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17W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讀後感精彩多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篇一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畎畝(quǎn) 膠鬲(hé) B.傅説(shuō) 拂亂(fú)

C.曾益(zēng) 拂士(bì) D.憂患(yoū) 後喻(yǜ)

解析:A項“鬲”應讀“gé”;B項“説”應讀“yuè”;D項“憂”應寫作“yōu”。

答案:C

2、給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選擇正確的解釋。

(1)舜發於畎畝之中( )

A.發展,開展 B.發生,生成 C.發現,顯現 D.起,被任用

(2)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

A.事故 B.原因 C.故意 D.所以,因此

(1)解析:發:起,被任用。

答案:D

(2)解析:故:所以,因此。

答案:D

3、下列對“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解釋正確的一項( )

A.因為上天將要降下大的任務給這樣的人。

B.所以上天將要降臨重大的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

C.由於上天將要把大任務給這個人。

D.這是上天將要降重大的任務給這樣的人的緣故。

解析:抓住關鍵詞“故”應解釋為“所以”。

答案:B

4、下列對“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翻譯最準確的一項是( )

A.在憂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樂中死去。

B.出生在憂傷和病痛的時候,卻死在安樂幸福之中。

C.生存在憂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樂之中。

D.憂患(能激勵人勤奮)使人生存發展,享受安樂使人萎靡死亡。

解析:抓住關鍵詞“生”“死”,這兩個詞是使動用法。

答案:D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篇二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選自《孟子·告子下》。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主張“仁政”,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之道”。

原文

舜(shùn)發於畎(quǎn)畝之中,傅説(yuè)舉於版築之間,膠鬲 (gé)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áo)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fú)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bì)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常見錯誤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常被寫為“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是人”的意思是:這樣的人。而“斯人”的意思是:此人。原文中為“是人”。註釋 1.本文選自《孟子·告子章句下》。標題是編者加的。

翻譯

舜從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説從築牆的勞作之中被舉用,膠鬲從販賣魚鹽的工作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裏釋放後被舉用為相,孫叔敖從海濱隱居之地被舉用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中被舉用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用這些方法來使他們內心驚動,使他們的性格堅定,更增加他們原本所沒有的才能。

人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在內心中有困擾,在思想上有阻礙,這樣以後才能奮發;(一個人)憔悴枯槁表現在臉上,吟詠歎息之氣發於聲音,(看到他的臉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後人們才瞭解他。(一個國家)在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國家和外患,那麼這樣的國家常常會滅亡。這樣以後人 ua 們就會明白,在憂患的環境裏可以生存發展,在安樂的條件下會衰亡。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作文 篇三

曾聽得一水手説:“船在負重時最安全,空載時最危險”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另一句名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的確,人因憂於患而生存,因安於樂而滅亡“憂患可以激勵人奮發有為,磨難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只有在磨難中奮發才能踏上人生的巔峯。

自然界中,狼捕食鹿,人們想讓鹿不被狼捕殺而殺死狼。他們違背了‘優勝劣汰’的原則。由此,狼便越來越少,本想鹿應該增多了,但是,事實卻恰恰相反。這是為什麼?是因為,鹿缺少了憂患,只顧自由自在的生活。原來有狼追鹿,鹿就會奔跑,現在,狼沒有了,鹿的體質也必然下降,直至死亡。可見,憂患的作用不僅對人,對社會,對整個自然界也是有極大好處的。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也是《孟子》中的一段話。這是古人的智慧結晶。人類歷史上無數名人皆是經歷種種磨難的洗禮後才登上了成功的高峯。比如愛迪生,為人類做了巨大貢獻,而他小時侯卻家境貧寒,所以,他省吃儉用、積攢零錢、購置儀器、配件,創出一千三百多項發明,才得以人類社會發生了鉅變。這又憑着什麼?還不是憑藉他的智慧與刻苦鑽研精神,而這精神從哪兒來?不屈不撓的精神就是憂患的結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憂患的思想,只有抱着這樣一種態度,自己的學業就會有成,自己的事業才會成功!

但社會上卻有些人不願努力,每日只知享樂,醉生夢死,一輩子一無所成。有這樣一個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實驗,把一隻青蛙冷不防扔進滾燙的油鍋裏,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躍而出,逃離陷境。然後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漸加熱的水鍋裏,這次它感到舒服愜意,以致意識到危險來臨時卻欲躍乏力,最終葬身鍋底。由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看出,青蛙對眼前的危險反映敏感,對還沒有到來的危險反映遲鈍。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願所有人都記住這句話。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高中作文 篇四

強弓勁弩,信臣精卒,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卻不想在萬千文人的慘叫聲中,宮女嬪妃的歌舞聲中,王公大臣的奉承聲中,天下百姓的怨恨聲中土崩瓦解。秦國,一個不可一世滅了六國,一個自詡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的泱泱大國,在安享了十四年的所謂的太平後,成為了歷史。

當秦始皇兵強馬壯的軍隊遍佈六國時,他笑了,他認為自己是天下最大的,沒有人能夠打敗他。此時的他,眼裏容不下一粒沙子,可偏偏那些該死的文人,處處説他的不是,他憤怒了,於是,焚書坑儒,焚燬了多少人的夢想,坑害了多少人的幸福,再也沒有人敢評論他了,但人們心裏都窩着火。

偌大的宮殿中,秦始皇一人獨坐正中,四面美女翩翩起舞,歌聲經久不息,他喝着酒,看着一個個濃粧豔抹,彩裙飄動的舞女,一臉的陶醉;宮殿外,士兵們仍在往土坑中推下一個又一個反對的文人;火光仍在繼續,燒紅了半邊天,一捆捆耗費了文人們一輩子心血的竹簡頓時化為灰燼……秦始皇依舊沉醉在歌聲舞姿中。

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有這個必要嗎?人都死了,宮殿建得再好也是徒勞,可憐的阿房宮最後還是被項羽付之一炬,惜哉,悲哉,整個秦始皇陵,工程浩大,數不清的兵馬俑,可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可這又能怎麼樣?秦始皇死後,還不是成為一堆白骨,還能在地下享受嗎?

秦朝幾百年的基業,在其最鼎盛時卻在人民的反抗中不堪一擊。秦始皇,這個秦朝最偉大的,甚至對中國的日後都作出巨大貢獻的統治者為何讓自己拼了一輩子換來的基業付之東流,這使我想到了孟子的那句千古名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的,多年的沙場征戰,使秦始皇成為第一個有能力統治全中國的君主。在戰爭中,他頑強不屈,有勇有謀,帶領秦軍戰勝一個又一個對手,那時的秦國是堅不可摧的。而統一了中國以後呢?焚書坑儒,就為了一時的美名;徵丁無數,就為了生前死後的虛榮;沉溺於聲色,更加快了秦朝的墮落。人們心中窩着的火終於爆發了,陳勝、吳廣敲響了秦朝滅亡的喪鐘;項羽、劉邦粉碎了秦朝子孫帝王萬世之業的美夢。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篇五

孟子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患與安樂,自古以來都是長存於人們心中的。總的來説,也就只有八個字:憂患於心,安樂即外。

憂愁發自內心,安樂的感慨表現在外。二者的辯證關係是非常難搞懂。生命的變遷,時光的荏苒,憂樂不曾斷過。不時仰天長笑,無奈對酒當歌,不忘倚歌而和。

憂愁都是有感而發,而安樂也許只是憂愁的催化劑。風雨煙雲,飄飄而過,留下的也只不過是獨自仰觀宇宙之大,與自己的憂愁四目相對,細細品味。永和九年,羣賢畢至一無名小亭---蘭亭。雖説無名,景色動心,歡飲盡興。可樂歸樂,飲歸飲。樂在其中,憂從中來。俯仰之間,人生已過幾十載。盡情地安樂,也只能引發無限的憂愁和對苦短人生的感慨。

無獨有偶,與王右軍同感的還有蘇東坡。雖説寫給子由,迸發的卻是自己對國之憂,對己之愁。“明月幾時有?”對月亮質問,對人生懷疑。欲乘風歸去,又恐高處不勝寒。樂上幾天,憂上幾載,都已成為家常便飯。

自憂患而來,輾轉反側,晝夜難眠。深度探掘着憂愁之本。雲遊四海,不知老之將至,到頭來也不知人生之憂是否值得一談。

憂患與安樂滿分作文網一直是並存的,只是角度不同,所感不同。“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蘇東坡貶於黃州,人生質疑也便不請自來。“何似在人間”時的飲酒長嘯不也是如此?可反面一想,“不變者而觀之,物與我皆無盡也。”又何必“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呢?造物者之無盡藏,“取之無禁,用之不竭”這豈不是人間之大快。一世之雄的曹孟德不知是否有之同感。説憂有樂,道樂有憂。待到東方既白之時不知東坡之感。也許只是憂患於心,安樂即外……

憂樂相存,但也不時相互交替,捋不清關係。可或喜或悲也正是生命情感的本質。

憂與樂變化無常,難以琢磨。三十載的櫛風沐雨,逝者如斯。年過半百的曹操,立足於江東,俯望孫氏疆土,背後八十三萬大軍。樂在其中,可回顧羣臣,不覺發現“人生幾何”。“慨當以慷,憂思難忘”,憂自何來?“天下歸心”動感羣臣,“釃酒臨江,橫槊賦詩”亦感天地之大,萬物之雄。憂情湧上心頭,也只得賦詩一首,飄入生命長河。

憂樂無情,但我有情。渺渺人生,憂在,樂亦在。“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這才是人生境界。

正所謂:憂患於心,安樂即外。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作文 篇六

夜晚,我坐在書桌前,專心致志地寫着語文作業。回想:這一星期,我們學習了孟子的三大名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貴不可淫》,以及《生於優患,死於安樂》,其中第三篇帶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

在上這節課之前,我有看過這篇文章,當我看到“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這句話時,我就在想什麼是憂,什麼是樂?為什麼在憂患中能夠生存,在安逸中卻會滅亡?最終,在老師的講解下,我明白了這句話的一個依證。

俗話説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這雖不一定正確,但卻能很好地證明這句話——人在一個平穩安逸的環境下就會產生一種惰性,就會認為這天下如此太平,我的生活如此美好,何需努力?這正如一艘船在順風順水的河流中飄蕩,任意東西。但這看似平靜的河流其實暗藏危險,水底下有着令人害怕的暗礁,有着複雜的水文環境,可謂危險重重,一個不小心船隻就會觸礁,最後沉眠於水底。這就是所謂的死於安樂吧。

但如若這個駕船的人始終處於一個緊張的壓迫狀態下,無時無刻不保持着清醒的頭腦,認真小心地駕駛着船隻的話,我想他就不會觸碰到平靜水面下的暗礁,就可以安全行駛到目的地,這不也正是生於憂患嗎?有時候向死而生更能顯示出人的偉大。

現在的我,又是否是生於憂患?又是否會死於安樂呢?

生於憂患,肯定是的。只不過並不是在性患之中生存,而是生活在憂患之中。可又會不會死於安樂呢?我不清楚。此時的我,只知道唯有努力,努力,再努力,使自己有能力在憂患之中生存下去。正如孟子所説的“死於安樂”,我認為是不可能會發生在我的身上。但也並不絕對,畢竟未來的事誰又有誰知道呢?

總之不要在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因為你若不努力,誰也給不了你想要的生活。我始終堅信着這句話。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作文 篇七

那麼,性格上的缺陷是如何形成的呢?

自然是一天天培養起來的。那麼再看看他的生活環境不也是憂患嗎?

為什麼孟子的主張在此卻不同了哪?

我認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應該有個限制範圍,那就是“學有所長”去幹真正適合自己的。

闖王自小躬耕隴畝,沒有在安樂時領導屬下的才能;再一方面,農民自小窮苦,難免會被安樂矇蔽了雙眼。因此被列入夥涉一夥。

王兆銘,自幼喜愛讀書,在理論方面自是很棒。但是,它對應着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太軟弱。為了掩飾他的軟弱,他必須先下手為強,但自己又沒有好辦法,只好走一步是一步。因此,在遇到困難時慌不擇路。

由此看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可以勉強説是對,也可以説是錯,但總起來,對大於錯。

因此,我們對這句話要寧可信其有,而不可信其無。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作文500字 篇八

翻開歷史的長卷,古老的氣息撲面而來,一個個無比強大的朝代掀起塵土衝我咆哮着,卻又帶着哀怨慢慢遠去。

遙想始皇當年,君臨天下,意氣風發,自比三皇五帝,以為萬世千秋都在掌握;修長城,建麗陵,阿房宮雄偉至及。可惜,秦朝二世即覆,阿房火數日不熄。

這不就是安樂的好處嗎?

孟子説:“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説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如此看來,自古英雄不都是多磨礪的嗎?周文王坐牢成《周易》,孔子仕途失意作《春秋》,屈原流放時創《離騷》,左丘失明後着《國語》,韓非子囚秦寫《説難》,司馬遷遭宮刑完《史記》。縱觀千古,有幾個偉人又不是“苦命人”?

於是,孟子又説:“故天將降大任於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而歐陽修所言“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莫不是這個道理?

人常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犯錯誤時)在內心受到困擾,思慮阻塞以後才能奮起;憔悴枯槁之色表現到臉色上,吟詠歎息之氣發於聲音,然後才被人瞭解。在國內如果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與之匹敵的鄰國和來自外國的禍患,(像這樣的)國家經常會滅亡。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作文 篇九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算是孟子思想中不可忽視的一條。這一條倫理是正確的,但是不夠準確。

生在海邊的人知道:珍珠是蚌等一些軟體動物體內發生病變或外界沙粒和微生物等進入貝殼而形成的。而對大多數人來講,珍珠只是一種裝飾品。兩種不同的人,兩種不同的結果。其實,大多數人説的不全面,他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過程,那就是血與肉的代價。

珍珠形變的環境可以説是憂患。因此“生於憂患”這是對的。

17世紀四五十年代,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位類似於陳勝的人物-----李自成。1944年春,闖王以為天下已定,大功告成。那些新官僚們早已把打江山時那種叱詫風雲的義氣、魂魄丟掉。李自成想當王侯,牛金星想當太平宰相,諸將夙夜想營造府邸。故而當清軍捲土重來時,李自成大敗,昔日的繁榮轉眼間化為烏有。

闖王的失敗,足以説明:死於安樂。

由此看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成立的。

但是,有時此結論不成立。

在同盟會成立後,孫中山領導的武裝起義多次失敗,革命道路重重困難,革命內部又分成了陶成章、張炳麟和孫中山兩派。這時,出現了一個政壇上不可忽視的人物—王兆銘。他毅然去刺殺攝政王載灃,所不幸的是汪兆銘被捕,在獄裏,寫下了『慷慨詩』:街石成痴絕,滄波萬里愁。孤飛終不倦,羞逐海浪浮。詫紫嫣紅色,從知渲染難。他時好花發,認取血痕斑。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留得心魂在,殘軀付劫灰。青磷光不滅,夜夜照燕台。“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更是成為革命青年者們傳頌的詩句。當時的他,確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悲壯情懷與堅定信心,也有“士為知己者死”的仗義。可是,又有誰會相信這就是汪精衞,一個愧儡政權的建立者呢?

那麼這樣看來還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嗎?

汪精衞的轉變是什麼原因?自然是其品質問題,亦是對當時環境沒有認識透徹,因此,這應是性格上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