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9.08K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多篇】

國小數學的教學設計 篇一

一、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通過對新教材學習,已經初步的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並能有一定個性地去完成學習任務。兩個班總的來説,基礎是差不多的,(3)班的尖子生和(4)班差不多,不過,後進生方面,二(4)班多了好幾個。兩個班的學習習慣都較好,本這個學期的教學重點還是要放在良好聽課習慣的養成上和數學思維能力訓練。另外,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積極教育與引導學生,讓學生逐步愛上數學。

二、教材分析

本期課程內容涉及數學教學內容的各個領域,而且結合教學內容安排了許多體現數學文化的閲讀材料,有助於學生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的價值。具體表現:

“數與代數”領域有3個單元,主要內容包括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學習有餘數除法、結合實例和調查,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使學生體驗到“一千”“一萬”有多大結合具體情境,探索計算萬以內加減法及連加、連減及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通過對時、分、秒的學習,初步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圖形與幾何”領域有3個單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注重學生動手實踐和積極思考。“方向與位置”藉助現實的數學活動,認識並能辨認八個方向,能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認識簡單的路線圖。“測量”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和實際活動,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長度觀念,以及單位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認識圖形”通過生活實景,認識角,能辨認直角、鋭角、鈍角;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統計與概率方面,學生將初步體驗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根據圖表中的一些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並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統計意識。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確定現象,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除此之外,還有綜合與實踐活動“數學好玩”。

本期課程內容知識點散、多,難度相比以前增大不少,二年級的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已具有一定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只要在平時的學習中,注重對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養成踏實、細緻的學習()態度,應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併為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三、學習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結合分物活動,探索並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通過具體情境,探索萬以內加減法及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養成對計算結果的大致範圍進行估計的習慣,能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結合實例和調查,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使學生體驗到“一千”“一萬”有多大,並能結合實際,對萬以內的數進行估計,瞭解

其數位順序,會用萬以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流,會用詞語或符號來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培養學生的數感。

3.學生通過時、分、秒的學習,初步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在實際情景中,認識時、分、秒,初步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進率,能夠準確的讀出鐘面上的時間,並能説出經過的時間。

(二)圖形與幾何

1.藉助現實的數學活動,認識八個方向。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能辨認其餘七個方向,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認識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説出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徑的地方。

2.通過動手操作和實際活動,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長度觀念,以及單位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

3.通過生活實景,認識角。能辨認直角、鋭角、鈍角。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

(三)統計與概率

學生將初步體驗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根據圖表中的一些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並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統計意識。

四、教學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數學,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遊戲、講故事、直觀表演、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同時充分利用學具,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多照顧學困生以及思維偏慢等的學生,給其進行查漏補缺,釋疑解難,在平時的生活中多用多練,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的道理,激發學習興趣。

4、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在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學中,結合課後練習的一些帶思考性的題目,引導學生啟動思維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掌握科學、靈活的方法。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5、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與家長進行適時溝通,讓家長用正確、適當的方法指導孩子學習。

6、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挖掘各種網上教學資源,用好各種教學媒體,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首先從學習的內容和形式上吸引學生。引導學生養成獨立思考、敢於提問、善於傾聽、樂於表達的內在品質。

7、繼續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和優生的提拔工作。

國小數學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運用不同的方法正確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能正確數出100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能根據提供的素材,估計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通過對100以內的數的認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具準備:每個小組四樣獎品:糖、小星星、橡皮、鉛筆各100個。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與學生自然和諧的交談了解學生學習本節課內容的認知基礎,掌握學生口頭唱數的情況,使學生了解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數,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使學生感知到口頭數數容易,但要準確地數出物體的個數可不太容易,指導學生數數時要注意手口一致。)

教師與學生交談:

1、我們以前認識過哪些數?誰能從0數到20?(請一名學生數。)誰能接着往後數?(預計學生能比較準確地數到100,但數到100後學生可能數得不整齊了,部分學生開始出錯了。)

大家能數那麼多數,真了不起啊!

2、那麼你猜猜今天有多少位同學來上課嗎?到底有多少位同學呢?請你們自己數一數,好嗎?(學生自己數一數。)誰能説説你數的結果是多少位同學?

3、誰願意領着大家一起數?(請一名學生邊點邊數,這位學生指着,大家跟他一起數。)

今天來上課的人數比我們以前學過的20多一些。

4、剛才大家數數的時候數得那麼好,可是數人數的時候卻遇到了困難,看來要準確地數出物體的個數還真不太容易!不過沒關係,只要大家像剛才那位小朋友一樣,邊點邊數,點的和數的一樣快,相信你們一定能數對!

國小數學基礎的示範教學設計 篇三

第2課時相遇問題

年月日編號:

教學目標:

1、會分析簡單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提高用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2、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提高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理解相遇問題的結構特點,能根據速度、時間、路程的數量關係解決求相遇時間的問題。

2、理解相向運動中求相遇時間問題的解決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説一説速度、時間和路程三者之間的關係。

2、應用。

(1)一輛汽車每小時行駛40千米,5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2)一輛汽車每小時行駛40千米,200千米要行幾小時?

二、探索新知

1、揭示課題。

師:數學與交通密切相聯。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索相遇問題。

板書課題:相遇問題。

2、創設“結伴出遊”的情境。

淘氣和笑笑相約出去遊玩。

3、引導學生找出有關的數學信息,解決第一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時讓學生根據信息進行估計,兩人在何處相遇?因為淘氣的速度快,笑笑的速度慢,所以估計相遇地點在郵局附近。

4、畫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第二、第三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主要是要用方程解決相遇問題中求相遇時間的問題,關鍵是找出數量間的相等關係。

三、試一試

先讓學生獨立分析數量關係,並嘗試用方程解決問題,再組織學生交流。説説怎樣找出數量間的相等關係,並列出方程。

四、練一練

1、第1題,先觀察圖上的信息,讓學生估計在何處相遇,並説説是怎麼想的。

2、第2題,先獨立完成,然後選幾題讓學生説一説解方程的方法,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五、知識回顧,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

六、佈置作業

國小數學公開課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加強四則運算的口算練習。

2、掌握算24點的基本方法

3、會算24點,能用不同的方法算24點。

4、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激勵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進一步培養合作意識和探索能力。

教學難點:

用四張牌算24點

教學準備:

每人A—9的撲克牌,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師:今天數學課小朋友們都帶來了什麼?

生:撲克牌。

師:別小看這樣的一副牌,它裏面可有很多的小祕密呢?你們想知道嗎?

課件演示,介紹牌的知識:一副牌有54張,大王代表太陽,小王代表月亮,其餘52張代表一年中的52個星期。有四種花色,紅桃、方塊、梅花、黑桃四種花色分別象徵着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每種花色各有13張牌,表示每個季節有13個星期。把J、Q、K當作11、12、13點,大王、小王為半點,一副撲克牌的總點數恰好是365點。若把大小王各算為1點,共366點。

【説明:開課伊始,從深受小朋友們喜愛和熟悉的撲克牌入手,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介紹撲克牌與時間相關知識,使他們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二. 揭示課題

師:你們玩過牌嗎?用牌玩過哪些遊戲呢?

師:你們用牌會玩這麼多遊戲。剛剛聽到有位小朋友説牌可以用來算24點,你知道算24點是怎麼玩的嗎?【點擊課件】

師:哦,我們在玩算24點時,把A看作1,利用幾張牌,用+-×÷使其結果為24,每張牌只可用一次。今天我們就用九張牌來玩個益智遊戲——算24點。(板書課題:算24點)

師:想玩好算24點,要掌握一些方法。下面我們先來玩一個小遊戲,遊戲的名字叫——對對碰!

(二)遊戲活動

1、遊戲一:幸運對對碰(2個數算24點)

師:遊戲規則是:我出一張牌,你用你手中的一張牌和我碰,碰成24。準備好了麼?

(點擊課件:閃現對對碰頁面)

1. 三八二十四(點擊課件:出現撲克牌8)

師:我出8,你能從你的手中拿一張牌和我碰成24嗎?(手舉8)

生:我出3,三八二十四。(手舉3)

師:你怎麼想得這麼快?適時板書:三八二十四

師:真聰明!很快就想到用口訣來算。

師:我還出8,你能拿兩張牌跟我碰成24嗎?

生:(1,3)(3,6)(1,2)……生説師板書。

師:你是怎麼想到這兩張牌的?

師(引導觀察板書):我們來看這幾位同學的第二步,都是3×8=24,第一步呢?都是先用兩張牌湊成3,再利用三八二十四的口訣碰成24的。

(如果還有學生舉手,請他們與同桌説説。)

2. 四六二十四

師:你能不能像老師這樣出一張牌,讓全班同學也只出一張牌就能跟你碰成24?

生:我出4。

師:誰拿牌跟他碰?(6)

師:小腦筋轉得真快!你怎麼想到出6的?生答師板書:四六二十四

師:拿兩張牌跟他碰,你會嗎?師有選擇的板書。

3. 師(引導觀察板書):我們剛剛都是先湊成幾來和4碰的?再利用四六二十四的口訣碰成24。

【説明:設計這一環節是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想口訣從牌中尋找能算出24點的裏找能算出24點的算式,為後面三、四個數算24點做好基礎工作。】

2、遊戲二:幸運湊湊碰(3個數算24點)

師:如果我出9呢?你能用一張牌碰出24嗎?兩張行不行?

師:大家猜得很快。現在給你三張牌,你們能把牌上的數字加減乘除,算出結果是24嗎

【點擊課件:閃現3張牌的題目】

1. 師:你能用這3張牌算出24點嗎?【課件出示:】

(2,3,4) (7,6,3) (9,8,3) (3,5,9)

①2×3=6,6×4=24 7-3=4 9÷3=3 3×5=15

②2×4=8,3×8=24 4×6=24 3×8=24 15+9=24

③3×4=12,12×2=24

讓學生邊算24邊尋找算24點的祕訣。

師:你們的計算的方法多種多樣,你們發現什麼訣竅沒有?

學生分組討論、彙報。

師:多數可以湊3和8,4和6,應用口訣進行計算,不能應用口訣的再想辦法進行加、減、乘、除混合算。

【説明:在活動過程中,先易後難,循序漸進,注意引導學生探究遊戲活動的方法和操作步驟。讓他“玩”有組織,“玩”有目的,“玩”有方法,“玩”有收穫。 ]

3、遊戲三——幸運比比拼 (4個數算24點 )

【課件出示:】(1,2,5,8)

師:先獨立想一想,想好了可以在小組裏交流,看哪一個四人小組想出的方法最多。

學生活動。

彙報板書。

師:看來用4張牌算24點也難不倒你們。老師這裏還有幾道題,你們想試試嗎?

好,請拿出紙和筆,老師出題,你們把方法寫在本子上。開始!

(4,6,7,8)(2,6,7,9)(2,3,4,5)(5,6,5,3)

學生寫完後,逐題彙報 。

與三個數算24點比較,小組討論、交流。

師小結:剛才大家都開動腦筋,用各種不同的方法算出了24,下面我們來分組比賽,好嗎?

【説明:通過分析比較學生,引導學生髮現知識的內在聯繫:三個數算24點和四個數算24點方法相同,只是後者算法更多樣些。】

國小數學的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會用正字法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身邊有趣事例的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習的興趣,培養學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會用正字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

教學難點:

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格子表示兩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問題。

教學方法:

討論法、觀察法、情景法、分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具準備

操行統計表、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設情景問題置疑,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六一兒童節就要來了,我們班上要出兩個節目,大家覺得我們可以出什麼呢?

生:唱歌、跳舞、繪畫、走時裝步。

師:不錯,合唱、舞蹈、小品、樂器我們可以考慮一下,我們可以從這四類節目中選出兩個,我們怎麼決定出哪兩個節目呢?這就要用到我們一年級時所學的統計知識。老師想讓大家投票來決定,下面老師請每組討論出兩個節目,等會投票。板書課題:“統計”。

二、探究新知。(隨時注意給表現突出的大組或個人加五星和紅旗)

1、收集數據的過程

師:我們要知道哪兩個節目的票數第一步就需要我們來收集數據。

板書“收集數據”。

師:小組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法。(教師行間巡視,對方法收集好的小組和合作愉快的小組加五星)

師:下面請各小組彙報交流各種方法,並説説本小組認為最簡單的記錄方法,談談為什麼?

師: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新的方法正字法,下面組長就把討論結果在黑板上按“正”字的書寫順序畫一筆畫。(學生按大組順序上台投票配上音樂伴奏曲)

2、整理數據的過程

師:請大家整理好每種節目的票數,再填到統計表中,我們數“正”字筆畫的過程,就是我們整理數據的過程。

師:為了能夠使每種節目的數目更直觀的表示出來,讓我們來共同製作統計圖。(小組討論彙報交流,老師根據學生的彙報在條形統計圖下板書節目種類。)師:0是起點,如果1格表示1票,則數軸上依次應標的數字是1、2、3。糟了,合唱的票數最多有8票,只有5格,不夠塗該怎麼辦呢?

師:下面請小組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生:(彙報交流結果)一個格子不表示1票,而把它表示成兩票剛好用4個半格子。

師:大家覺得他的方法可行嗎?沒錯,我們可以用一個格子表示2票。請大家分別在條形統計圖上用這種方法表示出每種節目的票數。老師想請一位同學到黑板上來畫一畫。

師:一個格子表示幾票要根據統計表中數量最多的項目和每豎行總共的格子數來確定。

3、描述、分析的過程

師:從黑板上的統計表和統計圖中你看出了些什麼?知道了什麼,明白了什麼?生:xx的票最多,xx的票最少。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幾票?知道了條形統計圖中一個格子不但可以表示1個人或物,還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表示2個或3個甚至更多個人或物。

師:剛才大家的回答就是我們對統計表描述分析的過程(板書“描述、分析”)

三、聯繫生活。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我們的統計知識,比如跟跟媽媽一起去超市購物回來,我們可以統計買的什麼種類的商品最多;老師在班上要統計哪一組的五角星最多,哪一組的表現最優秀等等。回家後大家繼續找一找能夠用到統計的例子,下節課我們一起來説一説。

四、描述分析。

這個案例能貼近學生生活,從學生感興趣的事例中選取素材進行教學。案例中,教師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從熟悉有趣的“慶六一”開聯歡會出節目出發。由於學生喜歡的節目很多,可是出2個節目,產生進行統計活動的需要,必須從同學們喜歡的節目中選取最多人喜歡的2個節目。只有通過統計才能確定出哪2個節目。讓學生經歷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過程,逐步體會統計的必要性。在這樣一個良好的情境中,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合作、交流,課堂成了學生創造靈感的空間。

五、體會與反思。

課標強調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教師能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的興趣、貼近學生生活出發,靈活選取素材。重視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從熟悉有趣的“慶六一”開聯歡會出節目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發進行統計活動。讓學生經歷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過程。如:先要知道哪2種節目是最多人喜歡的?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時教師非常重視學生的操作活動,用“貼星星”的方法,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節目,只有讓學生在直接的操作和感知的基礎上才能逐步體會統計的必要性。

教師在課堂上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效地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傾聽別人的見解。課學教學要有師生平等、開放的良好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的機會,讓他們的思維活起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案例中,教師本着同學生商量的語氣“出什麼節目好呢?”、“怎麼辦?”讓學生在這種輕鬆、自由的氛圍中交流討論,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的學習氛圍濃厚,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新課標強調: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瞭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案例中,教師提出“開聯歡會,由於班費有限,只能買2種水果,買什麼好呢?”這裏遇到了困難,產生了分歧,有了爭執。教師把握機會組織學生討論,這個討論是必要的,也是適時和有價值的。這裏融入了小朋友的猜測、驗證與交流等數學活動。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空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方式,大膽地進行探索、創造,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緊密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統計的整個過程中真心體會到統計的意義和價值。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國小數學公開課教學設計 篇六

一、設計內容

蘇教版國小二年級數學第三冊教材第102頁的內容。

二、教學目的

1、經歷從複雜的現實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培養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度,並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3、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學過程:

1、整體感知畫面。

出示田園風光圖。

提問:這幅圖的是什麼地方的情景?畫面中有哪些景物?你認為畫面可以分成哪幾個場景?

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小組代表彙報:有蘋果園、養蜂場、養兔場、養豬場、耕地和學生過河6個場景。

提問:你看到圖中的方向標了嗎?根據方向標你能説出6個場景的位置關係嗎?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在班內彙報。

提問:如果把田園分成兩部分,你能按自北向南的方向,説一説田園的西半部分和東半部分各有什麼關係嗎?

指名回答。

2、分塊解決問題。

(1)蘋果園。

提問:觀察蘋果園的畫面和文字,説一説你瞭解到了什麼信息。

你能解答小番茄提出的問題嗎?

各自列式解答,指名説説解題的方法。

提問:根據蘋果園每行有8棵蘋果樹這一事實,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一人提問題,全班學生解答。

(2)養蜂場

談話:在離蘋果園不遠的地方,蜜蜂們正在不停地忙碌,你能從圖上看出什麼?小蘑菇提出了什麼問題?你會解答嗎?

人人在小組內發表自己的看法。

談話:根據從圖上看到的蜂箱,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後,讓同組的學生列式解答。

(3)養兔場

談話:美麗的田園裏生活着很多可愛的兔子,你從圖上看到養了哪些兔子?

小組內合作交流,提出並解決問題,看哪一組提出並解決的問題多。

小組代表在班內彙報提出的問題,其他組的學生回答如何解決。

(4)養豬場

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場景,提問:從養豬場的場景圖中你瞭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一人提問題,本組內其他學生回答。

小組代表説出本組計算的結果,指定其他組的學生説説是怎樣計算的。

(5)耕地

提問:觀察耕地圖,説説小蘑菇提出了什麼問題。

在小組內討論這個問題如何解答。例如,學生可以這樣想:耕一塊地用了8分鐘,耕7塊地用了56分鐘,56分鐘不滿一小時,所以1小時能把7塊地耕完。

向本班彙報本組的解決方法。

(6)學生過河

談話:觀察圖畫,你從圖上看到了什麼?在小組內交流。

猜一猜:他們會遇到什麼問題?

在小組內説一説要幾次才能全部過河,要説出是怎樣想的。

你能説一説怎樣乘坐最合適嗎?讓學生各抒己見,也可用圖表示。

3、總結。

(1)提問:你還能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嗎?讓學生聯繫學過的知識思考。

(2)講述:同學們在遊覽田園風光中,解決了很多的實際問題,以後只要留心觀察,你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四、課後反思

這節課中,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綜合運用了多方面的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認知能力,為今後能解決實際問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