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宋史列傳》閲讀原文及答案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23W

《宋史列傳》閲讀原文及答案通用多篇

「道德經」:第三十六章 篇一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

將欲弱之,必故強之;

將欲廢之,必故興之;

將欲取之,必故與之。

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脱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德經」:第十一章 篇二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户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道德經」:第七十二章 篇三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

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

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古詩原文及賞析 篇四

原文:

春日寄懷

世間榮落重逡巡,我獨丘園坐四春。

縱使有花兼有月,可堪無酒又無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髮如絲日日新。

欲逐**千萬裏,未知何路到龍津。

譯文:

人世的升降是瞬息即變,而我卻在家中呆坐了四年。

哪怕是有花又有月亮,但就沒人把我推薦。

八品官的青袍年年都一樣,頭上的白髮卻越來越亮眼。

一心想去追逐**千萬裏,卻不知哪條路才能見龍顏!

註釋:

①榮落:榮顯和衰落。

②重(zhòng):甚,很。

③逡(qūn)巡:頃刻、急速。張祜《偶作》:“遍識青霄路上人,相逢只是語逡巡。”

④丘園:家園,鄉里。《易·賁》:“賁於丘園,束帛戔戔。”王肅注:“失位無應,隱處丘園。”孔穎達疏:“丘謂丘墟,園謂園圃。唯草木所生,是質素之所。”後亦以丘園指隱居之處,如蔡邕《處士圂叔則銘》:“潔耿介於丘園,慕七人之遺風。”《舊唐書·劉黑闥傳》:“天下已平,樂在丘園為農夫耳。”

⑤坐:漸、行將。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四:“坐,將然辭,猶寢也;施也;行也。”

⑥四春:四年。詩人會昌二年母親去世,服喪閒居,到五年春已第四年。

⑦縱使:即使。

⑧可堪:豈堪。

⑨又無人:李商隱《小園獨酌》:“空餘雙蝶舞,竟絕一人來。”與“無人”同慨。又,馮引一本作“更”。袁彪説:“無酒無人,反不如並花月而去之。二語沉痛。”

⑩青袍:唐八、九品官穿青袍。作者居喪前任祕書省正宇,系正九品下階,故著青袍。青袍顏色似春天的青草,《古詩》有“青袍似春草”之句,故云。“年年定”,應上“四春“。居喪期間離職家居,原職仍在。

欲逐**:想去追逐**。

龍津:即龍門,又名禹門口,在今山西省河津縣西北。《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水險不通,龜魚之屬莫能上。江海大魚薄集門下數千,不得上,上則為龍。”

賞析:

一、二兩句言世間盛衰變化本甚迅捷,而我半生淪落;今隱於丘園行將四年,於仕途甚感渺茫。三、四兩句言丘園中雖不乏花晨月夕,然家貧無酒可以消憂,又無知己可以相慰藉。三年在京守喪,四年楊弁平後移家永樂,仍為祕省正字,官職沒有升遷,況且遇到丁憂,故云“年年定”也。五、六對仗襯貼,“青袍似草”、“白髮如絲”,不惟設色相映,更歎官卑秩微而頭顱漸大;草青、絲自,兼具衰颯之象;“年年定”,一年盼過一年,無絲毫升遷之跡象;“日日新”,日子倏忽消逝,鬢髮日日改白。一“定”一“新”,動感相映,所謂仕進無路,汲引無門也,所以最後感歎“未知何路到龍津”。

全詩純以對比之法結撰成章。首聯領起人事花事二題, “榮落”指人指花都可。詩人首先將“世間”與“我”www本站uawen.本站cn對比,然後寫自己因守喪而困守家園的寂寞生活,頷聯寫景同時也流露出無聊之狀,起承了五痕跡。唐代八、九品官着青色服,詩人由眼前之春草萋萋而聯想到自己的九品青袍,本系即景巧喻,而“青袍”與“白髮”又形成對比。“年年定”是説久居下僚,“年年”與“日日”的疊字更進一步補足了對比之意。第五句感傷歲月流逝。“龍津”即龍門,尾聯是説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但又慨歎無人引進。抒發的是詩人對未來的希望。

這首春日詩失之於輕靡,或者説是百無聊賴,有的也有寄託,不過比較直露。李商隱這首詩,從主題上説這首詩沒什麼新意,但在藝術手法情景渾溶,低徊唱歎,富豔而多氣,不多用典故而音節嘹亮,頗有杜詩境界。但在梗概多氣上還是不如杜詩同類之作。

古詩原文及賞析 篇五

原文:

和盛集陶落葉

秋老鐘山萬木稀,凋傷總屬劫塵飛。

不知玉露涼風急,只道金陵王氣非。

倚月素娥徒有樹,履霜青女正無衣。

華林慘淡如沙漠,萬里寒空一雁歸。

註釋:

1、盛集陶——盛斯唐,字集陶,安徽桐城人,清初寓居南京,常以詩與林古度、錢謙益唱和。

2、劫塵——即劫灰,佛教中指燒燬一切的大火後所剩的灰燼。

3、玉露——白露。

4、素娥——即嫦娥。

5、履霜——踩着霜。《易經·坤卦》:“履霜堅冰至。”意謂踩霜即預示着嚴寒將至;青女——主霜雪的女神。

6、華林——曹魏時的皇家園林,此泛指美好的樹林園苑。

賞析:

秋已深了,遠望南京城東的鐘山,萬物凋零,寒山肅殺,猶如劫後餘燼,一片寥落荒蕪的氣象。首二句緊扣題面,從落葉下筆,“萬物稀”三字説明已是落葉紛飛的時候了。“秋老”的“老”字下得很重,表明金陵一帶籠罩在蕭颯的氣氛之中,而“劫塵”二字已説出江山易代的滄桑之痛。杜甫本有“玉露凋傷楓樹林”的句子,但如今木葉盡脱的景象使人感到的並不是風霜之侵襲,而是作為帝王之都的金陵氣數已盡。所以三、四兩句更明顯地揭露出政治的變幻是詩人悲秋感傷的真正原因。就是在三年以前,清軍南下的鐵蹄踐踏了這紫金山前、玄武湖畔的大好河山,弘光政權隨之傾覆,錢謙益雖然覥顏事敵,偷生苟活,而心中卻也充滿着矛盾與痛苦,故他於詩中每每發泄其故國之思。“金陵王氣”顯然是用了劉禹錫《西塞山懷古》中“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的句子,而這裏分明是指明王朝的衰敗。故這兩句中對明亡的惋歎是十分清楚的,説葉落緣於王氣衰竭二非關金風秋露,自然是故作痴語,但用以寄託自己的故國之思確是十分沉痛的。

李商隱的《霜月》中説:“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即借詠物而表現處於嚴峻環境中的樂觀態度,然錢謙益則反其意而用之。嫦娥獨自依月,塗有桂樹相伴,青女履霜無依,倍感淒寒。五、六兩句由落葉而想到月中的桂樹,想到摧落黃葉的嚴霜,然分明以素娥、青女自況,暗示了自己於嚴峻肅殺的政治氛圍中所感到的孤獨與憂傷。最後兩句歸結到落葉上,原先一片葱翠茂密的樹林,如今已是荒敗如沙漠,在那廣漠無垠的寒空中一隻孤雁掠過,更增加了秋林的荒寒落寞之感,給全詩平添了低沉灰暗的調子。而那寒空中孤獨的飛雁,豈不是詩人自身的象徵嗎?

這首詩借詠物而自抒懷抱,表現了錢氏此詩的故園江山之思。這一方面自然出於他降清後未得重用、而又身繫囹圄的處境;另一方面也有感於清政府的殘暴肆虐,因此他的心情是頹喪的。

王士祺論明末清初有三派,以為“虞山源於少陵,時與蘇近”(《分甘餘話》);錢謙益的弟子瞿式耜也説“先生之詩,以杜、韓為宗”(《牧齋先生初學集目序》),都説錢氏的詩源本杜甫,即以此詩為例,風格沉鬱頓挫,遣詞造句、用典使事都極為嫻熟,也近於杜甫的詩風,所以向來被視為錢謙益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