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數學活動設計教案多篇

欄目: 活動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7.42K

數學活動設計教案多篇

數學活動設計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十月一日”是“國慶節”,是祖國媽媽的節日,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2、通過老師講解,看圖片、自己動手製作等一系列環節讓幼兒感受節日的熱烈氣氛,培養幼兒熱愛祖國,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3、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悦。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節日前收集在班上展出家鄉和祖國建設成就的各種圖片

2、通過散步組織幼兒觀察人們為迎接國慶節所進行的準備活動和環境佈置

3、材料:彩紙、大白紙、剪刀、油畫棒若干。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齊唱國歌。

2、介紹“十月一日”是“國慶節”,是祖國媽媽的生日。

3、通過圖片、故事講述,讓幼兒瞭解國慶節的來歷,教育幼兒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4、分組讓幼兒用自己方式“慶祝十月一日”。

一組:添畫煙花。

二組:自制彩旗。

三組:創作畫《娃娃慶十月一日》。

5、師生共同裝飾教室。

6、齊唱歌曲《祖國,我愛你》。

活動延伸:

1、請家長在節日晚上帶幼兒去看焰火。

2、組織幼兒節日後的談話。

數學活動設計教案篇2

一、教學設計的反思

教師設計教學方案,要堅持“以學定教”的精神,設計教案時,要預測學生遇到的問題,那些地方學生不容易理解,根據學生要遇到的問題,設計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先要對過去的教學經驗進行反思,反思自己或他人以前在講授這一教學內容時曾遇到過那些問題,有那些經驗,應該採用什麼策略和方法解決的,效果如何?然後進行新的教學設計。

在設計新的教案時,要根據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學習這一內容時,可能會遇到那些新問題,針對出現的這些新問題,可採取那些策略和方法。

例如:在教學“有餘數的除法”一課時,根據以往經驗,學生對“餘數都比除數小”這一規律不夠理解,出現餘數比除數大的現象,在教學設計時,為加深學生的理解,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我讓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動手操作,進行分鉛筆試驗,並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討論,最後讓學生在操作實驗中自己得到了“餘數都比除數小”這一規律。

二、課堂教學反思

再好的教學總有它不足的地方,總有須待進一步改進,進一步優化的地方,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效果反饋信息不斷地反思,反思解決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根據出現的問題,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調整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設計出一套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髮散思維能力、創新能力,不斷完善教學方法,順應學生的發展需要。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思維障礙時,教師應及時反思,如何啟發引領學生克服思維障礙,當學生髮生意外事情時,教師及時進行反思,如何機智地處理髮生的意外,使學生及時恢復到正常的思維狀態。

例如在教學“梯形面積”時,有這樣一道題:一梯形上底是3米,下底是5米,高是2米,求梯形的面積。在解答此題時,有一學生列式為:3+5=8(平方米),當學生都笑他錯誤時,他卻理直氣壯地説:“梯形的高是2米,可計算面積時,公式又要除以2,乘以2再除以2,可以相互抵消,所以只要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加起來就行了。”聽他這麼一説,感覺還有道理,此時我順勢引導:“是不是所有梯形都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呢?”學生展開討論,分析得出:如果梯形的高不是2米,就不能用這個方法了。

教學中,常常會出現類似這些我們不能預料的問題,我們要及時地反思,啟發引導學生克服思維障礙。

三、課後總結的反思

課後反思主要是教師在課後對整個教學行為過程進行反思性回憶,包括對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學生表現、教學的成功與失敗等情況進行分析,找出教學程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處,研究產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後改進優化的方向。課後總結反思,一般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反思教學成功之處

每一節課螳都是師生圍繞一定的教學目標,按照預先設想的教學方案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如各種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巧妙地新課引入,留有懸念的結束語,教學中的亮點,精彩片斷,以及教師在課堂上隨着教學內容的展示、情境的創設而產生的靈感,與學生產生強烈的共鳴處等,課後進行認真反思,記錄下來,為今後教學提供參考。

2、反思教學失敗之處

再完美的教學設計也可能有疏漏、失誤之處,把這些課堂教學中的失敗教訓,如對教材理解出現的偏差,對教學重點、難點處理不當,演示、實驗有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由於某種原因,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挫傷等記錄下來,並對其原因作深刻的分析的探究,成為今後教學吸取的教訓。

3、反思學生的反饋

學生是教學的對象,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教學活動是以學生為中心進行的,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閃現出智慧的火花,獨特見解或是學生的問題,如能力缺陷,思維障礙,以及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作業存在的問題等記錄下來,便於在以後的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實施補救,特別是在課堂上學生提出的一些老師解決不了的奇特問題,記錄到課後去研究。

教學反思是教師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是教師學會如何教學和從教學中學會什麼的有效途徑,勤反思,也是現代教師在研究狀態下進行課堂教學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因此,在教學中不斷反思提煉,從中發現問題,進行研究,就一定能拉提升我們的創新能力,提升我們的專業素養,提升我們的教學水平。促使自己成長與進步,使自己成為一名反思型、研究型、學者型的教師,成為新時代的教學能手。

數學活動設計教案篇3

?設計意圖】

大都市的孩子,對超市中的購物、買賣過程、商品價格既熟悉又充滿好奇,同時,幼兒對價格的概念又很模糊,因為大部分家長只是讓幼兒參與選購物品,而沒有讓其參與買賣過程,所以幼兒不能正確理價格解價格與錢幣的關係。本活動試圖從實際生活經驗出發,以幼兒園為活動中心,將社會、家庭、幼兒園三者聯繫在一起,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體驗數學的真正意義。

?活動目標】

1.幼兒在參觀過程中觀察價格,並初步學會認讀價格。

2.幼兒在親歷買賣的過程中,瞭解錢幣與購物的關係。

3.幼兒嘗試製作價格表,進一步認識價格的結構。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經驗:對錢幣面額已基本認識;能認讀十位、百位數。

2.聯繫參觀超市的有關事宜。

3.已製作好的價格卡若干,小卡片、筆等。

4.發動家長給幼兒每人五塊錢,以便他們到超市進行自由購物。

活動一:超市裏的購物體驗

?活動過程】

一、尋找、認識價格

1.幼兒在超市裏尋找價格,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價格的書寫特點,瞭解價格通常都是用數字表示的,會有單位元,讓幼兒在認識價格中認識小數點。

2.教師出示多種價格卡,幼兒由淺入深地學習認讀百位、十位、帶小數點的價格。

3.幼兒到各種商品前練習認讀價格。

二、體驗買賣過程

1.幼兒每人身上帶了五塊錢,教師瞭解幼兒想買什麼,並一起討論五塊錢能否購買此商品。

2.由教師帶領,幼兒自由選購商品及付款,教師給予指導

3.幼兒相互交流,分享自己購買的商品。

活動二製作價格卡。

?活動過程】

一、總結購物情況交流自己購買的商品,並展開討論,鞏固對價格的認識。

二、分組製作價格卡

1.幼兒畫自己購買的和自己喜歡的商品,併為其標上價格。

2.幼兒給班級物品製作價格卡。

3.將製作好的價格卡放到相應的物品上,進行買賣遊戲。

?活動延伸】

1.交給幼兒每人幾張小卡片,請其在家與爸爸、媽媽製作大件物品的價格卡,如電器的價格卡。

2.將製作好的價格卡帶回園講述,鞏固對價格的認識。

3.教師總結,幫助幼兒理解金錢與勞動的關係,讓幼兒體驗父母的辛勤勞動,並養成正確的消費觀。

?設計評析】

現代的孩子很早就能認識一元、五元、十元面額的錢幣,但對於錢幣與價格的關係依然比較模糊。此活動在現實、輕鬆的情景中,幫助幼兒獲得這些知識,讓幼兒體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

數學活動設計教案篇4

單元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理解直徑與半徑的相互關係;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求圓的周長與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與面積。

3、獨立自學,使學生初步認識弧、圓心角和扇形。

4、使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知道軸對稱的含義,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5、通過介紹圓周率的史料,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單元重點:

1、認識圓和軸對稱圖形;

2、掌握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公式。

單元難點:

理解圓周率“π”;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以及畫具有定半徑或直徑的圓。

第一課時 認識圓

(1)圓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2、會使使用工具畫圓。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概括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圓的認識,通過動手操作,理解直徑與半徑的關係,認識圓的特徵。

教學難點:

畫圓的方法,認識圓的特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圓規等。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行有哪些?這些圖形都是用什麼線圍成的?簡單説説這些圖形的特徵?

長方形 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 梯形

2、出示圓片圖形:

(1)圓是用什麼線圍成的?(圓是一種曲線圖形)

(2)舉例:生活中有哪些圓形的物體?

(鐘面、車輪、水杯、碗口等)

二、新知探究

(一)認識圓心、直徑和半徑。

1 、教師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生拿出準備好的一個圓紙片。

(2)課本第56頁動手摺一折。

折過2次後,你發現了什麼?再折出另外兩條摺痕呢?

(3)指出紙片的圓心、直徑和半徑。

2、自學,教師巡迴指點,發現難點。

3、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讓個別學生上台指出。

4、小組討論:

(1)什麼叫半徑?圓上是什麼意思?畫一畫兩條半徑,量一量它們的長短,發現了什麼?

(2)什麼叫直徑?過圓心是什麼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圓的直徑的長短,你發現了什麼?

(3)小結:在同一個圓裏,有無數條直徑,且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在同一個圓裏,有無數條半徑,且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5、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1)學生獨立量出自己手中圓的直徑與半徑的長度,看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然後討論測量結果,找出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得出結論:在同一個圓裏,

(2)58頁做一做第一題。

(二)畫圓。

1、介紹圓規的各部分名稱及使用方法。

2、讓個別學生説出老師剛才是如何畫圓的。學生自學課本第57頁並小結出畫圓的步驟和方法。

3、小組內畫r=3cm的圓。組長檢查評比,然後全班評比。

三、當堂測評

1、判斷,並説明理由。(40分)

(1)半徑的長短決定圓的大小。

(2)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3)直徑是半徑的2倍。

(4)圓的半徑都相等。

2、畫一個半徑是2釐米的圓。再畫一個直徑是5釐米的圓。(30分)

3、思考題:在操場如何畫半徑是5米的大圓?(30分)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迴查看,發現疑難。

小組內評比,糾錯。組長組織解決存在問題

四、談收穫、講表現。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對自己的課堂表現還有什麼提議嗎?覺得在哪些地方還需改進。

數學活動設計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五星紅旗是中國國旗,並通過活動了解我國國旗旗面各部分含義及其設計者。

2、通過活動進一步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3、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探索與實驗,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活動內容:

通過課件、實物紅旗以及教師生動的講解讓幼兒認識和了解我國國旗,從而培養孩子們從小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多媒體影音課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及由劉媛媛演唱的歌曲《五星紅旗》;

(2)實物五星紅旗一面;

(3)幼兒人手一面紙做的小國旗

活動過程:

一、播放影音課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及《義勇軍進行曲》請幼兒欣賞

師:小朋友剛才聽到的這首歌及這首樂曲分別叫什麼?

幼:(《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師:對!這首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在新中國成立時被定為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

師:小朋友剛在畫面上看到了,每當這首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奏響時,就有一面鮮豔的旗幟冉冉升起,哪位小朋友來説説你看到一面什麼樣的旗幟升起來了?

幼:(紅旗;五星紅旗;方形狀的紅旗等等)

二、出示實物五星紅旗請幼兒仔細觀察

師:這面旗什麼形狀?什麼顏色?旗面上有什麼?

幼:(長方形,紅色,星星等)

師:這五顆星星為什麼一顆大四顆小?旗面為什麼是紅色,星星是黃色的?它們都象徵着什麼?帶着這些問題請小朋友認真聽王老師講一講五星紅旗的誕生歷程,她的設計者又是誰?

三、教師講解五星紅旗的誕生過程(重點介紹設計者曾聯鬆)

1949年的4月,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一舉佔領了國民黨反動政府的巢穴――南京,掛在國民黨總統府上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落在了地下,同時一個象徵新中國主權和尊嚴的標誌――國旗,正在黨和人民心中開始描繪。

1949年7月,全國政協會議籌備組開會決定:登報公開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和國歌詞譜。於是各大報紙都刊登了這個通知,許多人在工作之餘攤開了稿紙,開始了設計工作,其中在中國的上海有一位從事財務工作的人他叫曾聯鬆,他看到報紙後心想:我是一位中國人,我的心中有滿腔的愛國熱情,我也應該積極的投入到國旗的設計中,於是曾聯鬆先生夜以繼日,7、8月份的上海非常熱,可他顧不上那麼多,屋子裏堆滿了設計稿,就在一天晚上,他推開窗户站在窗前,看到了明亮的北斗星及其北斗星周圍的星星,他想: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不也正是顆星星嗎?她是我們人民的大救星,圍在她周圍的小星星不正是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嗎?於是他便把這份設計稿寄到了首都北京。9月25號,主持召開座談會,他拿着五星紅旗的圖案説:這個圖案很有意義,最後一致通過,就這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五星紅旗誕生了,它的設計意義非常的深遠。

再次請幼兒觀察實物五星紅旗

(1)顏色

紅色:象徵着革命,象徵着勝利,象徵着革命烈士的鮮血,所以我們説我們的國旗是烈士的鮮血染紅的黃色:看到黃色的五顆星就有金光閃閃的感受,讓人容易聯想到金色。

(2)大小

旗的長寬比例是2:3,星星有大有小,大星的一個角尖正向上方,使大星顯得安定莊重,穩如泰山。四顆小星因各有一角尖正對大星中央則顯得生動活潑,錯落有致

(3)星星的位置

置於左上角則昂然起升,靜中寓動,而且居高臨下,帶有向外伸展的氣勢,使視野開闊

四、給幼兒簡單介紹開國大典

師:五星紅旗誕生了,它的設計也非常的深遠,那麼第一面五星紅旗是誰在哪兒升起的呢?

幼:

師:對!在1949年的10月1日,中國人民永遠銘記這一天,一個嶄新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世界的東方誕生了,下午3:00,主席莊嚴的向全世界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按下了電鈕,廣場上奏響了國歌,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這面紅旗升起在上空!升起在首都北京的上空!升起在全中國的上空!升起在世界東方的上空!

五、提問

師:你們在什麼時候,哪些地方看到過有五星紅旗升起?

幼:(幼兒園、學校、廣場、體育比賽、澳門迴歸、香港迴歸,北京申奧成功時等等)

六、邊播放影音課件歌曲《五星紅旗》教師邊朗誦:是的!美麗的國旗,莊嚴的國旗,你和太陽一同升起,映紅中國每寸土地;你和共和國血脈相依,共同走過半個世紀!

七、小結:聽着這首歌曲我們小朋友都非常的激動,從現在起我們小朋友一定要聽老師的話,聽爸爸媽媽的話,好好學習,珍惜咱們現在這麼好的成長環境,長大了一定要建設我們的祖國,報效我們的國家。想不想親口唱首歌頌五星紅旗,歌頌偉大祖國的歌啊?(想)

八、全體幼兒起立,手拿小國旗,齊唱歌曲《國旗國旗紅紅的哩》結束教學。

數學活動設計教案篇6

教學內容:

教材108頁——111頁,例1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認識和學習折線統計圖進一步體會統計的意義及重要作用,體會教學來源於生活。

2、使學生認識折線統計圖的特點,通過看統計圖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使學生的統計知識得到提高。

3、培養學生對現實生活的調查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整理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根據折線統計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觀察主題圖:同學們都參加過許多課外活動,今天教師帶你們去科學宮參觀科技展,去的同學很多,為了更清楚地瞭解參觀人數情況,我們根據收信到的人數製作一個統計圖。

二、合作學習

1、根據老師提供的數據,獨立完成參觀科技展人數的條形統計圖,

2、根據這個(教材108頁圖)條形統計圖能發現哪些信息?提出

問題:

①哪兩年參觀人數相同?(答:__年相同)

②哪一年參觀人數最多?(答:__年)

③哪一年參觀人數最少?(答:1998年)

3、引導學生説出完成統計圖注意事項,老師再補充:

① 必須有標題名稱,名稱中要簡要明瞭地説出內容和地點,標題下要註明統計內容的時間

② 橫軸、縱軸表示什麼要標清楚。

4、除了會完成條形統計圖,還有其它畫統計圖的方法。

三、今天來學習一種新的統計圖---折線統計圖

1、觀察109頁折線統計圖

2、啟以引導:看看這幅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有什麼不同,同桌交流。學生説:折線統計圖有格子;有點,還有一段一段的線。

3、邊講解折線統計圖畫法。

①讓學生明白折線統計圖是通過描點連線的方法畫

②相同點:都能看出數據多少

不同點:表示數據方法不同,可以看到每一部分變

化趨勢,能看到整體變化趨勢。

③通過學習知道:什麼是折線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特點;哪種統計圖更好。

強調告訴學生:

1、象今天這樣用曲折的線段表示數量增減變化的統計圖是折線統計圖。

2、折線統計圖不僅能表示出數量,還能通過數量反映某一種事物變化的趨勢。

3、兩種統計圖各有各的優點,生活中根據我們的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

鞏固練習:

1、完成110頁例2及做一做。

2、讓學生去調查家庭上半年用水情況並製作出統計圖。

小結:

在學習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學習了折線統計圖,學會折線統計圖畫法和特點,懂得它在生活中有很大作用。

數學活動設計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四則運算和含有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並學會正確計算。

2、通過學習,養成認真審題,規範書寫,仔細計算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掌握含括號的四則運算。

三、教學設備:

幻燈片、小黑板。

四、教學過程:

複習準備

星期天,爸爸媽媽帶着玲玲去“冰雪天地”遊玩,購買一張成人票需要24元,兒童票半價。購買門票需要花多少錢?學生在練習本上解答此問題。同桌兩人説説自己是怎樣解答的。

彙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進行板書。

(1)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張兒童票的價錢,是半價,所以用24÷2,前兩個24是爸爸和媽媽的兩張成人票的總價。兩張成人票加上一張兒童票就是他們購買門票需要多少錢。

(2)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媽媽兩張成人票的總價,玲玲的兒童票用24÷2,再把三張門票的價錢加在一起就是總門票的價錢。我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同一個問題,這兩個綜合算式有什麼共同特點?這兩個綜合算式都是沒有括號的,而且算式中有加減法也有乘除法。這樣的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是什麼?學生總結運算順序。

新課教學

1、(小黑板出示)先讀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算出來。120—144÷18+35(58+37)÷(64—45)

(1)學生口述運算順序,教師用框線圖表示順序。

(2)集體校對,説明注意點。

2、教學例1。

(1)把準備題

①中的144改寫成36×4的形式,引出例1,120—36×4÷18+35

(2)問這道題中應先算什麼?再算什麼?乘除法在一起,你認為應當怎樣計算?

(3)全班同學統練,一生板演,集體校對,講評。

3、教學例2。

(1)把準備題②中的45改寫成9×5的形式,引出例2,(58+37)÷(64一9×5)

(2)比較例2與準備題的異同,確定運算順序。

(3)獨立完成並自我評價,指名讓一名學生向全班作彙報。

4、練習“試一試”。

(1)板書:1515—15×(94+54÷9)

(2)同桌同學互相交流,並獨立進行計算。

(3)用投影校對典型錯例,歸納並作出鼓勵性評價。

5、師生共同歸納小結。

鞏固練習

1、投影出示,讓全體學生做填空題。

(1)280—43×6+540÷36可以同時計算的是x和x。

(2)120+(28×5—120)÷10第一步應該算x。

(3)100—(80+480÷24)×8第二步應該算x。

(4)317+104÷13×52一270最後一步應該算x。

2、課本“練習”第1題,先説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請每位學生首先認真對4個小題進行審題。

(2)學生獨立完成各題。

(3)全班集體校對,指出錯誤原因並訂正。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特別是再看例1、例2使我們明白,在四則混合運算中,我們應先看清楚,再想明白,然後做正確。

數學活動設計教案篇8

一、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衞生習慣。

2、培養幼兒的認知觀察力和初步的自我服務能力。

3、引導幼兒瞭解齲齒形成的原因,知道怎樣保護牙齒和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二、活動準備:

提前兩天用醋泡好的雞蛋殼、幼兒牙齒情況記錄表、牙刷、小鏡子、牙齒模型等

三、活動分析:

循序漸進地對幼兒進行各方面的健康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本班部分幼兒有齲齒的實際情況,我準備對幼兒進行《天天來刷牙》的護牙教育,以培養幼兒早晚刷牙的良好習慣。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知道怎樣保護牙齒,採用直觀演示法、練習法進行;難點是瞭解齲齒形成的原因,藉助醋泡蛋殼的小實驗進行突破。活動用故事導入,引發幼兒思考,"鼕鼕為什麼牙疼","鼕鼕的齲齒是怎樣形成的",引導幼兒理解齲齒形成的原因;激發幼兒觀察自己的牙齒狀況,做牙齒健康情況記錄表,進而討論怎樣保護牙齒,通過課件和實際演示以及親自練習,讓幼兒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活動後,為幼兒發放《幼兒每日刷牙情況記錄表》,記錄每天的刷牙情況,以督促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四、活動過程:

(一)、利用故事導入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開門見山,聽故事直接導入,激發幼兒興趣,引發相關思考,"鼕鼕為什麼牙疼"。

(二)、圍繞主題進行鍼對性談話

1、瞭解齲齒形成的原因

"鼕鼕的齲齒是怎樣形成的",藉助"醋泡蛋殼"的小實驗引導幼兒瞭解,齲齒是由於口腔衞生不好,細菌繁殖所致。

2、觀察自己的牙齒健康情況

幼兒利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的牙齒狀況,並做記錄,分健康牙齒和不健康牙齒兩類,展示在相應的展板上,教師與幼兒一起做量的統計,揭示保護牙齒的必要性。

3、如何保護牙齒

(1)引導幼兒説出保護牙齒的方法

飯後漱口,早晚刷牙;合理營養,多曬太陽,預防疾病;少吃甜食、零食等。

(2)講解刷牙的正確方法

幼兒觀看課件,形成直觀印象,教師引導幼兒利用牙齒模型説兒歌進行練習。

(三)、結束

幼兒實際操作,用清水練習刷牙,活動自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