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論語譯註的讀書筆記精彩多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5.27K

論語譯註的讀書筆記精彩多篇

論語譯註的讀書筆記 篇一

似乎很久,沒有放下手機,好好的運用一絲時光去潛心閲讀;似乎很久,沒有在意遠方家園父母的關心和問候,淡卻了慈母遊線和臨行密語;似乎很久,沒有再放下身邊的事務,選擇一個陽光合適的日子,去好好貼近山川田野,感受天蒼與野茫。

似乎很久,這是一個半命題。半命題總是給人一種遐想的空間,不同與無命題與命題。因為它既給你限定了範圍,又給了你發揮的餘地。

有時,當你拿起一本泛着歲月年輪的老書,靜靜的回想。人生不就恰好處於這半命題的狀態下麼?於是乎,我們每個人承載着生命的最初的起承,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夢想的路途上經歷着一系列的轉變,最後在肆意揮灑的畫卷落款上,重重地刻下一筆屬於自己的“合”。

在這一切的過程中,無論我們的出發和落腳,我們靈魂深處的`那種文化傳承,自始至終都陪伴我們左右。在我們犯錯誤時告誡我們何為對,何為錯。在我們正確的時候,告訴我們要不急躁,不驕傲。我們往往都很難想象,這些文化力量對我們的潛移默化是深刻而又巨大的。因為我們都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根”。以根為精神氣源,我們才能在這一條條追求理想,追求“中國夢”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始終如一。

中國文脈,潛流暗湧。諸子百家,燦若羣星。要找到中華文化的根,就必須要回到幾千年前的那個“軸心時代”,而軸心時代之一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之上正在上演的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一個光輝的圖景,後人稱之為“百家爭鳴”。説到這裏,也就不得不提那個被稱當時兩大顯學之一的“儒家”,而儒家文化也是中國此後幾千年來的文化主流,也是在不斷吸收各家思想最後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國學,自此始也。

也是似乎很久,不曾拿起那本被北宋名相趙普稱為“半部即可治天下”的儒家經典。這本書,記載了孔子的言行以及他的學生弟子的言語行事。是四書五經之一,我想,若想尋找那儒家文化自身的秉性氣息,也不外乎從此尋覓吧。事實上,我們個人從小就接觸《論語》,“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吾日三省吾身”等名篇名句,都已經是國人耳熟能詳的先賢教誨。然而,誦讀,閲讀,精讀卻不是一個意思。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一本書,一本經典,每一次的品析,每一次的領會都不盡相同。楊伯峻先生版的《論語譯註》在民眾,和學術界都備受好評,楊先生具有深厚的文學語言學功底,在他多年的考據和修正下,他的譯註自當是初學者們研習經典讀物的不二之選。

翻讀《論語譯註》之後,曾經閲讀原著經典時許多不解之處都有所明瞭,在通假與諧音之處的糾結也漸漸被理清。文有神,書有魂。閲讀的越多,越能感受到一本書,一部經典,便有一個自然的魂魄在與讀者的精神思維進行着對話,儘管時光荏苒,文字傳承着思想卻不曾被歲月消弭,千年前的家園景象,學者間的你來我往,諸侯國間的兼併之戰,稷下學宮的王霸之辯等等都似乎歷歷在目。要談起論語,我覺得應當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説起最為有趣。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故事是這樣的:子路、曾晢、冉有、公西華陪孔子坐着。孔子説:"不要因為我比你們年長一些的,就不敢在我面前説話了。你們經常説:人家不瞭解我呀!假如有人瞭解你們,請你們從政,那麼你們採用什麼措施呢?"子路急忙回答道:"一個擁有千輛戰車的中等國家,夾處在幾個大國之間,別國把戰爭強加給它,上天又在兵災之後降給它饑荒之災,如果讓我來治理這個國家,等到過了三年,可以使人民個個都有勇氣,並且知道做人的道理。"

孔夫子微微地笑了。又問:"冉求,你怎麼樣?"

冉求回答説:"一個縱橫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國,如果讓我來治理這個國家,等到

過了三年,可以讓這個國家的百姓富足。至於如何搞好禮樂只能等待賢人君子來幹。"

孔子又問公西華:"赤,你的志向如何?"

公西華回答説:"我不敢説我能夠做好某件事情,但是我願意學着做好某件事。不論是諸候祭祀祖先的事,也不論是諸候會盟、朝見天子的事,我希望能穿着禮服,戴着禮帽,做一個作贊禮和司儀的人。"

孔子又問曾晢:"點,你的志向怎麼樣呢?"

曾晢彈瑟的聲音漸漸弱了下來,"鏗"地一聲停了。他把瑟放下,挺腰直跪,回答孔子説:"我的志向跟他們三位説的不同。"

孔子問道:"有什麼妨礙?不過成是各人談談自己的志向啊!"曾晢回答説:"暮春的時候,夾衣已經穿得住了。我願意和五六個成年男子,六七個少年。在沂水中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然後唱着歌回家。"

孔子長歎了一口氣,説道:"我贊成曾晢的志向啊!"

曾皙的這段話,因為深得孔子的讚賞,所以古今學者也都甚感興趣,並且給予了各種各樣的解讀。有于丹版,有南懷瑾先生版,此處引用楊伯峻先生版。現代許多學者,熱愛國學希望振興中華文化的研究者往往都採用的新時代的新語言對此篇,《論語》全書,以及其他經典名著進行解讀,讀者看來往往都生動精彩,立意高深,彷彿從經典中讀出了新的感悟與道理。比如,有學者認為孔子認同曾皙“恬淡”、“寧靜”的人生追求,是一種灑脱且富有詩意的情懷。但是,辯證法也告誡我們讀書,也要辯證的讀。不少老師現在也建議學生們在課後閲讀國學經典時,儘量不要看名家解注、評論諸如此類的書,最好是要看經典,或者是經典的簡單譯註版本,為何如此?

那是因為在我們閲讀傳承多載的古書名著時最怕的就是出現誤讀,而非“己讀”。古今注解論語者,多如繁星。而誤讀者因因相襲,比比皆是,或固守成見,或依文衍義,或妄發新義。楊伯峻《論語譯註》中説,《論語》的詞句,幾乎每一章節都有兩種以至十多種不同的講解。一方面,是由於古今人物引用《論語》者“斷章取義”的結果,另一方面,更有許多是由於解釋《論語》者“立意求高”的結果。楊先生還指出,我們不必去反對“斷章取義”的做法(這實在是難以避免的),但是不要認為其斷章之義就是《論語》的本義。

解讀經典,辦法是將前人的理解或觀點拿來予以析理,因為那裏更接近事實真相的源頭,更可靠些。所以我們讀《論語》當然要借用古人之思維,加之以其歷史背景,從而探求古仁人之道。所以對於上文的理解,我們要從儒家的核心思想做解讀,孔子一生追求復古周禮,崇尚禮制。他對曾點的認可實際是對曾點遵循禮儀生活的認同。

當然,我們後代閲讀這部孔子言行之書時,會對孔子的保守,倒退做出質疑。但是我們萬萬不能否認的便是孔子帶給我們的震撼 —— 一箇中國第一代聖哲的精神背影。孔子是最早的行動派,他一直“在路上”。周遊列國,風燭殘年之軀卻也要步步前行,去宣揚自己的學説,也去求學於飽學之士充實自己的理論,完善自己的學説。閲讀完論語,我們更可能的喜歡上的便是這樣一個“孔子”的形象。至善、寬厚、優雅、快樂、他在自己一路的苦旅中,讓我們永遠感覺到這個老人的温暖與真切,讓君子充滿着魅力。

閲讀《論語》可以説是閲讀一代宗師的言行一生,也可以説是閲讀一個影響中華文脈與精神氣脈的學派起源。“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無論何時,那位耄耋老人的諄諄教誨至今仍迴盪在孩童的朗朗讀書聲裏,沉積在每一箇中華兒女立志向前的道路里,在筆墨氤氲之間,山水相映,讓我們始終有一個精神的指引,在芳華里書寫剎那而又恆久的奇蹟。

抿一口茶,滌盪兩三縷思緒。是啊,似乎很久,沒有再去好好讀書了。還記得《中庸》裏的那句箴言麼?“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廣泛的獵取,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幷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進而有所不明就要

追問到底,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

書籍,經典,必當是應長久地去翻閲與誦讀。在讀的時候也不能忘了讀書之法。合上《論語》,已然是一個時代,再次翻開,嘴角微揚,又會是一個新的篇章。

論語譯註的讀書筆記 篇二

在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長卷上,記錄着一位飲譽世界的名字,“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禪大師贊為“至聖無域澤天下,盛德有範垂人間”的先哲—孔子。

《論語》以語錄體的形式記載了孔子及其門徙的言行,是後人瞭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傳最廣泛的典籍之一。“半部《論語》治天下”,自古至今,無論在士人當中還是在老百姓中間,《論語》一書都是中國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聖典。《論語》作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論證的主張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教體制、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行為方式裏去。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國建立統一王朝的兩千多年裏,曾經是佔統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觀念,倫理道德對於傳統的中國人具有深遠的影響,《論語》中的許多格言和概念已經融入了我們日常語詞。

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注重字音詞義、語法規律、修辭規律及名物制度、風俗習慣等的考證,論證周詳、語言流暢,表述清晰準確,是當代最好的《論語》讀本之一。《論語譯註》彙編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獻《論語》二十篇,並作了較為具體的分析和解注。透過文字,我們彷彿和孔聖人正面晤對,聆聽他“性相近,習相遠”的人性思想、“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任人唯賢”的人才觀念、“各因其才”、“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教學方法。而在我腦海中最難以忘卻的是他“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時時想徹的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國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這一教育思想的經典論述。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所謂僭越的事情不斷髮生。孔子堅決維護周禮,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禮樂“八佾舞於庭”,孔子聞之大發脾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圖通過正名分來匡正每個人的行為,建立一個和諧而有秩序的社會。孔子要求“為國以禮”,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種體現。他反對以高壓手段維護統治,主張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禮”來引導民眾,形成一種和諧的社會氛圍:“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對普通民眾施以禮,突破了奴隸社會“禮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進步的歷史意義。

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備着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着對於生命意義有深隧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備着各種禮、樂、射、御、書、數的專業知識,又具備着經營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對教育的目標有着明確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眾多的知能,他成為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保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能寶典,當我們閲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論語譯註的讀書筆記 篇三

我讀完《論語譯註》,也算是對《論語譯註》有了些瞭解,還有了些興趣,感到孔老夫子既有學問又有思想,一部《論語註釋》流傳至今好幾千年,被人們捧若聖經,怪不得譽為“半部論語治天下”。

都説孔子弟子三千,賢士七十二,孔子最喜歡的莫過於德行優異的顏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樣。我喜歡的既不是以德行見長的顏淵、閔子騫、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語見長宰我、自貢,更不是大政治家冉有、季路和文學家——老挨批評的的子游、子夏。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華了。別看他的筆墨不多,但他絕對是最受歡迎的一位了。孔子對他的評價是:

“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就是説公西華很善言辭,如果他生活在現代,應該是一個出色的外交官弄不好當上外交部長了。據説他當年白淨的臉上長着有型好看的絡腮鬍子,比現在的電影明星還帥啊。像他這樣儀表堂堂能説會道的男人,即使沒有得到孔子的重用,在當時,怎麼着也算得上是特別得體的了吧。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庚。’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子活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從這段故事裏可看出,當年公西華在那個大家庭中扮演着什麼樣的角色了吧。受歡迎,那是不用説的。不然分米的人怎麼主動要求給他家那麼多米?富貴,那更是顯而易見的。既然他已經到了“乘肥馬,衣輕裘”的程度,在那時還有幾個比他更富的?現在又有多少人開着寶馬穿着裘皮大衣的?在史書上,似乎沒有記載公西華家世的。也就是説,他絕對不是“富二代”。公西華的富貴,應該與他的能力與才幹是分不開的吧。

“自貢問曰:‘鄉下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下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下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這是我在這本《論語譯註》中最喜歡的一段話。像顏淵那樣,唯唯諾諾,誰都喜歡的弟子雖然缺乏爭議,但是過得很是不爽。倒是公西華,淋漓盡致地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我更像公西華,反正也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惡之”,何必那樣束縛自己呢?

論語譯註的讀書筆記 篇四

我在《論語譯註》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説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譯註》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

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説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

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論語譯註的讀書筆記 篇五

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生命中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當我靜坐書房,捧起《論語譯註》這本書,聽着耳邊沙沙的翻書聲,聞着淡淡的書墨之香,何等愜意,何等舒暢。讀《論語譯註》這一本好書就好像在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給我帶來了快樂,讓我擺脱幼稚,逐漸成長。每一次閲讀都是一次心靈的交流,都是心頭的一次洗禮,都是充滿樂趣的。在閲讀中,我與作者交流,在交流中我幸福着他的幸福,快樂着他的快樂,追逐着他的追逐。

讀了《論語譯註》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讀到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可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這是一件快樂的事。高山,是那樣的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的壯麗無邊,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的點滴之長。

讀了《論語譯註》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宜君子乎",我讀到了:我們要把一切都想得美好一些。它告訴我們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快樂的。於是,我不敢讓一日閒過,懷抱信念,擁着信心,在快樂中擁抱生活,在充實中感悟人生,在感悟與交流中得到了心靈的洗禮和靈魂的昇華。我們不應該懷着任何的怨恨去對待每一件與自己相關的事,去對待每一個傷害虧欠自己的人。生活於我們每個人只是一段客旅,我們只是生命的過客,也許幸福會讓我們停留的腳步久一些,停留的時間長一些,但終究止不住我們前行的步伐,只要我們帶着一顆快樂的心,生活就會充滿快樂,明豔動人的花朵才會在我們面前盡情開放。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着它笑,它也對着你笑;你對着它哭,它也對着你哭。天地寬廣,道路坎坷,帶着快樂的心去傾聽花開的聲音吧!

面對着《論語譯註》這本書,我輕輕翻開書頁,與他進行心靈的對話,我彷彿到了一個廣闊無比,奇妙非凡的世界。讀書給我帶來了快樂,這種快樂,像策馬於原野之上,如泛舟於西湖之間,似盡歡於遊戲之中。與《論語譯註》這本書為伴,讓心靈在一次次的洗禮中得到昇華。

讓我們記住"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這句忠告,沉醉在《論語譯註》這本書的馨香中,快樂讀書,快樂生活吧!

論語譯註的讀書筆記 篇六

幾千年來,中國文化首推崇儒家,成為百家之首。要想了解中國文化,必先了解儒家文化;欲瞭解儒家文化,必先了解孔子;欲瞭解孔子,則必須從讀《論語》開始。楊伯峻先生譯註的《論語譯註》,是在參考了古今考據註釋《論語》的諸多著作之後,給《論語》中的每一條都加了相當恰當的現代譯文,對我們這樣的讀者理解孔子的思想有極大的幫助,對於一些條目,還在註釋裏詳盡的説明了該條目發生的背景。

孔子注重"克己復禮"的,何為"禮"?《論語》裏有這樣的話:"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論語?陽貨篇》)--意思是"禮啊禮啊,只是指玉帛的禮物嗎?樂啊樂啊,只是指鐘鼓等樂器嗎?"看得出相對於表面的現象,孔子對於"禮"的本質是更重視的。這種"禮"的本質就是"仁",所以孔子説:"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八佾篇》)--"人如果不能做到仁,那麼懂得禮儀的制度又能怎麼樣?";"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論語?里仁篇》)--"能夠以禮讓治理國家嗎?這有什麼困難呢?不能以禮讓的精神治國,那禮儀的形式又有什麼意義呢?"孔子認為"禮"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沒有"仁"、"禮讓"的本質為內容,那麼具體禮儀的形式是沒有作用的。

由此可知,孔子是一個重視內容實質的人。《論語》裏的一些記載可以讓我們看到孔子的態度:"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里仁篇》);"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古時候的人言語不輕易出口,就是害怕自己做不到;"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顏淵篇》)--司馬牛問仁德,孔子説:"仁人的言語遲鈍。""做起來不容易,(當初)説話(許諾)的時候能不(因為謹慎而)遲鈍嗎?";"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篇》)--君子以言過其行為恥。從這些話語可以看出孔子是一個相當實際的人,他認為應該言行一致,不能以胡亂的誇張來抬高自己、以不存在的事蹟誇耀自己,相對於多説少做,他更支持少説多做。

總之,不斷閲讀《論語》,則對孔子的認識越充分。孔子是一個有血有肉,會哭會笑、會發怒、會罵人、立體豐滿的,充滿了人性光輝和人生情趣的"普通人",這在《論語》中的字裏行間中緩緩的透紙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