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會設置懸念(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27W

學會設置懸念(多篇)

希區柯克電影中的懸念設置 篇一

希區柯克電影中的懸念設置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在電影懸念設置方面對世界影壇有着突出的貢獻,作為懸念片的鼻祖,其得到了各國電影節的普遍認可,在世界影史中佔有着重要的一席。本文旨在通過對電影大師希區柯克電影中的懸念觀及懸念機制做較為全面的理論分析,希望對以後關於學習希區柯克電影懸念設置理論學科和學習希區柯克電影懸念設置運用技巧起到積極的幫助作用。

畢業生論文

前言

觀眾為什麼如此喜愛希區柯克的電影,到底他以何取勝?其影片中的懸念又是如何產生的?有多少是我們還不知道,或者説是知之甚少的東西呢?通過對希區柯克電影中的懸念設置的分析,來最終揭示希區柯克電影的取勝之道。

希區柯克懸念觀的形成

希區柯克導演的影片的成功祕訣,就在於他能嫻熟地駕馭和把握懸念這一構成情節的重要元素,而且運用得非常技巧,不落俗套。同時,他在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中悟出了一些有關運用懸念的規律和經驗,從而形成了他自己的懸念觀。

希區柯克的懸念觀説來並不玄祕,用他自己的話解釋就是:“懸念在於給觀眾提供一些劇中人所不知道的信息。劇中人對許多事情不知道,觀眾卻知道,因此每當觀眾猜測結局如何時,戲劇效果的張力便產生了”①。很多懸念片的導演熱衷於給觀眾意想不到的結局,讓觀眾產生“原來如此” 之感。但希區柯克卻着力於把故事的線索提前告訴觀眾,在這種情況下,觀眾的心情甚至比當事人還要緊張和急躁不安。觀眾融入了情節並參與了劇情,這樣的懸念效果帶動了觀眾的激情,使觀眾能夠保持長時間的期待和緊張。希區柯克的這種懸念觀的形成,有着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着重探討其中的三個因素:即希區柯克的童年經歷、戲劇滋養和商業動機。

1.1懸念觀的形成之童年經歷

注:①王心語:《希區柯克與懸念》,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年,第17頁

畢業生論文

尼采曾經説過:“藝術家本來就已經是一種停滯的生靈,因為他停留在少年及兒童時代的遊戲之中”①。“ 一方面,童年經驗對於一個人的一生的成長都是不可缺少的起點”②,藝術家終其一生都會從中獲得創作的靈感;另一方面,“葆有一顆童心,保持對社會人生的童真體驗,乃是進入藝術創造的一個絕佳的途徑”③。因而從某種意義而言,童年經驗甚至可以説是藝術家創作活力的一個不竭源泉。

希區柯克小的時候,有一次考試未能及格,他非常害怕爸爸打他。結果父親沒有打他,只是寫了張字條讓他送給爺爺。這張字條搞得他一路上惴惴不安,心神不定,直到他把字條交給爺爺,才知道爸爸是叫爺爺打他。可能是這件事的懸念效應太強烈了,以至使他終生不忘,並啟發他在影片中設置懸念時應如何運用這一機制。比如他在拍攝影片《迷魂記》時,希區柯克就做出了與原著不同的改變,當劇中與已經自殺的瑪德琳很像的朱迪出現之後,他立即讓觀眾知道,朱迪不只是一個很像瑪德琳的女人,而正是瑪德琳本人,只有劇中男主角斯科特還被矇在鼓裏,不得而知。希區柯克在影片中的這種改變,其產生的效應和原著相比是大不一樣的。原著小説在最後才給讀者和男主角一起知道事情的真相,帶給讀者的是驚奇,而影片給予觀眾的則是懸念。驚奇只能維持短暫的興奮作用,使人感到震驚!“怎麼朱迪和瑪德琳竟會是一個人?”而懸念則能保持長時間的期待與擔心。“為什麼斯科特還不知道?他知道後會怎麼辦?”二者帶給受眾的心理影響區別之大是顯而易見的。而其另一部影片《妙齡少女》,我們依舊可以看到 注:①施旭升:《藝術創造動力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年,第255頁 ②施旭升:《藝術創造動力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年,第253頁 ③施旭升:《藝術創造動力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年,第254頁

畢業生論文

運用以上原理展開的懸念設置。在影片結尾處,女主角要在參加舞會的眾多人羣中找到一個患有眼病的真正凶手出來,這對於當事人和觀眾來説都有一種大海撈針的感覺。但導演希區柯克在此把攝影機移到了大廳的最高點,靠近天花板,放 在升降機上,攝影機搖過整個舞廳,從一對對跳舞的人中間穿過去,推至樂座,那上面有幾名黑人樂師在演奏,然後鏡頭對準其中一名樂手,他站在打擊樂器後面,鏡頭推至這名鼓手的特寫,直至推到他兩隻眼睛佔滿整個畫面為止,正在此刻,這兩隻眼睛的眼皮都抽動了一下:這是典型的眼神經抽搐症狀。導演希區柯克用一個長鏡頭將上述一切一氣呵成,藉助一個全知的鏡頭,明確把兇手就在此處的信息傳達給了觀眾,因而引發了觀眾的期待感,期望當事人能迅速發現和捉住兇手,大大增強了影片的懸念效應。 1.2懸念觀的形成之戲劇滋養

早在電影藝術誕生之前,戲劇藝術就已經發展得幾近完善,在吸引觀眾的懸念技巧方面更是高明。西方戲劇理論家一致認為;“懸念是戲劇中抓住觀眾的最大的魔力”①。狄德羅在《論戲劇藝術》中也明確指出:“對觀眾來説,一切應當明白。讓他們作劇中人的心腹,讓他們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正在發生什麼事情,在更多的時候,最好把將要發生的事情也向他們明白交代”②。希區柯克正是這樣做的,他本人也曾説過“懸念源於預告”,而這種方法恰恰正是希區柯克最為擅長並始終堅持的懸念觀。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希氏電影”懸念觀的形成得益於他對戲劇懸念理論日積月累的研究和借鑑。

所以,我們説希區柯克在電影藝術上取得的成就離不開戲劇對他的滋養。希

注:①《內蒙古藝術》,第65頁,1998年第2期

②《內蒙古藝術》,第65頁,1998年第2期

畢業生論文

區柯克是個地地道道的戲迷,他不僅對電影懷有濃厚的興趣,對戲劇亦十分喜愛。在接受特呂弗訪問時他曾説:“我對電影和戲劇懷有極大的興趣。晚上我一個人常常出去觀看新片首映或新戲首演”①。不可否認,希區柯克在戲劇方面長期積累起來的豐富養分,成為其後來懸念創作道路上的奠基石。因為,他的懸念片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戲劇改編而成,尤其是他早期的電影,可以明顯地看出戲劇對他的深遠影響,即在希區柯克做助理導演時的五部作品:《女人對女人》、《白色的影子》、《熱情的冒險》、《惡棍》、《普魯特的墮落》都是由戲劇改編而成的。而其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希氏電影”——《房客》也仍然是根據戲劇《他是誰?》改編而成的,甚至該片男主角的扮演者艾弗諾·維洛也是當時英國戲劇壇上的名角,享有盛譽。而也正是由於這一部開創了驚險拍攝模式的影片——《房客》,讓希區柯克引起了世界電影界的廣泛關注。 1.3懸念觀的形成之商業動機

福特曾經説過,“對導演來説,那些商業準則是必須遵守的。在我們這個行業中,一次藝術上的失敗微不足道,而一次商業上的失敗就是一個死刑判決。訣竅在於製作既能取悦於大眾,又能展現導演自身個性的電影”②。

談及希區柯克電影的商業動機,自然要提到一個關鍵的因素,那就是有着“夢工廠”之稱的好萊塢,1939年,40歲的希區柯克在著名製片人大衞·塞爾茲尼克的邀請下,舉家遷往美國,開始了在好萊塢的電影生涯。眾所周知,好萊塢電影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以商業和票房為目的的大眾文化產業,而要想獲得經濟效益,就必須最大限度地迎合觀眾,取悦觀眾。用希區柯克自己的話來説:“拍一部影

注:①【法】弗朗索瓦·特呂弗:《希區柯克論電影》,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第3頁

②《世界電影》,第13頁,2000年第3期

畢業生論文

片不再是兩者(導演+他的影片)玩的遊戲,而是三者(導演+他的影片+觀眾)玩的遊戲”①。希區柯克電影的偉大之處,正在於他重視觀眾,瞭解觀眾心理,能夠有效地邀請觀眾參與到電影文本的再創作當中,並最終完成它。因此好萊塢時期的希區柯克自覺地堅持“懸念源於預告”的懸念觀創作,這樣的懸念效果在觀眾的心理上產生了出乎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的作用。突破了觀眾的思維定勢,能夠超越觀眾的想象力,令人拍案叫絕,讓人耳目一新,帶動了觀眾的激情,吸引了觀眾長時間的期待和關注,為希區柯克贏得了世界上眾多觀眾的青睞:以他的影片為例,1944年拍攝的《愛德華大夫》成本為150萬美元,竟贏得了7倍之多的利潤;1945年拍攝的《美人計》,成本為200萬美元,而淨利潤超過其8倍;1960年拍攝的《精神病患者》投資僅為80萬美元,卻淨賺1300萬美元,超過成本16倍之多。

希區柯克從來不諱言自己的真實意圖,宣稱:“他對懸念類型的開掘是商業動機使然”②,賺錢絕對是其樂此不疲於懸念類型的原因之一。故而,不難看出,商業動機是其長久堅持其懸念觀的原因之一。

希區柯克電影中的懸念機制

懸念作為構成劇作的元素來説,是一個統一體,但其內部機制又是多樣的。懸念大師希區柯克最擅長運用各種懸念機制讓觀眾知道劇中主要角色不知道的事情,以及他將要遇到的麻煩和危險,從而產生懸念效應,達到吸引觀眾的目的。 2.1跌宕起伏:懸念的情節設置

注:①《世界電影》,第8頁,2000年第3期

②《世界電影》,第8頁,2000年第3期

畢業生論文

以情節元素作為懸念機制在懸念類型的影片中運用,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而且久用不衰,永不過時。只是希區柯克把它上升為一種藝術原理,歸納為一種規律,並形成了他的一種觀念。希區柯克在運用此種懸念機制時,更加巧妙而富於變化,能夠營造出非同尋常的更具其特性的複雜情境,所以懸念效應更為強烈。

例如希區柯克導演的《電話謀殺案》中,男主角湯姆萌生了殺妻謀財的念頭。經過周密的策劃,他僱用殺手執行他的殺妻計劃,並將執行過程中的細節對殺手作了詳細交代。這一切觀眾都一清二楚,而妻子卻沒有絲毫察覺,更無戒備。這時,觀眾必然要為妻子的安全擔心,希望他能避開這場災禍,能夠擺脱死神的襲擊。

陰謀按照事先的策劃照常進行,已到了約定時間,但桌上的電話仍然不響,時間已過,殺手開始着急。殺手疑惑不解,觀眾卻因殺手即將離去暫時鬆了口氣。但當殺手剛剛走到門前握住把手正欲開門時,桌上的電話鈴突然響了起來。鏡頭至此切斷,殺手是否走掉,還是返身回來,則不得而知,這裏有意疊加一個小懸念,令觀眾產生懸疑感。這時,妻子起身從裏間走到外屋來接電話,像她平時接電話的習慣一樣,背對窗户拿起話筒,此時殺手從窗簾後潛出,用絲巾勒住妻子的脖子,這一切都和事先設計的程序一樣,毫無差錯;氣氛開始變得異常緊張,觀眾看到此處幾乎透不過氣來,眼看陰謀就要得逞之時,突然出現了意外情況,妻子在垂死掙扎中,忽然從桌上摸到了一把剪刀,她使勁向兇手扎去,這是事先未曾預料到的,兇手猝不及防,反而送掉了性命。情勢逆轉,局面大變,殺人者反而被殺,被殺者變成了殺人者,不僅出乎觀眾的意料之外,同時也出乎陰謀策劃者——丈夫的意料之外。

至此,懸念頓時消解,觀眾對妻子的擔心盡釋,同時轉化為對丈夫的期待, 畢業生論文

看他如何應付突然事變,收拾殘局。一個懸念剛被解除,又一個懸念立即產生,彷彿計算機的彙編程序出了問題,導致後面接二連三地出現程序錯亂。可以説懸念迭起,情節越來越吸引觀眾,導演把氣氛收緊、放鬆、再收緊,使戲越來越精彩。當然這種以情節元素作為懸念機制的運用不僅僅只體現在《電話謀殺案》中,在希區柯克的許多影片中都有所表現,比如影片《愛德華大夫》中,觀眾已知派克飾演的愛德華患有精神病,在愛德華和彼得森在艾力克家的那個晚上,愛德華拿着剃鬚刀陰森森的一步步走下樓梯,恍惚中殺機暗藏,而此刻艾力克還毫無防範地遞給愛德華一杯牛奶,透過牛奶愛德華看到混濁中艾力克的血,觀眾的心一定被提了起來:難道艾力克被愛德華殺掉了;接着就是第二天早上,彼得森發現愛德華不在牀上,艾力克歪倒在沙發上,此時觀眾的心更是緊張到了極點,夜晚的恐懼在這時乍現:難道艾力克真的死了;不過還好,最後證明觀眾只是虛驚一場,那天夜晚的愛德華只是被夢魘所擒獲而已,從緊張再到緊張,一個懸念接着一個懸念,這又是一種情節的跌宕。由此可以看出希區柯克運用這類懸念機制,以及把握懸念的火候和分寸,已經嫻熟之至,揮灑自如。 2.2壓縮與延伸:懸念時間的設置

在驚險樣式的懸念類型片中,常常會運用到時間元素作為懸念機制,因為懸念片必須以引起觀眾的懸疑、猜測、期待為起點,而以破解為終點。對於導演來説,最為重要的就是縮短或拖延從懸疑到破解之間的時間。因為在此期間觀眾的期待心情最為緊張,他們急欲知道期待的結果,這結果是否符合他們的猜測和期望,所以壓縮和延伸懸疑時間就成為懸念機制的有效手段,而希區柯克正是一位善於運用時間元素,並認識到時間對構建和展示懸念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導演。

又如,在他拍攝的《電話謀殺案》中,希區柯克在構置懸念時,也運用了拖

畢業生論文

延時間這一原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影片中丈夫安排謀殺妻子的計劃,可以説設計得非常周密,幾乎是天衣無縫。丈夫與殺手約定晚上11點往家裏打電話,殺手即可趁此時機將妻子勒死。為了強調這一特定的約定時間,兇手曾經看過兩次手錶:一次是在他進入屋門前看過一次手錶,時針指向10點53分,距約定時間尚有7分鐘;第二次是在他潛入室內,躲到窗簾背後,又看了一次手錶,時針指着10點58分,距約定時間越來越近,尚有2分鐘。此時觀眾的情緒則隨着時間的臨近越來越緊張,對人物命運的擔心與期待感也越來越強烈,心跳加快,興奮點驟增。

然而,身在俱樂部正和朋友們聚會的丈夫,也看了兩次表:一次手錶上顯示為10點40分,距約定時間尚有20分鐘,故神情顯得非常從容,和友人談笑自若;當他第二次再看錶時,表面指針仍然顯示為10點40分,他立即感到錶停了,時間出了差錯。他必須趕緊往家裏打電話。這時,他周密的謀殺計劃出現了第一個誤差。懸念的氣氛開始緊張。而當他到達電話間前時,偏偏又遇到裏面有人在打電話。時間在拖延,使他焦急萬分,心急如火,動作受到阻礙,這時觀眾的心情也為之着急。這正是因為時間的延宕,加劇了懸念的效應。

再比如在影片《羣鳥》中,以女主角米蘭妮去學校把鳥襲擊人的事告訴女老師這場戲為例,整個段落用了19個鏡頭,其中鳥的鏡頭共8個,而且是以鳥的數量遞增出現的。由此表現了時間的延伸,使米蘭妮的等待時間拖長了,又由於鳥的數量不斷增加,對米蘭妮的安全愈來愈構成威脅。起初米蘭妮並不知道背後鐵架上已落滿了鳥羣,而觀眾已經看到,所以觀眾對女主人公的安全受到威脅愈來愈擔心,期待她儘快發現,離開危險境地。由此產生了懸念效應,而由於此處運用的拖延時間的手法,使得懸念效果更為緊張和強烈。

畢業生論文

還有在影片《精神病患者》中的那個諾曼為了消贓滅屍的沉車段落,當汽車沉到僅露出汽車頂蓋時,突然停住不再下沉了,這意外情況使諾曼和觀眾都驚呆了,緊張氣氛立即提升。如果按照一般處理手法,在汽車下滑到河中,逐漸下沉時,即可將鏡頭在此處切斷轉場,然而希區柯克卻利用汽車下沉的時間,插入了一個停頓,這個停頓看上去彷彿有些意外,卻又不失情理,最為重要的是導演利用這個停頓,拖延了時間,製造了懸念效應。

由以上例證可以看出,拖延時間,為人物的行為設置障礙,製造困難,打亂他的預謀計劃,對於增大懸念的張力,強化氣氛的緊張度,促進規定情況的尖鋭性,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3不可或缺:懸念中的視覺語言

電影需要運用視覺語言,藉助影像造型,以及聲音效果,來構建和表現懸念。而在懸念片中,兇殺和作案場面同樣也是不可或缺的構成元素,對這些場面的處理是否得當,直接關係到對懸念構建的成敗。希區柯克可謂是一位運用視覺語言懸念機制的天才,他既不模仿別人,又不重複自己,把兇殺的暴力場面顯示出的醜行,通過視覺語言轉化為具有審美魅力的高超技藝。

我們可以通過希區柯克的影片《精神病患者》來了解他是如何通過視覺語言來表現兇殺場面的。在這場戲中,刀子實際上並沒有接觸到人體,但是經由各個角度拍攝後,通過蒙太奇剪接技巧的快速剪接,給人一種亂刀斃命的效果,營造出一種觸目驚心的緊張氣氛。然而,這場戲的意義還遠不止是希區柯克對剪輯巧妙的把握。為了達到特定的藝術目的,導演特意強化了某些物象的含義,這些物象被置於一個統一的脈絡之中,它們共同作用,形成了強大的視覺衝力和影像的內在張力。比如,瑪裏恩的入浴,就被希區柯克以高調攝影賦予了滌罪的意義, 畢業生論文

淋浴暗示了重生;把瑪裏恩與外界隔開的浴簾,在這裏帶來的只不過是一種虛假的安全感;刀子揮動的弧線,呼應了整部電影由高潮往下墜的劇情發展方向,還呼應着瑪裏恩身體的倒落等等„„而且,在這場淋浴戲中,女主角身上的禁區,觀眾一點也看不到,希區柯克作為一位嚴肅的藝術家,有意避開了利用色相刺激觀眾感官的做法。只是讓觀眾看到這個場面後感到恐怖、可怕,為主人公的命運擔心,從而達到懸念片的審美效應。

劇中女主角瑪裏恩在浴室被殺的這場戲可謂是全片最攝人心魄的暴力場面,希區柯克為了拍攝這場戲,不同尋常的花了7天的時間,把攝影機的方位變換了60次,剪輯出了44個鏡頭,得到了45秒長的膠片。這場戲的時間之短、鏡頭之多、拍攝期之長、構思之精密、藝術感覺之準確,都是非同尋常的。而從鏡頭比例上來看,女主角瑪裏恩的鏡頭最多,從景別大小來看,完全由近景和特寫組成。因此可以説鏡頭長度非常短,多數不超過1秒。所以速度快、節奏高、衝擊力大,造成了兇殺場面的恐怖感和刺激性,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這場戲裏沒有對話,只靠動作,運用電影語言在熒幕上表述出來。它所以令人驚駭、恐懼、刺激,完全是由畫面形象的張力和信息傳遞給觀眾的。

在《狂兇記》???中也是一樣,影片中的一次兇殺場面,從兇手解下領帶勒在女人脖子上,直至女人被勒死,全長14分鐘,希區柯克將兇殺過程以及罪犯的猙獰面目和殘忍手段,透過視覺形象充分展示在觀眾面前。在這場戲中,導演運用了一系列短鏡頭,以快節奏造成緊張恐怖的氣氛和視覺衝擊力。而當罪犯離開作案現場,女祕書從一側走來,進入大門後,希區柯克卻依舊將攝影機保持不動,等了一會,又從攝影機前過了兩行人,我們才聽到一聲本該早就發出的女祕書的尖叫聲。此處,我們明顯感覺到希區柯克在有意誘導觀眾,看看觀眾能承受

畢業生論文

多大的耐心。這裏的鏡頭固定不動,畫面並無多大變化,也沒有語言,依靠場面調度讓觀眾的視覺感受越來越緊張,期待感也越來越強烈,彷彿空氣已經窒息和凝固那樣讓觀眾的心理承受巨大的壓力,感到忐忑不安。而引起的這些觀賞效果完全是通過視覺語言引發出來的。

希區柯克電影懸念設置的影響思考

希區柯克的懸念片曾對世界電影產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響,在美國,他那些招牌式的懸念拍攝手法和令人回味無窮的戲劇張力被許多後輩導演爭相模仿,一時間我們在無數電影當中都能發現他那熟悉的電影懸念元素;在歐洲,他的作品處於一種被研究的地位,因為其作品雖然是商業化的產物,卻從來不失藝術上的價值,這與許多作者論電影完全是背道而馳的。而且,其在電影懸念技巧設置、電影懸念審美效應等方面都做出過很大程度的革新;在更多的國家,希區柯克的電影作品則是引發了大批驚悚懸疑片的創作,並啟迪了許多優秀的驚悚懸疑片的產生,比如著名波蘭裔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的《九重門》和大衞·林奇的《藍絲絨》等等。

而今天“希區柯克”已不再是一個普通的名字,他已成為一種電影手法的精神,已成為懸念驚悚的代名詞。因為希區柯克創造出了他那個時代最具特色和最易識別的電影類型——懸念片。這位懸念大師,留給觀眾的是部部充滿懸念的電影作品。這些影片不僅獲得廣大影迷的喜愛,而且受到電影評論界的高度評價。希區柯克電影的真正意義,在於它通過懸念設置表現影片中人物的犯罪心理、精神變態等多方面的內容,深刻地揭示出人類心靈深處最陰暗、最險惡的一面。觀眾們從精彩曲折的懸念設置中獲得欣賞的愉悦,評論家們則從其深刻的內涵和寓意中獲得啟迪。因而,每當我們提起希區柯克,必然會想到他製作的影片中那些

畢業生論文

跌宕起伏、扣人心絃、魅力無窮、讓人驚歎不已的懸念設置;而每當我們研究和探討電影中的重要構成元素——懸念設置時,也不能不想到希區柯克,想到他對懸念設置的巧妙構思和運用,想到他對電影藝術的執着追求和貢獻。

總而言之,希區柯克這位在國際影叱吒風雲五十年的電影大師為世界電影史書寫下了完美的一頁。

參考文獻:

1、斯拉沃熱·齊澤克主編 穆青譯,《不敢問希區柯克的,就問拉康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王心語主編,《希區柯克與懸念》,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99年

3、【法】弗朗索瓦·特呂弗主編 鄭克魯譯,《希區柯克與特呂弗對話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4、【英】J.E.斯隆主編 顧峨 戴瑩瑩譯,《希區柯克研究導讀》,世界電影,2000年

5、【英】約翰·泰勒主編,《希區柯克生平和創作》,中國電影出版社1993年 6.【美】勞拉·穆爾維主編,《視覺快感與敍事電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

7、王迪主編,《通向電影聖殿》,中國電影出版社2007年

8、趙衞東 張桂清主編,《世界電影精品鑑賞:希區柯克特輯》,南方出版社2004年,

9、高大勇主編,《希區柯克懸念故事經典》,經濟日報出版社2002年 10. 胡克 遊飛主編,《美國電影分析》,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

畢業生論文

11、樊衞鋒編,《為希區柯克尖叫》,作家出版社2002年

12、施旭升編,《藝術創造動力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年 13.《內蒙古藝術》,第65頁,1998年第2期 14.《世界電影》,第13頁,2000年第3期 15.《世界電影》,第8頁,2000年第3期

學會設置懸念 篇二

記敍文的寫作手法——設置懸念

一、小故事導入:

明朝的時候,有一位富貴人家的老太太做壽,她的子孫請來當時有名的才子唐伯虎,酒席間大家請唐伯虎即興為老太太題一首祝壽詩。全家大小及親朋好友爭着來看。唐伯虎揮筆寫下:

這個婆娘不是人,舉座皆驚

九天仙女下凡塵。

喝 彩

兒孫個個都是賊,驚

偷得蟠桃獻至親。

拍手叫好 同學們看這首寫得好不好,好在哪裏呢?

(1) 有創新,不同於傳統的祝壽詩 (2) 有懸念,一波三折,引人入勝。

同學們説的很對,那今天,我們就繼續學習記敍文的寫作手法——設置懸念。

二、什麼是懸念?

所謂“懸念”,即讀者、觀眾、聽眾對文藝作品中人物命運的遭遇,情節的發展變化所持的一種急切期待的心情。“懸念”是小説、戲曲、影視等作品的一種表現技法,是吸引廣大羣眾興趣的重要藝術手段。

我們再來看幾則小例子:

世界文學史上的最短

1、最短的言情小説:他死的那天,孩子出生了。

2、

3、

4、最短的武俠小説:高手被豆腐砸死了。 最短的恐怖小説:驚醒,身邊躺着自己的屍體。 最短的科幻小説:最後一個地球人坐在家裏,突然響起了敲門聲。

5、最短的荒誕小説:有一個麪包走在路上,他覺得自己很餓,就把自己吃了。

三、文學創作中的懸念:

雖然説懸念應用於各個藝術門類,但其實根源還是在於文學,因為電影、戲劇都在有劇本,所以可以説有時懸念是文學創作的靈魂所在。

古人常説:“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就是人們讀文章就像觀看山景一樣,不喜歡看平的山,因為那樣就沒什麼意思了,總需“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才好。寫文章就是這樣,如果你在寫一件事時一味交代,敍述,而不講究手法技巧,那別人讀起來肯定是索然無味的,所以適當的設置些懸念,就會讓情節波瀾起伏,緊緊抓住讀者的心,讓他們有迫切讀下去的慾望。

在我們從國小到國中所學過的很多課文當中,有很多文章都適如其分地運用了設置懸念的手法,我們試看幾例:

(一)課內課文舉例:

1、《草船借箭》 此文中精心設計了一系列懸念。

立狀設懸念: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完成的,諸葛亮卻立下了三天完成的軍令狀,難道他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了嗎?這是不是伸着脖子等着挨宰?這是第一個懸念。

借船設懸念:諸葛亮立下軍令狀,魯肅可着急了。他於是趁機提出借二十條船,按他的要求裝備好,並叮囑魯肅保守機密。這些小船能變出箭來嗎?魯肅一旦向周瑜報告了,諸葛亮豈不是全完了?這是第二個懸念。

取箭設懸念:軍令狀立了,小船借了,可就是不見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分,才趁着漫天大霧逼近曹軍水寨,並且叫軍士擂鼓吶喊。魯肅固然嚇得面如土色,讀者也要捏一把汗,如果曹軍大舉出擊,諸葛亮不是要成為俘虜嗎?這是第三個懸念。

三個懸念,三層理解,諸葛亮聰敏機智,膽略過人,真是“神機妙算”哪!

2、《我的叔叔于勒》

故事一開始,作者抓住幾件瑣細的小事,渲染了菲利普拮据的家境後,立刻引出“父親總要説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唉!如果於勒竟在這隻船上,那會叫人多麼驚喜呀!”為什麼“父親”急切地盼望于勒歸來?于勒歸來會改變他們家的境況嗎?于勒現在在哪裏?他是幹什麼的?這一連串的問號,就是作者設下的一個個懸念,它讓讀者懷着迫切的心情急於看下文。

3、《最後一課》

小説的開篇寫小弗郎士上學路上的見聞,又寫上課前教室裏與以往不同的氣氛,這些內容都是在設置懸念,使讀者產生了濃厚的閲讀興趣。

(二)課外舉例:

接下來,我們在來讀一篇小短文,來進一步感受懸念的魅力。

20美金的價值

一天,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他很累並有點煩,發現他五歲的兒子靠在門旁等他。“爸,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什麼問題?”“爸,你一小時可以賺多少錢?”“這與你無關,你為什麼問這個問題?”父親生氣地問。

“我只是想知道,請告訴我,你一小時賺多少錢?”小孩哀求。“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話,我一小時賺20美金。”

“哦,”小孩低下了頭,接着又説,“爸,可以借我10美金嗎?”父親發怒了:“如果你只是要借錢去買毫無意義的玩具的話,給我回到你的房間並上牀。好好想想為什麼你會那麼自私。我每天長時間辛苦工作着,沒時間和你玩小孩子的遊戲。” 小孩安靜地回到自己的房間並關上門。

父親坐下來還生氣。後來,他平靜下來了。開始想他可能對孩子太兇了--或許孩子真的很想買什麼東西,再説他平時很少要過錢。

父親走進小孩的房:“你睡了嗎,孩子?”“爸,還沒,我還醒着。”小孩回答。 “我剛剛可能對你太兇了,”父親説,“我將今天的氣都爆發出來了--這是你要的 10美金。”“爸,謝謝你。”小孩歡叫着從枕頭下拿出一些被弄皺的鈔票,慢慢地數着。

“為什麼你已經有錢了還要?”父親生氣地問。

“因為這之前不夠,但我現在足夠了。”小孩回答,“爸,我現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買一個小時的時間嗎?明天請早一點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唐繼柳 編譯。選自《深圳青年》) 【點撥鑑賞】:

巧設懸念可以引起讀者的急切期待,吸引讀者去尋求謎底,從而有效的增強文章的吸引力;利用誤會可以使文章生波瀾,有起伏,多跌宕,吸引人。本文綜合運用巧設懸念法和誤會興波法。

五歲的兒子為什麼要問爸爸一小時可以賺多少錢?在得知爸爸一小時賺20美金後為什麼要向爸爸借10美金?當爸爸給他10美金以後,兒子歡叫着從枕頭下拿出一些被弄皺的鈔票,慢慢地數着,他想幹什麼?這一個又一個的懸念強烈的吸引着讀者。爸爸以為兒子借錢是要去買玩具,發怒了;爸爸見兒子已經有錢還要借錢,生氣了。爸爸不知道兒子借錢的真實意圖,產生了一個又一個誤會。直到結尾才揭開了謎底--“爸,我現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買一個小時的時間嗎?明天請早一點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原來如此!文章產生了震撼人心、感人至深的力量。現代生活快節奏、高速度,人們緊緊張張忙忙碌碌,往往忽視了許多寶貴的東西。

“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他五歲的兒子靠在門旁等他”,所以兒子的言行便顯得合理;爸爸“很累並有點煩”,所以他對兒子“發怒”、“生氣”也可以理解;文章前後照應,結構緊密。

四、我們的作文如何製造懸念?

設置懸念方法多種多樣,不一而足。寫作中應該結合文章內容的需要,合理運用;必須符合生活的真實,絕不是閉門造“文”,瞎編亂謅。它應該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

設置懸念,實際上就是平時所説的“故弄玄虛”,特指把故事的內容(人物的活動、事件的經過)寫得曲折起伏,能引發讀者的好奇和關注,滿懷濃厚興趣隨着你的“筆蹤”去尋“玄”探“虛”。設置懸念是使文章波瀾起伏、扣人心絃、引人入勝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那麼,怎樣設置懸念呢?設置懸念的方法多種多樣,這裏只簡單地介紹五種:倒敍法、疑問法、誤會法、巧合法、省略法。

1、倒敍法

利用倒敍法設置懸念,就是把故事的結局先寫出來,給讀者以強烈鮮明的印象,讓人們帶着懸念去閲讀下文。

例如原人教版教材中有一篇文章叫《羚羊木雕》,該文講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間發生的一場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給了最要好的朋友萬芳,父母發覺了,逼“我”去要回來,“我”被逼無奈,只得硬着頭皮開口,讓萬芳把羚羊還“我”。萬芳不但不生“我”的氣,還安慰“我”,讓“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傷心的人。因為“我”對朋友反悔了。

這篇文章開篇從故事的後半段寫起:

“那隻羚羊哪兒去啦?”媽媽突然問我。

媽媽説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藝品。那是爸爸從非洲帶回來給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WWW.〉角上。這會兒,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來,因為昨天我已經把它送給我的好朋友萬芳了。

這就是運用了倒敍的手法,先寫媽媽的質問,後交代羚羊木雕的由來,以及去向,開成一個矛盾情節——媽媽很重視羚羊木雕,而我卻送給了萬芳。這樣的開頭足夠吸引人,讓讀者迫切地讀下去,以瞭解事件的原委。

2、疑問法 在敍述故事的過程中,故意地設置一些疑問,以引起讀者的深思,是形成懸念的好方法。

例如《絕品》:常先生賣給劉三爺的畫到底是不是假的?這一懸念一直貫穿小説的始終,最後才交代出來。很好地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深化了小説的主題,避免了行文的平淡。

3、誤會法

就是利用作品人物之間的猜疑或誤解來激化矛盾,掀起波瀾,不斷推動情節的發展變化,最終釋疑解釦。

如《三國演義》寫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不厭其煩地運用了誤會法。在沒有見到孔明之前,卻先後將孔明的朋友崔州平、孟光威、石廣元以及弟弟諸葛均、岳父黃承彥等誤當作諸葛亮。這一次次的誤會便構成了一個個懸念:這諸葛亮究竟是個什麼人?故事波瀾起伏,曲折跌宕,讀來趣味橫生。

4、巧合法

俗話説“無巧不成書”。生活中有許多巧合,正是這些巧合的事情,使生活充滿了情趣。寫記敍性的文章,就是要利用生活中的這些巧合,去構思故事,興起波瀾,取得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

巴爾扎克在《人間喜劇》前言中説:“偶然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説家,要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就行了。”的確,在編述故事的時候,巧合是一種黏合劑,它能把本來各不相關的人物聯繫起來,把互不相連的事件貫穿起來,從而使故事呈現為完整統一的藝術整體。巧合是一種過濾器,它能把時代生活中的雜質加以過濾,從而集中地反映生活中的矛盾衝突,快速地展開動人心絃的故事。巧合還是一種催化劑,它能在一連串的奇遇、誤會等意外事件中,促使人物性格、情節產生突發性的轉變,從而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深化作品的主題。

巧合的方式五花八門,而主要的有兩種:不約而同的巧合與不期而遇的巧合。

例如歐·亨利的名作《麥琪的禮物》,寫一對貧苦夫妻,丈夫有一隻金錶卻沒有相稱的錶鏈;妻子有一頭美麗的長髮,卻沒有相配的髮梳來裝飾。於是聖誕節之前,丈夫賣掉金錶給妻子買了精美的髮梳,而妻子賣掉長髮給丈夫買了金錶鏈。兩人同時為對方考慮,各自幹出了動人心魄的“壯舉”,使得雙方的願望都落了空。作品以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結局收尾,凸顯了夫妻之間感情的誠篤、深摯,讀來催人淚下。像這種不同的人物,做出相同(或相似)的事情的巧合就屬於“不約而同”的巧合。

有篇中學生習作《沒想到竟是這樣》寫了這樣的情節:內向、文靜的女生梅子,以“木梅”為名,在網絡聊天室裏“結識”了一個叫“木瓜”的boy。由於上課時想着“木瓜”,梅子走神了,並被年輕的班主任狠狠批評了一通。當天放學後,梅子與“木瓜”相約各拿一張卡通畫在公園見面。兩人一相見,“木瓜”一臉窘相,而梅子“過了好一會兒”,“終於喊出一聲:„老師好!‟”該文以巧合造成情節的戲劇性,增加了波折,讀來饒有趣味。這種巧合就屬於“不期而遇”的巧合。

5、省略法

敍述故事時,故意地省略一些內容,讓讀者一時難以琢磨,引起他們的種種猜疑和推想,也是設置懸念的方法之一。

例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小二夫婦見陸謙等人行為鬼祟,言談詭祕,又提到“林沖”的名字,覺得事情蹊蹺,頓起疑心;隔牆偷聽卻只聽得隻言片語和“高太尉”三字,其它都因聽不清楚略而不寫。這就形成懸念:他們是誰?要幹什麼?為什麼言談舉止那樣詭祕?是不是要加害林沖?讀者讀到這裏也不免要為林沖的處境和命運擔憂,從而產生了強烈的閲讀慾望。

設置懸念方法多種多樣,不一而足。寫作中應該結合文章內容的需要,合理運用;必須符合生活的真實,絕不是閉門造“文”,瞎編亂謅。它應該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

五、課堂練筆:

為下面兩個作文設計開頭,試計出懸念。 《遲到》、《老師今天沒來》

六、作

自擬題目或從下邊的題目中任選一個,寫一篇作文,不少於800字。要求敍事有一定的起伏變化,能見出一定的波瀾。

1、使我__(難忘、氣憤、驚異)的一件事

2、出人意料的一件事

作文如何設置懸念和伏筆 篇三

學會設置懸念

學會設置懸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馬上知道底細的情景。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馬上知道底細的情景。念,它可以是一個場面、一段情節,可以是貫穿全文的一個具體事物、人物某一時刻的神態描寫等。

懸念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讀者的心,引起讀者對事情的發展、變化、結果,對人物或事物的處境、結局產生關切的心理,使文章情節發展更具有吸引讀者關切、引人入勝的魅力。怎樣設置懸念呢?設置懸念的位置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篇首設置懸念。這種設置懸念的形式運用很廣泛,它有助於創設氛圍、環境,展開矛盾,引出下文。另一種是在篇中設置懸念。這種設置形式有助於承上啟下,推動情節的發展。設置懸念的具體方法常見有如下幾種:

①以人物某一時刻的神態描寫為懸念。如《渡船》開篇寫:

“年輕的媽媽坐在船舷上,愁眉不展,眼睛裏還嘀着淚水,船一搖晃,淚珠便直滾下來。在她的懷裏,孩子沉沉地睡着。孩子全身都裹在被子裏,看不出什麼樣子,儘管這樣,媽媽

還是把他貼在胸口,生怕被江風吹着,被水花濺着。”

這是怎麼回事呢?文章自然引起了讀者的注意。

②以人物某一時刻的言行心理描寫為懸念。如《三人行》開頭便寫:

“„一定要走到那棵小樹跟前再休息!‟指導員王吉文望着前面四五百米處一棵小樹,又暗暗地下了一次決心。… …在王吉文看來,它似乎比實際距離要遠一些。”王吉文為什麼“又暗暗地下了一次決心”?為什麼望着只有四五百米,走起來卻“似乎比實際距離要遠一些”呢?這些心理描寫既緊緊地抓住讀者,也自然展開了情節,為後文埋下了伏筆。③以環境描寫為懸念。如《賣火柴的小女孩》落筆就交代:

“天冷極了,下着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着頭赤着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這個小女孩是幹什麼的?天冷又下着雪,她為什麼還光頭赤腳?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為什麼不趕快回家?她的命運、結尾如何?文章一開頭,就把人物放在這樣一個典型環境中,於是便緊緊地扣住了讀者的心絃,引起讀者急切想知道事情底細的心理。

④以記敍場面或一段情節為懸念。如《草船借箭》一文中記敍了這樣一個場面:周瑜施毒計,要諸葛亮 10天造好 10萬枝箭;諸葛亮説只用 3天,還立下了軍令狀。諸葛亮不知

對方是在陷害自己嗎?只用 3天能造好10萬枝箭嗎?諸葛亮又是怎樣造箭的?這自然引起讀者濃烈的興趣。

⑤以貫穿全文的一個事物為懸念。如《小木船》這篇習作,開頭就寫:“每當我看見藏在抽屜裏的那隻精緻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陳明來。”這隻小木船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我”要把它藏在抽屜裏?為什麼看見它就想起陳明來?全文以這隻小木船為線索、懸念,層層展開,引人細讀。

設置懸念要強調的是:設置懸念不能濫用,要力求合情合理,不牽強、生硬。所設懸念要簡明、乾淨利落,不能枝蔓橫生、故弄玄虛,以致使讀者眼花繚亂,甚至厭煩,從而失去懸念應有的作用。

作文如何設置懸念和伏筆

【思考練習】

1、什麼叫懸念?怎樣設置懸念?要注意什麼?

2、以《神祕的》為題,寫一篇短文,要求寫前先列提綱,練習正確使用懸念手法。

學會巧設伏筆

伏筆,指的就是文章前段為後段埋伏的線索。伏筆不同於懸念,它的主要作用是對文章情節的發展,做事先的説明、鋪墊,以使後來發生的事情不至於讓讀者感到突然或不理解,避免“前文沒有交代,後文冒出來”的現象。

怎樣設置伏筆呢?伏筆的位置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在篇首設置伏筆,二是在篇中設置伏筆。設置伏筆的方法靈活多樣,具體可以因文、因材料的特點而定。

①通過描寫環境設置伏筆。

這是運用得最多的一種方法。如《我的戰友邱少雲》一文,在介紹志願軍潛伏部隊周圍的環境時寫道:

“前面六十多米就是敵人的前沿陣地,不但可以看見鐵絲網和胸牆,還可以看見地堡和火力點,甚至連敵人講話都聽得見。敵人居高臨下,當然更容易看見我們。我們趴在地上必須紋絲不動,咳嗽一聲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敵人發覺。”

這就為故事向高潮推進作了鋪墊,為“我”為什麼看到親愛的戰友被烈火整個兒包住想救而不能救,邱少云為什麼“趴在火堆裏一動也不動……直到最後一息,也沒挪動一寸地方,沒發出一聲呻吟”埋下了伏筆。

②通過描寫人物外貌設置伏筆。如《夜鶯之歌》一文,開頭寫小夜鶯“光着頭,穿着一件顏色和樹葉差不多的綠上衣”。這就為下文小夜鶯把敵人引入游擊隊包圍圈後順利擺脱敵人埋下了伏筆―正因為他的衣服是綠色的,跟樹葉差不多,所以鑽進樹林就不易被發現,便於隱蔽。

③通過描寫人物言行設置伏筆。如《狼牙山五壯士》一文,寫五壯士完成掩護任務之後,“為了保護人民羣眾和連隊主力,班長斬釘截鐵地説了一聲„走‟,帶頭向蓮花瓣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後面。他們知道班長要把敵人引上絕路。”這就告訴我們:五壯士將面臨後有追敵,前是懸崖的絕境,暗示故事結局將是五壯士英勇跳崖,壯烈犧牲。

④通過描寫人物心理設置伏筆。如《窮人》一文,開篇講漁夫的妻子桑娜焦急等待出海捕魚的丈夫歸來時,寫道:

“桑娜沉思着:丈夫不顧惜身體,冒着寒冷和風暴出去打魚,她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幹活,可是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着腳跑來跑去;吃的是黑麪包,菜只有魚。……桑娜傾聽着風暴的聲音,„他現在在哪兒?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開開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語,一面划着十字。”

這段心理描寫,既講了桑娜一家家境窮困,又講了她對丈夫十分疼愛。這就為她收留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時,所產生的忐忑不安的矛盾心理,作了很好的鋪墊。

設置伏筆需要注意的是:設置的伏筆要與文章主要內容有密切的聯繫,是文章重要的組成部分——或推動故事情節發展,或埋設事情發展過程的“誘因”、“條件”,或暗示事件結局、為人物安排後路,等等,總之不能節外生枝。

【思考練習】

1、什麼是“伏筆”,主要作用是什麼?如何巧妙地設置伏筆?

2、以《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為題,寫一篇短文,要求寫前先列提綱,練習使用設置伏筆的方法。

設置作文懸念的開頭 篇四

作文開頭很巧妙地設置懸念,製造某種氣氛,會使文章引人入勝,波瀾起伏,使讀者產生急切期待的心理和極為關注的感情,收到良好的效果。

下面介紹幾種開頭設置懸念的方法:

一、倒敍法。採用倒敍手法,把全文中的結局放在開頭説,讓讀者一開頭就陷入疑問之中,有了疑問,就有急於讀下去解開謎團的慾望。如:《同志的信任》就是一個極好的範例。文章一開始寫魯迅先生與一個陌生的女青年會面,女青年將一個紙包和一封信交給魯迅先生。讀罷開頭讀者自然要問:這個紙包裏面藏的什麼?這封信寫的什麼內容?有了這麼多的疑問迫使讀者產生追究起源的想法,情不自禁地、迫不及待地讀下去,這樣的文章,讀者想不説好也難,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二、對比法。這種方法往往先寫人們已經認定定勢的東西,然後提出與之相反的看法。因為任何事物都有正與反、肯定與否定兩個方面。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只承認一個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抓住“這另一方面”大做文章就會使人感到突兀的同時體會到主題的新穎別緻。曾經有一位學生在一篇作文的開頭這樣寫道:“愚公,早已被稱為艱苦創業、持之以恆的楷模,但我卻認為愚公確實是愚。”讀了這樣的開頭,讀者會產生疑慮,因此就必須讀下去。

三、行為反常法。文章一開始以人物的反常行為開頭,引人發思,產生疑問。國中語文《小小説兩篇》就是一例。這種開頭好就好在它能調動讀者的思想:這個小鞋匠每天在路口張望的這個高大的身影是誰?為何張望他?其妙處就是利用小鞋匠的反常行為。

四、回憶法。其

一、文章開頭寫作者事後對事或人的看法、評價。《一件小事》就是用了這種方法。其

二、文章的開頭觸目傷懷、睹物思人。

例如有一篇學生作文開頭這樣寫道:每當打開那像集,看到那張熟悉的面孔,我的思緒便回到那孩提時代。於是讀者的思緒也被帶到作者的孩提時代。

五、引用寓言法。

如:河水對河道説:“你為什麼要阻礙我自由前行呢?”河道説:“沒有我的限制,你早枯涸了,你不會見到蔚藍的大海。”

小草對野火説:“你為什麼要阻礙我順利的成長?”野火説:“沒有我的燒烤,你早枯萎了,你不會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

唐僧對佛祖説:“你讓我取經,為什麼又讓我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佛祖説:“沒有這些妖魔鬼怪的阻礙,你那幾個劣徒早就作烏獸散了,你不會取得真經。”

以寓言開頭,以引起讀者對要説明的的道理或事物的興趣。以上用三小段寓言故事引出所要講的道理,這種方法多用於議論文的開頭,能使文章發端新穎,增強文章的吸引力和表達效果。

總之,“文無定法”具體運用那種方法要根據文章的內容而定。但是給文章開頭設置懸念應注意:一是開頭懸念的設置要簡明扼要,不能囉嗦,與懸念關係不大的內容不寫,懸念的點要集中。二是要圍繞懸念一步一步地解開謎底,一層一層地解除懸念,慢慢地完成,直到結尾時才讓人恍然大悟,這樣,既符合讀者的閲讀思路,又可以使文章曲折多姿,前後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