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生命 生命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8.39K

生命 生命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生命生命的教學設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課文,憑藉課文語言材料,讓學生感受到羚羊團結合作、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亡留給自己的偉大的獻身精神。

3、關注學生體驗交流中新生成的資源,引導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環保,正確的價值取向等人文素養。

二、教法學法

1、教法:順學生思路,組織讀書交流。

2、學法:自讀自悟,交流提高。

三、教學過程

一、回顧學法,以利自學。

1、繼續學習18課“生命的壯歌”。這節課學習這課的第二個故事“生命橋”。

2、這課的第一個故事“蟻國英雄”,我們是怎麼學的?

①先讀課文,把生字讀準,難讀的句子讀通順。

②反覆讀自己感動的地方,説感動的原因並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把自己的感動表現出來。

3、下面我們就用前面的讀書方法來讀“生命橋”這個故事。

二、利用學法,自讀自悟。

(一)通讀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讀,自學生詞,讀通語句。

2、檢查。

①出示:狩獵 下墜 山澗 橋墩 猛蹬一下 目瞪口呆

②出示:頓時,山澗上空劃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繚亂的弧線,那弧線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橋墩的生命橋。

(二)精讀課文,讀出感受。

現在我們進行讀書學習的第二步,把自己感動的地方,多讀幾遍,待會兒彙報、交流。

1、學生自讀,教師隨機瞭解學生學習情況。

2、彙報交流。(順學生思路進行教學)

估計學生可能有以下一些彙報交流。

①第一節的第4句。“年輕羚羊後退了幾步,突然奔跑着向懸崖對面跳過去,隨即老羚羊緊跟後面也飛躍出去,只是老羚羊躍起的高度要低一些。”

讓學生通過朗讀談感受弄清老羚羊躍起的高度低一些是老羚羊心甘情願的而並不是其他原因,同時交流讀書學習的方法。如聯繫上下文讀書思考。

②文章第二自然段。

映示第二片段內容。

a、先説説為什麼感動,再讀一讀。

b、評讀,重點評一評讀的好的地方。引導學生體會“猛蹬一下…”年輕羚羊和老羚羊各自的後果。

(動畫演示)再現奇蹟: 年輕羚羊在空中向下墜,一剎那間它就要墜入山澗摔得粉身碎骨,這時老羚羊飛躍到年輕翔羊的蹄下,用自己的脊背支撐年輕羚羊作第二次跳躍。年輕羚羊得救了,老羚羊卻永遠停止了呼吸,它把生的希望讓給了________、把死亡留給了______,這是多麼偉大而神聖的壯舉啊,請同學們再讀讀這段話。

c、學生試讀。

d、指名讀後齊讀。

③第三自然段。

“一隊隊羚羊凌空騰起,沒有擁擠,沒有爭奪,秩序井然,快速飛躍”。

(動畫演示):體會平靜中的偉大。

讀讀議議,教師也可講講自己的感受。

“頓時,山澗上空劃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繚亂的弧線,那弧線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橋墩的生命橋”。

a、指3人連讀這句話。

b、教師作簡筆畫並激情講述。

這是一座懸崖,這是懸崖的對面,年輕的羚羊快速向對面飛躍,可是它只能飛躍到這裏,眼看就要摔下山澗,此刻老羚羊縱身一躍,飛躍到年輕羚羊的蹄下,年輕羚羊在老羚羊背上猛蹬一下,第二次飛躍,輕巧地落在對面的懸崖上,而老羚羊墜入山澗,摔得粉身碎骨。頓時——(學生接讀)

c、這已不是一道道弧線,它是——(學生接讀)

d、讀題:生命橋。

e、透過這座生命橋,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師:誰先飛過山澗誰就有了第二次生命的機會,誰落在後面就可能遭到獵人的槍殺,在這生命存亡的關鍵時刻,這羣羚羊決不爭先恐後,一個接一個有秩序地飛躍山澗,以一個個老羚羊的死亡換來一個個年輕羚羊的生命,這簡直是一首——生命的壯歌(讀題)。

三、由此及彼,昇華認識。

這個故事讀完了,你想到了些什麼呢?

小練筆:

選一個話題寫一寫:

我是老羚羊,我會説:

我是年輕羚羊,我會説:

我是獵人,我會説:

我想對(老羚羊、年輕羚羊、獵人伯伯)説:

音樂“愛的奉獻”

四、分層作業,拓展閲讀。

背背有關看待生與死的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司馬遷

壯烈地死,苟且的生。貪生怕死,何如重死輕生。—— 周恩來

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 —— 臧克家

閲讀《斑羚飛渡》,有感想的地方寫上批註。

教後反思:

課堂是學生練習、糾錯、發展的主渠道。把課文讀通,整體感知課文大概,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基礎。教師的隨機瞭解既是與學生合作交流,又是幫助輔導,更是獲取學生學習的信息,以便更好地駕馭課堂。

教學中,我始終抓住“課文哪些情景令人感動,它為什麼令人感動?”這一問題,引領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找出文章的重點語段,讓他們在各自的閲讀中思考、感悟、交流感受,並從語文課程的特點出發,採用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反覆朗讀,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從語言文字中受到了薰陶感染;多媒體課件展現課文二、三自然段所描述的那一幕幕感人情景,又一次引領學生走進那悲壯的場面,進入那讓人蕩氣迴腸的境界,通過學生進入情境的想象,受到情感的薰陶,心靈的震撼,從而豐富個人的生命體驗。

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並要求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結尾我把學語文同生活實踐聯繫起來,關注課堂中生成資源的利用和開發,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感受人類文化的無窮魅力。)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篇二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能正確寫“動彈、慾望、不屈、茁壯、聽診器、震撼、糟蹋、有限”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背下來。

3、能找出課文中有很深含義的句子並能説出自己的體會;能聯繫生活實際理解課文最後一段話。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預習,自學生字新詞。

2、佈置學生蒐集有關生命的格言以及熱愛生命的故事。

生命 生命教學設計 篇三

《生命 生命》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擾、診”等5個生字,會寫“擾、欲”等8個生字。正確書寫“鼓動、躍動、慾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藴涵的深刻意思。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情感導入

1、小時候,在小院的牆角丟下幾顆葵花子,不料過了一些日子,竟然長出兩棵葵花秧苗,我不禁驚歎起向日葵那頑強的生命力,相信同學們的身邊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能列舉一些嗎?生交流,師引導學生説一説從這些生命現象中感悟到了什麼?

2、簡介作者:中國台灣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在12歲時,因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關節大部分遭遇損壞,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舉,手不能抬,頭不能轉。但是殘而不廢的她,憑着頑強的毅力堅持學習,成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就是杏林子對生命的感悟。

二、初步感知,整體把握

1、輕聲讀文,注意把生字讀準確,句子讀通順。

2、搶讀生字,讀的好的學生介紹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

3、自主學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圍繞“生命”寫了哪幾個事例?

4、合作交流,全班交流,用簡潔的語言對三個事例概括,並進行板書,共同進行評點。。

三、細讀課文,突出重點。

1、自瀆自悟,選擇自己感觸最深的事例,反覆品讀,把自己的感悟寫在旁邊。

2、小組交流,暢談自己的體會,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指名讀學生自己選擇的段落,聯繫實際談感受。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感悟語言。

1、默讀課文,畫出認為寫得精彩的語句或語段,反覆誦讀。

2、小組交流:小組同學每人讀一個自己最喜歡的語句或語段,説説自己喜歡的原因。

3、集體賞評:學生自由交流彙報,教師指導學生把自己的感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二、通讀課文,暢談收穫

1、回讀全文,在我總結學習收穫。

2、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暢談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以及生命的感悟,還要引導學生從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和語言等方面談自己的學習收穫。

四、讀背説寫,積累運用

1、舉行朗讀比賽:選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比一比誰讀得好。教師引導學生對朗讀的同學進行評議,並請讀得好的同學介紹自己的成功祕訣。

2、練習背誦:這篇課文短小精悍、意藴深厚,稱得上是一篇抒寫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想不想永遠把它裝在記憶的寶庫中?下面請同學們練習背誦課文。

3、積累名言:

a. 投影出示: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熟發芽,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是相輔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因為快樂、興奮、痛苦又何嘗不是美麗呢?這段話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感悟。同學們,能不能把你喜歡的關於人生的格言、名言告訴給大家?

b. 在投影儀上展示學生摘錄的名言,引導學生進行賞評。

4、佈置作業:把學習這篇課文的感受寫下來,也可以仿照課文寫一寫自己對生命的感悟。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作必要的語言積累,品味富於表現力的語句;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習本文通過具體事例表達思想情感的寫作手法。

3.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生命的價值,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

(語言積累和語感的培養是國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故確立第一個教學目標。

“生命”這個話題相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説還很抽象,故作者刪繁就簡,從具體、細小的生命入手,便於學生認識。故確立了第二個教學目標。

生命的長河是沒有止境的,人應該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珍愛生命。學生結合生活體驗,對作品中的情境作出自己的評價,從中獲得有益的人生啟示,故確立目標三。)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由具體現象表達思想情感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

體驗作者的生命意識,我們應如何善待自己的生命。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設備。

沒有條件的地區可準備錄音機、磁帶(輕音樂)、放像機、錄像帶(森林大火的場面)、投影儀、投影片。

[設計思路]

1. 新課標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和審美的素質、能力,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根據情意原理,只有真正參與才能有審美活動,因此,本文應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

2.“生命”是個深奧的話題,要讓七年級學生真正理解它會有一定難度,可讓學生通過朗讀,對課文中具體生命現象有一定的印象,再通過“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最能引起他們共鳴的語言,深入課文內涵,感受作者的生命情懷,或許可領悟生命的可貴。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森林大火的畫面,教師講述:

在一次森林大火中,一個蟻穴被大火團團圍住,裏面成千上萬的螞蟻為了活命,緊緊抱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大蟻球,滾向火海,隨着劈哩啪啦的聲音,外層的螞蟻紛紛死去,蟻球也越來越小,但它們仍然不屈地、昂然向前滾動,直到變成一個小球,但終於逃出了火海。如果你就在旁邊親眼目睹,你會想些什麼?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隻螞蟻,你會選擇什麼?

學生自由回答

為了生命的延續,螞蟻不惜代價,世間萬物為了不辜負上蒼賦予的生命,都在頑強的生存下去。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觸摸着自己的心跳,走進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感受生命的可貴。

(有聲有色的畫面,導語的設計,渲染了氛圍,引起學生思想的共鳴,激起學生的熱情,觸動了他們對生命開始思索的情懷,進而以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進入本課的學習,為實施以下的教學環節作了良好的鋪墊。)

二配樂朗讀,整體感知:

指名學生朗讀課本,讀時以適合本課的輕音樂相配。同時要求大家思考:

1、請用一個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對生命的初步理解。

2、文中哪些語句對你最有啟迪或感觸?

(音樂是最好的催化劑,在它的薰陶下,通過朗讀,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更直接、真切的感知,這也是進入課文情境,體會作者情感的一條有效的途徑。用簡潔的比喻句概括,可培養學生提煉、概括語言的能力。)

三賞讀課文,感悟生命:

1、師:同學們,剛才在朗讀後,大家談了自己對生命的一些感悟、理解,那麼作者有沒有在文章中告訴我們她對生命的一些思考、理解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導他們用怎樣的感情、語調來朗讀文章的最後兩節,並指名學生示範朗讀,然後齊讀。

(新課標要求學生“在誦讀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和領悟”,因此,朗讀應成為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重要手段,讓他們讀中感悟。學生有了心得,朗讀的感情也更充沛、真摯。)

2、作者的這些對生命的感悟是由什麼引發的?具體在哪些語段?

由生活中的事例,引發思考。在文章的1、2、3節。學生體會朗讀時的感情、語調,然後分角色男女生朗讀1-3節。

(七年級的學生有很強的表現欲,分角色朗讀能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此外,讓學生體會作者由小事引發深刻思考的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點。)

3、小組討論:三個事例為什麼這樣排列?它們藴含的意思側重點有什麼不同?從作者對生命的呼喊中,你又有什麼新的感悟呢?

學生小組討論時,教師巡迴指導:三個事例內涵的辨析,意思的深淺;學生談感悟時應鼓勵他們暢所欲言。

(學生合作研討交流,教師適當點撥。在這師生的互動中,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產生了更多火花,相互的交流,也訓練了口語的。表達能力,本文的教學難點也得到突破。另外,新課標明確了語文具有人文性,教師應適時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促成他們正確的生命觀、價值觀的形成,也可提高學生整體的語文素養。)

4、如果時間允許,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提出自己還有不理解的地方。

四 拓展練習,加深感悟:

學完文章,我們感覺到,只要我們細心的觀察生活中的種種生命現象,用心靈去體驗它們對生命的珍視、渴望,我們就會從中獲得人生的啟迪,你在生活中還見到哪些類似的現象,你的想法是什麼?

仿照作者這篇文章的結構形式,由生活中的事例引發思考,請你就生活中見到的其他類似的生命現象,寫一段文字。要求:先描寫現象,再寫感悟,字數100字左右。

(“學以致用”,這道寫作訓練題,就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加以鞏固,從中得到新的體會與認識,達到一堂課的目的:學生學到了什麼,學會了什麼。)

五 課堂小結,歸結板書:

今天,我們一起乘坐作者的生命旅車,經歷了一次探究生命的情感之旅,旅程已接近尾聲了,你能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次旅途中你最大的收穫嗎?

學生回答,歸結板書

同學們説得很好,只要我們能珍惜生命中的點點滴滴,頑強地翻越生命中的一座座山峯,我們一定能見到自己生命的大海。

[資料鏈接]

杏林子,本名劉俠,女作家,12歲時染上了類風濕關節炎,後來病情惡化,但她忍着病痛,寫了四十多個劇本和許多散文。

[作業設計意圖]

課外閲讀田彩虹的《生命的問句》,這是一篇與課文的思想主題相近的文章,讓學生閲讀訓練,拓展延伸課堂的內容,有利於新課教學目標的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