李博士卻怎樣地站在那充滿危險的地方?(沉着地)

“此時此刻”,台灣青年和李博士可能在想些什麼?你有什麼感受?

師:難道同學們認為“餘震”是件小事?

(餘震雖然這麼強烈,甚至有生命危險,可他們心中,只想着小錢,所以覺得是“小事”!)

師:那麼,“此時此刻”指什麼樣的時刻呢?

出示: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師引讀:此時此刻,大地震剛過,大地仍在餘震中搖晃,危險時時威脅着他們。

生:--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師引讀:此時此刻,小錢靜靜地躺在杭州醫院的病牀上焦急地等待着骨髓。

生:--李博士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師引讀:此時此刻,還不清楚自己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也許他們的家人正遭遇不幸,在死亡線上掙扎。

生:--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師:這是一次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也是一場跟死神爭奪生命的較量。他們冒着生命的危險,在那裏等什麼呢?他説對了!變紅最後一句話--“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指生讀。

這涓涓流出的僅僅是骨髓嗎?是的,這涓涓流出的是生命的火種,是美好的希望,是博大的愛心。

4.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時。李博士帶着這生命的火種出發了。

屏幕出示:

10時20分,李博士從花蓮飛往台北。

14時15分,由台北抵達香港後,立即飛往上海。

16時45分,飛機在上海降落。

20時50分,李博士直奔杭州。

22時15分,李博士乘坐的救護車開進了杭州的醫院。

快算一算,從李博士帶着骨髓出發,到把這生命的火種送到小錢的身邊,用了多長時間?(生答)只差5分鐘。就是整整十二個小時啊?這是怎樣的12個小時?用一個詞語形容!(緊張、爭分奪秒、扣人心絃、艱辛、辛苦、漫長、驚心動魄、疲勞)課文第6自然段中有一個詞語表達的就是這十幾個小時的艱辛、緊張與漫長,快找一找是哪一個?(板書:奔波)讀這個詞語,讀出緊張的感覺、讀出艱辛的感覺、讀出漫長的感覺。

經過了十幾個小時的奔波,李博士沒有休息,

(再出示:22時50分,骨髓移植手術開始了。第二天凌晨2時整,手術才順利完成!)第六自然段中還有一個詞語寫出了李博士不顧疲勞,一直在工作。看書。是哪一個?(連夜)連夜啊!多麼讓人感動啊!讓我們把內心的全部感動,融入第六自然段的字裏行間讀出來吧!(引讀第六自然段: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時,接下去--。)

三、激情扣題,結束。

1.小錢就這樣得救了!同學們,故事讀到這裏,相信大家對課題的疑問一定已經解決了,(如果時間夠:同學們,故事讀到這裏,大家對課題的疑問解決了嗎?是什麼架起了這座能夠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出示“這真是一座用架設的生命橋啊!”讓學生髮散填空)

(師板書:骨髓、愛心、血脈親情)

這座用骨髓、愛心、血脈親情架設的生命橋,將永遠屹立在大陸同胞和台灣同胞的心中!(板書:大陸同胞、台灣同胞)

2.其實,台灣慈濟醫院向大陸白血病患者捐獻骨髓的感人事例還很多很多,我們課文寫的,僅僅是其中一例。(課件出示幾例子相關例子,音樂起老師動情誦讀)。

①1xxx年4月,該中心首次進行橫跨兩岸的骨髓移植,將台灣一名54歲婦女的骨髓,移植給大陸一名17歲男孩。

②1xxx年7月29日台灣身患殘疾的湯女士帶着傷病的身軀,為西安29歲的白血病患者王健作捐髓手術。

③200x年11月14日上午,該中心幾經輾轉,將台灣女青年捐獻的新鮮骨髓送到汕頭,挽救了汕頭市工貿中專的學生姚文健的生命。......

3.師:截止目前,慈濟醫院已經向大陸供髓約180例,成功救治了不少白血病患者,每個事例背後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這些正是在海峽兩岸之間(指板書)

用骨髓架設的(齊讀課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用愛心架設的(齊讀課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用血脈親情架設的`(齊讀課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4.生命在人們無私的給予中延續,生命之花在人們的愛心和奉賢中重新綻放,讓我們用心來讀一讀最後一段:

5.同學們,如果有一天,小錢和這位台灣青年見面了,他們會説些什麼呢?下節課,你們可以在班級裏討論討論這個問題。下課!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味“神清氣定”、“知道”、“靜靜地”等看似平淡的語句,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中國台灣青年一心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格。

3、通過人物的行為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讀寫結合,體會海峽兩岸血濃於水的親情。

【設計理念】

閲讀教學應理解內容,領悟情感為經線,以讀寫訓練為緯線,使語言形式的領悟、表達與內容的感悟、情感的體驗相互交融,以讀,以情促寫,以寫抒情,實現讀寫與情感的相攜共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1999年9月20日,早晨的陽光撒滿了美麗的杭州市,(圖:病牀)一位剛滿18歲的年輕人,靜靜地躺在病牀上,燦爛的陽光沒有使他蒼白的臉紅潤起來。因為他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含苞的花朵,不曾開放就面臨着凋零的危險。這位正值花樣年華的年輕人,他的生命還有救嗎?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生: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我們一起來朗讀感悟、體會──(生: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讓我們一起來關注這位年輕人的命運吧,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再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學生交流。

三、感悟危情,觸動心絃

1、師:同學們,你們瞭解白血病嗎?

2、生交流資料。

3、師:一聽説癌症,就會讓人想到什麼?

4、引讀:

錢暢,這個才剛滿18歲的年輕人,他就患了……,他的生命就像……。在這如花的年齡,他卻患了……,只能靜靜地……,但他心中卻難以平靜,他在想些什麼?

5、師:得了白血病,真的沒有一線希望嗎?引讀:目前有效的辦法惟有……,才能使……。

6、師:但要找適合移植的骨髓容易嗎?請讀讀這兩句話,找找有關詞語説一説。

出示句子:然而,要找到可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這樣的骨髓,在沒有親緣關係的十萬個人裏,大概才能找到一個。錢暢是幸運的,幾經輾轉,這樣的骨髓終於找到了,就在一位中國台灣青年的身上。

補充閲讀資料。

師:“幾經輾轉”是什麼意思?他們可能去哪些城市找過?

朗讀句子。

四、深入品讀,感悟真情

1、師:1999年9月21日,對錢暢來説,是刻骨銘心的,對海峽彼岸的花蓮慈濟醫院的人們來説,同樣刻骨銘心。同一時刻,那裏正上演着感人的一幕。好好讀讀3~6自然段,很多地方會讓你感動,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甚至一個標點都會震撼你的心,請你圈圈點點,好好體會。

2、學生自主研讀。

3、交流感動:

⑴ 預設一:

從地危感悟真情。

餘震不斷,這個青年依然神清氣定。他在這場災難中沒有受傷。然而他的家人呢?在昨夜的天崩地裂中,可曾安然無事,沒有人能夠知道。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名叫錢暢的青年,正懷着十萬分之一的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師點撥:

① 這個青年剛剛經歷的是一場怎樣的災難?

② 7.3級大地震是一種怎樣的場面呢?播放地震錄象。

③ 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為中國台灣青年想象:此時,他不知道……,但他依然神清氣定,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因為,他知道……。

④ 引讀句子。

⑵ 預設二:

從情形之別感悟真情。

也許,此時此刻,大家都應該跑出去,在空曠的地方保全自己的生命──所有地震知識都教人們這樣做。但是,李博士莊嚴地站着,青年人靜靜地躺着。

師點撥:

① 指導讀。

② “此時此刻”指什麼時候?“此時此刻”可能會發生什麼?

③ 看錄象(此時慈濟醫院的情況),此時此刻,你一定有話要説!

④ 有層次地引讀。

⑶ 預設三:

從抽髓之痛感悟真情。

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後,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中國台灣青年的骨髓,像生命之泉,終於從身軀裏涓涓流出……

師點撥:

① 出示抽取骨髓的針筒,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感受。

② 指導讀。

③ 此時,從中國台灣青年身軀裏涓涓流出的僅僅是骨髓嗎?

④ 多麼令人感動的一幕啊!齊讀第5自然段。

⑷ 預設四:

從護髓之勞感悟真情。

經過十幾個小時奔波,李博士帶着骨髓,趕往杭州,連夜為錢暢做了移植手術。

師點撥:

① 出示李政道博士十幾個小時奔波的路線圖。

② 出示李政道博士的照片及他的話語,師簡介。

③ 齊讀第6自然段。

五、讀寫結合,體驗真情

1、師:幾經展轉,幾經波折,從中國台灣青年身軀涓涓流出的骨髓終於涓涓流入錢暢的體內,錢暢得救了,他靜靜地躺在病牀上。此時,他又想些什麼?讓我們貼近錢暢,讓這些想法也涓涓流入你的筆尖吧!

2、交流。

3、師:此時此刻,千言萬語也難以表達我們的心情,讓我們一起讀讀最後一節。

4、師生總結:

這是一座(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橋),這座生命之橋是有形的,因為在這座橋上寫了一個“愛”,寫了錢暢對(生的希望),點燃了錢暢(生命的火種),寫出了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這座生命之橋又是無形的,因為它就在我們兩岸同胞的心中。

【教學説明】

閲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過程,而對話的目的就是激活對話的載體──語言文字“走入”學生的內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用平實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台灣同胞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大陸青年錢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文中“白血病”、“地震”、“骨髓移植”都是平時學生甚少涉足的領域,因此學生關注不夠,積累不多,不能真正“發乎於情”,那麼,怎樣讓學生走進文本,讓他們能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去理解,去體驗,乃至與文本產生共鳴?於是,我嘗試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抓住重點語句,加強朗讀

語文課要扣住“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但這還遠遠不夠,必須引導學生在閲讀中抓住具體生動的語言形象進行深入地感悟,點燃學生心中的情感火花,最終形成心靈上的高峯體驗。因此在深入品讀,感悟真情時,我引導學生抓住了幾個關鍵的語句,或進行場景的對比,品析語言;或補充相關的資料,豐實人物形象;或重點指導朗讀,感受人物的精神……發揮情感的紐帶、驅動作用,順學而導,使學生通過對具體的語言現象的感悟、品味,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得以提高。

二、注重語言實踐,加深體驗

語文教學就是要讓學生腦能思,口能説,筆能寫。因此,語言實踐訓練既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又有助於學生説寫能力的提高。教學中,我結合課文內容,設計了多處語言實踐活動。如:錢暢得了嚴重的白血病,靜靜地躺在病牀上,但心中難以平靜,他在想些什麼?餘震不斷,中國台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他不知道什麼?他當錢暢得救了,靜靜地躺在病牀上,此時,他又想些什麼?這些説話、寫話的過程不僅僅是語言實踐的活動,同時也是情感態度價值觀得以提升的過程。在説寫中學生的體驗融進了精神和靈魂,學生的感悟不斷昇華,真正由“文”走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