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誡子書原文及翻譯,誡子書賞析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8W

誡子書原文及翻譯,誡子書賞析

誡子書原文

作者:諸葛亮 〔兩漢〕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淡泊 一作:澹泊;淫慢 一作:慆慢)

誡子書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作於公元234年(蜀漢建興十二年),是諸葛亮寫給他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諸葛亮一生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為了蜀漢國家事業日夜操勞,顧不上親自教育兒子,於是寫下這篇書信告誡諸葛瞻。

誡子書譯文及註釋

譯文

有道德修養的人,依靠內心安靜來修養身心,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勤奮學習。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幹,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縱慾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養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逐漸消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窮困的破舍裏,到時悔恨又怎麼來得及?

註釋

誡:警告,勸人警惕。

子:一般認為是指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

書:書信。

夫(fú):助詞,用於句首,表示發端。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靜: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

以:連詞,表示後者是前者的目的。

修身:品德修養。

養德:培養品德。

淡泊:內心淡泊,不慕名利。

無以:沒有什麼可以拿來,沒辦法。

明志:明確志向。明:明確、堅定。

寧靜:這裏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遠:達到遠大目標。致:達到。

才:才幹。

廣才:增長才幹。廣:增長。

成:達成,成就。

淫慢:放縱懈怠。

淫:放縱。慢:懈怠。

勵精:振奮精神。勵:振奮。

險躁:輕薄浮躁。與上文“寧靜”相對而言。險:輕薄。

治性:修養性情。治:修養。

年與時馳:年紀隨同時光飛快逝去。與:跟隨。

馳:疾行,指飛速逝去。

意與日去:意志隨同歲月而喪失。日:時間

去:消逝,逝去。

遂:最終。

枯落:凋落,衰殘。比喻人年老志衰,沒有用處。

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

窮廬:窮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將復何及:又怎麼來得及。

誡子書文言知識

一、重點字詞解釋

1、夫:句首發語詞,不用翻譯。

2、之:結構助詞,的。

3、行:品行,操守。

4、靜: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

5、儉:節儉。

6、養:培養。

7、淡泊:內心恬淡,不慕名利。

8、明:明確。

9、明志:明確志向。

10、致:達到。

11、遠:形容詞活用為名詞,遠大志向。

12、廣: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增長。

13、才:才幹。

14、淫:放縱。

15、慢:懈怠。

16、勵:振奮。

17、險:輕薄。

18、躁:浮躁。

19、治性:修養性情。治:修養。

20、與:跟隨

21、馳:疾行,指迅速逝去。

22、遂:最終。

23、枯落:凋落,衰殘。比喻年老志衰,沒用用處。

24、窮廬:窮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5、誡:勸勉、告誡26、書:書信。

二、一詞多義

之:

學而時習之:代詞,代指學過的知識

君子之行:結構助詞,的

以:

靜以修身:介詞,表目的非

寧靜無以致遠:介詞,用來

志:

非淡泊無以明志:遠大志向

非志無以成學:名詞活用為動詞,立志

學:

夫學須靜也:動詞,學習

非志無以成學:名詞,學業

成:

成 非志無以成學:完成,實現

遂成枯落:變成,成為

行:

三人行:行走

君子之行:品德,操守

意:

意與日去:意志

意將隧入以攻其後:打算,想要

意暇甚:神情,態度

三、詞類活用

1、志

非志無以成學:名詞活用為動詞,立志

2、廣

非學無以廣才: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增長

3、遠

非寧靜無以致遠:形容詞活用為名詞,遠大志向

誡子書賞析

這是諸葛亮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從文中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全文通過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古代家訓,大都濃縮了作者畢生的生活經歷、人生體驗和學術思想等方面內容,不僅他的子孫從中獲益頗多,就是今人讀來也大有可借鑑之處。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被後人譽為“智慧之化身”,他的《誡子書》也可謂是一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的名作。

《誡子書》的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着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對比鮮明。

在《誡子書》中,諸葛亮教育兒子,要“澹泊”自守,“寧靜”自處,鼓勵兒子勤學勵志,從澹泊和寧靜的自身修養上狠下功夫。他説,“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意思是説,不安定清靜就不能為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探討,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不下苦功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諸葛亮教育兒子切忌心浮氣躁,舉止荒唐。在書信的後半部分,他則以慈父的口吻諄諄教導兒子: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話看起來不過是老生常談罷了,但它是慈父教誨兒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話,是他人生的總結,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這篇《誡子書》,還指明瞭立志與學習的關係;不但講明瞭寧靜淡泊的重要,也指明瞭放縱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則方面對其子嚴格要求,循循善誘,甚至在一些具體事情上也體現出對子女的細微關懷。在這篇《誡子書》中,有寧靜的力量:“靜以修身”,“非寧靜無以致遠”;有節儉的力量:“儉以養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無以明志”;有好學的力量:“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有勵志的力量:“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則不能勵精”;有性格的力量:“險躁則不能治性”;有惜時的力量:“年與時馳,意與歲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有簡約的力量。

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傳遞出的訊息,比起長篇大論,誡子效果好得多。文章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文字清新雅緻,不事雕琢,説理平易近人,這些都是這篇文章的特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