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對鎮級財政資金管理工作存在問題的探討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81W

第一篇:對鎮級財政資金管理工作存在問題的探討

對鎮級財政資金管理工作存在問題的探討

加強財政資金收支管理,是正確貫徹執行國家財經法規、政策、制度,確保國家機關正常運轉,促進社會事業和經濟穩步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建立適應市場經濟公共財政體制,提高依法理財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益的需要。當前,鎮級財政由於收支矛盾突出等原因,在財政資金收支管理工作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現就鎮級財政收支管理工作中的存在問題探討如下:

一、鎮級財政資金管理工作中的存在問題

最近,筆者對鄉鎮財政所和鎮政府會計工作調查中瞭解到,鎮級財政資金管理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移用專款。鎮級財政支配的專款,一般是由上級撥入的具有專門用途不能挪作他用的專項建設資金。在專項資金使用方面,將上級撥入的專項資金部分用於日常經費支出,未按專款的用途完全用於項目建設,做到專款專用。

(二)收入與經費掛鈎。鎮級財政收入主要是税務部門徵收的各項税收,在税務部門垂直管理和國、地税分設,以及税務部門徵收計劃不能滿足地方政府收入計劃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對税務部門採取核定收入任務與經費補助掛鈎的激勵措施;縣、鎮之間則實行下達税收包乾分成的管理辦法。這些管理方式,有利於各項收入計劃的實現,但也存在加重徵收成本、相互掏挖税源、有關單位與財政部門討價還價等不利之處,不利於財經法規、政策的正確貫徹執行,還可能導致腐敗問題的發生。

(三)以領代報。部分鄉鎮政府制定經費包乾規定,將招待費、會議費、差旅費等費用,按部門標準和人數實行部門包乾。未嚴格執行國家制度所規定的開支範圍和開支標準,虛列支出、以領代報,以撥代支。

(四)管理工作不到位。工作人員缺乏積極主動性和創造性,對業務工作少調查不研究,不能滿足財政管理工作的要求。尤其是鎮級財政人員,實際上好大一部分時間不是用於業務方面,而是從事領導安排的其他中心工作,在財政收支等業務工作方面花時甚少,缺乏監督管理。因此,財政人員工作責任觀念和工作環境的偏離,造成財政監督管理乏力。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

分析上述存在問題,既有客觀因素,也有相關人員理財觀念問題,概括起來可歸納為如下三個方面:

(一)鎮級財政入不敷出。地方財政由“分灶吃飯”的包乾管理體制過度到劃分税種的事權與財權相統一的管理體制。分税制的實施,不僅維護了國家財税政策的一致性和統領地位,而且有力地調動了地方政府理財的積極性,使地方政府充分認識到了發展經濟與財政收支的重要關係,較好地發揮了財税政策對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和增強財政收支管理工作力度的積極推動作用。但分税制管理體制實施以來,鎮級事業發展缺乏必要的資金保障,尤其是經濟欠發達貧困地區,有的僅能維持“吃飯”,甚至要保證“吃飯”都十分困難。鎮級政府在財政收支矛盾極其突出的情況下,為籌措資金解決事業發展問題,只能多向各有關部門爭取專項資金。但所需經費在年度支出預算之外,不得不在撥入的專項資金中列支,或乾脆採取按撥入專項資金一定比例提取經費的做法。

(二)“要”的思想作怪。認為專項資金是塊“唐僧肉”,“會哭的孩子多吃奶”,不要白不要。基於這樣的認識,把“要”當作生財之道,熱衷於送請示要資金、爭項目、爭撥款,甚至出現以同一個項目分送多個部門,沒有可行的項目就隨便硬掛一個的現象。勤“要”必多“撥”。資金要到後,一般都由財政部門劃撥到用款單位政府財會賬户,未設專項核算,把項目富餘資金和無項目資金劃撥到政府財會賬户,用於其他支出。但對於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則不予重視,領導根本不可能要求本級財政部門實施監督,本級財政部門也無法實施監督。應對上級檢查方面,由於一個項目存在多層配套撥款,投入資金必然大於上級有關部門所撥的某筆資金。因此,應付某一級或某一部門的專項資金使用情況檢查根本沒有問題。

(三)財政工作的位置未擺正。鎮級黨政工作相對來説比較繁雜,中心工作比較多,為完成好上級下達的各項量化和考核工作,在分解工作時往往對財政人員下達一定的中心工作和考核任務,無意中削弱了財政監督管理工作的力度;另方面,鎮級財力相對比較困難,只注重資金的籌集,力求解決好經費來源問題,除採取收入任務與經費掛勾等方法完成收入包乾任務和爭取上級財政部門的項目資金支持外,輕視了財政監督管理工作,使鎮級財政收、支、管、監各項職能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三、建議

根據鎮級財政資金管理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完善鎮級財政資金管理可從如下三個方面一起考慮:

(一)更新觀念。鎮級財政困難是客觀現實,但等、靠、要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要樹立以發展經濟促進財政增收的正確觀念,重視全面抓好財政工作。要在努力發展經濟,壯大財源的同時,加大財政的監管力度,不能只顧眼前的經費問題而不顧資金的使用性質而隨意支配資金。要多從財源建設和監督管理方面下功夫,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做到收、支、管、監並重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如以往的鎮級財政週轉金管理,由於管理不善,到後來絕大部分不能正常滾動,成為鎮級十分頭痛的一塊呆滯資金。這一客觀事實充分説明了樹立正確理財觀念和加強資金監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二)建立對鎮級的轉移支付制度。鎮級財政入不敷出必然加重縣級財力的負擔。當前,鎮級經濟相對貧困已是不爭的事實,縣級財政力也還十分有限。要實現地方經濟的協調發展,促進財政收入的穩步增長,就必須在激勵鎮級加快發展經濟步伐的同時,建立中央與省級政府直接面對鎮級政府的轉移支付制度,不(請收藏好範文 網:)僅可使鎮級從收支矛盾突出的困擾中解脱出來,有更多的精力考慮發展經濟問題,而且還能促進鎮級正確使用各項專項資金,加強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防止違法違規問題的發生。

(三)要加強專項資金的跟蹤監督。監督工作必須貫穿資金分配、使用的全過程,既要開展事前、事中、事後的監督,又要對某些資金的使用進行專項監督檢查。鄉鎮財政所要正確處理鎮黨委政府分配的中心工作與財政本職工作的關係,重視財政監管工作,履行好財政職能。鎮級各有關部門應設立“專項資金管理台帳”進行日常管理;要對項目實施進度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項目完成後,應及時向財政等有關部門報送專項資金支出決算和使用效果的文字報告。上級財政和有關各業務主管部門要對已完成的項目進行驗收檢查,對各級各部門配套資金建設項目組織聯合檢查,以防止專款移用。

第二篇:對鎮級財政資金管理工作存在問題的探討

加強財政資金收支管理,是正確貫徹執行國家財經法規、政策、制度,確保國家機關正常運轉,促進社會事業和經濟穩步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建立適應市場經濟公共財政體制,提高依法理財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益的需要。當前,鎮級財政由於收支矛盾突出等原因,在財政資金收支管理工作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現就鎮級財政收支管理工作中的存在問題探討如下:

一、鎮級財政資金管理工作中的存在問題

最近,筆者對鄉鎮財政所和鎮政府會計工作調查中瞭解到,鎮級財政資金管理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移用專款。鎮級財政支配的專款,一般是由上級撥入的具有專門用途不能挪作他用的專項建設資金。在專項資金使用方面,將上級撥入的專項資金部分用於日常經費支出,未按專款的用途完全用於項目建設,做到專款專用。

(二)收入與經費掛鈎。鎮級財政收入主要是税務部門徵收的各項税收,在税務部門垂直管理和國、地税分設,以及税務部門徵收計劃不能滿足地方政府收入計劃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對税務部門採取核定收入任務與經費補助掛鈎的激勵措施;縣、鎮之間則實行下達税收包乾分成的管理辦法。這些管理方式,有利於各項收入計劃的實現,但也存在加重徵收成本、相互掏挖税源、有關單位與財政部門討價還價等不利之處,不利於財經法規、政策的正確貫徹執行,還可能導致~問題的發生。

(三)以領代報。部分鄉鎮政府制定經費包乾規定,將招待費、會議費、差旅費等費用,按部門標準和人數實行部門包乾。未嚴格執行國家制度所規定的開支範圍和開支標準,虛列支出、以領代報,以撥代支。

(四)管理工作不到位。工作人員缺乏積極主動性和創造性,對業務工作少調查不研究,不能滿足財政管理工作的要求。尤其是鎮級財政人員,實際上好大一部分時間不是用於業務方面,而是從事領導安排的其他中心工作,在財政收支等業務工作方面花時甚少,缺乏監督管理。因此,財政人員工作責任觀念和工作環境的偏離,造成財政監督管理乏力。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

分析上述存在問題,既有客觀因素,也有相關人員理財觀念問題,概括起來可歸納為如下三個方面:

(一)鎮級財政入不敷出。地方財政由“分灶吃飯”的包乾管理體制過度到劃分税種的事權與財權相統一的管理體制。分税制的實施,不僅維護了國家財税政策的一致性和統領地位,而且有力地調動了地方政府理財的積極性,使地方政府充分認識到了發展經濟與財政收支的重要關係,較好地發揮了財税政策對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和增強財政收支管理工作力度的積極推動作用。但分税制管理體制實施以來,鎮級事業發展缺乏必要的資金保障,尤其是經濟欠發達貧困地區,有的僅能維持“吃飯”,甚至要保證“吃飯”都十分困難。鎮級政府在財政收支矛盾極其突出的情況下,為籌措資金解決事業發展問題,只能多向各有關部門爭取專項資金。但所需經費在年度支出預算之外,不得不在撥入的專項資金中列支,或乾脆採取按撥入專項資金一定比例提取經費的做法。

(二)“要”的思想作怪。認為專項資金是塊“唐僧肉”,“會哭的孩子多吃奶”,不要白不要。基於這樣的認識,把“要”當作生財之道,熱衷於送請示要資金、爭項目、爭撥款,甚至出現以同一個項目分送多個部門,沒有可行的項目就隨便硬掛一個的現象。勤“要”必多“撥”。資金要到後,一般都由財政部門劃撥到用款單位政府財會賬户,未設專項核算,把項目富餘資金和無項目資金劃撥到政府財會賬户,用於其他支出。但對於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則不予重視,領導根本不可能要求本級財政部門實施監督,本級財政部門也無法實施監督。應對上級檢查方面,由於一個項目存在多層配套撥款,投入資金必然大於上級有關部門所撥的某筆資金。因此,應付某一級或某一部門的專項資金使用情況檢查根本沒有問題。

(三)財政工作的位置未擺正。鎮級黨政工作相對來説比較繁雜,中心工作比較多,為完成好上級下達的各項量化和考核工作,在分解工作時往往對財政人員下達一定的中心工作和考核任務,無意中削弱了財政監督管理工作的力度;另方面,鎮級財力相對比較困難,只注重資金的籌集,力求解決好經費來源問題,除採取收入任務與經費掛勾等方法完成收入包乾任務和爭取上級財政部門的項目資金支持外,輕視了財政監督管理工作,使鎮級財政收、支、管、監各項職能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三、建議

根據鎮級財政資金管理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完善鎮級財政資金管理可從如下三個方面一起考慮:

(一)更新觀念。鎮級財政困難是客觀現實,但等、靠、要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要樹立以發展經濟促進財政增收的正確觀念,重視全面抓好財政工作。要在努力發展經濟,壯大財源的同時,加大財政的監管力度,不能只顧眼前的經費問題而不顧資金的使用性質而隨意支配資金。要多從財源建設和監督管理方面下功夫,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做到收、支、管、監並重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如以往的鎮級財政週轉金管理,由於管理不善,到後來絕大部分不能正常滾動,成為鎮級十分頭痛的一塊呆滯資金。這一客觀事實充分説明了樹立正確理財觀念和加強資金監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二)建立對鎮級的轉移支付制度。鎮級財政入不敷出必然加重縣級財力的負擔。當前,鎮級經濟相對貧困已是不爭的事實,縣級財政力也還十分有限。要實現地方經濟的協調發展,促進財政收入的穩步增長,就必須在激勵鎮級加快發展經濟步伐的同時,建立中央與省級政府直接面對鎮級政府的轉移支付制度,不僅可使鎮級從收支矛盾突出的困擾中解脱出來,有更多的精力考慮發展經濟問題,而且還能促進鎮級正確使用各項專項資金,加強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防止違法違規問題的發生。

(三)要加強專項資金的跟蹤監督。監

督工作必須貫穿資金分配、使用的全過程,既要開展事前、事中、事後的監督,又要對某些資金的使用進行專項監督檢查。鄉鎮財政所要正確處理鎮黨委政府分配的中心工作與財政本職工作的關係,重視財政監管工作,履行好財政職能。鎮級各有關部門應設立“專項資金管理台帳”進行日常管理;要對項目實施進度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項目完成後,應及時向財政等有關部門報送專項資金支出決算和使用效果的文字報告。上級財政和有關各業務主管部門要對已完成的項目進行驗收檢查,對各級各部門配套資金建設項目組織聯合檢查,以防止專款移用。

第三篇:對鎮級財政資金管理工作存在問題的探討

加強財政資金收支管理,是正確貫徹執行國家財經法規、政策、制度,確保國家機關正常運轉,促進社會事業和經濟穩步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建立適應市場經濟公共財政體制,提高依法理財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益的需要。當前,鎮級財政由於收支矛盾突出等原因,在財政資金收支管理工作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現就鎮級財政收支管理工作中的存在問題探討如下:

一、鎮級財政資金管理工作中的存在問題

最近,筆者對鄉鎮財政所和鎮政府會計工作調查中瞭解到,鎮級財政資金管理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移用專款。鎮級財政支配的專款,一般是由上級撥入的具有專門用途不能挪作他用的專項建設資金。在專項資金使用方面,將上級撥入的專項資金部分用於日常經費支出,未按專款的用途完全用於項目建設,做到專款專用。

(二)收入與經費掛鈎。鎮級財政收入主要是税務部門徵收的各項税收,在税務部門垂直管理和國、地税分設,以及税務部門徵收計劃不能滿足地方政府收入計劃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對税務部門採取核定收入任務與經費補助掛鈎的激勵措施;縣、鎮之間則實行下達税收包乾分成的管理辦法。這些管理方式,有利於各項收入計劃的實現,但也存在加重徵收成本、相互掏挖税源、有關單位與財政部門討價還價等不利之處,不利於財經法規、政策的正確貫徹執行,還可能導致腐敗問題的發生。

(三)以領代報。部分鄉鎮政府制定經費包乾規定,將招待費、會議費、差旅費等費用,按部門標準和人數實行部門包乾。未嚴格執行國家制度所規定的開支範圍和開支標準,虛列支出、以領代報,以撥代支。

(四)管理工作不到位。工作人員缺乏積極主動性和創造性,對業務工作少調查不研究,不能滿足財政管理工作的要求。尤其是鎮級財政人員,實際上好大一部分時間不是用於業務方面,而是從事領導安排的其他中心工作,在財政收支等業務工作方面花時甚少,缺乏監督管理。因此,財政人員工作責任觀念和工作環境的偏離,造成財政監督管理乏力。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

分析上述存在問題,既有客觀因素,也有相關人員理財觀念問題,概括起來可歸納為如下三個方面:

(一)鎮級財政入不敷出。地方財政由“分灶吃飯”的包乾管理體制過度到劃分税種的事權與財權相統一的管理體制。分税制的實施,不僅維護了國家財税政策的一致性和統領地位,而且有力地調動了地方政府理財的積極性,使地方政府充分認識到了發展經濟與財政收支的重要關係,較好地發揮了財税政策對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和增強財政收支管理工作力度的積極推動作用。但分税制管理體制實施以來,鎮級事業發展缺乏必要的資金保障,尤其是經濟欠發達貧困地區,有的僅能維持“吃飯”,甚至要保證“吃飯”都十分困難。鎮級政府在財政收支矛盾極其突出的情況下,為籌措資金解決事業發展問題,只能多向各有關部門爭取專項資金。但所需經費在年度支出預算之外,不得不在撥入的專項資金中列支,或乾脆採取按撥入專項資金一定比例提取經費的做法。

(二)“要”的思想作怪。認為專項資金是塊“唐僧肉”,“會哭的孩子多吃奶”,不要白不要。基於這樣的認識,把“要”當作生財之道,熱衷於送請示要資金、爭項目、爭撥款,甚至出現以同一個項目分送多個部門,沒有可行的項目就隨便硬掛一個的現象。勤“要”必多“撥”。資金要到後,一般都由財政部門劃撥到用款單位政府財會賬户,未設專項核算,把項目富餘資金和無項目資金劃撥到政府財會賬户,用於其他支出。但對於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則不予重視,領導根本不可能要求本級財政部門實施監督,本級財政部門也無法實施監督。應對上級檢查方面,由於一個項目存在多層配套撥款,投入資金必然大於上級有關部門所撥的某筆資金。因此,應付某一級或某一部門的專項資金使用情況檢查根本沒有問題。

(三)財政工作的位置未擺正。鎮級黨政工作相對來説比較繁雜,中心工作比較多,為完成好上級下達的各項量化和考核工作,在分解工作時往往對財政人員下達一定的中心工作和考核任務,無意中削弱了財政監督管理工作的力度;另方面,鎮級財力相對比較困難,只注重資金的籌集,力求解決好經費來源問題,除採取收入任務與經費掛勾等方法完成收入包乾任務和爭取上級財政部門的項目資金支持外,輕視了財政監督管理工作,使鎮級財政收、支、管、監各項職能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三、建議

根據鎮級財政資金管理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完善鎮級財政資金管理可從如下三個方面一起考慮:

(一)更新觀念。鎮級財政困難是客觀現實,但等、靠、要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要樹立以發展經濟促進財政增收的正確觀念,重視全面抓好財政工作。要在努力發展經濟,壯大財源的同時,加大財政的監管力度,不能只顧眼前的經費問題而不顧資金的使用性質而隨意支配資金。要多從財源建設和監督管理方面下功夫,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做到收、支、管、監並重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如以往的鎮級財政週轉金管理,由於管理不善,到後來絕大部分不能正常滾動,成為鎮級十分頭痛的一塊呆滯資金。這一客觀事實充分説明了樹立正確理財觀念和加強資金監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二)建立對鎮級的轉移支付制度。鎮級財政入不敷出必然加重縣級財力的負擔。當前,鎮級經濟相對貧困已是不爭的事實,縣級財政力也還十分有限。要實現地方經濟的協調發展,促進財政收入的穩步增長,就必須在激勵鎮級加快發展經濟步伐的同時,建立中央與省級政府直

第四篇:大冶鎮財政工作網格化管理探討

大冶鎮財政工作網格化管理探討網格化管理,是指將轄區劃分成一個個基礎網格,使每一個網格成為社會管理服務的基本單元和組織節點,全面實現社區管理和服務的全員化、信息化和精細化,使管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自我市召開堅持依靠羣眾推進工作落實長效機制推進以來,我所組織人員學習了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吳天君在“在市委常委會上的講話”和《登封市財政局堅持依靠羣眾推進工作落實長效機制工作實施方案》,使我所對如何通過網格化管理,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促進財政工作各項任務落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一、對建立以網格化管理為載體的“堅持依靠羣眾推進工作落實”長效機制的認識

在以前工作中,老百姓有問題是通過村委會向上級反映或直接到所屬部門諮詢,不但增加了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也使有些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決。通過建立以網格化管理為載體的“堅持以靠羣眾推進工作落實”長效機制,使大冶鎮的幹部全部深入到農村基層,通過主動發現問題,使問題在萌芽狀態時及時解決。網格化管理的核心是“條塊融合、職責明確、聯動負責、逐級問責、網格覆蓋”。(一)、“條塊融合”就是將“條”和“塊”上的人員沉到基層,不僅有鄉鎮辦人員對網格負責,也有各職能部門人員下沉到網格,由條和塊

人員共同對網格負責的工作團隊。大冶鎮以村民組為依託建立三級網格157個,明確一名機關幹部為網格長;我所積極響應市財政局號召,財政所每個人分包五至六個村,每人對所包村組負責。(二)“職責明確”鎮機關的網格長負責分包網格的整體運作;對排查出的屬於財政所管理業務的,財政所分包人員應及時處理,處理不了的應向上級彙報。“聯動負責”通過差異化職責,使處於“條”和“塊”上的人員為了共同的職責而共同負起責任。通過鎮機關網格長、財政所分包人員對各村情況詳細排查,做到資源共享,推動工作落實的良好開局。(三)“逐級問責、網格覆蓋”對排查出的問題,如不能及時解決,要一級一級追究責任。使處於“條”和“塊”人員形成責任獎罰的共同體;通過鎮機關的網格長負責網格的整體動作和市直部門負責網格內歸屬本單位的行業監管,真正形成“全覆蓋、無縫隙”的管理網絡。

二、高度重視網格化管理推行中出現的問題

1、認識不足,“堅持依靠羣眾推進工作落實”長效機制是社會治理結構的一次重大創新和變革。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蹲點幫扶,更不是走走過場,而是由過去被動、分散管理,改為主動、集中為老百姓服務。只有深刻認識“堅持依靠羣眾推進工作落實”長效機制的意義、目的和內涵,才能確保長效機制取得實效,使老百姓得到實惠。2、任務不明確。有的人下到基層,感到很茫然,不知道做些什麼。隨着

國家各項惠農補貼政策不斷出台,做為一名基層財政人員,要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惠農政策,對農民的提問要耐心細緻的做好解釋。對於排查出的問題,更要及時解決,不能解決的要及時向上級反映。3、認識狹隘。有的人下到基層,只解決本人職責範圍內的事,對其他事漠不關心,為了逃避責任,對老百姓提出的不屬於自已職責範圍的説“不知道、不清楚”等,造成很多工作不能順利開展。做為一名基層財政人,不但要解決本人職責範圍內的事,對職責以外的,也要積極諮詢相關科室,幫助農户解決問題。

三、建立制度,推動工作落實

1、財政所人員對各自分管業務進行整理,對沒有處理到位的業務,要主動下到基層,及時排查問題,服務羣眾。

2、財政所人員分包各村,每週二、週五、週六定為下訪日,充分了解民情,急羣眾之所急,想羣眾之所想。

3、財政所分包人員主動與鎮網格辦對接,對各“條”和“塊”的人員反映的問題,要詳細登記,逐條解決。

4、建立周彙報制度, 每週五每位分包人員要對排查出的問題及處理情況進行彙報,建立工作台賬,受理的問題要做到日清周結。

5、加強考核,嚴格獎懲。以網格化管理的排查率、處臵率、信息台賬登記情況、民情日記等為依據,評優評差,獎優罰劣。

四、對財政所網格下鄉人員的具體要求

負責分包各村的財政所人員必須做到四個方面:一是民情收集到位,全面掌握農户的基本情況;二是意見梳理到位,認真做好走訪記錄;三是案情分析到位,對各類問題進行集中剖析、共同研討解決方法;四是意見反饋到位,形成相應的意見答覆單,按照輕重緩急辦事原則進行反饋。

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網格化管理的作用發揮的不夠。由於大冶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煤礦搬遷等,村民就業生活地點有一定的流動性,網格化管理的作用不能有效發揮。

2、工作不能夠統籌兼顧。財政所人員既要做好網格下鄉工作,又要做好本職工作,有時難免衝突,顧此失彼。

六、意見和建議

1、財政所分包人員應加強與處於“塊”的網格長及各村村組幹部聯繫,做到資源共享,同時對發現的問題做好筆記,以利於以後更好開展工作。

2、財政所人員應加強對網格化管理的重視,切實將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做好網格化管理的同時,應加班加點做好財政工作。

通過建立以網格化管理為載體的“堅持依靠羣眾推進工作落實”長效機制,1、使老百姓和政府有了一個好的溝通

平台,通過網格長和市直各分包人員下鄉,國家和地方政府有惠農政策可及時傳達到農户。2、建立一户一檔基礎信息,每户信息、補貼對象、補貼內容、補貼標準、補貼金額清清楚楚,一目瞭然,羣眾聽得懂、看的全、搞得清;政府摸清了情況,整合了惠民資金,既節約了時間和人力物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五篇:當前財政專項資金監督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當前財政專項資金監督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近年來,財政專項資金在“三農”、交通、教育、城市建設、醫療衞生、社會保障、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體現了“集中財力辦大事”的主題思想。巴州區在財政專項資金監督管理工作中,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和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在實際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與不足,需要進一步探索與完善。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渠道繁多,多頭管理,缺乏統一協調和監督。在目前的投資體制下,投(融)資渠道繁多、資金多頭管理的現象比較突出。行政主管部門各管一線,項目和資金來源渠道不一,造成一些部門和項目單位多頭申報、多頭立項、多頭管理,給項目投資監督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難。財政部門在項目審核和資金監管上,很難形成統籌規劃、集中投入,只有履行“過路財神”的義務,甚至許多專項資金不通過財政直接由主管部門層層下撥,遊離於財政監督之外,致使一些資金在使用管理上缺乏統一協調和監督。同時,由於主管部門各自為政,很容易造成多頭撥付,形成“撒胡椒麪”的撥款方式,不能使有限的資金形成規模效應和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項目不準,監控弱化,缺乏科學績效評價體系。從當前各地上報的專項資金項目看,往往缺乏其事前的真實性、可行性的科學判斷,完全憑自下而上的經費申請報告主觀進行決策。一些資金的管理往往按計劃撥款,以撥代支,對項目的事中監控弱化,時常出現擠佔、截留、挪用現象,使專項資金難以安全、及時、足額到位,其項目績效性也就大打折扣。同時,對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又缺乏一套完整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使下級挖空心思“拼命”向上級申報項目和資金,而忽視資金的使用與效益。投資的盲目性和監管的缺位,導致資金使用的效益低下和損失浪費。

(三)財力匱乏,配套難到位,導致項目建設遲緩。巴州區是農業大區、工業弱區、財政窮區,95%的財力要靠上級轉移支付,自身可調控財力十分有限,加之保工資、保運轉、保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難以將有限的財力用於項目配套,許多上級要求必須配套的項目,也只能點到為止,導致一些項目因資金短缺影響建設進度,專項資金的投入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四)虛報套取,擠佔挪用,導致專項資金損失浪費。最近,區財政局組織了5個檢查組,對全區2014年以來6個部門管理的18項專項資金進行了清理檢查,共抽查21個鄉鎮、56個村、139個社,涉及金額1.46億元,其中查出虛報套取、擠佔挪用資金達560萬元。這些資金有的是主管部門挪用後用於彌補機關經費不足,有的是基層虛報冒領、套取專項資金用於其他開支,致使專項資金損失浪費嚴重,政策效果不明顯。

(五)多頭投資,產權不明,導致專項資金投資形成的國有資產產權界定不清。目前,很多專項資金投資的項目建成使用後出現了無人管或者多頭管的現象。一項有形資產既有財政投入資金,也有銀行貸款,還有農村集體和農民的投資投勞。多年來,國家也未有過相應的統一法規,管理主體缺位。如一些大中型水利設施建成後,由當地政府、水利、農業等部門共同管理,實際上誰都可以管理,誰都可以不管理,從而放棄了管理的責任。這些管理部門沒有責、權、利的約定,造成了產權不明晰、責任不落實等問題。

(六)職能缺位,監管乏力,導致專項資金管理缺位。巴州區於2014年成立了財政監督局,專門履行財政監督檢查的職能,但受制於人員少(核定編制20名,實有人員僅5名)、資金項目多,出現了事後專項突擊檢查多,日常監督管理少的情況,導致財政監督職能缺位。同時,行業主管部門重項目審批、輕監督管理的現象大量存在,放鬆甚至忽視了對下級項目單位專項資金的監督管理,導致縱向管理監督缺位。此外,財政、監察、審計等部門近年來雖然加大了對專項資金的監管力度,但針對下級部門的多,同級部門之間的資金監管相對較弱,導致橫向管理監督缺位。

二、原因分析

(一)主觀原因。一是基層政府和項目單位在項目申報過程中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只顧眼前利益多,考慮長遠效益少,造成一些地方和單位不考慮當時財力和項目的市場情形,盲目跑資金,上項目。二是不少行業主管部門認為專項資金監督管理是財政部門的事,與自己無關,所以放鬆甚至放棄了對項目單位的資金監管。三是財政部門“重資金規模和數量、輕使用質量和效益”、“重資金安全性、合法合規性檢查,輕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監督”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造成財政監管缺位。同時財政監督局受人員少、資金項目多的制約,無法替代各業務科室事前、事中監督管理的職能,使日常監督與事後專項檢查不能有機結合和形成共同監督的合力。

(二)客觀原因。一是巴州區地處通(江)、南(江)、平(昌)國家級貧困縣(區)的中心,基礎設施條件差,經濟基礎薄弱,是典型的人口大區,財政窮區。一些地方領導面對歷史形成的巨大債務和眼前的一大堆必須用錢才能解決的問題,不得不採取無奈之舉挪用部分專項資金,以解燃眉之急,致使一些地方、部門(單位)擠佔挪用財政專項資金行為屢禁不止。二是財政專項資金分配管理機制尚不健全。按照我國現行的行政管理體制,很多專項資金往往是通過各個系統的上級部門逐級往下劃撥,形成了一些專項資金的封閉性,甚至連政府都無法掌握這些專項資金的來源渠道和使用方向,導致縱向管理監督缺位。同時,由

於一些專項資金使用的特殊性和封閉性,財政、監察、審計等部門更多的只能做一些事後的監督工作,無法有效地制止各種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導致橫向管理監督缺位。此外,財政監督機構的責權不相匹配。一方面是強調財政監督職責的重要,另一方面賦予財政監督的知情權、決策權、處置權不到位。財政監督局是財政監督工作的牽頭單位,但在實際工作中又沒有參與預算的編制工作,導致事前和事中的財政監督嚴重缺位。三是法律法規不夠完善。雖然國家出台了《預算法》、《會計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法律法規,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有關財政監督的體系,但由於這些法律法規有其獨特的規範對象,對財政監督僅限於原則性的規定,對財政監督工作方面規定的不夠充分、系統,使得目前的財政監督工作在地位、組織、職責、權利、任務、程序以及處罰手段上還缺乏十分有力的法律保障,直接影響了財政監督效能的發揮。

三、對策建議

(一)在使用程序上,堅持“三個必須”:一是財政專項資金必須堅持合理安排、突出重點、規範管理、專款專用、講求效益的原則,嚴格執行“據實申報,專家評審、擇優推薦、專款專用、績效評價”的工作程序,認真落實專家評審制、工程招投標制、大宗物資政府採購制、資金管理“三專(專户存儲、轉賬核算、專人管理)”制、資金使用公示制等管理制度,確保資金運行安全,發揮最大效益。二是國家涉農補貼專項資金,必須嚴格遵循“調查核實、張榜公示、專款專用、據實補貼、集中發放”的程序。全面推行財政涉農補貼資金“一折通”的發放制度、實物補貼直接發放到户制度、財政補貼政策資金公告公示制度、涉農補貼信息網絡管理制度,提高各項補貼的撥付效率。三是財政專項資金必須專款專用,符合其使用規定和用途,按照規定的程序辦理,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超越權限,違反程序擅自分配、撥付、使用專項資金。

(二)在工作紀律上,實行“三個嚴格”:一是嚴格按規定使用資金。各項財政專項資金要嚴格按項目實施方案、時間進度等要求運轉使用。各主管部門要建立專項資金專人負責制,落實項目和資金管理負責人,建立健全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加強專項資金管理,自覺接受監督。對不按規定使用專項資金的,財政部門有權終止項目執行。二是嚴格遵守“六嚴禁”制度:嚴禁虛報冒領、套取專項資金,嚴禁截留、挪用專項資金,嚴禁無故滯留專項資金,嚴禁擴大開支範圍使用資金,嚴禁鋪張浪費專項資金,嚴禁貪污私分專項資金。三是嚴格涉農補貼發放政策。在涉農補貼發放中要嚴格做到“一個到村、四個到户、六個不準”:各項補貼張榜公佈到村;補貼政策宣傳到户,補貼信息登記到户,補貼通知傳達到户,存摺、實物發放到户;不準擅自降低補貼標準,不準以補貼抵扣農户的任何應繳款項,不準套取、截留、擠佔和挪用補貼資金,不準集中代領存摺或補貼,不準無故拖延補貼資金兑付時間,不準以任何理由增加農民負擔。

(三)在部門協調上,建立“兩個機制”:一是要建立財政專項資金監管的長效機制。要進一步完善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規範財政專項資金監管機制。財政、監察、審計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大監管檢查力度,嚴肅查處財政專項資金管理使用中的違規違紀問題。對財政專項資金實行全過程跟蹤管理,並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檢查,特別是對重點項目、人民羣眾關心的熱點項目的資金要進行重點檢查,督促資金使用單位加強資金和項目管理。二是建立財政專項資金責任追究機制。對未按規定管理和使用專項資金,弄虛作假、套取、截留、挪用、鋪張浪費、出現工程質量等問題,造成經濟損失和不良社會影響的,要嚴格追究相關單位和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四)在監督方式上,創新“兩個辦法”。一是建立兩個層面的財政監督管理聯席會議制度。要建立由發改委、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為主體參與、各行業主管部門有項目就參與的專項資金項目財政監督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通報各自掌握的項目信息,解決部門協調中存在的問題,便於各部門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向,避免項目多頭上報等情況的出現。同時,在財政部門內部,建立以財政監督局為首、各職能科室參與的財政監督聯席工作會議制度,定期通報各自掌握的項目資金的使用管理情況,以加強對項目資金的事前、事中監控,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二是堅持日常監督與專項檢查相結合,實行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監控。財政部門要改變過去的事後財政監督方式,將監督的重心向事前、事中前移,要創新檢查方式,建立內部制約監督機制,明確各自監督職責,達到有效監控的目的。三是依託金財工程,實現網上查賬。財政監督局要更新監督手段,採用先進的監督管理軟件,實現對專項資金從資金撥付、使用、決算、績效評價的全過程監督。(巴中市巴州區財政局陳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