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論語》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51W

《論語》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論語》讀書筆記 篇一

孔子,春秋戰國時期之文人,其作《論語》流芳百世,流傳至今,幾乎無人不知,無鬼不曉。

《論語》,封面精緻,外殼鵝黃,厚厚的,正上方用宋體寫着“論語”二字,下面寫着“孔子的智慧”幾個字,並配有一幅山水畫,讓人一眼就喜歡上了這本書。翻開書頁,一股油墨香味撲鼻而來,啊!這本書我已經心儀很久了,還就是媽媽特意從書店買來的呢!

這本書中字字珠璣,其中我認為最精闢的就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兩句話。

第一句話的意思就是:“孔子説:“時常温習學過的知識,這難道不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做客,這難道不開心嗎?別人不明白我有學問,而我不介意因為學習就是為了自我,這難道不就是一個君子嗎?””告訴了我們:“常常持續愉快的情緒,做任何事就能夠得心應手。如果別人對你有誤會時,不要生氣或難過,只要你做的就是對的,別人終究會明白的。”

第二句話的意思就是:“孔子説:“三個人一齊行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必須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取他們的優點來學習,如果就是缺點的話,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看自我有沒有一樣的缺點,如果有就要立刻改過來。””告訴了我們:“朋友或同學當中,每個人都有優缺點,重要的就是,我們能不能學習別人的長處和改正自我的缺點。”這兩句話寫得真好,我們大家也要好好讀讀哦!

《論語》,孔子智慧之精華,他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做人,就就應要不能只修飾外貌,更重要的就是內心的修養;做人,就就應要對所有的人都要以愛心對待,也要多親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就應要假若發現了自我的任何缺點和過失,務必得勇於改過,不能故意不改,並裝作沒發現;做人,就就應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態度來做事,這就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論語》讀書筆記 篇二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譯文】孔子説:“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德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按】這段孔子主要從四個細節方面綜合闡述了儒家的修身為人之道。

1)不重不威,莊重沉穩這是君子的為人處事的氣度目標。尤其是在企業團隊管理實踐中,部分團隊成員裏“遠之則怨,近之則不恭”,精力一味放在窺探領導隱私及愛好,以便投其所好走終南捷徑(無數的中國歷史充分證明這些人在所有團隊中都存在)。保持距離感的度,是LEADER親賢遠小人的必須。

2)學習力,人與人的差別就在終身學習、格物致知上。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又反過來修正理論。日格一物,日致一知,累計起來,通過3萬、5萬、8萬小時的積累後,人與人的差別就是天壤之別了。

3)道不同不相為謀。人與人之間的協作與分歧,表象上是利益分歧,本質上實際上是不同出身背景、家庭成長環境、受教育程度、人生經歷與閲歷、認知模式所決定的價值觀的分歧(對人、事、物、金錢的看法)。所以我們在關鍵團隊成員和合作夥伴的選擇過程,一定要慎之又慎,寧願慢點來慎重選擇也不要貪快求全!

4)知錯能改,不諱言忌醫。反省及自我糾正是偉大企業家與一般企業家的根本區別。

《論語》讀書筆記 篇三

《論語》介紹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儒家重要經典之一。《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 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到漢代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流傳。 《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繫,只是大致歸類,並有重複章節出現。 現在通行的《論語》20篇,內容以倫理、教育為主。《論語》在漢代有《魯論語》、《齊論語》與《古論語》等不同本子流傳,後來統一於鄭玄。現存舊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論語註疏》、宋朱熹《論語集註》及清劉寶楠《論語正義》等,今注本有楊伯峻《論語譯註》。

我所看的《論語》是被後人分為二十章的。並且以每一章頭兩個字命名。比如第一章“學而”,就是本章第一句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其實,我細讀《論語》也是初次,粗讀有些時候了,但是畢竟自己沒有文科的功底,只是泛泛的看看,這次的任務卻是又一次讓我捧起了《論語》,由於要記筆記,並且要進行交流,所以逼着我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細讀。想要説明的是,既然是《讀書筆記》,裏面會有好多的東西不是我的而被我利用,只是偶爾加上點心得而已,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二)學而第一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其基本意思是:凡是學習過的東西,要經常複習,那不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嗎?有遠方的朋友來拜訪,不也是很高興的一件事嗎?當別人對自己不瞭解時,自己也不會生氣,那不正是君子的一種品質嗎?

這裏的第一句是告訴大家一個學習方法。單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學”就要時時的温習,你才能掌握的牢靠。但是,換個思路想過來,這個“習”是不是還可以理解為“實踐”或者“應用”、“體會”的意思。就是説要懂得去印證你所學的東西。比如説你今天學到的東西,真正應用到生活當中了,並且應用之後回過頭來看你所學到的理論是正確的,這個時候你感覺得到學有所用了,學習的時間沒有白白的浪費,你才確實感到是件很高興的事了。

第二句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一句説的是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的好客之道,中國不愧為禮儀之邦。換個思路再去理解,先看“遠方”,如果只理解成空間上的或時間上的當然無可厚非,但是還可以理解成思想或者其他領域的“遠方”呢?比如,是那些原先對你有成見、對你不認可或者對你有誤解的人,經過了解而認可了你,從思想的遠方和你拉近了距離,而成為了好朋友,那不也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嗎?這個時候再回過頭來看這個“有朋”的“朋”,那就是雖説你們思想上有隔閡和距離,但你卻是一直以“朋”來看待的才行,不然,你一直以敵對的態度,那是不會“有朋”又自“遠方”而來的。

再來看最後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句説的是君子之道,在這裏我想還是按照自己的一己之見打破常規來説。我們再回過頭來先看前兩

句。第一句,學而?你在生活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增加了自身的閲歷以及修養,然後有朋?就從“遠方”來了。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之後就到了第三句,人不知?到了這個時候,還是有人不能理解你,説你裝腔作勢,如何如何?而這個時候呢,你也不生氣,必定人們的思想不可能都一樣。必然要有分歧。你也能給予理解。並且還當他是‘朋’。這樣你在學而?慢慢他也會從‘遠方’來到你的身邊的。到那時難道不是‘不亦樂乎’的一件事嗎。

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這句的意思:一個做人非常講究孝悌的,則很少有犯上的了,不好犯上的人,而喜歡作亂那是從來都沒有的。要成為君子,則要從根本出發,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修來。孝悌是什麼,他就是做人的根本啊。孝弟,這個‘弟’是‘悌’。從字眼上理解,孝講的是對長輩的感情(不單單是父母),悌是兄弟間的感情。這句話雖然容易理解,但是要讀懂這句話就必須深究。

有子(孔子的學生)稱‘孝弟’是‘為人之本’。就是説,孝弟是做人的根本。而事實上中國人在幾千前年的潛移默化當中也確實把他作為自身修養根本,做人的根本了。我們現在的人交朋友,不也是要先看看這個人孝順不孝順嗎?如果一個人不孝順,大概也沒什麼可做朋友的地方了。連和自己最親近的人都沒有什麼感情更別提什麼‘外人’了。所以,只要一個人“孝悌”了,那麼“本”就立了,這個人在外就不會亂惹事了,不會亂惹事的人就不會做出謀反叛亂、投敵賣國的勾當,所以,“孝”才是做人的根本。

我認為,這句話對現今社會還是很有用處的,“孝”之本身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我們自古就有:“以孝治天下”和“忠孝必出於孝子之門”之説,那麼,既然孝是做人的根本,那麼我們不都應該檢點自己並認真地按照去做嗎?如果大家都這樣去做了,我們的尊老愛幼不就成為一種良好的風氣了嗎,我們的社會不就和諧了嗎。

3、學而的第四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嫡傳了孔子的事業,著了《大學》,然後孔子的孫子子思又傳承了曾子,而著了《中庸》,而後子思又傳道於孟子。四個人雖然同出一門,但思想卻是有所不同的,性格與想法上也是有出入的。

第四句話容易理解,不過大家不要小看了曾子好象隨便説説自己每天都要做的三件小事,既給人辦事進不進心那,對別人有沒有講信用啊,今天是否學到了東西,有沒有仔細體會啊。雖説是簡單的幾句話,但我認為,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認認真真的作到了,那也就與聖人也相差不遠了。所以,我讀這句話的體會是:最偉大的事往往在最平凡當中,只是注意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而已。

讀書筆記之《論語》(三)——為政第二

1、

為政第二的第四句,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原文的大概意思是:孔子説:我是十五歲才開始立志學習的,三十歲才能夠自立起來,四十歲才做到不惶惑,五十歲才瞭解了人的一生,六十歲才做到了什麼話都能聽得進去,七十歲才能做到心裏怎麼想就怎麼做,卻從不逾越規矩。 首先説説“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早在幾千年前就提出了“十五向學”的觀點,其實就是讓孩子們用自己的理解和思維去學、去研究,從而養成一種對學習的興趣。

什麼是不惑?還是讓我引用於丹老師《論語心得》上的解釋吧。“就是人能夠自覺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給你許多不公正、打擊、缺憾,你也能在一個座標上迅速建立自己應有的位置。”我想《中庸》之道還是很適合我現在的狀況的。

2、

《為政》裏的第五句話,原文是: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 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這段話的意思是講:一天,孟懿子向孔子問什麼是“孝”。孔子回答他説:“不要違逆。”

孔子外出,樊遲替孔子趕車。孔子在路上對樊遲説“孟孫曾向我問什麼是孝,我回答他説‘不要違逆’。” 樊遲問:“先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孔子給他講解説:“父母在世的時候,我們要依禮服侍他們;父母不在世了,我們要依禮埋葬他們、依禮祭祀他們。”

《論語》裏對孝的語錄是比較多的,這也説明了我們這個國家歷來是重視“孝道”的。從這段話裏,我們還是看出了孔子在各種各樣的孝道里提倡的以順為主的思想,他認為“無違”才是一切孝行的基礎。

3、

為政篇第十五句,原文是: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該句文面的意思是,孔子説:“勤求學問而不用思索,那還是罔罔然無所知的,而只是挖空心思去想卻不勤求學問,那還是疑難叢生得不到確實的知識的。” 這個“學”不僅可以理解成博覽羣書,還要理解成了解自然和社會,用一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來理解。見識的多了,學的才紮實,才可以幫助更好的理解和思考。所以對現在的孩子,我是主張學習的時候認真學習,放假的時候家長最好抽時間帶孩子到外邊走走,其實這也是一種學習,而且是比死啃書本更好的學習方式。第二句“思而不學則殆”的“思”,應該是和“學”相對立的,“思”中是不包含“學”的,是一種遐想,就是想和思考、考慮的意思。這就又讓我從另一個側面去理解它了,如果一個人整天的在遐想我什麼時候能當上科學家、企業家和發明家,而不去真正的學東西,那這個人可以説是在浪費生命,而且是一事無成的。所以,孔子説:“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再説第十一句,原文是: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該句的意思是,孔子説:“温習已經學過的東西,並從中知道了新的知識,也就可以當老師了。”

其實在這句中,孔老夫子教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那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不停的去温習原來學過的東西,這一方面可以加深記憶,達到“無忘其

所能”,另一方面,還能在温習的過程中得到新的理念、新的發現。其實書本上的很多東西如果你不去用心的讀它、學它和理解它,你只能看到面上的東西,但是往往你換一種角度去看、去讀、去理解,可能你又會發現很多新的東西,所以,我們現在的讀書,我想不能是一種死讀書和讀死書的狀態,那樣的話,我看還不如不讀得好。

(四)八佾第三

1、八佾的第一句其實就是我們常説的“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出處,原文是: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原句的意思是:孔子講到季氏在家廟用佾的樂舞這件事時説:“這種人如果可以容忍,那還有什麼人不可以容忍的呢!”

孔子説這句話的起因是:當時在魯國有三家是最有權勢的貴族,分別是仲孫、叔孫和季孫,他們三家操縱着當時魯國的政治和經濟。而這三家貴族在平時確實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按禮數辦事,為所欲為。孔子説的季氏就是季孫一家,按照當時的禮數,季氏作為大夫只能用四佾(佾為古時樂舞的行列),而他卻違禮越分使用了只有天子可用的八佾,孔子對這種做法是痛徹不已,所以,才有了《論語》中孔子的這段話。

知道了這句話的真實意思,我們可以看出孔子對“禮”的重視程度,而且還可以看出孔子雖無力改變卻是敢於説出來並公開地進行批評的勇氣。

2、八佾第十五句,原文是: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熟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該句話的意思是:孔子進入太廟,對每一件不十分明白的事都要向人請教。有人説:“誰説鄹人的兒子懂得禮?他進入太廟,每一件事都要問。”孔子聽到後就説:“這就是禮呀。”

讀到這句話,我們又一次感到了孔子是如何的重視“禮”。他不僅從語言上重視禮,還從實際行動上重視禮。第一句的“入”,在這裏我想應該理解成是第一次進入的意思,因為只有第一次進入才能有很多的不知道,問清楚了知道了就不會再問了, “鄹人之子”中的鄹(zou)是指古代的地名,大致在山東曲阜的東南。而在理解最後一句“是禮也”時,也應該按照前面的理解,就是在遇到不懂的和不知道的地方就是要問清楚,只有弄懂了、知道了,那才算是敬謹,才算是“禮”。

讀書筆記之《論語》(五)——里仁第四

1、

里仁這章的第一句話是:子曰:裏,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這句話的大致意思是,孔子説:“住家,應該選擇有仁風的地方為最好;選擇的地方沒有仁風,怎麼説你能有智慧呢?”

這裏的“裏”我翻查了一些資料後確認原意為“住家”的意思。“仁”按説文裏説:“仁,親也。從人二。”孟子梁惠王下:“仁,人也。”那麼,可以這樣理解了,“仁”應該是人的道理;而兩個人在一起,自必產生彼此相處的問題,人際關係就發生了。再又“從人二”看我又理解到了,“仁”就是維持人際關係的道理,也就是説一個人獨處是不會有人際關係的,而必須為兩人以上。讀到這句,讓我想起了《三字經》裏“昔孟母,擇鄰處”這句話,仔細想來是很符合這個道理的。

2、再讀本章第十一句,原文是,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説:“君子每天牽掛的是自己的道德修養,小人則惦記的是自己的家鄉;君子心中始終裝有一份規矩、法度,小人則是滿腦子的自己的利益和如何的能自己獲得實惠。”

“土”在這裏指的是鄉土。在這裏我們應該引申理解為是自己家的事情。“惠”指的是實惠、個人的私利。從這兩個字上,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如果整天不考慮如何的用“德”去提高個人的思想素養,用“刑”來規範自己的言行,而是一味的在考慮自己的事情和私利,只想着如何能撈着實惠,那這個人就是很危險的,他做事肯定是不公正的,如果當官的話,那也一定是一個贓官,如果做朋友的話,也是肯定會做不長的,因為,他滿懷的是小人之志。

3、本章第十五句,原文是,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譯過來就是,孔子説:“參,我平時所説的許多道理,是可以用一種道理來貫穿的。”曾子説:“是的。”孔子出了講堂,學生們問:“老師説的是什麼意思啊?”曾子説:“老師的道理,不過是忠恕罷了!”

我們讀《論語》可以看出孔老夫子對弟子們的道理是教授的很多的,而這裏的“吾道一以貫之”的“道”,按本意講應該是道路,這裏是引申為了道理的。那這次講的道理是什麼呢?那就是“忠恕而已矣”。“忠”,就是忠誠、忠於。“恕”,是寬容,也就是講你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人造成傷害。而在理解過來,就是如果他人給你造成了傷害,你也要做到寬容。

寬容,説起來真得很容易,但真正做起來的時候,我還是真正的感覺很難很難的。那什麼是“寬容”呢?我認為,寬容是一種博大的胸懷,是指對別人不同的作法、不同的觀點、不同的信仰等的理解和尊重,也就是説不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對”或“否”的東西強加於別人。我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思想和言論觀點及對事物的看法,但我們也應當同樣的尊重別人的選擇,給別人以自由的思想和生存的權利。“寬容”是一種大仁德,所以,“恕”也是我們先賢們教人做人道理中最可貴的一個詞。

最後,給自己、也給我的朋友們一句共勉,那就是,“寬容別人就是寬容自己,真誠待人也就是真誠待己。”讓我們學會寬容、做到寬容,讓自己拋卻一切的煩惱,生活的更加灑脱、更加自在!

(六)公冶長第五

1、這篇的筆記第一個要記的是第七句,原句為,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桴,是指用來過河的竹(木)筏。

首先從字面上去理解這句話,意思應該是,孔子説:“大道如果不能推行於天下,那我就乘坐竹筏到海上去遊蕩,那時能跟隨我的只有仲由了。”子路聽説了這件事很是喜悦。可是,孔子又説:“仲由的勇氣非常好,已經超過了我,可是我們何處去找做竹筏的材料呢。”

2、公冶長第五的第十句,原文是,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宰予晝寢”中,予是名,可是縱觀整部論語,在陳述句中很少有直接稱名的,大都是稱字,就是這裏比較稀罕。 “杇”音wū,動詞,指用杇塗抹牆皮。杇也叫泥鏝,即今抹子。“誅”在這裏應該是責備的意思。那麼我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宰予白天在寢室睡覺,讓孔子看到了,孔子説:“腐朽的木頭不能再雕刻了,用糞土砌的牆也是不能再粉刷了,對你宰予我如何責備你啊?”孔子對這件事又説:“原來我對於人啊,是聽其人之言,即信其人之行,今我對於人,是不能只聽其人之言,而還須觀察其人之行。由於宰予在白天睡覺,而使我改變了原來的做法,不能只聽還要察言觀行。”

讀了這段話,對我的觸動也是很大的。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説一套做一套的人,陽奉陰違,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中的矮子,這種人表裏不一,為了自己的一點利益可以滿嘴裏跑火車,雲天霧罩,耽誤很多的事情,我是很痛恨這種人的。

3、公冶長第十二句原文是,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這句的意思是,子貢説:“我不願意別人強加給我的,我也不願意強加給別人。”孔子説:“賜呀,這是你做不到的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咋看起來似乎簡單,其實非也,因為“恕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啊!我就是這樣理解的。所以,我認為,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在每一天的人際交往、家庭親情中去努力體會、實踐這個“恕道”,只有到了這個“恕道”能真正的實現的時候,我們才算是真正的做到了“仁”,到那個時候我們的和諧社會才算是真正的建立起來了。

4,讀第十五句。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這是一段子貢與老師孔子的對話,子貢問老師:“孔文子這個人為什麼能追“諡”為文呀。”孔子説:“他做事勤敏又好學,不以向地位比他低的人請教為羞恥,這就值得稱為文了。”

孔文子何許人也?原來,孔文子是當時的衞大夫,名字叫孔圉,“文”是其諡號(我國古代給最高統治者或者有地位的人死後另起的稱號謂諡號),該人曾“生前亂於家室”而壞了名聲。正因為他有名聲不好的情況而又被封其諡號為“文”,所以,子貢才有所提問。由此也可以看出,子貢對這個人是很不感興趣的。而孔子的回答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仁”者,“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孔文子優點,他的這些優點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不能因為他有過失而看不到他的優點,夫子之教是隱惡揚善的啊,

其實,孔子的這段話最後鑄成了我們現在經常用的一個成語,那就是“不恥下問”。問,有多種,而我們最常見的是上問,如請教老師是我們最常用的方式,畢竟“師”是給我們傳道授業解惑的最好人選,而下問也應該是我們學習知識的一個途徑,俗話還説呢,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三個皮匠都能賽過諸葛亮,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所以説,對於學習來説我們一定要具備虛心向別人求教的品德,只要他知道的比我們多,不管是誰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讀書筆記之《論語》(七)——雍也第六

1、第三句,原文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這段話從字面上來理解應該是,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是最好學的。”孔子説:“有個叫顏回的最好學,他從不把怒氣發到別人身上,同樣的過失也決不犯第二次。不幸的是他命短死了,如今也沒有他這樣的了,也沒聽到過有這麼好學的人了。”

“怒”可解為發怒、怒氣,也可解為煩惱。那麼,有意思的是從這段話裏來看,“不遷怒”和“不貳過”與“好學”有什麼關係呢?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又翻查資料,手頭的工具書好像都沒有明確的解釋其因果,思來想去我還是要把這個“怒”作煩惱來理解感覺才能解的通,也就是説,學習時不論有什麼樣的煩惱都會成為學習的障礙,如果你心煩意亂處於惶惑之中,你還怎麼能學習好,你把學習的煩惱、生活的煩惱遷移到學習之中,你肯定是學不好的,所以要做到“不遷怒”。“不貳過”如果不和這篇整體聯繫,可以這樣理解,“過”指過失,如果發現自己犯了某種過失,一經發現今後就不再犯了。如果和學習聯繫起來,也可以這樣理解,在學習中遇到問題,而自己理解錯了,自己一經發現,就不再按照錯誤的去理解,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我想這也是可以説得過去的。

好了,回過頭來再看這段話,我認為比較經典的是孔子誇獎顏回的“好學”和“不遷怒,不貳過”。大家都知道,孔子非常注意教導弟子們加強言行方面的修養,我理解他的“好學”最主要的就是修養和在學習上的多方請益,其中就有“不恥下問”。這就是説,孔子的好學是以“德行”的培養、訓練為主的,通過道德的培養而求得學問的加深。這一點好像我們現行的教育體制做的不是太好,因為現行應試教育的實施,使得學校、家長、學生只顧重視“學問”而直奔分數而去,而道德的修養已排在其後了,這樣下去,對我們的後代將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2、今天讀第七句,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説:“顏回能夠長時間依仁而行,心志不移;別的人就只能偶爾達到仁的境界罷了。”

“三月”是指較長的時間。“日月”指一天兩天或一月兩月,是説較短的時間。孔子那麼多弟子中只有顏回可以長時間不違仁,其他的只是偶爾能做到,説明這個仁是多麼的不容易堅持的做到啊。讀到這我又聯想到了學習,人都有一種毛病,就是三分鐘的熱度。比如我的女兒,我觀察她好長時間了,每次期末考試後假期開始前,她就會很自覺地向我提出自己的假期學習、讀書計劃,包括早上幾點起牀背英文、幾點開始做假期作業、幾點開始複習和預習自己的功課、幾點開始讀課外書籍等等,而每次的計劃老是趕不上變化,堅持了一兩週後就會有這樣那樣的理由而推翻了原來的計劃,到了最後是一覺睡到十來點美其名曰只有休息好才能學習好,自己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需要大量的睡眠,而要休息好那就晚上早點睡吧,不行啊,晚上同學們都上網了,要和同學討論假期社會活動呀,不討論完怎麼能下線呢,好傢伙,都是她的理由了,而且看起來還有點道理,也就不再去管她那麼多了,可是今天想來,她也就是那個“日月至焉”了。不説孩子了,自己説説自己吧,我能否做到“三月不違仁”呢,我看,我也是做不到的了,自己給自己也找個台階下吧,那就是孔子那麼多學生裏只有一個顏回能做到,我肯定是比不了的,那就還是把自己也圈入孔子説的“其餘”吧。

(八)述而第七

1、

述而第七的第二句,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説:“把每天的見聞和學習心得默默地記在心裏,學習從不滿足,教育弟子從不厭倦,對我來説還有什麼要做的呢?”

識:意為記住。厭:是滿足的意思。何有於我:即“於我何有”,是一個倒裝句。

一個人要提高個人的人生境界,改善他的為人處事的態度,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學,是唯一的途徑。孔子一生重視學,無論是個人方面的學習還是幫助有心向學之人的學習,他認為都是他要去做的。“默而識之”,是求學之道的第一,也就是説,首先要將所學默記於心。默者寂也,識者明記也。寂然不動,而又明記不忘。此是孔子志於道之境界。“學而不厭”是其次,也就是求學問道從不滿足、不厭倦,明瞭學無止境,人生在世要廣學多聞,活到老學到老。“誨人不倦”是第三,自己得到了知識,就要為之道而傳授解惑,怎麼樣才能做好呢?這就要不厭倦,要因人施教,對好學之人之教導耐心耐心再耐心,故此,孔子才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賢士。

2、

今天讀述而的第三句。第三句是孔子之憂,原文是,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什麼意思呢?就是,孔子説:品德不能經常修治,學問不能經常講習,聽到了“義”的所在卻不能向“義”靠攏,有缺點錯誤又不能改正,這都是我最憂患的。

這裏德者,乃人所固有之明德。明德不修則墮,墮續而昧,昧之則為凶德也。故須修之,使復其明。修乃修志之意。

學既學問、學術,學之不講、不習則會事理不明。聞義則當遷徙之,好的道理是一定要去研習實踐的,如果聽聞到好的道理而不遷徙之,即為不向善,所以要如義而行。

不善是過,有過不怕,貴在能改之。

是吾憂也者,此勵學者之辭,假設向學之人不修不講不徙不改,那麼就是不為道不向善了,所以聖人引以為憂。

所以,德之不修,則心不正、意不誠,所行非道;學之不講,則理不明、事不清,所做非智;聞義而不能徙,則所學無用,終落空談;不善而不能改,則於己無益,非真向道。由此看來,孔子之憂,憂及千秋,吾等當憂聖人之憂,把修德、講學、行義、改過作為我們畢生之追求啊。

《論語》讀書筆記 篇四

中國是一座文明古城,它享有着“擁有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美德”的美譽。隨着時代的發展,中國文化廣為流傳,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這也就有了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民學習漢語,願意來到中國這片土地發展他們的事業,甚至是走完他們的一生。如今,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中國,發生了很多改變。從任人宰割到重新站起,從沒有選擇權到集體起義,從一個落伍的社會走向時代的盡頭。中國,正在以一個全新的姿態、一顆熾熱的心,走向世界的巔峯。

要説中國從未改變的是什麼?那一定就是圍繞我們几几代代人民的歷史文化。在中國的上下五千年裏,祖父輩們總會告訴你那麼幾句千古流傳的佳話,在以後的時代裏,你也一定會把這些話告訴晚輩們——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些讓你耳熟能詳,甚至説了上句便能對出下句的句子,正式出自於中國歷史上的一部鉅作—— 《論語》。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孔子弟子們言行的一本書,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是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是首創語錄體。《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這是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説起《論語》,就不得不提起孔子。孔子是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是當時社會最博學的人之一,被後人稱為“孔聖人”。文中孔子的言語循循善誘、簡單應答、點到為止、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道來。《論語》一書正是孔子的弟子記錄他和他的學生言行的一本書。孔子的名言有許多有影響了人們的一生。當今社會,有許多人都會把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不想去做的事情讓別人幫自己完成,而這一現象在《論語》中也有相應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告訴我們,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不要強加在他人的身上。還有些學生,學過的東西就丟在一邊,但是,也許當你再次捧起這本書時,又能有新的體會,正如“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這本書除了有很多的好詞佳句,也刻畫了書中孔子以及孔子弟子的鮮明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温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脱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對象,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有人説,《論語》這本書就是教會別人做人的道理,也有人説,《論語》是讓那些迷茫的人重現找回方向和自信。我認為,《論語》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最好的體現,同時,它也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最好體現。

《論語》經歷了兩千個春秋,可能時代已經變了,但是論語仍然是經典中的經典,經典永遠不會過期。我們要把《論語》的知識傳給下一代,把經典傳給下一代,把文化傳給下一代,把中國美好燦爛的明天,繼續的延續下去。

《論語》讀書筆記 篇五

看因講《論語》所體現出知性氣質而被眾人所熟知的于丹女士的專訪,她這樣描述孔子:我不主張從性別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沒有色彩。

專訪在笑聲中結束,而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巨大的困惑。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孔子?換言之,孔子及《論語》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古人云:五色令人目盲。五色在現實中的意義重點在於作為誘惑出現。眼睛作為對外界認知的一個通道,似乎更易被現實所亂,從而矇蔽內心。色彩是斑斕無常的,正如每一種誘惑與慾望,而能夠抵之御之的唯一辦法即是強大、堅定自己的內心。

而温度,正是內心的良藥。

《論語》教與人天地和諧共處之道為先,其意很是明確:一個人可以閉世隱居(而這點確實由許多人難以揣測的社會因素造成),但他必須活在世上——意味必須先學會與自然相處,儒家所講的類似與道家的“天人合一”便在此有所體現。而第二要務即為心靈之道,我覺得這足以體現孔子這個聖賢對人生把握太到位了,只要心靈足夠強壯,那麼便可以做到寵辱不驚,在人生的風口浪尖上依然神定氣平;同樣,是要給心靈找到正確的歸途,那麼仁、義、禮、智、信自然成為其準則,黑白清濁也就自然分明。國外的情詩中總説:WE SHOULD BE strong ENOUGH TO FIGHT FOR THIS LOVE。雖然情感亦屬錯綜複雜,充斥人性境遇的,但一個“足夠強壯”也與孔夫子所倡的心靈之道不謀而合。

明白這兩點後,理想、交友、人生都已不是問題。“為大事者不拘小節”主要的路徑已確定,自然就難墮迷途。我們確實能從《論語》中看到一個真實的孔子,他擁有一個常人應有的率性,也擁有一個聖哲的豁朗與通徹;也會對天發誓,也會“知天命”而慨歎。——這就是孔子所提的人生,嚴格要求心靈,放鬆生活狀態。

在現代社會紛雜之中,人生需要一個自己心靈的樂土,而《論語》的意義在於“道不遠人,讓我們在聖賢的照耀下踏上歸途。”

《論語》讀書筆記 篇六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學而第一,主要講“務本”的道理,引導初學者進入“道德之門”;為政第二,主要講治理國家的道理和方法;八佾第三,主要記錄孔子談論禮樂;里仁第四,主要講仁德的道理;公冶長第五,主要講評價古今人物及其得失;雍也第六,記錄孔子和弟子們的言行;述而第七,主要記錄孔子的容貌和言行;泰伯第八,主要記孔子和曾子的言論及其對古人的評論;子罕第九,主要記孔子言論,重點為孔子的行事風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鄉黨第十,主要記錄孔子言談舉止,衣食住行和生活習慣;先進第十一,主要記錄孔子教育言論和對其弟子的評論;顏淵第十二,主要講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實行仁德,如何為政和處世;子路第十三,主要記錄孔子論述為人和為政的道理;憲問第十四,主要記錄孔子和其弟子論修身為人之道,以及對古人的評價;衞靈公第十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在周遊列國時的關於仁德治國方面的言論;季氏第十六,主要記孔子論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禮法治國;陽貨第十七,主要記錄孔子論述仁德,闡發禮樂治國之道;微子第十八,主要記錄古代聖賢事蹟,以及孔子眾人周遊列國中的言行,也記錄了周遊途中世人對於亂世的看法;子張第十九,主要記錄孔子和弟子們探討求學為道的言論,弟子們對於孔子的敬仰讚頌;堯曰第二十,主要記錄古代聖賢的言論和孔子對於為政的論述。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意思是學了而後時不時的實習,不一樣是很令人自得其樂嗎?有同道從遠方來,可以互相交流共同進步不一樣是很令人拍手稱快嗎?別人因為不瞭解我,而我能夠做到不怨恨、不惱怒,不一樣是一個謙謙君子嗎?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對此章評價極高,説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 本章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沒有威嚴:抱着學習的心態則不頑固。信奉忠信宣揚忠信。不要跟和自己志向不相同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應當具有的品德,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自重威嚴、好好學習、慎重交友、過而能改等項。作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從外表上應當給人以莊重大方、威嚴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穩重可靠,可以付之重託。他重視學習,不自我封閉,善於結交朋友,而且有錯必改。以上所提四條原則是相當重要的。作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過則勿憚改就是對待錯誤和過失的正確態度,可以説,這一思想閃爍着真理光輝,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對於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義。

全科5班 胡徐靜 13810531

論語讀後感 篇七

暑假期間我閲讀了《論語》這部書,我收穫很大。在這本論著中,我認識了一個謙虛好學的孔子,一個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的孔子。輕輕翻開《論語》,讀着書中的文字像是穿越回了幾千年前,看到了春秋時期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局面,由此產生了孔子這位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深受歷代的統治者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也許他的思想言論和今天時代發展的要求不太相吻合,但它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思想,從中我們會收穫很多。

孔子推崇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漸漸地忽略這個問題,讓人們重新認識並堅持孝道是一件重要的事,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對子女抱着很大的期望。所以給父母提供良好的物質保障不是孝的根本,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做人處事,不辜負父母的期待才是真正的孝。

在治學方面,孔子有云“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我們班上的那些同學各自有各自的才能,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沉澱在厚厚的《論語》之中,經歷了歷史長河的沖刷,依然煥發出動人的光芒。它像一縷陽光,播撒我心中知識的種子;它像一滴雨露,滋潤我向善的靈魂。《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是中華文明的匯聚,是一位諄諄教導的老師教會了我們為人處事的道理,更是引領我們向上的階梯。

《論語》讀書筆記 篇八

原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譯文:學習了而時常温習,不也高興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我並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學習有僅指學習書本知識,還應包括學習生活技能、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則等。學習的重要原則是學以致用,學了就要應用於實踐中,而且要常温、常用、常練。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方能學懂、悟透、靈活運用。在學、用、練中體會成功的快樂,體會成長的快樂,達到熱愛手頭上的事兒的地步,沒有什麼學不會的,沒有什麼做不好的。

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人遠來造訪,何其快樂!幾千年來,真正讀懂孔子的人都是他遠方的朋友,跨越時空的交流,精神領域的深層對話,找到知音、找到心靈家園,那是人生最滿足、最快慰的事情。

別人不瞭解自己,不必怨恨,報怨是修養不夠。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應該瞭解你、理解你、認同你,幹嘛非強求那麼多人去了解你呢?你有實力、有魅力,首先應先推銷給自己,然後再推銷給別人。讓別人瞭解你、理解你、認同你,你自己應先了解別人、理解別人、認同別人。

《論語》讀書筆記 篇九

過去曾有過“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説法。在延續一千多年的科舉時代,《論語》也是國家錄用官員考試的指定教科書。

但是隨着時代的變遷,治理國家的環境變了,治理國家的方式自然也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因此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指望通過兩千多年前形成的《論語》上面制定的治理國家的方式來管理國家,是不切實際的。

所以我根據開放社會的理論、從國際視野的角度、圍繞怎樣學習文化知識和怎樣學習做人的主題,從整部《論語》中選擇了一半與此有關的部分,按照“教育、孝順、仁愛、誠信、禮節、義利、察人、交友、鬼神、志向、反省、君子”這十二個分類推薦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學會怎樣做人有所參考。

另外,為了保證《論語》的完整性,我們同時也在這本書的結尾,附上了整本《論語》的全文。一來可以讓大家瞭解本書所選擇的部分在《論語》中的具體出處,二來也可以為那些有興趣學習整本《論語》的讀者提供一個方便。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再傳弟子們編撰而成。古人説:“半部《論語》治天下。”它對中國歷史和民族文化的影響可謂深遠。《論語》之在中國,猶如《聖經》之在西方。目前,“英語潮”、“韓語潮”的興起,卻讓我們將古代的精華遺忘在了角落。為了讓大家對中國的經典著作,對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有更深入瞭解,增加自身素質,更為以後的英語翻譯打下堅實的基礎,老師才特有此佈置。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英語翻譯人才,首先就應該對本國的文化十分熟悉,這樣才能將正確的信息傳達給外國人。“雙語人才”是要掌握兩種文化,並會熟練應用兩種語言的人才。假如連自己本國的古典文化都不知道,又怎能傳播我們的悠久歷史呢?

對於人倫關係的探討是孔子學説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朱熹《四書章句——中庸》的説法,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將人倫關係大致分為五個方面:“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由此可見,朋友關係是人倫關係的重要方面。孔子的交友思想十分豐富,僅就《論語》而言,可以將其梳理為以下三個部分。

朋友的作用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為政)子曰:“德不孤,必有鄰。”(里仁)人在社會中不可能是孤立的,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從外部看,考察一個人所結交的朋友,就可以推斷出這個人屬於哪種類型。從內部看,人只有在朋友中間才能找到歸屬感。這種歸屬感不同於家的感覺。除了情感的寄託以外,“家”還有天然的血親關係加以維繫。朋友圈則不同,友情不僅可以滿足情感表達交流的需要,還可以使人獲得價值上的認同。

純粹的友情總是靠共同的取向得以維繫的。一方面,我們通過朋友這面鏡子,瞭解自己是誰;另一方面,我們在與朋友的交往中產生共鳴。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季氏)純粹的友情帶來的是超脱功利的快樂。

《論語》讀書筆記 篇十

《論語》是儒家經典之一,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

《論語》資料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後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其主體資料就已初始創成;孔子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所以稱為“論”;《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所以稱為“語”。

細讀論語你會發現,它的字句帶着温暖:“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説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它的字句怒斥小人:“八佾舞於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它亦教你做人之本:“乃孝悌之道也。”它會帶你去看過去的讀書人即使貧寒也不覺的苦難:“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愁,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在那裏你會聽到人性之美:“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你會感悟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儒家出世之道!

其實論語的魅力遠不止於此,更要追溯到它的源頭孔子。孔夫子的有教無類,孔夫子的因材施教影響了幾代人。是否還記得那一次目光的回留,是否還記得那一次倉促的逃離,輾轉14載的悲苦讓他漸漸明瞭自我的路。重回故國,便著書立説造就了古典文學史上的精彩。所以你在《論語》裏會聽到呼喚,會看到期盼。那是——誰在呼喚?誰在遙望?又是誰在期盼?答曰:《論語》。是了,思念穿越千載滑落成黎明的露珠閃耀在新的時代。站在歷史的肩頭挑燈回看,那經世之語正向我們緩緩走來。

《論語》中有一段:“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主動進取學習他人的優點,同時對於身上存在的問題也要進取改正。這樣的方式會讓自我更快的成長起來,而在當下這樣地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裏,人們的生活被忙碌充斥,難以讓自我靜下心來去思考反思,長此以往會讓自我變得心煩氣躁。這也正是為何社會在大力推廣大眾閲讀的政策的原因,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很好的看到自我的問題並很好地處理又怎會徒增煩惱思緒呢?

時光往往在你不經意間從你的指縫中溜走,何以讓這些時光於你的人生有意義呢?曰:閲讀,閲讀經典,閲讀《論語》教你做人,教你讀書,教你處事……正如那句天地變了,人也在變,真正亙古不變的是書籍,是深刻的道理,是那些能夠真正滋養心靈的東西。《論語》這部經世之作裏藴含的哲理從未變過,但卻使我們的生命得以改變,讓我們變得愈加豐厚愈加靈秀。於此,我們便可懂得“腹有詩書氣自華、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意義了。你在書中浸潤學習會漸漸改變你的心性讓你變得更為成熟穩重亦會改變你的容顏。

在論語中浸潤的久了你會發現古人的智慧無以言説,那一句句簡短而又精妙的語言道出了至臻之理:美是晶瑩剔透的,是折光閃爍的,亦是直指人心的,這樣的美經歷了歲月的磨礪,走過了時空的隧道,來到那裏與你相遇。所以好好珍惜這樣的古語。因為古語之所以流傳便有其道理,古語被受推崇便更值得我們去品讀,閲讀經典,閲讀每一個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