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論語的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99W

論語的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論語》讀書筆記 篇一

孔夫子曾經説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説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不敢説後無來者,也起碼是前無古人了)。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説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陶行知説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麼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卻是驚人的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為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備着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着對於生命意義有深隧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備着各種禮、樂、射、御、書、數的專業知識,又具備着經營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對教育的目標有着明確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眾多的知能,他成為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保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能寶典,當我們閲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的意思是説,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學而不厭”。作為教師尤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是學生的示範,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身教重於言傳”,“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該是學生很好的榜樣。

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教師教育孩子要耐心”,我們經常這樣説。但事實上,我們許多老師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老師會在課堂上生氣發火,這是我們還沒有學會耐心的佐證。

教師在課堂上失去理智,感情衝動,除了傷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別無他用;教師的喋喋不休,除了讓孩子耳根的繭子更厚以外,沒有其他功能。這些都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想要的是什麼呢?我想無非是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好好成長,如此而已。有沒有更有效的辦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們可不可以這樣嘗試一下?當孩子上課走神的時候,原諒他,提醒他,畢竟學習是孩子的事,他沒做好,希望得到的是老師的幫助;當課堂秩序亂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我們應該考慮是不是我們的課堂對孩子沒有吸引力呀?及時調整自己的課堂,把孩子們吸引過來;當孩子沒有完成作業的時候,原諒他,幫他找出沒有完成作業的原因,幫助他下次完成作業,使孩子體驗及時完成作業的成功感;當孩子犯了錯誤,耐心一點,調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談,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這才是我們的目的。

“誨人不倦”四個字簡簡單單,但藴含的是教師的愛心。

所以,作教師的,應該將“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論語》讀書筆記 篇二

孔子,春秋戰國時期之文人,其作《論語》流芳百世,流傳至今,幾乎無人不知,無鬼不曉。

《論語》,封面精緻,外殼鵝黃,厚厚的,正上方用宋體寫着“論語”二字,下面寫着“孔子的智慧”幾個字,並配有一幅山水畫,讓人一眼就喜歡上了這本書。翻開書頁,一股油墨香味撲鼻而來,啊!這本書我已經心儀很久了,還就是媽媽特意從書店買來的呢!

這本書中字字珠璣,其中我認為最精闢的就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兩句話。

第一句話的意思就是:“孔子説:“時常温習學過的知識,這難道不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做客,這難道不開心嗎?別人不明白我有學問,而我不介意因為學習就是為了自我,這難道不就是一個君子嗎?””告訴了我們:[]“常常持續愉快的情緒,做任何事就能夠得心應手。如果別人對你有誤會時,不要生氣或難過,只要你做的就是對的,別人終究會明白的。”

第二句話的意思就是:“孔子説:“三個人一齊行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必須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取他們的優點來學習,如果就是缺點的話,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看自我有沒有一樣的缺點,如果有就要立刻改過來。””告訴了我們:“朋友或同學當中,每個人都有優缺點,重要的就是,我們能不能學習別人的長處和改正自我的缺點。”這兩句話寫得真好,我們大家也要好好讀讀哦!

《論語》,孔子智慧之精華,他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做人,就就應要不能只修飾外貌,更重要的就是內心的修養;做人,就就應要對所有的人都要以愛心對待,也要多親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就應要假若發現了自我的任何缺點和過失,務必得勇於改過,不能故意不改,並裝作沒發現;做人,就就應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態度來做事,這就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論語的讀書筆記 篇三

早晨,第一縷陽光還沒有出現。我邊聽音樂邊起牀。洗把臉,靜心書房,讀兩則《論語》,開窗入懷,覺得能量滿滿,幸福爆棚。如詩一樣的生活開始了。

這段時間,迷上《論語》。閉目遐思,穿越千年,與長者相望:《論語》,給我帶來什麼呢?

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孔子説:“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是老人的情懷,也應該成為我們的人生方向。讓老者心安,社會有更多的温情;與朋友信,社會又增幾分安定;成為學生們、年輕人的榜樣,使之向仁德靠齊,又會給社會幾多動力;活成別人眼中的風景,又給自己多少活力,多少憧憬啊。

作為一名老師,能自已相信,也告訴自己的學生:我們的社會雖然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生在新中國的我們、長在改革開放新政下的我們,是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最幸福的人!自己學會感恩,也引領孩子們感恩:感恩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聽聽孔子的慨歎吧:

“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想想孔子生活的年代,再引領孩子們感受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成績,對社會感恩之心油然而生。心存感恩,眼前常亮,生活是如此的美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常懷感恩,內心總是喜悦,工作幹勁往往十足。讀懂《論語》,社會更和諧,我們更陽光。

《論語》能讓我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讓我深深的明白:我是一切的根源。孔子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工作中,我們有多少控制的成分在?又有多少指責的成分在?怪單位分配不合理,怪孩子們不聽話,怪家長們不配合,怪不被社會理解……聽聽《論語》上怎麼説?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我們還會給孩子空洞的説教嗎?有事從自身找原因,多求已而非多指責別人,這就是榜樣的力量。上課不接打手機,把字寫的大一點、清晰一點、更美一點,笑容多一點,批評少一點。孩子的學習環境會更加寬鬆。自己的花開了(榜樣),引領的作用增強了,工作就順利了,孩子們也就快樂了,壓力小,快樂多,成績提升快。如此,何樂而不為?

《論語》,讓我更愛學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有人説,歲月像把殺豬刀,刀刀催人老。歲月匆匆,流水無情。人生苦短,但學海無涯。老夫子告訴我:可以有事做!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他又説:“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好學,用心學,就會“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讓我學海無涯樂為帆,人生的方向更明確,教學的路上更自信。子曰:“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以德引導,以禮引領,而不只是用紀律約束、用懲罰誡勉,讓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長。知榮辱,知進退,“有恥且格”。《論語》,教會我提升自己。用人格魅力影響人,用温和的語言與孩子們溝通,用亦師亦友的心態與孩子們交往。學生收到了愛,親其師,信其道,學習時信心十足。

《論語》讓我重新思考什麼是“孝”。

過去,我認為給父母拿點錢,送點東西,物質上儘量地滿足,就覺得自己已經盡到了孝道。《論語》上怎麼説呢?“色難。”“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盡孝只是能養的話,那和養犬馬有什麼區別呢?孝,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給予,體力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我們跟父母説説話的時候的態度。

“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盡孝,生活的需求是基礎,精神上的愉悦更重要。讀後我問自己:老人內心的孤獨嗎?他們此時想聽的想要的是什麼?孝順,孝在前,順在後,懂老人的心,才能順老人的意。所以,夫子告訴我們:色難。

《論語》讓我們學會放下。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上天無言,四季照常運行,大地無語,百物照常生長。好説不如會説,會説不如不説。身教大於言傳。在校擔心學生學不好,在家擔憂家人事情做不好。事事愛操心,時時愛憂慮。總覺得別人老不讓自己放心。

讀《論語》,讓我學會放下,學會溝通,學會祝福。在子女的引領上,在伴侶的交談中,在學校的管理上,最難的是溝通。讀後有一個想法:過去的所謂的溝通,也許是控制。自己當好“北辰”,學會吸引,眾星“共之”,多好!放下,讓自己省心,給別人温馨,使社會和諧。

《論語》,陪我聽花開花落;《論語》,伴我品潮去潮來。

《論語》讀書筆記 篇四

既然我們可以有這麼多朋友,那麼朋友有沒有種類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視為開放與包容,“同”可視為封閉與單一。從人際交往來説,“和”指與不同類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與氣息相投的人交朋友。不同類型指得又是什麼呢?我覺得“朋友”這個詞事實上很難定義,在很多場合,“朋友”只是“有用的熟人”的代名詞。勉強加以分類,可以以一個個體為中心,從他的主觀角度出發,以工具性目的和價值或情感認同性目的各自所佔比例為尺度,畫圈。圍繞個體最緊的是主要以純粹價值認同為紐帶的朋友,越外圍的朋友,工具性越重。

當然,所謂工具性和認同性只是為了劃分方便,在實際中,兩者攙雜在一起,很難一刀切。不過,也會有極端情況,如果我們對於一個人毫無感情可言,與他相交只剩利用價值了,我想我們即使稱之為朋友,其內涵也變味兒了。這還僅僅是主觀的劃分,讀書筆記客觀的現實生活常常讓我們與工具性朋友保持最密切的關係,而認同性朋友可能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但兩個人的心還是相通的,客觀不能,主觀也無須見面。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但是這種劃分仍不嚴密,只考慮了常態、共時的情況。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都會結交上述兩種朋友。有的朋友相伴一生,有的朋友只解燃眉之急,有的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路一段。最值得珍惜的是老朋友,最難忘的是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出現的,又不能永遠在一起的朋友。這雖然是人生憾事,話又説回來,我們也不必刻意去保持聯繫。因為情感的相投、價值的認同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機緣下才產生。執着地追求全面的瞭解可能會使剎那的美感煙消雲散。所謂距離產生美,我和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取得一種和諧,該散就散,回憶有時更加美好。

所以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子罕)再進一步説,如果我們能欣賞他人異於己的地方,那和他們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難的事。這一點與認同感並不矛盾。接受甚至欣賞異己,便意味着從反面認同了對方的“異”,從“異”中求得了“同”,達到“和合”的境界。這或許就是孔子所説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基礎。

《論語》讀書筆記 篇五

今年假期,我就有幸拜讀一下。説它是薄薄一本小書,實在不假。雖然字印斗大,再加上註釋,翻譯,總共也不過220頁。想想在這個信息爆炸時代,如此一本小書。若是擺在那些厚似饅頭,重似磚頭,印刷精美似繡花枕頭大部頭鉅著之中。實在是不起眼之極。何以想象,就是如此一個薄薄小書,卻統治中國近二十個世紀,是中國立世歷史呢?可見《論語》是一本應百讀、細讀好書。

其中靈我印象最深一篇就是第一篇:“學而實習之,不意樂呼,有朋自遠方來,不意樂呼,人不知而不藴,不亦君子呼?”這句話意思是:意思為學習之後經常去温習,不也是快樂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值得高興麼?別人不理解你,而你不生氣這不是君子麼?

我認為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把學習同樣當成一件快樂事情,好好學習。而當朋友來到你家裏,你也應當非常高興,該熱情款待才成。當別人不理解你時候,你不能生氣,而應該耐心對別人講明你理解,這樣你才是個君子。

《論語》這本書非常好,他告訴我們許多人事間道理,它能讓你品德高尚,讓我們學到很多。普通人把《論語》作經書看,認為是聖人之言,不以文學論。但以文學眼光看來,《論語》一書文學價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