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2年大學聯考上海卷語文作文題目及寫作指導(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4W

2022年大學聯考上海卷語文作文題目及寫作指導(多篇)

“發問與結論”作文參考 篇一

答自己問,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因素;是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的成功祕訣;更是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必由途徑。

“蘋果為什麼會從樹上掉下來呢?”牛頓遇到了問題並和這個問題“較起了勁”。於是,牛頓贏了,萬有引力也因此誕生了。從此,近代物理學飛速發展,人類開始步入一個新的世界。

“壺蓋為什麼會無緣無故跳起來呢?”瓦特產生了疑惑。而且他鑽起了“牛角尖”。後來改良蒸汽機問世了。它推動了一次工業革命,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科學家們成功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答自己問——善於發現、敢於質疑、勇於探索。正是這樣,他們走向成功,改變世界。

“民族魂”魯迅先生早年因父親被庸醫所害,決心赴日學醫。但遠在日本的魯迅仍看到了當時國人的精神麻木。後來魯迅先生棄醫從文。我想,在某個不眠之夜,先生肯定也曾輾轉反側地問自己:“為什麼?”“我該怎麼做?”最終他找到了答案,他高高的舉起了他手中的武器投身到了革命洪流中,化為了一顆耀眼的恆星。

偉大領袖在領導秋收起義後,帶領隊伍毅然來到井岡山。“為什麼以城市包圍農村在蘇聯行得通,在中國就行不通了呢?”經過深思熟慮,他另闢蹊徑,開創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新戰略,帶領中國革命走向了勝利……

看,答自己問的力量是何等之巨大。

不秉七情,應物斯感。疑問,是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的。我們唯有迎難而上,一個一個的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才能舉步向前。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就已經做到了答自己問,小用小成,大用大成。所以,我們應利用生活中的這些疑問不斷提升,完善自己,做到一日三省。這樣,我們才能擔起振興中華的時代責任,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讓我們偉大的祖國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把個人價值融入到社會中,充分展現自我,成就自我。

我們是新世紀的新一代,讓我們打破“標準答案”的束縛,敢於、善於去問“為什麼”,讓“答自己問”成為時代潮流。

寫作指導 篇二

針對此試題,寫議論文再合適不過。我們可以將論點明確為,“以發問之心,踐結論之本”,或“仔細求證,大膽發問”等等,總之,能夠闡述出自己對“發問”與“結論”之間關係看法的論述,言之成理,即可。 關於“發問”與“結論”之間的分點論述,我們能夠想到的觀點其實也有很多,如,“發問”可以指什麼,如一種好奇心、探索心、嚴謹態度等;“結論”可以指什麼,如一種務實態度、實踐能力等;只有有結論的發問,才是真正有意義的。

這正如牛頓之於萬有引力的發現,居里夫人之於鐳的發現;只有針對既有結論保持發問,才能促成更進一步的創新和突破。墨守成規地只重結果會讓許多事務流於形式,只有不被例行公事消磨耐性,時時擦拭心塵,保有一份好奇之心,才能獲得更多的樂趣。發問與結論應當更好地融合,不應只拘泥於其中一點,捆縛住自我成長髮展的腳步和空間。 此外,我們也應當注意,這道作文題有的同學可能會寫成“論述過程與結果的關係”,造成偏題錯誤。這是沒有仔細審題導致,應須避免。

大學聯考語文作文題目真題 篇三

小時候人們喜歡發問,長大後往往看重結論。對此,有人感到擔憂,有人覺得正常,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

要求:(1) 自擬題目;(2) 不少於800字。

作文題目解析 篇四

本題體現出上海卷大學聯考作文一貫的出題風格,意在考查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及寫作能力。題幹中,“小時候”與“長大後”,“喜歡發問”與“注重結論”是兩組含義相對的詞語。面對“從小時候到長大後,從愛提問到重結論”的現象,有的人“感到擔憂”,有的人則“覺得正常”,這便讓題乾的論述點更聚焦在了“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是愛提問好,還是重結論好”這樣的論題上。

細緻思之,答案便不難得出了,“愛提問”是童真時代對世界的每一種好奇、興致,是指引我們不斷探索和前行的動力之一;“重結論”是成長路上人越來越成熟的標誌之一,是人越來越懂得利用自然規律、創造成果的依據。一味只注重提問,便會偏廢對結論的關注,削減了“提問”發起的意義;一味只注重結論,則會被固封於既有經驗之中,丟失了探祕更廣闊可能的機會。因此,最佳的結論是在成長過程中,“發問”與“重結論”都很重要,二者應當並舉,不可偏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