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蜀相》原文翻譯及賞析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51W

《蜀相》原文翻譯及賞析精品多篇

《蜀相》杜甫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一

蜀相

杜甫〔唐代〕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註釋】

①丞相祠堂:即諸葛武侯祠,現在成都,晉李雄初建。②錦官城:成都的別名。

③柏(bǎi)森森:柏樹茂盛繁密的樣子。

④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hǎo)音:這兩句寫祠內景物。杜甫極推重諸葛亮,他此來並非為了賞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説碧草映階,不過自為春色;黃鸝隔葉,亦不過空作好音,他並無心賞玩、傾聽。因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見。空,白白的。

⑤三顧頻煩天下計:頻煩,猶“頻繁”,多次。這句意思是劉備為統一天下而三顧茅廬,問計於諸葛亮,這是在讚美在對策中所表現的天才預見。

⑥兩朝開濟:兩朝,劉備、劉禪父子兩朝。開,開創。濟,扶助。指諸葛亮輔助劉備開創帝業,後又輔佐劉禪。

⑦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jin):出師,出兵。這兩句的意思是諸葛亮出師還沒有取得最後的勝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後世的英雄淚滿衣襟。指諸葛亮多次出師伐魏,未能取勝,至蜀建興十二年(234)卒於五丈原(今陝西岐山東南)軍中。

《蜀相》杜甫拼音解讀

shǔ xiàng

dù fǔ 〔táng dài 〕

chéng xiàng cí táng hé chù xún ?jǐn guān chéng wài bǎi sēn sēn 。

yìng jiē bì cǎo zì chūn sè ,gé yè huáng lí kōng hǎo yīn 。

sān gù pín fán tiān xià jì ,liǎng cháo kāi jì lǎo chén xīn 。

chū shī wèi jié shēn xiān sǐ ,zhǎng shǐ yīng xióng lèi mǎn jīn 。

相關翻譯

丞相諸葛亮的堂要去哪裏尋找呢?就在成都城外面那柏樹茂盛繁密的地方。茵茵春草,鋪展到石階之下,映現出一片綠色,春意盎然;幾隻黃鶯,在林葉之間穿行,隔着樹葉空自發出婉轉清脆的叫聲。當年劉備為統一天下而三顧茅廬,問計於諸葛亮,諸葛亮全力輔佐先主開國扶助後主繼業,作為輔佐兩代君主的老臣,為國嘔心瀝血,忠心耿耿。可惜出師伐魏還沒有取得最後的勝利就先去世了,常使歷代英雄對此感慨而涕淚打濕衣襟!

相關賞析

【內容解析】

這是一首憑弔古蹟、頌揚諸葛亮的詠史懷古詩。詩題“蜀相”就是指諸葛亮。當時,劉備在四川成都立國稱帝,即三國蜀漢。三顧茅廬拜請諸葛亮出山為相,杜甫稱其“蜀相”。以此為詩題,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一生的崇高敬意。全詩四聯八句,五十六字,膾炙人口,堪稱千古絕唱。

首聯“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採用自問自答的方式,從景物起筆,點出丞相祠堂所在地--“錦官城外”那肅穆靜謐的柏樹成蔭的地方。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題意,語意親切而又飽含崇敬。“何處尋”實屬無疑而問,因為眾人皆知,但就是這一問之中,卻飽含着詩人對諸葛亮無限追慕敬仰之情。下句值得玩味,因為柏樹本身是高大長壽的植物,四季常青,這裏柏樹成蔭不僅是祠堂的標誌,更是祠堂主人精神的象徵,同時,一個地方能讓柏樹“森森”,更是當地百姓對其愛惜的緣故。不言而喻,諸葛亮生前死後,都是人們心中擁戴敬仰的對象。而作者,此時此刻就站在這裏,就親眼看見百姓心中的英雄忠義之人的祠堂所在,到今天依然如此,不禁使人肅然起敬。

頷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是特寫鏡頭,緊承上句而來。就在這柏樹成蔭的地方,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這裏的景物色彩鮮明動靜相襯,恬淡自然,無限美妙地表現山武侯祠內那春意盎然的景象。“映階”即映照台階。祠堂在台階的高處,瞻仰的人們要拾級而上。“碧草”是寫草的碧綠茂密。“好音”是好聽的聲音。這裏指嗚叫婉轉清脆。草樹茂密,烏兒鳴叫,一派生機盎然。作者觸景生情,看到自然界的春天來了,想到祖國中興的春天卻非常渺茫,於是“自春色”“空好音”表達了詩人心中的哀愁惆悵之感。“自”“空”互文,一動一靜,景中生意,使得此句成為千古名句。

頸聯“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用最凝練的語句高度概括諸葛亮的豐功偉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偉大一生。上句寫諸葛亮出山之前,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策,定下三分天下的政治謀略,併為劉備制定了一整套統一國家之策,足見其濟世雄才。下句“兩朝開濟”是寫出山之後,諸葛亮輔助劉備開創蜀漢、匡扶劉禪,頌揚他為國嘔心瀝血的耿耿忠心。此聯將人們帶到戰亂不已的三國時代,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下,刻畫出一位忠君愛國、濟世扶危的賢相形象。懷古傷今,在這一歷史人物身上,寄託了詩人杜甫自己對國家命運的美好憧憬。

尾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詠歎了諸葛亮病死軍中功業未成的歷史不幸。“長使英雄淚滿襟”所指何人?就是百姓心中的英雄。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悲劇性結局無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讚歌,他以行動實踐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誓言,精神境界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使人產生奮發興起的力量。諸葛亮最偉大、最感人的地方也就在這裏。這裏也寄託了詩人無限的哀思。

通讀全詩,祠堂主人諸葛亮忠心漢室的一生,正吻合了詩人杜甫憂國憂民的一生,出師未捷而死的悲劇也正是詩人杜甫一生漂泊,不得於志的一生。所以寫者悲歎,讀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章法點評】

1、結構起承轉合、層次波瀾

首聯寫詩人杜甫專程尋訪武侯祠,這是“起”。“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採用自問自答的方式從景物起筆,點出丞相祠堂所在地--“錦官城外”那肅穆靜謐的柏樹成蔭的地方。一問一答,無疑而問。飽含着詩情。領聯直承上文,寫祠堂內的春色,這是“承”。杜甫參謁武侯祠,寫碧草和黃鸝,一個綠得滿階滿院,一個唱得婉轉悠揚,無限美妙地表現出武侯祠內那春意盎然的景象。頸聯推開一層,寫對諸葛武侯評價,這是“轉”。作者暫時離開寫景寫物,宕開一筆,用最凝練的語句高度概括諸葛亮豐功偉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偉大一生,去着意刻畫一位忠君愛國、濟世扶危的賢相形象。在這一歷史人物身上,寄託和抒發了詩人杜甫對國家命運的美好憧憬。尾聯收束全詩,直接揭示主旨,即表達對諸葛武侯的悼念和敬仰,這是“合”。“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更從諸葛亮功業未遂留給後人無限懷念,表達了對諸葛亮的讚美和惋惜之情。全詩結構起承轉合,波瀾起伏,清晰有序。

2、寫景、抒情、敍事、議論相結合

這是一首感情極為濃烈的政治抒情詩,詩歌中悼惜英雄、感傷時事的悲痛情緒滲透在每一句每一字之間。前半部分描寫景物,寫祠堂之景,在描寫中隱然流露出同樣是忠君愛國者的杜甫對於諸葛亮的迫切仰慕之情。景中含

情;後半部分純乎敍事與議論的辦法,發表對於憑弔對象的精當評論,從中也自然透發出詩人滿腔的激情。首聯二句。自為問答。記祠堂之所在,但目的不是為了交代地理位置,而是為了寄寓感情。故用“何處尋”以顯訪廟弔古心思的急切。領聯二句。寫祠廟荒涼之景。“自春色”“空好音”的歎

息,流露出對諸葛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寫,過渡到後半部分作

者自己站出來對諸葛亮進行評論與哀悼。後四句敍事議論結合,高度概括諸

葛亮的事蹟,能喚起讀者對於諸葛亮一生的聯想。“三顧”句令人想起三顧茅廬和隆中決策,“兩朝”句與“出師”句更令人懷念諸葛亮輔佐先主劉備、後主劉禪兩朝,取兩川、建蜀漢,白帝託孤、六出祁山和病死五丈原等感人事蹟。尾聯二句,道出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這種在敍事中飽含情韻的議論,與一般抽象議論截然不同,是既能寄託作者感情、又能啟發讀者激情的詩化的議論。全詩短短的八句,有敍事,有寫景,有議論,有抒情,筆墨淋漓,感情深摯,充分體現了杜詩“沉鬱頓挫”的風格。

3、懷古傷今,以古自況,意境深邃

在文學作品中,懷古往往是為了傷今。杜甫一生不得志。他慨歎自己未能像諸葛亮那樣得遇明主,不能像諸葛亮那樣去建功立業,弔古抒情,懷古寄志,通過對諸葛亮的讚揚和惋惜,表達自己憂國憂民,盼望為國立功的心情。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安史之亂尚未平定,國家分崩離析,人民流離失所,使詩人憂心如焚。他渴望能有諸葛亮這樣的忠臣賢相匡扶社稷,扭轉乾坤,重振國威,恢復國家的和平統一。正是這種憂國憂民的思想凝聚成詩人對諸葛亮的敬慕之情。不難看出,在“蜀相”諸葛亮的身上,詩人寄託了自己對國家命運的美好憧憬。頸聯“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對諸葛武侯的評價。上句看起來是説劉備三顧茅廬,實則從側面烘托諸葛亮的才智和抱負。這兩句暗含的意思是:必先有君王的“三顧頻煩”,後才能有老臣的“兩朝開濟”。杜甫這種觀點的背後,流露出一絲委屈和對肅宗的失望。想當初,杜甫捨身棄家,追隨肅宗,可謂忠矣。杜甫至鳳翔後,於至德二載(757)五月十六日,被肅宗拜為左拾遺。對肅宗感激涕零,立志要庶竭駑鈍,盡忠報國。但不久就因為上疏救房琯,深深地惹惱了肅宗。當年閏八月七年級日,杜甫便被放還廊州省家。此後便被肅宗逐漸冷淡,可謂報國無門矣。而當時的一些賢才,又有多少機會?所以杜甫來到武侯祠,一則以哭,一則以告。諸葛大名垂宇宙,固然與才高智廣有很大關係,但與其他人相比,得遇先主,士能為知己者死,又何其幸也!這首詩借憑弔武侯而抒發渴望重用濟世之才的思想感情。前四句憑弔丞相祠堂,從景物描寫中感懷現實,透露出詩人憂國憂民之心;後四句詠歎諸葛亮才德,從歷史追憶中緬懷先賢,又藴含着詩人對祖國命運的許多期盼與憧憬。全詩懷古傷今,意境深邃。

鑑賞:

這首詩,不僅是一首憑弔古蹟、頌揚諸葛亮的詠史詩,而且是一首富有教育意義、感人至深的抒情詩。千百年來,有不少頌揚諸葛亮的詩篇,但最膾炙人口、激動人心的要算這一篇。

詩的題目叫“蜀相”,“蜀相”就是諸葛亮。東漢末年戰亂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劉備在四川成都稱帝,歷史上稱為蜀漢,任命諸葛亮為丞相,所以杜甫稱諸葛亮為“蜀相”。但詩以“蜀相”為題,卻不是單純的歷史紀錄,而是寄託了作者對諸葛亮的崇高敬意。

《蜀相》這首詩是唐肅宗上元元年(760)的春天,杜甫初到成都時訪諸葛亮廟時所作。這時的情況,從杜甫個人的處境來看,政治上很不得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已經完全落空,生活上的艱難困苦,更不必説。從當時社會現實來看,“安史之亂”持續了五年還沒有平定下來,史思明再次攻陷了東都洛陽,自立為大燕皇帝,唐王朝仍在風雨飄搖之中;人民大量死亡,生產遭到巨大破壞,正如杜甫描寫的那樣:“六合人煙稀”、“園廬但蒿藜”。尤其嚴重的是唐肅宗的昏庸,信任宦官,猜忌功臣。在這種情況下,杜甫的心情自然是很苦悶的。所以當他來到諸葛亮廟時,緬懷諸葛亮的為人,特別是他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以及他和劉備君臣二人之間那種詩。這也許就是詩人自己説的“情在強詩篇”吧。魚水相得的關係,不禁百感交集,心潮翻滾,以至淚流滿襟,因而寫下了這首

很明顯,這首詩的主題就是歌頌諸葛亮。杜甫入蜀以後,思想上有一個很突出的變化,那就是他不再“自比稷與契”,而嚮往於諸葛亮。他寫了一系列讚揚諸葛亮的詩,並公然説:“悽其望呂葛,不復夢周孔”。意思就是説,他殷切期望的是呂尚、諸葛亮這類英雄人物,再也不夢想周公和孔子了。這首《蜀相》詩,便正是他“悽其望呂葛”的具體表現。全詩共八句,可分為兩段:上四句寫丞相祠堂,下四句寫丞相本人。但這兩段,並不是可以分開的兩截。因為在對丞相祠堂的描寫中,已暗含丞相其人在內。

開頭兩句:“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用自問自答的方式點明丞相祠堂的所在地。丞相祠堂,就是現在的“武侯祠”,在成都城南約二里,現在已經為“南郊公園”。武侯是武鄉侯的簡稱,蜀後主劉禪封諸葛亮為武鄉侯。值得注意的,是“何處尋”的“尋”字,它飽含着詩人杜甫對諸葛亮無限追慕的心情。因為心思其人,所以才要尋訪其廟。“錦官城”是成都的別稱。因織錦業發達,漢朝曾設有錦官來管理,所以後來又把成都稱為錦官城有時為了適應詩句的需要,也簡稱為“錦城”,如杜詩“錦城絲管日紛紛”。”柏森森”三字也值得我們仔細玩味。因為這森森的高大茂密的柏樹,不只是識別丞相祠堂的標誌,而且是歷代人民愛戴諸葛亮的見證。杜甫在夔州時寫有一首《古柏行》的詩,專門描寫孔明廟前的一棵老柏樹。其中有這麼兩句:“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不言而喻,成都的丞相祠堂之所以能出現“柏森森”的景象,同樣也是由於“人愛惜”的緣故。聯繫到古老的《詩經》裏那首《甘棠》詩:“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詩意是説,老百姓出於對召伯的愛戴,竟然連他曾經休息過的那棵甘棠樹都不忍砍伐,因而長得茂盛。由此,我們也就不難知道:凡是為人民做了好事的人,人民是不會忘記他的。

三四兩句“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空好音”,是進而描寫祠堂內的景物。但描寫景物的目的,卻是為了更深刻地表達對諸葛亮的懷念心情。表面上是寫景,骨子裏卻是抒情。關鍵在於“自春色”的“自”字,和“空好音”的“空”字。由於自己心目中所景仰的人已經見不到了,所以,儘管映帶在台階兩邊的碧草並非不悦目,那藏身在森森的柏葉之中的`黃鶯兒的歌唱,也並非不悦耳,但詩人都無心賞玩。這裏的“自”字和“空”字,是互文對舉,可以互訓。所謂“互訓”,也就是説,“自“可解釋為“空”“空”也可以解釋為”自”。如果把這兩個字對調一下,説成是“空春色”“自好音”,也完全可以。對詩的原意,毫無影響。唐人李華《春行寄興》詩説:“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空啼”,其中自、空二字的用法,和杜詩是相同的。

對於這兩句的寫景,過去有不同的理解,如清朝人仇兆鰲在其所著《杜詩詳註》裏就説是“寫祠廟荒涼”的。近人大多數也採取這一説法。我以為這是一種誤解。第一,從“碧草春色”“黃鸝好音”的描寫中,我們確實看不出有什麼“荒涼”的意境,相反,倒是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第二,古人常用草色來渲染春色之美,如江淹《別賦》中有“春草碧色,春水綠波”的句子,就是這一類。杜甫這裏説的“碧草”,也正是這個意思。碧草就是碧草,不是蔓草、雜草、野草,更不是衰草,不能一看到“草”字,便和“荒涼”聯繫起來。而且,這樣的理解也違背了詩人的創作意圖。因為詩人的意圖,正是要把祠堂的春景寫得十分美好,然後再用“自”、“空”二字將這美好的春景如草色鶯聲等一齊抹倒,來加倍突出詩人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所以,春色越美,鳥音越好,就越有助於表現這種心情。如果理解為“荒涼”,便不能起到這種反襯作用。大好春光,人無不愛,就是杜甫也寫過“不是愛花即肯死”的詩句,為什麼在這兒他卻採取了否定的態度呢?下文回答了這一問題。原來“傷心人別有懷抱”,他一心想念着的是這祠堂的主人--蜀相諸葛亮。這也就由第一段過渡到第二段,由寫景過渡到寫人。

五六兩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兩句,從大處着眼,言簡意賅,高度地概括和評價了諸葛亮一生的功績和才德。這兩句,都是上四下三的句法,應在第四字讀斷。上句寫諸葛亮的才略,得到劉備的器重,劉備曾三次去拜訪他。這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所以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的話。”三顧頻煩”就是“頻頻三顧”。“天下計”,即天下大計,也就是有名的“隆中對”中所説的:東連孫權,北拒曹操,西取劉璋(四川),南撫夷越等恢復國家統一的策略。這一句,雖然寫到劉備,但着重點仍在讚揚諸葛亮的雄才大略。因為劉備之所以不厭其煩地三顧草廬,正是由於諸葛亮胸懷天下大計。下句,從品德和事業方面寫諸葛亮的忠貞。所謂“兩朝開濟”,是説諸葛亮先輔佐先主劉備開創帝業、建立蜀漢,後又輔佐後主劉禪鞏固帝業,濟美守成,真是”功蓋三分國”。然而他毫不居功自傲,這就充分表明了他那老臣謀國的一片忠心。

諸袋亮一生中最感動人的地方,是他的死。詩的最後兩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對諸葛亮的死,詩人表示了無限的哀思,對於他未能實現復興漢室、統一中國的天下大計深表痛惜。蜀後主建興十二年(234)春,諸葛亮第六次出兵伐魏,與司馬懿的軍隊在陝西渭南對壘,兩軍相持百餘日。諸葛亮多次挑戰,並把巾鋼婦人之服送給司馬懿來激怒他,但司馬懿仍780然堅不出戰。諸葛亮終因操勞過度,於這年八月,病死在武功五丈原的軍營中,死時五十四歲。這就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史實。諸葛亮雖然壯志未酬,但是,他所表現的這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崇高精神所給與後人的積極影響,卻是無可估量的。這也是詩人杜甫為之感動得淚流滿襟的一個沒有説穿的原因。“淚滿襟”的英雄,當然就是詩人杜甫自己。但他用了“長使”二字,便大大地擴充了感染的範圍,不僅把普天之下的,而且把千百年後所有的有志未遂的英雄人物全都包括在內,使他們產生強烈的震動與共鳴,而不能不為之同聲一哭。

歷史也正是這樣證明着的。這裏可以舉兩個例子:第一個為這兩句詩所感動的例子,是唐順宗時的王叔文。王叔文是當時出現的有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柳宗元和劉禹錫等人蔘加的進步的政治集團的首領,他力圖改革弊政。但因遭到宦臣俱文珍等人的反對而終歸失敗。《舊唐書·王叔文傳》是這樣記載的:“叔文但吟杜甫諸葛祠堂詩末句雲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因欷歔泣下。”所謂“欷歔泣下”,也就是“淚滿襟”。這是杜甫寫作這首詩之後不過三十五年的事情。第二個例子,是北宋末年的愛國將領宗澤,他也曾深受感動。當時,宋王朝的兩個皇帝徽宗和欽宗父子二人雙雙被金人俘擄,宋高宗逃跑了,為了抵抗金兵的南侵,已經七十歲高齡的宗澤,親自帶兵鎮守尚未淪陷的當時的國都開封,但終因憂憤而成疾,臨死時,他也無限感懾地吟誦了這兩句詩並三呼“過河”(意思是渡過黃河,抗擊金兵)。此乃杜甫寫作《蜀相》這首詩之後的三百六十八年的事情。僅從以上兩個歷史事例,我們也就可以看到這兩句詩的巨大而深遠的感染力量。

在詩歌體裁的運用方面杜甫可以説是寫七律的大師。僅流傳下來的他一個人就寫了一百五十一首七律,超過現存初唐和盛唐詩人所作七律的總和。作為一首七言律詩,它要求結構緊湊,對仗工整,聲調和諧,語言精煉等等,所有這些優點,《蜀相》一詩可以説都具備了。

作者介紹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陽,後遷居河南鞏縣。詩人社審言之孫。年輕時應進士舉,不第,浸遊各地,後客居長安十年。安史之亂中提奔唐肅宗,授左拾遺。後棄官入蜀,定居成都洗花溪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式重中任參謀,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嚴武死後攜家出題,漂油江南,病元於途中。其詩以古體、律詩見長,展現了唐代由盛而我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講史”。是我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與李白齊名,並稱“李杜”,有《杜工郵集》

《蜀相》杜甫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二

一、原文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二、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三、創作背景

《蜀相》一詩,依照仇兆鰲注,斷為公元760年(唐肅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時作”。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結束了為時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肅省成縣)的顛沛流離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資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當年蜀漢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諸葛亮廟,稱武侯祠。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天,他探訪了諸葛武侯祠,寫下了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

公元221年(蜀漢章武元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任命諸葛亮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漢國的丞相,詩題“蜀相”,寫的就是諸葛亮。杜甫雖然懷有“致君堯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負無法施展。他寫《蜀相》這首詩時,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他目睹國勢艱危,生靈塗炭,而自身又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對開創基業、挽救時局的諸葛亮,無限仰慕,備加敬重。

四、譯文

去哪裏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階自當顯露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轉鳴唱。

劉備為統一天下而三顧茅廬,問計於諸葛亮,輔佐兩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師伐魏還沒有取得最後的勝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後代英雄感慨淚濕衣襟!

五、註釋

蜀相:三國蜀漢丞相,指諸葛亮(孔明)。詩題下有注:諸葛亮祠在昭烈廟西。

丞相祠堂:即諸葛武侯祠,在現在成都,晉李雄初建。

錦官城:成都的別名。

柏(bǎi)森森:柏樹茂盛繁密的樣子。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hǎo)音:這兩句寫祠內景物。杜甫極推重諸葛亮,他此來並非為了賞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説碧草映階,不過自為春色;黃鸝隔葉,亦不過空作好音,他並無心賞玩、傾聽。因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見。

空:白白的。

三顧頻煩天下計:意思是劉備為統一天下而三顧茅廬,問計於諸葛亮。這是在讚美在對策中所表現的天才預見。頻煩,猶“頻繁”,多次。

兩朝開濟:指諸葛亮輔助劉備開創帝業,後又輔佐劉禪。

兩朝:劉備、劉禪父子兩朝。

開:開創。

濟:扶助。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jīn):出師還沒有取得最後的勝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後世的英雄淚滿衣襟。指諸葛亮多次出師伐魏,未能取勝,至蜀建興十二年(234年)卒於五丈原(今陝西岐山東南)軍中。

出師:出兵。

六、賞析

這首七律《蜀相》,抒發了詩人對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業未遂的感慨。全詩熔情、景、議於一爐,既有對歷史的評説,又有現實的寓託,在歷代詠贊諸葛亮的詩篇中,堪稱絕唱。

“丞相祠堂”,今稱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國時期漢國的都城,諸葛亮在這裏主持國政二十餘年,立下了勛業。晉代李雄在成都稱王時為他建立了祠堂。後來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壞,只有武侯祠完整無損。“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別稱。成都產蜀錦,古代曾經設有專門的官員管理,他們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舊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稱成都為錦官城、錦城或錦裏。另一種説法是因為成都地近錦江,這裏山川明麗,美如繡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樹長得高大而茂密。據《儒林公議》、《太平寰宇記》等書記載,武侯祠前有大柏樹,相傳是諸葛亮親手栽種。

這首聯兩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處尋”是自問。這裏不稱“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親切。特別是其中的“尋”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專程來訪,而不是漫不經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環境生疏,所以才下了這樣一個“尋”字。這個尋字有着豐富的含義,它還有力地表現出杜甫對諸葛亮的強烈景仰和緬懷之情,並因人而及物,同時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詩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後一句“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這是詩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寫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點明祠堂的所在地,用來呼應前一句。“柏森森”三個字還渲染了一種安謐、肅穆的氣氛。這兩句直承“蜀相”的詩題,起得很得勢,用的是記敍兼描述的筆墨。

第二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所描繪的這些景物,色彩鮮明,音韻瀏亮,靜動相襯,恬淡自然,無限美妙地表現出武侯祠內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來了,祖國中興的希望卻非常渺茫。想到這裏,詩人不免又產生了一種哀愁惆悵的感覺,因此説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畫出一種靜態和靜境。詩人將自己的主觀情意滲進了客觀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內心的憂傷從景物描寫中傳達出來,反映出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精神。透過這種愛國思想的折射,詩人眼中的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三顧”,這裏指諸葛亮在南陽隱居時,劉備三次登門拜訪的事。諸葛亮《出師表》上説:“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頻煩”,多次地煩勞。另一説見清代汪師韓的《詩學纂聞》,汪師韓認為“頻煩”是唐代俗語,意思與“鄭重”差不多。“天下計”,是指統一天下的謀略。具體地説,這裏指諸葛亮所制定的以荊州、益州為基地,整飭內政,東聯孫權,北拒曹操,而後統一天下的策略。“兩朝”,指蜀先主劉備和後主劉禪兩代。“開濟”,“開”指幫助劉備開創基業;“濟”是指輔佐劉禪匡濟艱危。“濟”,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釋為守成、成了事業。“老臣心”,指諸葛亮盡忠蜀漢,不遺餘力,死而後已的精神。

這頸聯兩句寫得格外厚重,含義十分豐富,既生動地表達出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報國苦衷和生平業績,也生動地表現出他忠貞不渝、堅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時還鄭重地道出詩人所以景仰諸葛武侯的緣由。因為這一聯是全首詩的重點和核心,所以詩人從開篇起便暗運斧斤,不斷蓄勢,一路盤旋,到此才着力點明,並用了濃重的筆墨。這也正合乎律詩中間二聯“宜乎一濃一淡”的寫作法則。這一聯同時還是杜甫以議論入詩的範例。本來,以抒情為主是詩歌的顯著特徵,一般並不夾有議論。但是杜甫在這方面卻打破了常規,而常以議論入詩,這不僅使他的詩歌內容有了特色,還體現了杜詩的一種技巧。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出師”句指的是諸葛亮為了伐魏,曾經六出祁山的事。蜀漢後主建興十二年(234年),他統率大軍,後出斜谷,佔據了五丈原,與司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軍中。“英雄”,這裏泛指,包括詩人自己在內的追懷諸葛亮的有志之士。這尾聯兩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現出詩人對諸葛亮獻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對他事業未竟的痛惜心情。

這首詩分兩部分,前四句憑弔丞相祠堂,從景物描寫中感懷現實,透露出詩人憂國憂民之心;後四句詠歎丞相才德,從歷史追憶中緬懷先賢,又藴含着詩人對祖國命運的許多期盼與憧憬。全詩藴藉深厚,寄託遙深,造成深沉悲涼的意境。概言之,這首七律話語奇簡,但容量頗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訴盡諸葛亮生平,將名垂千古的諸葛亮展現在讀者面前。後代的愛國志士及普通讀者一吟誦這首詩時,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別是一讀到“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二句時,不禁黯然淚下。

藝術表現上,設問自答,以實寫虛,情景交融,敍議結合,結構起承轉合、層次波瀾,又有煉字琢句、音調和諧的語言魅力,使人一唱三歎,餘味不絕。人稱杜詩“沉鬱頓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本詩借遊覽古蹟,表達了對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報國的讚頌,以及對他出師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