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琥珀》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8.9K

《琥珀》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琥珀》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讀通、讀懂課文內容,瞭解琥珀的形成過程。

2、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進行復述訓練。

3、理解“推測”的含義,並按照課文內容嘗試進行推測,進行思維訓練。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準備琥珀的樣本,幫助學生直觀理解。查閲相關詞語。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見過琥珀嗎?誰帶來了?(看一看有什麼特點?)琥珀是什麼?結合課文內容説説。

補充化石的知識

.二、檢查生字詞

課文都預習了嗎?我檢查一下生字都認識了沒有。

晌午  森林   滲出    松脂

粘稠

蒼蠅  沾滿   逼近

前俯後仰   包裹   淹沒  剩下

重點認識:蠅   滲   裹  沒

仔細看看這兩行詞語,發現什麼了沒有?(提示了故事梗概)

根據這些提示簡單説説故事的內容。

三、讀故事,練習複述

1、引出複述任務

這個故事真有意思,如果請故事大王來講一講一定更好玩。咱們班有故事大王麼?誰想當?今天就給你機會。

2、交代複述要求

要講清時間、地點、環境、人物、故事過程

仔細讀書,看看哪些情節是關鍵的,必不可少的,勾下來,哪些是可以再想想補充的,比如説什麼,想什麼,做什麼。

3、讀書 、練習

4、交流

四、嘗試推測

這個故事你信麼?(科學家根據發現的琥珀推測的)推測是什麼意思?

科學家們到底是根據什麼來推測的呢?要是把那些科學家請來多好,(請不到)那就請我們自己吧!我們這裏有幾十個小科學家呢!

1、讀課文的13——16自然段,看看這塊琥珀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引導歸納要點:

地點:海邊

琥珀裏有一隻蒼蠅和一隻蜘蛛

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

已知:琥珀是由松脂球變成的

2、再看蒼蠅和蜘蛛的故事,看看哪些情節與這些要點能對上號?(這個情節就是根據這個要點推測的)想一想它們有什麼關係?

3、答記者問

預設問題:

1、為什麼是夏天的晌午?

2、為什麼在松樹上?

3、為什麼太陽是火辣辣的?

4、為什麼“正好”不説正好行麼?

5、為什麼説前俯後仰地掙扎?

6、為什麼是幾千年?

7、為什麼推測陸地沉下去?

在交流中重點品讀:

“正好”“對蜘蛛動作的描寫”體會其描寫的合理性,準確性。

五、補充閲讀

黃河象

六、結課

今天我們學了一個好玩的故事,當了一回評書家,當了科學家,還客串了一把記者,學語文是不是很好玩?今天有什麼收穫?

板書:

琥珀

發現

故事

海灘

推測             夏天晌午  陽光火辣辣

兩隻小蟲

森林   松脂

黑色圓環

蒼蠅   蜘蛛

已知: 琥珀——松脂球化石

淹沒 幾千年 又是幾千年

《琥珀》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能獨立認識本課生字,通過多種方法,理解並積累“琥珀、颯颯地、翻騰怒吼、拂拭、粘稠”等詞語。

2、熟讀並背誦課文的最後一節,能夠根據提示,簡要複述琥珀的形成過程和條件。

3、在品詞讀句中體味琥珀的“奇異”,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熱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熟讀並背誦課文的最後一節,能夠根據提示,簡要複述琥珀的形成過程和條件。

在品詞讀句中體味琥珀的“奇異”,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熱情。

教學準備

老師:相應的課件。

學生:

通讀課文標小節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對不解詞語查字典。

思考:聯繫課文內容説説,什麼是琥珀。

教學設計

一、預習反饋,學習最後一節,瞭解琥珀的外形:

1、讀詞語,讀準字音:

約摸颯颯澎湃粘稠

撣撣翅膀拂拭滲出前俯後仰埋沒

2、出示:琥珀(圖片)

板書:琥珀

回家已經預習過課文了,誰能聯繫課文內容來説説,琥珀是什麼?

教師總結:課文告訴我們琥珀是松脂球經過上萬年後形成的化石。

強調:化石

板書:松脂化石上萬年

3、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將給我們介紹一塊奇異的琥珀。

板書奇異的(補全課題)讀題

4、這究竟是一塊怎樣的琥珀,它又奇異在哪裏呢?讓我們看看課文是怎麼對它進行近距離描寫的。

出示:

在那塊透明的琥珀裏面,兩個小東西仍舊好好地趴着。我們可以看見他們身上的每一根毫毛,還可以想像它們當時在粘稠的松脂裏怎樣掙扎,因為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並且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樣的蒼蠅和蜘蛛了。

指名讀,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粘稠”

通過這段描寫,我們看見了什麼?想象出了什麼?可以推測出什麼?並且可以知道什麼?

板書:看見想象推測知道

看見:(在那塊透明的琥珀裏面,兩個小東西仍舊好好地趴着。我們可以看見他們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

師總結:作者的描寫由遠及近,觀察得可真仔細呀。

想象:(它們當時在粘稠的松脂裏怎樣掙扎。)

推測:(發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

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樣的蒼蠅和蜘蛛了。)

同桌兩個人一起再來讀讀課文的最後一小節,然後結合課文內容來説説,這塊琥珀給了你怎樣的感受。

師總結點題:這多年,保存得那樣完好無損,通過它還可以來推測一萬年前發生的故事,並且知道在遠古時代就已有了蒼蠅和蜘蛛這些物種,這塊琥珀可真是奇異呀!

板書:保存完好

(4)根據提示的四個詞語,試着來背背這個小節的內容。(學生自己背,全班齊背)

5、這塊奇異的琥珀讓我們可以推測——生讀:發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師引:並且可以知道——生讀:在遠古時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樣的蒼蠅和蜘蛛。

師:這是這塊琥珀在科研價值方面的奇異之處。

板書:科研價值

理解推測:

(出示解釋:根據已經知道的事情來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是什麼?——再回讀上文——(在那塊透明的琥珀裏,兩個小東西仍舊好好地趴着。我們可以看見它們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

師:根據這些已知的事實,作者推測出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推測出一萬年前我們不知道的事情。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塊琥珀是怎樣形成的吧。

二、學習1——11小節,瞭解琥珀形成的過程,

1、自讀課文的1——11小節,完成課後練習中的按課文內容填空。

出示:

()太陽照射着整個森林,老松樹滲出()松脂,松脂滴下來把兩隻小蟲()包裹在裏面。幾千年過去了,陸地()下沉,海水()漫上來,樹()腐爛了,剩下那隻松脂球。又過了幾千年,松脂球成了化石。

2、琥珀是松脂形成的化石,在它的形成過程中,松脂發生了什麼變化?認真默讀1——11節,找到描寫松脂的語句用“——”劃下來,並且認真自己讀讀。

(1)、交流、出示:

晌午的太陽光熱辣辣地照射着整個樹林。許多老松樹滲出厚厚的松脂,在太陽光裏散發出金黃的光彩。

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幹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裏頭。

兩隻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黃色的淚珠裏。

松脂繼續滴下來,最後積成了一個松脂球,把兩隻小蟲重重地包裹在裏面。

樹慢慢地腐爛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埋沒在泥沙下面。

(2)輕聲讀讀這幾句話,想想這塊琥珀形成經過哪幾個階段?

(3)琥珀是松脂的化石,所以首先是松脂怎麼樣?板書:松脂滴下

(4)交流,出示。

板書:松脂滴下重重包裹埋沒地下

(5)隨機:文中講松脂怎樣包裹住兩隻小蟲?讀句,正音(重重讀chóng)

再讀1——11小節,你認為在琥珀的形成過程中還必須要哪些條件?請你用小標題把他們列出來。

交流板書:天氣炎熱蠅蛛巧遇海陸變遷

根據板書簡要複述這塊琥珀是怎樣形成的,體會琥珀形成的奇異之處。

板書:形成

三、瞭解課文寫作特點和琥珀的作用:

1、出示簡述,讀:一萬年前的一個晌午,熱辣辣的太陽使老松樹滲出了厚厚的松脂,松脂滴下,正好把一隻蜘蛛和一隻蒼蠅包裹起來,結成了松脂球。幾千年後,海陸發生變遷,松脂球被埋在地下。又過了幾千年,松脂球變成了化石。

(1)師:這就是作者根據已知的事實推測出的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作者展開豐富的想象,給我們描繪了一萬年前發生的故事,非常形象地把一塊琥珀的形成過程生動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使我們小朋友愛讀這樣的科學文章。

2、課文中作者給我們描繪了許多生動的情景。如:兩隻小動物在松脂裏掙扎的內容,(第8節)讀一讀。體會作者想象的合理性。

(1)讀兩隻小動物在松脂裏掙扎的有關句子。

(2)師:你覺得作者想象它們在松脂裏掙扎的情節是否合理?請聯繫文中描寫這塊琥珀的有關內容談談。

引讀:作者之所以這樣想象,因為——琥珀中有黑色的圓環。還因為松脂又具有黏稠性。所以,那兩隻小蟲在松脂裏——前俯後仰地掙扎。

小結:可見由於作者科學推測、合理聯想,使得這個科學小故事引人入勝,讓我們讀來彷彿身臨其境。這也是科普文章的一種特點。

2、琥珀除了科研價值以外,它還有其他的用處:

出示:

琥珀:一種很硬的、由微黃到微褐色半透明的樹脂化石,產於沖積土、褐煤層或某些海濱,容易拋光,主要用於裝飾品(如串珠及煙嘴),可作中藥

指名讀。

師小結:老師出示的是字典上琥珀的解釋詞條,如果你以後想知道某些物品的用途,也可以通過查字典這種方式來解決。

總結全文,佈置作業:

課文中蜘蛛吃蒼蠅的故事是根據琥珀中有一隻蜘蛛和一隻蒼蠅想像出來的。請你也發揮想像,説説在那個炎熱的晌午,蜘蛛為什麼要爬向這隻蒼蠅呢?如果自己覺得想像得不錯,可以寫下來。

《琥珀》教學設計 篇三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l、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發現的過程及在科學上的價值,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發展都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二)能力訓練點

1、科學家是怎樣想象這塊琥珀的形成經過的?説説科學家這樣想象的根據。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及想象力。

(三)德育滲透點: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和愛好。

二、重點及解決辦法

引導學生理解科學家是怎樣根據這塊琥珀進行想象的,體會科學家想象的合理性是本課的重點。我利用教材資料設計了松脂球的形成過程,微機演示形象再現科學家的推測,這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課堂實錄採擷)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化石嗎?

生:知道。

師:哪位同學説一下你查找的答案?

生: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蹟藏在地下變成的跟石頭一樣的東西。

師:你們見過鬆柏樹脂的化石嗎?松柏樹脂的化石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琥珀”,(板書 並指點學生讀準課題,之後出示“琥珀”片)琥珀大多呈淺黃色,也有褐色或紅褐色的,可以做裝飾品,老師這有一幅很特殊的琥珀化石的圖片,請大家欣賞。仔細觀察,然後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琥珀的樣子。

(二)學生描繪琥珀。(略)

(這樣通過談話拉近師生距離,展示琥珀圖片給學生清晰印象。讓學生初步見識琥珀並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師:在這塊透明的琥珀的背後,還有一段耐讀的故事呢,你想知道嗎?

生:想!

師:好,打開書45頁,頭看課文之前,請同學們先回憶,前面我們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你一定還記得這篇童話在寫法上有一個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生:由實在事物進行合理想象。

師:那我們這篇課文是否也有這一特點呢?如果有哪些段落是寫實在事物,哪些是合理想象?讀課文時別忘了做上記號,15分鐘自由讀課文,採用高效讀書法自學。

(三)自學過程

(以前介紹過高效讀書法①看課題,提問題②接提示,歸問題③初讀文,讀通順④再讀文,理內容⑤細讀文,深研究。並且介紹過讀書時的六種圈點符號:字加點,詞橫線。重要句,波浪線。分部分,雙豎線。劃層次,單豎線。疑問處,問號現。六種符號要記全。這時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學正體現了自主教學的特點,而且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完成這一任務並不難。)

(這一環節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這是落實自主的、獨立的閲讀的基本條件。在主動、積極的思維中,在豐富的情感活動中,獲得個人體驗和獨特感受,發現並提出問題。這樣不僅鞏固前面學到的學習方法,而且能自覺吸收“活”知識。)

(四)師生交流,互動互學。(課上實錄)

師:好極了,同學們剛才學得都很認真,那麼再學習過程中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識呢?我們交流一下。

生:通過學習我知道了這個故事,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約摸算來,總有一萬年了。

生:我知道了這個故事發生在夏天的一大片松林裏。

生:我知道了小蒼蠅是飛累了想休息一下,被松脂包住的。

生:事情很巧,偏偏有蜘蛛想吃蒼蠅,剎那間,蜘蛛和蒼蠅都被松脂重重包住了。

師:剛才,同學説這件事很巧,你發現了嗎?究竟哪些詞或句子體現了巧呢?

生:第7自然段,剛、突然、剛好、一齊等這些詞都可以看出事情真得巧極了。

師:你讀一下這段突出巧極了,試試看。

生:讀。(師指點生讀,讀出感情。必要時師可範讀)

師:咱們接着交流所得好嗎?好,接着來。

生:通過讀課文,我知道了那隻小蒼蠅很可愛。

師:為什麼這麼説?

生:作者這樣描寫小蒼蠅(一個小蒼蠅展開柔嫩的綠翅膀,在太陽裏快樂地飛舞。)

生:老師,我也同意這個觀點,第四自然段寫道(那個小蒼蠅停在一棵大松樹上。它伸起腿來撣撣翅膀,拂拭那長着一對紅眼睛的圓腦袋。)

師:同學們看得真仔細,説的好,我也同意。

生:我知道了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四個條件:1、有松柏樹。2、夏天,晌午,太陽光熱辣辣地照射着整個松樹林。3、蜘蛛和蒼蠅碰巧在一起被一大滴松脂包裹住。4、松脂不斷往下滴。

生:由松脂球變成琥珀還需兩個條件: 1、經過漫長的時間, 2、地殼變動。

師:你們是否同意他們的觀點呢,同桌交換一下意見。同意嗎?

生:同意

師:請看投影(微機展示松脂球形成的過程)認真觀察後要作複述。

師:同桌互相複述,看誰説的好。

(生練習複述之後師點同學複述)(略)

(此處,展示課件可以讓孩子們獲得清晰、形象的認識,他們剛剛十二、三歲,新奇感佔優勢,看看動畫,肯定興趣盎然,課堂氣氛怎會不活躍呢?同桌互相複述,給每個孩子同等的鍛鍊機會,活動面廣,正符合現在提倡的課上讓所有的學生都動起來的思想。老師走到學生中間去,傾聽他們的意見,可以及時發現問題,並且貼近學生成為他們喜歡的夥伴、合作者。)

師:你們的收穫真不小,還有什麼高見?

生:我發現科學家的想象非常合理,不僅體現在琥珀的形成過程上,還體現在琥珀的發現過程上,他不是任意安排了兩個人,而是安排了父子倆。

師:同學們同意嗎?如果同意説説理由。(找學生讀14—17自然段,再闡述理由)

生:兒子天真活潑,好奇心強,才發現了琥珀。如果換了大人他即使踩着硬東西也不一定挖出來看看究竟是什麼。

生:爸爸很識貨,知道這是一塊罕見的琥珀,這樣琥珀才被發現。

生:我知道1-17自然段是想象,18自然段是事實。

(這一環節我用課堂實錄作例子,無非是想證實課上的交流是每個自主教學必要的環節。學生可以把自學到的知識、感受都公佈於眾,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給學生正確的點評和引領。它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暢所欲言的舞台,而且在民主、寬鬆、和諧、愉悦的氛圍中,生與生、師與生融為一體,真正實現接觸零距離,溝通無障礙。)

(五)學生質疑。

師:剛才,同學們交流了自己的收穫,那麼還有不懂的地方請提出來。

學生質疑:1、書中説“一個小蒼蠅”為什麼不説“一隻小蒼蠅”?

2、第8自然段中説“兩隻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的黃色的淚珠裏”為什麼不説“兩隻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的黃色的汗珠裏”?

師:同學們提得問題很有價值。那究竟為什麼呢?同學們分小組討論。(小組討論之後全班交流)

生:前面我説過作者把小蒼蠅寫得很可愛,他是不是有意用“個”而不用“只”更能體現小蒼蠅的人格特徵突出小蒼蠅的可愛。

生:我同意,作者其實就是把蒼蠅當成了可愛的小生靈,就好象是人一樣。

師:也許正如同學們所説,我贊成同學們大膽的推測。第二個問題你們有什麼意見?

生:我認為用“汗珠”更合適,因為當時正是夏季,而且晌午的太陽火辣辣的照着,老松樹一定很熱。

生:我認為用“淚珠”好,作者這樣寫是用擬人的修辭方法。使得句子形象生動。

生:用“汗珠”也是擬人句啊。

生:我認為用“淚珠”更合理,老松樹是多麼不情願看見兩個小東西被自己傷害啊!

師:同學們爭論的很激烈。我為同學們的精彩發言而感到欣慰。其實我覺得作者用“淚珠”比“汗珠”好,正像最後的同學所説他多麼不情願傷害兩個小東西呀,這充分體現了老松樹人性的善良。如果你願意用“汗珠”的話,讓它出現在你的故事中。

(這一環節是孩子們思維火花的碰撞,大家提出疑問,通過討論、交流、探究,羣策羣力、集思廣益,把學習引深或拓寬。)

(六)學生總結一節課所得。

(讓學生把一節課的重點總結、歸納是個好辦法,它可以鍛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有助於老師瞭解學生課上所得)

(七)聽錄音再次欣賞這個,j、故事。

(微機將錄音和畫面合二為一,給學生一個整體印象,並且錄音對下面的感情朗讀有示範作用。)

(八)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培養語感,加強情感薰陶,便於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和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

(九)拓展統習(課了作業)

師:這是科學家的想象,那麼你們這些未來的小科學家們,你們是不是有更生動、更精彩的設想呢?發揮想象也寫《琥珀》,千萬注意:想象要合理,要有科學根據。

(這是課上的延伸,對學生的思維會是個很好的鍛鍊,孩子們課上的突發奇想,總得有一個描繪的空間,這兒為他們創設一個自由時空,任孩子們隨意抒發。)

《琥珀》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要求:

1.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這塊琥珀的特點和價值,認識琥珀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閲讀科普讀物的興趣和能力。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指名讀課文,讀後思考討論:

l. 課文中講的這塊琥珀有什麼特點?(透明的琥珀裏有一隻蒼蠅、一隻蜘蛛躺在裏面。)

2.那麼,這塊琥珀有什麼價值呢?(人們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這為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提供了依據。)

二、啟發談話

這篇課文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這塊琥珀的樣子,運用了豐富合理的想象,告訴了我們這塊琥珀的形成經過及發現過程。

三、閲讀課文

1.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讀後討論:“約摸”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一萬年前要用上“約摸”這個詞?

(“約摸”,大概估計。從課文中可以看出這個松脂球掛在一棵老松樹立過了幾千年,後來地殼發生變動,松樹腐爛,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又過了幾千年,這樣合起來肯定超過一萬年了。)

3.老師小結:因此,科學家的推測和估算是有根據的。

4.指名讀第2-11自然段。讀後思考:

(1)我們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須具備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有松柏樹,從課文中找出描寫松樹的句子。

(2)課文中有幾處寫了太陽光的熱?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3)為什麼科學家想象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夏天的晌午,“太陽光熱辣辣地照射着整個森林?”(因為松樹、柏樹只有在天氣很熱的時候才能滲出樹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陽光最熱的時候。)

5.老師小結:因此,炎熱的夏天是科學家想象琥珀形成必須具備的第二個條件。

6.課文中還有一句寫“海在很遠的地方翻騰怒吼”,科學家想象的根據是什麼?(由松脂球變成化石,要經過很長時間,而且要淹沒在地層裏面,所以科學家想象,離森林很遠的地方有海在翻騰怒吼,這就為下文琥珀出現在海灘上伏下了一筆。)

7. 指名讀第3-4自然段。

8.老師小結:作者對蒼蠅的出場,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細緻地描寫了小蒼蠅的外貌、動作、心情,寫得活靈活現。

9. 指名讀第8自然段。

10. 老師小結:作者對蜘蛛的描寫,突出地刻畫出了它小心翼翼的動作,生怕驚飛了蒼蠅而捱餓的心理,寫得十分傳神。

四、繼續學習課文

1. 思考討論:科學家是根據什麼想象就在蜘蛛剛撲過去,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幹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裏頭呢?

(松樹滲出的一滴樹脂能同時包住一隻蒼蠅和一隻蜘蛛,這滴松脂一定是很大的。而蜘蛛要吃蒼蠅又必然要捱得非常近。這樣就出現了千載難逢的巧遇。這是完全可能的,因而想象是有根據的,十分的合理。)

2.老師小結;松脂把兩隻小蟲包在裏頭,再加上松脂繼續地往下滴,又把原來的蓋住了,就積成了一個松脂球。

3. 思考討論:松脂球是怎樣變成了化石的?

(後來經過很長的時間,地殼發生變化,陸地沉下去,海水漫上來,森林被海水淹沒,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這就形成了化石。)

五、啟發談話

對於這塊琥珀的形成,科學家的想象也很合理。

思考討論:

1. 這塊琥珀是怎樣被發現的?(風吹浪捲到岸邊,孩子踩着後挖了出來,孩子的爸爸認出這是一塊琥珀。)

2. 漁民看到這塊琥珀,為什麼説這是很少見的?(一塊琥珀包裹兩隻蟲子是很少的,再次表現出了這塊琥珀的不可多得,極有價值。)

六、齊讀最後一段

七、老師小結

這塊琥珀給科學家們提供了研究的依據。既然在一萬年前形成的琥珀裏已經有蒼蠅和蜘蛛,那麼蒼蠅和蜘蛛的存在一定有一萬年以上了。這是這塊琥珀在科學研究上的價值。

《琥珀》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激發探索大然奧祕的興趣。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和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小組合作研究表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就把自己當成小科學家,好不好?看(圖)它就是你們研究的對象,你們知道它叫什麼?琥珀(板書課題)

這是一塊怎樣的琥珀?還有別的説法嗎?

是不是所有的琥珀都是這樣的?它可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就因為裏面有這兩個小東西,大科學家還特地為它編了個故事。這個故事讀過了嗎?

二、檢查預習情況

1、什麼叫琥珀?

2、這塊琥珀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松脂球的化石裏多了一個蜘蛛和一個蒼蠅。

3、這塊特殊的琥珀有什麼價值呢?其它琥珀也有這個作用嗎?

(齊讀描寫琥珀的價值的語句)

三、質疑定標

1、讀了課文,你有哪些問題要提出來研究?

(可以是自己發現的,也可以是想不明白的)

2、整理學生的質疑

這些問題有的與琥珀的形成有關,有的與琥珀的發現有關,有的是寫作方面的,也有的不屬於本節課的研究範圍。如

(板書問題要點)

3、在眾多的問題中,你最想研究的是什麼?

(板書形成?)

那科學家是怎麼想的呢?

四、個人自學,小組合作

1、請同學們仔細讀(1-12)小節,邊讀邊圈劃。從中找出琥珀形成的條件。(教師巡視)

2、小組合作研究。

(四人一小組成立科學研究小隊,看哪小隊研究得既準確,又迅速。)

五、師生合作

看這小隊的(出示)你們是否完全同意?

(不滿意可幫它完善,滿意的話可針對某一條件説説理由。)

要點如下:

①時間長(從哪兒知道)

②炎熱的夏天(熱辣辣的太陽光)為什麼?

你從哪裏讀出來的?

指名讀第6小節。

③老松樹(松脂)(老松樹最怕的就是)

④繼續滴(球)

⑤蜘蛛、蒼蠅(怎樣才能進去?)

(第7小節)指名讀(怎樣進去的)

齊讀。從剛剛好一齊)這些説明這件事非常湊巧。如果不湊巧呢?為什麼?

指導讀第5小節。

自由讀。(評議)

指名讀。

齊讀。

師:唉,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引讀,第8小節)

解答淚珠圓環的問題。

⑥陸沉海漫(第11小節)

⑦埋入泥沙。

師小結:通過剛才的交流,你看這些條件能缺少一個嗎?(整理條件)哪個條件最關鍵,如果沒這隻能形成一般的琥珀。

琥珀怎樣形成的弄明白了嗎?

六、學習琥珀的形成

1、速讀。

2、指名説。

3、這只是科學家想象這塊琥珀被發現的一種可能,是不是隻有這種可能呢?

4、請你們展開想象還有哪些發現琥珀的可能?

七、總結延伸

1、學到這兒,課文還有問題沒有解決嗎?

2、作業:

(虛擬情景)昨天,我在網上瀏覽得知,你們今天研究的這琥珀就陳列在我國生物博物館裏,為了讓世界更多的人前來了解它,我想請你們根據課文內容,為琥珀寫一廣告。

《琥珀》教學設計 篇六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正確讀寫“琥珀、颯颯、拂拭、熱辣辣、前俯後仰、淹沒、澎湃、粘稠、推測、松脂”等詞語;

2、認真閲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結構;

3、初步瞭解琥珀形成的過程,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真閲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結構;

2、初步瞭解琥珀形成的過程,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整體感知課文

通過觀察和查找資料,誰説説什麼是琥珀?(琥珀是古代松樹枝的化石,淡黃色,也有褐色或紅色的,可以作裝飾品。)

快速讀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塊什麼樣的琥珀?

二、檢查預習

1、讀一讀本課生字,組詞,説説易錯的字

琥珀 蠅 脂 撣 拭 辣 滲 澎湃 黏 測

注意:“脂”“滲”“湃”的讀音;“拭”“黏”的書寫。

2、交流預習時弄懂的詞語

三、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描寫琥珀形成過程的部分,作上記號,再給文章分段,並批註每段的主要內容

1、指名讀每部分,説説每部分的內容:

第一部分:(1~12自然段)先敍述了琥珀的形成過程。

第二部分(13~17自然段)接着敍述了琥珀的發現。

第三部分(18自然段)最後描寫了琥珀的形態,即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過程的依據。

2、默讀課文,思考畫批: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有哪幾個階段?

3、小組討論,並提出不懂的問題。

四、小結

記住我們同學提出的問題,下節課繼續討論,並回憶對比一下這篇課文在敍述順序上和《黃河象》有哪些不同?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培養想象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培養想象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啟發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誰還記得《黃河象》這篇文章講述了什麼內容,按什麼順序講的?我們是怎麼學習的?

出示板書:

黃河象

按一定順序寫: 看 ── 想 ── 發現

(骨架) (來歷) (化石)

化石的形成: 200年前 炎夏 河邊 喝水陷入河 泥沙下變化石

學法:先理清文章順序,然後細讀想象理解化石形成的過程和依據,最後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二、那麼《琥珀》這課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呢?請你快速默讀課文

1、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琥珀》 想 ── 發現 ── 推理

(形成) (化石) (價值)

2、接着我們上節課的話題討論: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有哪幾個階段?

⑴ 學生交流畫批的結果,教師幫着梳理點撥

松脂把兩個小蟲一起包裹在裏面;積成松脂球;松脂球變成化石。(有語氣地讀一讀相關的句段)

⑵ 出示學生的問題:在什麼情況下“松脂球”才可能把兩個小蟲一起包裹在裏頭?

學生歸納出:炎熱的夏天;在松林裏;非常巧合(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⑶ 這塊琥珀形成的必要條件是什麼?

時間長,上萬年;陸地下沉,海水上漫;松林被淹,松樹慢慢腐爛;松脂球埋在沙下面,形成化石。

⑷ 請你有語氣地讀一讀“發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邊讀邊想象琥珀形成的過程。(評讀)然後誰來複述這個過程?

(本站★)⑸ 這樣想象的依據是什麼?指名讀最後一段,注意各句之間的關係。

三、總結對比

《黃河象》和《琥珀》在寫法和內容上有何異同?(內容相似,但敍述順序有所不同)

投影出示板書:

順序:

《黃河象》 看 ── 想 ── 發現

(骨架) (來歷) (化石)

《琥珀》 想 ── 發現 ── 推理

(形成) (化石) (價值)

化石形成:

《黃河象》 200萬年前 炎夏 河邊 喝水陷入河 泥沙下變化石

《琥珀》 一萬年 夏天 樹林 松脂裹小蟲 泥沙下成化石(松脂球)

四、有語氣地讀一讀你喜歡的段落並評讀

【板書設計】

琥珀

順序: 想 ── 發現 ── 推理

(形成) (化石) (價值)

化石形成: 一萬年 夏天 樹林 松脂裹小蟲 泥沙下成化石(松脂球)

《琥珀》教學設計 篇七

一、讀拼音寫漢字

二、多音字組詞

三、判斷下面句子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大風把小樹颳得東倒西歪。( )

2、小樹被大風颳得東倒西歪。( )

3、大風颳得小樹東倒西歪。( )

4、小樹把大風颳得東倒西歪。( )

5、我們閲讀課外書,可以增長知識和寫作水平。( )

四、把下面的詞分成四類寫下來

猴子 松鼠 捲心菜 黃鶯 芹菜 菠蘿 兔子 鴨梨

楊梅 菠菜 喜鵲 絲瓜 哈密瓜 野豬 西瓜 狐狸

麻雀 黃花菜 百靈鳥 燕子

五、整理錯亂的一段話,並標出序號

( )牛頓見了,覺得很奇怪,他想:“這個蘋果為什麼會掉下來呢?”

( )“那一定是因為它太熟了,”他自言自語地説,“可是為什麼蘋果只向地上落下,卻不向天上飛去,也不向左邊或右邊拋開呢?”

( )牛頓是世界上有名的大科學家。

( )牛頓發現了這個問題,便專心研究。後來,終於發現了蘋果向下落的祕密是因為地球有吸引力。

( )一天傍晚,他坐在蘋果樹下,忽然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落在他的身邊。

六、按要求改寫句子

“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1、那個漁民的兒子把埋在沙裏的琥珀挖了出來。

2、海水漸漸漫上來,把這片森林淹沒了。

縮句:

3、一隻小蒼蠅在太陽光裏快樂地飛舞。

4、許多老松樹在熱辣辣的太陽光裏,滲出厚厚的松脂。

七、閲讀答題

復活節島

太平洋的南部,有一個近似三角形的小島,那就是有名的復活節島。這個島過去經常有火山爆發,至今島上還有許多死火山。//

⑴ 這個島出名不在於有火山,而是因為島上那些巨型石雕人。島上一共有670個石雕人,其中267個集中在拉諾拉拉庫火山下,其餘的分佈在島上的其他地方。這些石雕人特別高大,一般在7至10米之間。體重一般在50噸到60噸左右,最重的估計有90噸上下。這真是名副其實的巨人,誰到了它們面前都會發出驚歎。

這些石雕人的模樣非常奇特,一個個大頭、窄額頭、高鼻子,眼眶全都深深的。他們的頭微微地往下垂。嘴巴撅得能拴住一頭驢。

它們的雙手按在鼓起的肚子上,都帶着紅色巖石雕成的圓柱形的帽子。造型手法非常誇張,好像今天“現代派”的作品。石雕人的表情各不相同,有的高傲,有的平和,有的憤怒,有的快樂,有的憂鬱,還有的表現出對什麼都無所謂的神態。//

⑵ 這些巨大的石雕人到底是誰的傑作?這是多少年來人們一直想解決而又沒有解決的問題。有人説這些石雕人是印第安人的傑作,因為幾千年前這一帶是印第安人聚居的地方,他們創造過燦爛的文化。可是為什麼別的東西都消失了,只有這些石雕人存在呢?這種説法比較渺茫,又缺乏有力的根據,因此許多人都不信服。

也有一些人認為,這些石雕人是宇宙人的傑作,因為要完成這些石雕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從雕刻到運輸在今天也是相當費力的,遠古的人根本無法做到。這裏曾是宇宙人的基地,他們在宇宙裏縱橫奔馳,到很遠的地方去開闢新天地,忘記了這裏還有這麼一塊樂土。當然,這種説法更加離奇了,簡直像神話一樣,所以它的可靠性就更小了一些。//

⑶ 説來説去,復活節島上的石雕人至今還是一個謎,誰也沒有揭開。越是這樣,這些石雕人的魅力就越大,到那兒去找答案的人也就越多。我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揭開這個謎。

1、文章已經用“//”分成四段,寫出段落大意。

2、⑴⑵⑶處畫“____”的句子,在文章結構中起什麼作用?

3、根據你的想象推測,這些巨型石雕人可能是誰的傑作呢?

【參考答案】

一、讀拼音寫漢字

琥珀、撣撣翅膀、美餐、前俯後仰、推測、澎湃、拂拭。

二、多音字組詞

心臟 模型 上將 跌倒

骯髒 模樣 將來 倒映

三、判斷下面句子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 2、√ 3、√ 4、× 5、×

四、把下面的詞分成四類寫下來

1、猴子、松鼠、野豬、狐狸、兔子;

2、捲心菜、芹菜、菠菜、絲瓜、黃花菜;

3、菠蘿、鴨梨、哈密瓜、西瓜、楊梅;

4、黃鶯、喜鵲、麻雀、百靈鳥、燕子

五、整理錯亂的一段話,並標出序號

3 4 1 5 2

六、按要求改寫句子

1、埋在沙裏的琥珀被那個漁民的兒子挖了出來。

2、海水漸漸漫上來,這片森林被淹沒了。

3、蒼蠅飛舞。 4、松樹滲出松脂。

七、閲讀答題

1、⑴ 太平洋南部有個復活節島。

⑵ 石雕人巨大沉重,模樣奇特。

⑶ 猜測石雕人的來歷。

⑷ 石雕人仍是一個謎。

2、承上啟下。

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