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心經原文及譯文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6.75K

心經原文及譯文精品多篇

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篇一

以下就説般若波羅蜜多祕密的神處,把般若波羅蜜多行咒。大家不是要念咒嗎?這就是形容咒,作祕密講,讚歎般若功德的意思。這以下是讚歎般若波羅蜜的功德,就是它有什麼功能、產生什麼作用。因此在諸佛菩薩他證得般若波羅蜜多,那就不可思議了,神了!咱們稱什麼事説可神了,説不出來,有一種神妙的意思。因此就把它説成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大家都要學密,神祕,就是咒,神祕的!把這些咒説成這麼多,就是前頭的般若波羅蜜變成這個咒,變成祕密義。依此深般若證得了涅盤的菩提,這是般若的功用。這個功用不可思議,沒法顯現,數量非常之廣,怎麼説都可以。

這上説四種咒,祕密來比喻,比喻什麼?這都是比喻般若波羅蜜多的,一個大神咒、一個大明咒、一個無上咒、一個無等等咒四種。把大般若六百捲縮減成心經八十幾句話,又把這個縮減到成一個咒語。什麼咒?無等等咒。説它神也好,説它明也好,神明都是照了的意思、都是不可思議的意思,沒有與它相等的。那就是把大般若變成咒了,沒有與它相等的,濃縮。咒,你好記!

就解釋這四句咒,在大智度論裏講得可廣了,大家有時間就看看大智度論吧!在大智度論裏講大明咒專門破外道的,種種的唸咒。咒語就是濃縮的,很短很短,念個咒就利益人了。如果有些個腦子也不大清楚,記憶力也不好,講很多經文他沒辦法攝受,那念個咒吧!不求解了。一般的人批評這個,果親王他批評“口唸糊塗咒”,為什麼?你問他這什麼意思,不知道,這不是糊里糊塗。“口唸糊塗咒”,心裏想的“財色名食睡”,那這個咒就念得糊里糊塗,他不知道咒是什麼意思。你給他解説咒是什麼意思?心經。心經不懂,大般若。大般若再不懂,三藏十二部。就是一句話,一個咒。

正文 篇二

1、揭示主題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這一小段是全文的主幹,也就是要解決苦厄的問題,解決煩惱、痛苦的問題,佛教就是這麼實際。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就是觀自在菩薩現身説法,對自己的心理活動進行深入的觀察以後,就會產生一種覺悟,這種覺悟就是“照見五藴皆空”。照就是觀照、照看。本光法師開始教我們不是教知識,先教做人。他説:“你們都很聰明,才高八斗,但是你們缺乏自我觀察,顯得很不自覺,你們表面很聰明,但不能就認為水平很高。”自覺的人,人格才會高,可以一下把所有的聰明才智全拋下、放下,而進行自我觀察。説起來很慚愧,我好像也能説兩句,但自我觀察還大有可為,自己覺得還需要深入學修,深入地進行自我觀察,以達到深般若波羅密多境界。現在雖然講觀音法門,但講到深般若時,文殊法門就出來了,文殊菩薩講智慧、講深般若,應達到一切法空靈無垢的境界。觀要一步一步地觀,雖然是觀自在法門的觀法,但也包括普遍觀察的意思,這樣普賢菩薩的廣般若法門又出現了。我們不能只觀察一下,今天觀察了,明天就不觀察,他要我們時刻觀察,一直保持下去,這就帶有普遍性,即進入了普賢法門。

五藴,對一個人而言叫五藴身,對外而言叫世界、五藴世界。五藴即色、受、想、行、識。色,就是一切色法,指一般的物質。其他四藴屬於心理方面、主觀方面,雖然是主觀方面,但是能接受外面的信息。受,就是對外境接受、領納,有苦受、樂受、舍受之別,就是我們眼、耳、鼻、舌、身的感官覺受。想,就是念頭,念頭延續的那些意識流,想能攝持感官覺受。行,是把想變成計劃、實行,行是一個微小、微細的東西,一般講行是指身、語、意的造作、行動,行有時也翻譯為思,自有它的深意。行是我們的身、語、意在製造我們自以為是的真實。色、受、想、行綜合起來也就是識。

佛教講五藴身是小我、肉身我,我們自認為這個“我”很重要,我很難受、我很快樂等等,其實我們凡夫想得那麼執着,以為真有個究竟確實的“我”,其實主觀的“我”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真實,執着人我是有問題的。外面的“我”,佛教稱為法我,即一切作為對象存在的事物,看、聽、想象這些精神作用都很真實,房子、天地、音樂也很真實。如果以肉身的我為界線,以內的是小我、人我,以外的是大我、法我。那麼我們都是很偉大的創造家,製造了人我與法我這兩個偉大的執着,並迷信其為真實,確實是真實的嗎?觀自在菩薩讓我們在修證時去發現這種真實不過是一種假相,這説明了“行”的作用。行就專司造作,造作就有假相,造作稱為緣起,緣起的東西就是假有,表面看來是有,其實是空的,所以我們説緣起性空。

識就是在緣起假有的過程中積累了經驗,形成了知識,這就是識藴。唯識宗認為識可以分為八個識,其中第八識阿賴耶識最重要。第八識也叫藏識,有貯藏的意思,它好比是個大容器,我們人生的一切就裝在裏面,人從生下來到死亡的一切情趣、活動、感受都是阿賴耶識的表現。第八識管轄其他的識。第七識稱末那識,專司認識的“識”,其實是專司認假成真,它專制造“我”,製造“人我”與“法我”。末那識伴隨着其他的識而共生,往往是有一個概念或境相,馬上就會產生出“對,它是真的”這種信念,這就是第七識在起作用。第七識是個“執我”的意根識,恆常執着一切識為實有實我,但它的這種執為實有是不真實的,所以第七識的心態為非量。第六識是意識,指概念、判斷、推理甚至夢境等。現在意識活動是越來越高級、精密、複雜,但從現在的'心理實況進行審察,不外乎還是那些概念、推理、判斷而已。它能概括前五識,並給各種境相按上名稱,比如詩詞、文章、新發明等等,都是意識層的內容。但這些新的、複雜的所謂知識大爆炸的東西,使我們感到很難受,剛學會一點,新的東西又出來了,好像老趕不上趟,這就是意識的特點與作用。前五識分別為眼、耳、鼻、舌、身,按現代哲學叫感性認識,佛教叫現量,是直接的用不着加什麼,如我一下子看見這盆花,顏色是紅的,是用不着去推理、比較。前五識是屬於自己的感覺,不能拿來與別人分享,同樣的東西,並不見得所有的人感覺都一樣,各有各的感覺,如眼睛,我有三年多的老花眼歷史,近的東西就看不清楚,而同學們就看得很清楚;聽覺也是如此,音樂家對每個音節之間的十六分之一的差別都能聽得出來,而普通人對半音就有些分辨不清。因此,每個人的現量是不一樣的。前五識叫自受用境,也叫自相。第六識叫比量,它的特點就是分享,譬如説,我們講名相——椅子,大家都會明白是什麼含義,所以是概念共享,第六識的境界也叫共相。

五藴,我們看得很真實、很重要,而觀世音菩薩通過深般若就發現了問題,特別是第七識照破後,它的實執性就被取消了,世界原來是一種空相,並不是實在的,包括內緣“人我”、外緣“法我”並不見得是實在的,都是緣起法產生的假相,這是很深的實際。當然我們也要努力,走觀音菩薩指的這條路,深入地觀察、深入地努力,希望我們都能照見五藴皆空,勘破我們內心的第七識、第六識。在緣起法中,把主觀感想認作客觀事實,純粹是顛倒夢想、自作多情,錯認主觀境相為外在實有,能如是覺照,就能體會到五藴皆空,不再認假成真,從痛苦中解脱出來。説直接些,就是第六識、第七識對我們的執着封閉得很兇,通過我們的觀察,打破這個封閉,即打破認五藴為實有的執着,就可以度一切苦厄。

2、達到的境界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一段是觀世音菩薩向我們介紹他觀察的成就,即所達到的清淨安寧的境界。

舍利子又叫舍利弗,是佛的大弟子之一,智慧第一。我們所看到的色是有實體的物質,把物質看空是有難度的,如何説色不異空呢?這就要通過深入的觀察。關於色與空的關係,我可舉幾個例子,也是我的學習與理解。我們看這些柱頭,離我們近的,看起來要高些,離我們遠的,看起來就矮些,這説明我們的觀察不太客觀,看見的色並不是外面的存在。假如我患有白內障,看東西的邊緣是模糊的,於是我就認為那些東西的邊緣是模糊的,同學們會覺得可笑,一定説那是我的眼睛有問題,並非外物生毛。佛經上就用患白內障的人看見月亮是長毛的東西來做比喻。現代學術上也提出:眼睛所看到的境界不是外面的東西,而只是這些東西在視覺上形成的一個圖像。所以,實際境相的顯示只是自己的一種視覺現象,或者叫視覺的精神現象,學過心理分析的人對此應該很容易理解,唯識宗叫識所變現。如果我們迷信看到的就是外面的真實,這就有問題。大家仔細地想想,既然我們看到的不是我們以為的那個外面的真實,那麼所謂的外在真實就不成立,將因為外在境是看不見的,外在感只是第六、第七識虛擬出的存在。六識、七識專門我們的主觀視覺圖像虛擬為外在的,這是不折不扣的顛倒見,將主觀境認作外在境。六、七識的虛擬是不能真正成立的,不成立就是空的。如果我是一個雙目失明的人,我就以為世界的真實就是黑的,這肯定不對,這只是我自己主觀的一個概念與印象而已。“以為是黑的”只是自己的假設、內心的虛擬,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色即是空”。

反過來,我們總要見點境界,即使是盲人,也有黑的境界,黑的境界也是一種境界,就像鏡子裏面的東西,動物園裏的大猩猩總往鏡子後面去撈卻什麼也撈不着,我們知道鏡子裏面沒有實質性的東西,但所映的相還存在着,也就是“空即是色”,所以我們的眼界都有空性的一面。這就有問題了,這就有強將主觀當客觀的“顛倒夢想”的大問題。當然,耳、鼻、舌、身、意都有類似的情況,不僅看見的有很大的問題,摸着的也有很大的問題。心理學家做試驗,用三個水盆倒入不同温度的水,左邊是燙水,中間是温水,右邊是涼水,他把左手放在燙水裏,右手放在涼水裏,左手感到燙,右手感到涼,這種感覺好像很客觀,然後他同時把兩隻手放進中間的温水中,左邊的手則會感到涼,右邊的手則會感到熱,同樣的温水,同樣是自己的手,伸在同樣的水裏,感覺卻不同。這説明我們觸覺的外面真實也一樣有問題。外面的存在歸根結底是我們第六識、第七識執着感官境虛擬出來的概念境,而我們往往不知不覺,這在佛教上叫攝、所攝計着。攝是第六、第七識能攝持感官境界之心,所攝就是前五識的境界,可以被第六識的概念、第七識的實有感所攝持,計着就是第六、第七識攝前五識和合產生外在實有感。這就是緣起法的最大奧祕,所謂的外在實有是假的,故緣起性空。

這個彎子一下子不好拐,我只是想把這些問題提出來,告訴大家我們所感覺的外面的真實世界是有問題的,是一種錯覺。我們一旦達到了觀世音菩薩啟發我們的空靈境界以後,即悟入五藴皆空後,就會有一種定的感覺,定在空靈的境界上,那我們原來糊里糊塗以為外面是真的,突然覺得不那麼真,所謂的真很大部分是由我們的知見、概念製造和虛擬出來的。外在世界的真實性只是我們的知見、概念的虛擬,一旦把它打破,就有一個空靈的境界,觀世音菩薩把這個空靈的境界如實地給我們展現——“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就像鏡子一樣,雖然有相,但後面沒有實體,這就是所謂的性空。外在真實性空,有相而沒有實體,到了性空這個定的境界,就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能説它是垢,鏡子裏的大糞,能説它是垢的嗎?能説它是淨的嗎?但它確實是大糞。如何理解不增不減?將我們的生命看成是個容器,那它既沒有遺漏孩提的時候,也沒有遺漏少年、成年、老年的時候,不會減少一點,也不會增加一點,雖然小孩讓位少年、少年讓位成年,但都只是在展現,全面展現我的空相;就像一年四季,春天到了,就好像冬天沒有了,實際冬天一樣是有的,並不由於被代替而沒有;現代科技的全息觀念,四度空間就有這些理念。這些比喻只是為了方便理解,比喻歸比喻,與實際證悟是兩回事。

觀音菩薩達到覺悟後,啟發我們一個空的定相,空就是定相,定相就是空,而這個定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死板。如果我們人生是八識的一個容器,它不是一個僵化的容器,它在運動裏容納運動,用人生來觀察人生,用過程來容納過程,用禪宗的話講叫“全程是空,全空是程”,所以説這個空是活的。觀音菩薩到了八地以後,是不動地,是動中的不動。就算我們達到這種境界,但還是不夠的,因為八地以後還有九地、十地、如來地,還得努力。

3、悟後起修

經文先講世間法的空性,包括五藴、十二處、十八界的空性;然後再講出世間法的空性,包括緣覺乘十二因緣也是空性,不可執於教條;接着講聲聞乘的空性,也不可以執着教條;最後是大乘、菩薩乘的空性,對六度也不可執為僵化的教條,《金剛經》也説“佛説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從而徹底地破除一切心理偏執,才“是名般若波羅密多”。“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這一段就是一般人講的悟後起修,雖然我們沒怎麼悟,但還是要修,因為這裏面講的還是人世間的問題。

題解 篇三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般若”是智慧,“波羅蜜多”意思是到彼岸。我們現實有很多煩惱,生老病死、環境污染、經濟拮据、人際關係的壓力等等。年輕人可能病痛苦惱要少些,但還是有求不得、愛離別、怨憎會等痛苦,比如和自己不喜歡的人相處時的不愉快、自己拼命努力也達不到目標的那種失意。佛法的意義在於能夠把我們從苦惱中解脱出來並獲得提升,從某種角度來講,佛法幾乎是唯一能把人從痛苦中解脱出來的學問,對症下藥是佛教存在的重大價值表現,我個人以為不能完全用宗教的角度來認識佛教。佛教解決的是實際問題,像生活中的煩惱、苦悶與痛苦都是實際問題,我們不要停留在信仰與研究的層面,而是要用般若的方法,用“智慧觀照”這種可行的實踐來解決這些問題。“波羅蜜多”就是到彼岸,到了彼岸便解決了這些痛苦。

淨慧老法師給我們透露了很重要的信息,就是此岸與彼岸離得並不是很遠,正如俗話所講的“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這句話大家比較熟悉,但做起來卻有個過程,因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名利、飲食、男女等等確實有很大吸引力。我的老師本光法師曾講過:“人類的文化、文明是很可愛的,但都是開在煩惱基地上的鮮花。”藝術也好,原子彈、核武器也好,都是開出來的鮮花,在人世間有它的用處,但從究竟的層次上講,它的價值也不見得有那麼高,特別是對具體的個人而言,無論是多麼重大的科技發明,在自己病痛或者生死攸關的時刻,未必有多大的用處。我是位醫生,我懂得有些病到了後期是很痛苦的,一切的榮譽、地位、金錢都無法解決這個痛苦,到那時佛法帶給你內心的安定、安寧、安詳、自在、超脱才顯得特別重要與親切,這就是佛教的好處。有些知識分子問佛教還能存在多久,我想只要人還有煩惱與痛苦、還有生與死這些問題的存在,那麼佛教就會存在,因為人的心靈需要安慰,渴望獲得安詳與解脱。

《心經》的心字,用現代語講,就是意識流,我們一輩子是在意識流裏生活,也可以説這就是我們真實人生內在的路徑。我們腦子裏起起伏伏,全是概念、理論、推論、歸納、評價、分別等等,一輩子都在自覺不自覺地搞這些活動,這就是心,就是心地。這個心地很缺乏自覺性,佛教批評它是“無明住地”,也有叫“住地無明”。有的人從國小讀到博士後,水平很高,不承認自己有無明,實際上知識、知見這一層次的意識形態是隻知外、不知內,這個意識流老是往外湧,攀緣外面種種情況進行分別知見。絕大多數的時間裏,我們都是缺乏自我覺察,如果我們能對自己的意識流——即知識、知見、感情等進行觀察,就會有覺醒的感受,這就是自覺性。

我們也可以把自己內部的意識流看成為一部經,這部經貫穿着我們的從生到死,貫穿在我們起起伏伏的一切有意無意的意識活動中,這部經我們自己沒有去讀,而老是去鑽外面的東西,這本書正好像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雖然它很親切,離我們很近,但我們實在沒有把它看懂。觀自在菩薩就是讓我們把自己的思想扭轉過來,認真反省,看看我們自己;觀自在菩薩給我們做了榜樣,看自己的作用就是要把我們從痛苦中解放出來。“觀自在”就是這麼一個既簡單又實際的作用,它通過反省觀照的智慧而達到解脱人們痛苦與煩惱的目的。

《心經》是研究人的意識形態活動的經典,用通俗的語言來説就是觀世音菩薩讓我們看自已這本書,看我們自己心靈的這本書。這也就是老法師倡導的“生活禪”,看清楚了就是過“禪生活”,是我簡單理解。我們常説要把佛教拉得與我們近一點,我們的心和我們很近了吧,關鍵是要去觀察,以《心經》為具體指導,通過反省、自覺,把我們的心觀察好,我認為觀世音菩薩就是這樣以身作則地教化我們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