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精選多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48W

第一篇:國小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國小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精選多篇)

隨着新課程標準的頒佈,教師也在學習新課標的同時不斷更新教學觀念。語文的教學也應該以學生為主,讓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學習的各項活動,使其個性得以張揚。那麼怎樣在語文課堂上展示學生的個性呢?我是這樣做的:

一、 創設情景,讓學生展示個性

一篇課文往往就是一個故事、一段歷史、一種情景,其中除了有其主要內容,在字裏行間還包含着作者要抒發的情感、表達的思想、説明的道理。根據教材特點,我鼓勵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提倡“閲讀應有自己的見解”,這正是新課程標準對學的明確要求。營造適宜的情景,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學習《嚮往奧運》一文時,我給同學們放雅典奧運會的會歌,並通過剪輯的圖片和幻燈片,讓學生體驗激動人心的奧運場面,特別是中國運動員和非洲黑人運動員奪冠的場景,然後激勵學生聯繫所看到的情景,對“競技體育是面對世界所存在的種種強權、種族歧視和金錢掩蓋下的不公平的一種抗爭、一種思想”和“奧林匹克連接着世界的和平、友誼、進步和發展”這幾個問題,暢所欲言,充分説出自己的見解。在教學中運用各種手段創設情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展示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自主合作,在討論中展示學生的個性

在課堂教學中開展自主、合作式的學習,既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又有利於學生展示個性。課堂交流是一種開放式的探究活動,教師創造機會讓學生在個性探究的基礎上,展示個性思維,發表獨立見解,在討論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理解更加豐富與全面。如教《草船借箭》一文,我指導學生先品讀課文,圍繞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各抒己見。結果學生對問題的見解出乎老師的意料。學生能從諸葛亮推測三天後有大霧,曹軍放箭等情況分析,層層深入,發表了許多獨特的見解。如從《三國演義》的整個故事中分析出曹操謹慎多疑(連最親近的人都懷疑),所以不敢出來,只好放箭;還有魯肅為人忠厚老實,又弄不清諸葛亮的意圖等等,而這些諸葛亮都考慮到了,真是知天、知地、知人,才智過人,機智過人。在自主、合作、討論中充分展示學生個性,又使學生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入。

三、提出建議,激勵學生展示個性

學生有求知的權利、學習的權利和受尊重的權利。尤其是在課堂上,教師不應給學生太多框框,以免扼殺學生的個性。我在課堂教學中,往往只給他們提建議或提示,讓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激勵學生展示個性。如教《荔枝》一課時,我鼓勵學生認真閲讀,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可以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體會,也可以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等加以體會,還可以從事情本身設身處地地去考慮。有的從“我”花了一個月工資的大半買荔枝孝敬母親談了作者對母親的愛,有的從母親手捧荔枝時的動作、神態談了母親對荔枝的喜愛,還有的從母親悄悄端走水果的細節談了母親對兒子的愛……在課堂上,學生非常活躍,充分展示了個性。

四、 重視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展示個性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着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語文實踐活動。例如在“口語交際”當小記者的活動中,引導學生明確活動的目的和內容後,讓學生自由發揮:有的學生互相採訪,有的學生採訪老師;有的學生在採訪過程中只注重採訪的問答,有的學生則先為採訪作精心的準備,設計好各類問題,有的放矢;有的在採訪過程中非常注意禮貌,行為、舉止文明有禮,態度誠懇,言語委婉……在活動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發揮,能力得到發展。

五、自主選擇,發展學生的個性

作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開放式教學的優勢,把選擇的權利還給學生,為學生提供一方自主學習、揮灑個性的棲息地,為他們搭建一個激發智慧、釋放思想的舞台。

第二篇:芻議國小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芻議國小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摘要:目前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點,其最終目標是促進人才的全面發展,深入發展素質教育對人才的培養具有重大意義。為適應素質教育的時代要求,國小語文教學不僅要教授國小生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與增強國小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有利於其日後繼續學習與終身學習,從而促進其全面素質發展。本文通過闡述國小語文培養國小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意義,分析與提出了國小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教學策略。

關鍵字:國小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必要性;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h319

一、 我國國小語文培養國小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

現階段我國國小語文教學仍存在不少教師沿用傳統的一言堂教學模式,在課堂上花費絕大部分時間進行課文講解,忽視國小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沒能使國小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且這種教學方式枯燥單調,不利於調動國小生的學習積極性與熱情,使得教學有效性較差。授之漁不如授之以魚,只有國小生真正掌握了學習方法,培養與增強了自主學習能力,才能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才有利於為其繼續學習與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對此,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國小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利於教學目標與任務的實現。

二、國小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教學策略

(一)注重激發與培養國小生的興趣

興趣是國小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是內在推動力,教師應注重激發國小生的學習興趣,時常關注國小的興趣點,將其興趣點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以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對此,教師可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利用疑問引發好奇心。教師在國小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遇到疑問時應因勢利導,激發其學習慾望與興趣。並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精心設置問題,鼓勵與引導其邊學邊想,鍛鍊其獨立思考能力。2、通過聽説讀寫產生興趣。教師應注重給予國小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讓國小生時常反覆朗讀、大量閲讀、提高寫作等,以使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產生興趣,從而激勵其自主學習。3、運用故事、表演、比賽等激發興趣。國小生對故事都很喜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講故事吸引國小生注意力,方便其理解與記憶,也可以通過使其表演與比賽等引發其對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二)營造民主氛圍,培養自學習慣,激發自主意識

教師應改變國小生被動接受知識、被動學習的現狀,而是應具備民主教育觀念,將學習主動權交給國小生,讓其自主學習。需要指出的是,教師給予國小生自主學習,並不代表放任自流,而是讓其熟讀課文、進行思考、記下難點並利用學習工具解決自己可以解答的問題。與此同時,教師應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徵、智力水平以及自學情況等作出不同的自學要求,引導其做好預習、記好筆記、細心檢查、認真作用等良好的自學習慣,以幫助其自學能力的提高。此外,民主而和諧的學習氛圍是培養國小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前提基

礎,有助於國小生激發主動探索學習的積極性,敢於發表不同見解。教師應建立一個民主、輕鬆而和諧的課堂環境,尊重國小生的意願與選擇,支持其好奇心與求知慾,與國小生做朋友,多與其進行溝通與交流,並多鼓勵與讚揚,使其在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中激活自主學習慾望,激發自主意識。

(三)加強對國小生自主學習方法的教導

教師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組織與引導者,應充分尊重國小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給予國小生一定的自主空間。教師在教給國小生語文知識的同時應明確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注重教導其正確的自主學習方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引導國小生利用學習工具進行自學。國小階段的語文學習肯定涉及很多生詞、生字,教師應引導與鼓勵國小生學着利用學習工具自己解決。讓國小生進行課文朗讀,使其將自己讀懂與不明白的地方説出來,與同學進行交流,互相增進認識,並教導國小生建立學習目標,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2、啟迪國小生思考,鼓勵其質疑。國小生的學習思維活動對學習效果有重要影響,教師應根據國小生具體情況指導其獨立思考、積極思考,鼓勵與引導國小生講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大膽提出疑,並對其進行啟發式提示與解答,注重發展其思維能力,以利於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

(四)進行激勵性評價,增強自學信心

教師的評價會對國小生產生重要的影響,激勵性評價遠遠超過批評的效果,而教師的讚揚與鼓勵常常會使國小生激發積極的學習興

趣與動力。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或多或少地對國小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應善於發現國小生的優點與發光點,對國小生的進步,哪怕很小的進步都給予鼓勵與讚揚,在課堂教學中適當的給國小生滿意的微笑與讚許的眼神,在批改作業過程中多表揚等,這些都會有利於激勵國小生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尤其是對於學困生,教師更應該以積極心態對待,對其進行鼓勵性評價,看到她們身上的問題與優點,客觀看待她們的成績。教師不能對其放棄希望,而是善於發現其潛能與前途,當國小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期望與看好時,會增強自信心並倍加努力學習,以達到教師的期望。

三、 結束語

總之,在國小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結合國小生的具體情況與語文學科的特殊性,加強對國小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導國小生動手、動口與動腦,調動其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熱情,以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水平,真正培養與增強國小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為其繼續學習與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 參考文獻

[1]張國花.新課程理念下的國小語文自主學習[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4.

[2]黃衞萍:《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現代教育報?教師週刊》.2014

第三篇:淺談國小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淺談國小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青岡縣新建國小王麗萍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國小語文正是為學生語文素養以及終身發展夯實基礎的重要階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必須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主動地去學習總比被動地去學效果來得更好。

一、創設情境,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國小生心理、思維發展特點來看,深厚的興趣正是他們主動學習的良好基礎。故而教師在教學中應創設相應情境,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樂於參與學習,勤於動手動腦,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探索。

二、授之以漁,注重學法指導

自主學習主要是自己學習,而自己學就應有一定科學合理的方法。有了一定科學合理的方法,就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收穫成功的喜悦,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從而樂於獨立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比如國小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教學: 1

教師可先教讀,學生仿讀,注意糾正學生字音、停頓及朗讀情感、語氣,做到字正腔圓,輕重緩急得當。如遇生字詞則引導學生應用工具書查閲字音、字義、詞義,引導學生在逐字、逐句朗讀中邊讀邊思考,讀懂課文,讓學生養成邊朗讀邊思考習慣。當學生掌握一定朗讀方法後,教師由教讀變為引讀,着力於引導,設臵一定問題讓學生應用所學方法自己朗讀與閲讀分析。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習在關鍵、重點地方多分析、多思考,在朗讀中把握課文內容,而且讓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讀技巧與方法,為以後的自主學習奠定良好條件。會學比學會重要,會學從而樂於去學,自主去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國小生思維常常與感性經驗相聯繫,而且思維敏捷性也有一定侷限,他們的感知也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應進行適時、適當的指導,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章可循”。直至最後讓學生放手一“學”。

三、論論交流,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有所收穫,就會產生喜悦,如在這時再給他們一個展示自己自主學習成果的機會,將會更好地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展示機會的最好途徑就是讓學生與老師和其他學習共同討論交流。共同探討新方法,交流學習體會和學習材料,互相幫助。在指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時,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主動性,讓學生談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自己的感情,這樣

不僅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更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收穫自主學習成功的喜悦,使他們更樂於自主學習,更善於自主學習。

四、對學習自主學習的評價

對學生自主學習成果的評價,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在進行評價時一定要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不以成敗論英雄,儘量以鼓勵為主。因為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可能一致的,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理解。如果學生理解到位,當然得讚揚鼓勵。但如果學生理解有所偏差,也不能全盤否定,對學生進行打擊,而是應順勢引導,漸入佳境,讓這樣的學生也能分享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對學生自主學習成果進行客觀、合理評價,將極大地鼓舞學生自學的積極性、主動性。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巧妙引導,善於指導,採取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讓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迅速提高。這樣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近的過程,需要合理的引導,需要教師的耐心與愛心。

第四篇:國小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初探

國小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初探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論述為我們語文教學提供了正確導向,預示着語文課堂教學將徹底改變過去以“滿堂灌”為主要形式,以應試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學現狀,代之以激發學生求知慾,開啟學生智慧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課堂教學。

課程改革以來,我們欣喜地看到,目前廣大教師已經認識到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比較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但我們也同時看到,當前國小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大都還浮於表面。比如,很多國小中高年級語文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僅僅是將課文泛泛地讀一遍,大致瞭解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或者是找出課文中的幾個生字詞,查一查字典;很多課堂上,學生剛剛進入到自主學習的情境中教師就匆匆收場,學生缺少潛心閲讀課文的機會,缺乏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感受、體驗和理解自然膚淺。語文課堂要煥發生命活力,就要讓學生動起來。經過初步的探索,我認為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課堂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創設良好氛圍,激勵自主學習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説:“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取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學習者通過自己練習、探索、發現,所

獲得的知識才真正有效”。教師應充分信任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給讀書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創設自主學習氛圍,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強烈的學習責任感,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

首先,應創設自學氛圍,教給學生自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並不是放任自流,在學生自學前,教師應教紿自學的程序與方法,採用一讀(將課文讀通讀順,瞭解課文脈絡,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些什麼),二思(看一看“預習提示”,讀一讀課後思考題,明確新課要學什麼),三寫(即認真讀課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畫畫,記下疑難,寫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書,遷移舊知識,初步解決一些自己能解決的問題)的方法,使學生自學時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最後做什麼。由教到學有個過程,這個過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師要充分發揮引導和示範作用,但不要扮演包辦代替的角色。

其次,激發自主學習的動機,讓學生樂學。動機是內驅力,自主學習需要一種內在激勵的力量。如果學生對自己從事的探索活動具有強烈的慾望和追求,這種內驅力就能把學生內部的精神充分調動起來,從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動。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烈的特點,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置身於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產生對新知識的需要和渴求,並在興趣的激勵下形成探索動機。

第三、營造民主氛圍,讓學生願學。教師要轉變角色,努力營造出和諧、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通過生説生評,生説師評、師説生評等形式,

讓學生自己獲得問題的解決,使學生走向成功,體驗到成就感;適當組織學習競賽,開展合作學習,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使學生願學、樂學。教學民主氛圍的營造,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

1、主動彙報,交流學習。在學生自學後,教師要創設讓學生交流學習所得的機會,培養學生主動彙報學習情況的習慣。我們通常是讓學生站起來就説話,避免舉手指名等煩瑣形式,學生説話不拘束,課堂呈現氣氛熱烈,思維活躍,情緒高昂的場面,討論、爭論中不時碰撞出創新思維的火花。

2、互相討論,及時評價。可通過同桌討論,小組討論,師生討論等多種形式組織教學,營造民主評議的氛圍。學生的發言有優有劣,這對幫助學生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借鑑意義。學生通過互評、互議,相互啟發,互教互學,在民主融洽的課堂氣氛下,在教師的適時點撥下,愉快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從而也提高了學生評判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大膽發問,鼓勵創新。教師首先要鼓勵學生對不明白的問題大膽發問,提倡學生給老師提意見、找岔子、挑毛病,誘導學生積極思維,發表獨立見解,鼓勵學生標新立異。當學生想法與老師不一致時,教師切勿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應耐心傾聽,多問學生是怎麼想的,對思考不夠深入的問題要鼓勵引導學生進一步去探究,將學生思維活動引向深入。更重要的是,要激勵學生敢提問,愛提問,樂探究的興趣,培養學生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

二、提供自主形式,關注自主過程

學習不是結果而是一種過程。布魯納説:“學習不是把學生當成圖書館,而要培養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全面、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是提供自主學習的最佳形式。學生只有直接參與探索新知識的全過程,才能領悟知識的奧祕,感受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悦。優化教學過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參與的(請繼續 關注本站)內涵十分豐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大膽放手,更多地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各種感官功能,讓他們多動手,多動口,多動腦,參與觀察、思考、討論、實驗。讓學生實質性地參與教學過程,要做到七個“讓”:即課文讓學生自學,字詞讓學生自己掌握,段意讓學生概括,問題讓學生髮現,方法讓學生尋找,重點讓學生思索,難點讓學生突破,真正讓學生參與每節課的全過程。參與要多樣化,如質疑問難是一種創新精神的反映,是學生思維參與的標誌。學生能提出問題,那怕千奇百怪、荒誕離奇,只要學生積極參與了思維活動,教師就要悉心引導,讓學生思維的火花最終成為知識學習和創新的火種。

關注自主學習的過程,其最佳手段是優化課堂教學中的反饋與評價。學是核心,導是關鍵,評是學生求知的催化劑。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僅體現在課堂提問的梳理精當,而且體現在處理反饋信息的應變能力上。評價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反饋的重要途徑,它的作用並不僅限於讓學生了解自己與目標要求的距離,還應通過評價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堅定學習的自信心,交流師生情感,營造寬鬆和諧的氛圍。當學生答錯問題時怎麼處理?

----是鼓勵引導、點撥開竅,還是訓斥挖苦,簡單的否定,甚至罰站?前者能使學生感到老師態度誠懇,評價中肯,自尊心受到了保護,進而產生“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求知衝動,以良好的心態進入學習探索中;後者則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挫傷學習積極性。因此,反饋和評價,不僅是學生認知過程的需要,更是開放式教學和融洽師生情感的需要。

三、鼓勵“人自為學”,培養自主精神

學習者不會思考,不掌握學習的方法,單靠死記硬背來獲得知識,必然失去求知的興趣。因此,教師教學過程中“引”要得當,“放”要得法,給足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人自為學”。放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敢問、善問,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於辯駁別人,發表相反意見。在課堂互動中交換思考所得,從而不斷修正自己的答案,真正體驗探究的樂趣。另外,教師還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儘量多地動手操作。俗話説:“眼過千道,不如手做一遍”。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也就是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得到發展的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放”得徹底,還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要區分好“亂”與“氣氛活躍”的關係。有的老師怕學生你一言,我一語,把課堂搞亂,影響課堂紀律。我認為只要學生圍繞“學”而亂就不要怕,教師導之有法,這種由激烈的討論辯駁引發的“亂”只會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因為他們無暇開小差。當然,對學習紀律作出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我就明確告訴學生——下課你可以在教室裏自由活動,上課必須學習。二是要給學生留足充裕的思考和活動時間,切忌走形式,武斷地打斷

學生思維,挫傷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只有在每個學生充分思考的基礎上,討論和爭辯才會有最佳的效果。三是儘量多地為學生創造實踐的機會,能讓學生説的,老師不説;能讓學生想的,教師決不禁錮學生思維;能讓學生動手操作的,老師絕不越俎代庖。這樣,才能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

總之,要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就一定要把它變成學生樂於學習的場所,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動”起來,學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這才是真正意義的語文課堂教學。

第五篇: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

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

摘要:課堂教學是教學中主要的活動形式,課堂教學的效果和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是密切相關的。新課改指出:學生的學習是學生合作、探究、主動的學習。因此,要在教學中體現主體性教學思想,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本文中,筆者針對國小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提出了培養國小低年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關措施。

關鍵詞:低年級;語文教學;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性學習是指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運用、自主探討的能力,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和任務,對學生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有重要的意義。

一、改變傳統觀念,確立學生自主學習的地位

目前,有的老師仍保持着傳統的教育觀念,在課堂上採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將學習內容“灌”給學生,典型的“我要你學”“我教你學”,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這種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在國小低年級階段,這種教學模式嚴重束縛了國小生的思想,磨滅了國小生的創新意識,扼殺了國小生的靈性。葉聖陶曾經説過“教育的目的在學生自學自勵”,因此,語文老師要從思想上改變教學傳統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1、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實現主體性教學的前提,語文老師應該在課堂上通過創設富有“人性化”氣息的環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調動國小生學習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低年級國小生心理脆弱,教師更應該營造寬鬆的課堂氛圍,減輕國小生上課的心理壓力,感受自主學習的快樂。

2、教師通過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使教學課堂充滿活力,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可以在講授完課本之後,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課本劇的表演,創設情境,提高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興趣。比如,在講授課文《小蝌蚪找媽媽》時,可以把課文編成課本劇,組織學生參與表演,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中展

現自我。

3、在上課時,通過用生動活潑的故事引導國小生自主學習。比如,在講授課文《春天來了》時,可通過對春天的講解引導學生,鼓勵國小生自由暢説,強化國小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4、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通過國小生的親身參與,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比如,在講授《田忌賽馬》時,可使用不同樣子的器具代替賽馬,讓學生親自動手模擬換馬,瞭解田忌換馬的順序並進行講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科學引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語文的教學中,學生是認識和學習活動的主體,是主動的探索者、求知者,在課堂教學上,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變“教學”為“導學”。比如,在學習課文《要下雨了》時,要分步驟、多環節的引導學生學習,可以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掌握朗讀的技巧和方法,然後讓學生説出在下雨的時候,燕子、螞蟻都有怎樣的特徵,然後讓學生們自由起來: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回答,也可以通過讀課文獨立思考回答,還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回答??但不是漫無邊際的亂説,這關鍵就在於老師的“引導”,看老師怎麼把握這個“度”,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應注意把學生思維往“要下雨時動物的特徵”引導,緊緊圍繞主題,課文的難點和重點也就迎刃而解。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職責就是指導學生“學”,要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自學能力,讓學生更多的參與課堂,對課文中的“空白”部分創造性的補充,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

四、教會學生理解,培養學生“自解能力”

語文教學中要讓國小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不可對課文逐字逐句的機械性的講解,因此要教會學生學會自學,可通過重點講授閲讀評註的方法,讓學生邊讀書邊圈劃評註,促使學生動手動腦,主動學習,從而更高的提高學習語文的效率。比如説,指導學生邊閲讀邊用筆畫出重要詞句,通過通讀課文,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語句的意思,並自己在旁邊加上評註,評評作者用了什麼寫作手法,為什麼要用,用了有什麼好處。比如,在學習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春景時,可指導學生標註出描寫春天特徵的詞句,通過通讀課文,思考這些詞句都寫了什

麼,作者是怎樣描寫春天的美麗景象的,為什麼要這樣描寫,讓學生體會小興安嶺的春天是怎樣的美麗。然後,讓學生按照此法學習小興安嶺的夏景、秋景、冬景,欣賞小興安嶺的四季是怎樣的美麗動人。

五、科學的激勵教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1、教師在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樹立新的教學觀念,開展激勵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科學的激勵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設計自主性教案,教師應該對語文課堂進行精心的設計,引導學生始終自主參與到教學學習中,並適時的對學生進行鼓勵。比如説,在學習課文《畫風》時,可以提出謎語讓學生猜謎的方式進行,讓學生通過發揮合理的想象參與畫風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的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的每一個過程,在課堂上自由討論。通過對學生適時的鼓勵,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更自主的進行語文的學習。

3、在語文教學中,針對國小低年級學生的認識習慣和年齡特點,採用適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比如,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根據低年級兒童好動、好奇的特點,編制兒歌,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自主中提升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炮”字時,把生字“泡、跑、袍”也帶入課堂,引導學生對這些易混淆的字進行充分的觀察,説説它們的差別,然後和學生一起編制兒歌記憶這些生字:“有火我點炮,有水我吹泡,有腳我能跑,有衣我穿袍。”隨着兒歌的傳唱,國小生很快掌握並學會了這幾個字,而且,這樣的活動容易激發國小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培養國小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六、賦予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方式

1、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方法,因為語文是個開放性的學科,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也許不盡相同,但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比較熟悉的學習方式。因此,語文教學中,應鼓勵學生用自己熟悉的學習方法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學習,儘可能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難度,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教學也要因人而異,不能在學習方法過度強迫學生,否則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2、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設計多層次的教學任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程度選擇合適的難度進行學習。可以在學生預習之前,從易到難列出

學習內容,讓學生自主選擇的完成。當然,要有一個“度”,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儘可能多的學習教學內容。

3、在語文教學中,從學生學習過程的實際出發,讓不同的學生談談自己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內容是不清楚的。不同的學生往往會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層次提出問題。當然,有的問題是表面的,有的是有廣度和深度的,教師要加以組織和疏通,逐個解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結語:

在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倡導學生自主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習學會思考、善於思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中轉變觀念,讓學生學會發現和創新,使國小語文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使學生更喜歡語文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揚富強.國小語文自主探究“五環節”閲讀教學模式[j].作文教學研究.2014(1).

[2]孫德風.國小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感[j].語文課程標準解讀.2014(3).

[3]馬舂虹.國小語文教學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幾點嘗試[j].作文教學研究.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