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琵琶行》文言文原文譯文及註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11W

《琵琶行》文言文原文譯文及註釋【精品多篇】

琵琶行原文及翻譯範文 篇一

1.注意調整語序。文言文中的一些語序與現代漢語不同,變式句時常出現,如狀語後置、賓語前置、定語後置、主謂後置等四種類型。翻譯時要調整好語序,要恢復成現代漢語的正常句式,才能便於翻譯,否則譯文易顛三倒四,給人“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的感覺。如:

(1)此所謂戰勝於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句中的“戰勝於朝廷”屬狀語後置。在現代漢語中做狀語的介賓詞組要放在動詞前邊,翻譯時,要把介賓詞組和動詞位置調換過來,譯為“於朝廷戰勝”,即“在朝廷上作戰勝利”。

(2)其李將軍之謂也?句中的“之”是賓語前置的標誌詞,將賓語調至句後,譯為“大概是説李將軍的吧”。

(3)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為定語後置句,應翻譯為“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壯的筋骨”。

2.注意固定格式。古漢語中有些不同詞性的詞,經常連用或配合使用,形成一種比較固定的格式,要注意這些“習慣句式”的翻譯。如:

(1)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翻譯為晉國有什麼滿足的呢?這是古文有的一種疑問句式。它的賓語放在前邊,動詞放在句末。在這種疑問句中,必須有“何”與“之”,而且其位置不變。“何”一般是第一個字,“之”是第三個字。在這種疑問句中,“何”有時兼有疑問和賓語的雙重作用。“之”起調整音節和標誌賓語前置的作用,沒有實際意義。譯成現代漢語時,要按照現代漢語的習慣,把疑問詞放到動詞後面。

(2)吾與徐公孰美?翻譯為我跟徐公誰漂亮?這種句式也是古文中表示比較的疑問句。這種“與”在前,“孰”在後的格式,在現代漢語中也還存在,例如:我和張莉誰大?這種疑問句的另一種變化形式“孰與”(吾孰與徐公美?),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存在了,翻譯這種句子時,“孰”和“與”詞序要按現代漢語習慣調整。

3.注意偏義複詞。偏義複詞,即一個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相反的語素構成,其中一個語素有意義,另一個無意義只作陪襯。文言文中偏義複詞中的襯字,翻譯時要省略。如:

(1)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孔雀東南飛》)。句中的“作息”就是一個偏義複詞,“作”與“息”意義相對,“息”無義,該句是説“一天到晚地勞作”。

(2)今有一人,入於園圃,竊其桃李。(《墨子・非攻》)。句中的“園圃”是一個偏義複詞,兩字意義相近,但種樹的地方叫園,種菜的地方叫圃;從後文“竊其桃李”看當為果樹園,“圃”無義,也不用翻譯。

4.注意互文合敍。古文中互文合敍句式較常見。互文、合敍是文言文中常見的兩種不同的修辭方式,因其與現代漢語的修辭差別較大,閲讀時若不注意辨別,便常常造成誤解。互文指把本當合在一起説的兩個詞語或句子拆開,上下各出現一個,理解時需要將兩個詞語或句子合起來意義才完整。合敍指古文中把本應當分開敍述的相關的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合併為一個句式表達,從而使語言簡潔緊湊,讀來上口。這兩種句式,譯文時容易出現錯誤,要注意識別,該分則分,該合則合。如:

(1)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此句為互文,意思是“詩人將無限感慨付諸於明月、關塞,是説自秦漢以來,明月便照臨關塞。上下千年,寫出了沉思歷史時對勇於獻身邊關者的同情和民族自豪感,隱含着對現實中將非其人的諷刺。句中的“秦”與“漢”互文,即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

(2)主人下馬客在船,舉杯欲飲無管絃。(白居易《琵琶行》)。句中的“主人”與“客”互文,“主人”一詞包含了“客人”,“客人”一詞又包含了“主人”。應理解為:“主人和客人一起下了馬並登上了船”。

5.注意比喻借代。文言文中的有些比喻、借代不便直譯,如果直譯過來,意義會走樣,會讓人感到不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必須藉助意譯,把它的含義提示出來。如:

(1)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過秦論》)。如果直譯就是“防守籬笆圍牆”,與文意不合;“藩籬”是比喻,本意是“籬笆圍牆”,這裏比喻邊防屏障,可譯為“邊界”、“邊防”。

(2)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曹劌論戰》。應譯為:“做官的人見識淺陋,不能做長遠的打算”。

6.注意婉詞表達。古人説話寫文章時,為了避粗俗、避忌諱、圖吉利或出於外交的需要,有時故意不直陳其事,把話説得很含蓄,常用婉言表達。它在文言文中運用相當廣泛,尤其是外交禮儀、人際關係方面,翻譯時應還原其本來的意思。如:

(1)季氏將有事於顓臾。(《論語》)。含義是“季氏將要對顓臾發動戰爭。”

(2)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託之。(《觸龍説趙太后》)。“填溝壑”是説,指死後沒人埋葬,屍體扔在山溝裏,這裏是觸龍謙稱自己死。

(3)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觸龍説趙太后》)。“山陵崩”是説山倒塌下來,古人以“山陵崩”喻帝王之死,這裏是婉指趙太后去世。

7.注意典故使用。古人為了使行文典雅,言簡意豐,常或明或暗地引用典故,在翻譯時可靈活處理,大家較熟的可以直譯,生僻的就要充分合理地譯出它的含義。如:

(1)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與妻書》)句中的“司馬春衫”即“司馬青衫”,典出《琵琶行》,司馬是白居易,當時任江州司馬,他同情琵琶女飄零的身世,感傷自己宦途潦倒,心情十分悲傷。可以不翻譯。

(2)程嬰、杵臼,月照、西鄉,吾與足下分任之。(《譚嗣同》)。這個句子使用了兩個典故,且運用了“合敍”的修辭方法。春秋時期公孫杵臼為保存趙氏孤兒,要程嬰出首,自己被殺;月照與西鄉隆盛是日本志士,因圖謀勤王,為幕府追捕,投海自盡,月照竟死,西鄉幸而遇救,成為日本明治維新的功臣。翻譯時無法把他們的故事也放進去,必須説出典故在文中的用意。應譯為“我要像杵臼、西鄉那樣為維新變法這個理想而死,以報答皇上;您要像程嬰、月照那樣為維新變法這個理想而出走,以圖謀將來,我們各自擔負自己的責任”。

琵琶行原文及翻譯範文 篇二

關鍵詞: 旅遊宣傳資料 文化 翻譯方法

隨着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速,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變得非常頻繁,中國的旅遊業也在不斷地蓬勃發展,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來到中國觀光旅遊。根據國家統計局的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2年中國入境旅遊人數13,241萬人次,國際旅遊外匯收入500億美元,增長幅度為3.1%。發展旅遊業成為我國擴大內需、發展第三產業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特別提出:“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羣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一些省、市和地區也早已把旅遊業定為本地重點產業,旅遊景點的收入成為當地經濟及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之一。

在旅遊業繁榮發展的背景下,為了吸引和迎接更多的外國遊客,我國很多旅遊景點都提供各式各樣的英文服務,例如提供中英文的旅遊宣傳資料供外國友人閲讀,或建立相關的英文旅遊網站方便外國遊客查詢,有的景點還提供英文導遊服務,等等。這是一個順應時勢的舉措和進步,不僅可以使外國友人的旅遊時光變得方便、舒適、温馨,同時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接觸和了解我國的文化特色。然而仔細研讀這些英文旅遊宣傳手冊和資料等,我們會發現這些英文翻譯中存在着眾多的問題與不足。我們必須意識到外國友人來到中國觀光旅遊,其實不只是一個簡單的遊山玩水,其中還必然會涉及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必然會遇到跨文化交際中的種種問題。一些不盡如人意、不準確甚至錯誤的翻譯不僅會導致外國遊客錯誤的理解及誤會,有時還會影響到當地旅遊業的形象及其發展,產生嚴重的後果。如何有效地解決和避免這類問題是一個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本文將通過分析旅遊宣傳資料的特點,根據實際情況着重分析一些不同的翻譯方法,達到準確傳遞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的目的。

一、旅遊宣傳資料的語言特點

1.旅遊宣傳資料中包含着濃郁的民族特色和歷史文化氣息。

“旅遊業有鮮明的時代感、民族性、文化色彩和地方特徵”(陳白穎,2003:55)。旅遊自始至終都與民族特色、、歷史淵源和文化特色緊緊相扣,息息相關。旅遊宣傳資料的目的是為了讓遊客儘可能多地瞭解當地的地理環境特色、民族文化魅力,從而吸引儘可能多的遊客,因而它的特殊性質必然要求撰寫者強調其獨特的文化氣息和韻味。由於不同國家的歷史、地理、宗教、文化背景等各不相同,這些對於海外遊客來説無疑是陌生的,這其中存在的風土人情的不同和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正是旅遊的魅力所在。然而恰恰正是這種文化差異深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源源不斷地來到中國觀光旅遊。筆者以麗江古城為例,簡要分析旅遊宣傳資料中的一些普遍特點。

例如在麗江古城旅遊網的宣傳資料中,連續使用了麗江古城、納西東巴、龍騰古城、火把節、放河燈、古城木府等作為標題。這些詞句在中國遊客看來是一目瞭然、清新明瞭。它們從歷史稱謂、民族風俗等方面反映了雲南麗江豐富的風景名勝、風土人情、歷史與人文背景。例如“東巴文化”、“火把節”、“放河燈”這些都是中國少數民族納西族獨有的民俗與文化特點。

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中國“龍”的概念對外國人來説已不是那麼陌生了,很多老外都已熟悉並接受了“龍”這個代表繁榮、吉祥、生機勃勃的中國特色詞。“龍騰古城”生動地顯示出這座麗江古城的朝氣蓬勃,凸顯了濃濃的中國味。此外,就連一些與現代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都特意加上了古城兩個字以求突出地域及民族特色,例如古城時尚、古城街景,就連最時尚的酒吧都要冠上“古城”二字,稱作“古城泡吧的柔軟時光”。可見,文化信息在旅遊宣傳資料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當翻譯者遇到此類情況是要特別注意,根據具體的情況採用不同的翻譯方法。

2.旅遊宣傳資料的語言集中體現了漢語的博大精深與美感。

中華語言的博大精深是有目共睹的,這一點在麗江的旅遊宣傳資料中同樣有着充分的體現。在此讓我們再來看一段玉龍雪山的簡介:

“……玉龍雪山不僅巍峨壯麗,而且隨四時的更換,陰晴的變化,顯示奇麗多姿。時而云霧纏裹,雪山乍隱乍現,似“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神態;時而山頂雲封,似乎深奧莫測;時而上下俱開,白雲橫腰一圍,另具一番風姿;時而碧空萬里,羣峯如洗,閃爍着晶瑩的銀光。……”

這段介紹雖短,中國遊客讀起來朗朗上口、韻味十足,充分展示出了中華語言的優美與豐富,從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幾點旅遊宣傳資料的特點。第一,中文的文章喜歡引經據典,引用古代的詩詞歌賦。例如“猶抱琵琶半遮面”本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名句,原本用來描述琵琶女的美麗與羞澀的神態。這裏卻用來表現出玉龍雪山如仙境般壯麗的景色。中文的文章乃至演講都特別喜歡引用詩詞歌賦來增加文章的美感。旅遊宣傳資料也是如此,引用詩詞歌賦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第二,旅遊宣傳資料經常會出現各種修辭手法。例如這整篇玉龍雪山的宣傳資料大量地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時而……時而……”,這不僅使文章朗朗上口,增強了整句話的氣勢,更是細緻入微地描述了玉龍雪山的扣人心絃的美,使得它更具有神祕的魅力。從旅遊宣傳資料中我們經常能體會到中華語言獨特的風格及韻味,然而這些語言上及文化上的特色在翻譯過程中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難點。這段文字文筆優美,引經據典,卻讓譯者一下子無從下手,為了將宣傳資料的意思準確地傳遞給讀者,達到旅遊資料宣傳的目的,譯者必須採用省略、意譯乃至重寫等多種相結合的翻譯方法。

二、旅遊宣傳資料的翻譯

學者陳剛指出:“旅遊翻譯是一種跨語言、跨社會、跨時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際活動。同其他類型的翻譯相比,它在跨文化、跨心理交際特點上表現得更為直接、更為突出、更為典型、更為全面。”(陳剛,2004:59)

翻譯旅遊宣傳資料確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譯者需顧及多方面,既要準確地表現旅遊資料的原汁原味,又要考慮目的語讀者的接受性;既要忠實於原文,體現原文所包含的特殊文化內涵,又要兼顧市場的需要。這無疑增加了翻譯的難度和複雜性。

作為譯者首先要做的是準確理解和把握旅遊資料原文的含義。因為旅遊宣傳資料中包含的眾多中國特色的歷史文化背景等,即使是中國人也不一定完全瞭解。但是作為譯者首先一定要理解把握準確,這是正確翻譯的前提。下面筆者着重探討在準確理解的前提下,旅遊宣傳資料翻譯的方法。

1.直譯法。

直譯法是旅遊英語翻譯中最常見的手法之一。直譯可以保持旅遊宣傳資料中的原汁原味,讓外國友人直接領略到中國文化的風采。例如,中國端午節的傳統活動賽龍舟就可以譯成dragon boat racing。雖然中國文化中的龍和西方文化中龍的含義差距很大,但是隨時全球文化廣泛深入的交流,老外也早已瞭解了中國龍的生機勃勃、吉祥的含義,所以筆者認為這裏用直譯,直接把“龍舟”翻譯成“dragon boat”完全沒有問題。再如“香山”直譯為“the Fragrant Hills”;“蛋炒飯”譯為“fried rice with egg”,這些直譯既保持了原文的含義,又通俗易懂,使目的語讀者一目瞭然。但是直譯的方法也有一定的侷限性,由於文化特徵和文化差異在旅遊英語宣傳資料中比比皆是,有些文化特性是無法通過直譯的方式表達的,因此譯者應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其他的翻譯方法加以補充。

2.音譯意譯相結合翻譯法。

音譯意譯相結合也是常見的旅遊資料翻譯方法之一。

例如“華清池”。華清池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以其古老的歷史和著名的温泉聞名於世。在這裏“華清”兩個字可以用音譯,但是“池”這個字如果把它簡單地直譯成pool或者pond,那樣不僅流於形式上的一般,也喪失了華清池內容上的特點,只會使外國遊客感到該景點沒什麼特別之處。這裏根據華清池的實際特色及功能,略作變動,翻譯成“hot spring”。“Huaqing Hot Spring”既能體現出其本身內在的含義,又一下子抓住了遊客的心理需求,讓人聯想到了温泉的愜意和舒適,讓遊客感到心馳神往。

再以雍和宮為例,“雍和宮”譯為the Yonghegong Lama Buddhist Temple。

雍和宮原為清朝皇四子胤禛的府邸,後改為行宮,故名雍和宮,再幾經變遷改為喇嘛廟,最終被確認為北京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由此可見譯者在翻譯其英文名字時是下了一凡工夫的。首先保留“雍和”兩個字,將其音譯。至於“宮”如直譯應為“palace”,然而究其歷史它早已被接納和定位為佛教寺院,因此譯者根據其歷史及宗教定位將其譯為“Lama Buddhist Temple”,讓外國遊客比較直觀和準確地瞭解其包含的真正含義及背後悠久的中華文化,達到了準確傳遞旅遊及文化信息的功能。

3.註釋法。

“註釋法是一種最重要的補償性翻譯方法”,譯者通常可以通過註釋法處理譯語中存在的文化空缺現象及用於解釋不同的風俗習慣(鄭聲滔,鄭聲衡,2010:94)。因此註釋法在旅遊宣傳資料的翻譯中被廣泛應用。

比如,當涉及有關歷史[]朝代等問題時,註釋法也是個非常有用的翻譯方法。例如西漢可以被譯成Western Han Dynasty(206B.C.-A.D.25),宋朝可以被譯成Song Dynasty(A.D.960-1279)。這樣既表明了朝代的名稱,又讓外國遊客對其具體時間有個更清晰的瞭解。

又如,當涉及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時,註釋法可以幫助外國友人更好地瞭解中國文化,彌補文化信息的缺失。以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為例,元宵節為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農曆的正月十五”可以翻譯成“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但是對於西方人來説,中國農曆的計時與公曆的不同經常會讓他們感到困惑,筆者認為在其後稍加註釋例如寫明“usually in February or March in the Gregorian calendar”,這樣會讓外國友人對其大致的時間有一個更清晰的概念。

再以端午節為例,中國有些地方端午節有懸掛鍾馗像的古***俗,然而僅僅將鍾馗按其音譯為“Zhong Kui”,會讓外國人摸不着頭腦,如略加註釋“a ghost that can exorcise” 則能讓他們瞭解到這項習俗的由來和意義。

同樣的例子在飲食菜餚翻譯中比比皆是。飲食文化一向是旅遊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中國的美食文化聞名世界。在翻譯一些傳統食品時也可以運用註釋法。例如粽子可以譯成Zong Zi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臘八粥則可以譯成Laba porridge(rice porridge with nut and dried fruit eaten on the eighth day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4.省略法。

省略法通常被用於省略一些重複的詞句、華麗的辭藻或者詩詞歌賦等,讓譯文更加接近讀者,使譯文更加通俗易懂,達到傳達信息和交流的目的。

在中文的篇章中通常會引用一些詩詞以達到豐富內容的目的。以某旅遊景點介紹端午節的內容為例,“櫻桃桑葚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端午節嘗試一下雄黃酒吧。”端午飲雄黃酒是我國傳統習俗,這篇旅遊宣傳資料引用了清朝李靜山的詩,然而這句是非常難翻譯的,且不説無法簡單地説清“櫻桃”、“桑葚”、“菖蒲”等詞與端午節的關係,如強行翻譯不僅表達不出原詩的韻味,而且使譯文變得難以理解。所以筆者認為這句詩詞可以完成省略,該資料將其簡單地翻譯成“It is a very popular practice to drink this kind of Chinese liquor seasoned with realgar a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就很不錯。

此外一些增譯法、替代法乃至重寫法等都可以根據旅遊宣傳資料的實際情況加以選擇和應用。

外國友人來中國觀光旅遊,不僅是遊覽河流山川、風景名勝,更是希望領略和體味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上獨特的文化氣息與民族韻味。旅遊宣傳資料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差異,所以我們在翻譯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其特徵,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採用不同的翻譯方法,既要儘量保持原文的原汁原味,又要達到向世界各國遊客展示我國壯麗多姿的大好河山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白穎。旅遊英語及其翻譯[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3.3(4):55-57.

[2]陳剛。旅遊翻譯與涉外導遊[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

[3]李丹。旅遊翻譯的跨文化審視[J].延邊黨校學報,2013.29(3):102-104.

[4]呂和發,周劍波。旅遊翻譯:定義、地位與標準[J].上海翻譯,2008 (1) : 30-33 .

[5]魏瓊。論註釋性翻譯與解釋性翻譯[J].考試周刊,2011.65:27-28.

[6]吳冰,李憲生,陳鑫柏,等。大學英語口譯(漢英)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1.

[7]鄭聲滔,鄭聲衡。從文化交流角度研究註釋法在翻譯中的使用場合[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0.31(11):94-97.

琵琶行原文及翻譯範文 篇三

關鍵詞: 《中國古代音樂史稿》 樂學律學 民間俗樂 音樂史 古代樂器

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史,一定會談到楊蔭瀏先生的《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一書。這本書有着轉向唯物史觀的歷史性成就,主要是以豐贍的資料、充分的篇幅描述了各個歷史時期中國人民創造音樂文化的累累成果,無論是在廣度方面和深度方面都超過以往中國古代音樂通史著作的成就。

一、樂學律學方面,以及自唐宋以降對於民間俗樂的極大關注

1.樂學律學方面

春秋戰國時起,古、新兩種音階並存和確立的判斷;兩晉南北朝時期對何承天“新律”、苟勖笛律的解釋;隋代出現八聲音階,以及關於清商調音階的判斷;唐代燕樂二十八調問題的提出,並聯系後世乃至現存的古老樂種,如西安鼓樂、福建南音、智化寺管樂等;中國歷史上三種律制並存、異律並用的判斷,等等。

2.對民間俗樂的關注

唐宋以降民間俗樂諸多樂種的論述,不僅資料工作紮實,而且常常自先代牽線聯繫,創見迭出,如唐代的曲子,宋代的詞,直到明清的小曲等,不僅將它們看作縱向發展的歷程,而且分析它們和説唱、戲曲之間的血肉聯繫;宋金元明清時期的市民音樂,包括藝術歌曲、説唱、樂器和器樂的論述;宋金元明清時期的戲曲藝術,包括諸多劇種、聲腔的發展歷程,而且包括自先秦以來逐漸成長的線索(散樂、百戲、歌舞戲、院本、雜劇、南戲等);對元雜劇、南北曲等的曲調與唱詞的關係,從語言音樂學的高度具體分析其特點,並指出與西方音樂特點的區別;在中國傳統音樂中,闡明同一曲牌經過變化表現不同內容,對“一曲多用”的特點進行分析和肯定,等等。此外還有關於《詩經》和楚辭的曲式因素的分析;漢代相和歌、大麴曲式的分析,並和後世乃至現代的有關資料相聯繫;樂器方面對琵琶沿革的探索;自周代以降貫穿各個歷史時期的對少數民族音樂的關注,等等。

在《史稿》中,楊先生還相當廣泛地吸收了近現代學者的學術成果,這是其視野開闊,重視學科交緣的結果,也是其歷史觀念發生趨向唯物史觀的變化、研究範圍擴展的結果。其中重要的學者有:李純一、曹安和、郭沫若、王國維、錢南楊、陳汝衡,以及日本學者林謙三,等等。

二、音樂史的著述中有音樂

以往的很多同類書籍也好,現在的同類書籍也好,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大量的書面材料影響下,片面強調雅樂和其樂律的重要性,陷入沒有音樂的歷史缺陷中。在沒有原始音響資料和流傳下來的樂譜資料有限的情況下,《史稿》採用了正確而有效的手段來解決這一僵局,效果十分明顯。第一,通過一些有限的文獻記載來分析和推斷當時的某些音樂品種形式結構的面貌,比如説通過有關漢“相和歌”和“相大麴”中“解”、“豔”、“趨、”“亂”等音樂術語的文獻記載來分析、推論“相和歌”和相和大麴中的若干曲體形式、藝術手法,或者通過對有關唐代坐、立部伎和唐代大麴的文獻資料及詩歌的記錄來分析推論唐代大麴的曲式結構等。第二,通過較晚時期記錄下來的樂譜來看較前時期的音樂。如在古琴方面可以通過明朝才出現的樂譜翻譯來推知漢代古琴音樂方面的一些情況,琵琶方面可以通過清末琵琶譜來推知元代琵琶音樂方面的若干成就等。第三,通過近現代仍然在民間流傳的古老音樂曲種、樂種的挖掘來探索古代音樂的歷史變遷,例如對清末“彈詞”藝術,就正是通過對近現代仍然流行的一些曲調來進行研究的。這樣音樂史便發出了聲音。

三、對古代樂器的重要研究

古代樂器是音樂考古學的重要分支,其研究涉及經濟、地理、政治、歷史、文學、科技等諸多學科,同考古學中的其他分支一樣,其研究方法要遵循“歷史第一”的觀點,科學地運用與之相應的原則、方法。由於古代樂器的研究對象主要為考古所挖掘的實物,這就要求我們在研究中要注重歷史各時期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政治制度演變及文學作品的表現同步的考證原則,使之與生產力相適應,與政治制度相對應,與文學作品相呼應,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古代樂器研究的真實、可靠、科學。

我國古代的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人們只能製作出簡單的樂器,材料多為動物的骨頭或者是陶、竹、木等。青銅器的出現促進了樂器的改進,原有的打磨更加精細,出現了笙、簫、編鐘、編罄等。春秋戰國時期鐵器水平提高,代表樂器是笛子。秦漢時期出現了排簫、羌笛、琵琶等樂器,表明多孔多絃樂器有很高的工藝要求。唐代長安城是世界經濟文化交流中心之一,隨着外來音樂的融入,樂器品種多達三百種。引人注目的是兩種拉絃樂器。一種是扎箏,有七條弦,一種是奚琴,有兩條弦,均用竹片擦弦。後者是今天胡琴的前身。宋代科技更為進步,樂器改制較多。此時的奚琴改為嵇琴。元代承金制,帶有明顯的元代標誌的有馬尾胡琴、三絃、嗩吶、火不思、雲(雲鑼)、興隆笙(管風琴)等。而明清兩代主要是以戲曲伴奏樂器為主,主要有笛子、嗩吶、笙、琵琶、阮、鑼、鼓,胡琴也細分為京胡、板胡、馬頭琴、高胡等。

文學作品中留下了大量的古代音樂、古代樂器的痕跡。西周“五聲、六律、十二宮、旋相為宮也”,完成了十二律和七聲音階。《詩經》中記載樂器有幾十種之多,《論語》中有“鼓瑟希”、“聞絃歌之聲”,《墨子》中記有“非以大鐘鳴鼓琴瑟竽笙之聲以為不為樂也”,屈原的《九歌》,司馬遷的《史記》等都留下了古老的餘音。曹丕《燕歌行》中有“援琴鳴弦發清商”;阮籍《詠懷》詩中雲“起坐彈鳴琴”、“簫管有遺音”;唐詩中更多見“羌笛”、“胡茄”之聲,又有白居易的《琵琶行》;《孔雀東南飛》中有“十五彈箜篌”;《宋詞》、《元曲》中音樂、樂器散佈其間,《馬可・波羅遊記》則描寫了胡琴的美妙之聲。文學作品中留下了古代樂器演變的軌跡,也彌補了音樂考古中的空白,同時為考古提供了有利的佐證。

參考文獻:

[1]馮文慈。《中國古代音樂史稿》的歷史性成就及其侷限――在紀念楊蔭瀏先生誕辰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人民音樂,2000.1:15.

[2]宋新。讀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史學月刊,2003.11.22.

琵琶行原文及翻譯範文 篇四

王翰的《涼州詞》中的名句是: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原文如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全詩翻譯: 精美的酒杯盛着甘醇的葡萄美酒,將要喝的時候琵琶聲響了起來,韻律使人心潮澎湃。 開懷暢飲吧,就算是醉倒沙場,諸位也請不要見笑,自古征戰沙場的人有幾個能活着回去的?

作者簡介:王翰,字子羽,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睿宗景雲元年進士,玄宗時作過官,後貶道州司馬,死於貶所。性格豪放,喜遊樂飲酒,能寫歌詞,並自歌自舞。其詩題材大多吟詠沙場少年、玲瓏女子以及歡歌宴飲等,表達詩人對人生短暫的感歎和及時行樂的曠達情懷。詞語似雲鋪綺麗,霞疊瑰秀;詩音如仙笙瑤瑟,妙不可言

(來源:文章屋網 )

琵琶行原文及翻譯範文 篇五

關鍵詞:琵琶行;音效美;音律美;音韻美

中國古代詩歌的廣闊世界有如四季般絢麗斑斕;白居易的《琵琶行》正如一支奇葩綻放出無限光彩。中國古代描寫音樂,或側重描繪演奏效果,如“聲動樑塵”“響振林木”; 或運用比喻加以渲染,如“累累乎如貫珠”,“崑山玉碎鳳凰叫”;或突出演奏時的環境氣氛,如 “露腳斜飛濕寒兔”。而白居易的《琵琶行》,集歌女動作、音調變化、演奏場景、當時環境、人物情感於一身的詩歌並不多見,其展現的音樂世界更是美不勝收、令人歎為觀止。筆者擬就對許淵沖和楊憲益、戴乃迭的英譯本進行比較,討論兩種譯本所呈現的餘音裊裊,不絕於耳的音樂世界。

一、融情寓樂:《琵琶行》的音效美

《琵琶行》一詩中,主人公三次聽樂,三次感受不同的音樂效果。開篇沉浸在主客惜別的悲涼氣氛中,當作者 “忽聞水上琵琶聲”時一下子就被迷人的樂聲所吸引。再次聽樂是歌女出場彈奏,“東船西舫悄無言”,寂靜的環境襯托出樂聲的迷人。第三次聽樂,仍由歌女演奏,“悽悽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作者將樂聲、聽眾及聽眾的情緒一層層遞進深入的描繪,表達了樂聲的效果感人。三次聽樂,三次感受。無意聽之為之驚,傾心聽之為之迷,醉心聽之為之感,可謂驚人、迷人、感人。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許譯文:Silence reigned left and right of the boat,east and west; We saw but autumn moon white in the river’s breast.

楊、戴譯文:Right and left of the boat all is silence- We see only the autumn moon,silver in midstream.

此句寫琵琶曲的演奏效果。演奏結束,萬籟俱寂,眾人都沉浸在美妙的音樂裏,難以自拔。楊、戴將“悄無言”譯為“all is silence”,似歸納總結,略顯平淡。在“江心秋月白”這一景觀的表達上,楊、戴直譯“江心”為“midstream”,無甚特別之處,但將“白”則意譯為“silver” 不僅將白的意思表露無遺,也暗含冰冷的氣氛,與月亮發光的現象相吻合,同時也揭示了琵琶女的悲涼處境。與之相較,許譯文將“東船西舫”譯作“left and right of the boat,east and west”,景物涵蓋四面八方,目之所及,盡在其中。“悄無言”以silence為主語,再輔之一謂語動詞reign,語意雋永,耐人尋味。“江心”譯作“river’s breast”,讓人不禁聯想到明月倒映在江水的同時,也印在詩人的心裏。景、情、樂相互交融,更加突顯音樂的美妙。

二、以聲喻聲:《琵琶行》的音律美

音樂訴諸聽覺,聽之有聲,視之無形,無限美妙盡顯在指尖。《琵琶行》中描寫音樂擅長以聲喻聲,即用熟悉的音響來比喻樂聲。作者用詩的語言,正面集中描寫了琵琶樂曲的起伏變換過程。詩中琵琶聲音跌宕起伏,變幻莫測,或粗重急驟,或輕細委婉,或清脆圓潤,或婉轉流暢,或高亢激昂,或低迴嗚咽,或輕或重,或快或慢,聲音間層次分明,音調上區別明顯,熱鬧而不紊亂,複雜而有層次,令人應接不暇,就如劉勰所言,“寂然凝率,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音樂的美妙絕倫可見一斑。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許譯文:The thick strings loudly thrummed like the pattering rain; The fine strings softly tinkled in a murmuring strain. When mingling loud and soft notes were together played,You heard large and small pearls cascade on plate of jade.

楊、戴譯文:The high notes wail like pelting rain,The low notes whisper like soft confidences; Wailing and whispering interweave ,like pearls large and small cascading on a plate of jade.

這兩句詩描寫音樂的形象,使用“嘈嘈”、“切切”等擬聲詞使詩歌更富韻律;使用精妙的比喻使詩歌更具穿透力,比如用“急雨”比作樂聲的繁密,用“私語”比作樂聲的幽細,並將其形象的比擬為“珠落玉盤”,把抽象難摹的音樂描繪成觸之有體,視之見形,聽之有聲的具體實象,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楊、戴將“嘈嘈”、“切切”兩個擬聲詞譯為動詞“wail”和“whisper”,略顯單薄;將“急雨”和“私語”譯為“pelting rain”和“soft confidences”,pelting一詞形容雨大之極的狀態十分準確,但卻缺少動態美感;將“嘈嘈切切”譯為“wailing and whispering”押頭韻,對仗工整。通讀一遍,此譯文忠實、準確有餘,而意藴卻有所欠缺。而許譯文則相應的把“嘈嘈”和“切切”譯為動詞詞組“loudly thrummed”和“softly tinkled”,將難以言傳的語言聲音之美形象化,使音樂更有張力;把“急雨”和“私語”譯為“pattering rain”和“murmuring strain”, patter一詞將大雨滂沱的氣勢以及“珠落玉盤”的霹靂啪嗒聲也一併寫活了,虛實相映,動靜相宜,聽覺與視覺相輝映。

三、以詩入詩:《琵琶行》的音韻美

“音美”對詩歌翻譯十分重要。詩的音樂性,是和意義、意像、比喻等一樣,成為詩人傳達詩意的一種重要手段,因此翻譯詩歌應儘量傳達出原詩的“音美”。而詩的音樂性,最主要表現在押韻上。許淵衝認為:“翻譯唐詩即使百分之百地表達了‘意美’,如果沒有押韻,也不能保持原詩的風格和情趣。”但由於中英兩種語言在語音和語調上有着本質的區別,漢語是聲調語言,而英語則是重音語言,所以在保持原詩韻律時,不可強求原詩韻律和譯文韻律的一一對應,而應注意譯語韻律的優勢再現原詩的“音美”。

對音、形問題,許淵衝用形象的語言解釋道:“以詩體譯詩好比把蘭陵美酒換成白蘭地,雖然酒味不同,但多少還是酒;以散體譯詩就好像把酒換成了白開水,白開水雖然可以解渴,但在人們需要高級精神飲料的時候,白開水就不能滿足人們的慾望了。”詩歌翻譯,既要做到不因韻害意,又要做到無湊韻之嫌。如果譯詩能真正符合“三美”的要求,實現“三美”有機統一,這樣的譯詩就達到了詩歌翻譯的最高境界――傳神。

1.巧用頭韻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許譯文:The thick strings loudly thrummed like the pattering rain; The fine strings softly tinkled in a murmuring strain. When mingling loud and soft notes were together played,You heard large and small pearls cascade on plate of jade.

楊、戴譯文:The high notes wail like pelting rain,The low notes whisper like soft confidences; Wailing and whispering interweave ,like pearls large and small cascading on a plate of jade.

兩個譯本都能體現出原詩的音韻之美。但許用m音表達出厚重的質感,用s頭韻體現輕盈的質感,實則更為精妙。譯者根據英文發音的特質體現出與原文相類似的效果。

2.使用尾韻

尾韻是最重要的,也稱為韻腳,指的是詞尾音素重複,如till 和still,在詩行的末尾押韻。許譯文的精妙之處在於譯文的整體與原詩在韻腳、音部及句數上基本保持一致,這種內容與風格高度協調一致的譯文實屬難得。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粧淚紅闌干。

許譯文:Deep in the night I dreams of happy bygone years,

And woke to find my rouged face crisscrossed with tears.

楊、戴譯文:All late at night,dreaming of her girlhood,

She cries in her sleep,staining her rouged cheeks with tears.

原詩講述歌女回憶兒時不幸遭遇時的悲傷心情,經歷時間有多長,傷心就有多久,淚水也止不住地一直流。許淵衝的譯文都採用-ear的尾韻,原詩中並無韻律,而是無中生有,頗具創造性和流動性,year和tear兩詞的選用更添一絲傷感。

3.諧元韻

諧元韻是指詞中重讀元音重複,亦稱元音迭韻。比如great和fail.在《琵琶行》中不乏這樣的例子。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許譯文:Without flute songs we drank our cups with heavy heart;

The moonbeams blended with water when we were to part.

楊、戴譯文:Drunk without joy,in sadness they must part;

At the time of parting the river seems steeped in moonlight.

就押韻而言,許譯文運用了尾韻“t”及諧元韻 [a:](heart和part),同時又暗含分別之苦痛在心中之意。許譯文更是進一步闡釋詩人難以言表之痛的情感寫照。

金人王若虛評價白居易道:“樂天之詩,情致曲盡,入人肝脾。”①《琵琶行》一詩無疑稱得上這一評價。在此詩中,無聲中盡顯有聲之美,長歌中穿插短促停頓,詩畫中藴含繁複之音,波瀾起伏,情韻交織。許譯文和楊、戴譯文在展現《琵琶行》的上述特點時各有千秋,但就表現詩中的音樂美,音效美,音律美而言,則許譯文更為忠實。但毋庸置疑的是,二人的譯文對於傳承中國的優秀文化大有裨益,可謂是“千古絕唱沁心扉,抑揚跌宕普新曲”。

註釋:

①白居易。《白氏長慶集》,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05

年,第97頁。

參考文獻:

[1]白居易.白氏長慶集[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05年

[2]顧正陽.古詩詞曲英譯美學研究[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

社,2006年

[3]龔光明.翻譯思維學[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4年

[4]潘炳新,李正拴主編.翻譯研究[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

社,2007年

[5]汪榕培.比較與翻譯[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7年

[6]許淵衝.翻譯的藝術[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年

[7]許淵衝.唐詩三百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8年

[8]楊憲益,戴乃迭.唐詩(古詩苑漢英譯叢)[M].北京:外文

出版社,2001年

[9]張智中.許淵衝與翻譯藝術[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6年

[10]趙甄陶.中國詩詞精選英譯[M].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