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課程思政教學精品案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49W

課程思政教學精品案例(精品多篇)

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優秀案例 篇一

多元文化的中國美術史

一、課程教學目標:

讓美術學專業的大二學生對中國美術史有一個系統性的認識,知道中華民族的視覺文化和美術遺產是獨特而多彩的;瞭解中國美術史的研究對象、掌握中國美術史的總體脈絡、熟悉中國美術史的研究方法。

二、思政育人目標:

深刻認識中國美術史在時空上具有複雜性,在文化上具有多元性,是中國美術在民族和文化上的多樣性和融合性的發展。

三、思政育人方案設計及實施

1、中國美術史的研究對象

以感性的方式切入,引導學生説出他們心中哪些作品屬於美術,通過問答引出美術史的研究對象,包括:美術作品、與美術作品相關的人物、與作品及人物相關的社會環境、階級關係、思想觀念、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等以及美術制度、運行機制以及意識形態等;

2、中國美術史的總體脈絡

結合幻燈片講述中國美術史的分期:史前時期的原始美術,與當時的巫術、政治和日常生活直接相關;歷史時期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從夏朝到晚唐,魏晉南作文吧北朝到隋唐的貴族美術;自宋朝到清末的文人美術;晚清到民國的平民視角成為新時代的主題。

為學生設定閲讀目標、內容和方法,通過網絡自主搜索不同歷史時期的美術作品資料,形成感性認識。引導學生思考美術的時代性與階級性,立足當代的美術創作應表現時代精神。

3、中國美術史研究的方法

以個案分析的方法讓學生對圖像學方法、風格分析法等美術史研究方法有初步瞭解。其中外部研究關注作品的社會背景,功能和傳播途徑等社會因素;內部研究關注圖像的風格與樣式。美術是社會需要的產物,有明顯的政治、宗教和經濟屬性。

運用啟發式、講授式和參與式相結合的教學法,力求使中國美術的研究對象、總體脈絡和研究方法這些基礎性知識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運用相關知識分析、理解和探討具體作品。在傳授中國美術史專業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了解和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認識到中華民主的視覺文化史是獨特而多彩的,進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愛國情操。

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優秀案例 篇二

秦漢時期的墓葬美術

一、課程教學目標:

讓學生對秦漢時期的墓葬美術有一個系統性的認識,通過對帝陵、貴族墓葬、墓室壁畫、畫像石和畫像磚藝術的學習,瞭解當時物質文化和視覺文化的面貌與成就,並由此理解帝王、貴族、官僚以及普通民眾超越大限、追求永生的理想和信念。

二、思政育人目標:

通過墓葬美術認識漢代生死觀,引導學生思考“家國情懷”以及“孝文化”在當代的意義。

三、思政育人方案設計及實施:

1、帝陵及貴族墓葬的視覺性

以案例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從秦始皇帝陵雕塑到霍去病墓雕塑風格的變化,透過視覺藝術的表面深入到時代精神。從秦始皇帝陵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的藝術是以強烈的觀念來震撼觀眾,政治的創新和藝術的創新是一回事,都是視覺性的,他打造了新的時間和空間系統。陵墓是微縮的宇宙,藝術的寫實風格也顯示出對仿真的追求,藝術與皇權合二為一。

2、墓室壁畫、畫像石與畫像磚

墓室壁畫是和死亡有關的藝術活動,體現了中國人的生死觀,主要是魂魄的觀念,從墓葬壁畫中可以發現,它不是想讓死人復活,而是讓魂魄去到最合適的地方。漢代人對靈魂的旅行和它周遊的世界,滿懷着敬畏,飽含着憧憬。

漢代墓葬藝術可以讓學生了解,在漢代,“孝”從一種個人品格發展為一種社會文化,甚至是國家政治制度的一部分。以武樑祠為例,其豐富而系統的圖像讓我們看到了漢代人所理解的宇宙是什麼樣子,對漢代人而言,給逝去的親人營造出無邊無際的良田美宅就是最大的“孝”,“孝文化”的優良傳統在當代仍有其重要價值。

樂舞百戲畫像磚

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優秀案例 篇三

仕女畫

一、課程教學目的:

中國仕女畫的歷史源遠流長,從戰國帛畫到仕女畫的黃金時代是在唐朝,這個題材承載了許多內容,既有“助人倫、成教化”的功能,也有反映時代審美風尚的功能。

二、思政育人目標:

通過具體作品的解讀透視時代精神對仕女畫的影響,引導學生思考“美”所承載的道德指向以及“美”所具有的時代意義。

三、思政育人方案設計及實施:

1、仕女畫的源頭

用比較的方法讓學生能夠清晰地看出從戰國到西漢時期仕女畫的發展。以戰國帛畫《蘷鳳仕女圖》和西漢帛畫《利蒼夫人行止圖》為例,讓學生認識中國畫技法、瞭解線條的魅力、提升審美能力。通過圖像的具體分析,讓學生學會用圖像學方法將圖像的內容、涵義及其時代文化氛圍結合起來進行解讀。

2、仕女畫的發展

通過對顧愷之《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的講解,讓學生了解圖像的來源和功能。《女史箴圖》本意有涉於政治,為配合張華《女史箴》所作插圖;而《洛神賦圖》則是文字與藝術的結合,將曹子建《洛神賦》中的浪漫史在絹素上顯現出來。兩畫顯示了顧愷之仕女畫的功力造詣,其構圖與筆法不僅很好地闡釋了中國思想儒釋道三大體系,也可見東晉人的瀟灑風采。引導學生從繪畫的功能性上升到繪畫的精神性和創造性。

3、仕女畫的成熟

通過對張萱《搗練圖》、周昉《簪花仕女圖》、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的賞析,引導學生去了解圖像的象徵意義。唐代是仕女畫的黃金時代,反映了唐朝的氣象宏闊、富麗堂皇。仕女畫中仕女色彩豔麗、體態碩彥,其華麗豐滿之美投映着大唐帝國的燦爛景色。通過賞析這一時期仕女畫可以讓學生領略大唐氣象,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讓他們心中升騰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的豪情。

周昉簪花仕女圖

美具有超越功利的價值,仕女畫本身的美感以及其承載的歷史意義就足夠吸引和打動大家,學生中有熱愛手工藝術的,能夠結合唐代仕女畫的裝飾來設計髮簪等手工藝品,也是將古代風尚進行現代轉化的一個成功案例,恰好説明了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是本課程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引領有機統一的一個例證。

課程思政建設典型案例 篇四

化工設備的腐蝕與防護——弘揚愛國主義,培養家國情懷

一、教學目標

1、課程教學目標:掌握腐蝕的定義,腐蝕的類型,以及防腐的措施

2、思政育人目標:

(1)設計思路:通過引入化工廠管道腐蝕引起的事故案例,自然地達到思政育人的效果。

(2)思政育人目標: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工程應用能力。

(3)育人主題:科學精神,工匠精神,價值主題。

二、教學實施過程

1、引出課堂知識——問題分析

問題:舉例説明你見過的生活中腐蝕現象?

圖2生活中鋼鐵腐蝕

通過問題的分析引入腐蝕的概念,培養學生理論結合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

2、腐蝕的分類及防腐

腐蝕其實有兩種分類方法,第一種按照機理分,分為電化學腐蝕和化學腐蝕。生活中常見的腐蝕為電化學腐蝕。比如鐵器和銅器的腐蝕。那麼什麼是化學腐蝕呢?引入實例:

圖3打鐵過程中鐵渣的掉落(化學腐蝕)

生活中的打鐵鐵渣掉落現象就屬於化學腐蝕的一種。引入實際案例,進一步加深知識的理解程度,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

按照腐蝕破壞特徵分:腐蝕分為晶間腐蝕,應力腐蝕,均勻腐蝕和縫隙腐蝕。其中晶間腐蝕和應力腐蝕危害性較大,通過引入實際案例,引入晶間腐蝕和應力腐蝕的概念。

課程思政教學優秀案例 篇五

經濟效益理論

1、課程教學目標

準確把握經濟效益理論的深刻內涵,辯證分析工程-經濟關係,深刻理解經濟效益的中心地位,增強自覺運用經濟效益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動性。

2、思政育人目標

深刻領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於提高社會經濟效益水平、提高社會經濟發展質量的極端重要性,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核心要義、特出特徵,理解市場調節與計劃干預的辯證關係,增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自信、行為自覺。

3、思政育人方案設計及實施

首先系統解析經濟效益理論的基本內涵:經濟效益質的規定性;經濟效益量的規定性及全面投入的的概念——既關注項目消耗的社會資源(成本),又關注項目佔用的社會資源(投資)。

其次準確把握經濟效益理論的基本要義:

(1)市場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觀點。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典型特徵:前提是社會主義,是生產資料公有制,是權力集中統一;本質是市場經濟,發揮價值規律的作用,通過競爭優勢獲得資源配置機會、發展機遇。深刻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使得政府在促進市場競爭的公開、有序方面更有作為、更有效,展現出了極大的優越性。

(2)效益及企業管理體制改革的觀點。深刻理解我國國有企業改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創造性地解決機制不活、效益不高問題。

(3)創新的觀點。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綜合國力競爭説到底是創新的競爭。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等,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的論述。

(4)現代競爭的觀點。認識在經濟融合發展和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中,競爭不是“零和博弈”,而是互利雙贏。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從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到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設想,無不體現着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現代合作與競爭觀點。

課程思政建設典型案例 篇六

《魯濱遜漂流記》:資本主義殖民者的成長故事

一、課程教學目標

1、瞭解18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説的興起及其基本特徵。

2、介紹丹尼爾·笛福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賞析《魯賓遜漂流記》片段。

二、思政育人目標

1、認清資產主義財富積累的本質。

2、瞭解英國殖民主義的歷史。

3、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三、思政育人案例設計及實施過程

1、課程導入

(1)思考問題:《魯濱遜漂流記》是一部什麼性質的小説?它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魯濱遜是一個英雄人物嗎?他在荒島求生的經歷體現了怎樣的精神?

(2)圖片展示:

提問:圖片中的魯濱遜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物形象?他手中的刀和槍、肩上的鷹分別象徵什麼?圖中看出他是如何對待荒島的原住民的?

總結:魯濱遜是早期資本主義殖民者典型形象。他靠武力強佔孤島,並殘殺原住民,霸佔島上資源,建立自己的殖民統治。

2、馬克思主義經典論述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論述資本原始積累的本質時説:“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着血和骯髒的東西。”資本原始積累的歷史充滿着血腥和暴力,新興的資產階級靠對殖民地的血腥掠奪獲取財富,壯大資本的力量。

闡釋:I。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成長史是不光彩的,充滿着殺戮和征服。

II。強佔殖民地和擴大奴隸貿易是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手段。

3、深層閲讀

(1)魯濱遜的成長經歷:因性喜冒險,屢次出海;後販賣黑奴,船遇險而落魄荒島,獨居小島28年,建成棲身之所;通過讓“星期五”學英語、信基督徹底教馴化野人;最後自己成為荒島主人。

“思政”教育:資本家總是以冒險家的面目,遠征殖民地;奴隸貿易是資本原始積累的罪惡手段;殖民者眼裏的荒島就是自己殖民的對象;剝奪語言和信仰是殖民者征服殖民地人民的慣用伎倆。

(2)《魯濱遜漂流記》被經典化的原因:契合18世紀英國的時代精神;塑造具有開拓和進取的精神的資產階級英雄;滿足西方人的征服欲;美化殖民主義敍事。

(3)“思政”教育:文學經典具有民族性和階級性。西方的經典文學作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和時代精神,但它們代表了西方的傳統價值觀,具有鮮明的階級立場。閲讀西方文學經典,我們要採取批判的態度,客觀、理性和辯證地看待其價值和意義。

4、課後反思

(1)魯濱遜形象的正面意義:他不甘平庸無為的生活,具有堅強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闖勁;性情樂觀,不畏艱險,白手起家,體現自我奮鬥的精神。

(2)“思政”教育:當代大學生正響應國家的號召,積極開展創新創業,為個人發展和國家的興盛而努力。在個人拼搏的過程中,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所以大學生應該具備魯濱遜那種敢闖敢拼的勁頭,學習他的樂觀主義精神,憑個人的努力獲取成功。魯濱遜的傳奇經歷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起到很大的激勵作用,那麼《魯濱遜漂流記》可成為大學生創業路上的勵志書籍。

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優秀案例 篇七

《皮格馬利翁》:資本主義等級社會的鏡子

一、課程教學目標

1、介紹20世紀英國現代戲劇的特色。

2、介紹蕭伯納的戲劇創作特點。

3、賞析《皮格馬利翁》片段。

二、思政育人目標

1、認清英國資本主義等級社會的本質。

2、開展社會主義人生觀教育。

三、思政育人案例設計及實施過程

1、課程導入

(1)思考問題:《皮格馬利翁》是一部人文戲劇,它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買花女伊莉莎(ElizaDoolittle)是怎樣實現命運的轉折?她身份轉變的經歷體現了怎樣的時代精神?語言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嗎?誰才是賣花女真正的命運操縱者?

(2)圖片展示:

提問:圖片揭示了怎樣的英國社會現實?為什麼説社會下層的Eliza成了上層人士的賭注?語言與階級之間有怎樣的關聯?

總結:語言本是交流的工具。在資本主義社會裏,語言成為身份的標誌和階層鴻溝的象徵。因為語言的魔力,確切地説,由於上流社會的幕後操縱,賣花女會搖身一變成為公主,該戲劇揭露了英國上流社會的偽善、殘酷和醜陋。

2、社會主義人生觀教育

社會主義人生觀是對社會主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最根本觀點,它的核心思想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社會主義人生觀回答的是“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什麼是光榮,什麼是恥辱”的基本價值觀問題。

3、深層閲讀

(1)英國等級社會的鬧劇:上流社會的代表人物語音學家希金斯(Higgins)與朋友皮克林(Pickering)打賭,將一個未受過教育的下層女子塑造成具有上流社會風度、英語純正的摩頓女郎。粗俗的賣花女伊莉莎(Eliza)入選,將反覆模仿訓練,變成了一位談吐得體、舉止優雅的淑女。希金斯的實驗成功,但伊莉莎的女性意識覺醒,強烈要求擺脱希金斯的控制,最後兩人以休戰為結局。縱觀全劇,可以發現英國社會等級制度的荒謬。社會上層無視社會下層的苦難,並以他們的語言和教育程度作為取樂的對象,強行以本階層的語言標準來改造社會下層,其結果必然招致反抗。

(2)“思政”教育:《皮格馬利翁》揭露了英國上流社會的虛偽、殘酷和荒謬,批判了資本主義父權制度。語言與身份並無直接的關聯,但在資本主義社會裏,一切都可用作賭博的籌碼,反映出資本主義社會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錯位。當代大學生要堅持社會主義人生觀教育,要知榮辱、識廉恥,腳踏實地,不辜負祖國和人民的期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4、課後反思

(1)《皮格馬利翁》的深刻內涵:這是一部關於愛情、英國等級社會和語言學習的人文喜劇,有力鞭撻了社會現實。劇中人物對話和討論充滿辛辣的諷刺和幽默,尤其是其語言學習改變命運的主題值得深思。

(2)“思政”教育: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學習語言是為了更好地瞭解其他文化和傳播本國文化。作為英語專業的大學生要樹立文化自信,堅定“四個意識”,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大學課程思政教學案例 篇八

守護青山綠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讀沈從文小説《邊城》

一、課程教學目標

1、瞭解沈從文生平及其與創作的關係;

2、分析翠翠故事的意藴;

3、分析“邊城”的自然美與人情美。

二、思政育人目標

1、通過優美片段的朗讀與賞析,幫助學生領略沈從文筆下的自然美,陶冶學生情操,温潤學生心靈;

2、引導學生樹立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切實增強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

三、思政育人案例設計及實施過程

1、前現代的生態景觀——引導學生從生態角度看《邊城》筆下的美景

《邊城》是沈從文小説的代表作,中國文學史上抒發鄉土情懷的優秀中篇小説。在小説中,沈從文用田園牧歌般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獨特的風土人情以及女孩翠翠的愛情悲劇,歌頌了人性的本真與善良,展現了湘西世界的山水之美和人性之美。以生態美學的視角審視《邊城》,可以發現小説充滿了獨特的生態思想與智慧。

《邊城》描繪了一個世外桃源般的世界,這個世界一個突出的特徵便是自然美。小説第二節開頭寫酉水沿岸的景色簡直如詩如畫:“那條河水便是歷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白河下游到辰州與沅水匯流後,便略顯渾濁,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則三丈五丈的深潭可清澈見底。深潭中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紋的瑪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魚來去,全如浮在空氣裏,兩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紙的細竹,長年作深翠顏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裏,春天時只須注意,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正是在這樣優美的環境中,才孕育了那些淳樸善良的人們。找出小説中的景物描寫,引導學生體會小説中書寫的自然之美。優美、綠色、健康的生態環境才應該是我們人類生存中的正常狀態。

2、翠翠的形象——引導學生體會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狀態

翠翠是小説的主人公,在綠水青山中長大,典型的自然之子形象。大自然賦予她的自然生命遠比任何文化薰陶出來的生靈更為純潔美好。沈從文以平實簡單的語言描繪出一個大自然的靈性與生命意藴完美結合的少女形象,讓讀者感受到其獨特的美麗和清澈純淨的性格。

人與自然之間不應該是征服欲被征服的關係,兩者是能夠和諧、融洽共處的。人本來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與自然同呼吸、共命運,人本來就是自然之子。這是沈從文透過《邊城》想告訴讀者的。教育學生對自然應該懷有崇敬之心,愛自然就是愛我們人類自己。

3、結合小説寫作的時代背景和中國當代現實,引導學生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現代工業文明的浪潮席捲了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民族能夠倖免。20世紀30年代,中國一批作家就已經在為這個問題感到隱隱的憂慮,沈從文便是其中之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工業化文明進程正在推進之中,與此同時,中國有些地區的自然生態危機也越來越嚴重。目前,沈從文筆下的青山綠水在一些地方已經難覓蹤跡。工業污染、過渡開發造成了一些地區生態環境急劇惡化;工業化帶來的精神危機也同樣嚴重。從這個意義上説,沈從文的文學作品是屬於走向生態文明的未來的,因為它是能夠勇敢擔當拯救世界、重建新文明責任的新文學,是復魅了神性大地之美的文學。通過閲讀《邊城》,引導學生思考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必要性。

四、教學設計樣例説明

(略)

課程思政建設典型案例 篇九

塔設備的機械設計——職業素養之工匠精神教育

一、教學目標

1、課程教學目標:瞭解塔設備機械設計的基本知識。

2、思政育人目標:

(1)設計思路,通過塔設備機械設計知識的講解,告誡學生要全面的分析問題,自然地達到思政育人的效果;

(2)思政育人目標:培養學生辯證思維。

(3)育人主題:科學精神,工匠精神,價值主題

二、教學實施過程

1、引出課堂知識——案例分析

2007年9月13日,由張家港市化工機械有限公司為大唐國際年產46萬噸煤基烯烴項目製造的“亞洲第一塔”——C3分離塔在內蒙古錫林格勒建設現場成功吊裝。該C3分離塔以其塔身主體板厚(68毫米),直徑(8米)、高度(100。115米)、重量(總重2460噸),不僅創造了多項國內第一,在亞洲同行業內也屬首創,被譽為“亞洲第一塔”。這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規模塔設備的應用,在塔製造領域,我們可以自豪地説“中國製造”。這是塔設備設計人員和機械設計人員設計出來的。通過該案例的引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另外也啟示學生,要培養工匠精神。

圖6亞洲第一塔

2、塔設備的機械設計

通過引入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展現國家成就以及大國工匠精神,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更應該注重培養這樣的精神。塔設備,其工作條件差,在運行和使用中損壞的可能性比較大。因此對它的設計一定要合理,並且要定期維護,作為學習化學工程與工藝的學生,設計符合工藝要求的化工容器更需要這種精神。以此激發注重學生培養敬業精神。

塔設備的設計包含塔體和裙座的設計,要設計的內容包含厚度計算,壓力計算,質量載荷計算,應力校核等多個方面,是前面學過所有的知識的總結。因此,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才可以設計出符合要求的塔設備。知識的儲備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儲備的,而是日積月累的過程。如果沒有豐富的知識,堅實的基礎,也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更別談為建設國家出力。另外知識也代表着財富,對於未來,誰掌握知識,誰就能立足社會。以此告誡學生注重學習的積累,才能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才能實現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另外從塔設計本身出發,需要多個零部件的配合,才能實現塔的成功設計。這也給我們一個啟示,就是個體在團隊中的重要性。

課程思政教學優秀案例 篇十

資金的時間價值理論與勞動價值學説

1、課程教學目標

深刻理解資金時間價值對於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推進人類自身再生產的重要意義,準確把握資金時間價值理論的深刻內涵,辯證分析資金時間價值的前提、本源、條件,增強自覺運用資金時間價值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動性。

2、思政育人目標

深刻領會、全面把握資金時間價值的前提、實質及實現條件,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學説,增強勞動光榮、勞動寶貴、尊崇勞動的觀念。深刻理解完善市場機制,主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改革的重要意義。

3、思政育人方案設計及實施

系統掌握資金時間價值的深刻內涵,要用全面的、系統的、辯證的觀點認識資金時間價值的核心要義,不可偏頗、不要割裂。

(1)準確把握資金時間價值的背景和前提。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脱貧攻堅戰的“進攻點”——從消費救濟轉到資本扶持認識從“輸血式”扶貧轉變到“造血式”扶貧的重大意義。

(2)深刻理解資金時間價值的本源。資金的時間價值的實質和本源是勞動創造的價值,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的核心。“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擼起袖子加油幹”。增強熱愛勞動、投身勞動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3)深刻理解市場是資金時間價值實現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完善的市場機制是資源科學配置、合理配置的前提和基礎。所以政府必須減少對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進行職能改革和運行機制改革,通過“放管服”提高整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

(4)深刻認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建立符合法治精神的市場規則、並保證這個規則的有序有效運行。政府不是市場關係的主體、不是市場運行的參與者,而是規則的制定者和裁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