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爬天都峯》課堂實錄(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W

《爬天都峯》課堂實錄(多篇)

《爬天都峯》教學實錄 篇一

困難面前,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於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美麗的大自然對孩子來説,總是充滿親和力,他們總想投入其懷抱,去感受它的神奇力量。

我把課文分成三大板塊,由爬山的情形引出兩次“我”和老爺爺的對話,並把朗讀和體會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起到以讀促思,以思促説,以説促情的目的。

[教學過程]

[片斷一]

出示語段:我站在天都峯腳下抬頭望: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師:老師將你們引到了天都峯腳下,你們會用你們的眼睛,腦袋感受到什麼呢?

生自由邊讀,邊看圖感悟。

生交流後彙報。

生1:天都峯真高啊!

生2:天都峯真陡啊!

生3:天都峯真懸啊!

生4:天都峯真奇啊!

生5:天都峯真美啊!

……

師:同學們真棒,從作者的文字中讀出了天都峯的這麼多特點。那麼你能用你的語言把它們讀出來嗎?

學生練讀,指多名學生朗讀。

師:生讀法極多,各有千秋,天都峯似乎真在我們眼前了。

[教學反思]

1“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新課標指出:閲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 在讀 中 受到情感的薰陶……讀會讓文字裏的很多內容跳出來。“跳”出來的便是學生悟到了的,在片段一里我結合圖,引導他們想象和感悟。從較為簡單的文字裏,生卻讀出了天都峯眾多的特點,令人欣慰。我想邊讀邊悟,天都峯的一切也就刻在了學生的腦海了。

[片斷二]

分角色朗讀“我”和老爺爺的第一次對話。

兩名學生對讀,師生對讀,男女對讀,

師:此時的老爺爺會怎麼想呢?(師故作深思狀)

生1:這麼小的小姑娘都敢爬,我的年歲比她大,該給她做個榜樣。

生2:我怎麼能輸給一個孩子?

生3:這麼高的山,我老胳膊老腿的怎麼爬得上去?這麼小的姑娘都敢爬,我一定得試試。

……

師:是啊,“不爬天都峯,等於一場空”。老爺爺懷疑自己的能力,可眼前的小女孩讓他敬佩,他受到了鼓舞。

師:那小朋友心裏又會是怎麼想的呢?

生4:天啊,這麼高的山,我一定爬不上了,老爺爺爬得上去嗎?

生5:老爺爺都敢爬,我可不能輸給老爺爺,那太丟人了。

師:猜一猜,他們都能爬上去嗎?説説你猜測的理由。

[教學反思]

引導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想象,體會人物的內心,從而讓學生豐富語言,受到文中情感的激勵,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合理,語言豐富,課文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我引導學生從讀中去思考,課堂氣氛比較活躍。

[片斷三]

請兩名學生配動作表演讀“我”和老爺爺的第二次對話。

師:聽了兩名同學的對話,討論:“我”和老爺爺為什麼互相道謝?

生1:老爺爺本來不敢爬,看到這麼小的孩子敢爬天都峯,他才有勇氣爬天都峯的。

生2:小朋友開始很害怕,看到年紀這麼大的老爺爺來爬天都峯,受到鼓舞才有勇氣爬上天都峯頂的。

師:老爺爺和我本互不相識,能夠互相學習,戰勝困難,你在生活中遇到了這樣的情景嗎?

《爬天都峯》教學實錄 篇二

一、教學背景分析:

《古詩兩首》是新課標人教版國小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第四課內容, 本課中的兩首古詩《贈劉景文》、《山行》都是描寫秋景的。讀了之後,我們會被詩中所描繪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贈劉景文》寫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敗,橙黃,橘綠,色彩鮮明,突出了秋天的特點。其中描寫菊花傲寒鬥霜的氣慨,間接表達了對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秋色圖。內容形象生動,色彩明麗,尤其“霜葉紅於二月花”給了使我們以美的享受。兩首詩都配有插圖,便於對詩意的理解。

二年級的學生雖小但對於古詩的瞭解並不少,這兩首詩有不少學生早已會吟誦。教學時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經驗,創設特定的情境,在反覆誦讀中,引導學生感悟詩的意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其他古詩,激發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豐富學生的積累。

二、課程整合思路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揭題導課”這一環節,利用光盤資源出示“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所描繪的情景,使學生進入學習情境。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意思時利用教學課件中的“電子詞典”,幫助國小生識字寫字。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時利用可件出示課文中的重點句子和當時他們斟酌詩句的過程,使學生理解推敲的含義,突破教學重點。

三、教學設計:

課題爬天都峯授課人 授課班級三年級課型精讀課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目標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峯”等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峯頂、似乎、忽然”等12個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4.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教學重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2.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教學難點4.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教學準備1.生字卡片。2.教學掛圖。3.收集有關黃山天都峯的vcd、圖片、文字介紹等。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讓學生通'過查字典,認識生字,瞭解字義,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教學過程:

一、學生初讀課文,查字典自學生字。

回顧自學生字詞的方法步驟。

1.讀:自讀課文。

2.畫:畫出文中生字詞。

3.查:用音序查字法從字典中查找所學的生字。

4.找:根據詞義,從字典中找出難解字的字義。

二、指名按自然段讀文,檢查自學情況。

1.讀準字音:

2.注意字形:

3.理解詞意。

(1)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鼓舞:使振作起來,增強信心或勇氣。

終於: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以後出現的情況。

奮力:充分鼓起勁來。本文指努力向上登攀。

汲取:吸取。

猶豫:拿不定主意。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本文指白髮蒼蒼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峯。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三、自由讀文,鞏固生字詞。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講讀全文,教育學生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奮發向上的勇氣和力量,培養他們從小不怕困難的品格。

2.掌握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交流資料。

同學們去過天都峯嗎?誰能介紹一下有關天都峯的資料?(去過天都峯的同學可説説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沒去過的同學可介紹一下自己從網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資料。)

如:天都峯:是黃“七十二峯”中的最險峻的三大奇峯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階約有1.5公里長,坡度在70度之上,最險處近乎於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遊客望而生畏。1934年才修鑿了石凳,增設了鐵索。解放後又修鑿了1000多級石階。

天都峯最險處是鯽魚脊。它是一道長約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二、圍繞課題,質疑。

1.誰爬天都峯?

2.怎樣爬天都峯?

3.在爬天都峯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

4.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

……

三、帶着問題學習課文。

1.瞭解大意: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主要寫誰爬天都峯?帶着問題默讀課文。

(本文主要寫了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我”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峯的事。主要寫"我"和老爺爺。)

2.理清思路:小組討論,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爬天都峯之前的情景?(1-5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是寫爬天都峯之中的事?(6-7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爬天都峯之後的對話(8-10自然段)

3.抓住山峯險勢,通過朗讀,理解“我”的心理。

“我站在天都峯腳下抬頭望:啊,頂峯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告訴我們峯頂很高,是運用誇張的手法,寫出天都峯高聳入雲”“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寫出了石級壁陡實指天都峯之險。“掛”是直上直下的意思,作者用“我爬得上去嗎?”寫出了自己在險峻山勢面前擔心,怕爬不上去,用“發顫”寫出了當時害怕的心理。

在朗讀時一是讀出山勢的險峻、陡峭;二是讀出來作者心理的緊張與擔心。

4.抓住“奮力而攀”,通過朗讀體會登峯之艱難。

①“我奮力向峯頂爬去。”“奮力”讀時要加強語氣,讀出充分鼓起勁來,盡所有的力量爬。

②“一會兒攀着鐵鏈上;一會兒手腳並用向上爬……”兩個“一會兒”讀出作者爬山時不怕累,巧用爬山方法,歷盡艱辛克服各種困難。

③“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峯頂。”“爬呀爬”,爬山是何等的不容易。“終於”是奮力的結果,還能表現出“我們”經過巨大努力之後爬上了天都峯的快慰心情。

把帶點詞的語氣讀出來,從而體會到:要攀登高峯,必須奮力向上,勇於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5.抓住“互相道謝”,通過討論,明白登山成功之理。

同桌交流,談談自己對“我”及爺爺説的話的理解。

①"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這句話肯定了“我”爬山的勇氣對老爺爺行為的影響。“居然”是説老爺爺能爬上天都峯是出乎意料,根本沒有想到的。

②“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才有勇氣向上爬的!”這句話告訴我們“我”由望峯生畏到堅定信心直至爬山成功,勇氣來源於老爺爺的行為鼓舞。

通過交流,由此得出他們都是在對方的鼓舞下,爬上頂峯的。

6.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爸爸的話。

(1)自己動手畫出爸爸説的話,認真讀一讀,“汲取”是什麼意思?(吸取)

(2)爸爸説的話“真有意思”你怎麼理解?

(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相互鼓勵,相互學習。)

(3)爸爸為什麼説這句話?(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

四、總結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要善於從別人身上獲取力量,增添勇氣,把事情辦好。

五、課外拓展。

(1)開展以“當我們遇到困難時”為話題的討論會,可蒐集一些典型事例交流。

(2)開展“黃山風景圖片展”活動或出一期牆報、手抄報專刊。 板書設計                        奮力         高             一會兒天都峯       不再猶豫   手腳並用    互相鼓勵 汲取力量         陡             爬呀爬                        終於       (猶豫)        (不再猶豫)課後反思

《爬天都峯》教學實錄 篇三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按住ctrl鍵 點擊查看更多國小資源

初讀課文,讓學生通'過查字典,認識生字,瞭解字義,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教學過程:

一,學生初讀課文,查字典自學生字。

回顧自學生字詞的方法步驟。

1.讀:自讀課文。

2.畫:畫出文中生字詞。

3.查:用音序查字法從字典中查找所學的生字。

4.找:根據詞義,從字典中找出難解字的字義。

二, 指名按自然段讀文,檢查自學情況。

1.讀準字音:

2.注意字形:

3.理解詞意。

(1)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鼓舞:使振作起來,增強信心或勇氣。

終於: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以後出現的情況。

奮力:充分鼓起勁來。本文指努力向上登攀。

汲取:吸取。

猶豫:拿不定主意。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本文指白髮蒼蒼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峯。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三,自由讀文,鞏固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講讀全文,教育學生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奮發向上的勇氣和力量,培養他們從小不怕困難的品格。

2.掌握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交流資料。

同學們去過天都峯嗎 誰能介紹一下有關天都峯的資料 (去過天都峯的同學可説説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沒去過的同學可介紹一下自己從網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資料。)

如:天都峯:是黃“七十二峯”中的最險峻的三大奇峯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階約有1.5公里長,坡度在70度之上,最險處近乎於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遊客望而生畏。1934年才修鑿了石凳,增設了鐵索。解放後又修鑿了1000多級石階。

天都峯最險處是鯽魚脊。它是一道長約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二,圍繞課題,質疑。

1.誰爬天都峯

2.怎樣爬天都峯

3.在爬天都峯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

4.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

……

三,帶着問題學習課文。

1.瞭解大意: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主要寫誰爬天都峯 帶着問題默讀課文。

(本文主要寫了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我”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峯的事。主要寫“我”和老爺爺。)

2.理清思路:小組討論,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爬天都峯之前的情景 (1-5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是寫爬天都峯之中的事 (6-7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爬天都峯之後的對話(8-10自然段)

3.抓住山峯險勢,通過朗讀,理解“我”的心理。

“我站在天都峯腳下抬頭望:啊,頂峯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告訴我們峯頂很高,是運用誇張的手法,寫出天都峯高聳入雲“”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寫出了石級壁陡實指天都峯之險。”掛“是直上直下的意思,作者用”我爬得上去嗎 “寫出了自己在險峻山勢面前擔心,怕爬不上去,用”發顫“寫出了當時害怕的心理。

在朗讀時一是讀出山勢的險峻,陡峭;二是讀出來作者心理的緊張與擔心。

4.抓住”奮力而攀“,通過朗讀體會登峯之艱難。

①”我奮力向峯頂爬去。“”奮力“讀時要加強語氣,讀出充分鼓起勁來,盡所有的力量爬。

②”一會兒攀着鐵鏈上;一會兒手腳並用向上爬……“兩個”一會兒“讀出作者爬山時不怕累,巧用爬山方法,歷盡艱辛克服各種困難。

③”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峯頂。“”爬呀爬“,爬山是何等的不容易。”終於“是奮力的結果,還能表現出”我們“經過巨大努力之後爬上了天都峯的快慰心情。

把帶點詞的語氣讀出來,從而體會到:要攀登高峯,必須奮力向上,勇於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5.抓住”互相道謝“,通過討論,明白登山成功之理。

同桌交流,談談自己對”我“及爺爺説的話的理解。

①”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這句話肯定了“我”爬山的勇氣對老爺爺行為的影響。“居然”是説老爺爺能爬上天都峯是出乎意料,根本沒有想到的。

②“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才有勇氣向上爬的!”這句話告訴我們“我”由望峯生畏到堅定信心直至爬山成功,勇氣來源於老爺爺的行為鼓舞。

通過交流,由此得出他們都是在對方的鼓舞下,爬上頂峯的。

6.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爸爸的話。

(1)自己動手畫出爸爸説的話,認真讀一讀,“汲取”是什麼意思 (吸取)

(2)爸爸説的話“真有意思”你怎麼理解

(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相互鼓勵,相互學習。)

(3)爸爸為什麼説這句話 (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

四,總結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要善於從別人身上獲取力量,增添勇氣,把事情辦好。

五,課外拓展。

(1)開展以“當我們遇到困難時”為話題的討論會,可蒐集一些典型事例交流。

(2)開展“黃山風景圖片展”活動或出一期牆報,手抄報專刊。

《爬天都峯》教學實錄 篇四

各位領導、老師上午好:

今天我為大家説的是人教課標版國小語文第五冊第一單元第三課《爬天都峯》。這是學生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學習的第一組第三篇課文,通過本組教學,幫助學生儘快地適應中年級的語文學習,逐步完成由低年級向中年級教學的過渡。因此這一組教材是低年級和中年級兩個年段語文教學的接口處,而這篇課文是第三篇精讀課文,所以它在本單元是舉足輕重的。

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描寫了在暑假裏,“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峯,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於一起爬上了天都峯。課文向人們揭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於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

這篇課文分兩課時教學,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自學生字詞,檢查評議,書寫生字。

這裏我單説第二課時:提示課題,提出學習任務讀議結合,理解重點句段,依據板書,弄清全文之間的聯繫。

根據課標3——4年級的階段目標要求,要求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注重體現人文精神。根據三年級學生具有初步理解詞句意思的能力,學生能初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我仔細閲讀教材內容後,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讀6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這在第一課時已經完成。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這在第一課時也已經涉及,第二課時繼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討論重點句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認真讀書,邊讀邊思考的好習慣。

(2)在自讀中瞭解課文內容。

(3)在討論中領悟重點句的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要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感受征服困難的快樂,培養戰勝困難的勇氣。

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認真讀書,邊讀邊思考的好習慣。

2、理解“我”和老爺爺的兩次對話。

3、讀懂課文最後爸爸所説的話的意思。

我是如何把教學目標與遠程教育資源結合在一起的呢?下面我就説説教法運用。

一、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訓練思維。針對教學內容,我打算在教學中充分藉助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形象思維訓練。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網絡環境下語文學習方式給傳統的語文教學帶來新的挑戰。我選的這篇課文《爬天都峯》非常有必要讓多媒體輔助教學,因為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到過黃山,沒有爬過天都峯。圖文並茂、聲色俱佳的虛擬現實世界,成為溝通學生經驗和語言文字的橋樑,學生可以有效地調動多種感覺器官,達到聲色俱佳,視聽相關的求知新境界。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從圖中理解體會,教師通過“教、扶、放”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通過小組合作、畫一畫等方式使其樂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通過教給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下面我再談談學法,教學相長,教法與學法往往是相輔相成的,本節課的學法歸納為十六個字:腦動心到,心口一致,合作交流,疑難共解。

下面我再談談教學程序與應用:

一、導入新課時,以境激趣,交互立體的“爬”

我先以質疑的方式,引入課題。這裏,我以一個“爬”字,問學生:“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了什麼呢?”,構建了一個引力強勁的磁場,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牢牢抓住了孩子的心,讓孩子帶着對天都峯,對整篇課文的好奇去主動地、專注地、興致勃勃地去讀。

二、質疑探究時,以境解疑,交互立體的“天都峯”。

我通過多媒體展示遠程教育資源中天都峯的圖片,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讓學生體會到天都峯是怎麼樣的?有什麼特點?引出天都峯的高和陡。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文中的重點語句,聯繫上下文理解“奮力、手腳並用、終於”等詞句,體會“我”和老爺爺爬天都峯的不容易,並注重語文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同時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三、體驗內化時,現境動情,交互立體的“汲取”。

我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語言描述,繪畫展示,和表演等活動,來再現與課文相關的情境,並利用角色效應讓學生自己去琢磨、去嘗試、去發現、去感悟、去動情,去進一步深刻感悟爸爸的這句話,用自己的形式去詮釋着這個“汲取”,巧妙地突破了本課的重、難點。

四、文本空白處,拓境悟得,交互立體的“老爺爺”。

在這課的教學中,老爺爺的一系列想法和做法,是文本的空白。而我在這裏設計了一個看似簡單實則很有價值的情境“假如你是文中的老爺爺,你也來寫一篇《爬天都峯》,讓孩子用自己的思想見解、學識才智、趣味情感來充實文中的人物或事物,來拓展文本的情境,並使自己的認識昇華,創設出更新,更完善的意境,得到新的感悟和收穫。

下面,我再來説説板書。

板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爬天都峯》一文的板書設計清晰地展示出課文的主線,體現教學重點和難點。

最後,我再來談談我本節課的設計理念:

1、利用豐富的遠程教育資源,讓學生享受優秀的教學服務。

2、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生動形象的畫面,能幫助學生解決重點難點。利用多媒體的優勢,營造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主體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對於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可根據媒體上提供的內容找到答案。例如:天都峯的特點學生就可以在多媒體中找到。

3、國小語文課是一門基礎課程,學生通過對詞句的理解,基礎知識的訓練,最終歸宿到能力的培養,這樣的方法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把鑰匙,正如葉聖陶老先生説的“教是為了不教”。

我的説課完了,謝謝。

《爬天都峯》教學實錄 篇五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描寫了在暑假裏,“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峯,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於一起爬上了天都峯。課文向人們揭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於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課文中以吐泡泡的形式對“終於”一詞的理解作了提示,目的是讓學生讀到這裏,能聯繫上文理解“終於”的意思,體會“我”和老爺爺是如何克服了種種困難爬上天都峯的。

課文中的許多兒童語言,內涵豐富,細細咀嚼,令人回味。課文中運用了大量的對話,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從這些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我”由開始的猶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堅定信心,再到戰勝困難,登上天都峯的心理變化的過程。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使學生從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中體會到在困難面前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要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二是繼續學習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方法,體會一些句子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我”爬天都峯的過程。難點是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爬天都峯》教學實錄 篇六

《爬天都峯》一課主要講了天都峯的高和險以及我和老爺爺相互激勵解決困難爬上天都峯的。通過對課文的朗讀體會善於從別人身上相互學習、相互激勵、共同進步解決困難的道理。

課堂上,我首先對生字和詞語檢查過關,然後就把重點放在朗讀感悟上。這一課中我把朗讀感悟重點放在了對天都峯的高和險上以及我和老爺爺相互激勵的話語上面。這裏重點説一直對於第二自然段日的教學。在體會天都峯的高和險上,我讓學生多次朗讀第二段,在讀中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體會。如:“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體會天都峯的高;通過“掛”等詞體會天都峯的陡。       但是在找一找這些詞語時,卻碰到了一些困難,尤其是對於“掛”這個詞語,很多小朋友不能理解,因此花在這裏的時間就相對多了些,最後我希望通過知識的遷移來使學生理解,我舉了《望廬山瀑布》的例子,通過這裏的“掛”字來使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掛”字,由於學生已經學習過了《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所以這樣一來就比較容量理解了,我也認識到有些東西的學習對三年級剛升上中段的學生不能太強求了,要通過知識的遷移和感性的事物的幫助才能行!

爬天都峯》教學反思

今天上課用兩個課時講了《爬天都峯》這一課。開課時以《黃山奇石》一課為導入,本計劃讓學生把這篇課文回憶着背一下,結果學生都忘得差不多了,於是我只得引學生背了其中的一段,學生回憶起當時的金雞叫天都了。接着以爬山的前後為線引導學生進行朗讀理解。在找自然段時,學生先講學生們説前兩段是爬山前,三到七是爬的過程,我當時覺得學生説得有道理,就很贊同,然後我們就這樣進行了練習朗讀及指導,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我抓住小女孩和老爺爺的對話和動作,説明他倆在比,這一點學生體會得較好,邊想象了當時的情況邊述説,不少學生都覺得這兩個人很有意思大笑起來。學生在讀"我奮力向峯頂爬去……"時我讓他們做動作並想象,學生讀得有的都出了汗,接着讓他們對比想象爺爺爬時的樣子。有的學生就開玩笑似的説,爺爺也很奮力像老猴子一樣……惹得我和其餘學生忍不住哈哈大笑,本想忍住笑再找幾個説一説,但卻和學生一樣笑得肚子疼,這時候老師不像老師,學生不像學生了,過了一會兒我忍住笑説:"看來同學們都認為老爺爺也很努力,所以他們爬呀爬,終於爬上了山頂。"然後進行讀七八九段,學生就學會了對比。

在指導讀六七自然段時,有個學生提出來個問題"為什麼要用"爬"字呢 山上不是有台階還有扶的鐵鏈嗎 "當時我就鼓勵説:"她提的問題很有思考價值,她真動腦子!"然後我和學生一起討論了一下,通過看天都峯的高等,學生知道因為山太高太陡,所以直起身子走可能走不動,大都是像猴子一樣爬的,所以用爬山。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瞭解到課堂必須有一個主要目標把這個目標記在心裏,讓學生每上一節課就有一些收穫。

《爬天都峯》教學反思

濟源市軹城鎮東天江國小馬小隨

上了三年級的《爬天都峯》一課後,感覺很費力。靜下心來認真思考:由於剛剛升入三年級的國小生年齡小,知識積累有限,很多東西都還是一無所知。需要教師多想辦法,在學習方法上多加指導,才能有效地提高效率。

一、讓學生學會質疑。

愛因斯坦説:“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讓學生學會質疑,無疑會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為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因此我在教學本課時,讓學生在掃清字詞障礙的基礎上,提出課文中自己認為重要的問題,由師生共同研究解決。從實際情況看,學生所提的問題大多都是文中帶有問號的句子。但我也認真地做了引導回答。從整堂課看,學生所提的問題有價值的問題不多。這些問題也許在成人的眼中都看似無用的東西,可在兒童的眼中恰恰是最有用的、最有價值的“寶貝”。因此,我認為我們不應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這些“小兒科”的問題,如果用兒童的眼光去看,會發現他們所提的問題都是豐富的“金礦”。將來隨着學生能力的提高、知識面的拓展,“金礦”經過細挑煉,會煉出金燦燦的高純度的“金子”。教師要做的是多指導學生如何去發現問題的方法,同時更要保護好學生提問的積極性,而不能因為學生所提問題沒有價值不去做這項工作,是否也存在“因噎廢食”的道理。

二、學會閲讀和寫作的方法。

語文課本中所挑選的課文都文質精美,不僅僅有識字、礪志的功能。我們還要做的是從作者行文的精妙構思中,教給學生閲讀和寫作的方法。

眾所周知,低年級的學生以識字教學為主。對如何自主閲讀文章並從中學習寫作的方法是教的很少的,因此我們必須側重這方面的教學。因為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知之甚少,教師該講解的一定要講解,不能一味追求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因為他們還沒有這方面的能力,在學生的頭腦中還,沒有這種觀念。我認為有效的講解,能為學生將來的“自主探究”學習,提供有效的保障,使之更加行之有效。

飯是一口一口地吃,學習也是一點一滴地積累。古語云“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有從點點滴滴入手培養學生的能力,才能讓學生少走彎路,大放熠彩。

《爬天都峯》課堂實錄 篇七

一。揭題,勾畫心中的天都峯

1.師:上課時,我們學習了第3課的生字新詞,接下去我們來深入理解課文,一起隨着課文中的小姑娘去爬一爬天都峯,看看我們能有什麼收穫?

現在,我們來到 了天都峯腳下,站在天都峯腳下 ,我看到—(引讀第二自然段)

2.學生勾畫心中的天都峯,點評交流

師:你們覺得這位小姑娘用語言描繪出了天都峯的什麼特點?

生:(答)

師:一個掛字讓你感覺到了什麼?

生:(答)

師:為什麼作者要在這兒寫天都峯的高和險呢?

(小組討論)

師小結: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目的在於突出爬天都峯的困難,暗示爬天都峯要有勇氣和力量。

3.看書觀察天都峯

師:你們看書上這幅圖,天都峯這麼高,這麼險,那我們能用自己的朗讀表現出來嗎?

好,誰試着讀一讀第2自然段?

(指名讀→齊讀)

師:(過渡)天都峯比雲彩高,而且筆陡筆陡,爬天都峯難呀,難於上青天,我站在天都峯腳下會想些什麼呢?

生:(答)

師:是呀,很多遊客都和這個小姑娘一樣,抬頭望着天都峯,害怕了,猶豫了。

師:能爬上天都峯的,都是勇士呀!這個小姑娘有沒有爬 上天都峯呢?她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是什麼力量讓她勇敢地爬上天都峯頂?我們來看課文。

二。深入讀。議。理解我和爺爺爬上峯頂的過程

1.師:請大家快速閲讀課文,第3自然段到最後,用筆把小姑娘是怎麼爬上天都峯的句子用橫線劃出來。

(生自學)

2.交流,指導感情朗讀。

(1.)生:讀找出的句子。

(2.)師: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小姑娘在爬山的過程中還會有什麼樣的動作?

(3.)請用上“我奮力向峯頂爬去,一會兒(       ),一會兒(      ),”來説一説你想到的動作。

(4.)仿照這句話來説一句話。

(5.)就這樣,,爬呀爬,小姑娘終於爬上了天都峯頂,老師看到有的孩子讀的時候笑眯眯的,就像自己也爬 上了峯頂一樣。請大家再讀一讀7自然段。

3.想象説話:

師:那麼老爺爺又是怎樣爬天都峯的呢?你好像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生:(説)

師:“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峯頂。”大家覺得老師讀的和課文中有什麼不一樣嗎?

生:沒有“終於”二字。

師:句子中有了“終於”這個詞,讓你感覺到什麼呢?請你們自己試着讀一讀7自然段,讀完之後,同桌交流一下體會。

(學生談體會)

師:那你能通過讀把你的體會表現出來嗎?

(指名讀→齊讀)

三。啟發想象,回顧前文,理解我和老爺爺是互相鼓舞,爬上天都峯的。

1.師:站在天都峯頂,我,老爺爺,爸爸説了些什麼?

(指名説→分角色讀)

2.師: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請提出來。

生:(提問題)

3.小組討論這些問題。

4.彙報,交流

(1)師:交流前,讓我們再回到前面,小姑娘來到山腳下時,看見那高陡的天都峯,心裏是什麼感覺?是什麼力量使她有勇氣要爬上去?

生:(答)

師:這是一位怎樣的老爺爺?

師:這時,小姑娘心裏會怎麼想?

那麼老爺爺呢?看到“我”這樣一位小姑娘也來爬天都峯,心裏又是怎麼想的?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當時他們的對話。

(2)出示對話,指導朗讀,強調“也”字,從中體會到什麼?

(3)師在爬山途中,當他們覺得累得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想象一下,他們又會怎麼互相鼓勵呢?

(學生想象回答)

師:對,他們始終在互相鼓勵。所以,他們要互相道謝,讓我們再來讀讀他們互相道謝的話。(男女生分角色讀對話)

師:看,這一老一小謝得多真誠,所以爸爸要説“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現在你明白爸爸説的話的意思 了嗎?爸爸笑着説的話是對這一老一小的讚揚,讓我們學着爸爸,也笑着來讚揚這一老一小吧!

(生齊讀爸爸的話)

四。總結明理,拓展延伸

1.你從“爸爸”所説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

2.教師引導:我們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許多遊人,有的人望着險峻的天都峯退縮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猶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該如何前進……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峯”中的感受介紹給大家,讓每個遊客堅定爬天都峯的決心。

(學生説感受)

3.小結:聽了你們的話,我想這些遊客一定會像小姑娘一樣不再猶豫,一定也會爬上天都峯的。願我們班的小朋友也能戰勝學習,生活中的一切困難,最終攀上科學的高峯!

《爬天都峯》教學實錄 篇八

今天第二節課我講了《爬天都峯》這一篇課文。上課沒多久,我就看見有隻手舉得高高的,我一看,原來是羅偉豪,他可是我班最喜歡提問的孩子。我請他起來説話,他提出個問題“課題為什麼要用“爬”字呢?為什麼不用“登”呢?山上不是有台階還有扶的鐵鏈嗎?”當時我就鼓勵説:“你提的問題很有思考價值,你真愛動腦筋。同學們,我們都來幫助羅偉豪解決這個問題,好嗎?”“好!”同學們異口同聲地答應了。首先我就讓學生們瞭解什麼叫“爬”。“爬”就是手和腳一齊着地走路;爬行,匍匐。軀體貼地(如蟲、蛇、龜)緩慢向前行。接着,我引導學生朗讀全文,在課文中找出答案。同學們都自主地組成了小組,自由地朗讀起課文來。

“誰能告訴羅偉豪同學,你在書上找到什麼答案。”有的同學説:“我從書上知道了天都峯很高,峯頂在雲彩上面呢!”也有的學生説:“天都峯不僅高,而且陡,登山的石級和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聽到同學們的回答,我及時給予肯定:“是啊,天都峯真是又高有陡啊。我在網上找到了有關天都峯的資料,讓我們一起走近──天都峯。”同時,我還利用多媒體出示天都峯的畫面,並附有天都峯的簡介:“天都峯是黃山“七十二峯”中最危險的三大奇峯之一。天都峯有‘非鳥難落腳,猿猴愁攀登’之説。”看着看着,同學們都發出了一聲聲感歎:“啊,這麼高啊。”“這麼筆陡的石級真險啊,我如果在上面,腳一定會發抖的……”在同學們議論時,我就想引導學生親身去體驗一番。“如果這時你正站在這石級上,你會想些什麼呢?”問題還沒有説完,同學們紛紛搶着舉起手來:“我肯定會很害怕。”;“我一定會緊緊抓着鐵鏈不鬆手。”;“我會低着頭看腳下的,不會轉頭去看後面的。要不就會掉下去的。”大家都哈哈大笑,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是啊,這麼又高又陡,而且很險的山峯,真叫人發顫啊!就象剛才陳彥傑説的那樣,這樣的山峯我們不可能直起身子走,只能緊緊地抓住鐵鏈,慢慢地向上‘爬’,所以作者在這裏用了‘爬山’而不是‘登山’。”

通過引導分析學生提出“為什麼要用‘爬’字呢?”這個問題,我運用了引讀課文、觀察多媒體課件和有關畫面和教師語言描述等教學方法相結合,使天都峯的形象在學生頭腦中生動地再現。我覺得這樣的開講緊扣課題,承前啟後,顯得較為乾淨利落。我讓孩子們在充分的讀中感悟,通過朗讀,來感悟天都峯的高、陡、險以及感受作者對天都峯的畏懼,為下文寫小姑娘和老爺爺從別人的身上汲取力量,克服困難終於爬上天都峯作了鋪墊。

運用知識的遷移,幫助孩子理解

《爬天都峯》一課主要講了天都峯的高和險以及我和老爺爺相互激勵解決困難,勝利爬上了天都峯的事情。通過對課文的朗讀,體會善於從別人身上相互學習、相互激勵、共同進步解決困難的道理。

課堂上,我首先對生字和詞語檢查過關,然後就把重點放在朗讀感悟上。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把朗讀感悟重點放在了對天都峯的高和險上,以及“我”和老爺爺相互激勵的話語上面。在體會天都峯的高和險上,我讓學生多次朗讀第二段,在讀中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體會。如:“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體會天都峯的高;通過“掛”等詞體會天都峯的陡。

但是在找一找這些詞語時,卻碰到了一些困難,尤其是對於“掛”這個詞語,很多小朋友不能理解,因此花在這裏的時間就相對多了些,最後,我希望通過知識的遷移來使學生理解,我舉了《望廬山瀑布》的例子,通過“遙看瀑布掛前川”這裏的“掛”字來使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掛”字,由於學生已經學習過了《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所以這樣一來就比較容量理解了,我也認識到有些東西的學習對三年級剛升上中段的學生不能太強求了,要通過知識的遷移和感性的事物的幫助才能行!

《爬天都峯》教學實錄 篇九

山東泰安市泰安區徐家樓辦事處國小 陳炳峯

課文

暑假裏,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山都峯。

我站在天都峯腳下抬頭望: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忽然聽到背後有人叫我:“小妹妹,你也來爬天都峯?”

我回頭一看,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年紀比我爺爺還大哩!我不再猶豫,點點頭,仰起臉,問:“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

老爺爺也點點頭:“對,咱們一起爬吧!”

我奮力向峯頂爬去,一會兒攀着鐵鏈上,一會兒手腳並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個樣……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峯頂。

在鯽魚背前,爸爸給我和老爺爺照了一張相,留作紀念。老爺爺拉拉我的小辮子,笑呵呵地説:“謝謝你啦,小妹妹。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

“不,老爺爺,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才有勇氣向上爬的!我應該謝謝您!”

爸爸聽了,笑着説:“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課堂實錄

師:來,我們先來做個小遊戲,説個繞口令。一棵柳樹摟一摟,兩棵柳樹摟兩摟,三棵……來,誰先來試試。

幾個學生讀。

師:大家説了這麼多,想不想聽老師讀一讀。

老師一口氣説到十二棵柳樹。

全體鼓掌。

師:我説得不錯嘛,對不對,同學們,老師也需要鼓勵一下。

生:是。

師:好,開始上課。同學們,昨天我們初次見面,希望大家能從不同的途徑收集黃山的資料,大家帶來了嗎?

師:給大家看一看。

生:我搜集的是文字資料。

師:給大家念一念。

生念。

師:你帶的什麼資料?

生:照片。

師:這麼美的資料如果不給大家展示真可惜,來,到這來。

投影出示照片。

師: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生介紹。

師:感謝您蒐集的資料,大家想出這麼多好辦法,老師也蒐集了一些資料,大家能不能給教師一個機會,讓我也展示一下我收集的資料。

多媒體展示:黃山的資料。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講的就是發生在天都峯上的一個故事。

板書課題:爬天都峯

師:好,請大家齊讀課題。先請同學們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開始讀書。放開聲音讀書。讀吧,自己讀。

生自由讀。

師:書讀完了,接下來請同學們利用手裏的卡片合作學習本課生字。各組小組長負起責任來。我們看看哪個小組最會利用生字卡片,學得最好。

小組學習生字。

師:有的同學已經進行了第二遍了,先停下來。我發現咱們八個組的小組長都非常負責任。我們來接讀課文。

生讀。

師:好,請坐,我發現同學們在讀的時候有這樣一個字非常容易志錯,現在誰來當小老師來帶大家讀。

出示:攀

師:一起讀。

生讀攀

師:同學們,大家在較短的內容就能把課文讀順了,在讀課文當中,哪些事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小朋友和老爺爺的對話。

師:這是你的讀書感受。

生:第六自然段爬天峯。

師:你們都是這種感受嗎?

生:是。

師:那有沒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生:猶豫?

師:把話説完整。

生:猶豫是什麼意思?

師:相信你在讀書中能解決。

生:石級是什麼意思?

師:誰能幫助他?

生:就是樓梯的樣子一層一層的。

師:還有問題嗎?

生:汲取什麼意思?

師:這個問題有價值(師板書:汲取)我們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那首先我們來看看大家都比較熟的天都峯。

出示:我站在天都峯……

師:老師教給你們一些讀書方法,一邊讀一邊想,把你想像的天都峯用最簡潔的線條畫出來。看誰畫得最快,最好。

生畫。

師:哪位同學願意把你所畫的天都峯展示給大家看。

展示同學作品。

師:你們覺得這位同學畫出了天都峯什麼特點?

生:天都峯的高。

師:來,你説。

生:畫出天都的石級,鐵鏈。

師:誰來補充?

生:就是畫出了險。

師:為什麼險?你自己來説説,想通過這幅圖想體現天都峯什麼特點?

生:體現天都峯的石級,鐵鏈。

師:看來同學們只是看到了這段天都峯的石級,鐵鏈,誰再來展示。

展示學生畫的圖片。

師:請大家看看這兩幅圖哪幅好,為什麼?

生:第二幅圖山很多,又畫出了太陽,比較好。

生:第二幅圖好,是因為他把第二自然段的雲彩那句話畫出來了。

師:説得非常好,這位同學注意到了天都峯非常高,在雲彩上面呢,並把他的想象畫出來了。天都峯這麼高,這麼險,那你們能把他讀出來嗎?自己來試,你的感受會更深。

生自由讀。

師:誰願意讀?

生讀。

師:讀的這個地方多好了,這樣讀就把天都峯的高讀了出來。誰能來讀,讀得比他更好。

生讀。

師:哪位同學也能像剛才老師一樣評價一下這位同學呀?

生:讀得流利、響亮。

師:你來説説?

生:他讀得很有感情。

師:哪裏有感情?

生:他讀得好的地方就是真叫人發顫的顫。

師:現在誰還想讀,而且比前邊兩個同學讀得都要好。好,你來讀。

生讀。

師:誰來評?

生:和前邊一樣,顫讀得有感情。

師:有沒有聽出不一樣的呢?

生:他讀出了害怕的感覺。

師:讀得好,評得妙,那我們該怎麼讀這一段呢?來,放開聲音,讀讀這一段。

生讀。

師:現在我邀請我們班同學讀這一段,可以站着讀,坐着讀,如果能加上動作表情更好。

生讀。

師:讀得好。天都峯如此的高,如此的險,小姑娘站在天都峯的腳上她在想,我爬還是不爬,她猶豫了。

師板書:猶豫

師:正在這個時候又發生了什麼事情?看看這三段話,告訴老師你最想用什麼方法來學習呀!

生:分角色表演。

師:大家覺得這樣可以嗎?

生:可以。

師:那現在就請我們三人一組分頭學習,馬上開始吧!

投影出示這一段。

師:現在哪個小組願意展示一下你們讀的情況。你來。

生讀。

師:同學們他們讀得怎麼樣啊?

生:讀得比較流利有感情。

師:你的標準比較寬鬆。

生:我覺得讀得不太好。

師:老師也覺得這組同學沒有讀出最高水平來。那怎樣才能讀出最好的感情呢!

出示:用標點符號提示句子語氣。

師:讀到人物語言時,心裏就要想一想,他心裏是怎麼想的。

小組讀。

師:首先我們來看這裏,哪位同學代表你們小組説説。

生:老爺爺説:小朋友你也爬天都峯。老爺爺在想,小姑娘會不會也能跟他一起爬。

師:他為什麼會懷疑小朋友是來爬天都峯的呢?

生:因為前邊課文講了她猶豫。

師:是啊,前面講了天都峯那麼險,那我們究竟應該怎樣讀呢?

生讀: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峯。

師:誰能説説小朋友見到老爺爺會怎麼想?

生:那麼老的老爺爺都來爬我也應該爬。

師:那這句應該怎麼讀呢?

生:老爺爺,你也來爬天都峯。

師:那老爺爺來爬天都峯又是怎麼想的?

生:咱們一起爬吧。

師:對,為什麼?因為他想這個老爺爺年紀已經很大了,還來爬天都峯,所以他想努力一起和老爺爺爬天都峯。那我們應該怎樣讀呢。

生讀。

師:誰能再堅定些。

生讀。

師:同學們理解了這三句話的語氣,現在三個人再開始朗讀。

生讀。

師:現在哪個組的同學願意展示給大家。來,你們三人來。

三人小組讀。

師:小爺爺和作者已經從對方身上受到了鼓舞,他們向天都峯爬去。請大家一起讀。

生讀。

師:同學們這一老一小已經從對方身上受到了鼓舞,他們信心百倍,那你們把他們的勇氣都讀出來了嗎?準備一下,我們再來讀一下。

生讀。

師:這一老一小經過努力終於爬上了天都峯,我們向他們祝賀,這節課開頭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現在大家明白了嗎,汲取是什麼意思?

生:汲取力量。

生:汲取爬天都峯的力量。

生:汲取了鼓舞。

師:受到了鼓舞,汲取戰勝困難的力量。這一老一小靠自己的力量爬上了天都峯,同時,我們也通過讀課文理解了我們不明白的內容。同學們請課下利用我們查到的資料出一期壁報,下節我們繼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