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春》精品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4.53K

《春》精品教學設計

《春》優秀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本課是語文出版社出版的國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第三單元第9課。本單元要點是引導學生學會寫景的方法,學會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而《春》是寫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朱自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引導人們去欣賞大地回春的動人景象,並感受春天所帶來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希望。《春》不但在選材上、謀篇上緊緊扣住了春天的特徵,而且在語言的技巧上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因此,《春》作為第三單元第一篇課文出現是有其道理的。由《春》這一課開始,繼而學習後幾篇課文來加深理解人們熱愛自然的感情,並在誦讀中體會、學習觀察自然的方法,學會用形象的語言描寫景物。

學習者分析

七年級學生年齡小,閲讀能力不是很強,特別是對寫景抒情的散文,往往缺乏深刻的體會,理解不到作者的情感。我打算從朗讀入手,利用教師範讀、學生自讀、朗讀競賽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在不斷的“讀”中逐步加深對“美”的體驗,逐步感受春天帶給人們的奮發向上的情感。

教學設計

《春》一直是國中語文教材中的重點篇目之一,本文不管在選材、佈局謀篇還是語言上都堪稱典範。按照編者的思路,通常我們都是採用盼春-繪春-贊春這一順序來教,重點帶領學生分析作者描繪的五幅圖畫: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而這次教學設計,我嘗試打破這一常規,整篇課文的教學以朗讀為主線貫穿始終,讓學生在朗讀中重點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理論依據

朗讀教學既是傳統的,又是新興的;既是語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學的,又是審美。朗讀有助於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在朗讀中,能夠體會到文章的內容、神韻、風格。朗讀是培養學生精讀能力的有效方法,特別是含義較深的語句段落,可以在反覆地朗讀中,讓學生體會品味。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A.用普通話有感情反覆地朗讀課文,理解並品味文中美的情景,美的結構,美的語言。

B.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品讀精彩句、段。

C.學習本文細緻觀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徵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理解體會本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D.引導學生了解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

過程與方法:

A、通過聽讀、朗讀、品讀等方式,讓學生感知課文內容。

B、通過對妙詞佳句的品析,培養學生的語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體會美文,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B、培養學生形成熱愛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賞析本文優美的語言。

2、細緻觀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徵進行細緻地描寫。

難點

作者借景抒情的寫作特點。

教學突破

以朗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指導學生在朗讀中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剪輯並重新錄製音樂《早春曲》、《春意盎然》;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詞,蒐集有關作者資料及有關描寫春天的詩句。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聽讀、朗讀中理清文章思路。

二、教學重點:整體感悟,理清思路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一學生完成)

同學們,天氣漸漸地冷了,冬天的腳步聲越來越清晰。迎着冬天的笑臉,我想起了雪萊的一句詩: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一提到春天,我們眼前就彷彿展現出一幅幅美麗動人的圖景。同學們,讓我們伴着這優美的音樂,隨着老師一起走進朱自清先生描繪的《春》之中。(多媒體顯示課題及作者)

(二)聽配樂朗誦。播放背景音樂,老師聲情並茂地朗誦。多媒體顯示:聽讀,説感受的話。

(三)讓學生談談聽朗誦後的感受。

師:聽了朗誦,你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請你以這樣的句式説一句話。(多媒體顯示:聽了朗誦,我聽到了……/聽了朗誦,我看到了……/聽了朗誦,我感受到了……例:聽了朗誦,我感受到了人們盼望春天的熱烈而急切的心情。)

(四)自由朗讀,分組(分為8個學習小組)討論文章層次的起止段落。教師用多媒體提示課文思路(盼春-繪春-贊春)。

(五)每個學習小組派一名學生參加聯讀課文。要求第1名學生讀“盼春”,第2-7名讀“繪春”部分,第8名學生讀“贊春”部分。(聯讀時不告訴學生起止段落,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層次理解是否正確。)

(六)經過自由朗讀和小組代表的聯讀,全班交流對文章結構的理解。

教師明確:(多媒體顯示)

第一部分(①):盼春

第二部分(②-⑦):繪春(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第三部分(⑧-⑩):贊春。

(七)課堂小結。

(八)作業佈置

1、誦讀全文。2、完成課後練習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優美的語言;2、學習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

二、教學重點: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優美的語言;2、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

三、教學過程:

(一)引導品析“春草圖”(用多媒體顯示品析步驟)

1、朗讀指導。教給學生朗讀的技巧,學會正確使用四種朗讀符號(﹏﹏重音輕讀;重音;︱小停;︵拖音)

2、第一次朗讀(自由讀),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換字,不倒字,不多字。

3、第二次朗讀(齊讀),思考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麼特點來寫?

教師明確:嫩、綠、多

4、第三次朗讀(男_各讀一層),悟一悟這段層次劃分的問題。教師提示可劃兩個層次。

教師明確:先正面寫,第一句用擬人手法,第二句由近而遠,把春草人格化,顯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綠綠的”,從質地、顏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嫩、綠的特點,“滿是的”用口語顯示春草的生機勃勃的特點;然後是側面寫,第三、四句寫春草給人的歡樂與感受,充滿活力。

5、第四次朗讀(個_聲讀),把“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換為“小草一下子從土裏生出來”,體會其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教師明確:“偷偷”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鑽”字寫出了小草萌發的力量以及小草頑強的生命力。而修改以後沒有這樣的表達效果。

6、美讀,各學習小組派出一名代表朗讀,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教師提示:語調:輕快;感情:喜愛、讚美

7、教師小結(多媒體顯示):

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①抓住景物在特定季節、特定地點的特有現象進行描繪,使其特徵突出。②寫景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③寫景散文的文筆優美精彩。

(二)運用上面所學的方法賞析“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每兩個學習小組一幅圖,分工協作。

(三)各學習小組發言人把本組討論結果提交全班進行交流,

教師明確:(多媒體顯示)

1、“春花圖”

①特徵:花朵多,花色豔,花味甜

②順序:由上而下、由實到虛。

③語言:修辭-擬人、比喻、排比。

用詞:第③句中的“鬧”字寫得好,好在它不僅寫出了聲音,還寫出了熱烈的氣氛,繪聲繪色地表現出一派明媚的春光

④感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躍然紙上。

2、“春風圖”

①特徵:和煦、芳香、悦耳

②順序:觸覺、嗅覺、聽覺

③語言:修辭-引用、擬人、比喻

3、“春雨圖”

①特徵:細密、輕盈

②順序:由近及遠、由景及人

③語言:修辭-排比、比喻

4、“迎春圖”

①特徵:充滿活力

②順序:由點到面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佈置:1、完成課後練習四、五2、背誦全文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學習本文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

二、教學重難點:體會本文寓景,情景交融的特點。

二、教學過程:

(一)朱自清的《春》寫得太美了,其實自古以來,春天一直是人們歌詠的對象,請大家把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描寫春天的詩句互相交流並保存到自己的讀書筆記本上,然後任選一幅春景圖,給它配上能反映其特徵的詩句。

教師推薦部分詩句:(課件顯示)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唐杜甫《絕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支紅杏出牆來。--宋葉紹翁《遊園不值》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二)選取文中你最喜歡的一兩句話背誦並模仿寫句子。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然後選取寫得好的在全班宣讀。

(三)《春》是一幅精美的畫,它形象生動,姿態萬千,色彩繽紛,春意盎然。《春》是一首動聽的歌,它曲調優美,節奏歡快,動人心絃,發人深思。其實朱自清留給我們的美文不僅僅是《春》,他的《荷塘月色》,他的《背影》,他的《綠》都是不朽的篇章。課後請同學們再次親近朱自清,感受朱自清心靈中飄揚的那片風景。

(四)美文不朗誦不足以表現其美,推薦一位朗誦的同學進行配樂詩朗誦,讓《春》的課堂教學在優美的配樂詩朗誦中結束。

(四)作業:1、整理有關描寫春天的詩句。2、課外寫一段描寫景物的文字3、閲讀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並作讀書筆記。

附板書設計:

板書:

盼春

春草圖(草報春)

山(朗潤) 春花圖(花爭春)

春 繪春 總體輪廓 水(漲) 局部描繪 春風圖(風唱春)

太陽(紅) 春雨圖(雨潤春)

娃娃--新 迎春圖(人迎春)

頌春 三個比喻 姑娘--美

青年--力

《春》優秀教學設計2

《春》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以本文為例,引導學生了解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 2.感受課文中所表現的自然美。 3.訓練有感情地朗讀文章的能力。

4.領會文章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及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

二、教學重點

1.指導並訓練學生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讀出感情的基本方法。 2.學習本文的結構安排:按照盼春、畫春、贊春的順序描寫春天。

三、教學難點

1.學習文章嚴謹而精美的結構安排。 2.學會細緻觀察,並準確地描寫自然景物。 3.作者是如何“畫春”的。

四、課時安排 3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大自然充滿了美,人們對大自然也充滿了關愛之情,描寫自然美景的散文不勝枚舉,這一單元就是一個寫景散文單元。我們將以這些課文為例,瞭解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具體感知作家們是怎樣把那些活生生的自然景物用文字再現出來,同時又賦予其美好意境的。

今天我們學習著名散文作家朱自清的優美散文——《春》。 (出示教學目標:瞭解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板書課題、作者) (二)整體感知 1 2 第一部分(第1節):盼春

第二部分(第2—7節):畫春

(描繪了五幅春天的圖畫:)

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第三部分(第8—10節):贊春 (或放錄音),要求學生理解課文的整體結構,理清文章思路。

1 3

(學生暢所欲言,教師適當引導或做鼓勵性評點) 《春》是一幅精美的畫,它形象生動,姿態萬千,色彩繽紛,春意盎然。

《春》是一首動聽的歌,它曲調優美,節奏歡快,動人心絃,發人深思。

這樣的美文,我們怎能不仔細品讀,深入揣摩,領略其中的奧妙? (三)具體感知

1 (1)抓住景物在特定季節、特定地點的特有現象進行描繪,使特徵突出。 (2)寫景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 (3)寫景散文的文筆優美精彩。

(4)“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寫景的目的最終還是要表達自己的感情,因此融情於景,或借景抒情,是寫景散文的共同特徵。(教師介紹為主,學生可以結合課文發表意見。) 2品味如何將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

(1)“盼望着,盼望着。”(反覆,突出急切之情。朗讀時要上揚。) (2)“近了”(欣喜之情溢於言表,擬人手法更顯生動,重讀。)(學生誦讀品味。) 3麗的圖畫呢? (1)引導學生誦讀第2節,結合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談自己的感受。

(擬人:突出萬物復甦的特點——“剛睡醒”。排比:由面到點,具體描寫了春山春水春日“張開了眼”的情態,勾勒出春天來臨的輪廓,語言優美,特徵突出,順序清楚,充滿喜悦之情。) (2)在理解第2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的有關知識,具體感知“春草圖”,誦讀、品味。

(學生朗讀、分析、討論。教師引導、指點。) ①寫出春草什麼特點?(新,充滿活力。) ②順序:(由點到面,由近及遠,從正面到側面。) ③語言特色:

(修辭:擬人、排比。——形象再現了春草勃發帶給人的歡快心情。) (用詞:動詞,“鑽”;疊詞,“偷偷地”“嫩嫩的”“綠綠的”“輕悄悄”“軟綿綿”。)

的方法朗讀第1節,處理好朗讀重音與停頓, 2 ④作者流露出怎樣的感情?怎樣讀才能將這種喜愛之情表現出來? (學生嘗試誦讀、背誦。注意通過抑揚、重音、節奏的變化表達出感情。) (四)課堂小結

誦讀了

2、3兩節,我們應該瞭解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並能運用這些知識去閲讀寫景的文章:寫什麼景?抓住什麼特點?用了怎樣的順序?有何語言特點?景中包含着怎樣的情?這樣學習,我們才能不僅知其然,而且還能知其所以然,真正形成閲讀寫景散文的能力。

(五)佈置作業

(1)運用所學方法閲讀“春花圖”,進行書面分析。 (2)誦讀全文,爭取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

板書設計

朱自清

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

學法

盼春

春草

特徵突出

誦讀

春花

順序明晰

品味

畫春——

春風

語言優美

感悟

春雨

情景交融

迎春

贊春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課所學內容,導入新課 1 2

31—3節。

?

? (二)運用所學知識誦讀、品味“春花圖” 14節。

(討論如何讀才能表達出感情。節奏、重音、抑揚起伏等) 2 ①特徵:

百花競放——“不讓”

3 鮮豔芬芳——“紅”“粉”“白”“甜味兒”

多而閃爍——“遍地是”“眨”

②順序:

由上而下、由實到虛、由正面到側面。

③語言:

修辭——擬人、比喻、排比(分別討論其作用)。

用詞——“鬧”“飛”“眨”等(體味語言生動形象的感染力)。

④感情:

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躍然紙上。 (結合表達效果分析概括)

3 (三)引導學生誦讀品味“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

1 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已經能夠從寫景特徵、寫景順序、語言特色、感情表達等幾個方面對語段進行分析。如果説對“春草圖”的分析是老師的一個“示例”,那麼對“春花圖”的分析則是大家合作完成的一道“例題”,下面就應該做“習題”了。 2 (可分小組,各完成一個語段,完成後彙總) ①春風圖:

特徵

(和煦、芳香、悦耳)

順序

(觸覺、嗅覺、聽覺)

語言

(修辭:引用、比喻、擬人)

(用詞:略) ②春雨圖

特徵

(細密、閃爍、綿長)

順序

(由近及遠、由景及人)

語言

修辭:略

用詞:略

③迎春圖

特徵

(充滿活力)

順序

(由點到面)

語言

(體會“一年之計在於春”的作用、疊詞……)

3 (由學生主講,教師適當引導或點評) 44—6節。

(由學生讀、評,要爭取運用朗讀技巧準確表達文章感情) 54—6節、背誦。

(四)總結本節課內容

這堂課我們根據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誦讀、品味、感悟了幾幅優美的春的圖畫,具體感知了美的意境和語言的魅力。(或由學生談分析語段的體會,總結歸納思路方法) (五)佈置作業 1自己錄音欣賞。 2 3 板書設計

朱自清

春花(風、雨)圖

特徵

順序

語言

感情

第三課時

(一)朗讀、背誦第1—7節,導入新課 1 2 3 (二)具體感知“贊春” 1 28—10節,體味其中的美感。

(請學生評點)

(學生表述,教師引導評點,合作歸納) 5 作者連用3個比喻,讚美了春天的哪些特點? ①“剛落地的娃娃”,強調春的“新生”。

②“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強調春的“漂亮、嬌美”。

③“健壯的青年”,強調春有“無窮活力”。

這3個比喻句,生動形象地突出了春天的“新”、“美”、“力”三個方面的特點,抒發了作者讚美春天的真摯情感,總結了全文,表現出積極向上的主題。

從這3段來看,語言清新流暢,擬人、比喻形象生動,段與段之間形成排比,節奏感強,表現力豐富,極有感人的力量。 3 (三)總結全文

(主要由學生分別總結,教師適當引導、概括)

1 3節。

要寫好景物,就必須細緻觀察。只有抓住特定景物在特定時節的特有情態進行細緻的描摹,才能將事物特徵準確地表現出來。作者通過含情的畫筆,繪形繪色,描繪了春天幾幅風景畫,景物特徵突出,充滿詩情畫意。

2 (由學生回顧全文結構:盼春;畫春—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贊春) 作者根據揭示主題和抒情的需要,一共展現了5個畫面。層次井然,思路清晰,從輪廓到細部,從花草到春風春雨,從大自然的畫面到人們的活動畫面,安排有序,畫面之間的連接自然、緊湊,並以前4幅畫面作為第5幅畫面的鋪墊、烘托,從而開拓意境,揭示題旨,很好地表達了作者讚頌春天、憧憬未來的感情。

3 (學生舉例分析,歸納概括特點及作用) 大量運用精彩的比喻句和擬人句,形象生動地描繪景物特徵,抒發內心情感。如:寫春花,用“火”、“霞”、“雪”來比喻桃花、杏花、梨花的色彩,使人聯想到火的熾烈、霞的絢爛、雪的高潔,給人以美好的感受。寫地上的野花,“像眼睛,像星星”,使人彷彿看到了遍佈草叢中的野花在春風中在陽光下時隱時現的動人情景。結尾的3個比喻句,設喻新穎,含義深邃。嶄新的容貌、多彩的風姿、青春的活力,這就是作者把握的、並由衷讚美的春之特色。擬人句如“春天的腳步近了”,把春擬人化,讓讀者彷彿看到她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為全文定下了活潑、輕快的抒情基調,烘托出詩的氛圍; 6 寫春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百花爭春的情態。

遣詞造句優雅和諧。文中大量運用短語、短句,而且大量運用疊詞,如:“嫩嫩的”“綠綠的”“輕悄悄的”“軟綿綿的”。這種句式,結構整齊、勻稱,音韻和諧、優美,節奏輕盈、活潑。 4

“一切景語皆情語”,文章賦予各種景物以鮮明的感情色彩。如寫野花:“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作者賞花的欣喜之情,傾注在字裏行間,這些小野花都彷彿變成了富於感情的活生生的小精靈,內在的詩情與外在的景物和諧地交融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畫面的境界也因之抹上了一層濃郁的抒情色調。《春》是精美的畫,它形象生動,姿態萬千,色彩繽紛,春意盎然;《春》是動聽的歌,它曲調優美,節奏歡快,動人心絃,發人深思,激發人們珍惜春光,奮發有為。 5 (四)總結寫景散文的共同特點及閲讀方法 1 2 (五)佈置作業 1 2向大家推薦。

板書設計

朱自清

基本特點

閲讀方法

盼春

特徵突出

春草

誦讀文章

順序明晰

春花

品味語言

語言優美

畫春

春風

感悟摯情

情景交融

春雨

分析特色

迎春

贊春

(由學生總結)

《春》優秀教學設計3

一、春

朱自清

教學目標:

1.積累“朗潤”、“醖釀”、“賣弄”、“宛轉”、“烘托”等詞語。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2.能流暢地朗讀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點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及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導入:

大家説到春天,想到什麼?感受到什麼?天不冷了、花草

春節(農曆正月七年級)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 1.二十四節氣 立春、春分 2.作者介紹: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華,字佩弦,江蘇揚州人。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作品有:散文《漿聲燈影裏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

3.音頻感受

作者對春天作了全面、精細的觀察

初步感知:

第一部分:(1)總寫--盼春。表達出人們對春天的盼望和興奮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體寫--繪春。把景物和感受結合,全面細緻地描繪出春景圖。

第三部分:(8-10)總寫--頌春。讚美春天,點出了春天的特點:新、美、健。

細讀文章:

文中具體描繪了六幅春景圖。 春醒圖--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圖--草報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圖--花爭春--第四自然段 春風圖--風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圖--雨潤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圖--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盼望着”;“近”)

“盼望着,盼望着”。為什麼要連用兩個呢? (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探究質疑:(第二部分)春天來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麼?請同學們朗讀第二段

(1)看到了山,水,太陽。(可以看出這是對春天的--描繪)

這一段是對春天的一個整體的描繪。為什麼會先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呢?因為這是一種視覺的規律。假如現在來了一個新同學,他就站在門口,我們先會看他的什麼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等等,再接下來,我們將會了解到細節方面。 春草圖

:朗讀(齊讀),思考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麼特點來寫? (教師明確:嫩、綠、多)

(1) 把“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換為“小草一下子從土裏生出來”,體會其表達效果有何不同。哪個好

“鑽”和“偷偷”用得好,説説好在哪裏?

“鑽”既表現春草衝破土層的擠勁,又用“偷偷地”修飾,形容它不知不覺地出現,生動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2)那麼為什麼作者在描繪春草圖中要穿插這些小孩的畫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個共同點呢?(小,説明他們都處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氣,最活潑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生命力最為旺盛。)

在春草圖中,作者將小草的畫面和小孩子的畫面組合在一起,也就是將兩個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組合起來,交相輝映,使得整個春草圖顯示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總結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點通過對春天作了全面、精細、準確、生動地描繪,抒發了對春天的讚美之情,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思想感情。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lí)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佈置作業: 預習二三課

《春》優秀教學設計4

春朱自清優秀教案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1、一年四季中的春天讓你們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參考:春天萬物生機勃勃;春天的雨;春天的花?

2、想一想以前是否學過有關“春”的句子。 參考:《春夜喜雨》(杜甫)、《春曉》(孟浩然)、《清明》

3、春,會在我們的心靈中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麗的,當我們帶着對美好景物的熱愛、讚美之情的時候,我們思想的河流會跳動出充滿對生命熱愛的美妙無比的浪花;我們感情的波瀾也會在秀美迤邐的景色的雲海中起伏飄蕩。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現代散文《春》。(展示課件)

二、作者介紹:

1、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呢?——朱自清

2、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提醒學生看P64註解①)

3、(展示課件)補充介紹。

三、初步感知課文:

1、課件展示:生字詞。(要求學生找寫在作業本上)

2、聽朗讀(配畫配樂)

要求:對照課文,找找看是不是有不一樣的地方;注意停頓;給生字詞注音,解釋。

3、解決生字詞。(請學生到黑板上寫出來,教師利用課件訂正)

4、文章的題目是“春”,那麼作者寫了春天中哪些東西?分別是在課文的第幾段?

參考:春天的草(3);春天的花(4);春天的風(5);春天的雨(6);春天中的人們(7)。

四、具體分析:

1、春天的草。

⑴“偷偷的”,“鑽”——寫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擠勁,頑強的生命力,寫出不經意間,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這樣使無意識的、無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識,有了情感(修辭:擬人)。 ⑵“嫩嫩的,綠綠的”——寫出了春草嫩綠的特點。

⑶哪一句可以看出小草的生長的狀態?——第二句——長勢喜人,面積大。

⑷除了寫這些,還寫了在草地上玩耍的人們,為什麼要寫呢?

參考:寫人是為了襯托草,因為春天的草太可愛了,軟綿綿的,所以有許多人想親近它。(間接描寫)

▼⑸小結:(展示課件,全班齊讀後提醒停頓,再讀)

⑹拓展:你能給這幅春草圖配一句古詩嗎?

參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淺草才能沒馬蹄”

2、春天的花。

⑴齊讀(要求:思考“寫春天的草作者用了擬人,那麼寫春天的花作者又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呢?)

⑵評價朗讀。

⑶寫了哪些地方的花?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樣觀察的?

參考:樹上的桃花、杏花、梨花,地上的小野花。作者的視線是從上往下的。

⑷寫樹上的花,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呢?

參考:先寫樹上的花競相開放。再寫花的顏色多種多樣(從視覺)。接着寫花的香(從嗅覺、味覺)。

⑸寫春草用了實寫與虛寫相結合的方法,寫花用沒用這種方法呢?

參考:用了,用想象中秋天果實的豐收,和現實中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蝴蝶的多來襯托花多、花豔、花香。

⑹這段裏面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找出例子。

參考:擬人、排比、比喻、襯托等修辭手法。

▼⑺小結:課件展示。

⑻拓展:你也來給這幅春花圖配一句古詩。 參考:“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亂花漸欲迷人眼”、“紅杏枝頭春意鬧”。

五、作業設計:

我們今天學瞭如何寫春天的草和花,作者用了許多修辭的手法,現在已經是秋天了,秋天果實最多,你們試着來寫寫秋天的果實,要求用上兩到三種的修辭手法;字數不少於50個字。

第二課時

一、認知性朗讀,讀準字音,疏通字詞,朗讀中教師正音,學生圈點。

二、潛心精讀:

1、春天的風。

(1)、春天的風有什麼樣的特點?——柔和(觸覺)

(2)、作者除了用到了觸覺,還從哪些方面不定期寫春天的風?——嗅覺、聽覺。

(3)、這一段中作者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引用

2、春天的雨。

(1)、春雨有什麼特點呢?——像牛毛(密)、像花針(亮)、像細絲(細)、薄煙(輕)

(2)、作者在這裏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比喻、排比

(3)、作者還寫了雨中的什麼景物?是用了什麼方法、順序?——寫了雨中的樹、草、燈、人的活動。從靜寫到了動,從近寫到了遠。

(4)寫春天的雨,作者一方面從正面寫春雨的特點,另一方面用雨中的景物和人的活動從側面來襯托春雨的可愛。

3、春天的人們。

(1)、以上幾幅圖都是寫景,那麼春天的人們又是怎樣的呢?——歡天喜地的出來迎春,感受春的美麗。

(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起的?——從“風箏”,引到了孩子,擴展到“家家户户、老老小小”。

(3)表現了人們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春天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寫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三、小結:文章一共寫了五幅圖: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四、作業設計:

思考:

1、為什麼人們要迎春呢?除了迎春圖寫了人們對春天的感受,文章哪裏還寫到了?作者對春天是什麼樣的感覺?

2、文章最後的三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麼?

3、背誦課文。

第三課時

一、齊讀課文。

二、抽查背誦。

三、精讀前後兩部分。

1、“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這一句用了兩種修辭方法,能找出來嗎?能講講它們的作用嗎?——疊用:把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表現了出來;擬人:形象,準確地表達出了春天還未到來。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麼殷切。東風來了——報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腳步近了——賦予春以人的動作,表現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2、課文的最後三句“贊春”如何“贊”的呢?

◆課文最後三段的三個比喻句,總寫春天的新(娃娃)、美(小姑娘)、力(青年)。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潑生動;春天是健壯的,她充滿了力量。

四、教師小結

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後,同學們針對自己喜愛的圖畫,抓住重點的字詞句,仔細品味、賞析,真正體味到了《春》一文準確生動、樸實鮮活、異常精美的語言。文章開頭寫盼春,以“腳步近了”始,以“領着我們上前去”終,起於擬人,終於擬人,體現了結構的美妙和嚴謹。作者用心靈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其中,表現出作者嚮往春天、熱愛生活、充滿希望的真情實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讓我們追隨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脈搏,調集起我們對春天的讚美之情去朗讀全文。

五、聲情並茂地朗讀,體會作品的意境、風格,讀出對春天的由衷的讚美,可以小組展開朗讀競賽,學生可以互評。看畫面朗讀,背誦。

六、體驗與反思

①質疑交流

閲讀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麼?

面對着這大好春色,你準備做些什麼?

你還有哪些問題沒解決?

學生討論後,可以向老師質疑,可以向同學提問,以形成對文章的進一步學習與探討。

[明確]作者筆下的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如同一幅幅細緻的工筆畫,側重描繪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圖則是集中筆墨描繪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過細緻觀察,用心靈,通過含情的畫筆,描繪了春天的各種景物,賦予各種景物以鮮明的感情色彩。結尾以三個形象的比喻,進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創造力和無限美好的希望。

②拓展延伸

有人説:“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偉大的畫家”“春天是個美麗活潑的仙子”?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同學們可將自己蒐集的關於春的詩文互相交流。

七、作業設計:

《我看冬天》,仿照《春》寫一篇文章,字數不限。

《春》優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反覆朗讀,把握作者感情脈絡,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2.理解文中準確生動的詞語和句子,體會作者多種表現手法的妙用。 3.嘗試表達,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情感,學習多種表現手法的運用。 教學方法

三步閲讀,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昨天的一場秋雨,讓人平添幾絲寒意。俗語説: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看來,冬天已加快了它的腳步向我們走來。可是,今天,我卻要像英國詩人雪萊一樣宣佈: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讓我們在這個初冬的季節,一起走進朱自清先生帶給我們的春天裏。(多媒體展示課題)

二、走近作者 (多媒體展示)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號秋實,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其散文樸素縝密、清雋沉鬱、語言洗煉、文筆清麗、極富有真情實感。朱自清以獨特的美文藝術風格,為中國現代散文增添了瑰麗的色彩,為建立中國現代散文全新的審美特徵創造了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散文體制和風格;主要作品有《雪朝》、《蹤跡》、《背影》、《春》、《歐遊雜記》、《你我》、《精讀指導舉隅》、《略讀指導舉隅》、《國文教學》、《詩言志辨》、《新詩雜話》、《標準與尺度》、《論雅俗共賞》。

三、字詞積累

潤()酵()窠()宛轉()()漲()巢()應和()()醖釀()()

四、初讀文章

1.聽多媒體錄音片段,揣摩節奏、語氣、停頓、重讀。 2.學生自行大聲朗讀。

3.聽讀,梳理結構。(指名同學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總結每段所描繪景物)

(明確:文章從盼春寫起,繼而繪春——重點描繪了春醒圖、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最後贊春,歌頌春天。)

五、思讀文章

(一)分小組解決問題(分五個小組,選取對應段落閲讀並討論,解決2—6題):(多媒體展示題目) 1.春醒圖:本段抓住了哪些具體事物表現“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這些事物有什麼特點?

2.春草圖:“偷偷地”“鑽”有何表達作用?找出本段描寫人的一系列動詞,看它們表現了人們什麼樣的心情。

3.春花圖:本段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麼表達作用? 4.春風圖:本段從人的哪些感覺來表現無形、無色的風? 5.春雨圖:本段抓住了雨的哪些特點來寫?

6.迎春圖:春到人歡,本段為什麼首先寫到了天上的風箏?

(教師示例分析問題一,五個組自選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教師相機點撥引導。)

(明確:1.春山的明朗潤澤,春水解凍、水面初漲,春日暖人的感覺。 2.“偷偷地”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春草在不知不覺中萌生出來的情景。“鑽”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及破土的熱情。一系列動詞的運用,寫出了人們在初春到來時的喜悦之情。

3.擬人句生動地寫出了花的繁多,比喻句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花的鮮豔、種類繁多地在陽光下隨風擺動的動人情景。

4.本段從人的觸覺、嗅覺、視覺、聽覺來表現無形、無色的風。 5.本段抓住了春雨細、密、輕盈的特點來寫。

6.風箏是孩子的愛物,是春天的信使。有歌唱到: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

(二)共同思考:(多媒體展示題目) 1.再讀文章贊春部分,看三個比喻句,各抓住了春天的什麼特點? 2.説一説,人們還習慣用“春”來比喻哪些事物?

(學生閲讀、討論,發言。明確:1.贊春部分的三個比喻句,形象生動地寫出春天的新鮮、美麗、富有力量的特點。2.示例:人們還習慣用“春”來比喻人的青少年時期,例如歌曲《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人們還習慣用“春”來比喻事物的開端或嶄新的階段,例如歌曲《春天的故事》。)

六、品讀與拓展

師:聽完大家的發言,老師意猶未盡。我們下一個環節是——“我們的課堂,我們的春天。”(多媒體展示以下問題)

文章選取春草、春花、春風、春雨繪出了春天的美景,現在請你從四種事物、四個畫面中選取最感興趣的一個,用你最感興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講——用自己的話描述文中一個畫面。例如,講一講文章怎麼寫的春草。 可以讀——讀一首詩或一段文章,表現其中的一個事物。例如,讀一讀別的名家是怎麼寫春雨的。

可以寫——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練筆的機會,寫一段文字,描繪你心中的那份春景。例如,你也寫一副春花圖。

可以背——以最快的速度背誦某幅畫、兩幅畫,展示你驚人的記憶力。 可以唱——用你的歌聲唱響春天的旋律。 (學生稍作準備,自由展示)

七、課後作業

通篇背誦課文,努力做到富有感情,不出錯字。

八、結束語

同學們,春華秋實,沒有春天的耕耘,就沒有秋天的收穫,所以,我們要珍惜寸寸光陰;春風化雨,老師們多年的諄諄教誨,我們唯有用進步和成長回答;春暉寸草,沒有學業的收穫,我們如何去面對家長的殷切期待?

尊敬的各位老師,感謝您光臨指導。正是每一位同仁的到來,才使得這座教室春意盎然。朱自清先生名篇《春》的授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