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商業銀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問題的思考(精選多篇)

欄目: 員工思想 / 發佈於: / 人氣:2.15W

目錄

商業銀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問題的思考(精選多篇)
第一篇:商業銀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問題的思考第二篇: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第三篇:40,關於加強工商銀行經營網點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第四篇:構建國有商業銀行企業文化的幾點思考第五篇:2014年商業銀行信貸文化建設思考分析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商業銀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問題的思考

企業文化是由西方學者以及企業家共同發起研究,並逐步興起的。它是全人類文化、民族文化發展的成果。以美、日為代表的西方企業管理已經由經驗管理、科學管理提升到現代管理、文化管理。有遠見的企業管理者普遍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及其員工的精神支柱;是企業可持續發展,造就“百年老店”、“航空母艦”的基礎條件;是企業戰略創新、制度創新、經營創

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的理念基礎;是企業精神昇華、品牌延伸、形象提升、效率提高、效益增長的文化保障。進入新世紀以來,企業文化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影響着人們的思維,推動着企業的發展。從調查瞭解的情況看,當前,在商業銀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方面,需要注重研究和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要在認知、認同商業銀行企業文化的科學內涵上下功夫

認知是認同的開端,認同是信奉的前提,信奉是自覺行動(實踐)的基礎。商業銀行廣大員工對企業文化只有做到明確的認知、高度的認同,才能真正信奉它,才會自覺自願地付諸實踐。

(一)要正確領會商業銀行企業文化的基本涵義。商業銀行作為金融企業,其自身的企業文化應當是具有行業特色、鮮明個性的價值觀、經營理念、制度規範、行為準則和品牌形象的總和。也可以説,它是全行員工認同、信奉並付諸於實踐的價值理念。因此,從形式上看,它屬於思想範疇的概念,是法人及其全體員工的價值理念;從內容上看,它反映了本行的全部經營管理活動的價值理念,是本行制度安排和戰略選擇在人的價值理念上的反映;從性質上看,它不只是一般信奉或者倡導的價值理念,而是要付諸於實踐的價值理念;從屬性上看,它是企業法人的價值理念,也就是本商業銀行的靈魂;從作用上看,它是規範、約束經營管理活動和員工行為的價值理念,是着眼於解決改革與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正因為如此,那種把“企業文化”僅僅當成口號、標語、企業標識,或者簡單地認為“企業文化”就是政治思想工作,甚至以文體活動代替“企業文化”等,顯然是迫切需要加以克服和糾正的。

(二)要準確把握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的本質要求。着眼於樹立全行統一的企業價值觀和經營理念,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提高金融服務質量,塑造商業銀行品牌形象;着眼於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促進員工的全面發展,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着眼於弘揚和培育團隊精神、敬業精神、創新精神、奉獻精神,全面增強全行的親和力、凝聚力、創新力和競爭力;着眼於為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現代金融企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持,是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的精神實質和本質要求。它要求我們在工作指導和具體實踐中,必須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保持先進性,使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始終保持蓬勃生機、充滿活力。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所着力鍛造的文化特色、文化優勢、文化力,是親和力、凝聚力、創新力和競爭力的有機統一。那種把“企業文化”理解為“親情化”文化、“家族式”文化、“庭院式”文化的想法,顯然是迫切需要加以克服和糾正的。

(三)要深刻認識企業文化就是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銀行家、經濟學家、管理學家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員工的精神支柱,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行動指南,強有力的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及其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作風、經營管理理念,反映了商業銀行的企業願景和理想信念,體現了商業銀行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品格,全體員工一旦由認知、認同、信奉,進而轉變為自覺意識和實際行動,那麼所形成的企業文化力量,不僅將深深熔鑄在商業銀行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之中,而且會使該行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得以增強。全體員工特別是各級領導者、管理者,應當深刻認清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的(本站向您推薦)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強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責任感,積極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不斷提升本行的核心競爭力。那種把企業文化建設視為“軟”任務,説起來是“核心競爭力”,做起來是“邊緣化”;認為“緊抓鬆抓,多抓少抓,有人抓無人抓,無礙大局”,或者僅僅當成分管領導和具體部門的工作,甚至還停留在“口頭上、文件上、牆壁上、廣告上”等,顯然是迫切需要加以克服和糾正的。

二、要在自覺實踐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及其價值理念上下功夫

國內外優秀企業的成功經驗表明,企業文化不僅是企業決策者倡導、全體員工共同信奉的價值理念,更重要的是將價值理念付諸於實踐。也就是説,企業文化要真正地指導企業制度的建立、戰略的選擇,規範、約束企業的運行行為和員工的行為。那麼,看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能否充分發揮其導向、凝聚、激勵、約束、協調、輻射等功能,關鍵是要靠全行各級領導者、管理者和廣大員工自覺實踐企業文化及其價值理念。

(一)要建立健全與企業文化及其價值理念體系相適應的管理體制、機制和制度。這是推進企業文化建設、貫徹落實價值理念的根本保證。一方面,要使企業文

化制度化。通過診斷、修改、提煉、創新、充實、完善等具體的工作過程,使企業文化及其價值理念充分體現在、滲透在制度安排、戰略選擇、經營管理之中,使制度更加科學、規範、嚴密,合法合理合情,更加便於操作。另一方面,要強化制度至上的理念,形成依法治行、嚴守規章的文化氛圍。要經常查找制度與企業文化理念相悖之處,以不斷改進、完善制度,進而促進制

度的全面落實和制度文化的發展。此外,還應逐步建立健全企業文化建設實施工作的具體制度,如發展規劃制度、培訓推廣制度、檢查考評制度、信息宣傳制度等。

(二)要在業務活動和員工行為之中充分體現企業文化及其價值理念。尤其是要把價值理念融入到各級管理者和員工的工作流程和崗位要求之中。這是企業文化的功能、作用能否得以充分發揮的關鍵所在。企業文化與業務工作的關係,如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與人如何做人做事的關係,人的思想、品格、血液與人的言論、行為、肢體的關係一樣,是辯證統一的關係,是一個整體的不同範疇,任何時候都密不可分的。那種認為企業文化與業務工作是互不相干的,是遊離於經營管理活動之外而獨立存在的,甚至在經營管理活動中置企業文化於不顧的,正是落後文化的慣性思維及具體表現,需要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着力加以克服和糾正。

(三)要緊緊圍繞促進改革等艱鉅而複雜的重要工作建設企業文化。這是我們黨加強思想文化建設、培育民族精神的一條成功經驗。幾十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階段,特別是在面臨艱難困苦、重大風險、乃至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善於變挑戰為機遇,在創造輝煌業績的同時,培育和形成各具特點的精神財富,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大慶精神、98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不斷豐富民族精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當前,商業銀行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正在實施的綜合改革,無論深度、廣度還是難度都是空前的,這無疑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嚴峻的考驗。怎樣變挑戰為機遇,在推進改革的實踐中,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首先,要正確認識改革與企業文化建設是辯證統一的關係。企業文化為改革提供思想引導、理念基礎、文化支撐;改革為企業文化建設創造新的機制、載體、制度。改革與企業文化建設最終目標都是為了把商業銀行辦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現代金融企業。其次,要正確理解、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越是深化機制、制度改革,越是面臨企業重大轉折,越需要自覺強化“以人為本”的理念,並通過具體的、實實在在的措施和行動加以貫徹落實。

(四)各級領導者、管理者應當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積極倡導者、優秀組織者和自覺實踐者。這是推進企業文化建設的決定性因素。企業管理者的綜合素質和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基礎因素;他們的身體力行、積極倡導是企業文化確定、形成的重要推動力;他們的學習能力、戰略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應變能力是企業文化豐富、充實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凡是成熟的、優秀的企業領導者、管理者必然懂得、重視、善於抓企業文化建設。作為商業銀行的各級領導者、管理者,應當帶頭學習、深刻領會企業文化的科學內涵,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自覺意識、責任意識、實踐意識、表率意識,堅持在經營、管理、決策、用人、分配、服務等具體工作中,自覺實踐企業文化及其價值理念,努力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充分發揮倡導作用、典範作用、推動作用、創新作用。

三、要在不斷創新的過程中豐富和發展商業銀行企業文化

創新是現代商業銀行活的靈魂。創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推動文化創新,使商業銀行企業文化適應不斷髮展變化的世情、國情、行情,才會在先進文化的指導和推動下,造就一支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的銀行員工隊伍,進而帶動和促進制度、管理、技術、產品、服務等各方面的創新。

(一)要把觀念創新擺在首位、落到實處。沒有創新的觀念,就不可能有創新的企業。在經濟金融全球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中,我國商業銀行能否贏得生存和發展的主動權,首先在於觀念的創新。只有確立新的觀念,才會有新的思路,新的出路。我們在創新思想觀念、完善價值理念體系的過程中,要自覺堅持以科學的發展觀,正確的政績觀和全新的人才觀為指導,並借鑑國際一流商業銀行的先進理念,對本行的核心價值觀及管理理念、發展理念、效益理念、風險理念、市場理念、競爭理念、服務理念、科技理念、人才理念及其政策、措施等進行全面的檢驗、衡量,凡是符合要求的,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不完全符合的,要儘快進行修改、完善;不符合的,要堅決加以糾正。比如,是否在重視業務發展的同時,自覺地堅持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是否堅持拓展業務經營與提高資產質量、強化風險管理並舉,緊緊圍繞提高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開展各項經營管理活動,努力提高效益水平,追求價值最大化;是否在注重當期業務發展、效益增長、費用增加的同時,更加註重抓打基礎、管長遠且難度大的工作,注重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不斷增強,注重實現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的可持續發展;是否在堅持以業務發展為中心、以經濟效益為目標,促進業務發展的基礎上,自覺地關注實現銀行的全面發展,實現相關者的正當權益,促進本行員工的全面發展;是否能夠正確認識和處理好整體利益、局部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係,是在自覺維護統一法人利益的前提下,努力為本單位及員工謀利益,還是習慣於鑽政策空子、“打擦邊球”來為個人和小團體爭利益;是否能夠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本單位員工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在穩定中推進改革、促進發展;等等。只有這些問題解決好了,才能保證商業銀行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二)要抓緊構建與實施股份制改造相適應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制度創新與經營戰略創新的思想保障和理念基礎。對於正在或即將實施股份制改造的商業銀行來説,當務之急是需要實施新的企業文化戰略,抓緊構建與其相適應的、高度吻合的企業文化。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應當是,積極引導廣大員工切實增強“戰略機遇期”意識,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自覺地將股份制改造這一關係國家經濟金融命脈的大事與個人的工作和責任聯繫起來,將全行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個人利益真正結合起來,動員廣大員工積極行動起來,爭做股份制改造及深化綜合改革的支持者、促進者。要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激發大家圍繞股份制改造這一重大而緊迫的歷史使命開展工作的積極性、創造性,變觀念創新為具體行動,變盼改革為促改革,變壓力為動力,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自覺按照上市銀行的高標準來衡量、檢驗各項工作,堅持用新的標準、新的思維、新的視角、新的策略,着力培育新的企業文化理念,拓展新的工作思路,提供新的發展動力,堅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以國際先進銀行為標準,不斷豐富和創新企業文化內涵和功能;着力推動觀念、作風實現根本性的轉變,推動體制、機制、制度建設實現根本性的轉變與突破,推動包括髮展戰略、組織構架、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管理、營銷管理、信息管理等在內的綜合改革計劃及其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貫徹落實,推動股份制改革及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為把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辦成“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的現代金融企業”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第二篇: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

現代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

一個前進的民族,必然有一種生機勃勃、昂揚向上的精神;一個改革的時代,必然有一種積極健康、開拓奮進的推動力;一個發展的企業,必然有一種團結拼搏、不斷創新的文化。作為一門現代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創建於20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的企業文化學,被全球的現代企業發揮的淋漓盡致,從而愈加豐滿、完善。關於企業增長的研究報告指出,“世界500強企業勝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這些公司善於給他們的企業文化注入活力。”——這是對“企業百年發展靠文化”的最好詮釋。

老子有言:“天生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意指有形的東西受無形的東西支配。作為企業,“無”就是企業文化。而孟子也一再強調“文治”對於治國安邦的重要作用。商業銀行面臨着眾多挑戰,比如貨幣政策的變化對信貸經營帶來一些新的影響;環境和能耗問題給信貸風險防控帶來新的考驗;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為轉型與創新帶來重要機遇;流動性過剩對盈利持續增長帶來較大壓力;國際化競爭加劇對經營發展帶來全方位的挑戰。因此,構建商業銀行自己的企業文化迫在眉睫。

在現代商業銀行的激烈競爭中,銀行的企業文化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凝聚作用。銀行企業文化的凝聚作用就像粘合劑,把銀行幹部與員工緊密聯繫在一起,為銀行的共同目標而奮鬥,推動銀行向前發展。銀行企業文化的目標是通過精神的力量,如共同的價值觀,把銀行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形成一個有效率的團體,讓每一名員工對這個團體有安全感和歸宿感。銀行的企業文

化讓員工對企業有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地提高自身素質、鑽研業務,不斷增強銀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二,激勵與自律作用。銀行企業文化對員工的激勵與自律作用是相輔相成的。激勵作用就像活力的加壓泵,調動起銀行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勵員工進行自我完善和創新。同時,銀行企業文化對員工也有自律作用,即對員工行為的約束。商業銀行的行紀、行規和行貌都會對員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員工自覺地按照要求來規範自己的行為,形成一種自律傾向,從而規範銀行羣體行為,形成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有利於形成良好的風氣。

第三,輻射作用。銀行企業文化不但對內部員工有凝聚、激勵和自律作用,而且還向社會輻射銀行的各種信息,使人們瞭解商業銀行的社會地位及經營狀況。同時,其他的商業銀行也會仿效,有利於推動我國商業銀行業共同發展。商業銀行提供的金融產品也藴含着自身的企業文化,人們通過對金融產品的購買而加深對該銀行企業文化的印象,大大提高了商業銀行的社會形象。

面對激烈的競爭,商業銀行搞好企業文化建設是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如何構建符合自身發展特點的企業文化,推動自身規範、穩健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擺在商行面前的重要課題。當前商行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重點可分為三個層次:物質層、制度層和精神層。物質層文化,既包括商行為社會經濟活動提供金融服務所依賴的物質載體,如辦公大樓、營業設施、門前裝飾和內部裝修等,也包括其為客户提供金融活動的具體過程,如業務操作流程和業務操作的具體環節等。制度層文化主要指對商行和員工的行為產生規範性、約束性影響的部分。它體現企業文化的物質層和精神層對銀行和員工的要求。精神

層文化主要指商行全體員工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價值標準、職業道德和精神風貌等,它是形成物質層和制度層的基礎原因,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在建設企業文化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的問題是:

(一)人性化管理是塑造、建設優秀銀行企業文化的重要因素。建立企業文化,必須使每一位權利人滿意,他們包括顧客、員工、股東、社會與環境,以及競爭對手。在這裏,我們僅討論銀行員工問題。要真正地讓員工消化好銀行給予的文化,最重要的是如何確立銀行的價值體系或薪酬體系,這也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問題。首先,銀行的決策者要深刻地認識到企業文化建設的完善與否直接關係到企業戰略的實施、人員的結構、效益的好壞。其次,企業文化的建設應重在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培養人、提高人,要從銀行產品導向向服務導向過渡,要從個人享受向共同快樂轉變。再次,要使員工深切地領會到有形的待遇。比如,工資、福利、權利、股份、期權等是待遇的一方面,是對以前的終結。無形的文化待遇是對促進員工自身的增值,是面向未來的資本,也就是説價值體系至少包括來自對銀行的貢獻得到的相對合理的工資福利、來自於自我實現的成就感、企業員工及社會給予的尊重、榮譽、職務的消費、企業所烘托的個人身份,等等。誠然,要真正地量化分配無形的價值財富也許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作,就像把文化當成是待遇一樣。但是,我們一定要大膽嘗試、不斷創新。只有這樣,才能管理好銀行。

管理心理學告訴我們,需要是人的行為的原動力,是人的積極性的源泉,需要的滿足既是人的行為的出發點,又是人的行為的最終歸宿。激勵是強化需要動

機的手段,通過激勵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性。因此,銀行領導者還應當重視激勵的作用,努力運用各種激勵方法,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充分發揮職工的智慧、創造力和主人翁精神,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二)企業文化的構建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户為中心。在這種企業文化下,銀行設計的產品、提供的服務,要顯示其市場競爭力,其產品不在於花樣翻新,而在於風險定價的合理性、競爭性,在於銀行客户的接受度。這就要求商業銀行把這種正確理念與先進技術、完善的體制等結合起來,建立起成熟的風險管理機制。這種風險管理機制是整體性的,而非個體性的。因此,樹立尊重員工的“以人為本”理念,制定獎罰分明的員工激勵約束機制,是這種銀行風險管理的整體性基礎。同時,成熟的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還在於風險控制的全過程、長期性及有機性,而不是階段性、短期性及分離性。此外,還必須培養員工具備對風險進行準確量化和科學管理的能力。以客户為中心的銀行企業文化表現在銀行運作上,就是有效、高效的業務運作,即銀行要做到在每項業務的各個環節都有效地簡化業務流程。銀行重視資本充足率和流動性管理謹慎的貸款政策,如選擇優質貸款客户、加強風險監控環節、限制貸款投向與銀行倫理和道德觀相違背的項目等,即通過信貸業務來表示銀行支持什麼及不支持什麼,以此來承擔商業銀行的社會責任等。客户是銀行的重要資源,客户市場是商業銀行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商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應充分運用整體營銷手段,以目標客户為基礎,有差別、有選擇地進行金融產品營銷和客户服務,把有限的金融資源優先用於能為自身業務拓展和經營效益帶來巨大發展空間和市場的重點優質客户,即目標客户,實施以客户關係為主導的策略,以實現其盈利目標。

(三)把形象塑造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進行銀行形象塑造,是銀行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要塑造有特色的銀行形象有兩種方法:一是建設有區別的銀行企業文化;二是選擇與其他銀行不同的傳播媒介。而現實社會中,規模、實力差不多的企業,其所能利用的傳播媒介不會有太大區別。因此,建設獨具特色的商行文化,是塑造個性鮮明的商行形象的明智選擇。

企業形象是企業文化在傳播媒介上的映射,企業文化則是企業形象的核心和靈魂,企業形象與企業文化是標本關係。內部實施過程是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對外實施是企業文化輻射作用的體現。企業形象也是一種競爭手段,已經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對於銀行來説,形象的作用遠遠超過了銀行本身的有形資產。同時,銀行良好的內部形象可以激發全體員工對本企業的自豪感、責任感和崇尚心理。良好的外部形象則能夠更深刻地反映企業文化的特點和內涵,使企業在競爭中獨樹一幟,取得社會公眾的信任,從而確保企業穩固佔領市場。

第三篇:40,關於加強工商銀行經營網點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關於加強工商銀行經營網點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近年來,我行一直秉承“工於至誠 行以致遠”的觀念,深入開展各項工作,並取得了可觀的成效。但在當前金融大形勢的挑戰下,我們還應該不斷積極的開展企業文化建設,以確保各項工作的健康快速提升。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強內控,防患未然

重點加強內部防控、安全意識等文化的建設。通過防範案件分析學習,促使員工均養成 注重分析、洞察細微、杜絕隱患的良好習慣。根據不崗位的工作需要,個性化簽訂安全保衞責任書、風險點承諾書等;利用業餘時間組織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案例分析會等活動,促進反腐反貪有力保障我行的健康快速發展。

二、打造品牌,提升品質

建立媒體合作關係,根據相應情況,選擇多種渠道進行推廣宣傳我行服務理念、金融產品等。適時開展各類推廣型活動,擴大對政府部門、大型企業影響力,多層面發展客户鏈條。大力推進委託理財、委託貸款、信息諮詢等中間業務創新發展,不斷拓寬服務領域,有效發揮各級、各層次、各團體“營銷標杆”、“服務標杆”等的示範作用,推動活動順利開展。

三、全員參與,提升品質

個部門領導要充分發揮領先帶頭作用,積極帶領全體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加強節日企業文衞渲染,在工作任務重,壓力大情況下,工會應積極組織開展各項企業活動,緩解員工壓力。領導幹部風應經常組織員工培訓學習,大練基本功,提高服務效率,同時積極研究調整資源分配,增開營業窗口,緩解排隊高峯。

四、以人為本,快樂工作

大力推行人本政策,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領導率先行動,深入羣眾大力開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員工當中,經常交流,互通看法,集思廣益。同時以身作則,模範學習苦練基本功、做好工作中的文明建設工作,及時對有需要的員工伸出援手,為生活困難職工送上温暖,不失時機地組織員工開展福利活動,如體檢、建立職工俱樂部、提高食堂服務質量等,設身處地幫助員工解決實際問題,為員工創造快樂的工作環境。

第四篇:構建國有商業銀行企業文化的幾點思考

構建國有商業銀行企業文化的幾點思考

企業文化建設在我國尚處於探索起步階段,無論在理論研究方面還是在實踐方面,相對都較為淺顯。國有商業銀行歷經了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數十年的發展歷程,企業文化形成了明顯的共性特徵。比如:

歷史悠久,具有廣泛的品牌效應;

人民幣資金實力較強,具有相對堅實的客户基礎;

倡導“做大規模”、“效益立行”的經營理念,等等。

但總體上看,目前國有商業銀行的企業文化建設,仍缺乏明確的戰略目標和富有企業特色的核心價值理念,本文就此作些探討。

思考之一:(一)倡導科學的理念,營造成熟的管理文化

文化建設的核心——企業理念,是企業在長期經營與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並經過全體員工認同的共同價值取向和心理預期,這種羣體價值取向和心理預期即銀行的目標與企業信念。一家銀行的經營理念、技術標準、操作規範等企業目標和制度的制定,若僅僅掌握在少數銀行管理者和幾個專家手中,其效果肯定不理想。

國有商業銀行上市後,要全面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必須在理念和文化上加以更新,牢固樹立和始終堅持科學的發展觀,營造科學和成熟的管理文化。首先,要樹立股東價值最大化的目標。根據資本回報要求,上市銀行負有承擔並實現股東(員工持股)價值最大化的責任,上市銀行經營管理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銀行的發展和員工個人的利益。另外,對於國家絕對控股的國有商業而言,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也意味着實現國家價值的最大化。其次,要樹立員工正確的價值管理取向和榮辱觀,培養員工的責任心,激發集體的智慧和力量。第三,要從樹立團隊精神的理論高度統一規劃和創建一種具有導向性的企業文化。真正以維護集體利益為核心,增強國有商業銀行的凝聚力、向心力、親和力和歸屬感,強化客户對銀行的信賴感和繼續偏好等忠誠心理效應。第四,要建立“科學、嚴謹、高效、務實”的管理體制。通過倡導科學理念教育、風險文化宣傳和嚴格執行紀律等規範建設,在銀行內部形成一種“講紀律、講誠信,按章辦事、違規必究”的氛圍,培養員工以一種創新的風貌、嚴明的紀律、誠信的觀念、務實的態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把防範風險和全面提高國有商業銀行整體競爭水平放在首位,真正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思考之二:傳承民族文化,構建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企業文化

文化不求新,則沒有發展。自古以來,中國人視“誠信”是“為人之本”、“為商之道”。可以説,這種文化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伴隨其獨特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所逐步形成的,是民族的本性及其實現方式的濃縮,是中華民族發展的基礎和靈魂;“國際化”具有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特徵,是民族化的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是不同民族優秀文化的組合,其二者的關係是互為補充、互為支持的。一味強調“民族化”,無法適應今後金融全球化的大趨勢;全盤倡導“國際化”,又

意味着放棄民族傳統文化,缺乏獨創性。所以,要在大量吸收古今中外先進金融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將“誠信立業”、“誠信為商”等民族文化作為現代中外金融文化交流、碰撞的一種整合機制,傳承並超越傳統文化,跨越被動接受現存“國際化”的困擾,使國有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從移植走向創新,從單一化走向多元化,從傳統化走向個性化,為中國民族金融業迅速與“國際化”接軌,實現與國際銀行業同台競爭和攜手合作創造必要的條件。

思考之三:明確市場定位,實施品牌戰略

伴隨金融全球化的大趨勢,銀行業同質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金融產品從功能到營銷和服務手段等都日趨相同,惟有品牌是獨一無二的,品牌可以幫助客户在繁多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中迅速做出自己的判斷。國有商業銀行上市後,要想吸引客户長期選擇自己的服務和產品,必須從全球化的視角制定長遠的品牌戰略目標,牢固樹立品牌意識,使銀行的品牌與客户形成牢不可破的關係。要抓住當前改制和上市的契機,在鞏固國內原有市場份額的基礎上,通過引入戰略合作伙伴先進的管理理念和資金,實現自身治理結構的更新,並藉助他們的力量和信譽走向世界,致力於在境外擴大品牌的知名度,為國有商業銀行向全球性金融集團方向發展奠定基礎。

思考之四:崇尚“人本精神”,實施人才戰略

國有商業銀行文化建設必須圍繞“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強調人人平等與紀律嚴明的管理思想和文化底藴,把這種自由平等的人性化思想貫穿銀行經營的各個方面,通過扁平化的組織結構設置,建立公平發展、公平競爭的機制,並採取切實有力的措施來加以保障,為員工實現個人價值創造空間,真正體現出人力資源是銀行文化建設的主體。

2014年底中國金融市場將全面對外開放,屆時各種高級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必將成為中外商業銀行激烈競爭的戰略性資源。國有商業銀行必須積極應對並迅速採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出現人才流失的現象。一要轉變以往將人力資源作為成本進行核算和控制管理的思想,突出人力資源在建立現代商業銀行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二要着力從實現銀行發展戰略的角度對人力資源重新進行統籌規劃,促進人力資源的不斷增值;三要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努力開發和提升人力資源的價值,培養和儲備一支具有高素質的優秀人才隊伍;四要制定科學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優化人力資源配置;五要着力提高人力資源的投入和產出效益,最大程度地發揮員工的創造性和潛力,形成一種創新、競爭、和諧的氛圍,以吸引更多的國內外優秀人才。

思考之五:強化創新意識,有效控制經營風險

創新與風險之間本身就是一對矛盾,加大創新力度,銀行不可避免地會承受由創新所帶來的各種風險;過分注重風險,又會使銀行逐漸趨向保守經營,喪失快速發展的契機。處於新舊磨合時期的國有商業銀行,要充分認識到惟有創新,才是真正強化風險管理和保障金融安全的一種最為有效的途徑。當前,在國有商業銀行組織架構創新上,要以全能銀行、金融控股集團、綜合金融服務集團等混業經營形式為滿足客户需求、增強抗風險能力、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思路,積極更新理念、

鋭意創新制度;在產品創新上,要根據顧客的需求,加快研發設計和推廣新產品的速度,轉變以往“先有產品,再銷售服務”的傳統模式,主動向市場提供需求量大、產品利潤豐厚、易於風險控制的金融產品和服務。要突出並培育“金融創新先驅者”和“誠信是創新的基礎”等科學健康的理念及行為規範,鼓勵員工在創新和嚴格控制風險的經營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一個人的能動性。讓每名員工將務實創新與風險控制始終視為日常工作的神聖職責,體現富有進取心和高效便捷的服務及現代化的科學管理,顯示出穩健而富有活力的企業特色,充分發揮國有商業銀行的整體實力和集體智慧,為客户創造價值,實現業務發展多元化,並有效控制經營風險。

思考之六:樹立“以客户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努力提高服務水平

國有商業銀行上市後,必須牢固樹立“以客户為中心”的經營管理理念,才能有效地維護和充分挖掘客户資源,實現銀行持續發展和利潤最大化的目標。這是因為,客户的滿意度直接關係到能否將目標客户吸引到銀行來辦理業務,要想吸引客户長期選擇自己的服務和產品,必須持續為客户提供最好、最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才能成為最具價值創造力的銀行,實現客户與銀行的持久合作關係。當前,國有商業銀行要運用整體營銷手段,以目標客户為基礎,有差別、有選擇地進行金融產品營銷和客户服務,在努力挖掘客户資源的基礎上,實施以客户關係為主導的策略,充分發揮規模、網絡、人脈和地域的優勢,通過創新成功實施資產運作和拓展新型業務。

隨着客户自身金融知識和風險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客户希望通過銀行的專業服務迅速實現自身價值的增值。這就要求銀行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客户服務體系,制定更加科學的資產負債管理辦法,實現銀行價值“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的協調統一。面對這種情況,國有商業銀行要從滿足不同重點客户新需求的角度出發,通過業務和產品創新等不同方式滿足客户不斷變化的新需求,要培育一支具有豐富理財經驗、具備較高金融知識和業務操作水平的員工隊伍,積極向客户提供準確詳盡的金融諮詢信息,幫助客户制定投融資計劃和辦理有關手續,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周到和富有個性化的服務。要通過挖掘和發現潛在客户的需求,科學引導客户創造價值,提高客户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在實現客户價值的同時使銀行的價值得到同步提升。

第五篇:2014年商業銀行信貸文化建設思考分析

加入wto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不僅表現為前所未有的市場較量,還兼藏着文化的交匯與碰撞。現在,入世既成事實,國有商業銀行為迎接競爭除加緊做好業務上的準備之外,文化上的準備也不可或缺,這種文化就是銀行的企業文化。信貸在銀行整體經營中所處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它所藴涵的特性文化在國有商業銀行企業文化中的特殊比重。因此,關注、解析和構建

信貸文化應當成為國有商業銀行當前文化準備中特殊的、重要的環節。

一、國有商業銀行發展信貸文化是參與未來競爭的特殊選擇

先進的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的重要標誌,是對企業管理理論、模式和成就的概括和反映,同時也助推着企業管理和生產經營的發展,是企業改革創新、贏得競爭以及繁衍生息的強大動力。同所有形式的健康文化一樣,信貸文化相對信貸業務本身也存在於日常、衍生於細微、作用於無形,它秉承着以人為本的理念,具有影響人、教育人、引導人和改變人的功能,並通過人的思想行為對信貸工作起着規範、導向、推動運行和發展的作用,使信貸生成人性化的內在品質和外在形象。

所謂信貸文化,是指在信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能夠體現信貸價值觀的信貸基本理念、形象氣質和行為方式的總和,它是銀行企業文化的一個特殊分支。外資銀行進軍國內市場,不僅依靠其優越的體制、獨特的觀念、豐富的經歷和良好的素質,還將憑藉其先進的文化。這種文化在理念、習俗、規則、目標、精神等諸多方面的優勢都預示着無形的挑戰,迫使國內銀行必須以特有的銀行文化來應對。長期以來,信貸作為國有商業銀行最大、最傳統的經營產品之一,一直是國有商業銀行最主要的創利渠道,隨着入世後新的經濟環境的形成,信貸的作用和地位將更顯突兀。抓住信貸文化就抓住了國有商業銀行問題的核心,信貸文化既是制勝的基本點,又是發展的動力源。

我國的銀行信貸在經營思想和運行方式上經歷了幾次重大變化,也孕育了不同類型、不同特性的信貸文化。改革開放之前,國有銀行處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之中,信貸規模和項目均由政府決定,銀行只是按照要求劃撥貸款,不具有獨立的信貸理念和自主的信貸行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國有銀行逐步建立了具有相對獨立性的經營權限、利益目標和信貸策略,但整體上仍然沒有擺脱計劃經濟的制約,仍兼顧着政策性銀行和商業性銀行的雙重職能。信貸工作的突出特徵還表現為片面強調擴張規模而忽視資產質量與自身經營成果。直至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開始轉入市場經濟體制以後,隨着金融改革的實施和一系列金融政策法規的出台,國有銀行才從根本上確立了作為國有商業銀行應有的獨立的金融企業法人資格與地位,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信貸工作也漸漸形成了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相對獨立的經營理念和經營目標,並開始走上了集約化經營管理的軌道。

入世使國有商業銀行信貸文化面臨一次重大調整的新機遇,並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歷史演化新階段的新情況、新格局,促使我們有必要對信貸文化的歷史與現狀進行一些審視和反思,力圖為信貸文化的未來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鑑。

二、國有商業銀行信貸文化的現狀與差距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在信貸文化的內涵、規模、作用上較之國外同業先進水平與參與未來競爭的要求都尚處於初級階段,甚至與國內一些小銀行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

1.由於信貸的核心地位及特殊作用還沒有被全面、客觀地認同,信貸在整體經營中的特殊功能得不到科學、合理的定位,信貸文化也顯得消極與被動。國有商業銀行面對變革,缺乏對健康的信貸文化的建設與引導,在信貸業務發展上過分強調安全性與零風險,致使信貸部門與信貸從業人員不求有權、但求無責等不良習氣在一定範圍內滋生蔓延,信貸從業人員應有的爭先創優、崗位奉獻、實現自我的意識無從體現,集體主義、團隊精神也鮮有展露。

2.隨着市場環境、企業需求與客户素質的變化,信貸經營的觀念、思路、領域、行為方式也不斷更新,但一些機構開拓信貸市場的能力和水平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對外營銷與服務還停留在較低層次,甚至沿襲較為原始的公關方式,依靠請客送禮來維繫銀企關係,爭攬優質客户,使信貸業務帶有了不良甚至不健康的文化色彩。

3.無論是同業之間還是本系統之內,廣泛的交流不僅能相互促進,相互提高,而且有利於營造寬鬆、和諧的經營氛圍。但一些國有商業銀行的機構在信貸改革創新、經營管理、隊伍建設等方面常常眼睛向內,過分依賴自給自足,存在自滿意識和排外心理,背離了合作共存的時代精神,使信貸文化在一定範圍內附帶了純粹的本土化色彩和無形的封閉化特性,並最終限制了信貸業務自身的發展。

這些現象的存在,制約了信貸文化對經營的反作用力的發揮,最終勢必影響信貸資產的質量、效益以及信貸的綜合競爭力。

三、以國際視野打造優秀的信貸文化

1.樹立信貸文化意識,重視和關

注信貸文化。思路取決於觀念,意識作用於實踐。在未來的綜合市場競爭中,信貸文化的競爭與信貸業務的競爭是同時進行、彼此交融、相互促動的兩個方面。只有從主觀上高度重視和關注信貸文化,才能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二者之間的關係,大力倡導積極的信貸文化,並進而有意識地發揮文化對業務的助推作用。充分認識信貸文化的概念、形式、表象和內涵,有針對性地實

施文化建設,主動關注信貸經營、管理、改革與發展過程中的文化因素,從文化的角度觀察、分析和解決信貸具體工作中的問題。

2.正確評估信貸文化的現狀,對信貸文化的功能和作用進行準確定位。一方面,針對目前信貸文化的狀況予以全面、正確地評價,既提煉出經驗、成果,又查找出諸要素中的問題,並從歷史背景、客觀條件、人為因素等方面分析問題的成因及危害。另一方面,立足現狀並結合時代特徵和未來競爭需求就信貸文化的功能、作用進行合理定位。用實際、深遠的眼光,以新的信貸市場為導向,全面分析、衡量信貸文化的市場潛力和引導、規範作用,明確信貸文化在信貸市場中的角色和地位,把握好信貸文化與信貸業務在市場上的結合點。

3.綜合治理當前信貸文化中各類不良因素。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注重信貸文化中人的因素,突出信貸文化的主體,將文化的思想、行為及職業道德與倫理通過人這一特殊載體得以有效傳導和貫徹。其一,要關注信貸人員的個人素質和個體價值。優秀的信貸文化應當將鍛造人才放到首位,通過培訓等手段提高員工的個人素質,並使個人素質轉化為個體價值,使信貸人員的個體價值得到實現和提升。其二,要建立良好的職業環境。這種環境既包括人際氛圍、上下關係,又包括對員工教育、培養、選拔、任用以及處罰、激勵的機制。良好的環境能對員工產生壓力、引力和合力,既有利於穩定和吸引人才,又使信貸人員充滿安全感、使命感、成就感和自豪感,從而增強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其三,要發揮管理者的表率作用。這是信貸文化不斷提升的關鍵。管理者是楷模,是政策和組織行為的化身,好的表率是隱含的文化、無形的力量,能夠通過上行下效貫穿全員,形成一致的行動、集體的合力。其四,要培育、打造集體主義與團隊精神,樹立團結、自信、奉獻、必勝的人文精神,把從業人員感召到集體主義的旗幟之下。

4.立足國情行情、放眼未來競爭,積極打造有特色的銀行信貸文化。信貸文化建設是一項牽動全局、意義深遠的工作,是金融競爭新格局下國有商業銀行的新任務。在經濟市場化、市場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高速發展時代的信貸文化,應當是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面向國際、面向未來的文化。一方面,國有商業銀行要立足現狀,注重體現和挖掘國內信貸文化的民族特色。發揮固有文化基礎的優勢,趨利除弊,相互取補,使信貸文化依附於國情、行情,體現民族化、本土化的優良特性。另一方面,還要敞開胸襟、放寬眼光,大膽汲取域外文化的精華。與本土和國內銀行文化彙集交融,相得益彰,使國內銀行信貸文化更具開放、兼容的國際化特性,更能跟緊先進信貸文化的發展潮流,更加適應未來國際信貸競爭的環境……

本網推薦其他精彩範文:

銀行關於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決定

銀行關於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決定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

對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城市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