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74W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能在閲讀中積累詞語,理解“凋零、談何容易、餘震、骨髓、奔波”等詞的意思。

2、讀懂課文內容,學習用“也許……但是……”的句式來練習説話,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台灣青年為拯救他人生命所表現出來的犧牲精神,以及海峽兩岸同胞的骨肉深情。

【教學重點】

理解台灣青年及李博士的高尚品質,以及海峽兩岸同胞之間的骨肉親情。

【教學難點】

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出示第一節,師範讀後問:聽了老師的朗讀,你感受到了什麼?

2、學生交流:

⑴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的句子。

⑵抓住重點詞語來體會。

3、指導朗讀。

4、揭題:

⑴過渡:

然而,錢暢又是幸運的,後來在台灣的一位青年身上找到了可移植的骨髓,於是,在杭州和台灣之間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⑵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在此環節,通過學習課文的第一小節,抓住“凋零”、“惟有”、“十萬個”、“一個”、“談何容易”等詞來體會錢暢的不幸、可憐,找到可移植的骨髓的不易,從而引出課題。)

二、整體感知

1、過渡:

可移植的骨髓找到了,接下來事情是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那麼順利呢?

2、請大家自由讀3~6節,看看後來發生了什麼事?結果又怎樣呢?

3、根據學生交流,相機板書:

台灣、青年、李博士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簡要地概括課文3~6節的主要內容。並且通過圖片讓學生了解地震的威力,為後文理解李博士和青年人的品質埋下伏筆。)

三、重點研讀

1、過渡:

在這樣危險的情況下,我們一般該怎麼做?

2、交流:

出示句子:

“也許,此時此刻,大家都應該跑出去,在空曠的地方保全自己的生命──所有地震知識都教人們這樣做。”

3、師:但是李博士和青年是怎麼做的呢?

⑴學生交流:

出示句子:

李博士莊嚴地站着,青年靜靜地躺着。

⑵齊讀“也許……但是……”這兩句話。

4、師:一個是莊嚴地站着,一個是靜靜地躺着,然而他們的內心一定是不平靜的,他們會想些什麼呢?可以選其中一個來説説,用上“也許……但是……”這個句式來説。

出示練習:

李博士莊嚴地站着,他想:也許()但是()。

青年人靜靜地躺着,他想:也許()但是()。

5、根據學生交流,相機板書:

杭州、錢暢

6、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通過用“也許……但是……”句式來進行想象,使學生體會到李博士和青年人為拯救他人所表現出來的獻身精神。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引出第四節,通過朗讀感悟,讓學生感受到青年顧不得家人的安危,感受他的愛心、奉獻精神。)

7、出示句子:

“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後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台灣青年的骨髓,像生命之泉,終於從身軀裏涓涓流出……”

師生接讀。

這句該怎麼讀呢?自己讀──指名讀──齊讀。

8、師:骨髓終於抽到了,李博士帶着骨髓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波,終於趕到了杭州。這十幾個小時,他做了什麼呢?

⑴(播放補充資料)結合箭頭、畫外音來了解整個運送的過程。

⑵看來剛才的媒體介紹,你想説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媒體的創設,讓學生理解李博士克服了重重困難,飛躍了千山萬水,終於把骨髓及時送到了杭州。)

⑶師小結。

四、總結全文

1、同學們,李博士千辛萬苦為錢暢送去的僅僅是骨髓嗎?

(根據學生回答,適時板書。)

2、師總結:

是啊,李博士千心萬苦為錢暢送去的不僅僅是骨髓,還送去了愛心……

3、師:出示練習:

也許,錢暢是不幸的,因為()。但是,他又是(),()。

同學們,請大家完成這個練習。

4、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繼續用“也許……但是……”句式來練習説話,一方面是對全文內容的一個總結,另一方面再次來體會錢暢的幸與不幸的原因所在。)

5、點題,再齊讀題目

6、讓我們滿含激情地讀最後一節。

設計意圖:在朗讀中結束全文,讓學生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再次齊讀課題,更是對海峽兩岸同胞骨肉相連的體會。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篇二

【教材分析】

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台灣同胞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課文先後描寫了同一時間海峽兩岸的兩個不同場景: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院的病牀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錢,他在靜靜地期待着那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個場景是在台灣花蓮的慈濟醫院,李博士正在餘震的危險中抽取台灣青年的骨髓。他們冒着生命危險,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這一切,為的是挽救海峽彼岸一個年僅18歲的生命。文章告訴我們,兩岸同胞相距雖遠,心卻是緊緊相連的。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兩岸骨肉同胞的血脈親情,感受生命的珍貴和愛心的無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性,台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設計思路】

緊扣課題展開教學,以讀激情,以讀促悟,以情助讀,情景交融,讓學生在不斷讀書的過程中,得到情感體驗,與文中人物產生強烈共鳴,從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輔助、課題卡片。

【課程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導入,引入文本

1、老師出示板書《跨越海峽的 橋》:同學們,看到這個題目,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什麼情景?

2、橋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毛主席曾在一首詞中寫到“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而我們這篇課文的題目卻是《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生命橋是什麼意思?圍繞海峽兩岸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讓我們一齊讀讀課文,從課文中尋求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力求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

3、交流初讀所得: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初讀課文,你對“生命橋”一詞是怎樣理解的?

4、這座生命橋聯接着大陸和台灣,讓我們跟隨作者手中的筆,一同走進這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三、品讀課文,深入感悟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讀完談一談自己的心得體會,並説説為什麼要這樣讀。

2、當我們從甜美的夢鄉中醒來,打開窗子,燦爛的陽光灑在身上呼吸着帶着花香的清新的空氣,你會油然產生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⑴ 老師範讀,請同學們閉着眼睛想像一下:在這樣的一個早晨,城市的各個角落會有哪些我們熟悉的生活場景呢?

⑵ 學生暢談自己的感受。

3、換位思考:

同學們所描繪的這些畫面,使我們感到生活是多麼美好,然而這一天,對於小錢來説意味着什麼呢?

⑴ 第2自然段,學生用準確詞語表達自己此時此刻的心情。

⑵ 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讀一讀。

4、指導朗讀,課件出示:

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入。

⑴ 感情朗讀:

在這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在這個充滿花香的城市,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充滿生機,而小錢,卻只能躺在病牀,命運對他是如此的殘酷,讓十八歲的他得了白血病。十八歲,多麼美好的年齡,文中把十八歲比作一朵“含苞的花”,十八歲太年輕了,今後的路還很長很長,然而可惡的白血病卻要使這朵含苞的花“即將凋零”。感情朗讀這段話。

⑵ 創境引讀:

假如小錢沒有得白血病,此時此刻,他會做些什麼呢?

老師引讀:十八歲,多麼美好的年齡!

當同齡人吃過晚飯後,攜着父母的手在綠蔭道上漫步時,然而小錢……

當同齡人在球場上奔跑追逐,為每進一個球歡呼跳躍時,然而小錢……

當同齡人的腳步走過祖國各地,盡情瀏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時,然而小錢……

當同齡人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鬥時,然而小錢……

⑶ 合適的骨髓對小錢來説那麼寶貴,是挽救他生命的唯一途徑,然而找到合適的骨髓,容易嗎?

課件出示:

然而,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如果沒有親緣關係,大約在十萬人裏才有可能找到一個有適合骨髓的人。

指導朗讀這段話。

⑷ 朗讀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感受迥然不同,你認為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5、患了白血病,生的希望是如此渺茫,小錢有沒有一線希望獲得重生呢?

學生齊讀第二自然段最後一句話。有的同學可能會發出感歎,小錢真幸運呀;有的同學可能會提出疑問:小錢怎麼會在台灣找到合適的骨髓呢?在這裏我們必須提到一個人,也就是下文所提到的李博士。

出示課件:李博士照片及簡介。

正是因為有了像李博士這樣熱心公益的人,還有許多自願捐獻骨髓的熱心人,才會使像小錢這樣的白血病患者看到了生命的曙光,讓我們發自內心地向他們表示敬意!

四、小結激趣,鋪墊下文

同學們,這場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是否能夠成功?小錢最終能否獲得新生?海峽彼岸又發生了哪些驚心動動魄的故事?下一節課,我們將把鏡頭切換到寶島台灣,一同去關注事情的發展,相信你對“生命橋”這個詞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

上一節課,我們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並通過品讀課文,感受到小錢所遭受的不幸,以及合適的骨髓對小錢的重要性。我們在為小錢感到惋惜的同時,也為他感到慶幸,因為在海峽彼岸,有一位台灣青年,正無私地為小錢捐獻骨髓,來挽救他十八歲的生命。這一節課,就讓我們一同去關注事情的發展吧。

二、深入閲讀文本

1、默讀3~6自然段,瞭解海峽彼岸的台灣花蓮慈濟醫院所發生的一切,請你用一個詞來談談你的感受。

2、為一個毫無關係的陌生人捐獻骨髓,對於這件事,你是怎麼看待的?

學生談自己感受,老師引導:幫助他人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3、捐獻骨髓的事例,並不止這一件,而作者卻單單寫了這件事,那這件事例有什麼特別讓人感動的地方?請找出來並作上記號。

(學生交流令自己感動的地方以及感動的原因。)

──這例骨髓移植手術跨越海峽兩岸,有着深遠意義。

抽取骨髓的工作是在劇烈的餘震中進行的。

4、有那些句子讓你感受到餘震的可怕?找出來讀一讀。

5、同學們,我們可以想像餘震每一次發生時的情景:大地顫抖,房屋搖晃,玻璃破碎。人們驚慌失措……這一切讓人感到多麼可怕,而此時,台灣青年和李博士反應如何呢?

課件出示:

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6、此時此刻,他們會想些什麼呢?

學生更深入體會台灣同胞不顧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險來幫助小錢的精神的可貴。

7、台灣青年的愛心和骨肉同胞的親情,伴隨着那涓涓流出的骨髓,被帶到海峽彼岸,給小錢帶來生的希望,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三、點明主題,想像拓展

1、齊讀課文最後一段,再次感受“生命橋”一詞的深刻內涵。

師:你認為這僅僅是一座生命橋嗎?

課件出示:

它還是一座( )橋,因為( )。

學生根據提示,用此句式説出自己的感受。

2、我們完全可以設想,小錢在進行骨髓移植手術後,他的身體一天天恢復健康,蒼白的臉也紅潤起來了,生命之花傲然綻放,他的心中一定會充滿感激。假如你就是小錢,你想説些什麼呢?

學生暢所欲言,情感得到昇華。

3、老師小結。

【板書設計】

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理解題目“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體會台灣青年和李博士及醫護人員一心為他人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濃濃的血脈親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台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程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揭題,讀題

2、課題質疑: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疑問嗎?

二、學文

1、引導學生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讓學生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台灣同胞在()中,冒着生命的危險,用()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

2、學習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句子

得了白血病,真的沒有一線希望嗎?目前唯一有效的辦法是進行骨髓移植。小錢就非常幸運,得到了台灣同胞的幫助。默讀課文的3---5段,邊默讀邊用橫線劃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

(1)學習句子“針頭向皮膚剌去,一陣突如其來的餘震,使針頭從肌膚裏脱落。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在什麼情況下抽骨髓?

大家知道什麼是餘震嗎?(餘震是指大地震過後的小地震。)

那麼什麼是突如其來的餘震?誰知道?(播放地震的片斷)請看,這就是發生在台灣南投縣7.3級的大地震。(播放地震錄象)投影出示:“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台灣突然發生一次慘絕人寰的大地震,死亡人數2735人,傷10002人,房屋倒塌不計其數,無家可歸的達20萬人以上。”

有的同學發出了驚歎,太危險了,太可怕了。在這危險的情況下,人們最應該做的是-----但是,這位台灣青年卻----(全班齊讀這個句子)

為什麼?快速找出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齊讀(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期待着他的骨髓。)

此時此刻,他靜靜地躺在牀上,他來不及去空曠的地方(因為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期待着他的骨髓。)

此時此刻,他靜靜地躺在牀上,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即將會在餘震中死去,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期待着他的骨髓。)

此時此刻,他靜靜地躺在牀上,他不知道家人是否安全,但是他知道(因為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期待着他的骨髓。)一位素不相識的人,竟比家人還重要,這真是海峽兩岸心連心,不是親人勝親人呀!

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多麼大的(決心),多大的(愛心)。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台灣青年他想着什麼?想着自己的骨髓會帶給海峽那邊的小錢什麼樣的希望呢,我們來看看。

A、配樂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聽老師讀這段話,你有什麼樣的感受呢?同學們,你們瞭解白血病嗎?誰來説説?

同學們,一聽説癌症,就會讓人想到什麼詞?(絕望、悲痛、死亡)

凋零是什麼意思?這句話把小錢比喻成什麼?

是啊,正直如花的小錢此時此刻就要凋零了,你有什麼感受?帶着這種感受讀讀這個句子。

靜靜地,説明什麼?(奄奄一息,缺乏生氣)蒼白,(沒有血色,生命很微弱)

那麼小錢的希望有沒有成功,從哪句話可以看出骨髓已經成功抽出啊(3)學習句子: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台灣青年的骨髓,終於從身軀裏涓涓流出。.骨髓從青年身上流出容易嗎?從哪個詞看出?指導讀一次又一次(讀出不容易)

從一次又一次中你能體會到什麼?

預設:針頭脱落、突然手術室裏的燈不亮了,設備落到地上,房子已經在搖晃,只聽到“轟”的一聲巨響,外面的房子倒塌了,此時)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台灣青年的骨髓,終於從身軀裏涓涓流出從台灣青年身軀裏涓涓流出的難道僅僅是骨髓嗎?還有什麼?

(愛心、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小錢對生命的渴望,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親情)這就是深深的愛,這就是濃濃的情,這就是無私的奉獻!同學們,請你用心體會怎麼讀才能表現出李博士、台灣青年這種不顧危險、忘我的精神呢?(齊讀第五段)

(4)李博士帶着剛抽取的骨髓,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波,趕到杭州,和當地的醫護人員一起連夜為小錢做了骨髓移植手術。

就在小錢等待骨髓的同一時刻,還有誰在為小錢的生命而奔波呢?師:讓我們來看看李博士這十幾個小時到底是怎樣奔波的?上午7:30,台灣花蓮滋濟醫院,一位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8:50,台灣青年的骨髓終於從身軀裏涓涓流出。10:20,李博士帶着台灣青年的骨髓,從台灣花蓮起飛。11:10,飛機到達台北桃園機場。

下午2:15,骨髓運輸小組從台北桃園機場起飛,飛赴香港。3:54,骨髓運到香港特區。

晚上8:45,運輸骨髓的飛機平穩地在上海虹橋機場降落。8:50,浙一醫院的醫護人員將骨髓接到,警車開道,直奔杭州。

10:15,接骨髓的救護車開進了杭州,人們翹首期盼的生命火種,終於如期傳到了杭州城。

10:50,骨髓移植手術開始。

凌晨2:00,手術順利完成!師:這是怎樣的十幾個小時?(緊張、漫長、艱辛、艱難、爭分奪秒、驚心動魄、扣人心絃、讓人牽腸掛肚、漫長而又短暫)

李博士為了幫助小錢,他有沒有休息,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連夜)。李博士的精神真令人敬佩呀,我們一起把對台灣專家的敬佩之情讀出來吧。

3、學習第七自然段

在這同一時刻,除了李博士,還有誰在為小錢的生命而努力呢?(兩岸的醫務工作者、家人、飛行員、司機等等)

為拯救小錢的生命,海峽兩岸那麼多同胞在忙碌着,在奔波着。師引讀:小錢終於得救了,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也許,(小錢和這位台灣青年永遠不會見面,)

這並不重要,(因為兩岸同胞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此時此刻,你知道生命橋指的是什麼了嗎?(用生命搭起的橋。用愛心搭起的橋。)

三、拓展延伸

1、因為愛,人間才充滿温暖。是愛,給了小錢第二次生命。是愛,讓一朵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又一次綻放。我們來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錢和那位不顧家人安危、冒着生命為他捐獻骨髓的台灣青年相遇了,他們會説些什麼呢?請同學們把他寫下來!

2、全班交流

四、板書

22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橋

(橋的形狀)

(愛心的形狀,形狀內寫上血脈親情,世代相傳)

大陸小錢

台灣同胞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台灣青年及李博士的奉獻精神。

3、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分為五個學習小組由新聞發言人代表發言

一、背景資料導入

出示一組有關白血病的圖片,師話外解説,學生初步感受白血病的嚴重性及可怕。

二、口述故事起因,引出激

朗讀

在杭州,有一位18歲的青年小錢,他就得了這可怕的白血病。下面就請同學們找一找,這可怕的病魔是如何折磨這個青年的。

1、點名讀句子,進行適當點評:

師激

朗讀:18歲啊,含苞的花還沒來得及綻放,初升的太陽還沒來得及普照大地,小錢卻掙扎在死亡線上,你們就該怎樣來讀好這2段呢?

2、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點名個別讀。

3、重點語句朗讀:

“這個剛滿18歲的青年,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指導朗讀,分小組讀,指名讀。

三、過渡

不幸的小錢又是幸運的,在十萬人的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可以與他匹配的骨髓!這十萬分之一多不容易啊!

四、默讀課文,從3~6段找出體現了這個過程不容易的句段

五、圍繞主線,探究理解

1、小組代表彙報,根據學生彙報適當點撥。

2、學生彙報,教師相機點撥:

(隨學生的介紹可以打亂順序講。)

⑴出示地震的相關圖片,感受大地震。

句型練習:“病牀上的青年,他不知道……但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小組練筆,組內交流,代表彙報,全班跟讀。)

⑵從課文第五自然段中“一陣突如其來的餘震,使針頭從肌膚裏脱落……”可以想象得到,當時的餘震是非常強烈的,餘震來了,會有哪些影響?

句型練習:一陣突如其來的餘震,使……但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青年仍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學生口頭練習,彙報。)

⑶相機指導朗讀第五自然段,體會:

學生自己練讀,指名朗讀,進行評議後齊讀。

⑷從李博士的奔波中再一次感受這個過程的艱辛。

六、闡明結局,激發情感

一場歷經24小時的生命救助活動終於勝利結束了,你們是不是也鬆了一口氣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吧!

追問:現在你們知道這座生命之橋是如何搭建起來的嗎?

(愛心。)

在這座愛心之橋的搭建過程中你們還體會到了什麼呢?

(兩岸同胞之間血濃於水的血脈親情。)

七、小結

也許人為的阻礙能阻隔兩岸人們之間的來往,但那亙古不變的親情是什麼東西也隔不開的!

再讀第七段,昇華感情,達到最高潮。

(音樂響起。)

八、課外拓展

現在我們來想象一下,如果小錢和這位台灣青年相遇了,他會對台灣青年説什麼?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創意擴展,大膽想象。)

你們的心中也一定有很多話想説吧?你想和什麼人説呢?請你們寫一寫。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目標:能聯繫上下文理解“骨髓移植、談何容易、突如其來、血脈親情”等詞語。

2、過程與方法目標:讀懂課文,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的含義。

3、情感與態度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台灣青年一心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體會李博士和台灣青年一心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質,在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難點:

瞭解大陸青年小錢的白血病的嚴重程度,骨髓移植迫在眉睫。進一步體會台灣青年一心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質。

教學策略:

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適時運用多媒體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採取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板書課題,追問: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生命橋是什麼意思?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又是什麼意思呢?

課文講了兩個場面,你知道是哪兩個場面嗎?適時板書。

二、自主學習,體會人物情感

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因為真實,我在讀這個故事時,格外感動,我想大家也和我一樣。

下面,讓我們再用心地讀讀課文,看看哪些語句讓你深受感動,或讓你感受最深。把它劃下來。並在句子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默讀。

三、小組交流。

和小組的同學交流自己的學習感受。

四、全班彙報

(一)第一個場面

預設句子1:“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學生可以體會到:小錢得了嚴重的白血病,很可能呼吸都困難,再也沒力氣下地走路,只能靜靜地躺在病牀上。他才18歲啊,生命才剛剛開始,就像含苞的花朵,可是卻有了這麼嚴重的病,所以説馬上就要凋零了。此時,只有骨髓移植,才能挽救小錢的生命。

師小結:是啊,小錢的生命已危在旦夕,一天都不能耽擱,甚至一個小時都不能耽擱。馬上進行骨髓移植,是他活着的唯一的希望。

預設句子2:“小錢是幸運的,幾經輾轉,終於在台灣找到了這樣的人”。

他生的希望來自海峽的彼岸----台灣的花蓮慈濟醫院。

把你體會到的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二)第二個場面

預設句子1:“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重點體會“沉着”和“靜靜”,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還這樣沉着?台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但他的內心一定很不平靜,他的心裏能想什麼呢?

預設句子2:“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台灣青年的骨髓,終於從身軀裏涓涓流出……”

大地震動可能發生什麼情況?體會艱難。

有感情地朗讀。

(三)體會李博士忙碌的一天

出示李博士一天的工作時間表,在感情朗讀。

(四)感情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五、迴歸整體,感情昇華

再看課題,你還認為這是一座普通的橋了嗎?

那還是一座什麼橋?

六、課外延伸

小錢的病好了,他一定心存感激,他都會感激誰呢?會説什麼呢?

七、全課總結:(教師配樂朗誦)

愛是明媚的陽光,給人以温暖;

愛是盛開的鮮花,給人以芳香;

愛是潺潺的溪流,滋潤萬物的成長;

愛是熊熊的火炬,點燃生命的希望。

因為有愛,世界才更和諧,更温暖;

因為有愛,人們才更快樂,更幸福;

因為有愛,生命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讓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

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悟體會台灣青年和李博士一心為他人着想的高貴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2、讀懂文中的關鍵詞句,品味其在表情達意方面的效果,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性,台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李博士等醫務人員奔波的艱辛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難點:

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內容:

一、複習引入,整體感知,醖釀血脈親情

1、師:愛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愛使人間充滿温暖。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我們一起細細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我們一起來用心朗讀感悟(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三次引讀課題,交代學法)

2、學習新課之前我們一起來讀一首小詩,邊讀邊回憶課文的主要內容,注意讀準紅色的生字詞。

桂樹飄香,陽光燦爛;花苞凋零,滿懷希望;

地震襲擊,海峽彼岸;台灣同胞,心繫小錢;身向空曠,才更安全;餘震暫停,涓涓流淌;

骨髓移植,生命綻放;血脈親情,代代相傳。

3、你能再用自己的話再講講故事的內容。

教師根據學生的講訴板書:杭州、小錢、白血病、台灣、同胞、餘震中、捐獻骨髓)根據板書全班一起講講故事的主要內容。小結:引導學生運用抓住故事中的人物地點和關鍵詞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品味語言,潛心對話,感悟血脈親情。

過渡:因為故事就真實的發生在我們身邊,所以讀起來格外令人感動。同學們想一想,故事當中最令你感動的是什麼?(生自由答)

師:台灣同胞冒着餘震的危險捐獻骨髓的那一幕,感動了我們每一個人。同學們,對於感人至深的文字,我們要靜下心來細細品讀;尤其是讓我們心中一動的詞語和句子,我們最好畫下來,再聯繫課文的其他內容去思考,我們就會發現,感動我們的不僅僅是詞語表面的意思。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默讀3、4、5三個段落,看看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做法最讓你感動,把最讓你感動的語句畫下來,反覆讀一讀,你能體會到什麼,用一兩個關鍵詞簡單地寫在旁邊。一會兒我們交流。剛才同學們用心品讀了文章,下面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台灣青年哪些地方深深地感動了你?

出示“台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哪個詞最令你感動?交流感受。他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靜靜地躺着”

1、在靜靜中感受台灣青年的品質。

預設:1生答:

冒着餘震的危險,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1)“就在昨天,一場里氏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台灣地區。此刻,大地仍在餘震中搖晃。”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當時的那一場地震。(師出示課件)

所以台灣青年就是冒着餘震的危險,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教師接讀:此刻,大地仍在餘震中搖晃。

知道什麼是餘震嗎?意味着什麼?(房子隨時倒塌,危險隨時發生,生命隨時受到威脅,骨髓抽取工作不能順利進行。)

從“餘震”引出句

二、句三:(可引出第五自然段)

(2)針頭向皮膚刺去,一陣突如其來的餘震,使針頭從肌膚裏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

讀一讀這句話:你從哪些地方讀出了餘震帶來的可怕後果?(一陣突如其來的餘震、針頭從肌膚裏脱落、不得不停止)

教師評價:(由此可見這餘震可不一般那!餘震的破壞,也有如此之大。突如其來,它就是説餘震是事先沒有預料到的,是一剎那間來的,隨時隨地。是呀,是在人們毫無心理準備,毫無防範的情況下突然降臨的,因此是十分的危險。)

教師:面對如此危險的環境,台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3)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台灣青年的骨髓,終於從身軀了涓涓流出。.。.。.

師引導:如果是平時,骨髓抽取可能要不了多久,一次就能成功,可如今——(只能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工作,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努力。)預設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一次一次的努力對台灣青年來説意味着什麼?(一次一次的痛苦,一次一次的失敗,一次一次的考驗,一次一次的危險。)但台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過渡:如果你就是這次大地震倖免於難的一人,你最想知道的是什麼呢?

(4)在這場災難中,病牀上的青年沒有受傷,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目前還不清楚。

師追問:“台灣青年不清楚什麼?”(“不清楚”父母是否平安;“不清楚”兄弟姐妹是否健在;“不清楚”親戚朋友是否還活着;不清楚自己是否還能和親人相見)

教師評價:他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心中有多少的牽掛,多少的不清楚啊!但他還是(讀——)他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因為他清楚,(出示句子)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就是因為這樣的清楚,所以我們看到了這樣的一幕:那位青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因為他知道此時此刻,“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就是因為這樣的清楚,所以當餘震襲來,窗户上的玻璃啪啪地掉下來,身下的病牀咯吱咯吱作響,那位青年卻“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因為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就是因為這樣的清楚,所以當餘震再次襲來,大地開始顫抖,房屋開始搖晃,那位青年卻“靜靜地躺在病牀上”,因為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師總結:這位台灣的青年認識小錢嗎?而他卻甘願冒着生命的危險,舍下親人的安危給他捐獻骨髓,一個“靜靜地”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台灣青年?這樣一個無私奉獻,充滿愛心的的青年怎能不領我們感動呢?

2、在“沉着”中感受李博士的品質。

在這場與死亡爭奪生命的行動中,還有一個人的舉動也令我們感動,他就是“台灣花慈濟醫院的骨髓移植專家——李博士。交流令你感動的詞語。

(1)“此時此刻,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哪個詞令你心中一動?“沉着”,這個詞還可以換成一個什麼詞?鎮定?李博士是在怎樣的情況下保持沉着?

預設“冒着生命的危險沉着,大地仍在搖晃,手術裏可能什麼還在搖晃,稍有地震知識的人知道,這個時候,什麼地方最安全?可他卻沒有離開,他冒着生命的危險,在等什麼?等餘震的間隙為台灣青年抽取骨髓,

(2)“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涓涓流出”“一次又一次”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這涓涓流出的僅僅是骨髓嗎?從小錢身軀裏流出的,僅僅是骨髓嗎?這涓涓流出的骨髓,對小錢來説,意味着——生命的火種;這涓涓流出的骨髓,對台灣青年來説,意味着——濃濃的愛心;

這涓涓流出的骨髓,對在餘震中做手術的李博士來説,意味着——成功的喜悦;看到這涓涓流出的骨髓,對讀者來説,意味着——深深的感動。

(3)骨髓只能保存24小時,李博士帶着這生命的火種出發了,靜下心來讀第6自然段,看看哪個詞深深印在了你的心裏?

“奔波”——(示:李博士送骨髓的時路線,老師解説時間表。)這樣的行程花費了12個小時。

師:這是怎麼樣的12小時?(緊張、漫長,艱辛)

師:這個緊張,漫長,艱辛的十幾個小時,就是“奔波”第6自然段有一個詞語就寫出了這12個小時的緊張與漫長?

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波,李博士已經十分疲憊了,他休息沒有,你從哪個詞看到的,“連夜”但他並沒有休息——(出示時間表後半部分)第6自然段又有一個詞語表現出了李博士不顧疲勞,一直在工作。

同學們,李博士認識小錢嗎?他卻冒着餘震的危險抽取骨髓,不辭辛勞為小錢進行骨髓移植手術。一個“沉着”一個“奔波”一個“連夜”讓你看到了一個什麼樣的李博士?這樣一個醫德高尚,把病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還重要的李博士怎能不令我們敬佩和感動呢?

三、回顧課題,點明中心

這是一次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這是一次和死神爭奪生命的較量。最後,生命在人們無私的給予中復活了,這朵即將凋零的生命之花在人們的愛和奉獻中重新綻放了。小錢得救了!你高興嗎?請你高興地讀!“小錢得救了!”

是誰為小錢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是兩岸同胞用什麼為小錢架起了這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是啊,這座跨越海峽的不僅僅是生命橋,還是兩岸同胞共建的愛心橋啊!

四、拓展,深化主題

根據國際上骨髓捐助的有關規定,骨髓捐助者和受捐人在一年內是不能見面也不能知道對方的身份和姓名的,但一年以後就可以了。我們來想象一下,一年以後的某一天小錢和那位捐骨髓的台灣青年、李博士相遇了,會是怎樣的場景?他會説些什麼?

五、板書設計: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杭州台灣

小錢捐獻骨髓台灣青年

白血病餘震中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 篇七

教材分析: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台灣同胞冒着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橋。課文描寫了同一時間的兩個場景: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院的病牀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錢,她在靜靜地期待着那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個場景是在台灣花蓮的慈濟醫院,李博士正在餘震的危險中抽取台灣青年的骨髓;相距雖遠,他們的心卻是緊緊相連的。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些基本閲讀能力:能夠藉助文本思考一些問題,並表達自己的觀點;能在自學的基礎上,學習和別人交流自己的看法;初步用讀來表達感受。所以,本節課以讀為主,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在讀中理解詞語,品味句子,感悟文章。同時試圖培養學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設計思路:

1、“以讀為本”。文章感人而生動,適合朗讀訓練。力求通過不同層次、多種形式的朗讀,穩步推進,螺旋上升,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受到情感薰陶。

2、“自主學習”。構建樂學氛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從題目入手,引生探究目標。瀏覽全文,整體感知。抓住重點語句品味語言文字。以填空和朗讀再次迴歸整體,使認知更完整、深刻。擴展練習,培養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1、熟記本課生字,隨文理解:“談何容易、蒼白、紅潤、幾經輾轉、奔波、突如其來”等詞語。

2、瞭解課文內容,理解題目“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台灣青年和李博士及醫護人員一心為他人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濃濃的血脈親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台灣青年在餘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輔助課題卡片

課程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橋”揭題,引導質疑。

1、學生自由交流曾經見過了怎樣的橋?

2、出示課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並齊讀。

3、課題質疑: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疑問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已有的生活積累引入新知,從課題產生疑問,然後讓學生帶着這些疑問去學習課文,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探究的慾望,引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各小組同學合作,先自由讀書,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遇到不懂的詞語,小組討論解決,也可以查查字典。還是解決不了的可以請教老師。

2、檢查學生自學字詞的情況。

(1)師:(出示生字詞語)對於本課的生字詞,剛才同學們都會讀了,現在我們要進行一個比賽,去掉拼音,你能讀好嗎?在比賽之前,請每組同學選一位代表,組內其他同學先幫助他準備準備。

(2)各小組開始幫助代表讀熟字詞。

(3)各小組代表賽讀。

(比賽讀字詞的形式活潑,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賽前要求小組同學幫助參賽代表準備,在準備的過程中,枯燥的學習融入了有趣的遊戲。看重的就是學生經歷比賽的過程,着重點就放在了學生準備的過程中,而不是僅僅注重比賽的結果。使學生是真正自主地、輕鬆地學會知識。)

3、給本課的生字找找朋友好嗎?

(注意:我講的“朋友”可以是與這個生字有關的古詩、歇後語、名人名言、諺語等。)

(隨着新課程標準的深入人心,語文作為我們的母語,它的外延正在逐步擴大,建立“大語文”的概念已成為許多教師的共識。我把我們平常所見的“給生字找朋友”的訓練項目作了一些小小變動,把“朋友”的外延擴大為涵蓋古詩、歇後語、名人名言、諺語等等,語文的積累就融入了這些“特殊的朋友”之中。)

4、引導學生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1)讓學生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學生回答過程中,師相機板書一些關鍵詞語)

(2)讓學生根據板書試着再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儘量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讓學生感悟學習方法,體現學習的自主性。)

三、品讀暢談,感情朗讀。

1、自由默讀課文,找出最讓你感動的句子,並在旁邊寫上批註。

2、師生交流。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讓學生找出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注重相機而導,順學而教,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力求體現“張揚學生個性,提倡多元感悟”,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深刻理解文本的內涵。)

四、總結朗讀,拓展延伸。

1、總結朗讀:指導朗讀課文最後兩句話。

(閲讀教學不面面俱到。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的教學採用“以讀代講”的方法,讓學生在讀中感受骨肉親情。)

2、拓展延伸:

假設有一天小錢和這位台灣青年見面了,讓學生髮揮想象,想想他們會説什麼?

(讓學生把語文延伸到課外。)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走進《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篇課文,這篇課文跟誰有關係?誰來説?

2、板書 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大陸 台灣

二、學習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1、互不相識的幾個人,那是什麼把他們聯繫在一起,誰想到了?

2、請同學們去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想想哪句話告訴了你?

3、學生自由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4、誰想説是什麼把他們聯繫在一起呢?(愛心)

請同學們找出這位同學説的這句話,並讀讀這句話(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5、再讀這句話。

三、學習課文的第3——6自然段。

(一)學習第5自然段

1、作者是怎樣具體寫他們的愛心的呢?接下來,老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的第3——6自然段。

2、出示課件

3、誰願意來交流一下,你讀到哪些感動你的詞句?

4、引出“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這句話全班齊讀。

5、誰來説説,你是從哪此詞語感受到他們愛心?哪些句子寫到餘震來臨呢?誰來讀一讀?

6、指導朗讀。

7、理解“突如其來”。

8、餘震突如其來,醫院是什麼情景呢?

9、在這麼危險的情況下,李博士和台灣青年確是怎樣做?誰來讀?

10、出示課件。

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附有插圖)

(1)你覺得這個句子有哪些詞語特別讓你感受到他們的愛心?

板書:沉着地靜靜地

(2)學生朗讀

11、想一想,這種情況下,他們內心會想什麼呢?再讀第5自然段。板書— 一次又一次

12、一次又一次的努力過程就是他們一次又一次面對什麼的過程?

板書:冒着危險

13、出示課件

14、分角色朗讀。

15、引出最後一個自然段的一句話“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二)學習第6自然段

1、把剛才劃出感受他們愛心的句子拿了來交流,引出第6自然段。

2、這個自然段的哪些詞語讓你覺得特別有愛心。

板書:奔波

3、理解“奔波”的意思

4、出示課件

5、齊讀第6自然段。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從第4自然段裏找到感動自己的詞句呢?板書:不顧家人

2、出示課件

3、齊讀第4自然段

4、由此引出“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四、(1)播放音樂《感恩的心》

(2)播放音樂《愛的奉獻》

五、作業

必做題:摘抄文中感動你的詞句

選做題:

1、假如一年後小錢和那位台灣青年相遇了,他們可能説什麼呢?請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下來。

2、這個感人的故事使你想起自己經歷過的或聽説過的哪些事呢?你能把它描述下來嗎?

課時 篇八

一、回顧舊知

上一節課,我們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並通過品讀課文,感受到小錢所遭受的不幸,以及合適的骨髓對小錢的重要性。我們在為小錢感到惋惜的同時,也為他感到慶幸,因為在海峽彼岸,有一位台灣青年,正無私地為小錢捐獻骨髓,來挽救他十八歲的生命。這一節課,就讓我們一同去關注事情的發展吧。

二、深入閲讀文本

1、默讀3—6自然段,瞭解海峽彼岸的台灣花蓮慈濟醫院所發生的一切,請你用一個詞來談談你的感受。

2、為一個毫無關係的陌生人捐獻骨髓,對於這件事,你是怎麼看待的?

學生談自己感受,老師引導:幫助他人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3、捐獻骨髓的事例,並不止這一件,而作者卻單單寫了這件事,那這件事例有什麼特別讓人感動的地方?請找出來並作上記號。

(學生交流令自己感動的地方以及感動的原因。)

——這例骨髓移植手術跨越海峽兩岸,有着深遠意義。

抽取骨髓的工作是在劇烈的餘震中進行的。

4、有那些句子讓你感受到餘震的可怕?找出來讀一讀。

5、同學們,我們可以想像餘震每一次發生時的情景:大地顫抖,房屋搖晃,玻璃破碎。人們驚慌失措……這一切讓人感到多麼可怕,而此時,台灣青年和李博士反應如何呢?

課件出示:

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牀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牀上。

6、此時此刻,他們會想些什麼呢?

學生更深入體會台灣同胞不顧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險來幫助小錢的精神的可貴。

7、台灣青年的愛心和骨肉同胞的親情,伴隨着那涓涓流出的骨髓,被帶到海峽彼岸,給小錢帶來生的希望,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三、點明主題,想像拓展。

1、齊讀課文最後一段,再次感受“生命橋”一詞的深刻內涵。

師:你認為這僅僅是一座生命橋嗎?

課件出示:

它還是一座 橋,因為 。

學生根據提示,用此句式説出自己的感受。

2、我們完全可以設想,小錢在進行骨髓移植手術後,他的身體一天天恢復健康,蒼白的臉也紅潤起來了,生命之花傲然綻放,他的心中一定會充滿感激。假如你就是小錢,你想説些什麼呢?

學生暢所欲言,情感得到昇華。

3、老師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