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2學年國小教育案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6W

2022學年國小教育案例(精品多篇)

國小教育案例分析 篇一

案就在你手中啊!

曾有一個南非學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很感人:有幾個調皮的小孩,手中拿了一隻小鳥,打算以一種惡作劇的方法,考一考那位擁有智慧的老師。他們準備將一隻小鳥握在手中,藏在身後,然後問老師:手中的小鳥是活的還是死的?如果老師回答是活的,他們就將小鳥掐死後再拿出來。如果老師説是死的,那麼一隻活的小鳥將説明智慧的失敗。幾個孩子很得意,他們仿已經勝利在望。於是,他們找到了老師:“請問,我手中的這隻小鳥是活的還是死的?”這幾個孩子都睜大眼睛,等待着他們心中謀劃已久的場面出現。老師面帶微笑:“答案就在你的手中啊!”

分析:“孩子,答案就在你的手中啊!”這是多麼富有智慧的話語,多麼富有人情的期待。教者的智慧將教育活動演繹得恰到好處。

蘇霍姆林斯基將自尊心看成是學生心靈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馬卡連柯認為尊重學生是教育經驗的全部本質。當錯誤變成難能可貴的教學資料時,那便是美麗的。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組核心成員吳剛平博士曾説過:教育不應只是一種技巧和方法,否則它可能將丟掉教育的靈魂。教育應是豐富人的精神世界,豐富人生„„評價應以不傷害學生為底線,給學生一種真實的感受和真切的體驗。

陶行知先生的話: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2、對孩子要——傾聽

曾經聽説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孩有段時間上學總遲到,老師為此找其母親談話。母親知道後,沒有打罵孩子。在臨睡覺前,她問兒子:“告訴我,為什麼你那麼早出去,卻總遲到?”孩子先是愣了愣,見母親沒有責怪的意思,就説:“我在河邊看日出,太美了!看着看着,就忘了時間。”母親聽後笑了。第二天一早,母親跟兒子一起去了河邊看日出,面對眼前的景色,她感慨萬分:“真是太美了,兒子,你真棒!”這一天,兒子沒有遲到。放學回家,兒子發現書桌上放着一塊精緻的手錶,下面壓着一張紙條:“因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們更要珍惜時間和學習的機會,你説是嗎?愛你的媽媽!”

分析:我不禁被故事中的那位深深懂得愛的母親所打動。愛孩子,沒有粗暴的責問、無情的懲罰,而是選擇了傾聽。傾聽之中,融入了對孩子的愛、寬容、耐心和激勵,給孩子創設了幸福、温暖的成長環境。試想,如果這位母親聽了老師的話後,不問青紅皂白地將孩子打罵一頓,結果會是怎樣呢?我想,那顆熱愛生活,發現美、欣賞美的稚嫩的心可能再也找不到了吧。

反思我們的教育教學,很容易找到能説會道的教師,但卻很難找到善於傾聽的教師。我們把大量的時間用來訓練自己的説話和演説能力,卻忽略了傾聽能力的培養。教育的目標是為了培養人,教師能否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能否用心聆聽學生的心聲,是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教育的過程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對話、雙向交流的過程。為實現平等對話,教師必須放下師者自尊的架子,主動接觸學生。其次,教師必須認真傾聽學生説

話,為平等對話創設自由寬鬆的氛圍。在傾聽中要樹立這樣的信念: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每個孩子都有被尊重和信賴的需要。只有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自己的尊重,學生才能更加信任老師,達到和老師以心換心、以師為友的程度。在這種條件下,學生對教師完全消除隔膜、敞開心扉,教育因此將成為一種非常美好的享受。

3、“學生插嘴”

“學生插嘴”可能是許多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都會遇到的現象。具體表現為:學生插老師的嘴,當教師在講解、引導或統一要求時,學生突然給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話;學生插同學的嘴,當同學在提出一個問題或解決一個問題時,有的學生會無意識地把自己的想法説出來。這兩種現象給老師們多少擔心、多少困惑、多少欣喜與多少思考啊!作為新教師的我,在這幾個月的教學過程中,對於“學生插嘴”的現象我也是經常會遇到。

分析:

1、傳統教學的“問答式”、“説聽式”教學,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課堂成為教師的“一言堂”;學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有先舉手再發言、只有經過老師的同意才可以發言,課堂上一般不會出現 “學生插嘴”的現象。然而,新課程倡導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倡導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研究者,在這種寬鬆、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學生插嘴”現象的產生是合情合理的、無可非議的,它不是“亂”、而是“活”,它是新課程條件下的教學景觀。

2、“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個性,關注學生個性的差異,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張揚自己的個性,展示自己的智慧與才華。“學生插嘴”是學生自我實現個性張揚的最佳途徑,因為學生是在一種沒有約束、沒有負擔的教學情景中產生的“插嘴”,這種個性的張揚是真實的、積極的、有意義的,它是學生的直覺、頓悟和靈感而迸發出來的創新性思維。

3、新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教師的成長,使課堂成為教師展示教學才華的平台。“學生插嘴”現象的產生將考驗教師的教學理念、調控水平、應變能力以及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如:當學生的“插嘴”不盡人意時,你怎樣讓學生愉悦地坐下來;當學生的”插嘴”富有挑戰時,你如何盤活、如何進行教學的“二度設計”,讓學生的”插嘴”成為學習的資源,成為學生探究知識、發現規律的新的起點。

4、“寬”“嚴”有度

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案例。一位年輕的班主任為了與所帶班級的學生成為朋友,她每天與學生在一起。但遺憾的是,她在與學生交朋友的同時,忘記了自己首先是老師,首先要教會學生做人和做事。由於她錯誤的定位在與學生交心時就會讓他們聽從自己,努力為班級建設出自己的一份力,而忽視了慈愛與嚴厲並存的尺度,最終學生對她的話不聽從。我是一位年輕的班主任,剛剛帶班的時候也一樣對學生慈愛,導致他們不聽從我的。

分析:對學生的愛,是毫無異議的。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教師愛學生,不是姑息遷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種母親的温存,睿智的嚴厲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愛。”這是我們需要弄清楚的,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是“溺愛”,也不是“寵愛”,不是愛學生身上的一切東西。而要

在向學生傾注愛的同時又必須“嚴”字當頭,對學生的缺點錯誤是絕對不能姑息遷就的,該批評的就要批評,該處理的就要處理。無論是對諸如“違反紀律”之類的原則問題,還是對“講粗話,髒話”這類細節,我們都要當成大事來抓,該動真格的必須動真格。“嚴是愛,寬是害”這個道理,誰都懂。

理論對接:班主任在做學生的朋友的同時,必須掌握一個度的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説:“每個孩子都能引起我的興趣,我總想知道,他們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麼上面,他們最關係和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他們有哪些痛苦和歡樂等等。”只有當班主任成為學生的朋友,走進學生的心靈,走進他們的精神世界時,學生才有可能對老師敞開心扉,訴説他們的心理話。我認為“用心靈贏得心靈”,這應該成為每個教師的座右銘。

5、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俞某,男,10歲,國小五年級學生,單親家庭。她和母親一起生活。開學一個星期還能正常完成各科作業,但是一週後作業經常少做,甚至不做,母親、老師批評後,就把自己反鎖在家裏,不上學,不説話,砸東西,逃避別人。

分析:經過和她母親的交談了解到,她的父親是個簡單粗暴的人,他倆多是再婚的,但他父親仍不珍惜這段婚姻。在他年幼的時候,就經常受到父親的打罵,但是,當父親心情好的時候,又會滿足兒子一切合理與不合理的要求,這就造成了他既膽大怕事又固執任性。二年前,父母又離了婚,使他受到很大打擊,加上母親常常在兒子面前哭訴自己的不幸,使這個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壓力更大,覺得自己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乾脆就把自己反鎖在家裏,不去上學,採取有意迴避的態度,壓抑自己。通過家訪,我明白了他不上學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擾。由於家庭的忽然變故,使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變得更加焦慮不安,感到孤立無助,繼而逃避,這是一種高度焦慮症狀的消極心境。我認識到這時候家長和老師不聞不問,或批評責罵他,不僅不會消除這種不健康的心理,反而會增強這種心理。長此下去,其認識就逾片面,心理的閉鎖就逾強,最終將導致對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藥。

國小教育案例 篇二

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有一次,上課鈴響了,同學們都進了教室,上了大約五分鐘的時間,忽然外面有個學生喊:報告!我立即打開門一看,原先是我們班的宋小龍同學,這下我可氣着了,就嚴厲地批評了他一頓:你幹什麼去了?立刻就要期末考試了?你還上課遲到?還是準備考二三十分嗎?平時大大咧咧的他這下可急了,眼淚分明在眼圈裏打轉。“你冤枉,我不是遲到,我是給數學老師交作業本去了的,這才來晚的。”我的腦中“轟”的一下,是呀,我和數學老師商量了的,為了調動他的學習用心性,讓他當數學科代表的嘛,我明白錯怪了他,連忙給他道歉,他卻氣乎乎地走了,幾天都不理我,多傷孩子阿!

分析:都説“眼見為實”,可我親眼所見,還是錯怪了學生,這是深刻的教訓,因孩子的心是稚嫩的,一旦你傷害了他,就不容癒合,我們作為教師在批評學生之前必須要好好想想,事情弄明白了嗎?千萬不能草率去決定、處理。如果學生和你產生了對立情緒,那麼我們的教學就更難進行了。

幾年來,我透過實踐和探索在班級管理中,雖沒有取得輝煌的成績,但也積累了不少的經驗,時勢在變,教育在變,學生在變,作為班主任必須要學習新的有用的東西,永久走在時代的前面,農村國小班主任工作是複雜而繁重的。只要我們播下期望之種,捧着一顆真誠的“愛心”去澆灌他們,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沐浴在師生的關愛之中,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國小教育案例 篇三

小李,男,9歲,國小三年級學生,在幼兒園裏就比其他孩子明顯好動,上國小後,這種狀況有增無減,主要表此刻:上課時不遵守紀律,坐不了多長時間就晃動椅子,經常惹周圍的同學;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課餘活動愛搞“惡作劇”,在家表現得任性、衝動,稍不順口,就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滾,此外精力個性充沛。

評析:多動症的特徵為:注意力不集中,偶有集中注意的時候也是短暫的,且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而轉移,多動是該症比較突出的症狀之一,“多動”不僅僅是活動過多,而且活動時動作不協調,學習困難,任性衝動情緒不穩定均是症狀之一,而且老師反映,小李腦子並不笨,當他專心時比一般同學學得還快,就是因為好動分心,使得學習成績只能屈居中游,縱上所述,小李具有較多的多動症表現,但是,具有較多的多動症表現並不必須説是多動症

方法:

1、對於好動的孩子,老師最需要的是愛心、關心和耐心,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耐心糾正孩子的好動行為。

2、糾正中要堅持下面鼓勵,用心強化,當孩子有一些自制行為的時候,當孩子能持續必須時間穩定注意的時候……老師要及時肯定,並循序漸進對孩子提出要求。

3、讓孩子適當進行一些手腳協調、左右手協調、手腳與身體其他部位協調之類的活動,對糾正孩子好動行為有明顯的效果。

國小教育案例 篇四

多鼓勵,少指責

平時表揚學生,我們常常用甲學生之長去比乙學生之短,即所謂橫向比較。對於後進生,則宜採用縱向比較,用他的這天同他的昨日比。學生一旦有進步,教師應抓住機會,及時表揚其“進步點”。

記得有一年,我剛接一個班時,我瞭解到一學生從來不做作業,被同學稱為“低能兒”。做第一次課堂作業時,我意外地發現他正一筆一劃地抄寫,我輕輕撫摸了一下他的頭,當堂表揚了他的字寫得不錯。他滿臉通紅,抄得更認真了。當我把他的作業本展示給全班學生看時,他滿臉的喜悦代替了平時遲鈍、冷漠的表情。也許這一次的認真,只是他一時的心血來潮,他並沒有想到會受到老師的重視。一次簡單的表揚竟在孩子心裏產生了巨大的激勵作用。此後,他的練習雖常有錯誤,但每次作業都不落下,他已在原有基礎上邁出了可貴的一步。一次小小的鼓勵,能夠成為後進生轉轉成長的契機。

抓住時機進行表揚,會讓孩子用及時的甘露在心底寫下一份自信!不要吝嗇表揚的語言。“你真聰明,講對了!”“你的口頭表達潛力提高了,老師為你高興。”“這個問題你還能講得更好,先坐下再想想。”“有獨到見解,如果思考再周全些,就更好了。”在課堂上,老師適當運用啟發的話語,再加上熱情的態度,就能讓受到表揚的學生獲取信心,有欠缺的也看到了期望和目標。“我明白你也懂了,大膽地站起來説説!”這時,老師的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句充滿鼓勵的話,就能讓無力舉手的學生站起來,使他們重新認識自己。

國小教育案例 篇五

小平有事沒事老愛説謊,考試沒考好,回家怕捱打,只好編些謊話搪塞,作業沒做完卻説做完了,沒帶忘在家了,看到其他小夥伴有秀麗的風箏,為爭點面子,免不了説謊:“我家有,比你的更漂亮。”其實家裏並沒有風箏。

評析:大部分孩子的謊言和大人惡意的謊言完全不同,所以不必過於緊張,應查明孩子説謊的原因,如:為了到達某種目的而採取手段,為了避免懲罰而説謊,為了在各方面超過別人,為了爭得面子,孩子也經常下意識地編些謊話欺騙同伴,孩子多少都會説謊,如果在説謊之後完全不覺羞恥,那才是真正的無藥可救。

方法:

1、父母試着與孩子多溝通,經常反省自己的管教方式,及時與老師取得聯繫,避免過於嚴格稍有過失就被嚴厲處罰現象。

2、開展“猜猜我的心”的教育活動,孩子與孩子之間,孩子與老師之間,相互猜猜對方在想什麼,對方有什麼感受,經過一段時間持之以恆的訓練,更多的學生將會體驗到新視野,新境界,新情緒,新思維,新收穫。

國小教育案例 篇六

一、學生狀況介紹。

小程,男,8歲,一(2)班學生。父母均為老實巴交的農民。因母親身體不好,父親要一人承擔家庭重擔,對孩子的學習興趣,課外輔導,行為習慣等方面較少關注,也無暇管理。

二、問題行為描述。

小臉蛋上時常黑乎乎,身上也總是髒兮兮的。上課時不是鑽抽屜就是東張西望,有時索性站起來,或是走處座位。集隊做操時常跑到別班隊伍中去,把他拉倒自己隊伍中站好不一會兒有開www.本站baihuawen本站始左搖右晃了。真是一個頑皮的小男孩。

三、行為原因分析。

家庭因素:父母由於忙於生計,無力管理他的學習。

校園因素:在老師同學的眼裏,小程是個頑皮的小男孩;在同學的眼裏,小程是個愛惹事的同學。

個人因素:單純,好動,玩心比較重,精力充沛。

四、教育策略。

1、利用他反應快,理解潛力強的優點,讓他與同學結對子,既幫忙同學又讓他有事可幹,是他旺盛的精力有地方消耗。同時又能激發他學習的用心性。

2、課堂上多提醒他多傾聽,表現較好時及時給予獎勵,增強她信心。

3、平時和家長及時溝通,瞭解孩子在家的狀況,並讓家長也及時瞭解

五、教育記錄。

(一)打架**。(9月3日)

下午第一節課下課,突然有學生跑來辦公室報告:“打架了,小程把朱某鼻子血打出來了。”我一聽便急忙往教室裏趕,只見朱某正捂着鼻子嚎哭,小程卻一副不以為然的表情。顧不得多説什麼我一邊命令小程站在黑板前等我來了解狀況,一邊扶朱某去處理鼻子。等我處理完再回到教室小程正在黑板前掉眼淚。我以為他必須是認識到錯誤了,他卻説“是他先動手打我的。為什麼他不站黑板。”原先他是因委曲而掉眼淚呀。於是我只好把她叫到辦公室苦口婆心地教育了一番最後他連連點頭表示以後不再打架了。

之後,他奶奶到校園來提到小程回家説“不到校園讀書了,校園要站黑板的”。原先小程一向對我讓他站黑板的事感到委屈呢。我內心一驚,心想:我不經意的一個行為原先會對學生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呀。小程雖然頑皮但他畢竟剛走進國小,他對校園的一些制度並不清楚,我若貿然的採用一些強制措施去懲罰他的話,必須會讓他對校園產生恐懼心理。看來下次我得思而後行了。

(二)今日班長。(9月9日)

這天輪到小程當今日班長,一大早我就向程某囑咐要如何如何,該怎樣怎樣做。這一天小程上課個性認真,小手舉得個性用心,收作業檢查衞生也用不着老師崔促。一句話,今日班長當得挺不錯。第二天,我在班上表揚了小程,他高興得滿臉笑容。

(三)小老師。(9月15日)

我任教的這個班級除了5名學生是住校生之外其餘的全是通校生,為了彌補農村學生回家無人教的難題,我決定利用晚自習和晨讀時間把5名住校生輔導紮實,再把他們與通校生結成對子,讓他們當“小老師”去幫忙通校生學好功課。其中我就利用小程反應快,理解潛力強的優點,讓他同多名通校生結對子,既幫忙同學又讓他有事可幹,使他旺盛的精力有地方消耗。同時又能讓他有一種成就感,激發他學習的用心性。

孩子需要信任。只要你有耐心對待每一位學生,經常找他們談話,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專門輔導,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會發現原先他也是一名可愛的孩子,從小程身上,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每一個孩子就是一本書,需要我們用心去讀懂。無論一個學生怎樣樣,只有堅持“以人為本”,用心呵護他們成長過程的每一步,他(她)都將會給你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