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聯考作文指導【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43W

大學聯考作文指導【精品多篇】

大學聯考作文指導 篇一

提高寫作能力之多改、多讀、多寫

改,是為了發現自身的問題。知道自己在大學聯考作文寫作上有哪些短板,哪些可以達到,哪些達不到。

讀,知道在自己的大學聯考作文寫作方向,知道一流是什麼水平,知道何為高,何為下,這樣才能提高寫作能力,大學聯考作文寫作技巧,需要知道,但是未必要用。人各有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往哪個方向走。

寫,每寫一篇作文,一定是要這個東西值得寫,才寫。不要發生什麼新聞就寫什麼,那樣雖然容易博得點擊率,對長遠的寫作未必有好處,提高大學聯考作文寫作能力是一條創新之路。

大學聯考作文提高寫作能力之結構

寫作能力如何提高,首先要把文章分割出來,知道作文些構成是:詞、句、段落,大學聯考作文也是這樣。再深究,句子又有句型結構,包括長句、短句、複句等等,句子又有起承轉合,又用到修辭,還牽涉到韻律。段落間,又有邏輯上的鏈接。如果一個好詞如同一顆閃亮的星星,那麼一篇好的大學聯考作文就是璀璨的星空。提高寫作能力遣詞造句也是重要,也是撩撥讀者情緒的技巧。

大學聯考作文提高寫作能力之作文佈局

想要提高大學聯考作文寫作能力,作為佈局很重要,大致包含幾個步驟:審題立意——選材——謀篇佈局——展現文采。其中謀篇佈局這一步解決的就是如何安排內容和表現所選內容的問題。安排內容主要是為所選擇的材料構思作文的大結構和大框架,而表現內容則主要是表現學生自己對材料的理解及自我個性。

提高寫作能力之關鍵詞

提高大學聯考作文提高寫作能力,下筆之前選取一系列關鍵詞,圍繞關鍵詞一一述説,便可鋪展開整篇作文的局勢,既簡潔明瞭又全面周致,是不錯的方法。大學聯考作文以關鍵詞謀篇佈局,重在掌握概念分析法。這裏的概念,指作文中心論點中的核心詞語。對核心詞語加以分析,明確其內涵和外延,有助於恰當地提取出關鍵詞。

大學聯考作文滿分作文:傳承的智慧

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看爺爺用玻璃做佛龕。

爺爺少年時是大户人家的少爺,青年時遭遇侵華戰爭,中年時經歷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革他做過地主,也做過農民,是舊時代到新時代的縮影。因而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積攢下來的智慧在爺爺身上得以集中體現。爺爺做的東西,總是閃耀着智慧的光芒。他做的玻璃佛龕細緻又精巧,每一條接縫都是筆直的,每一條花紋都是對稱的,放到現在,一定有人會説爺爺是有強迫症的處女座。

除了玻璃佛龕之外,爺爺令人嘖嘖稱奇的小玩意兒還有很多。紅紅綠綠的膠片唱片剪成各種花色圖案,貼到玻璃上,做成玻璃花燈。元宵節的時候提出去,比起流水線上批量生產的塑料或紙質的兔兒燈也好荷花燈也好,都要精巧透亮。奶奶穿舊了的衣服,爺爺戴上老花鏡,一雙粗大的手上下翻飛,不一會竟縫出一個小布包。別看這布包小,裏面竟有一個不易察覺的暗袋,錢財放進去,取用方便又不易失竊。最妙的是爺爺親手做的一根枴杖。普通的枴杖上,爺爺用榫卯安了一個可摺疊的小凳,走路走累了,放下小凳,凳子腿加上枴棍正好4根,枴棍瞬間變成小凳子,可以坐下休息。

多年以後,爺爺去世。我便再也沒有見到過那樣精巧的佛龕,也再沒有見過那樣玲瓏剔透的花燈。爺爺給我做的那隻小布包,我小心翼翼存在衣櫃裏。可不管是媽媽還是姑姑,都再也沒有這樣好的手藝。只有那個帶小凳子的枴棍,悄然間成為廣大老年人的福音,稍微起個早,便能看到滿大街都是拄着這種枴棍的老人。那時候爺爺已經過世8年了。

提到智慧,我們能想到的總是像牛頓、愛因斯坦、霍金這樣的科學家,他們用智慧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科技的高速發展離不開他們智慧光芒的指引。然而我覺得,另一種智慧也不容忽視。它很小,不起眼,不仔細思量,甚至不覺得它是智慧;然而等到它消失的那一天,你一定會覺得生活失去了斑斕色彩。這就是廣大勞動人民千百年來在這片黃土地上積攢下的生活智慧。

我的爺爺只是一名非常普通的老人,他做的東西算不上作品,更談不上有造詣、大智慧,但他去世之後,他的奇思和巧技就隨風消逝再也不見蹤影。華夏文明傳承千百年的漆雕、精緻中藥、古琴演奏、宣紙刺繡等等,這些凝聚着勞動人民智慧的文化結晶正在慢慢消亡。沒有傳承人,我們終究會有一天只能在史料上看到它們,輕輕感歎一句:我們的祖先真有智慧!

發展科技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但物質生活更加豐富、便利的同時,也不能忽視這些曾經燦爛輝煌的智慧的結晶。關注技術革新的同時,傳承文化的瑰寶,人們的生活才能更豐富、更精彩。這何嘗不是更普通高中一級年級層的智慧?

爺爺在世時做的玻璃佛龕還有一尊保存完好的放在家裏,我相信總有一天,會有人能做出比這更精巧的佛龕來。把這勞動人民的智慧傳承下去。

如何快速寫作文?

一、觀察快,必須按順序按層次地進行訓練,熟練地掌握幾種觀察方法:

1、基本的觀察方法。單幅圖的觀察要掌握: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從遠到近或從近到遠;從主體到客體。多幅圖觀察要掌握:先從整體着手,瞭解主要內容;再依次觀察每幅圖的主要説什麼;最後,確定幾幅圖中那幅是重點,組織內部語言。觀察圖片時,還要教給把自己融入畫面情景的觀察法。

2、抓住事物重點的觀察方法,還要從事物之間的聯繫和變化中,反映事物本質的觀察方法。必須養成勤觀察的習慣。

二、選材快。在平時進行給予題材和自選題材的交叉訓練,即進行範本教學和小鳥學飛的起步訓練。然後逐漸訓練自己審題準確,抓住中心,選材面寬,施選典型,定題新穎,開掘要深等能力。

其次,要求自己寫題材日記。就是要自己把在一週中觀察到的有意義的題材記錄下來。可以每週與老師進行交流。

三、構思快。看到圖片、事物或作文題目後,腹中能迅速列好提綱,明確寫作重點,解決敍述形式。

四、表達快。要表達快關鍵是自己的頭腦裏要儲存充足的語言素材。多看課外書,還要讓自己每天聽寫一句話或一段話。聽寫內容可分門別類,時間可在每天早自修時間。日積月累,讓自己的頭腦裏儲存起大量規範化的語言,在反覆的語言實踐過程中,就能逐步轉化為自己的語言。

大學聯考作文指導 篇二

語文作文歷來是大學聯考的重頭戲,既是對考生十多年語文學習能力、水平的一次最重要檢閲,也是每年特別吸引社會各界眼球的新聞熱點。尤其是怎樣寫好考場作文、閲卷教師鼓勵和喜好什麼樣的作文,一直是每屆考生都十分關注的大問題。

對此,上海市大學聯考閲卷中心組負責人兼作文組大組長、華東師範大學語文教研中心副主任周宏教授給予了分析與解釋。

關鍵詞 原則

問:優秀作文的基本特質有哪些?

答:上海市大學聯考作文已經確立了開放、靈活、包容、多元的`評價原則,把思想、真實、樸實、創新、規範作為大學聯考優秀作文的標準。

所謂有思想,就是寫作文要展現自己對某一問題或對象的思考,通過議論性文體提出並證明觀點,或通過記敍性文體形象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所謂寫真我,就是大學聯考作文要抒寫真實情感,作文中的真我,不能膚淺、庸俗、偏激。這要求考生不斷提升自我,創造新的自我。

所謂尚樸實,就是寄至味於平淡,樸實不是語言的平淡無味,更不是不加錘鍊的囉唆之言,它至少應該朗朗上口,簡潔明瞭,耐人咀嚼。當然,也要肯定其他健康的文風,包括華而實的文風。

所謂守規範,就是大學聯考作文雖然不限文體,但絕不等於不要文體。考生可以任選自己所擅長的文體行文。但在選定文體之後,行文就必須符合這種文體的規範要求,同時要注意使用現代漢語的規範語言,保持語言的純潔性。

所謂求創新,是指在審題正確的前提下,在形式上或思想上追求與眾不同。但是,如果僅有新穎的觀點而缺乏充分的論述,仍然不能獲得高分。

大學聯考作文指導 篇三

很多同學存在這樣的疑問:老師總是鼓勵我們寫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我們大部分時間都身處學校和家庭之中,生活圈子太狹窄了,接觸瞭解的人和事十分有限,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作文時究竟應該寫什麼?

我認為,首先我們要儘量擴大自己的生活面,力爭對現實生活了解得更多些。日常在同街坊鄰居的相處中,在和親戚朋友的交往中,在公共場所的耳聞目睹中,都可以瞭解許多生活內容,這些會給我們提供有價值的豐厚的寫作材料。

我的一個學生,她的鄰居一位盲人小姑娘不幸夭折,作為好夥伴這位同學非常傷心。我瞭解到情況後,同她交談。她敍述了自己同小姑娘生前交往的許多動人情景。我鼓勵她把這些生活寫出來。她認真構思,寫出了《永不凋謝的花朵》初稿,我同她一起修改,很快這篇作文就面世了在《中學語文園地》上發表。

也許有同學會問:李老師,我們天天在教室上課,這樣的生活也能成為作文的素材?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們的生活圈子的確不廣,一般都在家庭學校之間轉悠,但即使這些有限的生活,也不是世外桃源,還是有它獨特而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不斷跳動的時代脈搏,對於這些習見習聞的生活,如果我們細緻觀察和深入體味,也能成為作文的好素材。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吧:

我上過這樣一節語文課

課前請同學們利用課餘時間收集同標點符號有關的故事。這次課是按下面的步驟進行的:

一進教室,我就説:大家都很愛聽故事吧?老師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悲慘世界》脱稿後,他寄給了一家出版社。過了較長一段時間,沒有音訊。雨果給出版社寫了一封信,全部內容就是一個?。心有靈犀的出版社編輯先生立即給雨果回了一封信,雨果拆開一看,會心地笑了。原來,回信也僅有一個標點符號:!。可以説,一個?內涵極其豐富:我的稿件收到了嗎?你們看後有何意見?這麼長時間不給個回信也未免太那個了吧?而一個!同?的對仗竟是那般工整:稿件收到了,請放心!這部作品太精彩了,我們正在加緊排印!遲復為歉,請你多多包涵!可以説這是世界上最短而又稱得上絕妙的信件了。

老師的故事講完了,我也很想聽聽同學們説的故事。我要求同學們課餘收集同標點符號有關的故事,現在就請幾位同學説給我們大家聽聽。

幾位同學興致很高地交流了幾則故事後,我又説:大家説的故事很有情趣,也很有意義。有些同學收集的故事還來不及交流,以後我們再採用別的方式交流吧。下面我們變換一種形式,改説為寫。每位同學寫一段話,100字左右,時間10分鐘。內容上只有一個要求:這段話必須同標點符號有關,換句話説,你寫的這段話必須以標點符號為對象或者話題。至於寫什麼文體,寫什麼內容,悉聽尊便。寫記敍文可以,寫議論文、説明文也行,還可以寫寓言、童話。等等,等等,不受限制。同剛才的講述故事相比,這可以看作是大家的創作活動,請抓緊時間完成。

我在教室裏巡視,瞭解完成情況。10分鐘後,我説:大家完成得差不多了。我們知道,文章是寫給讀者看的,所以應該發表出來。朗讀也是一種發表。下面請同學朗讀自己寫的這段話,其他同學邊聽邊品味,聽完後對這位同學的作品進行簡要評析。

幾位學生朗讀,其他同學評析。之後,我又開口了:聽了同學們的佳作,老師也想發表自己的作品,我把自己寫的一段話也讀給大家聽聽,敬請指正

我用,。。三個標點符號來描繪人生:,形似嬰兒吮吸母奶,我用它來代指青少年時期。青少年理所當然應該渴飲知識的甘乳,多方面吸取營養,讓自己健康成長。青壯年時期是人生的黃金季節,難道不值得加着重號麼?老年雖説已近黃昏,但落紅不是無情物,他們化作春泥護鮮花,所以,我要用句號來表示他們完美的歸宿。

同學們評析完後,我佈置任務下面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以今天這節語文課作為作文的題材,可以寫怎樣的作文?請大家擬出一些作文題來。

同學們討論。歸納起來有如下看法:

可寫記敍文《一次語文課紀實》《別開生面的語文課》《一次讓我失望的語文課》《漫話標點》《標點符號故事集錦》等;

可寫議論文《語文課該怎麼上》《這是作文訓練課嗎》《一次語文課的得與失》《不能忽視標點符號》《標點符號的價值》等;

可寫説明文《簡介一次作文指導課》《説説標點符號》《標點符號自述》等。

最後,我小結本課:看來可以寫很多很多文章!平常經常聽到一些同學抱怨:寫作文太難了,讓我們寫什麼內容啊!客觀地説,大家的生活天地是受到了一些限制,接觸社會、深入生活的機會相對較少,但是請記住德國曆史上最偉大的詩人歌德的話:如果你每天寫一些小題目,抓住日常生活提供給你的材料,趁熱打鐵,你總會寫出一點好作品來。這樣,你就會每天都感到樂趣。如果作者每天都抓住現實生活,經常以新鮮的心情未處理眼前事物,也就總可以寫出一點好作品,即使偶爾不成功,也不會有多大損失。我只勸你堅持不懈、牢牢地抓住現實生活。每一種情況,乃至每一頃刻,都有無限的價值,都是整個永恆世界的代表。看來我們周圍有光也有顏色,但是我們自己的眼裏如果沒有光和顏色,也就看不到外面的光和顏色了。也就是説,只要我們時時在意,處處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作文時就不會覺得無米下炊了。剛才大家以這次語文課為寫作素材,説出了那麼多的文章題目,就非常能説明問題。

後來,同學們寫出了大量的作文,質量也比較高。這節語文課給我們的啟示是:學校生活和整個社會生活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學校本是社會的一部分,所以反映學校生活的文章,也照樣會很有意義。從這一點看,不能簡單地認為中學生就缺少生活,學校家庭就沒有寫作的材料,學校家庭裏也藴涵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礦藏。

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努力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我們身邊的很多內容都可以成為作文的題材,作文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要重視寫屬於我們自己的生活。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的學生就會從一個誤區走出來老是認為作文就是要寫那些所謂的典型事件,就是要闡發大道理,就是要讓人一看就覺得這是值得寫的東西,於是,怪現象出現了:縱向看,一個學生從國中到高中,寫的記敍文儘管題目不同,內容都幾乎一律,議論文始終是那幾句陳舊的套話;橫向看,不同學生寫的作文千人一面,從內容到形式甚至到話語都是大一統。出現這種弊端,不應該一味責怪學生,我們語文老師應該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有意識地把學生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作文與生活密不可分。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必須學會關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積極思考各種複雜的社會現象,用手中的筆描繪屬於我們大家的燦爛生活,使我們的世界更為絢麗多姿!

大學聯考作文指導 篇四

議論文是高中生寫作運用最多的一種文體,因其思路清晰易於掌握。但是高中生在寫作時往往存在一個問題,即無論是文章整體還是段落內部都大多先提出觀點,再舉例分析論證,最後總結,呈現一種模式化。而且由於認識世界辯證分析能力的不足,這樣的文章有相當一部分雖四平八穩然而不夠鮮活靈動,缺乏個性,缺乏張力,缺乏動人的魅力。其實議論文寫作最重要的就是事例的運用,我們完全可以活用這些事例,發揮高中生長於敍述抒情的特點,增加文章的文采與情感,使事例呈現別樣的狀態,讓文章變得靈動起來。

一、讓事例成為源頭活水

確定文章的中心後,搜索能證明文章觀點的例子,然後如講故事一般娓娓道來展開敍述由敍而生理,巧妙引出主題。這樣的開頭不突兀,不生硬,耐讀,温婉中藴涵力量,能快速抓住讀者的心。如20xx年大學聯考廣東優秀作文《海棠依舊?綠肥紅瘦?》的開頭:

經過一夜的雨疏風驟之後,濃睡不消殘酒的李清照詢問花事。侍女笑着回答海棠依舊。女詞人卻歎息道:應是綠肥紅瘦啊!李清照感情細膩,對花有着深切的關心與憐惜,因此她才設想道雨疏風驟後的海棠凋零的容顏。而侍女不然,因此花遭受摧殘絲毫沒有觸動她,甚至不被她覺察。可見,感情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的認知的正誤深淺是有關係的。

二、讓事例散發真情實感

在行文中,以滲透個人真情實感的敍寫代替嚴謹實在的説理,使人讀了事例充分領會作者的褒貶愛憎,自然而然中打動讀者,從而達到讓人信服的目的。如20xx年大學聯考浙江優秀作文《那一縷馨香》,全文就是靠浸潤情感的遣詞造句打動讀者,我們選擇其中的一段:

始皇嘗在無數目光的悽清中,讓諸子百家在火光中徹底消亡,讓天下儒生長眠與漠漠黃土。天下士子不屈的靈魂隨着思想的湮沒垂垂老去,可歎的是,一個盛世的浮華,竟也在這一瞬間灰飛煙滅。勿以一葉障目,勿被所謂的智慧污濁了天地人世,勿因對人文思想的禁錮成為歷史倒退的魁首!

三、讓事例呈現細膩形象

通過細細摹寫事例的場景和人物的行為,用類似小説的筆法賦予事例形象,讓人彷佛身臨其境,感受人物的內心,循着作者設定的思維軌跡,做出與作者一樣的判斷。如一篇以“競爭”為話題的作文《真情永駐》,文章第一段通過引用喬丹、蘇格拉底的名言,告訴人們:競爭不應該拋棄温情。然後作者以細膩生動的筆觸描繪了兩個場景:武則天給狄仁傑看婁師德舉薦他的奏摺,李斯特安排肖邦成功的演出。文末指出:應讓真誠之心指引競爭,讓人情在競爭中昇華!這裏引用其中一個場景:

金鑾殿上,面對高高在上的武則天,狄仁傑壯起了膽子:“陛下,婁師德為官不正,貪贓枉法,曾因一件小事而濫殺平民――鐵證如山!”説到這裏,他心虛了。婁師德與自己素來不合,不論是在官場還是在生活中,都是勁敵。可今天所參都系子虛烏有啊,怎麼辦?把心一橫,豁出去了。

武則天微微一笑,順手揀了本奏摺給狄仁傑:“愛卿,看吧。”狄打開一看,面色大變,上面全是婁師德請求為自己加官進爵的話。多少年來,強烈的競爭意識使自己的心靈嚴重扭曲,對手送給自己的,竟是如此的一份真誠。

也許激烈的競爭能矇住人的雙眼,然而心靈深處真誠的陽光必將衝破重重迷霧,照亮一片明朗的天地。人情之花,不應該被競爭的火焰薰地枯萎。

四、讓事例轉向虛幻空靈

搜索符合觀點的例子,發揮想象,創建事例的載體(如夢境、跨越時空等),把事例融入虛構的世界,使文章有一種虛幻空靈之美。如一篇以“人生之美”為話題的作文,文章虛構“我”在靜夜仰望明月思考如何創造美麗的人生,這時雅典娜飄然降臨以指引:她揮手在我眼前展現三幅畫面,藉此揭示人生藴含的深刻哲理。現引其文一部分:

我正思考着,忽而夜空中劃過一道亮光,一個女神降臨到我的窗前。“你好,我是雅典娜。”她笑着對我説,“你似乎滿腹狐疑。”“是的,智慧女神,你能否告訴我,如何才能創造一個最美麗的人生?”雅典娜笑而不答,她輕輕揮了揮手,我的眼前出現了一幅畫――畫中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那熟悉的身影。他也和我一樣長夜難眠,獨自在燈下思索。擺在他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和靳尚等同流合污,向楚王奉承獻讒;另一種是遭受貶謫,流放南下。他最終選擇了流放,因為他不願向那羣污穢之人低頭,他要保持自身清白,堅持自己的真理……

畫面消失了。“懂了嗎?”雅典娜問我。“嗯,人生需要堅持己見,做出平凡而偉大的選擇。”

五、讓事例組合,水到渠成

入文很快酒敍寫事例或故事,組成幾個片斷,在片斷中融入主旨,幾個片斷結束後,不經過議論,直接點出中心,恰如畫龍點睛。如《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一文,以三個小標題引領中國古代蘇軾、辛棄疾和李清照三位文學家的事例,着重解讀他們的性情、心理、生平,在三個事例結束後,收束全文,展示他們為後人所銘記的根本原因――“傲然而不清冷,寂寞而不沉淪”的尊嚴。在此引第一部分和結尾:

那鬍鬚飄然、目光高遠的老者,是你嗎?那高舉酒杯、敢問青天“今夕是何年”的勇者,是你嗎?那端坐船中,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閒適者,是你嗎,蘇東坡?我一直苦苦追尋你的腳步,卻只看到青青的竹枝尚沾滿了清晨的露水,你高遠的眼神中盪開了泛着漣漪的清波。你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報效祖國,施展才華,而世俗的黑暗卻讓你墮入了萬丈深淵。孤寂的夜裏,你依舊難眠,陪伴你的唯有那“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的明月。你有你的尊嚴,你不願向昏庸的朝臣俯首,不願向污濁的官場屈膝。因此,你的明月便註定了是孤寂。你把你的尊嚴印刻在傲然的眉宇間,長袖一拂,便釀成了不朽的詩作。

(結尾)一片片落葉在蕭瑟的西風中飄然而下,昭示着秋天的降臨。蘇東坡、辛棄疾、李清照,他們都只不過是歷史之林中一片片小小的樹葉,然而一葉落而天下知秋,透過他們,我們看到的便是整個歷史的詩魂尊嚴,傲然而不清冷,寂寞而不沉淪。

大學聯考作文指導 篇五

一、緊張匆忙,答錯位置。

由於考試時心理緊張或做題匆忙導致學生作文答錯了位置,這種情況,大約有百分之一左右。一旦答錯了位置,由於是網上閲卷,閲卷者就不可能看到你的作文的標題和第一段,這樣勢必影響他對你作文的整體看法;並且,如視為無標題卷,也要扣去2分;在這種情況下,閲卷者往往不敢給你的作文打一類、二類卷,為保險起見,一般打三類,甚至四類,這樣,你的作文最高不會超過40分,實際上很多同學的此類作文得分在35分左右。

二、審題不嚴,命題當話題。

在這次的大學聯考中,根據閲卷時的不完全統計,此類錯誤可能有百分之一左右。如有的考生的作文題是“珍愛生命”、“感恩”、“感動中國”等等。一旦題目錯,首先就要被扣去兩分;其次,這樣做,往往影響了內容,所以很多考生的此類作文試卷得分在35分以下。

三、錯別字太多,標點不清。

考生錯別字多,有的竟在一篇作文裏有14個之多,那麼,這樣就要被扣去5分。常見錯別字,如“倒塌”寫成“倒踏”、“震撼”寫成“振憾”、“眾志成城”寫成“眾志成誠”或“城成”等等。一個標點到底的或者一點到底的,一般也會扣去2分。

四、只寫感動,不寫出發。

相當多的考生,把作文的重點理解為感動了,結果,作文的主體是感動,如果結尾寫了出發了,可以作為二類卷中較底得分卷,即在43分左右;如果結尾沒有點到出發,那就作為三類卷,得分可能在42以下。

五、淚流滿面,忘了“感動”和“出發”。

一部分學生寫了自己的生活,尤其是考前自己的父母或老師令自己感動的事,也寫了自己內心對以前不懂事的種種做法的悔恨與反省,並表示將來一定要怎麼怎麼做去報答父母或感謝老師。其實,這樣的作文往往感情真摯,能夠以情動人;但是,由於考生沒有點題,在大學聯考閲卷中往往打分不高,甚至即使有的閲卷者欣賞你的作文,想給你高分,可是也會有所顧慮而作罷。因為大學聯考閲卷是兩人同時閲,分差較大,則作為三評卷發給第三個人閲,誰都不願自己的三評率過高,所以對於此類試卷往往打保險分即接近於平均分(42左右)。

六、沿襲套用,令人生厭。

不少學生在作文裏有套用現象,而這往往會引起閲卷者的反感,以至最終作文得分不高。如部分作文套用以前的滿分作文的開頭,比如03年“心靈的選擇”的滿分作文的開頭: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選擇最柔和的;若能採來香山紅葉,我選擇最豔麗的;若能摘下滿天星辰,我選擇最明亮的。也許你會説,我的選擇不是最好。但我的選擇,我相信。(《我的選擇,我相信》)考生套用: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選擇最柔和的;若能採來香山紅葉,我選擇最豔麗的;若能摘下滿天星辰,我選擇最明亮的,若能出發,我選擇感動。

再如,只要一提感動中國的人物李劍英,就套用頒獎詞:星隕大地,聲振長天。幾乎每篇都是,千人一面。

這樣的作文很難得高分,一般在43左右。

七、文體不清,宂繁羅嗦。

這主要表現為散文和記敍文、議論文和記敍文的雜糅。比如,文章開篇列舉了幾個感動的古人事例,但是緊接着不是按照散文的文體去展開,而是娓娓敍述自己身上發生的故事,結果造成文體不清;也有開篇就提出了觀點,“帶着感動出發”,緊接着舉例來證明,可是,一旦考生開始敍述自己身上發生的事例時,就忘了議論文對事例敍述的要求,結果也造成文體不清。這兩類文章雖然在閲卷時,不會導致被打入三類或四類卷,但得高分的可能也少之又少。

八、缺少創新,寫作模式化。

由於考生受考前所讀“感動”類作文素材的影響以及近期賑災等社會熱點的心理暗示,造成了作文模式化傾向特別厲害,這恐怕是命題者始料未及的。表現為以下幾種模式:一、雪災、地震加古人模式,這類作文,學生一般從雪災寫起,繼而地震,最後為了湊足800字,往往還要加上被稱為“大學聯考作文明星”的古人,如陶淵明、蘇東坡、李白、屈原、李清照、項羽等人物中的一位或幾位。也有反過來,先寫古人,再寫雪災、地震的。由於這種的生硬拼湊,影響了作文的整體性,雖不至於離題而被打入三、四類,可也失去了打高分的可能。二、考場上幡然醒悟模式,這類作為一般採用“欲揚先抑”的方式。一般都是先極言先前如何不理解父母或老師,但考前通過一件小事,仍然理解了,所以坐在考場上是“帶着感動出發”了。這類作文雖也有佳作,但絕大多數內容一般,為文造情者很多,當然,也很難打動閲卷者。

九、胡亂聯繫,萬物皆感動。

部分考生寫作考慮不周,一寫感動,萬物皆“感動”,生拉硬拽,牽強附會。例如,一考生作文考頭是這樣的:河流因感動而流入大海,雄鷹因感動而翱翔藍天,我要帶着感動出發。河流入大海,為自然法則;雄鷹飛藍天,因要尋找食物,與“感動”何干?再如,帶着感動出發,我們定會平步青雲,一覽眾山小;帶着感動出發,我們定會捷足先登,馬到成功。“感動”什麼時候有如此功用?

十、意識不清,胡言亂語。

極少數的學生作文,思想不健康或觀點另類,被判為零分或四類,這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我在這裏只想就本次作文裏出現的一些明顯胡言亂語的現象作一個分析,希望共同注意。一考生作文開頭:“風蕭蕭兮,雨嘩嘩,壯士不得不出發。不用匆忙,不必慌張,什麼都可以帶,什麼都可以不帶。別忘了感動隨身攜帶。”文白夾雜,失去了語言的純淨之美;廢話連篇,失去了語言的簡潔之美;調侃的語氣,失去了文章的莊重之美。

再如,“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生命是場走不完的旅行。”如此早熟,讓人“佩服”。

再如:“四川大地震的來臨,四川震撼,全國震撼,山河崩潰,屍骨橫飛。男兒喪母,女兒喪父,生命為之顫抖。”這哪裏是地震,是戰爭。

再如:“我得了膽結石,病得受不了。當我邁入手術室時,母親泣不成聲。”如此重病,如何能“邁步”?

再如:“沙子經眼淚的洗禮終成珍珠,我們經感動的洗禮終有所成就。”試問,你的眼睛變成河蚌了嗎?

再如:“為了不吵醒夢中的我,他走到寢室門口,便停下了匆匆的腳步,躡手躡腳的走來又走去。”既是夢中,又如何知曉?

再如:“重災時,我們的國家領導人更是閒不住,親自奔赴災區,去安撫。”這樣説可要犯政治錯誤啊!

這些明顯的違背常理的語言,當然影響作文的最終得分。

大學聯考作文指導 篇六

新材料作文之“新”正是材料的多義性導致的立意多樣和文體不限。它要求考生有對材料文字的感悟能力、閲讀審題能力和一定深度廣度的思考力。

試題往往是給學生創作出一個情境,出現對立性的問題,如材料中“共識或分歧”,讓考生通過寫作,提出解決處理問題的想法和方案。這種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更能貼近社會生活;注重材料的啟發和引導作用,更能體現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不難發現,藏在作文題背後的主題,是三個大方向。世界所需要的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價值觀世界所需要的正確的人生定位——人生觀。

青少年面對長輩特有的精神風貌(理解、對抗、挑戰、質疑)——世界觀。在命題主旨上,“內挖人性中的閃光點與多元性”與“外探社會中的真善美和深思索”的哲學矛盾,體現哲學的內藴。其出題思路在探尋考生對於社會、人生、自我的價值實現、人生定位等方面的思索與評價層面繼續加深,逐步走向更廣義的發展方向,立意標準也相比於之前佔到更重要的地位上。

從審題點上來説,材料提出主幹來對考生來説並非困難,自以為了解——重讀——人生的事理,傳統的積澱,時代的印記,讀出我們自己,讀出成長與成熟,讀出認知上的共識或分歧的思維流程,這樣我們就容易抽取在題目中的相應信息。

從學生熟悉的話題、生活中學生經常遇到的社會現象、學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文化社會現象入手立意重讀長輩這部書”。精選材料內容,從熟悉的題材或社會熱點問題切入,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引領考生關注社會生活,思考個人成長方向,努力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

大學聯考作文指導 篇七

一記敍文的表現手法

1、常見的:對比、象徵、襯托、託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揚先抑、諷刺誇張

2、較常見的:側面烘托、正側結合、動靜結合、虛實結合

二、區分比較

寫作手法是一種統稱,包括:“表達方式” 、“修辭手法” 、“表現手法”、“結構手法”等。

表達方式包括:記敍、説明、議論、抒情、描寫。

修辭手法包括:比喻 比擬 借代 誇張對偶排比 反問 設問等。

結構手法包括:開門見山卒章顯志伏筆照應 鋪墊懸念 承上啟下 首尾呼應 順敍 倒敍 插敍等

三常見表現手法的定義

1 對比:在文章的主體結構或主要內容中,把事物現象和過程中矛盾的雙方,安置在一定條件下,使之集中在一個完整的藝術統一體中,形成相輔相成的比照和呼應關係,即為對比的手法。

如魯迅的《故鄉》中將二十年前後的家鄉變化進行對比。

2 象徵:此方法指,文章借用具體的、形象的事物,來暗示特定的事物或事理,以表達真摯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或者説,借用某一特定的具體的事物來表現抽象的思想感情,使之形象化,使表達的意思更為含蓄、深刻。注意:象徵體和被象徵體之間要有共性。

如冰心的《談生命》用東流的春水、小樹這些具體可感的物,來暗示生命的歷程是苦樂相伴、而生命的本質是在於生當奮鬥不息,生命的規律又是始於微小、繼而成長、最終消亡的,表達了作者自己對生命本質的認識,告訴人們應該讓自己的人生經歷更加豐富多彩。

再如高爾基的《海燕》,在暴風雨即將來臨時刻,作家筆下的海燕就表達了抽象的思想感情,即熱烈讚揚了俄國大革命前夕英勇無畏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而海鷗呀、海鴨企鵝呀則象徵了那些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3、欲揚先抑【先抑後揚】:這是一種人物描寫技巧。“揚”褒揚、抬高;“抑”按下、貶低。作者欲褒揚某個人物,卻不從褒揚處落筆,而先是按下,從相反的貶義處落筆。

例如: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先寫阿長長相的醜陋、沒文化、愛絮絮叨叨、睡姿的難看、腦子裏還有很多古怪的規矩以及害死我的隱鼠等來表現我對她的討厭憎惡之情;這些都是為了後文讚揚阿長,表達作者對他無限敬愛之情埋下的伏筆,也使阿長這一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情感表達更加充沛。

4、諷刺誇張:誇張是一種故意“言過其實”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強化感情。諷刺是人們針對社會生活中不合理的、錯誤的或者腐朽的人或事,用譏諷、嘲笑的手法,突出其矛盾的所在,以達到貶斥、否定、批判的目的。

如吳敬梓的《范進中舉》用誇張讓范進喜極而瘋,將科舉對人們的毒害這一事實放大,就具有了強烈的諷刺意味。

5、託物言志:即將個人之“志”依託在某個具體之“物”上。於是,這個“物”便具有了某種象徵意義,成為作者的志趣、意願或理想的寄託者。作者的個人之“志”,藉助於這個具體之“物”,表達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鬆、竹、梅”歲寒三友,常用於表示高潔的志向;“泥土”常用於抒發謙遜的情懷;“蠟燭”常用於頌揚無私奉獻的精神。

“託”借、假託的意思,可以從志向、情趣、理想、追求、來描述物表現志。通過描繪具體事物的形象來表達思想感情(多用於詩歌、散文創作)

如劉禹錫的《陋室銘》,就借自己簡陋的居所來表達自己安貧樂道、追求高尚品德的志趣。

6借景抒情【或者借物抒情】:通過對事物的描寫或環境的渲染,來抒發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如朱自清的《春》,通過對春天景色的描寫,表達了對春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7襯托:文章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類似的事物或相反、有差別的事物作陪村,這種“烘雲托月”的表現手法就是襯托。用類似的事物作陪襯叫正襯,用反面的有差別的事物作陪襯叫反襯。

如周敦頤的《愛蓮説》中用菊花來正襯,用牡丹來反襯,突出蓮的高潔。

附: 區分 :

借景抒情與託物言志

借景抒情:藉助於對客觀景物的描寫,來抒發感情。作者表達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喜、怒、哀、樂、愁、怨、憎、懼,但是這些情緒不能看成是一種思想。

託物言志: 通過對客觀物的描寫,來表明心跡,以及人生的態度和對人生的感悟。此“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愛好、願望、要求等。

鋪墊:為了表現主要寫作對象而提前做得基礎性描寫。例如,魯迅在《孔乙己》中寫道:“中秋過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須穿上棉襖了”,文中這裏通過自然環境的描寫,暗示當時天氣已經很冷了(秋風越來越涼,初冬,靠着火,穿棉襖),為下文寫孔乙己的悲慘遭遇作了鋪墊。

四常見表現手法的作用

對比:

a.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徵,揭示本質;

b.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

c.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象徵:

a. 把特定的意義寄託在所描寫的事物上;

b.表達了~~~~的感情;

c.使所要表達的意思更加含蓄深刻;

d.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欲揚先抑:

a.顯示一種變化的節奏美,使文章情節曲折動人,激發讀者閲讀興趣;

b. 為表情達意蓄勢,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情感表達更加充沛;

c.造成鮮明對比,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d.如果在文章最後面出現“揚”,還可以起到卒章顯志的作用。

誇張諷刺:

a.誇張可以突出人物,強化感情,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b.諷刺可以使語言辛辣幽默,加強文章深刻性和批判性。

襯托:

a.可以突出主體事物的特點,

b.強調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c.增強語氣,d.使意義明顯。

總之 “加強 突出 顯示 增強”等等

五考查“表現手法”的常見題型

1、表現手法的直接判斷及其作用的分析闡述。常見題型為:“本文使用了什麼表現手法?它們的作用是什麼?”

2、對象徵意義的揭示。常見題型為:“某事物的象徵意義是什麼?”解答時既要聯繫象徵物與被象徵物之間的相同點,還要聯繫文章的主題進行分析。

3、在文章寫作特色賞析和句段的賞析中,也往往聯繫到表現手法。

大學聯考作文指導 篇八

名師押題閲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某著名中學校園裏矗立着一塊文化石,石的正面和背面均有當地著名書法家的題字。正面為“琢玉”,楷書,遒勁峭拔。

背面為“隨緣”,行書,瀟灑飄逸。

對於這正背兩面寓有深意的題字,你有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敍文。要求文體規範,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解題方向:

題旨總括:

這是一道頗為別緻的新材料作文題。之所以説它別緻,是因為它包含關係型話題作文的因素,但與一般的關係型話題作文又不一樣。首先,題有“琢玉”與“隨緣”的文化石位於一所著名的中學之內,無疑透露出這所學校的某種辦學理念,包含着對於育才或自我成才等方面的辯證思考。其次,正面為“琢玉”,背面為“隨緣”,二者表面上屬於並列關係,實際上暗示着對“琢玉”與“隨緣”不同的認可程度,亦即重“琢玉”而輕“隨緣”,或者説先琢玉後隨緣,當然,也可以理解為琢玉與隨緣適用的側面不同。而一般的關係型作文,二者往往沒有輕重之分。這兩點是本作文題審題立意的前提,不能隨意拋開。

方向一:雕琢自我,綻放光彩

名師支招:

“琢玉”與“隨緣”,琢玉強調過程,隨緣着眼結果。凡事先有過程,後有結果。所以,作為凡人的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付出汗水和努力,至於結果,則往往不在我們可操控的範圍之內,不考慮也罷,此亦即所謂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備考片段:

李開復曾説:“沒有人是天生的‘愛因斯坦’。”是的,不斷雕琢,才能實現人生目標。古往今來的成功人士,哪一個不是通過不斷雕琢、不斷磨礪才取得成功?哪一位是憑藉他在起跑線上的些許優勢而贏得人生長跑呢?

正是不斷雕琢,才成就了王羲之“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的千古書法;正是不斷雕琢,才創作出李太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浪漫詩篇;正是不斷雕琢,才譜寫出郎朗“魅力明星,華人驕傲”的不朽傳奇。而王安石筆下神童仲永“泯然眾人”的慘痛教訓也使我們深刻認識到,即使是一塊好玉,若不加以雕琢,而讓其隨緣自適,最終也只能埋沒於塵土之中。

模擬點評:

本文段是典範的議論性文體的語段,具有較強的説服力。文段先引用李開復的名句,為觀點“不斷雕琢,才能實現人生目標”的提出作了鋪墊。接下來用兩個反問句將觀點巧妙地過渡到論證部分,前者強調後天磨礪才能成功,後者強調光憑天賦的優勢難以取勝,從而突出雕琢的重要性。論證部分舉王羲之、李白、郎朗的事例從正面説理,然後又以仲永為例進行反面論證,同時點題,扣合開頭的論點。

方向二:“琢玉”需“隨緣”

名師支招:

當那玲瓏剔透、精妙絕倫的玉器展現在你眼前時,你一定會情不自禁地讚歎起來。讚歎之餘,你肯定會佩服玉雕藝術家那巧奪天工的構思、精緻入微的琢磨和才華橫溢的創造。其實,面對一方璞玉,玉雕藝術家並不急於動手,而是先要與玉達成情感的交融、心靈的默契,這樣,在後面雕琢中出現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不管是琢玉還是“琢人”,雕琢之時,還得要求能隨緣,隨玉之緣,隨人之緣,如此,璞才能成玉,人才能成材。

備考片段:

據説有一大塊白玉中藴含着一小塊黑玉,人們都以之為憾。可在一個高明的玉雕大師手裏,這塊有瑕之玉卻被雕刻成投擲鉛球的運動員,中間的黑玉恰好成為一個吸引人們眼球的玉鉛球,從而成就了一件稀世佳作。如果我們廣大的教育者,也具備這樣的藝術眼光,那麼,無數的愛迪生、牛頓、瓦特就會脱穎而出。這些科學巨人的童年,哪個不是一塊有瑕的璞玉呢?

然而可惜的是,在現實的教育中,面對一個個稟性各異的孩子,我們的施教是那麼簡單劃一,甚至粗暴殘酷。這樣的教育,就如同拿着鋭利的鑿子狠鑿璞玉,鑿不動,就掄起錘子來敲,再敲不動,就乾脆改用斧頭劈了。試想,如果真有這樣的玉雕藝術家,會有多少能雕出傳世佳作的璞玉面臨滅頂之災啊!

因此,育人如琢玉,“琢玉”需“隨緣”。只有根據稟賦,順應天性,給孩子一個寬鬆、自由的環境,孩子的心智發展才會是健康快樂的;反之,過多的人為干涉,功利影子日顯,孩子即便是成了“材”,也難成大家。

模擬點評:本語段比喻恰當,説理形象,尤其是成功地運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使“琢玉”需“隨緣”這個觀點得到令人信服的證明。語段先以高明的玉雕大師巧琢有瑕之玉與現實中簡單劃一的教育形成鮮明對照,再以隨緣琢玉的效果與功利教育的後果進行對比,通過比較,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方向三:玉不琢,不成器。

名師支招:

《三字經》中説:“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一塊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它,就永遠只是一塊璞玉而已。人也是一樣,不管他天資如何聰慧,如果不接受教育、不懂得認真去學習,就永遠不可能通古博今、明白事理。同樣的道理,從人生的意義與本質來講,一個人如果不磨鍊他的心性,即使天賦很高,根基很好,他的靈魂也無法得到真正的昇華,他的思想境界也永遠只能停留在常人的層次上。故對我們教育的主體而言,我們均需在教育中去琢其型、磨其性。

備考片段: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祕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是啊!這世界上有許多種愛,其中,有一種特別的愛就是先施以“痛”,才得以新生。琢玉呈現的就是教育中的這一原理。所謂“嚴父出孝子,嚴師出高徒”,“中國狼爸”蕭百佑高舉“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的旗幟,在他的精心雕琢下,四個孩子中的三個已被北京大學錄取。誠然,以是否進名校來衡量教育的成功與否雖有失偏頗,但每個人天生就有動物性和劣根性的一面,任其恣意生長,一味溺愛,最終只能是“不成器”。

模擬點評:

本語段的觀點為“玉不琢,不成器”。語段先從“特別的愛”説起,“中國狼爸”之例新穎而令人信服,就目前的應試教育而言,確有借鑑價值。因為“人天生有動物性和劣根性的一面,任其恣意生長,一味溺愛,最終只能是‘不成器’”。當然,蕭百佑的具體做法也許還有可商榷之處,但對大多數學生來説,科學地“琢”無疑有助於他們成人與成材。

大學聯考作文指導 篇九

一、抓關鍵詞,仔細分析命題者的思想傾向和感情傾向。

命題者在命制試題時,往往將自己對材料的理解認識、感情傾向融合在材料與提示中,因此,要想準確恰當的審題立意,必須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語,仔細分析命題者的意圖。如以下材料:周國平曾經這樣説過:狂妄的人自稱命運的主人,謙卑的人甘做命運的奴隸。除此之外還有一種人,他追逐命運,但不強求;接受命運,但不膽怯。走運時,他會揶揄自己的好運;倒運時,他又會調侃自己的厄運。他不低估命運的力量,也不高估命運的價值。他只是做命運的朋友罷了。

材料雖然提出了對待命運的三種態度,但抓住材料中的“狂妄”“謙卑”兩詞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命題者意在讓你否定“做主人”和“做奴隸”的做法,而贊同“做命運朋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聯想生髮就會得出以下理解:“做命運的奴隸”,屈從於命運的安排,在失敗、厄運面前一蹶不振,當然為人們所捨棄。而像貝多芬那樣“扼住命運的咽喉”,像司馬遷那樣“腸一日而九回”“忽忽而不知所往”,固然精神可嘉,但畢竟生活得太過沉重。而把命運當作朋友,坦然樂觀的面對命運所給予的一切,往往會生活得既積極又滿足。就像堅定樂觀的霍金,面對不幸命運,帶着感恩的心態坦然地接受一切,積極樂觀的完善自己的人生。

二、把握材料寓義

當前會考材料作文要求從材料中尋找一個恰當的角度。提取出一個話題,自擬題目寫作。因此,審題立意成為寫作的首要問題。而材料對主題的確立有着客觀的、不容更移的“制約性”,很多考生把握不了材料所透視出來的中心。往往脱離材料另起爐灶,造成“跑題”。

請看下面的作文題:

獨木不成林/只有千樹萬樹緊相依,才有那陣陣松濤/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萬朵壓枝低,才有那滿園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點萬點長聚首。才有那萬頃碧波。//親愛的同學,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諧相處。才五彩斑斕。

要求:①根據你對這段文字的理解,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自擬題目寫作;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字數不少於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一則材料往往是多義的,你要注意最符合命題意圖、最能體現材料指向的意義。上例所給材料是一首詩,理解詩的主旨才能確立寫作的主題。這首詩的主旨體現在最後兩句:“生活正是因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諧相處,才五彩斑斕。”根據材料中的這個關鍵句,可以提取出“生活需要合作”、“和諧相處才有美好生活”、“團結就是勝利”、“集體就是力量”等寫作話題。

三、比喻、寓言類材料,先概括材料大意,再通過尋找與生活的對應點,深入理解題旨。

寓義性材料的題旨和意圖是隱含的、不外露的,只有更深一層地理解分析它的寓義,才能正確地把握題旨和意圖。如以下材料: 一羣刺蝟冬眠,天氣寒冷,他們相互之間捱得很緊,結果相互之間刺傷了對方;他們相互之間離得遠了,就感覺不到温暖。最後他們選擇了一個不遠不近的恰當距離,相互之間既不刺傷對方,又能互相得到温暖。

這則材料主要意思是刺蝟之間應該保持恰當的距離,但僅僅看到這點還是不夠的,還應該進一步找到所對應的現實生活:父母與子女應該保持恰當的距離,朋友之間也需要保持恰當的距離,個人與金錢、權勢之間也應當保持一個恰當的距離……這樣與現實生活一比較、對應,就會發現,兩者之間有許多共同點,這個共同點,就是作文的依據和基礎。

四、選擇恰當角度

對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會有不同的選擇角度,要選取那些最能表現題旨的角度。如下面一則材料:

猶太人經常鼓勵自己,“沒有賣不出去的豆子”。意思是説:如果沒有賣出豆子,你可以加入水讓它發芽,幾天後可以賣豆芽:如果豆芽賣不動。那乾脆讓它長大,用來當豆苗賣;而豆苗賣不出去,則可以移植到花盆裏。當做盆景:如果盆景也賣不出去,那麼就再次移植到泥土裏,讓它長大,幾個月後。它就會結出許多新豆子…… 請認真閲讀以上材料,自擬題目,文體不限,寫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 這則材料的意思是:當你遭遇挫折時,不要輕言放棄,只要及時調整心態、改變自己,機會遲早會眷顧你的。材料的中心是“豆子”。並不是“猶太人”。而有些考生則認為這則材料反映的是“猶太人做生意精明”,結果從這個角度人手。作文嚴重脱離材料主旨。因此,在把握材料題旨的基礎上。選擇正確的角度進行寫作,是這類材料作文寫作成功的保證。

五、發散思維打開思路

對“材料”必須先展開“發散思維”,思維打開了,可寫的內容就豐富多彩了。如下面一則材料:

五歲的晶晶在院子裏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兩天後,媽媽發現晶晶的左手舉不起來了,原來女兒的鎖骨受傷。媽媽又急又疼,可晶晶卻有了意外的收穫:“媽媽我現在知道哪邊是左邊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這下好了:痛的就是左邊!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經歷,給了我們許多有有益的啟示:受挫折的過程往往就是獲得真知的過程。走過崎嶇小路,才能真正體味生活的歡樂;穿過茫茫迷霧,才能深切感受陽光的明媚。不經風雨,怎見彩虹;不吃一塹,難長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讓你聯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經歷或見聞?是否獲得某些感悟和認識?請你拿起筆,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五歲的晶晶摔疼了左手,卻從此獲得了分辨左右的本領。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多方面的,為考生提供了充分發揮自己才華的寬廣空間。考生既可沿着題目中的提示打開思路,選擇立意,比如:立意一:痛苦中包含着收穫。立意二:事物總是辯證的,壞事也會變成好事。立意三:走過崎嶇小路,才能真正體味生活的歡樂;穿過茫茫迷霧,才能深切感受陽光的明媚。立意四:不經風雨,怎見彩虹;不吃一塹,難長一智!還可依據自己的知識積累與生活經歷等的'情況,發揮自身的優勢,拓展思路,比如:立意五:親身體驗的事,留下的印象最深,給自己的幫助也最大。立意六:有時不幸也是福。立意七:苦難往往帶來甜果。

六、使用材料,恰當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一般來説,引用材料有兩種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化用)。根據文體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寫成議論文,開頭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其他文體也不能完全脱開材料,要在恰當的地方直接和間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則容易造成於材料疏遠的感覺。

七、讀清要求,規範寫作。

讀完材料後,千萬不能忽視的是“寫作要求”。材料敍述後的要求需要細細研讀,這樣才會寫出符合要求,主旨的好文章。

大學聯考作文指導 篇十

一、花香蝶自來目美養人眼

俗話説:“題好一半文。”一個好的題目,就像一雙秋波流轉、顧盼生輝的美目,透過它可以洞悉文章的靈魂。題目只有確切精練、獨到新穎、有意藴、有文采,才能眉目清秀,攝人心魄。精彩而又富有個性的題目,定會令評閲老師在眾多平庸的題目中猶如在沙漠中見到綠洲一樣眼前陡然一亮,靚麗奪目的標題既能使文題明眸善睞,起到眉目傳神的作用,為作者提供一個明確的中心點,又能扣住評卷老師的心絃,迅速激發起閲卷老師的好奇心和閲讀快感,對其作文一見心動,甚至“一見鍾情”,大筆一揮,就不吝惜給高分甚至打滿分了。因而擬一個猶如深谷幽湖,使人忘俗,或明眸一睞秋波轉,韻味無窮養人眼的標題,讓其曬出第一抹亮麗,給閲卷老師良好的第一印象,不管是從審美的視角,還是功利的選擇,都是值得我們窮盡才華而為之的。

擬題的方法有:①妙用修辭顯靈動;②引用化用見智慧;③巧用術語新耳目;④借名擬題添親切;⑤反向思維收奇效;⑥運用符號增魅力;⑦中外結合出幽默;⑧巧用算式激奇趣;⑨設置懸念勾魂魄;⑩物象點染(詩情畫意)出韻味。

二、活畫作文魂題記搶眼球

女為閲己者容,文為閲讀者撰。考場作文要亮點頻顯,讓閲卷老師的法眼為之一亮。大學聯考作文閲卷就像流水線,一波未伏一波又起,評卷者根本沒有時間和心情把你的文章當咖啡細酌慢飲,其間深藏的況味,是不大能輕易看出來的。因此,如果能夠刻意地在文中設置幾個醒目亮點,以抓住閲卷老師的眼球,如是,作文便入“流”了。而題記,佔據着標題之下、正文之前的“搶眼”位置,其意義自然不可小覷。擬一個能開宗明義、畫龍點睛、渲染氣氛、意味綿長,從而活“畫出作文的靈魂”的題記,是大有必要了。寫好題記,不僅可以增添文采,還能激發閲卷者的閲讀興趣,導引情感傾向,收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藝術效果。考場作文,如能設計一則別出心裁而又與文章內容相關聯的題記,定會給閲卷老師以美好的第二印象,營造愉悦的評閲心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作文的“印象分值”。

題記的語言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借用名人名言,可以引用一首小詩(或若干詩句),可以是俗語箴言,還可以是一段自我感悟的文字,抒情性和哲理性是題記的主要特點。題記的寫作要點就是:短短的語句,美美的語言,淡淡的情感,淺淺的哲理。

如何寫出讓人過目難忘,成為點睛之筆的題記呢?

①題文映襯,俯仰生姿;②點明題旨,開宗明義;③設置懸念,尺水興波;④抒發真情,文采盡現。

三、萬事開頭難鳳頭展才情

俗話説,“萬事開頭難”,“好的開頭是事情成功的一半”,寫文章亦如此。清人李漁説:“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若審準了題,立好了意,理清了思路,再打造一個不同凡響、引人入勝的開頭,那作文就有了吸引力,能達到閲卷老師“嘗一口想得一杯”的效果,“鳳頭”乃文章的關鍵,積累好的開頭樣式,平時寫東西時要形成自己的套路,大學聯考時最好不要去玩新花樣,平時怎麼寫就怎麼寫。常理上,評卷者一般都喜歡充滿才華的炫示文字,如果考生在文章的開頭又激起了評卷者的興趣,那就為獲取作文高分加重了砝碼。

簡明扼要,提綱挈領,文采斐然,出語不凡是開頭的要訣。優秀的作文開頭方法大約有如下八種:①名句引入法;②名句切入法;③提問進入法;④懸念切入法;⑤開門見山法;⑥排比切入法;⑦故事引入法;⑧比興開頭法。

四、過渡如行雲接榫須自然

過渡句段對於文章的整體架構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它是連接上下文的橋樑或紐帶。如果考場作文中沒有恰如其分且文采斐然的過渡句段,文章就會給人一種不自然或者雕琢的痕跡,從而構成閲讀障礙,造成分值的下滑。説起過渡句段的作用,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説:承上啟下。這固然不錯,然而如果仔細研讀各種滿分作文過渡句段的上下文,耐心品味其前言後語,我們就會發現在這高度概括過渡句段的“承上啟下”四字裏,還應包含更為明確的意義和內容,那就是強化主題,溝通文意,畫龍點睛,完善結構。考試作文時,我們只有在內容的開合處和轉換處巧妙地設計出耀人眼目的過渡句段,才能讓評卷老師抓住題旨,把握中心,順理成章地理解作者在行文中的良苦用心,從而於瞬時之間理解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結構,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結構嚴謹,過渡自如,銜接自然,細針密線,天衣無縫,就會達到獲取高分之目的。

過渡的形式大約有如下八種:

①“如此”“亦然”“物”“轉人”;②“曾看”“曾聽”引事例;③現實生活巧轉入;④關聯詞語妙過渡;⑤“相對”“相反”轉反例;⑥序數詞語來縫合;⑦小標題來巧銜接;⑧問句、時間來接榫。

五、餘音繞樑在千嬌百媚生

俗話説:“編筐編簍,全在收口”。也有人説,有了鳳頭,還需豹尾。文章的結尾同開頭一樣,是文字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其內容發展的自然結果。元人喬夢符認為,好的結尾應短小精悍,剛勁有力。明人謝榛説,結尾當如撞鐘,清音有餘。以上種種,皆言結尾要簡潔有力,“如截奔馬”,留有餘味,言有盡而意無窮,有餘味而耐咀嚼。清人李漁則如是總結:“終篇交際,當以媚語攝魂,使之執筆留連,若難遽別。”所謂媚語,即富有文采、意藴深刻的語言。有文采的結尾,耐人尋味,讓評卷者愛不釋手,久久不能釋懷。有一個精彩的結尾,為文章留下最後一抹亮色,從而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該多好啊!令讀評者“龍”顏大悦,擊節讚歎,高分在握,豈不美哉!

結尾技巧如下:

①首尾呼應,凸顯主旨;②言為心聲,呼喚號召;③巧妙發問,引人深思;④引用佳句,多姿多彩;⑤抒情議論,氣勢不凡;⑥景物烘托,詩情畫意;⑦卒章顯志,感悟昇華;⑧含蓄藴藉,耐人尋味。

六、書寫宜規範整潔在文面

俗話説:“人靠衣裳馬靠鞍”,又説:“人靠衣裝,佛靠金裝。”大學聯考作文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靠書寫與文面啊!大學聯考中因書寫不規範,文面不整潔而使作文扣分的教訓很多,因為大學聯考作文往往是在90秒之內就被“判定”生死。現在是電腦掃描閲卷,字一定要寫大些,閲卷教師一眼掃去一清二楚,儘可能寫楷書,當然漂亮的行書也很好,在平時就要高度重視文面的修飾。

文面包括文字書寫、標點符號、行款格式、修改符號、字數控制等內容。卷面文字是作文的外包裝,卷面整潔,字體端正娟秀,使人看了有愉悦感,老師給作文評分,帶有較強的主觀任意性,不像判標準化題,對錯分明,因此卷面整潔,文字端正,既是對考生的要求,也是考生作文獲得評卷人好感的重要手段,因而不可草率從事。

書寫及文面的要求是:

①文字書寫應端正;②標點位置宜合理;③行款格式要規範;④修改符號不馬虎;⑤字數控制要適量。

考場作文如果從以上六個方面進行必要的內外包裝,給閲卷老師一而再、再而三的視覺衝擊,你的作文想不得高分都不可能。如若不信,盍試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