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培養心得體會(合集6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3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6篇《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培養心得體會》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培養心得體會》相關的範文。

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培養心得體會(合集6篇)

篇1: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心得體會

在這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我對於如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總結了一點自己的經驗,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幫助學生充分利用好時間:

1、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例如一小時內掌握動作要領、晚飯以前做完徒手動作,睡覺前在腦子把所學的動作像放電影一樣過一遍等等,這樣不僅有助於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如果可能的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事情,現在四十分鐘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幹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學在邊練習邊聽音樂。或許你會説聽音樂是放鬆神經的好辦法,那麼你儘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後全身放鬆地聽一刻鐘音樂,這樣比帶着耳機做事情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個下午都學習同一個動作。實踐證明,這樣做非但容易疲勞,而且效果也很差。後來我每天間隔幾個小時做一個動作,效果要好多了。

二、提高學習效率: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某同學學習極其用功,在學校學,回家也學,不時還利用休息時間來學習,練的胳膊都腫了,但成績卻總上不去。其實,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也是十分着急的,原則上説,有付出就應該有回報,而且,付出的多就應該回報很多,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實際的情況卻並非如此,這裏邊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效率指什麼呢?好比學一樣東西,有人練十次就會了,而有人則需練一百次,這其中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勞逸結合。學習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頭腦,所以適當的休息、放鬆不僅僅是有好處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基礎。那麼課堂上聽課的效率如何提高呢?上課時認真聽課當然是必須的,但連續四十多分鐘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課期間也有一個時間分配的問題,做準備活動的時候,可以讓腦子適當地放鬆一下,但是,老師講解動作要領時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最後結束部分的時候,腦子就可以放鬆一下。如果弦繃的太緊,勢必影響聽課的效率,得不償失。

學習效率是決定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那麼,我們如何提高自己學習效率呢?

第一點:要自信。很多科學研究都證明,人的潛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數人並沒有有效地開發這種潛力,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無論何時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這種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種必勝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擺脱失敗的陰影。相反,一個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會一事無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遠的自卑之中。

第二點:學會用心。學習的過程,應當是用腦思考的過程,無論是用眼睛看,還是用四肢來模仿都是作為輔助用腦的手段,真正的關鍵還在於用腦子去思考。可見,如果能做到集中精力,發揮腦的潛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效果。

第三點:人的情緒。我想,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體會,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飽滿而且情緒高漲,那樣在學習一樣東西時就會感到很輕鬆,學的也很快,其實這正是我們的學習效率高的時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緒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有較為開朗的心境,不要過多地去想那些不順心的事,而且我們要以一種熱情向上的樂觀生活態度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因為這樣無論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是很有好處的。這樣,我們就能在自己的周圍營造一個十分輕鬆的氛圍,學習起來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三、堅持體育鍛煉:

很多學生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績總是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學習效率太低。同樣的時間內,只能掌握別人學到知識的一半,這樣怎麼能學好?學習要講究效率,提高效率,途徑大致有以下幾點:

1、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時就寢。中午堅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2、學習時要全神貫注。

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補充能量。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並用。身體是“學習”的本錢。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再大的能耐也無法發揮。因而,再繁忙的學習,也不可忽視放鬆鍛鍊。有的同學為了學習文化課而忽視體育鍛煉,身體越來越弱,學習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這樣怎麼能提高學習效率呢?

四、學習要主動:

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對學習有興趣。有了興趣,效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學基礎不好,學習過程中老是有不懂的問題,又羞於向人請教,結果是鬱鬱寡歡,心不在焉,從何談起提高學習效率。這時,唯一的方法是,向別人請教,不懂的地方就要向別人懂的請教,一點一點的弄明白,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進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學習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學融洽相處:

每天有個好心情,做事幹淨利落,學習積極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個人和集體結合起來,和同學保持互助關係,團結進取,也能提高學習效率。

六、注意管理:

教學實踐證明,學生自主學習的'願望是強烈的,學生主動發展的潛能是巨大的,學生有控制課堂的需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培養與提高。只要教師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前提,以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為重點,以促進學生智能提高為核心,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看書、質疑、操作、觀察、思考、討論、練習、評價等,就能使學生逐步形成具有較強的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質,從而更加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發展。

篇2: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心得體會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是: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式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我們要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就要倡導主動參與,樂於探索,勤於動手,培養學習蒐集和處理心細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實踐性的特點,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這些學習方式的共同特點是使學生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權威的講授者。本文就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談學生的自主學習的。

一、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基礎

終身學習的必要性,要求我們的學校教育也應該變化出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或學習方法。要讓我們的教育使得孩子們愛學習,而且還要讓孩子們認識到學習是多麼重要,多麼有價值,多麼有趣味!

在學習《雲南的歌會》一文時,我考慮如果只把重點放在教師備課上,學生還是在被動學習。況且學生缺乏對雲南民風、民俗、民歌的瞭解,不會產生興趣。根據這一問題,我在課前讓學生蒐集,瞭解各地民歌,並學唱幾句。在課堂學習中,學生不僅能唱出幾句民歌,還能談談其特色,學習興趣極為濃厚,課堂效果超出想象。

由此而來,在語文教學上,我的觀念也由此再一次作了調整:由以前的力求教法生動多樣化,轉向學法自主多樣化;備課也由以前的鑽透教材,備細教案,轉向摸透學生,根據需要,分層引導。讓他們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授之以漁――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條件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在國中,要真正地讓同學們學會自主學習,光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只能作為學習的內在動機,除此之外還得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

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學習方法,而就語文這一科目來講,不同的課型的學習方法也各不相同。如在學習《藤野先生》、《我的母親》這類典型的寫人文章,我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結如何刻畫人物的方法,並進行寫作練習,做到學有所用,在學習《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奇妙的克隆》這類科學性較強的文章,我採用課前探究方法,讓學生在學前有備而來,通過個人探究更好學習。在學習《風箏》這樣多主題文章,我會採用開展辯論會形式,讓學生充分討論,從多角度來認識問題,更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再如內容、主題、寫法類似的文章我會放在一起讓學生來學習,既節省了時間,重要的是使學生髮現其共同點、不同點。針對不同課型,採用不同方法,時間長了,學生自然會掌握多種學習方法。

三、合作、交流――最積極、最快捷的自主學習方式

1、創新組合學習方式,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慾望

在一般的合作學習中,老師們常用的方法有四人小組合作式或兩人同位式。這種方法便於老師上課操作,但是因為交流的團體相對固定,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時不夠濃厚。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我校在教學中另外設計了一些組合方式――杜郎口教學模式,我校借鑑了山東杜郎口中學的先進教學模式,來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慾望,如選擇和自己興趣愛好相同的朋友們進行組合的“朋友組合式”;根據學生能力的優勢互補建立的“互助合作式”;簡潔明瞭的“同桌互學式”……這些組合方式,給了學生更多的選擇餘地。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鼓勵孩子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為自己的學習小組起名字,充滿自信的孩子,用自己的名字為小組起名字;“挑戰者”“智多星”又激發了孩子們小組活動的熱情,激發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慾望。

2、發展思維,拓展學習內容

我們不要把內容全部侷限在課本上,這樣很不利於學生學習思維的發展,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學習內容放寬,拓展學習內容。例如我在講《水調歌頭》一課時,先讓學生把生字指出來,然後由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並讓其他學生主動提出有問題的地方。這首詞把月亮描繪的很美,所以我就借題發揮讓學生説説關於月亮的別稱。同學們很積極,紛紛回答:玉弓、玉輪、玉盤、玉鏡、玉鈎、弓月等等,學生們很感興趣。有的同學還説還有水調歌頭這首歌呢,我就順水推舟,那你給大家唱唱,這位同學很豪爽的給大家唱起歌來,同學們都表示歡迎,最後這節課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四、建立平等互助的師生關係――實現自主學習的前提

實施學校教育的主體是老師,對象是學生。要達到這樣一種學校教育效果,就得要求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比任何時候都有平等的關係。只有教師從以前的“獨奏者”過渡過到“伴奏者”,並且摒棄過去那種以傳授知識為重點的教學方式,轉而以幫助學生去發現,使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得到充分的尊重,這樣,他們的學習興趣才可能提高,自主學習從而才有得以實現的前提。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實踐,總結出了以下幾種自主學習活動形式:

1、自己學習,學會找問題。

在孩子們已經對學習產生興趣的情況下,培養孩子學會找問題。即在上課之前讓孩子知道學習的內容是什麼?所以我就利用杜郎口教學模式中的在上課之前準備學案,讓學生了解這節課內容,並知道自己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將這些都做好記號,為下一步的合作學習或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習作好準備。孩子有了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才會學,否則不會去自主學習。

2、互助學習,樂於交流。

我們採用杜郎口教學模式很利於學生互助學習,把他們分成根據自己興趣的互助學習小組,讓他們在學習中樂於交流。這種互相交流式的學習,可以由老師的提問讓孩子回答,而後孩子的回答更能引發其他孩子的提問,從而使對話,使交流的氣氛逐步擴大到全班,有的問題達到共識,有的問題相互對立,有的問題互相琢磨,就這樣不斷地推進學習活動的開展。

3、指導學習,主動質疑。

“以質疑解疑為主線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就是以學生“質疑”為切入,以學生“解疑”貫穿整個學習過程,其間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落實教材的重點、難點及相關的教學要求,以達到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積極參於整個教育過程。問題由他們提出,由他們解決,從某種角度講,問題的提出是課堂學習的開始,問題的解決是課堂學習的結束。教師在其中僅起引導、組織的作用。這種教學模式的結構形式是:質疑――歸納――解疑――總結。

“質疑―歸納―解疑―總結”一改傳統的教師注入、學生接受的教學模式,成為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之,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生把自己置於主人地位上的學習,學習也就變成自己的事,自覺自願的事。學習積極性的根源在於學生內部學習動機,而這種積極性一旦被調動起來,學生將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學習也將是高效的。教師要放手給學生必要的個人空間,為學生創造、發現、表現,提供更多的機會,特別是為不同個性特點的學生提供必要的發展空間。

可以説自主學習不僅能開發出學生潛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誘導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因此我們一定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篇3: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心得體會

一、自主學習具有行為的創新性

自主學習可以拓寬學生的求知道路。學生或結合成組,或“各自為陣”,他們的學習可在課,可在課外;可在校內,可在校外;可在圖書室,可在實驗室,可在電腦房;學生共研共討,師生零距離接觸,這樣學生興趣盎然,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了起來。

二、自主學習具有發展的可行性

學生要把學習的需求調動起來,根本還在於激發自身的內因,自主學習就能在看似沒壓力中感受壓力。中學物理課程標準中指出,要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研究,勤于思考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是這一思想的體現,這種學習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自由,民主的空間,他們會在這種學習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學得深透,學得紮實,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三、自主學習具有科學的實踐性

自主學習的過程,也是人性化教學的過程,和諧型教學的過程。有所創造,有所前進,思想活躍,積極上進是學生羣體的一個顯著特點,但這個羣體也有着可塑性的弱點,自主學習中他們就會自覺地比學超,鍥而不捨追求理想效果,不滿足既有成績,奮力而前行。學生們在前進中正確看待差異,正確解決差異,雖差異永遠存在,但變數也大,爭先恐後情況的出現,就會以挑戰者姿態挑戰別人,挑戰自我,爭上游,上台階。在自主學習中教師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胸中有數,瞭如指掌,這樣就能拿出具體的切合實際的指導方案,學生就會認準方向,制定目標,學習就有緊迫感,責任感,自我提高。要使學生在複習中,學得精深,達到事半功倍效果,自主學習當是良方。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會學得輕鬆,學得靈活。

篇4: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心得體會

國小生的學習要建立在活動的基礎上,只有通過活動,才能將學到的知識內化,只有通過活動才能讓學生在觀察中建立表象,在操作中獲得技能,在交流中感悟方法,學生在活動中不知不覺的成長,在活動中健康穩步的發展。教師如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呢?我長期從事國小數學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

一、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

在教學中,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主動發現問題,探索新知,這對學生自己來説印象、感受最深,理解得也最深刻。極容易掌握問題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繫。教師應培養學生這種自主探求,積極思考的良好品質。如:在複習分數應用題時,我出示了這樣一道補充問題的應用題:“飼養場買來黑兔9只,白兔36只,並鼓勵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想法,提出不同的問題。思考之後學生提出:“黑兔是白兔的幾分之幾?白兔是黑兔的幾倍?黑兔比白兔少幾分之幾?白兔比黑兔多百分之幾?白兔佔買來兔子總數的幾分之幾?黑兔佔買來兔子總數的幾分之幾?”短短几分鐘,沒有經過老師任何提示,學生積極主動,自主學習得出了6個問題。這樣做學生既靈活運用了知識,又掌握了本課學習的重點,其教學效果要比教師一味地講解好得多。

二、讓學生大膽猜想,思考

讓每個學生在已學得的知識經驗、能力水平和學習方法的基礎上對問題的結果進行大膽的猜想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思維,促進智力的發展與提高。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一個認知過程,又是一個探索過程,將學生學習由“吸收——儲存——再現”轉化為“探索——研討——創造”,將教師的教學過程轉化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過程,是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如教學“圓面積計算”,我先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啟發下,自己提出問題思考:

(1)圓可轉化成什麼圖形來計算面積?

(2)轉化前後圖形有什麼關係?讓學生帶着問題去探究。通過動手操作,學生自己發現了圓的面積公式。整個教學過程,教會了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本領:

(1)可以應用知識間的轉化和聯繫;

(2)動手操作也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3)認真觀察、比較,有序地思考問題可以順利地解決問題等。

三、讓學生想説就説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語言和思維的發展又是密切相關的。而國小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又表現為不同步性,分析問題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達不出來,再加上數學學科特有的抽象性、邏輯性,使學生更是感到無從説起。針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首先不斷鼓勵學生使他們敢説、愛説,怎樣想就怎樣説,説錯了再重説,培養學生慢慢學會説話。其次,課堂中還應充分利用討論的機會,鍛鍊學生去説。如在學習“時分的認識”一課時,學生對“時針指在2、3之間,分針指在11”時,是2時55分還是3時55分出現了不同意見,我讓學生結合自己手中鐘錶模型分組討論、探索,最終得出了統一答案。這樣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地鍛鍊。再次,在教學過程中,一些簡單的例題可由學生模仿老師到講台上給大家講解,説説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為什麼這樣理解,表達出自己的思維過程。

四、放手讓學生去做

好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是國小生共有的特徵。對於什麼事他們都願意自己去試試。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他們的好奇、好動的特點,通過動手操作和多種感官的參與活動來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注意力。如在活動課“有趣的七巧板”中,在製作七板之前,先引導學生觀察7種圖形的大小、位置,然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制作。在進行拼圖練習時,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圖形,在掌握了基本拼圖要領後,照着書中圖形拼圖,繼而讓學生大膽創新,拼出自己喜愛的圖形。在活動中充分讓學生動手操作,發展創新意識。又如,在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以後,我問學生:取一根16釐米長細繩可以圍成幾種不同的長方形?學生根據已學得的知識討論得出:16釐米就是所要圍成的長方形的周長,周長÷2就是長方形的一個長與一個寬之和。然後藉助釘子板,實際動手操作,積極思考,並結合小組討論各抒己見。大家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五、教給學生數學思維的方法

交給學生數學思維的方法,猶如交給學生一把開啟數學智慧之門的“金鑰匙”,這就是人們所説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學生一旦科學地掌握了數學思維的方法,他們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學習能力便大大增強,他們就可以運用數學思維方法的“武器”,去探索數學世界的奧祕,去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因此交給學生數學思維的方法,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是在國小數學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最現實的目標和具體途徑。

總之,讓學生掌握探索思考的方法,由對知識的認識過程轉化為對問題的探索過程;由對知識的認知掌握轉化為對問題的探究解決。這樣才能使學生學會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不斷地用探究科學的態度與方法去認識、發現、改變與創造,真正使今天的學習成為明天適應、參與和改造社會,從而獲得發展的基礎。所以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只有讓作為主體的學生通過自己的雙手親自實踐,運用自己的大腦主動地去思考,去發現和創新,使學生體會到自己就是學習活動中的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切實、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

篇5: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心得體會

化學是一門一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特別是探究一些實驗,讓學生自主探究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主學習的教學是指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運用探索性學習態度和創新精神,發揮自身優勢和潛能,自主獲得知識和創造的本領,使自身的素質得到優化。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效地組織起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到協調發展。下面談一下我在教學過程中的體會: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有趣的化學實驗、生動有趣的語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學生感興趣東西都容易主動、積極地去認識、探究。因此在教學中結合課堂內容,舉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説明所學知識在工農業生產中的運用,以激發學生的需求感、好奇心,一開始就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用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語言使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容易被學生接受。如講解第五單元時,有句成語叫“點石成金”,給你一塊石灰石,你能使它變成金子嗎?從而導入質量守恆定律。講第六單元時明朝愛國將領于謙寫過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你能通過這首詩知道哪些化學物質和化學反應原理嗎?在講解第七單元時用“鬼火”、“天火”引入自燃。這種以趣味化、形象化的巧妙語言可成為激活學生思考的誘因,可以誘發學生產生探究的動機。又如,在《我們周圍的空氣》這一單元的學習,就有關於“温室效應”和“臭氧層空洞”現象的知識,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科普小知識,要求學生去查閲一些課外資料,來解答“為什麼二氧化碳會造成温室效應?”“地球大氣的臭氧層空洞是怎樣形成的?”等一系列有意義的問題。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還能夠觸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良好動機,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讓每個學生在“跳一跳,摘到桃“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和自豪。

二、正面引導,大膽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鼓勵學生獨立發表見解,大膽想象,從不同角度發表看法,促進思想交流。方法上可討論、可辯論。讓同學相互評價,並由回答問題的同學自己作總結,其他同學也可參加發表意見。通過互動學習掌握知識,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討論之中,分享合作成功的快樂,找到成為課堂主人的感覺。如我們在學習第二單元《製取氧氣》這部分內容時,學生明確了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氯酸鉀加熱製取氧氣時,二氧化錳只是作為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後其化學性質和質量並沒有發生改變。課後佈置思考題:“怎樣證明二氧化錳在化學反應前後質量沒有改變?”讓學生思考了一段時間,然後引導學生去參照“混合物的分離”這部分內容。學生們查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合作、探討、交流,教師對設計正確的同學給予肯定,設計不好或不正確的,給予引導和指導,結果很多學生都能夠完整的寫出實驗步驟,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自主學習的快樂。

三、充分利用課本資源進行自主學習

教材是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基本材料,所以應把指導學生充分利用教材資源進行自主學習作為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建構知識,整合知識。但是,並不是每個學生都善於閲讀,善於用書,有的學生只是死記硬背,有的學生甚至看不懂課本。因此,教師必須進行閲讀方法和技巧的指導。如在學習《原子的結構》時,利用課本P53的表提問:此表給我們提供了哪些信息?教師引導、啟發,讓學生探究、討論、交流、歸納、總結得出:

1、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2、原子中質子數不一定等於電子數。

3、氫的原子核中無中子(或大多數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4、不同種類的原子,核電荷數不同。像這樣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參照文字、表格、插圖、圖解等,與教材文字內容對應閲讀,通過對應閲讀,讓學生動手、動腦,探究、討論、交流、歸納、總結,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的理解,增加記憶的深刻性,在考試時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關注後進生,幫助後進生,使他們也能自主學習

最後,自主學習並不是優等生的專利。教學過程要求人人蔘與,人人動腦、動手、動口。教學中要針對後進生的特點,不失時機的對他們進行鼓勵指導,讓他們體驗到自主學習帶來的成功和喜悦,幫他們樹立自信心,使他們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在這方面我是這樣做的,為他們設計一些適合它們的簡單問題,為他們補習舊知識,提前為他們介紹新課的內容及重難點,只有幫助了後進生,全班的整體學習水平才會提高。因此,要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貫穿整個教學活動中,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大膽創新,最終實現“教學是為了不教,舉一是為了反三”的教學目的。

篇6:《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心得體會

《學生自主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心得體會

語文難教”是不少語文教師發出的感慨,“語文難學”又是許多中學生共有的感覺,那麼如何激發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會學,許多語文學科的前輩都做了詳細的研究與探討,也總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結合自己實踐新課程課題研究的實際,簡單地談一談自己的心得體會,雖然很淺薄,但還是希望與諸位同仁共勉。

一、開闢自主學習的空間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要通過交往互動,師生間建立起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關係。點燃他們求知的火花,激發他們自主學習、探究的興趣,從而使他們的創造能力得到發展。

二、教給學習方法,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方法

農村孩子知識面窄,家長輔導能力較差,又不懂學習方法。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師生共同制訂學習目標。最後學生按學習目標去學習,去交流。學生根據“自讀提示”以自學為主,立足於“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的方法完成本節課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自主讀書中學習、思考,培養學生邊讀邊想、作點批註的習慣;在讀中理解內容,體悟感情、增強語感。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知識,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閲讀能力。這樣一來學生就能總結出了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

三、課堂教學中的.激趣技巧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也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設計新穎有趣的開頭,對課堂教學的成敗至關重要。如教學《魚游到了紙上》一課時,首先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魚在紙上游的嗎?學生露出驚異的神態回答説:“沒有”。是的,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可作者卻説“魚游到了紙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經過提問,學生對課文內容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四、開展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國小生有爭強好勝的特點,競賽時往往處於緊張、興奮的心理狀態,能有效地進行知識傳遞和吸收。這種形式的活動放在課文教完後進行有助於鞏固學習所得,學生也喜歡。活動方式很多,不拘一格,具體選擇哪一種應有針對性;活動原則應突出開放性、主體性、挑戰性;活動目標應致力於學生能力的培養。

五、課後家訪力度加強,引導監督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農村大多數家長文化水平較低,並多數在外打工,所在教學農村空心化程度高,自主學習沒有家長引導和監督將流於形式。要求農村教育工作者要以高度責任心,加強家訪,引導監督學習小組,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

六、持之以恆,養成學生自覺學習習慣。

養成教育,決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須堅持不懈對學習習慣的培養。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對學生的要求是“言而有信,言出必行”。習慣的力量是一種自然的力量。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需要教師持久地培養,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不斷提高“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控制”的能力。

七、積極評價策略

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和期望,有利於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內在動力,教學中教師適時的肯定、適度的鼓勵、積極的評價能有效地維繫學生參與的熱情,是推動學生不斷進取的催化劑。教師評價的時機要適當,要及時地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及時給予積極的熱情的肯定,這樣有利於學生增強信心,提高學好語文的熱情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個方向,是新課程標準真正進入課堂的一把標尺。

總之,我們的農村教師只有讓課堂充滿樂趣,才會吸引學生,使其積極主動的學習;我們的農村學生要在有教師精妙的引探導學下,有啟思有質疑並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識的內化,才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其好學樂學善學;我們的課堂如果多一分精彩的活動,學生自主學習也許就會多十分活力,而其學習能力也許會百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