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案例教學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6W

案例教學精品多篇

《陋室銘》教學案例 篇一

《陋室銘》教學案例

案例背景:

《陋室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言文,這是一篇銘文,講究押韻,讀起來琅琅上口,是中學語文教材傳統篇目,特別是後人所效仿的《教室銘》,雖然思想內容有些低沉、消極,但學生非常的喜愛。

記得那天上課,當我剛宣佈今天的學習內容為《陋室銘》時,一位學生站起來説:“老師,我先給你背一篇文章《教室銘》。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吾閒情。小説傳得快,雜誌翻得勤;琢磨下圍棋,尋思看電影。可以睡大覺、打呼嚕。無書聲之亂耳,無複習之勞形。雖非跳舞場,堪比遊樂場。心裏雲:‘混張文憑。’”這位學生剛背完,教室裏就響起了一陣熱烈地掌聲,而且好多學生都用一種異樣的眼光盯着我,我略一深思説道:“背得不錯,你們是喜歡《陋室銘》還是喜歡《教室銘》?”同學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説:“《教室銘》。”“為什麼?”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説:“説出了我們學生的心裏話。”“哇噻,這樣的學習生活太棒了。”“知我者,《教室銘》也。”“那你們能寫出來嗎?”“我們?老師,你不是開玩笑吧?”我笑笑説:“學完《陋室銘》,我相信你們寫得一定比《教室銘》更好,記住,我是最棒的。”隨即我將教學設計改為“反覆誦讀,感知美——深入課文,品味美——自我創作,展示美”,通過欣賞品讀,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後再通過仿寫練習,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思想意識。

教學過程:

一、反覆誦讀,感知美:

教師範讀、錄音跟讀、配樂朗讀、男女生競賽讀,讓學生在讀中感受美。

二、深入課文,品味美:

首先通過學生課前有關資料地蒐集與交流,小組的合作探究,教師的適時點撥,學生明確並理解了作者劉禹錫是借陋室表達自己的抱負和情操。然後通過對文章語言的分析,並初步瞭解掌握了銘文的寫作特點,為學生下一步的仿寫創作奠定了基礎。

三、自我創作,展示美:

通過對《陋室銘》一文的學習,再結合《教室銘》的分析,讓學生懂得怎樣用自己的一雙眼睛去發現生活,用自己手中的筆去表現生活,用自己的文章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信自己,一定會寫出更美的文章。課堂上我們師生共同創作了《教室銘》:“天下之大,朋友一班,友誼萬歲,地久天長。斯是教室,惟吾快樂。課上學知識,課間做運動。談笑NBA,往來皆知音。可以懂科學、提能力。無網吧之噪聲,無遊戲之困擾。古有匡衡鑿壁,今有學子秉燭。學生雲:其樂無窮。”然後鼓勵學生大膽創作,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

第二天交上來的銘文內容繁多,既反映了身邊的生活,而且主題又比較積極、健康,有《公園銘》、《教室銘》、《網吧銘》、《草坪銘》、《籃球銘》、《小院銘》、《快樂銘》、《花室銘》、《卧室銘》、《學習銘》等,就連平時最怕寫作文的同學也能欣然提筆寫出不錯的銘文來。如《公園銘》“樹雖不盛,鳥兒嬉戲;湖雖不大,魚羣跳躍。斯是公園,生機勃勃。綠草遍地是,美花四處開。老人們談笑,孩子們玩耍。可以下圍棋、做運動。無噪聲之亂耳,無工作之勞形。東有星海湖,西有武當廟。大家雲:這真美啊!”。又如《學習銘》“學習不好,努力就靈;成就再小,收穫就行。斯是差生,惟吾德馨。學習上台階,更上一層樓。談笑有朋友,往來是摯交。可以讀名著、做練習。無噪聲之亂耳,無運動之勞形。學校有老師,在家有家長,學生雲:何以不學?”再如《網吧銘》“地不在大,網快則名。機不在多,不卡則靈。斯是陋吧,惟吾愛去。電光鼠標器,超薄顯示屏。談笑有網友,往來無人查。可以玩遊戲、查資料。無噪音之亂耳,無抽查之勞形。南邊e空間,北方七彩虹(均是網吧名)。網友雲:哪個都行!”

讀着學生的一篇篇銘文,感慨頗多,生髮了幾點思考:

一、實踐是最直接的情感體驗

“文學教育是培養語文審美情趣的重要途徑,要引導學生置身於作品之中,獲得情感的體驗,從中吸收文學作品的精華,領悟作品的'內涵,以達到提高學生人文素質,加厚學生人文底藴的目的。”我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認為學生在閲讀中理解只是一種再造想象的體現,是一種輸入的過程,當學生吸取到一定程度,讓他們嘗試着輸出,檢驗一下自己的消化水平,進而促進閲讀能力、尤其是對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的提高。在培養語文審美情趣的過程中,如果説“讀”是一個思考性的,間接感受的過程,那麼,“寫”就是一個實踐性的,直接體驗的過程。因為只有通過嘗試表達自己的情感,在親身的體驗中,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到優秀作品的精粹之處。我讓學生欣賞自己的作品,評選最佳銘文,除了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也在培養他們的欣賞情趣,提高欣賞水平,促進語言表達的能力。

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這次仿寫練習使我深刻地體會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説,“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於認識、掌握某種事物,並具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興趣是人們積極從事實踐活動,不斷獲得認識,開闊眼界從而豐富人的精神生活的推動力量之一。”為什麼學生怕學語文,為什麼學生怕寫作文,主要原因是學生的積極情緒沒有調動起來,所以當學生對有着消極思想的《教室銘》感興趣時,我並沒有強制的壓制,而是及時修改教學設計,引導學生認真品味課文、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再鼓勵學生積極嘗試,讓他們在文學作品的品讀和自己作品的不斷交流欣賞中,看到自己的才能,認識自己,完善自我。

三、鼓勵比表揚更有力量

上海一位教育專家曾説過:“鼓勵比表揚更有力量。”把聾啞女孩培養成大學生的聾啞學校校長周宏曾在總結自己的教育經驗時説過:“教育的奧祕概括為一個字‘行’。”學生在困難面前,最需要的不是表揚,也不是責備,而是鼓勵。鼓勵能鼓動人克服困難,增添信心和力量。“鼓勵是用語言或文字等激發人的情緒,使他們行動起來,創造性活動特別需要鼓勵。”“學生都是朝着老師鼓勵的方向發展。”特別是學困生,當他們努力地去做遇到了困難,如果不恰當地引導就會讓他們脆弱的心靈意識到教師對他們能力的一種否定,久而久之會讓他們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失去自信心,這是消極的。只有讓學生提高勇氣,征服困難,從中獲得成功感,他們才更有勇氣去征服更多的困難。《陋室銘》一文仿寫練習中許多學困生的成功就證明了鼓勵的力量。

《桃花源記》教學案例 篇二

《桃花源記》教學案例

《桃花源記》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學習目標】

1. 朗讀、背誦課文。

2. 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 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重點】

(1)朗讀、背誦文言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把握文章的敍事線索。

【難點】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迴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學習過程】

一。 字詞:

1. 請同學們查字典,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豁然開朗(huò ) 屋舍儼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mò )

黃髮垂髫 (tiáo) 便要還家(yāo)

劉 子 驥( jì ) 詣 太 守(yì )

2. 請同學們熟讀課文,查字典,參考課文註釋,試翻譯課文。

二。 課文分析

(一)

我國東晉末年,封建國家分裂,政權交替,戰爭頻繁。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於江左一隅之地。統治集團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

元代詩人張養浩在《潼關懷古》一詩中發出了這樣的慨歎: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説,和平,是每一個民族共同的嚮往。有一個成語就是這一社會理想的集中體現,它就是——世外桃源!

這個成語出自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名作《桃花源記》。它描述的是一個與世隔絕、沒有戰禍,安樂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打出文章題目:桃花源記)

(二)作者簡介: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東晉偉大詩人。 生於東晉末朝,出身於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過小官,由於不滿官場的醜惡,棄官回鄉,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憂憤、飢寒、勞累、疾病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歲去世。後稱靖節先生。

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了優美的自然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樂於和農民來往和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樂天知命、消極遁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當時華而不實的文風,明朗清新,質樸自然,善於抓住客觀事物最突出的特徵,淡淡幾筆傳神的表現它的形象,簡潔含蓄而富有韻味,對後代作家有較大的影響。

本文寫作年代大約是宋永八年級年(4),其時陶淵明已經五十七歲了。他拒絕同當時的政權合作,不滿黑暗的政治現實,同時由於他和農民接近,理解他們追求理想社會的願望,所以寫了這篇記和詩。

(三)理清課文思路

(1)線索:漁人的行蹤(進出桃源)。

(2)段意:

第1段,漁人緣溪行,欲窮桃花林。

第2段,舍船從口入,發現桃源景。

第3段,應邀得酒食,瞭解桃源人。

第4段,既出説如此,不復得其路。

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節):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第二部分(第2~3節):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裏做客及辭去的經過。

第三部分(第4~5節)寫漁人離開桃源後,太守派人先後探訪桃源未果的情形。

(四)掌握課文註釋的詞語。

為業:靠……謀生。

緣:沿。

夾岸:夾着溪流兩岸。

雜:別的。

鮮美:鮮豔美麗。

異:詫異。

窮:窮盡。

舍:捨棄,放棄。

豁然:開通、敞亮的樣子。

開朗:開闊明亮。

平曠:平坦開闊。

屬:類。

悉:全。

怡然自樂:喜悦,心滿意足。

所從來:從哪兒來。

鹹:都。

問訊:打聽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兒女。

邑人:同鄉人。

不復出焉:不再從這裏出去。

焉:於之,從這裏。

間隔:斷絕了往來。

皆:都。

歎惋:感歎,惋惜。

延:請。

語告:告訴(他)説。

不足:不值得。

既:已經。

志:做記號。

詣:拜見。

如此:像這樣。

遣:派。

欣然:高興地。

(五)重要詞語小結

(1)古今異義詞:

鮮美 古義:鮮豔美麗 芳草鮮美

今義:(味道)新鮮

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 阡陌交通

今義:交通運輸

妻子 古義:妻子兒女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今義: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絕境 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 來此絕境

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無論 古義:不要説,更不必説 無論魏晉

再別康橋教學案例 篇三

再別康橋教學案例

一、《再別康橋》一課教材地位

《再別康橋》這首詩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中國現代詩三首》中的第二首。作為高中階段語文學習的開始,這個單元選編了一些中國現當代詩歌。這個單元是這一階段文學鑑賞的開始。《再別康橋》作為中國現代詩歌中新詩鑑賞的開始,是鑑賞學習現代詩歌的典範例文,也是鑑賞其他現代新詩的基礎。

二、《再別康橋》一課教學難點

詩歌是一種非實用、非功利性的表現人類心靈世界的富於創造性的文學樣式,是抵禦物化世界的利器。在各種文學樣式中,詩歌的思想感情是最難把握的。因為詩以抒情為本,情感的抒發往往比較含蓄、隱晦,所以,詩歌鑑賞往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而教學中要防止僵化、片面解讀,最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鑑賞詩歌的多種途徑、方法。如:知人論世的方法,注意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和詩人的思想狀況,但背景與內容也不可、不必機械地一一對應;要抓住詩歌中的意象,儘可能展開聯想和想象,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注意詩歌的表現形式和技巧等等。總之,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生活體驗,啟發學生的悟性和靈性。

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是高中階段語文學習及文學鑑賞的初級階段的開始,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中的第二首詩《再別康橋》則是鑑賞中國現代新詩中的名篇佳作的開始,是鑑賞其他現代新詩作品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更要防止僵化、片面的解讀,而把重點放在讓學生學會鑑賞詩歌的途徑及方法,並能運用這些途徑和方法去鑑賞其他詩歌作品。

因此,《再別康橋》一詩的教學難點是通過對這首詩的音樂、語言、意境等特點的把握,引導學生藉助這節課所學到的鑑賞詩歌的途徑及方法繼續鑑賞徐志摩的另外兩首新詩作品,進而瞭解徐志摩詩歌的藝術風格。

三、突破教學難點的創新教學設計

1、藉助導語,創設情境,明確學習目標。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關鍵在於學生的興趣----求知、探索的興趣,而能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成為了評價課堂創新教育的一個重要標準。那麼,興趣是什麼呢?

興趣是一個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趨向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表現為一個人渴求深入認識某種事物,併力求接近該事物或該種活動的心理傾向。人一旦對某種活動產生了興趣,就能提高完成這種活動的效率。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活動效率的一個重要心理因素。個體只要有了學習的興趣,就會產生樂於刻苦鑽研,勇於攻克難關的強大原動力。正因為如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充分而有效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只有這樣,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才得以發揮,課堂教學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其學習興趣的方式有多種,其中一種最常見的方式便是通過設計巧妙而恰當的導語,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進而調動其學習興趣。因此,我在教授《再別康橋》這首詩時,便設計了這樣一段導語:“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毛澤東的兩首詞,初步接觸了現代詩歌,也初步掌握了鑑賞現代詩歌的一些方法技巧。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學習詩歌時,應從那些方面入手進行鑑賞呢?”這段導語,以提問的形式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他們聽完這段話後就會立即思考這個問題,並在頭腦中歸納出答案:“通過誦讀,感受詩歌的音樂美,體驗詩中的感情。感知和分析詩歌語言,調動聯想和想象,理解詩中鮮明生動的形象(意象)。品位詩歌意境,感受意境之美。”這樣,這小小的一段導語,既引導學生對上節課的內容進行了複習,又引導學生領悟這節課依然是用這種途徑和方法鑑賞詩歌,進一步明確了鑑賞詩歌的途徑、方法,同時也明確了這節課學習的重點內容。

在此基礎上,教師繼續用下面的導語,進一步明確這節課的學習重點和難點----學習目標。“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和鑑賞現代詩歌《再別康橋》。這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位著名詩人徐志摩詩歌的代表作。學習時,同學們要注意把握這首詩的音樂、語言、意境等方面的特點,體會這首詩的風格特點。”把握了這首詩的風格,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瞭解徐志摩詩歌的藝術特點。這樣,這節課的難點便十分明確了,而學生們也更加明確了這節課的學習目標。

在學習過程中,有目標和無目標的'學習效果會有很大的差別。尤其是在創新教育、創新學習中。學習者有目標,常常會根據目標主動地選擇學習內容,並進而主動規劃和安排自己的學習,即自主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充分發揮個體主觀能動性而創造性地學習。有人曾問:“學生是什麼?”詩人羅伯特。弗羅斯對此做了這樣的回答:“學生是已經有了某種知識程度而想更上一層樓的人。”他的話指出了兩個重點:知識與慾望。有了一定的知識做基礎,加之以相應的慾望----在學習上便稱之為學習目標,學生就會有學習的動力,而有了這種積極進取的動力,便會鞭策學習者勇往直前、努力學習。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習目標的明確,往往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並大大提高其課堂學習效率,從而在課堂教學中,進一步貫徹創新學習的理念、原則、方法,推動創新教育,提高學生素質。

以上便是通過恰當、巧妙的導語的設計,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標。

2、巧妙設疑,自主探究。

藉助導語,將學生引入課堂學習氛圍並明確學習目標之後,便一步步引導學生掌握與這首詩有關的內容:字詞、作者簡介、詩歌寫作背景等,其目的是更好地學習把握這首詩。在初步瞭解相關內容的基礎上,教師通過巧妙設疑----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探究課堂學習目標----重點難點。

著名文學家巴爾扎克指出:“打開一切科學大門的鑰匙都毫無異議地是問號,我們大部分的偉大發明家都應歸功於此,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為什麼。”而我則要説,學習的智慧更在於遇事都問為什麼。學習的過程,其實質是學習者不斷地生疑----質疑----釋疑的過程。“疑”是學生學習的關鍵。只有“疑”,學習者才能積極思考,去質疑、釋疑,在不斷質疑、釋疑過程中,才有創新。亞里士多德曾經説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因此,“疑問”能使學生心理上感到茫然,產生認知衝突,從而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並在這個過程中有所得和進行創新。如果在學習過程中,長期處於無“問題”狀態,説明思考者思考不夠,這樣只會荒廢學業。因此“問題”是學生提高學習能力的基礎,進行創新的關鍵。但如果學生沒有“問題”呢?

背景資料

此詩寫於1928年11月6日,初載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號,署名徐志摩。康橋,即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詩人曾遊學於此。康橋時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轉折點。詩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經自陳道:在24歲以前,他對於詩的興味遠不如對於相對論或民約論的興味。正是康河的水,開啟了詩人的心靈,喚醒了久蟄在他心中的詩人的天命。因此他後來曾滿懷深情地説:“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吸煙與文化》)

1928年詩人故地重遊。11月6日在歸途的中國南海上,他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這首詩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號上,後收入《猛虎集》。可以説“康橋情節”貫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詩文中,而《再別康橋》無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詩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歐遊的歸國途中。時間是1928年11月6日,地點是中國上海。7月底的一個夏天,他在英國哲學家羅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後,事先誰也沒有通知,一個人悄悄來到康橋找他的英國朋友。遺憾的是他的英國朋友一個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橋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過去的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由於他當時時間比較緊急,又趕着要去會見另一個英國朋友,故未把這次感情活動記錄下來。直到他乘船離開馬賽的歸國途中,面對洶湧的大海和遼闊的天空,才展紙執筆,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

不過當時的徐志摩留下的是英文版的《再別康橋》,當時是一位不知名的中國人翻譯過來的。

《琵琶行》教學案例 篇四

《琵琶行》教學案例

琵琶行(並序)

白居易

教學目的:

1、瞭解作家作品,歸納文言現象。

2、整體感知,透過形象把握詩歌情感,精析第二段,感受音樂意象所關聯的感情。

3、提高文學趣味,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健康心理。

教學重點:音樂描寫技巧

教學難點 :音樂藝術所表達的人物情感以及其塑造的人物形象。

教學課時: 4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二課時

教學要點:介紹作者、文體;分析小序及課文第一層;翻譯第二層。

一、導入

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導入:

傳説先秦的琴師俞伯牙彈琴技藝非常高超,琴聲優美動聽。但他卻認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人。有一次他在荒山野地彈琴,正當他完全沉醉其中時,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絃被撥斷了一根。定睛一年,聽者竟是一個樵夫,俞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麼會聽懂我的琴呢?沒想到這個樵夫竟然能準確説出他彈的曲子,還能領會曲中描繪的“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俞伯牙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裏相會。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麼也不見鍾子期來赴約,原來鍾子期已不幸染病

去世了,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操。

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人有詩讚美曰:

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與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是的,古今中外,不少名人大師,都頗愛音樂藝術,並有很高的造詣和修養。蘇東坡曾在《前赤壁賦》中這樣描繪過聽音樂時的感受:“客有吹洞蕭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如果不是具有對音樂較深的感受力,怎能寫出這

樣傳神的文字呢?

我國著名詩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詩篇《琵琶行》中,也對音樂進行了繪聲繪色的描寫,下面

讓我們一起走進《琵琶行》。

二、關於行

行,是古詩的`一種體裁,是一種具有鋪敍性質的歌辭。

三、關於作者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繼杜甫以後又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著有《白氏長慶集》。白居易尤為著名的是屬於感傷詩的兩篇長篇歌行,即《長恨歌》和《琵琶行》。有諷喻詩《秦中吟》、

《新樂府》,還有《賣炭翁》(七言古詩)和七律《錢塘湖春行》。

四、預習思考。

1、字詞正音:

賈gǔ 謫 zh? 恬tián 捻niǎn 軸zhóu 幺yāo 嘈cáo

乍zhà 迸bang 蝦蟆hámá 鈿diàn 嘔啞ōuyā 啁哳zhāozhā

2、誦讀課文,整體感知,並回答問題:

(1)《琵琶行》是一首敍事詩,敍了什麼事?

――(詩人謫居江州,月夜送江邊,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過敍事塑造了哪幾個人物形象?他們的共同點是什麼?

――(琵琶女和詩人自己。共同點是“同是天涯淪落人”)

(3)“淪落”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轉衰的中唐時期。當時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都很尖鋭,外族入侵,自安史之亂後,國內連年戰亂,民不聊生。白居易擔任左拾遺(諫官),多次向唐憲宗上書,提出一系列改革時弊的措施,同時他又寫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樂府》、《秦中吟》等諷諭詩,結果觸犯了掌握軍政大權的豪門貴族,引起唐憲宗和一些權臣的惱恨。被改任陪侍太子的左贊善大夫這一閒職。不能過問朝政,但他壓抑不住自己的憤怒,再次上書,

就被貶為江州司馬。

(4)題目是《琵琶行》,序言卻在述説琵琶女的身世,這是否文不對題?

(借音樂訴怨愁)

五、分析小序:潯陽江邊聞琵琶。

1、~~~唐憲宗元和十年,我被貶為九江郡司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裏聽到船上有人彈琵琶。聽那聲音,鏗鏘脆亮有京都流行的聲韻。探問這個人,原來是長安的歌女,曾經向穆、曹兩位琵琶大師學藝。後來年紀大了,姿色退盡,嫁給商人為妻。於是命人擺酒叫她暢快地彈幾曲。她彈完後,有些悶悶不樂的子,自己説起了少年時歡樂之事,而今漂泊沉淪,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間輾轉流浪。我離京調外任職兩年來,隨遇而安,自得其樂,而今被這個人的話所感觸,這夜裏才有被降職的感覺。於是撰寫一首長詩贈送給她,共六百

一十六字,題為《琵琶行》。

2、“恬然自安”:從字面上看是平靜安適,其實不過是強自安慰的話,正是由於詩人始終不能忘懷降職外調的苦惱,所以當琵琶女的不幸遭遇觸動詩人內心痛苦時,久經壓抑的苦惱

才又翻騰起來。

從這序文,我們正好可領悟貫穿全詩的思想感情的端倪。

3、小序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涼身世,説明了寫作的背景動因,

併為全詩定下了悽切的感情基調。

4、小序已經較清楚地講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為什麼還要寫成一首詩呢? 學生:寫詩合可以更好地抒情達意,給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鳴,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

六、全詩按時間順序分為五層,分析第一層,翻譯第二層:

第一層: 潯陽江邊聞琵琶。

1、“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敍述江東送客時的環境。秋夜的江水、楓葉、荻花,色調暗淡,“瑟瑟”風聲。景物暗淡蕭條,景中有情。令人頓感秋涼襲人不斷,渲染了送別時人物淒涼愁慘的心情。為全詩定下了

基調。

~~~秋夜我到潯陽江頭送一位歸客,楓葉荻花在秋風裏瑟瑟作響。

2、“主人下馬與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

(1)“主人下馬與客在船”是互文:

互文是古漢語中特有的修辭格之一,它是在結構相近的幾個並列詞組或語句中,相應位置上

的詞語互相補充、互相滲透、互相隱含的修辭手法。

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句中“將軍”與“壯士”互補,意為將

軍和壯士征戰十年身經百戰後歸來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出塞》)“的前句中“秦”與“漢”互補,意為秦

漢時期的明月照耀着秦漢時期的關隘。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孔雀東南飛》)”中“東西”與“左右”互相補充,意為

四面八方都種植了松柏梧桐。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琵琶行》)”前一句中,“主人”與“客”互補,

意為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馬一起上船。

(3)“管絃”:指音樂,借代。

(4)~~我和客人下馬在船上設宴餞別,舉起酒杯要飲卻無音樂助興。

3、“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1)一個“慘”字,直抒胸臆,真實表現了當時的場面氣氛和人物心境。

“茫茫”;寫江水的茫無邊際,這是敍述別時的情景,但景中含情,茫茫月色中無不瀰漫着

作者的離愁別緒,詩人此時的哀愁就象那茫茫江水一樣無邊無際,

(2)~~~酒喝得不痛快更傷心將要分別,臨別時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小結:在遠離京都的潯陽江邊送客,這不是一般的離愁別恨: 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悵惜別;秋葉衰草,秋風蕭瑟,更顯出荒涼寥落;沒有音樂助興,只能對飲悶酒,借酒澆愁,更反映出失意謫居的冷落寂寞?這些描寫,為悲劇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場,創造了悲涼的氣氛。

4、“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忽聽得江面上傳來琵琶聲;我忘了迴歸客人也不想動身。

聲音從水面上飄過來,這聲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們要走的不想走,要回的不想回了,從側面表現了琵琶曲強大的吸引力量。這兩句,從感情上來説,是由抑鬱到驚

喜的一個轉折;從結構上來説,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先聞其聲,後見其人。

板書: 景中有情――淒涼愁慘

(一)潯陽江邊聞琵琶; 承上啟下――抑鬱轉驚喜

第二層:江心聆聽琵琶曲;

(串譯)~~循聲輕輕探問彈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卻遲遲沒有回答。

我們移船靠近邀請她出來相見;添酒挑燈重新擺起酒宴。

再三呼喚,她才走出來,還抱着琵琶,遮住半邊臉龐。。

轉緊琴軸撥動琴絃試彈了幾聲;未成曲調已經充滿了情感。

弦弦悽楚悲切聲聲隱含愁思;似乎在訴説着她不得意的身世,;

她低着頭隨手連續地彈;説盡那無限傷心的事件。

輕輕地攏,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先彈《霓裳》,後彈《六麼》,

粗弦嘈嘈,好象急風驟雨,細弦切切,如有人私語。

嘈嘈切切聲錯雜成一片,;就象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盤。

清脆如黃鶯在花叢下婉轉鳴唱;幽咽就象清泉在沙灘底下流淌。

又象泉水冷澀,弦也似乎凝結了,凝結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

就像另有一種愁思暗暗滋生;此時無聲卻比有聲更動人。

突然間好象銀瓶撞破水漿四濺;又像驟然殺出一隊鐵騎,刀槍轟鳴。

一曲終了收回撥子從琵琶中間劃過,四弦發出同一個聲音,好象撕裂布帛。

東邊西邊的船舫裏都靜悄悄沒人説話;只見一輪秋月在江心裏閃耀銀波。

作業:1.選出下列紅字注音有誤的一組是( B)

A、湓(p?n)浦口 水漿迸(bang) 嘔啞(ōu yā) 憫(mǐn)然

B、賈(jiǎ)人 輕攏慢捻(niǎn) 嘲哳(zhāo zhā) 荻(dí)花

C、恬(tián)然 聲聲思(sì) 鈿(diàn)頭 鐵騎(jì)

D、六幺(yāo) 蝦蟆(há mā)陵 轉徒(xǐ) 錚錚(zhēng zh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