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找駱駝》教學反思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6W

《找駱駝》教學反思多篇

《找駱駝》教學反思篇1

?找駱駝》一文記敍一個商人丟失了一頭駱駝,很着急,一個老人憑着自己的觀察,進行了合理的分析、推理,指出了商人丟失的駱駝的特徵,最後,在老人的指點下找到了丟失的駱駝。文章告訴我們:遇事要仔細觀察,勤于思考,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本課除了落實生字教學之外,還要落實本單元的目標:提出問題。因此,針對課題和重點語段,我引導學生質疑,重點理解“為什麼老人明明沒有見過駱駝,卻能夠準確地説出駱駝的樣子。”,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力求突破難點。執教之後,我對整堂課進行了反思和重建。

一、在思維訓練過程中加強語言表達的規範性。

在攻克本課難點“為什麼老人明明沒有見過駱駝,卻能夠準確地説出駱駝的樣子。”時,我引導學生質疑,提出從老人觀察到的現象和得出的結論之間,他是怎麼想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豐富的想象去討論,在此基礎上進行交流。學生討論得很熱烈,思維也很活躍。但是在交流反饋時,我光顧着聽到他們多彩的回答,而忽略了他們在語言表達上的規範性和準確性。學生用的語言都比較口語化,很難體現語言文字的訓練。我想,如果在第一個學生表述不清的時候,我能夠給與適時的總結和引導,會給解下來的學生做出示範,那麼他們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就會有意識地模仿。更或者,我可以提供給他們一個表達的句式,這樣有助於學生在訓練思維的同時,提高語言表達的規範性,提高説話能力。

二、提高朗讀指導的有效性

本課的朗讀形式多樣,有自由讀,男女讀,挑戰讀,師生配合讀等等。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興趣也比較濃厚。但是總感覺,朗讀的時間花下去了,效果卻不是那麼明顯。課後,和組內的老師交流了下想法。既然是對話式的文章,在文章的最後最好有個整體的迴歸,讓學生在攻克了難點的基礎上再通過朗讀來理解人物的內心。比如,正是因為老人對這一切早就瞭然於心,所以他在和商人的對話中始終表現得不緊不慢、胸有成竹。讓學生在理解了之後再讀,能夠更好地促進對文本內容的把握。同時也能培養學生養成聯繫上下文思考的好習慣。另外,在理解“忿忿”一詞時,我忽略了對它的釋義,影響了學生對於商人心情變化的把握。低年級的學生在理解文本內容上還是要以讀為主,讀中感悟。如何正確指導朗讀,提高閲讀的有效性,依然值得我去做進一步的思考。

三、學會傾聽

本課還有一處值得我反思的地方是,我在傾聽學生回答問題方面做得不是很好。表現在,好幾次學生沒有讀完或者回答完問題,我就迫不及待地接話了。或許緊張也是一個原因,但最主要的還是我的傾聽習慣不是最好。包括課中當學生出現口誤或者不規範的表述時,我也沒有在第一時間發現並予以糾正。(據評課的老師反映)這樣容易讓錯誤在學生腦中紮根,是值得引起重視的行為。我經常教育學生説要學會傾聽老師的話,看起來,我首先就沒有做好模範作用,因此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也要努力訓練自己仔細傾聽的能力。同時在糾正學生錯誤了之後,我也要鼓勵他們把話説完整,給學生一個機會,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找駱駝》教學反思篇2

?找駱駝》這一課寫了一位老人指點商人找駱駝的事,説明遇到問題只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作出正確判斷,才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課文以對話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為我們提供了具有指導意義的科學的思想規律和方法。教學時,我本着化理性分析為感性體驗的思想,緊緊抓住課文的語言表達特點,以“提示語”為語言訓練的突破點,層層推進,引導學生去感悟、體會、表達,在語言實踐中獲得思想啟迪,掌握語言規律,提高語文能力。

?找駱駝》一文中寫商人與老人的對話時有兩處加了提示語:一是寫商人見老人詳細描述了駱駝的樣兒卻又聲稱自己並不知道駱駝的下落後“忿忿地”指責他;二是寫老人“不緊不慢地”回答商人的質問。雖然只有兩處,卻顯出人物此刻的內心世界及性格特點。

教學時,我以此為切入口引導學生研讀兩人的對話:“忿忿”是什麼意思?從哪裏可以看出商人確實很生氣?“不緊不慢”該怎麼讀?從老人“不緊不慢”的敍述中,你明白老人是怎麼知道商人走失的駱駝的樣兒了嗎?通過課文具體語句的閲讀感知,學生不僅讀懂了課文,感受到了人物的情態,還培養了可貴的語言意識——不少學生捕捉到了商人由稱老人“您”改為“你”這一情感變化的語言信息。

《找駱駝》教學反思篇3

11.找駱駝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不同人物的不同語氣,以及所表現的不同心理。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老人是怎樣知道丟失駱駝的特點的。

4.感悟“用心觀察,用心思考,就能有所發現”培養愛觀察、愛思考的品質。

重點難點:

1.理解老人是怎樣由觀察到的現象推斷駱駝的特點的。

2.感悟“用心觀察,用心思考,就能有所發現”培養愛觀察、愛思考的品質。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導入

1.師:同學們, 老師給大家猜一個謎語: 脊背突起像山峯,沙漠之舟能載重。 風沙乾旱都不怕, 戈壁灘上是英雄。你知道它是誰嗎?

2.看圖 師:是啊,它就是駱駝。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些有着“沙漠之舟”美譽的駱駝們。 可是一位商人卻丟失了一隻駱駝,可着急了,今天,我們和他一起來找駱駝。板書:找駱駝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1.這個故事裏的老人,通過觀察,發現了什麼呢?讀讀課文,想一想:商人丟失的駱駝有哪些特點?老人是怎麼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 )

師:學習提示讓我們思考什麼問題?

問題一:駱駝有什麼特點?

問題二:老人是怎麼知道這些特點的?

師:這節課,我們就圍繞這兩個問題來研究課文。

2.師:帶着這些問題自學課文,並且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

3.檢查自學效果:

(1)認讀生字詞

理解:“走失”和“丟失”的區別

a、先讓學生説一説

b、一般是指人或家畜出去後迷了路,回不到原地,因而不知道下落。

4.師: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多媒體出示: 《找駱駝》這個故事講了商人( 走失了 )一隻駱駝,向老人(打聽) ,經老人( 指點 ),( 找到了)駱駝的事。

三、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師:請同學們對照表格默讀課文,把駱駝的特點用“~~~~”畫出來,把老人是如何 發現的用“――――”畫出來。同桌之間、小組之間可以互相討論。

老人觀察到了什麼? 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老人知道了什麼左腳有點跛,路的左邊有一些蜜,右邊有一些米,左馱蜜,右馱米。駱駝啃過的樹葉上面留下了牙齒印缺了一顆牙齒

2.師:同學們討論得非常認真。好,誰來説説,商人走失的駱駝是什麼樣子的?老人是怎麼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學生彙報)

3.你們能不能用“因為……所以……”這組關聯詞語把剛才我們看見的和我們判斷的連起 來説一遍? 因為老人看見路上的腳印左淺右深,所以他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 因為老人看見……,所以知道……因為老人又看見……,所以知道……因為老人還看見……,所以知道……

4.句式比較,從“果然”理解老人的判斷準確無誤

師: 同學們,在老人的指點下,商人最終找到駱駝了嗎? (找到了) 你從文中哪個詞知道的? (果然)

師:你們真聰明,大家看看, “果然”還可不可以用其他什麼詞來代替?(真的,的確)

師:為什麼老人能指點商人找回駱駝呢?

師:此時此刻,你想對老人説點什麼呢?(老人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分析駱駝留下的種種 跡象,並且通過這些跡象來確定駱駝的特點,進而指點商人找到駱駝。 )

師:那麼,你又想對商人提醒點什麼?

5. 師: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你又受到了什麼啟發?(可從老人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于思考方面説,可從老人樂於助人方面説,也可從自己的生活、學習實踐方面説。 )

四、再讀課文

1.想象,再讀課文

師:從現在起,我就是那位商人,你們就是那位老人 家。你們想想,我丟失了駱駝應該讀出什麼樣的語氣,你們作為指點迷津的老人,又應該讀 出什麼樣的語氣?(分角色朗讀,老師讀商人的話,全體同學讀老人家的話)。

師:夥伴們, “我”丟失了駱駝,説話時應該是什麼樣的語氣?

師:老人家應該讀出什麼樣的語氣?

師:老師請一對同學來演一演商人和老人。 (指名) 男女生合作,男生演老人,女生演商人。 (男女生合作讀)

2.教師小結

師:老人沒見過那隻駱駝的模樣,卻憑着他敏鋭的觀察力和準確無誤的判斷,憑着駱駝 留下的幾處跡象,就分析得出駱駝的詳細情況,真是個聰明的老人啊!老師也有幾句話想送 給大家,希望同學們細觀察,勤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課後拓展

在老人的指點下,商人終於找回了駱駝。商人心情怎樣,會怎麼想?再去見老人,會 説些什麼?會怎麼説?請把你的想法説一説、寫一寫。

板書設計:

11.找駱駝

腳印右深左淺——左腳破

左有蜜右有米——馱着密和米

樹葉上齒印——缺牙齒

(仔細觀察 分析判斷)

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運用閲讀課文的知識與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讀中漸漸掌握基本的讀書方法,提高閲讀能力。學生根據閲讀提示獨立閲讀、思考,初讀感知故事的主要內容,然後抓住“商人的駱駝有哪些特點,老人是怎麼發現這些特點的 ”這一重點問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懂得遇到問題要仔細觀察、認真分析,這樣才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課文情節簡單,對話較多。教學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充分融入文本,激發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從中感悟,培養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

《找駱駝》教學反思篇4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因此重點是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自主感悟,而字詞的訓練退居其次。儘管如此,我仍然對一些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的重點字詞和句式進行了訓練,在本課教學中,我首先以分角色朗讀課文來創設情境,將學生引入找駱駝的現場,充分融入文本,激發起學生對本課學習的興趣。並通過恰當的“導”、“引”較好地啟發學生,使學生合作、自主、探究學習,在寬鬆、愉悦的氛圍中達成學習目標。

通過朗讀指導,引導學生充分注重朗讀的外化要求與內化要求,引導學生品味語言,不斷揣摩,學生從中感悟,培養語言感知能力。同時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整節課的設計充分尊重了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的答案,讓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代替整體劃一的理解和指導。 閲讀是讀者個性化的行為,閲讀的過程是富有創造性的過程。閲讀教學是為了引導和幫助學生閲讀,老師對課文的解讀,不能代替學生的閲讀與理解。同樣閲讀一個句子、一段課文,學生和教師的感受很可能迥然有別。教師一眼帶過的詞語,在學生眼裏或許很難記住;教師不厭其煩地分析的句子,學生也可能“不屑一顧”,不以為然。這一課就是要讓學生讀,分角色讀、小組讀、全班讀。在讀中就會體會課文中所用的語氣詞,體會老人的仔細觀察和認真思考。

《找駱駝》教學反思篇5

教材分析:

本文是通過一個商人走失了一隻駱駝,老人在沒有見過駱駝的情況下,憑着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正確分析判斷,使商人找到駱駝的事,説明了遇到問題要多觀察,多分析,多思考,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本文的寓意耐人尋味,引人深思。課文共11自然段,運用人物對話的形式,按“丟駱駝——找駱駝——找到駱駝”的順序,步步深入,故事富有哲理,是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和朗讀訓練的好教材。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繫,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道理。

2、理解詞語:商人、至於、究竟。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反覆讀和理解老人前後的對話,從後面的對話證實結論的正確,是觀察與推斷的結果。

教學難點:

理解老人為什麼沒看到駱駝卻把駱駝的特點了解得那麼清楚。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課件:猜謎語引入。師介紹:駱駝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運貨,可離不開駱駝。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駱駝的一篇課文。

二、自讀自悟

師:讀課題,根據老師給你們提綱自瀆課文,讓你們帶着問題進行自學,在自學的過程中解決這些問題。

出示自學提綱:

(1) 商人丟失的駱駝有哪些特點?

(2) 老人是怎麼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

三、檢查自學

1、指名讀詞語,糾正讀音

2、理解詞義

師:通過自學,你理解了哪個詞語?

忿忿:很生氣的樣子。

不緊不慢:不急也不慢,不慌不忙的樣子。

3、齊讀詞語

4、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師:詞語的意思明白了,那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嗎?(一個商人走失了一隻駱駝,老人在沒有見過駱駝的情況下,憑着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準確判斷,指點商人找到了駱駝。)

四、學習課文

師: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樣兩個問題,可以劃一劃有關的句子。

(1)商人走失的駱駝是什麼樣子的?(2)老人是怎麼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

師:把你的思考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也聽聽別的同學有什麼發現。

師:同學們討論得非常認真。好,誰來説説,商人走失的駱駝是什麼樣子的?老人是怎麼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

(1)出示:

剛才我看見路上有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就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

我又看見路的左邊有一些蜜,右邊有一些米,我想駱駝馱的一定是這兩樣東西。

我還看見駱駝啃過的樹葉,上面留下了牙齒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顆牙齒。

(2)填一填,説一説:(出示)

因為老人看見 ,所以知道 ;

因為老人又看見 ,所以知道 ;

因為老人還看見 ,所以知道 。

(3)句式比較,從“果然”理解老人的判斷準確無誤

師:同學們,在老人的指點下,商人最終找到駱駝了嗎?(找到了)你從文中哪個詞知道的?(果然)

師:請你比較這兩句話,説説你認為哪句好?為什麼?(第二句)

從“果然”這個詞你可以體會到什麼?(老人的判斷非常準確)用“果然”練習説話。

(4)讀一讀,想一想

師:為什麼老人能指點商人找回駱駝呢?請你再讀一讀這一段,想一想。(老人善於觀察駱駝留下的種種跡象,並且通過這些跡象來確定駱駝的特點,進而指點商人找到駱駝。)

4、啟發學生思考

師:讀了這段話,你受到了什麼啟發?(我們要像老人那樣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才能解決問題。)

5、教師小結

師:老人沒見過那隻駱駝的樣子,卻憑着他的觀察力和判斷,憑着駱駝留下的幾處跡象,就分析得出駱駝的詳細情況,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五、再讀課文

1、想象,再讀課文

師:下面我們來表演讀一讀商人和老人的對話,要想象他們説話時的動作、神態、心情和語氣等。

2、給人物語言補充提示語,指名讀

師:老師給他們的對話加了提示語,你能看着提示語,讀得更好嗎?

3、分角色讀

師:老師請兩位同學來演一演商人和老人。(指名)

男女生合作,男生演老人,女生演商人。(男女生合作讀)

六、拓展寫話

師:請你任選其中一項説一説、寫一寫。

1、你想對老人和商人説什麼?

2、商人找到駱駝後,心情怎樣,心中會怎麼想,對老人説些什麼?

七、總結

師: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明白了:遇到問題,不能光着急;要冷靜,要動腦筋思考。

板書: 16、找駱駝

左腳跛

左馱蜜 右馱米 觀察所得 果然找到

缺了一顆牙

用心觀察 認真思考

教學反思:

?找駱駝》一文記敍一個商人丟失了一頭駱駝,很着急,一個老人憑着自己的觀察,進行了合理的分析,推理,指出了商人丟失的駱駝的特徵,最後,在老人的指點下找到了丟失的駱駝.文章告訴我們:遇事要仔細觀察,勤于思考,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上這篇課文,我首先以猜謎語導入,充分激起學生的興趣。因為這是一篇自讀課文,所以重點是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自主感悟,我們精心設計了教案中的那份表格,讓學生重點理解"老人為什麼能找準駱駝的特點,他的根據是什麼?” 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再讓學生進行全班反饋,從學生彙報的情況看,大多數學生能積極參與討論,能較準確地找出駱駝的特點,1、左腳有點跛。2、左邊馱着蜜,右邊馱着米。3、缺了一顆牙齒。並找出寫老人是怎麼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句子。並注意在思維訓練過程中加強語言表達的規範性。讓學生想想:駱駝的特點和老人觀察的依據有什麼關係,引導學生學會用上“因為……所以……”的關聯詞練習説話,使學生的語言表達更符合邏輯,找到老人能準確無誤判斷的有力依據。

以上的兩個教學設計在教學中都較順利地完成並落實到了實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很高。

在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中,請學生想象:你想對商人和老人説什麼?由於在前半節課討論填表的環節所佔的時間較長,學生在課堂上獨立思考的時間不充分,導致在想象説話的過程中思維受到限制,並且思維較狹窄,只停留在“謝謝,向老人學習留心觀察”的思路上。學生參與討論時,個別學生的紀律約束力不夠好,以後我在這方面要多留意,加強課堂的組織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