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業創業故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2K

農業創業故事(精品多篇)

農業創業故事 篇一

10月8日上午十時許,石家莊中山路上的一家包子店前就排起了長隊,一個頭戴帽子,身穿圍裙的售賣員正在熟練地給顧客裝包子,另外3位師傅在廚房緊張有序地包着包子。這個由四個90後大學生開的包子店,每天能賣包子4000個。他們去年11月底開第一家包子店,截至到今年10月份,已經開設7家直營店和12家加盟店,每天賣出6萬個包子。

別看現在紅火的生意,提起創業郜少乾深有感觸,起初可是很艱辛。

郜少乾,1993年出生在河北一個普通農村家庭,父母好不容易供着上完大學,可沒想到他卻要去賣包子。在大學實習期,郜少乾就已經開始琢磨起創業這件事,後來有一次和朋友出去,路過一家包子店,裏面衞生挺差,口味也不好,折讓這位年輕人停了下來,“中餐就應該是這種形象嗎”“包子這一中華傳統美食應該被弘揚”“是否能將包子規模化”,帶着這幾個問題,回去之後郜少乾從網上查閲大量資料,最後發現包子可以最為創業一個項目,投資小,回本快,可規模化。

拿定主意後,郜少乾開始尋找合夥人,“我找了30多個同學,求他們跟我一塊做這件事情,他們都説我腦子進水了”郜少乾笑着對記者説。最後在郜少乾勸説下,終於最後有三個同學跟他一塊做包子。

在接下來的一年裏,四位合夥人分別前往天津、山東、河南、上海、杭州等地學習手藝,並且郜少乾很榮幸拜天津王師傅門下,最後學成歸來,四位合夥者再將這些配方加以研究,實驗,並結合當地口味加以調整,形成了今天的獨特配方。

在開第一家的前,他們嚐遍石家莊市60多家包子店的包子,並對這些包子店做了詳細調研,從經營模式、價格等,最後對自己的店面和包子做了準確的定位。創業前期工作,耗盡了幾個小夥資金,只有借錢開店。“一年準備工作,耗費我我們資金,我們又東拼西湊借了3萬開了第一家店”很快他們找到一家菜市場簡易房開始了他們的創業。

由於包子好吃,乾淨衞生,很快受到市民喜愛,顧客紛紛排隊購買。“我記得最忙的時候一天睡2個小時”創始人之一的李成楠對記者説。

很快他們又開設分店,接下來一發不可收拾,在短短10個月時間裏,他們開設了7家直營店和12家加盟店,現在每天賣出6萬這包子,幾個小夥子一年掙了將近120萬。

談及創業感悟和未來,郜少乾説:“創業很艱辛,但我知道付出就有回報的,努力就行;説道目標,我希望今年能開設50家門店,讓更多人吃上我的良心包子。”

8月7日上午十時許,裕華路上的一家包子店前就排起了長隊,一個頭戴帽子,身穿圍裙的小夥子正在熟練地給顧客裝包子,另一個小夥子在廚房緊張有序地包着包子。這個由四個90後大學生開的包子店,每天能賣包子4000個。他們去年11月底開第一家包子店,8個月後,已有兩家分店,三家加盟店,每天營業額可達近萬元。

大學畢業後對工作不滿 萌生賣包子想法

調餡、擀皮、包包子……一系列流程在幾個男生的手中有條不紊地進行着,嫻熟、流暢。不一會把蒸籠裝滿包子,這時也不能稍作休息,門外的長隊促使他們繼續為下一蒸籠包子準備着,即使這樣仍免不了一些顧客的抱怨。

“等半個小時了,還沒買上包子!”一位阿姨率先表示不滿,但仍在高温下繼續等待。“這兒的包子味道還不錯,自包子店開業後常來買包子,但是每次都需要排隊很長時間。”她告訴記者。

“本着良心,希望用最傳統的工藝和最天然的食材,還原包子最原始的味道”的宣傳語貼在包子店的設備上。店主之一郜少乾説,這是他們開店的宗旨,也是這樣做的,“每天都用新鮮的蔬菜,精心挑選的肉來包包子”。

1993年出生的郜少乾和郜少坤是雙胞胎兄弟,他們和同齡人李成楠、胡會乾同是去年畢業於石家莊一所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的大學生。四人在大學最後一個學期,都是按部就班地實習、找工作,所從事的工作都是銷售類的。“經常需要出差,四處奔波,雖然工資不算太少,但是一個月下來也所剩無幾。”首先想要改變現狀的是郜少乾,他想用所學專業乾點事兒。

去年5月,他和同學在畢業前聚餐時,看到一家包子店衞生狀況令人堪憂,便萌生出賣包子的想法。“賣包子在大家心目中是一個比較低端的行業,而且不太注意衞生狀況。”郜少乾説,他想賣包子改變現在的狀況。他把想法告訴同學,並詢問是否願意跟他合夥賣包子。郜少乾説,很多同學認為賣包子不會有前途,而且又苦又累,都拒絕了他,只有同宿舍的三個人決定同他一起賣包子。

從此,四個小夥子開始為賣包子做準備,他們去大街小巷考察,看包子店的選址、統計人流量等,同時也嚐了不下60家包子店的包子,總結本地人喜歡吃什麼餡的包子,並品嚐味道,也給自己定一個目標。

後來,郜少乾在親戚的介紹下去天津跟一個做包子不錯的師傅學習。對於一個幾乎從不做飯的小夥子而言,學包包子不是件簡單的事,中午大家都休息時他還在練。他白天學習,晚上把學到的手藝打電話告訴同伴,同伴在家裏練習調餡、包包子。

“最初調陷時,放多少鹽都掌握不好,火候不是大就是小,總是失敗。”李成楠説,為了保持包子大小和餡量的一致,專門買來一個小秤,包之前來稱一下每個麪皮和餡,麪皮重了就拽一塊下來,輕了就再補一塊。“練習包包子那段時間幾乎天天吃包子,很多時候包得不好,也不好意思送人,只好扔掉了。”李成楠説,在開店前他們練了上百次包包子。

去年11月底,四個人在翟營大街租住的房子附近的一個便民市場,找了一個12平方米的門臉房,四人湊了1萬元左右,又置辦了和麪機、壓面機、操作枱、蒸箱等設備,大學生包子店便開張了。

開店8個月後,日營業額達近萬元

開店後,四個人每天5點多就起牀,先買菜,在家洗菜、切菜、調陷。四個人在店裏也有明確的分工,一個人壓面,一個人賣包子,兩個人包包子。一天賣包子結束後還要收拾,洗刷蒸籠多遍等,直到晚上11點才能睡覺。

但剛開始並沒有想象的順利,各種問題不斷。“最初發不好面,面太多膨脹不起來,也把握不好每天的所用面和菜餡的量。”郜少乾説,有時會剩很多包子,只好倒掉,有時正賣着包子,突然沒有面或餡的了。

“切菜常切到手,手也常被設備上的稜角劃傷。”李成楠告訴記者,每天都很累,生意也並不是很好,有時也會沮喪,但大家相互鼓勵,“既然已經開始了,不能半途而廢”,就這樣堅持了下來。

兩個月後,終於有了改觀,包子味道越來越好,餡的種類越來越來越多,慢慢地買包子的人每天都排起長隊,很多單位還開始訂員工餐,有的家庭聚會時會打電話訂上幾十個包子。

漸漸地每天包子供不應求,他們便開始琢磨開分店。今年5月,他們在裕華路上開了第二家店,從開業起顧客都排起長隊買包子。6月開了第三家店。期間有人找他們談加盟,目前還有三家加盟店。現在每個店每天能賣4000個包子,三個直營店日營業收入達近萬元。

準備年內再開50家包子店

自從開分店後,他們開始僱人包包子、賣包子。但是為了保證質量,買菜、洗菜、調陷、洗蒸籠等工作仍是四個小夥子親自做。但店中常常面臨人手缺乏的狀況,他們仍會幫忙包包子。

隨着包子店的擴張,很多人都對幾個小夥子投來讚許的目光。“這幾個孩子善良,能吃苦耐勞,靠自己的努力賣包子自力更生挺好的。”在店中包包子的張大姐説,自己挺佩服他們。

然而,幾位家長對自己孩子賣包子都持否定態度。李成楠告訴記者,家人知道他賣包子後,常勸他們另找工作。“他們覺得大學生賣包子不體面,跟不上大學沒啥區別,不會有出息。”李成楠説,但他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隨着生意越來越好,最後父母也妥協了。而郜少乾卻沒有那麼幸運,至今因賣包子仍與家人處於僵持狀態。

“父母曾説過如果我再賣包子就‘斷絕關係’,我也半年沒有回過家了。”郜少乾説,他雖然理解父母,但並不覺得賣包子低人一等,“包子”像其他的東西一樣就是產品,把產品做好就是他們的目標。他正是運用自己大學所學的知識,做各種分析,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得到人們的認可。他還要更加努力得到家人的認可。郜少乾告訴記者,他們正忙着註冊公司,其中一個同伴去南方學習新手藝,希望可以增添包子口味,給市民更多選擇。“隨着店面的擴大,以後還會去學習經營管理知識,不斷提高自己。”郜少乾説,準備到年底再開50家分店店,此前他們已經開始做公益事業,經常去敬老院、福利院送愛心包子,以後還會定期做更多的公益事業。

農村創業故事5篇經典薈萃 篇二

陶山人

陶山鎮有一位水族玩家徐啟多,3年前開始接觸魟魚繁殖買賣,賺取第一桶金後,開始經營養殖場和水族館。如今,他家養殖場裏的魟魚存活率高達99%。説起未來規劃,他説,希望大力發展家鄉的生態農業,打造一片生態教育基地,建一座青山綠水間的農業觀光園。

據瞭解,魟魚是一種卵胎生魚類,每條價格高達萬元以上。這種稀奇魚種長什麼樣?日前,記者來到徐啟多的養殖場一探究竟。

在國內水族玩家的眼中,徐啟多是位知名人士,他因養殖水族行業中珍貴魚種――魟魚而聞名。別人養殖魟魚存活率一般在50%,而在他的養殖場裏,魟魚存活率高達99%。

前日,記者慕名來到了陶山荊谷的啟多養殖場。“馬上就要從國外進口德國品種的魟魚種魚,3條種魚需32萬元。”45歲的徐啟多坐在6米多長的水族館大魚缸前,介紹起自己養殖魟魚的經歷。

2015年,自小喜歡養魚的徐啟多在馬嶼會市上買了個小魚缸和幾條小金魚,可是養了一段時間後,小金魚全部死了。他是個不服輸的人,決定挑戰高難度,不久後,從廣州魚市買了3條魟魚。

“可能是從小喜歡養魚的情結在鼓勵我,當時一下子花了9萬多元,買了3條小魟魚,二母一公。”徐啟多介紹,和其他魚類不同,魟魚是卵胎生動物,也就是體內孵卵,魟魚寶寶的卵要在母體內發育成新的個體後,才產出母體之外,就像胎生動物,每次繁殖數一般為兩三條,最多可達5條。

這3條魟魚在徐啟多的悉心照料下,不久就生了3條小魚,每條小魚賣出了1萬多元的高價。他高興壞了,養魟魚不僅找回了童年樂趣,還賺到了錢。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魟魚在水族行業中屬於高價格的魚類,深受魚迷追捧,魟魚的主要品種有皇冠黑白魟、黑帝王魟、滿天星魟等,養得愈大身價愈高。剛出生的幼魟售價約1萬元,飼養1年後,可長到30釐米左右,價格就會成倍上漲,一條觀賞性較好的魟魚,價格動輒幾萬、幾十萬,外形漂亮、特殊的甚至可達上百萬元。

徐啟多介紹,魟魚主要以泥鰍、河蝦等為主食,“身價”雖高,但只要控制好水温、水質,並不難養。從養殖3條小魟魚開始,如今,他的養殖場有長1米多的小魚缸17個,3米至6米的大魚缸3個,魟魚種魚45條,小魟魚約50條,總投資250多萬元。

“每月水電、魚飼料等開銷近萬元,魟魚售往全國各地。”説起如今的魟魚養殖規模,徐啟多説,賺錢還是次要的,他一直關注生態農業方面的建設,想為家鄉的綠色觀光事業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徐啟多坦言,未來想建一座綠色農業觀光園,打造了一片生態教育基地,讓城裏的孩子也到我們陶山看看。“荊谷一帶青山綠水,自然環境優美,栽種花卉、蔬菜,再加上採摘、垂釣等休閒觀光活動,孩子們可以在生態教育基地裏邊玩邊學,寓教於樂。”

農業創業故事 篇三

提起大學生創業,不少人會想到電子商務、信息技術之類的高新產業。然而,在舟山市定海區,浙江海洋學院的4名大學生卻挑中了又髒又累的水產養殖,他們不挑梭子蟹、大黃魚這類“高大上”的海產品,偏偏和灰不溜秋的泥鰍看對了眼。2013年起,從負債40萬元到年收入上百萬元,從最初只想賺份“打工錢”到如今養殖基地擴張到省外,泥鰍遠銷海外……兩年來,4位“泥鰍兄弟”憑着一股韌勁,泥巴里翻出了“大動靜”。

象牙塔裏“泥腿子”

寒冬裏的定海區白泉鎮小展社區的泥鰍養殖基地,王小軍、賀龍興、胡秀峯3人正在整修池塘,為來年生產旺季作準備。而賈興魯則在江蘇連雲港的合作養殖基地照看着。

“泥鰍兄弟”4人,是浙江海洋學院水產養殖專業的同班同學,其中3人2013年畢業,而王小軍繼續讀研究生。畢業之際,他們4人的想法出奇地一致:給人打工不如自己創業。“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我們正好用所學的水產養殖技術,打拼一份自己的事業。”

創業,不能跟風。在舟山,大黃魚、梭子蟹等海產是百姓最為喜愛的餐桌美食,市場大、銷路好,吸引了眾多水產養殖户。可王小軍他們偏不願去大碗裏與別人搶食,決定養殖不起眼的泥鰍。“大學期間,我們跟着導師做過泥鰍養殖的課題,對傳統泥鰍養殖存活率低的難題有所突破,這也是我們決勝市場的法寶。”

土地承包費、設備投入費、基地改造費……估算下來,創業成本居然高達40萬元之多。“我們幾個都來自農村,家人沒法給我們太多支持。”王小軍説,籌集資金只能靠自己。於是,他們向朋友、親戚一遍遍講述創業方案,努力説服對方,終於湊齊了40萬元。2013年3月,4兄弟在白泉鎮小展社區承包下20畝地,挖塘搭棚,下田當起了“泥腿子”。

泥鰍兄弟勤創業

1個大棚、9口苗塘……漸漸地,泥鰍養殖基地雛形初現。隨後,“泥鰍兄弟”又斥資20多萬元,引進個大體肥的優質品種台灣泥鰍用於繁殖生產。很快,40萬元啟動資金被花得一乾二淨,幾個小夥窮得揭不開鍋。

這時,胡秀峯提議,在養殖場裏種些蔬菜,自給自足,解決生計問題。種地,對於這些農家娃來説並非難事,塘埂上很快就種滿了西紅柿、大白菜、豌豆等各種蔬菜。想不到的是,不起眼的塘埂竟產量驚人,有大量蔬菜剩餘。於是,他們把蔬菜賣掉,購買更多泥鰍苗。

那陣子,他們常常凌晨起牀,踩着載有幾百斤蔬菜的三輪車,去市場佔位賣菜。“起初,我們都很靦腆,不好意思張嘴叫賣,一天都賣不出多少,可一想到養殖場需要錢,大家都豁出去了,整個菜市場就數我們的吆喝聲高。”王小軍頗為自豪地説,有一晚,他們賺了500多元。

“通宵賣菜雖然苦,但和養泥鰍遇到的困難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因缺乏大規模養殖經驗,養殖泥鰍栽了不少跟頭。對此,王小軍記憶猶新。

2013年6月,首批泥鰍出塘在即。一天夜晚,養殖場突然停電,為泥鰍塘增氧的一個水泵停止運轉近一個小時 。等巡夜的賀龍興發現異常時,整整一塘泥鰍、近10萬條都死了。這對急需回籠資金的養殖場來説,無異於晴天霹靂。兄弟4人一邊默默吞下苦果,一邊加強夜間值班,輪流巡塘。王小軍戲謔地説:“養泥鰍可不容易,稍有粗心大意,它們就跟你玩命,幾萬條几萬條地死給你看!”

資金匱乏、經驗欠缺、技術瓶頸……這些一度困擾養殖場發展的難題,並沒有難倒心懷夢想的4個年輕人。“創業哪有一帆風順的,經歷困難是正常的。只要挺過去,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養殖場的成功,還有寶貴的人生閲歷。”正是這種以苦為樂的精神,讓“泥鰍兄弟”逐漸走向成功。

天道酬勤苦為樂

在前陣子舉行的“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泥鰍兄弟”的參賽項目“舟山台島鰍業有限公司創業計劃書”從10萬件作品中脱穎而出,獲得了計劃類農林漁牧方面的金獎。

小小的泥鰍養殖為何能受到評委青睞?養殖場簡陋的平房內,王小軍端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泥鰍燉豆腐,回答了這個問題。“傳統的土泥鰍,個小肉少,養殖週期長,利潤少;而我們養的台灣泥鰍,平均一條重2兩,個大肉肥,口感鮮美,更具市場前景。”

除了引進品種,技術創新是“泥鰍兄弟”獲得成功的又一關鍵。經過6年努力,王小軍等人在浙江海洋學院碩士生導師儲張傑博士的帶領下,突破了泥鰍育苗的關鍵技術——泥鰍幼苗敵害豆娘幼蟲的防控。利用人工育苗技術、開口餌料技術和敵害防控技術等三大核心優勢技術,泥鰍成活率從5%提升到了50%,而繁育成本下降一半多。

2013年6月,獲得首筆銷售收入3萬元;2014年1月,接到温嶺客商的第一份大額訂單,並正式註冊成立“舟山台島鰍業有限公司”;2014年夏季,是養殖場豐收的季節,安徽、重慶、湖北等地的訂單紛至沓來……“泥鰍兄弟”一步一個腳印,夢想的光芒照進了現實,2014年公司銷售額達150萬元,前來洽談合作養殖的客商絡繹不絕。

“我們打算在這裏建一個實驗室,繼續提高養殖技術。”説到對未來的憧憬,王小軍信心滿滿。新一年,他們既要鞏固原有市場,又要加快建立合作養殖基地,在全國各地推廣他們的苗種和技術。其中,江蘇連雲港的合作基地將繼續拓展韓國、日本等海外市場,讓泥鰍“遊”出國門。

>>>農業創業故事

農村創業故事5篇經典薈萃 篇四

小小金瓜蔞致富“搖錢樹”

“瓜蔞,又稱為藥瓜、吊瓜,瓜皮、瓜籽、廢棄根莖均為上好的中藥材,一年栽種,可連續收益5年至7年,畝均年純利潤可達3000元以上。金瓜蔞如今成了我們村貧困户脱貧致富的‘搖錢樹’。” 昨日,羅山縣田堰村支部書記孫大勝興奮地對記者説。

田堰村陳灣組貧困户陳文榮是依靠瓜蔞脱貧致富的典型。他家裏7畝地,夫妻倆都已50多歲,兩個女兒都在上大學,以前僅靠種水稻,每畝純收入不足500元,孩子上學費用全靠向親朋好友借和貸款,是村裏出了名的困難户。2016年,在村裏動員扶持下,陳文榮家的7畝地全部種植瓜蔞,去年畝純收入達到2120元,他一下變成了村裏的脱貧能手。

提及瓜蔞,不得不提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駐村第一書記候鵬。2015年8月,候鵬從省機關事務管理局下派任駐田堰村第一書記。“貧困户要想徹底拔掉‘窮根’,持久增收,就必須有一個好的產業來帶動。”候鵬説。聽説瓜蔞是個致富的好東西,候鵬帶領村班子成員,通過實地走訪考察後,一方面向上級爭取扶貧項目資金,一方面逐户入户動員貧困户轉變種植觀念,隨後又聘請技術人員,對農户進行培訓,購買瓜蔞種苗,簽訂保底價回收協議,很快就讓貧困户見到了效益。

“脱貧致富不能光靠‘輸血’,增強貧困户的‘造血’功能才是最重要的!我們村去年引導幫扶了20户貧困户種植了100畝瓜蔞,户均增收5000元。今年,我們將完善‘農場+貧困户+種植户’一站式服務的模式,繼續與羅山縣文澤農業有限公司簽訂合同,去年瓜籽協議保底價是15元/斤,實際收購價是23元/斤。我們村有77户貧困户,去年脱貧了17户47人。”孫大勝説。

脱貧致富,產業帶動。據統計,羅山縣僅去年以來,產業扶貧專項投資就達1200餘萬元,帶動貧困户860户,户均增收3000元,當地貧困家庭正乘上“產業扶貧”的快車,駛入脱貧致富的快車道。

農村創業故事5篇經典薈萃 篇五

葉偉平

杭州市淳安縣石林鎮養雞户葉偉平曾經一度愁眉苦臉,開始養雞愁的是看了十幾本養雞書覺得那些方法都不適合自己,書裏將縮短飼養期,而他想延長飼養期,那樣肉質才更好;後來葉偉平按照自己的套路,養殖兒時記憶的雞,除了野外覓食外,他會喂自家種的玉米粒,甚至加點名貴草藥拌飯……去年因為早早賣光了五六千隻雞,他開始愁雞賣脱銷許多訂單發不了貨被淘寶處罰。葉偉平養的雞價格可不便宜,最便宜168元一隻,最貴698元一隻。對於懷疑的人,他打出了“不是兒時記憶就免費”的廣告。結果籠絡了眾多吃貨粉絲。2016年,葉偉平網店銷售額達100多萬元,僅毛利潤就有50多萬元。

農村創業故事5篇經典薈萃 篇六

從貧困户到致富帶頭人

重慶市酉陽樑家堡村村民冉俊萬,通過幾年時間的自主創業,從貧困户變身為擁有蔬菜基地、藥材基地、烏雞養殖場的致富能手,為當地70多個貧困家庭搭建務工平台,成為了當地脱貧致富的帶頭人。

2012年,常年在外務工的冉俊萬回到家鄉,拿出家裏的全部積蓄,在村裏建起了一個小型的蔬菜基地,不過由於經驗不足、銷售渠道不暢,創業的第一年,冉俊萬血本無歸,成了村裏的貧困户。

在街道辦事處和村支“兩委”的鼓勵支持下,冉俊萬借錢發展產業,從單一的蔬菜種植,向蔬菜、中藥材間種轉變,到2016年,種植規模達到1000多畝,帶動周邊70多户貧困户就近務工,他不僅成功脱貧了,還有了積蓄。

農村創業故事5篇經典薈萃 篇七

養蠍之路

2008年初春的一天上午,窗外陽光明媚,暖風習習,我在亳州市譙城區薛閣街道辦事處上班,一個人坐在宣傳室電腦桌旁,修改一篇有關“亳州首屆道德模範人物”、“中國好人”張西軍先進事蹟的通訊稿件《用丹心譜寫人生的讚歌》。突然,“叮鈴鈴,叮鈴鈴……”清脆的電話鈴響了。

我拿起電話聽筒:“喂,您好!”

“金玉,我是文峯,不會玩電腦,想請你幫助我從網上查看一下養殖蠍子的相關資料。”電話那邊傳來朋友張文峯熟悉的聲音。

“嗯,好的!文峯哥,你想飼養蠍子是吧?”

“嗯,我姨夫做藥材生意,聽他説蠍子是名貴中藥材,價格挺高,銷路也不錯,他建議我飼養蠍子,我想先了解了解。”

“你今年不外出打工啦?”我問他。

“嗯,打工太累,還不自由,吃苦受累的,一年也掙不幾個錢,我想創業!”

“哥們!你能這樣想就對了,算你有志氣!”儘管我們沒有面對面交談,我還是不由自主地翹起一個大拇指。

“嘿嘿嘿!這幾年我在温州打工,看到温州人家家户户比着創業,大老闆、小老闆遍地開花,家家富得冒油!自己給人家打工掙錢真是窩心得慌。.。.。.”

“那好吧!等下班後我幫助你從互聯網上搜索一下養殖蠍子的相關材料,整理後再打印出來交給你。”我不想佔用工作的時間辦理個人的私事,所以才這樣説。

“謝謝老弟!抽空我請你吃飯。”

“咱哥倆沒必要客氣!先這樣説!”我放下電話的聽筒。

中午下班後,我沒走,一個人仍然在辦公室裏守着一台電腦,將修改好的電子版通訊稿件保存下來,移動鼠標,幫助朋友從百度裏搜索養殖蠍子的相關資料,搜着搜着,央視頻道“生財有道”欄目報道養蠍先進事蹟《退伍老兵養殖夢》視頻映入我的眼簾,好奇心驅使我打開視頻觀看觀看,很快就被該視頻中感人的故事吸引住了。內容講述的是養蠍人梅好,原本是一名有20年經歷的偵察兵,退伍以後放棄部隊分配的工作自己搞養殖,之後梅好通過養蛇、養豬、養雞都屢遭失敗,夫妻之間也鬧的不可開交最終離婚,梅好在山間發現蠍子,之後毅然決定開始養蠍子。最終通過梅好的不懈努力,養蠍子給梅好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入。

我被梅好放棄部隊分配的工作,勇敢創業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更被他創業成功緻富所打動,聯想到自己大學畢業後踏入社會以來,先後任職於少年之友報社、青年導報社、亳州市譙城區薛閣街道辦事處,從事新聞工作多年,囊中羞澀,在市區一直買不起房子,只能租賃別人的三室一廳使用,我和妻子的工資加在一起每月不足3千元,除去供孩子上學、房租、水電、人情禮份、逢年過節走親串友、日常生活用品開支外所剩無幾,生活得很不如意,每當看到那些學歷不高同齡人,卻因經商創業致富,住着高級別墅,開着豪華轎車,手頭闊綽,心裏很不平靜,難免有一種難言的滋味。.。.。.

我暗下決心,自己也要創業!我從互聯網上了解到養殖蠍子確確實實是個朝陽黃金項目。蠍子是傳統的名貴中藥,具有防治風濕關節炎、腰腿頭痛、四肢麻木、口歪眼斜、半身不遂、偏癱等多種疾病的奇特功效。目前用蠍配成的中成藥有60多種,以蠍配製的湯劑有百餘種,世界上許多使用中藥的國家,如美國、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國藥用蠍主要從我國進口。隨着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和人類的大肆捕捉,野生蠍資源日益枯竭,目前蠍子的產量僅能達到市場需求量的30%,貨源奇缺,人工養蠍既可保護野生資源,又可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求,並具有投資少、效益高、勞動強度低、不污染環境等優點,商品蠍供不應求,價格不斷上漲,當時市場價鹽水蠍每公斤800元—900元(目前已漲到每公斤1000—1300元),清水蠍每公斤1400元—1600元(目前已漲到每公斤1600—2200元),人工養蠍前景極為廣闊!

養蠍子,養蠍子,我也要養殖蠍子!

農業創業故事 篇八

張凱出身于山東德州農村,但他擁有煙台大學學歷。

在濟南市郊一較偏闢的地段,張凱開辦了他的首家“草根”餐館,餐館佈局平民化、大眾化,餐飲服務也均是依照“農家飯”工藝調製,而餐館的工作人員則全部是進城打工的“草根”。由於餐館風格別具特色,餐館經營完全依照“草根”的原汁原味模式,兩年來,前來他小店就餐的顧客經常出現爆滿和排隊現象,他的生意也並沒有因地段位置受到影響。

從事探索性“草根創業”的張凱初告成功,他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面對經濟新形勢,如果説需要新的經濟元素補給進來激活或振興時。與其寄望於大企業、大集團等產業規模龐大的經濟實體來支撐,倒不如去依託正在試圖進行“草根創業”的家庭作坊、村落經濟、青年創業等羣體來完成。據瞭解,這不是在自吹,更不是在自諷,而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通過親歷創業過程以及對經濟發展淺層瞭解,深有感觸的張凱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自主創業,並且走的是“草根創業”之路,是因為作為新一代青年在發展自我、體現自身價值的同時,更需要承擔起一定的社會發展責任意識。出身於農村的他,選擇“草根創業”並不僅僅是因為他是地道的“草根”,而是為實現他在校十年載的一個夢。這個夢就是小張想在畢業後通過試點“草根創業”推動“草根經濟”發展壯大,讓更多的“草根”實現創業和就業,讓社會各界也越來越離不開並倚重“草根經濟”。

當然,“草根創業”並非簡單地沿襲以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等空手起家的思想和精神,更主要的是要傳承和保留“草根”原有的屬性和特性,激發原始的活力和思維,並結合現代手法打造出順應新形勢下的綠色經濟主導產業,滿足並迎合廣大消費者的綠色生態消費需求。

現在,張凱在濟南實踐的“草根創業”樣板工程--農家炒雞店獲得了成功,由於該店保留了“草根”原有風格,店裏全部用餐原料均採購於當地農村,使原材料保持住了純天然、新鮮和綠色,做工則仍採用原始“農家飯”做工工藝進行調製,這樣烹製出的食品深受當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和好評。一些回頭客普遍認為,由於該店從原材料到做工都保持着原有簡單、樸素和生態風格,滿足了消費者對純綠色食品的需求。另外,在用餐的同時,切身感受到一種重温兒時嚮往美餐願景的微妙感覺,回首着過去,憧憬着美好未來,品味着佳餚,來這裏已不是簡單的用餐了,更主要的是來放鬆心情和享受大自然之美的好地方。對此,一些就餐顧客談及此事是樂此不疲。

目前,張凱的“草根”餐館歷經兩年打拼,已從當初不起眼的一家發展到了十餘家加盟店,一些加盟店也從偏僻郊區移師至繁華的市區地段,每個店的日均營業額已達數千元,這些加盟店的“草根”員工總人數也已突破200人。如今,張凱的“草根創業”規劃預計今年內在當地再開辦5家加盟店。

4月12日,“中國農村改革論壇”副祕書長張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張凱的“草根經濟”雖已成熟,但是他的“草根”屬性並沒有變,他的餐館始終承諾採用綠色健康的方式來進行餐飲服務,並且在原有的基礎上進入了更高的層次。一方面組織農民建立健全生產合作組織,生產健康農副產品;一方面把農村生產的健康食品送到市民的餐桌上來,形成一種良性的健康有機鏈,推動良性城鄉互動。這對社會的發展與和諧均起着無法估量的巨大作用。

對此,發展“草根經濟”,不是經濟發展方向的倒退,而是順應社會經濟發展本身,更是經濟逐漸在平民化、大眾化。還原“草根經濟”原始活力,滿足“草根創業”需求,由此可能成為未來經濟繁榮昌盛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