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楊氏之子》原文翻譯及賞析(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8W

《楊氏之子》原文翻譯及賞析(精品多篇)

譯文及註釋 篇一

譯文

在樑國,有一户姓楊的人家,家裏有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孔君平來拜見楊氏子的父親,可是父親不在,於是便叫楊氏子出來。楊氏子為孔君平端來水果,水果中有楊梅,孔君平指着楊梅對楊氏之子,並説:“這是你家的水果。”楊氏子馬上回答説:“我可沒有聽説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註釋

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延尉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夫子:舊時對學者或老師的尊稱。

設:擺放,擺設。

甚:非常。

詣:拜見。

未聞:沒有聽説過。

示:給……看。

練習題 篇二

1、解釋下面句子中帶點的字。

(1)、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詣:________ 乃:________

(2)孔指以示兒曰。 示:________ 曰:________

(3)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聞:________

2、仔細讀下面的句子,回答問題。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1)對話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話精妙極了,妙在何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詣:拜見 乃:於是,就 (2)示:給……看 曰:説 (3)未:沒有 聞:聽見

2、(1)孔君平指着楊梅給楊家兒子看,説:“這是你家的果子。”楊家兒子答道:“沒有聽説孔雀是您家的家禽。”(2)都根據人物姓氏來借題發揮,楊家兒子反應極快,才思敏捷。

譯文 篇三

在樑國,有一户姓楊的人家,家裏有一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就有楊梅。孔君平指着楊梅給孩子看,説:“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我可沒聽説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詞句與詞語解析 篇四

(1)對句子的理解。

①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這句話點明瞭文章要講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點。起到總起全文的作用。

②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從孔君平來拜見孩子的父親一事看,兩家的關係很好,常來常往。所以當得知孩子的父親不在時,孔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叫出了這個孩子。可見,孔與孩子很熟。

③為設果,果有楊梅。

誰為誰設果?聯繫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看起來孩子很有禮貌,很會招待客人。

④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這是故事中的重點部分。孔君平看到楊梅,聯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楊,它叫楊梅,你們本是一家嘛!”這信手拈來的玩笑話,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應聲答道:“沒聽説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句子中的“家禽”不同於現在的“家禽”,這裏的“家”和“禽”各自獨立表達意思。

(2)對詞語的理解。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夫子:舊時對學者或老師的尊稱。 設:擺放,擺設。甚:非常。詣:拜見。未聞:沒有聽説過。示:給……看。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乃:就;於是。曰:説

(3)對題目的理解楊氏之子楊氏:姓楊的 之:助詞,相當於“的” 子:兒子 把它連接起來。

整個意思是:在樑國,有一户姓楊的人家,家裏有個九歲的兒子,他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指着楊梅給孩子看,並説:“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説:“我可沒聽説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字義:甚:很 惠:同慧 智慧的意思 指:拜見 乃:就,於是 示 :給 看 曰:説 未:沒有

孩子的回答很妙,這回答巧妙在哪裏呢?是在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沒有生硬地直接説“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採用了否定的方式,説“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豈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使孔君平無言以對。因為他要承認孔雀是他家的鳥,他説的話才立得住腳。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維的敏捷,語言的機智幽默。

課文道理 篇五

選編本課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開始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學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

本組課文描述了楊氏子的聰慧,把楊氏子的稚氣和巧妙的回答描寫得惟妙惟肖。教導我們要學會隨機應變,考慮再三,用智慧和勇氣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