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可能性》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11W

《可能性》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可能性》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能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件的可能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斷敍述出來,並能簡單的説明理由。

3、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能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確的判斷。

三、教學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一個

學具:每生準備一個紙盒一個、裝着10個紅色圓圈和10個綠球圓圈、每生硬幣一枚。

教學過程

1、導入

出示課件一—— 情景對話導入課題。

(阿凡提的故事——一天,阿凡提牽着自己心愛的小毛驢,揹着一袋金幣往家趕。剛到村口,就碰到那個貪財、吝嗇的大財主。他看到阿凡提手裏的一袋金幣就眼紅。眼珠轉了轉,對阿凡提説:“如果你能把口袋裏的金幣往空中一拋,落下後個個都是正面朝上,那麼這些金幣就是你的了。如果不是,哼!哼!那它就是我的。)

:同學們,你們説大財主的主意可不可行呢?讓我們來試一試。

出示——硬幣做實驗,讓同學們集體見證,推翻財主的想法。

小結:硬幣拋出後,正面或反面朝上是件不確定的事情,有兩種可能性。實驗結果告訴我們,硬幣拋出後我們只能是猜測,硬幣拋出後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這就是一種——可能性。

出示課題二——《可能性》,生齊讀課題。

2、授新課

出示課件三——摸球遊戲

(1)操作學具盒一(確定性事件)

每人往準備好的盒子裏裝10個紅圓圈,然後依次從盒子中取出一個圓圈,並把結果記錄下來,再放回去,重複六次

(2)操作學具盒二(確定性事件)

每人往準備好的盒子裏裝10個白圓圈,然後依次從盒子中取出一個圓圈,並把結果記錄下來,再放回去,重複六次。

(3)操作學具盒三(不確定性事件)

每人往準備好的盒子裏裝10個紅圓圈和白圓圈,然後依次從盒子中取出一個圓圈,並把結果記錄下來,再放回去,重複六次。

小結:通過遊戲和練習我們發現。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三種情況:“一定、可能、不可能”,其中一定不可能是完全確定的事件,而可能是不完全確定的事件。

3、綜合運用

出示課件四——練習1、判斷連線題(從下面的五個箱子裏,分別摸出一個球,結果是哪個?連一連。)

出示課件五——練習2、考考你

出示課件六——請你説一説

誰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説説下面的這三句話。

4、課堂小結

説説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知道了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可能、不可能、一定。並且能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事件進行判斷。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夠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而“可能”是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它通常包含經常、偶爾兩種情況。

《可能性》教學設計 篇二

教材分析

在三年級的學習中,學生已經認識了可能性的大小,在四年級的學習中,他們又認識了等可能性,而本學期所學的概率知識主要是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所以説,本學期所學的內容是在前兩個年級的基礎上的一個延伸與發展。教材在呈現本專題的內容時分為三個部分:首先呈現了提供給學生開展試驗活動的材料,通過學生的試驗進一步體會摸出一個球顏色的可能性的大小;其次呈現了“想一想”的內容,通過討論第1盒與第2盒摸球的結果,將描述可能性的語言“不可能”與“一定能”轉化為數據表示,即客觀事件中“不可能”出現的現象用數據表示為“可能性是0”,客觀事件中“一定能”出現的現象用數據表示為“可能性是1”,通過這種描述語言轉化為數據表示的過程,為學生後續用分數表示可能性作了鋪墊;再次呈現了“説一説”的內容。由於學生已有前面的基礎,在“説一説”的過程中,將重點討論第3盒與第4盒摸球結果的表述方法,即用分數的形式,具體地表述可能性大小的結果。

教學策略分析

在教學活動中,根據教材呈現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擬安排以下教學的程序。

一是在實驗操作中,複習可能性大小的認識,同時通過這個實驗操作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導入課題的作用。在三、四年級,學生已經有了可能性大小的認識,所以在導入新授的階段,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摸球比賽”活動。本活動按“摸球比賽——猜想——驗證——導入”的活動過程,讓學生可從活動中體驗出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從而導入課題。並以此活動為後續教學埋下伏筆,當然還起到一個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作用。

二是探究如何將“不可能”、“一定能”、“可能”等描述性語言轉化為數據表示。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及全班同學的合理篩選後,得出像第1盒這種不可能摸出白球的,可以表示為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0,而像第3盒這種一定能摸出白球的,可以表示為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1。接着,教師可趁熱打鐵,讓學生用“可能性是0”和“可能性是1”來説明生活中的不可能事件和必然事件。之後,教師把重點放在探究第2盒這種可能摸出白球的情況,可用什麼數據來表示合適?這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最後讓學生在思辨中得出可用分數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三是通過一定的練習讓學習會用數來表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這個練習重點放在不確定事件的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上,且練習的要求是逐層提高,以讓不同的學生能有不同層次的發展。

教學內容:北師版五年級上冊第87頁內容 摸球遊戲

教學目標:

1、通過試驗操作活動,進一步認識客觀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2、能用適當的數表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用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難點:會用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課前準備:

1、1、3個箱子,裏面分別裝着5黃球、1白球4黃球、5白球。3個放球盆。

2、8個放球盆,裏面放1白球2黃球。

3、每生2張表格。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設計:

[ 片斷一] 遊戲激趣,導出課題

1、遊戲激趣:教師提供三個箱子,裏面分別放有5個黃球,1個白球4個黃球,5個白球,讓學生分組進行摸球比賽,看哪個組摸到的白球最多為勝。

(請3個學生參加,每人代表一組。每次只摸出1個球,摸出後要先把球先放去才能再摸,每人摸6次)

2、引疑揭題:由不公平的比賽讓學生產生疑問,再從摸出的結果中導出“不可能、可能、一定能”,並從“可能”中引出可能性有大有小,同時引導學生質疑,難道只能用以前學過的這些文字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嗎?進而由此引出課題。(教師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初以學生熟悉喜歡的遊戲比賽引入,生動有趣,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和疑問,並從學生的爭辯意見中引出課題,起到較好的導入效果。]

[ 片斷二]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要分別用什麼數表示這三個箱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的大小。讓學生把數填在表格上,同時課件出示如下表格。

2、學生彙報,教師板書出學生的不同的表示法。 [ 設計意圖:把課堂交給學生,要讓學生儘可能地自己去發現,去創造,教師只是這個過程的引導者,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有創新能力。本環節是在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被調動後,馬上抓住最佳的思考契機,讓學生探究“可以用什麼樣的數”分別表示三個箱子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由此能產生較好的探究需要,也為下面的討論研究提供了平台和素材。]

[ 片斷三 ]質疑篩選,形成新知

1、先引導質疑:是不是幾位同學所舉的這些數可以用來分別表示上述三種摸球的結果呢?接着讓學生先探究“不可能”和“一定能”的兩種情況分別用什麼數表示比較合適。

引導學生從“不可能發生的”的幾種方法中,找出合適的表示方法(可能性是“0”——用“0”表示簡單明瞭)。再用同樣方法找出“一定能發生”的現象——用可能性是“1”來表示。

2、適時解釋應用:讓學生例舉生活中上述兩種現象的例子,並用語言進行相應的表達。

[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生成的資源,讓他們在爭辯中分析取捨,教師在關鍵處給予引導,在學生對“不可能”可用“0”表示、“一定能”可用“1”表示的意見認同後,及時聯繫生活實例,能使學生感悟到數學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這樣的設計不但體現學生的學和教師的導的和諧統一,而且針對性強,課堂效率高。]

3、再組織學生通過對2號箱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及同學所寫的不同數的分析中,確定可以用分數“ 1/5”來表示比較恰當。

(1)啟發引導:為什麼可以用1/5來表示呢?

教師:(拿出2號箱的1個黃球)這個球有可能被摸到嗎?這就是一種可能;(再拿出另1個黃球)這個球有可能被摸到嗎?現在有幾種可能?(指着箱中所有的球)這個箱子中的5個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嗎?總共有幾種可能?其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有幾種?所以,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用數來表示應該是多少?從而讓學生理解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義。

(2)適時練習:教師通過往2號箱中先加入1個黃球,再加入1個白球,再加入1個白球,讓學生分別説出能摸到白球、黃球的可能性的大小,來鞏固新知。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只是初步知道可以用1/5來表示2個箱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的大小,但對到底為何能用且要用這個分數來表示並不完全理解。所以這裏教師的啟發引導顯得特別重要。當學生初步瞭解用分數來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義後,及時進行練習,使學生學得紮實有效。]

(2)適時練習:教師通過往2號箱中先加入1個黃球,再加入1個白球,再加入1個白球,讓學生分別説出能摸到白球、黃球的可能性的大小,來鞏固新知。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只是初步知道可以用1/5來表示2個箱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的大小,但對到底為何能用且要用這個分數來表示並不完全理解。所以這裏教師的啟發引導顯得特別重要。當學生初步瞭解用分數來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義後,及時進行練習,使學生學得紮實有效。]

[ 片斷四 ] 歸納總結,提升認識,發展思維

1、歸納總結:

師:以前我們只會用文字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懂得了用數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會更加準確明瞭。

2、提升認識,發展思維:

藉助線段圖

讓學生知道,可能性的大小還可以通過線段上的點來表示。在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觀察某一點從線段的左端到右端,從線段的右端到左端的位置移動引起可能性大小的變化情況,直觀描述可能性的變化趨勢。

[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讓他們對知識有一個系統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教師在介紹用線段上的點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同時,抓住有利時機,結合作線段圖等動態的演示過程,自然而然地向學生滲透了“數形結合”和“極限”的數學思想。]

[ 片斷五 ] 應用數學,活用數學

(一)基本性練習

1、填空:

(1)拋擲一個骰子,出現3點朝上的可能性是( ) 。

(2)某單位有73名員工舉行抽獎活動,總共有73張獎票,每個員工都能中獎。設有一等獎3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60名,第一個抽獎者能抽中一等獎的可能性是()。

(3)如右圖,轉動轉盤,指針指向陰影部分

的可能性是()。

2、判斷:

(1)據推測,今天本地降雨的可能性是4/5,意思是今天本地一定有雨。( )

(2)拋擲一枚硬幣,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1/2,也就是説,拋20次就一定有10次正面朝上。( )

(二)拓展延伸:

*挑戰自我:盒子中放着只是顏色不同的3個球,其中2個黃球1個白球,現在要求一次拿出兩個球,你認為拿到2個都是黃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出 1/3、1/2、2/3

合作,交流:學生先認真觀察,然後再在小組內交流:用哪個數表示才對?教師巡視。

學生彙報,爭辯。針對學生不同意見,教師作如下引導:

1、化抽象為形象。

請1男2女3個同學上台,分別代表1白球和2黃球。

問:把其中不同的兩個球(同學)配成一對,總共有幾種結果?(幾種可能)?(生:3種)而拿到2個都是黃球的可能有幾種?(1種)所以可能性是?(生:1/3)

2、化形象為抽象。

師:(課件)把這三個球排成一排,並分別標上字母a、b、c;

問:你能用以前學過的搭配中的學問來解釋這個問題嗎?(生:可能是ab也可能是ac,也可能是bc) [“課標”中強調,要讓學生學有價值的、必需的數學,讓不同的學生能有不同層次的發展。所以這部分的拓展練習,不僅使學生加深對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意義的理解,而且還能讓不同的學生能有不同層次的發展。在練習中,教師讓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觀察、分析,在形成自己的認識後,再進行交流。這樣留足了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有效地學習。同時教師的引導也十分講究,為幫助學生理解,先通過模擬演示,化抽象為形象,再聯繫已有知識,進行,化形象為抽象,體現了數學化的建構過程。]

《可能性》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上)第99-100頁。

教學目標:

1、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及它們的關係,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能根據指定的要求,設計公平的遊戲方案。能對簡單事件的可能性做出預測。

3、培養概率素養,增強對隨機思想的理解。培養公正、公平的意識,促進正直人格的形成。

4、在遊戲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教學難點: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對隨機思想的理解。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已經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並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經常""偶爾"等恰當的詞語來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學生對簡單的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並且系統的學習了有關小數的知識,知道小數與分數之間的關係。學生除了已經具備相應的知識基礎以外,在生活中學生經常用石頭剪刀布或擲色子等遊戲規則來玩遊戲,所以生活經驗也是豐富的。本課就是在學生具備了以上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使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和理解逐步從定性向定量過度,不但能用詞語表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還要學會通過量化的方式,用分數描述事件發生的概率。

教學過程:

一、玩遊戲引入。

遊戲規則:雙方輪流按順序報數,每人每次最多隻能報2個數,誰搶到6,誰就是贏家。通過遊戲,學生髮現祕密:誰先報數就一定會輸。

師:用什麼辦法決定讓誰先報數才算公平?

預設:石頭剪刀布、丟硬幣、轉轉盤、擲色子……

理念:遊戲導入,激發興趣,同時讓學生帶着如何讓遊戲更公平的任務研究數學問題,培養公正、公平的意識。用一個遊戲貫穿整節課始終,讓遊戲和學習自然的結合在一起,更能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研究遊戲學習新知。

(一)研究丟硬幣體驗等可能實事件

師:丟硬幣公平嗎?為什麼?(正面朝上與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是一樣)

師:這節課我們來研究在不確定現象中可能性大小問題。(揭題)

師:可能性的大小,我們可以用數來表示。誰知道擲一枚硬幣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0.5)

師:為什麼可以用這些數表示?(都表示一半)

師:如果用表示,那麼分母2表示什麼?分子1又表示什麼呢?

師:擲一枚硬幣,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師:現在你能進一步來分析丟硬幣是公平的嗎?

師:估計擲10次、30次、50次硬幣,正面朝上可能會有幾次?

師:你估計的理由是什麼?(5÷10=0.5,15÷30=0.5,25÷50=0.5)

師:下面我們就來驗證一下,結果會不會是這樣。

操作要求:1、同桌合作,一人擲硬幣20次,另一人記錄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數。2、試驗結束後,前後桌合作,統計共擲硬幣40次正面朝上的次數。

3、小組長用計算器計算正面朝上的次數除以40的商

師:把我們的比較結果與0.5比較,你有什麼發現?

出示一組數學家研究的數據

師:現在你又有什麼發現?

師:實際操作的結果跟可能性大小往往會有差距,但是通過大量的實驗後,實際操作的結果就會很接近,如果試驗的次數再不斷增加,就會越來越逼近。

師:數學家拋了八萬多次,老師計算了一下,如果每5秒鐘拋一次,也要五天五夜不吃不睡什麼都不做的去拋,如果要過正常人的生活最少也要10天,想到這裏時,老師就被數學家身上所散發出來的一種東西感動了,你知道是什麼東西感動了我媽?

理念:由擲硬幣引入,讓學生知道可以用數來表示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通過動手實驗和數學家的實驗數據,體驗頻率與概率的關係,讓學生初步感知用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義,並能對簡單事件的可能性做出預測。

(二)探究遊戲規則的公平性

①研究轉轉盤

師:剛才我們通過研究,用擲硬幣的方法決定誰先報數是公平的,下面我們就來玩一玩。在玩之前,老師想把同學們分為n組,再從其中的一組中選一名代表與老師比賽。(幾組要看班級具體的人數而定,選代表時,可以課前把學生的名字寫在紙條上,再用抽籤的方法選出代表)

出示:(略)

師:用這個轉盤公平嗎,為什麼?(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不同,造成遊戲的不公平)怎樣比較公平?

出示:(略)

師:這樣公平嗎?那你覺得現在你們組被抽中的可能性是多少?分子分母各表示什麼?(用轉盤確定了一組)

②研究抽籤

師:由於課堂時間有限,我覺得跟一大組人玩還比較浪費時間,想在這個大組裏抽籤抽選一個特邀代表跟老師玩,用抽籤的方式公平嗎?

師:現在在這一組中,每個同學被抽到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還沒有確定你們這一組呢?

師:這裏的可能性為什麼會發生變化?

(抽出一名學生上來玩一玩)

師:如果我想再玩一次,他還有可能被抽到嗎?抽到xx的可能性大還是抽到他的可能性大?

理念:通過比較引出不確定事件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體驗到遊戲的公平性與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有着密切的聯繫。用轉盤很直觀,更能激發學生對分數原有的認知。通過對某一同學被選到的可能性進行計算,讓學生體驗到某一事件的概率大小與總可能數有關,培養概率素養。進一步學習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如果我想再玩一次,他還有可能被抽到嗎?抽到xx的可能性大還是抽到他的可能性大?"這裏主要滲透了獨立事件互不干涉的概率思想。

③研究撲克牌

出示a、2、3、4、5、6,6張撲克牌,其中有3張紅桃,3張梅花。

師:老師規定抽到a我先報數,抽到其餘5張你們先報數,可以嗎?

師:你能設計一個公平的遊戲規則來確定誰先報數嗎?

師:這些不同的遊戲規則有沒有共同的地方?()説一説這裏的6表示什麼?3又表示什麼?

師:設計一個規則,讓老師報數的可能性是你們的兩倍,能設計嗎?

4、小結: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玩搶6遊戲,發現遊戲的不公平,我們就研究並創造了一些公平的遊戲規則,在這個過程中你學到了什麼?

理念:會根據要求設計公平的遊戲規則,並能從數學的角度進行分析,進一步培養概率素養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2倍的可能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應用

師:研究可能性充滿趣味,而且可能性在我們生活中運用也是非常廣泛。

1、閲讀下面幾句話,你有什麼話要説?

a、福利彩票的中獎率是1/10000000

b、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是9/10

c、我想知道這些種子的成活的可能性是多少,我可以怎麼做呢?

2、我們學校門口有個小販子進行一個摸球抽獎遊戲:他的規則是在10個球中抽

中紅球的獎給你10元錢,抽中白球的則你給他3元錢。你怎麼看待這個事情?

(1個紅球,9個白球)若是摸10次,計算一下誰賺了?

3、師:可能性在我們數學上有一個專門的名字--概率。概率不僅在生活中應用廣泛,而且在數學裏它也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它是怎麼發展的呢?讓我們來看一個資料。閲讀概率的發展史(播發音樂)

理念:讓學生感受到概率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會數學的眼光看待並分析生活中的現象。滲透數學文化教育,讓數學課更有內涵。

板書設計:可能性的大小

擲硬幣轉轉盤抽籤抽撲克牌

正面:1/21/31/163/6

反面:1/21/48

可能性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6單元可能性。98—102頁例1、例2。

【教材分析】

關於“可能性”這一內容,本套教材分兩次進行了集中編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級上冊,主要是讓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第二次就在本單元,本單元內容是在三年級上冊的基礎上的深化。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本單元安排的是簡單的等可能性事件,等可能性事件是概率論中研究得最早,在社會生活中又廣泛存在的一種隨機現象,它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試驗的全部可能結果只有有限個,比如説為n個。

(2)每個試驗結果發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都是1/n。等可能性事件在概率論發展初期即被人們所關注和研究,故這類隨機現象通常又被稱為古典概型,本單元的例1、例2和例3及相關練習都屬於古典概型問題。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已經對可能性有了初步認識。已經對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現象有了初步體驗。同時學生在三年級上冊對分數也有了初步認識。本單元內容是在此基礎上的深化,使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和理解逐漸從定性向定量過渡,不但能用恰當的詞語來表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還要學會通過量化的方式,用分數描述事件發生的概率。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之間的因果關係,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設計簡單的遊戲方案。

3、感受可能性在某些事件中隨事件的變化而變化。

4、加強對學生概率素養的培養,增強學生對隨機思想的理解。通過探究遊戲的公平性,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公平、公正意識,促進學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學重點】

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用推理的方法找出等可能性與遊戲公平性之間的因果關係。

【教學難點】

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憶舊引新:

通過模擬摸球的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瞭解學生對可能性的已有認知,即:能

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並能描繪可能性的大小,從而引出本課學習內容。

二、試驗驗證,探索新知:(體會等可能性與公平之間的聯繫)

(一)課件:出示踢足球開場的情形:

提問:你認為用拋硬幣決定誰先開球公平嗎?

學生解釋,教師抓出重點詞語:機會相等,進行及時的提升。

數學上把機會相等叫做可能性相等,或是等可能性

小結過渡:那你認為出現正面或反面的的可能性是多少呢?引發學生用具體的量表示可能的大小。

學生表達:(50%、1/2、等)

(二)試驗探究。通過試驗驗證拋硬幣的公平性。

提問:大家猜想一下,如果讓你把一枚硬幣重負的擲幾次,正面與反面出現的可能性會是多少呢?

生:1/2或不一定

引發是否公平的猜想,從而引導學生進行驗證。

1、課件出示試驗要求:略

2、小組試驗

3、反饋:

通過反饋得出結論:隨着實驗的次數越來越多,出現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就越來越接近1/2。那我們就理性的認為出現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從而説明擲硬幣決定誰先開球的方法還是比較公平的。

三、及時應用,深化知識:

課件出示:玩飛行棋的遊戲。

(一)利用可能性、修改公平方案

出示:小紅:用我製作的轉盤吧,指針指的顏色與誰的衣服新顏色相同誰先來。

你認為公平嗎?轉到三個人的可能性分別是多少?

板書:、

怎樣設計這個轉盤才公平呢?

學生口頭敍述修改方案,教師相應的演示。分別説明修改後的可能性是多少。突出可能性相等。

利用大家制作的轉盤來開始遊戲。

(二)遊戲中的數學問題

1、預測

在遊戲中提出問題:擲出每個數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如果投擲60次估計大約會擲出多少次6?説一説你是怎麼算的?

小結:這只是理性的思考結論。利用可能性的知識預測某些事件發生的一個概率

2、在單雙數中體會用幾分之幾表示可能性。

出示小軍:我發現每次擲出的數,不是單數就是雙數,擲出單數或雙數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學生思考後回答:或者

説一説分別是什麼意思。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利用轉盤演示單雙數的出現概率,加深學生的理解。

通過演示讓學生認識到擲出每個數字的可能性與擲出單數或雙數的可能性的聯繫。

四、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一)開鎖(體會可能性的隨着總數的變化為變化)

1、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有6把鑰匙和6把混亂的鑰匙,要想把這些鎖都打開怎麼辦?

2、以用所有鑰匙開一把鎖為例。先開第一把鎖,你認為可能是幾號鑰匙?你猜對的可能性是多少?

3、依次去開後面的鎖。每次都追問猜對的可能性是多少?

4、為什麼猜中的越老越多?出示所有分數。

小結:看來在某些時候可能性會隨着事件的發展不斷變化的。

(二)小遊戲。(略)

五、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可能性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104~111頁。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會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進行判斷並能簡單地説出原因。

2、學會列舉記錄簡單事件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3、學生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比較。

4、能由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較事件多少。

5、培養學生簡單的邏輯推理、逆向思考和與人交流思考過程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學生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比較。

2、培養學生簡單的邏輯推理和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的能力。

主要措施:

教師引導學生採用動手操作、實驗研究的學習方法。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課本第105頁例1、例2,練習二十四1~3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能結合已有的經驗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斷敍述出來,並能簡單地説明理由。

3、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對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確判斷。

教學準備:

學具:(學生6人為小組)每組準備例1中裝有八顆紅棋子的紙盒1、裝有紅、藍、黃、綠三種顏色棋子各兩顆的紙盒2。

教具:撲克牌、視頻展示台等。

教學過程:

一、遊戲激趣,導入新知

1、猜牌遊戲

展示紅桃a、黑桃a、方塊a、梅花a各一張,然後洗牌,抽出一張,讓學生猜這一張是什麼a。

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

師:你們有不同的意見,但誰有充分的理由説明自己是對的嗎?(沒有)因此,咱們應該在回答時加上 uawen.c n 一個什麼詞?(板書:可能)這張牌有哪幾種可能?讓學生加上“可能”再回答一遍。

它可能是紅桃k嗎?(板書:不可能)

展示四張紅桃a,然後洗牌,抽出一張,讓學生猜這一張是什麼a。

能説得肯定一些嗎?為什麼這麼肯定?(板書:一定)

它可能是黑桃a嗎?

2、小結展題

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斷事件發生可能性的三種情況,這節課我們來研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我們要學會結合實際和自己的經驗進行正確地判斷,並能回答一些問題。

二、自主探索

1、初步感知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1)展台出示主題圖引入:元旦節快到了,我們班要籌備開一個元旦慶祝會,會上每人表演一個節目,有唱歌、跳舞、朗誦、相聲、小品、其它六種節目類型,怎樣確定出誰表演那種節目呢?請觀察圖後説一説方法。

(2)小組討論:如果讓你抽一次,可能有什麼結果?

(3)全班交流,小組派代表彙報。

(4)小結:每位同學表演節目類型是一件不確定的事件,有六種可能的結果。

2、確定性事件

(1)操作學具盒一

小組長組織同學們依次從紙盒中取出一顆棋子,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複10次。

(2)你得出什麼結果?從1號盒子裏一定能取出紅棋子嗎?為什麼一定能?還會取出其它顏色棋子嗎?為什麼?

3、不確定性事件

(1)操作學具盒二

小組長組織同學們依次從紙盒中取出一顆棋子,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複10次。

(2)你能確定每次取出什麼顏色的棋子嗎?

(3)指導自學例1主題圖,回答書上問題。

4、初步運用

(1)練習二十四第2題

②小題只要不塗藍色都正確,③小題只要塗黃色數量不超過4個都正確。

(2)師:在生活中判斷可能性,我們可以用“√”表示“一定”,用“×”表示“不可能”,用“○”表示“可能”。(配合手勢)

①“地球每天都在轉”,請你對這句話的做出判斷。師説明理時介紹課外知識。

②小組討論學習。

③全班統一訂正,説説理由。

三、綜合運用

1、遊戲:你説我判斷

①師生遊戲。師出題,生用手勢判斷。

②生生遊戲。

指導:兩人一組,像課本108頁3題圖中兩人那樣。

2、教育學生豐富自己的知識面

師:通過剛才的遊戲我們發現,判斷得正確與否與自己的經驗、知識聯繫得非常緊密,因此,同學們要多看書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在生活中積累經驗,做個有心人。

3、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説説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四、課堂小結:

説説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知道了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可能、不可能、一定。並且能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事件進行判斷。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夠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而“可能”是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它通常包含經常、偶爾兩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