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文言文閲讀答案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24W

文言文閲讀答案通用多篇

文言文閲讀答案 篇一

曾叔卿,建昌①南豐人,鞏②族兄也。家苦貧,即心存不欺。嘗買西江陶器,欲貿易於北方,既而不果行③。有從之轉售者,與之。既受直矣,問將何之,其人曰:“欲效君前策耳。”叔卿曰:“不可。吾聞北方新有災饉,此物必不時泄④,故不以行。餘豈宜不告以誤子。”其人即取錢去。居鄉介潔⑤,非所宜受,一介⑥不取。妻子困於飢寒,而拊庇孤煢⑦,唯恐失其意。起家進士,至著作佐郎。熙寧⑧中,卒。 (節選自《宋史》)

【註釋】①建昌:郡名,今江西南昌一帶。②鞏:曾鞏,唐宋八大家之一。③不果行:沒有成行。④泄:暢銷。⑤介潔:耿介高潔。⑥介:小草,喻輕微纖細的事物。 ⑦拊庇孤煢:安撫孤獨者。拊,fǔ,同“撫”,安撫。煢,qióng,孤獨,無依靠。⑧熙寧:北宋時宋神宗趙頊的年號。

【小題1】用“/”給文中畫橫線句子劃分朗讀節奏。(只劃一處)(1分)

吾聞北方新有災饉

【小題2】解釋句中劃線詞語。(3分)

(1)既受直矣 ( )

(2)熙寧中,卒。( )

(3)餘豈宜不告以誤子( )

【小題3】用自己的話説説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意思。(2分)

【小題4】曾叔卿為什麼要告訴對方“北方新有災饉”呢?(2分)

【小題5】文段是寫曾叔卿的,為什麼還要寫妻子“拊庇孤煢”?(2分)

答案

【小題1】吾聞/北方新有災饉

【小題2】(1)通“值”,價錢 (2)去世(3)你

【小題3】有人從他那裏轉賣,便(將陶器)給了那人。

【小題4】因北方剛剛發生災荒,那些瓷器在北方不好賣,曾叔卿不想讓對方虧本。

【小題5】作者從側面襯托曾叔卿品德高尚、樂於助人的君子風範。

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古文句子的朗讀節奏可粗劃可細劃,粗劃就把主謂部分劃開即可,細劃可各成分中幾層意思劃開,所謂大停頓小停頓之分。

考點:古文句子朗讀節奏劃分

點評:本題不難,句意易懂。古文句子朗讀節奏的劃分,是根據句意來判斷的,理解句意,就瞭解可子的結構關係,劃分節奏就是難事了,方法在分析中已經説明。

【小題2】

試題分析:這三個字詞在古文中都是多義的,比如,“卒”有“士兵”“死”“最終”多個意思。具體在句中是什麼意思,要根據語境判斷。

考點:文言字詞解釋

點評:本題不難,這幾個句子句意比較淺顯,字詞義容易判斷。解釋文言字詞義,要有一點古文閲讀方面的積累大有好處,看到一個字詞,便要想到大概有哪些含義,有一個知識的基礎,這需要在平時多積累,注意記憶所學文言字詞。

【小題3】

試題分析:即指翻譯句子。“之”,代詞,他;“售”,賣;“與”,給。“與”之前省略了“把陶器”,翻譯要補充。

考點:文言句子翻譯

點評:本題不難,句子短小,易於翻譯。古文語言以精練為特點,很多的意思在文字之多,所以在翻譯時,如果影響了句子的表達,文字之外即省略的內容要適當地補充出來,但不可超越句子本身的意思隨意擴充內容。

【小題4】

試題分析:抓住後面的“餘豈宜不告以誤子”這句話來理解,為了“不誤”對方,即不讓對方矇在鼓裏不知情況而受損失。

考點:句子含義理解

點評:本題有難度,文言對於學生來有文字障礙,理解問題更有難度。要找到與問題相關的句子,先弄懂文字,翻譯一下,再結合前後句子分析。

【小題5】

試題分析:“妻子”的生活與其“主人”有關,寫此顯彼,襯托的作用很明顯。

考點:寫作手法理解

點評:本題不難,人物之間的襯托作用易於理解,題幹本身也已經暗示。襯托,是描寫人物常用的方法,此方法在寫法上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生動性。

文言文閲讀答案 篇二

夜雪大作,時欲登舟至沙市,竟為雨雪阻。然萬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錚錚有聲。暗窗紅火,任意看數卷書,亦復有少趣。自歎每有欲往,輒復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魯直所謂無處不可寄一夢也。

【注】①雪子:霰,一種不透明的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現,狀如鹽粒。②敲戛:敲打。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

①自歎每有欲往( )

②輒復不遂( )

③任之而已( )

④魯直所謂( )

2.“亦復有少趣”,“趣”在何處?聯繫上文用自己的話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去,前往;②就;③罷了;④説,認為

2.趣在雪夜聆聽竹林裏傳來的清脆的敲擊聲;趣在坐在昏暗的小屋感受爐火的温暖;趣在悠閒自得地讀書。

(意思對即可)

據魔方格專家權威分析,試題“閲讀理解。夜雪大作,時欲登舟至沙市,竟為雨雪阻。然萬竹中雪子。”主要考查你對文言文閲讀,文言實詞等考點的理解。關於這些考點的“檔案”如下: 現在沒空?點擊收藏,以後再看。 因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點,詳細請訪問。

文言文閲讀答案 篇三

①對“霸”字從來沒有過好印象。在我的記憶裏,“霸”字的字義僅限於指那些蠻橫無理、依仗權勢壓迫人民的人或階層,諸如霸權、霸道、霸佔、霸持、惡霸等等。除此之外,記憶最深的就是那個剛愎自用、有勇無謀、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楚霸王。因他太愛面子,打了敗仗無顏見江東父老,在烏江別姬自刎了。儘管事蹟很悲壯,但也沒能改變我對“霸”字的看法。

②近年來,“霸”字似乎得以平反昭雪,一些人對“霸”字開始情有獨鍾。“霸”字不但運用頻繁,而且與“霸”字組合的新詞常常令人耳目一新,“霸”字幾乎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商品交易中,有商家制定不容更改的霸王條款;在生活用品中,有用“霸”字冠名的快餐食品,如麪霸、味霸、巨無霸等;在體育娛樂上,超霸、爭霸、霸王等各種盃賽此起彼伏,帶“霸”字品牌的運動服裝也爭相上市;在科技領域。以“霸”字命名的電器、遊戲機如雨後為筍,聲霸、圖霸、解霸、毒霸等軟件磁盤各領風騷。因筆者對市場一無所知,這些打“霸”字品牌的商家是否因霸得福、因霸得利,但據我所知,全球資產排名第一、真正成就了霸業的,卻是一個用“微軟”這兩個瘦弱的字眼冠名的企業。

③最近,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生產的一款叫“霸道”的新車。惹了麻煩。在該車的廣告宣傳畫面上,“霸道”越野車飛速行駛在公路上,蹲在路旁的兩隻石獅子,一隻伸出右手向“霸,道”車敬禮,另一隻則低頭作揖。配圖的廣告語寫道:“霸道,你不得不尊敬。”許多網友認為,石獅子在我國代表着權力和尊嚴,這則廣告嚴重傷害了國人感情。我贊成這種看法。一個橫行霸道、傷害國人感情的品牌,難免讓人反感。

④當然,沾染上霸氣的不僅僅是商界,個別從政者也不甘示弱。有的霸權獨裁,凌駕於組織之上,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喜歡自己説了算。有的霸財獨享,中飽私囊,動輒百萬、千萬。有的飛揚跋扈、欺男霸女,不知廉恥。以“不吹牛不是好乾部”為用人標準的原湖北省天門市的“五毒書記”張二江就是個典型。

⑤西方有句諺語:“上帝欲讓誰滅亡,必先使其病狂。”這話很有些道理。現實生活中,因霸氣太足而撐破皮囊泄了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看來,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應孩多一些和氣,少一些霸氣!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4’)

2.第②段中列舉了若干反面的事例和一個正面的例子,説明了什麼道理?”(3’)

3.第④段中的畫線句能去掉嗎?為什麼?(4’)

4.第⑤段中説“現實生活中。因霸氣太足而撐破皮囊泄了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請你用簡潔的語言再舉兩個這樣的例子。(4’)

5、“‘霸’字幾乎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的“幾乎”能否去掉?為什麼?(4’)

6.從文中找出兩個不含“霸”字但具有霸字意味的四字詞語:(4’)

《説“霸”》答案

1.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應該多一些熱氣.少一些霸氣、

2.成就霸業與“霸”字無關。

3.不能去掉;因為該句是過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4.略。

5.不能去掉;因為去掉之後“霸”字就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對面面中去了,這與實際情況不符。

6.剛愎自用、飛揚跋扈

文言文閲讀答案 篇四

中國竹,意無窮

①青青翠竹,挺拔勁秀。竹,無華麗之姿,卻有丹、青之貌;無脂粉之態,卻有凌雲之志。自古以來,竹在我國人民心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我國竹類資源豐富,素有 竹子王國 之稱。據《中國植物誌》記載,我國竹現有37屬約500種,屬數和種數約佔世界的二分之一。雲南是世界竹類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竹類植物最豐富的地區,現有28屬220種,被譽為 世界竹類的故鄉 。

③竹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④在日常生活中,竹密切地聯繫着衣、食、住、行、用五大方面。如穿有竹衣、竹鞋;食物有竹筍、竹米;住有竹樓、竹屋;行有竹車、竹筏;用有竹籃、竹筷。隨着時代的發展,竹又有了一些富有創意的新用途,如用竹纖維製成衣物,用竹炭製作空氣清新劑和除濕劑等。

⑤從生活環境看,竹也發揮了其特殊的作用。竹的特性決定了它具有廣泛的生態效益: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淨化空氣、減少噪音和為其它生物資源提供生存環境等,從古至今人們都利用它保護和美化生活環境,人們漫步於幽靜的 竹海 之中,心曠神怡,難怪我國自古即有 無園不竹 之説。

⑥竹在人們生活中所做出的物質貢獻舉不勝舉,在文化上所賦予我們的精神財富更是無法估量。

⑦在仰韶文化時期,我國就有了對竹利用的確切記載。竹自竹簡、珠筆到竹紙,在保存和傳播我們中華民族的古老文化上立下了汗馬功勞。以竹為題材的詩詞歌賦,用竹編織和雕刻的藝術品,竹製的笙管笛簫奏出的音樂,無不給人類美的享受。

⑧在我國文化史上,竹藴含着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價值。人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和文化活動中,把竹的生物特徵逐漸升華為一種做人的美德。竹四季常青,不畏逆境,和鬆、梅並譽為 歲寒三友 ;竹中空外直,虛懷若谷,和梅、蘭、菊並稱為 四君子 。

⑨無論是魏晉嵇康、向秀等 竹林七賢 ,還是唐朝李白、韓準等 竹溪六逸 ,莫不對竹有一份執着和憧憬,清代鄭板橋,與竹為鄰,以竹為友,愛竹、寫竹、畫竹、贊竹。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正是他堅忍不拔、超凡脱俗的人格寫照。

15.閲讀全文,説説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寫中國竹的。(3分)

16.閲讀第②段,分析下面句中加點詞語的表達作用。(3分)

雲南是世界竹類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竹類植物最豐富的地區,現有28屬220種,被譽為 世界竹類的故鄉

17.從説明方法的角度,簡要分析第④段畫線句的表達作用。(3分)

如穿有竹衣、竹鞋;食物有竹筍、竹米;住有竹樓、竹屋;行有竹車、竹筏;用有竹籃、竹筷

18.文章第⑥段在結構上有什麼左右能夠?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3分)

答案僅供參考:閲讀材料網整理

15.答案:示例:①我國竹類資源豐富:②竹與生活息息相關; ③竹在文化上賦予我們精神財富。(意思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概括能力。做此類題目要仔細閲讀,然後對每個自然段的説明內容進行歸納概括,注意文中一些概括性的語句,它往往是説明的一方面內容。

16.答案: 之一 ,是 其中一個 的意思,準確地説明我國雲南省只是世界竹類植物起源地中的一個地區,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地區,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解釋詞語佔1分,結合內容分析表達作用佔2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説明文語言準確性的理解分析能力。分析説明文一些限制性詞語的表達作用,首先要解釋詞的含義,並指明其作用(表限定、強調、程度、否定、推測等);其次説明有這個詞説明了什麼,如果沒有這個詞説明內容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太絕對化、與事實不符等);最後加上 體現了説明文語言準確性、嚴密性的特點。

17.答案:運用了舉例子的説明方法,列舉了日常生活中竹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主要用途的實例,具體真實地説明了竹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增強了文章的説服力。(説明方法佔1分,結合內容分析表達作用佔2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辨析説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常見的説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列圖表、摹狀貌、分類別、做詮釋、下定義、引用説明等。分析文段的説明方法一定要全面,有幾個就寫幾個。本句列舉了竹在衣食住行用中的主要用途實例,運用的是舉例子的説明方法,列舉了 的實例,具體真實地説明了 增強了文章的説服力。

18.答案:文章第⑥段在結構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既緊承了上文對竹用途的介紹,又引出下文對竹所賦予的精神財富的説明,使文章語意連貫、銜接自然。(承上啟下佔1分,結合內容分析佔2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結合文章內容分析文段結構作用的能力。説明文中間段落在結構上能起到的作用有:承上啟下,引出下文對説明對象特點的介紹,與首尾有呼應關係,運用某種説明方法介紹説明對象特點等,具體的作用要看文段的具體內容具體分析。本題 竹在人們生活中所做出的物質貢獻舉不勝舉 承接上文, 在文化上所賦予 開啟下文,與文章首尾都有呼應。回答承上啟下段落的作用類題目,最後最好加上一句 使文章語意連貫、銜接自然。

文言文閲讀答案 篇五

閲讀課外文言文,完成小題。(6分)

義田記

錢公輔

范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鹹施之。方顯貴時,置負郭①常稔②之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濟羣族之人。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兇葬皆有贍。

初,公之未貴顯也,嘗有志於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為西帥,及參大政,於是始有祿賜之入,而終其志。公既歿③,後世子孫修其業,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雖位高祿厚,而貧終其身。歿之日,身無以為斂④,子無以為喪。惟以施貧活族之義遺其子也。

註釋:①負郭:距城很近。②稔:莊稼成熟。③歿:去世。④斂:收斂屍體。

小題1:下列加點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鹹(全、都)施之B.置(放棄)負郭常稔之田千畝

C.嘗(曾經)有志於是矣D.惟以施貧活族之義遺(留給)其子也

小題2:下面句中加點的“而”字與“公雖位高祿厚,而貧終其身”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記》)

C.擇其善者而從之。(《(論語》十則》)

D.環而攻之而不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參考答案:

小題1:B

小題2:試題分析:“公雖位高祿厚,而貧終其身”中“而”字表轉接,A表順接;B表順接;C表順接;D錶轉接。

文言文閲讀答案 篇六

王嘉字子年,隴西安陽人也。輕舉止,醜形貌,外若不足,而聰睿內明。滑稽好語笑,不食五穀,不衣美麗,清虛服氣,不與世人交遊。隱於東陽谷,鑿崖穴居,弟子受業者數百人,亦皆穴處。

石季龍之末,棄其徒眾,至長安,潛隱於終南山,結菴廬而止。門人聞而復隨之,乃遷於倒獸山。苻堅累徵不起,公侯已下鹹躬往參詣,好尚之士無不師宗之。問其當世事者,皆隨問而對。好為譬喻,狀如戲調;言未然之事,辭如讖記,當時鮮能曉之,事過皆驗。

堅將南征,遣使者問之。嘉曰:“金剛火強。”乃乘使者馬正衣冠徐徐東行數百步而策馬馳反脱衣服棄冠履而歸下馬踞牀一無所言。使者還告,堅不悟,復遣問之,曰:“吾世祚云何?”嘉曰:“未央。”鹹以為吉。明年癸未,敗於淮南,所謂未年而有殃也。人侯之者,至心則見之,不至心則隱形不見。衣服在架,履杖猶存,或欲取其衣者,終不及,企而取之,衣架逾高,而屋亦不大,覆杖諸物亦如之。

姚萇之入長安,禮嘉如苻堅故事,逼以自隨,每事諮之。萇既與苻登相持,問嘉曰:“吾得殺苻登定天下不?”嘉曰:“略得之。”萇怒曰:“得當雲得,何略之有!”遂斬之。先此,釋道安謂嘉曰:“世故方殷,可以行矣。”嘉答曰“卿其先行,吾負債未果去。”俄而道安亡,至是而嘉戮死,所謂“負債”者也。苻登聞嘉死,設壇哭之,贈太師,諡曰文。及萇死,萇子興字子略方殺登,“略得”之謂也。嘉之死日,人有隴上見之。其所造《牽三歌讖》,事過皆驗,累世猶傳之。又著《拾遺錄》十卷,其記事多詭怪,今行於世。

(選自《晉書》,有刪改)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輕舉止,醜形貌,外若不足輕:輕視

B.好為譬喻,狀如戲調好:喜歡

C.卿其先行,吾負債未果去果:實現,完成

D.當時鮮能曉之鮮:少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乃遷於倒獸山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問其當世事者而莫得其涯

C.門人聞而復隨之項王按劍而跽

D.嘉之死日鄰之厚,君之薄也?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嘉這個人,其貌不揚而幽默內秀,孤立於世而精通事世,料事如神而又不明説事情結局,是一個創作了志怪小説的隱士。

B.苻堅南征之前,兩次派使者向王嘉詢問吉凶,王嘉用語言和行動向使者表達自己的預言,可是使者和苻堅都沒能明白他的真意。

C.姚萇進入長安以後不久便開始與苻堅爭權,遇到事情就要向王嘉徵詢意見,但因王嘉説的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心生惱怒殺了王嘉。

D.王嘉先隱居東陽谷,後至長安,隱居終南山,最後遷於倒獸山。或鑿崖穴居,或結菴廬而止,都有弟子門人隨之穴處,受業學習。

4.用“/”給文中劃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乃乘使者馬正衣冠徐徐東行數百步而策馬馳反脱衣服棄冠履而歸下馬踞牀一無所言。

5.把文中畫線的文字譯成現代漢語。(7分)

(1)苻堅累徵不起,公侯已下鹹躬往參詣,好尚之士無不師宗之。(4分)

(2)其所造《牽三歌讖》,事過皆驗,累世猶傳之。(3分)

1.A(3分)

【解析】:輕,輕佻,輕浮。

2.D(3分)

【解析】:A副詞,表示時間的緊相銜接,可譯為“就”;表示兩事情相悖或事出意外,可譯為“卻,竟”。B代詞,他;代詞它的。C連詞,表順承;連詞,表修飾。D結構助詞,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3.D(3分)

【解析】:文中並未交代王嘉“遷於倒獸山”時有沒有弟子門人追隨。

4.

答案:乃乘使者馬/正衣冠/徐徐東行數百步/而策馬馳反/脱衣服/棄冠履而歸/下馬踞牀/一無所言。(3分)

【解析】:解答文言斷句題,要依據對文意的理解明確句意;同時還要藉助文言虛詞,特別是句首語氣詞。句末語氣詞等來判斷;還可以參照文言句式的特點來判斷。本句説的是王嘉的一系列動作,比較緊湊,可根據“正”。“脱”“棄”“下”等動詞加以判斷。

5.(1)苻堅多次徵召,他總不應徵,公侯以下的朝官全都去親自拜會,好學之士無不推崇他為宗師。(“起”“躬”“參詣”各1分,句子順暢。大意正確1分)

(2)他所寫的《牽三歌讖》一書中的事情過後都能夠應驗,歷時幾代還在流傳。(“驗”“累世”各1分,句子順暢。大意正確1分)

譯文:

王嘉字子年,隴西安陽人。他舉止輕浮,形貌醜陋,外表像是無用之輩,而內心聰敏明慧,喜好滑稽談笑,不吃五穀,不穿豔麗的衣服,置身清虛之中服氣養性,不與世人交遊。隱居在東陽谷,鑿崖為洞穴居住。數百名受業學習的弟子,也全部進入洞穴居住。

石季龍末年,王嘉丟開他的眾弟子,隻身來到長安,在終南山潛隱,居住在自己蓋的草菴之中。他

的門人聽説了,又隨之前來,他又遷入倒獸山中。苻堅多次徵召,他總不應徵,公侯以下的朝官全都去親自拜會,好學之士無不推崇他為宗師。人們向他詢問當今之事,都隨口而答。很喜歡運用比喻,其情其狀如同在調戲人們一般;預言未來要發生的事,辭意隱晦,當時很難知道究竟,但事後都一一應驗如神。

苻堅準備南征,派使者向他詢問吉凶。王嘉説:“金剛火強。”説完便跨上使者的馬,端正衣帽,慢慢向東走出數百步,然後策馬返回,脱掉衣帽,丟掉鞋帽而歸。下馬之後盤坐在牀上,一言不發。使者回來後據實相告,苻堅不能悟解,又派人前來問他,説:“我們的國運如何?”王嘉説:“未央。”大家都以為是吉利。第二年是癸未年,苻堅在淮南被打得大敗,這就是王嘉所説的未年有災殃的印證。拜候他的人如果心誠,他就出見,心不誠就隱形不見,只見他的衣帽掛在衣架上,手杖仍在原處。如果有人想取他的衣服,始終夠不着,伸長手臂去取,衣架會變得更高,鞋杖各物也是如此。

姚萇進入長安以後,禮遇王嘉像從前苻堅一樣,並逼着王嘉跟隨他,每件事情都要向他徵詢。姚萇不久便開始與苻登爭權,問王嘉説:“我能殺掉苻登平定天下嗎?”王嘉説:“略得之。”姚萇惱怒了,説:“得就説得,哪裏有什麼略呢?”於是就殺了王嘉。這以前,釋道安對王嘉説:“世事正沸騰暄擾,可以走了。”王嘉回答説:“你先走吧,我欠的債還未還清,還不便離去。”不久,釋道安就死了,到這時王嘉被殺,就是前面所説的“欠債”。苻登聽説王嘉的死訊後,設壇哭祭,贈號太師,諡號“文”。姚萇死後,他的兒子姚興字子略殺了苻登,這便是王嘉所説的“略得”的意思。王嘉死的那一天,有人在隴上看見過他。他所寫的《牽三歌讖》一書,事情過後都能夠應驗,歷時幾代還在流傳。又著有《拾遺錄》十卷,所記載的事蹟大多荒誕詭怪,直到如今,仍舊風行於世。

文言文閲讀答案 篇七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②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得,而身為宋國笑。

註釋:①株:樹墩子。②耒:古代耕田用的傢俱。

1、解釋劃線的詞語。

兔走觸株( ) 因釋其耒而守株( ) 冀復得兔( )

2、用現代話翻譯下面的句子。

兔不可得,而身為宋國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閲讀這則寓言故事,你獲得怎樣的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跑; 放下; 希望

2、兔子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卻被宋國人恥笑。

3、如: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註定要失敗。或者不能懷有僥倖心理,妄想不勞而獲等。

(意對即可)

閲讀理解文言文虛詞推斷方法

1、對照比較法

就是熟記一些文言虛詞的典型例子,將句子、意義和用法一同記住,在做題過程中,將給定的句子與典型例句進行比較,推出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虛詞判斷方法。

例如:“之”的用法,我們可以熟記“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子孫視之不甚惜”等三個句子,我們可以分清它們的用法分別是定語後置的標誌、賓語前置的標誌、代詞。

瞭解了這些用法,下面的三個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①蚓無爪牙之利。

②夫晉,何厭之有。

③侵之愈急。

2、語境推斷法

就是聯繫語境作具體分析,判定虛詞的具體意義和用法的方法。

①針針叢棘,青麻頭伏焉(蒲松齡《促織》)

語境是一隻“青麻頭”(蟋蟀)藏匿在“針針叢棘”之中。由此可推斷“焉”是兼詞“於此”。“伏焉”即“伏在那裏”。

3、“刪”“換”“代”法

有些文章虛詞的用法,可以通過刪除或替換的方法來推斷。刪除或替換虛詞後句意表達不受影響的一般是連詞。

4、語法分析法

根據語法知識判別虛詞意義,首先將句子主幹抽出,劃分句子成分,而後看虛詞的功能。一般來説,代詞充當句子的主語、賓語和定浯;副詞充當句子的狀語;介詞往往與名詞、代詞組合構成介賓短語充當句子的狀語、補語;連詞在句子中只起連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動態或語氣。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吾妻”是主語:“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作謂語:“我”是賓語;由此可確定“之”介於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②卑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鄙賤之人”中,“人”是中心詞,“鄙賤”是定語,所以“之”應是助詞,相當於“的”。

5、句式分析法

①多於南畝之農夫(杜牧《阿房宮賦》)

是介賓短語後置句,“於南畝之農夫”介賓短語,“於”是介詞“比”的意思。

②石之鏗然有聲者(蘇軾《石鐘山記》)

是定語後置句,“石”是中心語,“鏗然有聲者”是定語,“之”是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

6、對句互推法

語言結構相同或相似的詞句構成的對文,其對應位置上的詞語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從句中熟悉的虛詞的用法,推斷對應位置的疑難虛詞的用法

①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陶潛《歸去來兮辭》)

“以”和“而”處於對應位置,“而”是表修飾的連詞。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賈誼《過秦論》)

“因”和“乘”處於對應位置,“乘”是介詞“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斷“因”也是乘着的意思。

説明文閲讀答題技巧詳解

把握説明文中心思想

首先我們在做説明文類閲讀的時候,要找到文章的説明點,一般説明文的標題都表達了文章的中心。其次,我們可以根據文章的結構來歸納説明點,一般的説明文都會圍繞着一個主要的問題來進行説明,而有些説明文則需要我們自己去歸納,只有弄清楚文章的順序,才能弄清説明文的中心是什麼。

把握説明對象

説明文的對象和特徵一般在兩方面可以看出來,一是看題目,很多説明文的題目都都會表達出説明的對象,二是抓住手擴句和中心句,一篇好的説明文很多都需要用這種句子來突出説明文的失望和特徵。

把握説明文的結構

一種方法是從全文上找出各部分的説明方法,另一種方法是抓住重點的段落,進行具體的分析,找出説明點。

理清説明順序

我們在做説明文閲讀的時候一定要記住,抓住邏輯順序、空間順序。根據文章的內容來分辨順序,或者是找到重點詞句來分辨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