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娛樂至死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1W

娛樂至死讀後感【精彩多篇】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一

一切都在向娛樂化靠攏,我們正義無反顧的投身其中,無法自拔。在復旦的圖書館,《娛樂至死》這本書一直處於借出的狀態,這表明尼爾波茲曼先生的著作依舊葆有足夠的生命力,孜孜不倦地傳播着他的思想和觀點,但這不是印刷時代的勝利,反而可能是對印刷時代終結的一種緬懷。

尼爾波茲曼先生在書中描繪了從印刷機到電報再到電視時代的變遷,他的憂慮也隨着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加深,似乎一切都在向娛樂化《本站·》靠攏,嚴肅話語語境喪失了生存的空間,公眾的思考和耐心也變成了奢侈品,萬千媒介像巫師一樣奪走了人們的想象力不同的主流媒介決定了不同的社會特徵,公眾的意識形態和參與方式也發生着鉅變。

這一切確確實實正在發生,並且愈演愈烈。可怕的是,尼爾波茲曼先生不會想到他大肆批判的電視已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互聯網時代到來了,我們正義無反顧的投身其中,無法自拔。

技術重構整個社會的秩序,媒介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無論是電視時代還是互聯網時代,甚至到下一個虛擬現實時代,我們已然清楚地認識到,技術是改革的第一動力,任何一項新的技術都可能顛覆我們的認知,繼而重構整個社會的秩序,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媒介只是我們獲取信息的一種手段罷了,它處於整個序列的前端,我們就誤以為媒介決定了我們的文化精神,這種看法我是不認同的。

媒介並不是問題的本質,它只是娛樂化的載體和表現形式,本質是人性中對娛樂的渴求和需要,所以我們會為電視時代、互聯網時代提供給我們的產品買單。

Facebook、人人網、微信等社交軟件的出現,顛覆了人與人、人與空間甚至人與過去之間的關係,重構了一種新型的社交網絡,泛在的娛樂化從形式到內容都比電視時代更加嚴重。

但是,不要忘了,公眾醉心的遠不止這些媒介,網上購物、電子遊戲、網劇等等,都是互聯網時代公眾所熱愛的活動,它們佔用我們的時間比電視高出了許多。這表明,尼爾波茲曼先生的觀點很有預見性,但缺少一定的準確性。人類總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慾望,向懶惰的妥協,就是向娛樂的過渡,媒介不是罪魁禍首,起殺心的是人而不是刀。娛樂產業的蓬勃發展使得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成為娛樂的附庸,這就像是市場經濟的勝利,公眾願意為其埋單,享受這種娛樂化所帶來的快感,寧願犧牲自由、思考、嚴肅、辯論等作者所提及的價值。電報沒有錯、電視沒有錯、聯網沒有錯,歸根到底技術沒有錯。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所以,我們不能將尼爾波茲曼先生批判的東西全部怪罪於媒介,它也只是在完成它的工作而已,那些創造娛樂產品的人也只是在完成他們的工作而已,並且做的不錯。值得警醒的是我們自己,是每一個媒介的接收者,我們自身的趨娛化是否讓我們失去了一些更加寶貴的東西?例如用鋼筆寫下的文字、例如一場嚴肅的辯論、例如一封深情款款的書信,或者一次沉靜的冥想。人類總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慾望,有人説懶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原因。

我們太懶了,很多事情不願意去做,新的發明就應運而生,為我們提供便利。我認為,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相較於之前的不便利,就是向娛樂的過渡,向懶惰的妥協。這種程度愈演愈烈,就證明人類正變着方兒地滿足人性的慾望。這是第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媒介不是罪魁禍首,電視、互聯網都沒有錯,起殺心的是人而不是刀。我們終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二

這本書是對20世紀後半葉美國文化中最重大變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術時代步入沒落,而電視時代蒸蒸日上;電視改變了公眾話語的內容和意義;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務領域的內容,都不可避免的被電視的表達方式重新定義。

書中勾畫了美國官員、新聞記者、律師、教育家等各色人等的電視形象,説明圖像給人類感官和思維帶來的影響。又通過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辯論、電視競選、教會佈道、學校教育等案例,揭示出這樣一個道理:娛樂使人不再思考。《娛樂至死》向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將毀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本書金句

雖然文化是語言的產物,但是每一種媒介都會對它進行再創造——從繪畫到象形符號,從字母到電視。

任何認識論都是某個媒介發展階段的認識論。

在信息的海洋裏,卻找不到一點兒有用的信息。

真理不能,也從來沒有,毫無修飾地存在。它必須穿着某種合適的外衣出現,否則就可能得不到承認,這也正説明了‘真理’是一種文化偏見。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三

讀完了尼爾·波茲曼的這本對於我們現在以電視為主的大眾傳媒時代人們失去了思考的批判與警示作品,不得不讓我反思電視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甚至讓人產生了一種對於享受所謂“娛樂”的後悔與恐懼感。是不是未來我們的發展真的會如同波茲曼在書中所説的那樣,“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娛樂至死”,應該説作者想要給我們傳達和表達的是這樣一種信息:如果沉浸在以電視為主的電子媒介中,慢慢地失去思考,那麼電視終將通過控制人們的時間、注意力和認知習慣而使人們失去印刷時代時所具有的品質。我們的文化終將“因為大笑過度而體力衰竭”。這是我們大家不想看到的。作者為了最終將這種不易察覺的文化傷害以及對人的思考,自我意識的剝奪進行徹底的、全面的揭示和強調,在本書中一步步地向我們解釋,舉例,比較,引用。作者先把媒介的本質以他的觀點向我們作了闡釋,“媒介即隱喻,媒介即認識論”,接着詳談了印刷時代下的美國的變化,涉及美國的宗教、政治、廣告及傳媒業等,述説了印刷時代下的書面文化帶來的優勢,促進人們的發展。再着,講述了電報的發明發展給傳統媒介帶來的影響,以及電視興起後以娛樂為主的娛樂業的發展帶來的後果。最後,着重講了以圖片形式、視覺角度的電視節目給我們思想、思維方式等帶來的影響,尤其是提出了教育的形式的變化,以電視節目為載體的娛樂形式成為了教育的趨勢主流帶來的問題。以各個領域在從印刷時代進入到電視時代的變化背景下為例,顯示出與以前的對比變化,引人思考。

這本書重點放在了媒介形式對於媒介所承載的內容的決定性影響的闡釋上。前部分講解了印刷機下的書面文字,後部分講解了電視機裏充斥的圖片與音樂。媒介所承載的內容若想通過特定的媒介來得到傳播,那麼必須要符合該特定媒介的特性和本質要求。就好像河道里流的是液體而不是氣體,媒介形式就是河道,媒介承載的內容就是液體。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電視需要的是圖片,傳播的是視覺,需要人們來看,而印刷時代則是以書面文字為載體,需要人們來閲讀,而不是看電視的“看”。

可是,以電視為主的電子傳媒時代,它究竟有什麼不妥呢?電視實質上是電報與攝影的延伸。在電報創造信息的時代,“人們失去了行動的能力”,人們對於這種信息無能為力,或是無關緊要,沒有必要採取行動。比如某些國際事件,雖然看起來是很有重要性的,但是對於我們又有什麼相關呢?它只是告知我們發生了什麼,但是我們卻無法做什麼,事件發生地與我們所處的地方的距離增加了信息的“無關性”。攝影也差不多,只是“像電報一樣,照片把世界再現為一系列支離破碎的事件”。電視,是“一種媒介”,而不是“一種技術”,“電視展示給觀眾的主題雖多,卻不需要我們動一點腦筋”,“電視把娛樂本身變成了表現一切經歷的形式”,“所有的內容都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這就是電視給我們帶來的,並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以電視的形式表現出來,正如作者在本書中舉的例子,宗教傳教士若將傳教搬上舞台,製作電視節目,那麼他傳佈道義的初衷就變了,凡是以電視節目為形式的內容,終將以最大限度吸引觀眾為最高目標。“並不是所有的話語形式都能夠從一種媒介轉換成另一種媒介的”。

談及電視的廣泛普及,不得不談電視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正是由於電視的廣泛普及,它的影響之巨大是其他媒介所不能比及的。我想,主要是電視給我們帶

來了最大限度的娛樂與精神享受。的確,電視節目的多樣性和豐富的表現形式給我們的精神生活帶來了刺激與滿足,現在的我們不僅僅滿足於以往書本上的描繪與刻畫,還不斷追求視覺上的新鮮,形象的美感和好奇感。於是,我們就逐漸進入了所謂的讀圖時代。現在的人們更傾向於讀圖,而不是全覽白紙黑字。圖片確是對世界的展現,但卻把我們的世界分割成一張張毫無聯繫,前後不相連接的片段。電視帶來了豐盛的視覺感官享受,更重要的是給我們植入了娛樂的細胞,況且把這種思維觀念稱作為細胞,是因為我認為娛樂性終將在我們這樣物質慾望不斷膨脹的特定的社會背景下成為我們所追求的第一精神需求。並不是説娛樂本身不好,讀完這本書,我卻對娛樂產生了一絲反感與思考。娛樂是能夠給我們帶來精神愉悦,緩解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所承受的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但是娛樂過了度就恰得其反了。

當前的趨勢,全國都興起了一股娛樂潮,凡事都以娛樂為目的。首先在我們的電視節目中就可以看出這種趨勢。不管是已經紅了10年多的《快樂大本營》,還是《天天向上》,以及今年走紅的《非誠勿擾》,這些欄目都是以娛樂大眾為目的。當然,作為娛樂節目,娛樂大眾,吸引收視率本身就是其原則,但是我們應當思考這樣的模式,這樣的傳媒效應帶來的社會影響和對大眾長期進行而終將形成的心理暗示——一切以娛樂為準。電視,電視節目以其獨有的魅力,一步步將我們這些受眾變成了一個個不加思考,不加分析,不持批判主義的盲從者,順留者。這種影響還波及到受眾的現實生活,而非僅僅侷限於受眾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上。何以見得?娛樂的時代,浮躁的時代,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傾向於追求過度的娛樂與快樂,不僅僅娛樂自己,還要嘗試娛樂他人,甚至達到迅速躥紅的目的。這就是為什麼眾多博客,眾多視頻網站頻頻出現所謂惡搞內容,甚至涉

及暴力、兇殺、色情內容的思想根源和動機,其實這也是社會上出現的網絡亞文化現象的原因。人們為什麼會關注“春哥”、“曾哥”、“犀利哥”、“鳳姐”這些網絡“熱點”?無非就是娛樂本身的影響所致。

電視確實讓我們暫時忘記了思考,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我們需要糾正,只要是在意識層面持有批判和懷疑的態度,並不是屏幕上所展現的都是真實的,正確的,可信的,有用的,我們還是需要以自己的思維方式,抬眼觀望,有區別地對待電視節目和電視給我們所呈現的內容。電視節目娛樂性過重的問題,其實不是節目制編人們的錯,而是電視這個媒介本身所具有的無法避免的缺陷。電視媒介,以傳播新鮮,視覺刺激,動態的內容,不允許電視節目制編人以傳統的書面形式傳播信息。

總之,在電視媒介給我們帶來巨大沖擊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冷靜,否則危險就將來臨。正如作者在書中舉例談及宗教與電視節目的問題,“真正的危險不在於宗教已經成為電視節目的內容,而在於電視節目可能成為宗教的內容”。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四

《娛樂至死》是我讀的尼爾波茲曼的第二部作品,上一部是《童年的消逝》。兩部作品都旗幟鮮明地對電子媒介(尤其是電視)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尖鋭的批評。作者大力宣揚印刷媒介將人類帶入理性、文明的時代,而電子媒介儘管在技術上取得了更大的進步,但給予人們更多的是享受、娛樂,使人們逐漸喪失了思考的能力。正如赫胥黎在《美麗新世界》中所言,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幾十年過去了,尼爾波茲曼的預言發展如何呢?《娛樂至死》《童年的消逝》想告訴讀者的是赫胥黎的預言,即毀掉我們的是我們所熱愛的東西,而非奧威爾的預言,即極權壓迫。(時間有限,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未讀),為此我特地讀了下喬治奧威爾的《1984》和《動物農場》,即另外一種預言。讀罷,冒一身冷汗。儘管中國現在民主法治逐漸步入軌道,奧威爾的預言似乎與我們再無瓜葛。但是,回頭看看歷史,斯大林時代的蘇聯、納粹時代的德國與毛澤東時代的中國極其吻合的展現了奧威爾筆下的世界;放眼當下世界,剛剛垮台的卡扎菲政權、持續遭受軍政府統治的緬甸、屢屢挑釁國際法而不知悔改的北朝鮮等均經歷過或正在水深火熱的極權壓迫。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波茲曼筆下的美國,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持續享受着相對自由的政治、高度發達的經濟與科技、繁榮的文化所帶來的種種福利。新中國成立到現在,中國似乎從奧威爾的筆下一步步走到了波茲曼的筆下,改革開放是轉折點,儘管隨之而來一些先前沒有的問題,如貧富差距等,但瑕不掩瑜,即問題掩蓋不了歷史的巨輪向前推進產生的輝煌,最終也不會阻擋歷史前進的腳步。

波茲曼認為電視的娛樂性會把人類從理性的公民變成不再思考的傻瓜,他顯然嚴重低估了受眾的智商和情商。即使電視如波茲曼所説,“所有的內容都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此種情況下娛樂是僅僅是手段,而手段可以大於內容對觀眾產生影響力。由此看出,波茲曼是“魔彈論”的忠實信徒和發揚者,他忠實的相信電視以娛樂手段作用於觀眾的強大力量,並且不限內容,只須有一種娛樂手段就能產生出槍彈射入身體的效果。要達到波茲曼所説的效果,觀眾應該做到以下幾點:電視成為唯一接觸外界事物的媒介;電視説什麼就信什麼;只看電視而不再進行人際溝通;分不清電視裏的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界限等。顯然,電視環境下長大成人的美國人依然有眾多好手考上哈佛、耶魯、哥倫比亞等名校,而且他們取得的成就絲毫不比前人(即生活在電子媒體出現前的人)差。

由此可見,電視沒有阻止精英的輝煌。 波茲曼號稱印刷時代的人多麼具有理性的光輝、思辨的能力,但史上種種喪失理性的羣體暴力事件均出現在印刷時代或以印刷為主的時代,法國大革命、德國法西斯、文革等,電視的流行是人們變得不再思索、感情用事,但卻再無此類破壞巨大的事件。當然這其間的主要差別並不在於印刷和電子的差異導致,我在這裏只是想説明電視也好,報紙也好,均是一種媒介,對人的思想、行為並不起關鍵的支配作用。技術是為人服務的,有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技術,而非有什麼樣的技術就有什麼樣的人。“每種技術都有自己的議程,都是等待被揭示的一種隱喻”,我同意技術存在隱喻,但揭示隱喻的是人,而且人在隱喻起作用的過程中扮演決定性角色。所以,比起尼爾波茲曼,“魔彈論”觀點的代表者誇大其詞的能力顯然略遜一籌。

人有追求快樂的權利,而人活着的最終目的也無非就是不斷追求更大的快樂。同時,人與人之間又是差異化的,即對快樂各有各的定義和理解。政客爭權,商人逐利,學者求真,都是對快樂的嚮往。對於平民百姓來説,衣食無憂、家庭和睦已經是莫大的幸福,他們對於政治常常不抱太大興趣。波茲曼認為電視將政治娛樂化,一個選民同時又是電視觀眾的話,恐怕很難做出理性的選擇,只能浪費手中的選票,最終喪失政治話語權。按照波茲曼的觀點,如果選民不是一個電視觀眾,而是一個崇尚閲讀的人,他必將在選舉中做出理性的選擇,選出合適的公職人員。我完全同意比起視聽元素文字有助於培養理性思維的觀點,但是這一點在政治上不靈。人類歷史發展表明,精英統治平民、平民有所制約是目前最為合理、有利的政權組織形式,如果二者角色對調,往往引起軒然大波和社會不安。相比較,精英是理智的,平民在這方面較為欠缺,如果平民通過學習開始變得理智,那他會逐漸向精英階層流動,或者推翻現有的精英階層,自己掌權。學習是要付出代價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而廣大平民並不具備這樣的特質,而他們也沒有必要具備。因此,波茲曼無需為他們擔心,政治是複雜的遊戲,平民多是看客,而看客只需帶着眼睛和好心情就行。尼爾波茲曼擔心的是統治階級以以娛樂麻痺民眾,這樣的擔心有一定道理,但比起歷史,如今可以娛樂政治是社會開放和民主風氣的表現,是歷史的進步。文明不是一步到位的,循序漸進才有章可循。

在看書的過程中,還有一些不敢苟同的觀點,如對麥克盧漢的盲信,電視“信息—行動比”極低,電視取代教室的功能等。有趣的是,對於一些作者引用的觀點,我卻極為推崇。西塞羅説過,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們擺脱現實的奴役,而現在的年輕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為了適應現實而改變自己。中國小教育不用再説,一切為了分數。高校的學生不再苦惱於分數,但畢業時找工作、考研的種種心態和動作極其吻合了西塞羅的説法。約翰杜威在《經驗和教育》中寫道,“也許人們對於教育最大的錯誤認識是,一個人學會的只有他當時正在學習的東西。其實,伴隨學習的過程形成持久的態度也許比拼寫課或地理歷史課更為重要。因為這些態度才是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的東西。”這個觀點主要是有感於自己的考研過程和過年回家遇見剛上國小一年級的小侄子貪玩、不愛學習。一段時間積極努力的自主學習,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受益終身。如果小孩從小就缺乏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將來恐怕很難在學業上走得更遠。在中學時代,所謂“差生”不如“優等生”的地方不在於國小那點皮毛知識,而在於多年來養成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它們影響的不僅僅是中學,有可能是一生。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五

最近時間有點少,更多花在了學習上,還有一大方面花在了自己精神內耗。總是自己和自己作對,儘管很多次提醒自己看問題不要老是從讓自己不開心的角度看,但是還是會出現這種狀況。心情有不太好的時候,我也不太希望把這些情緒傳遞給別人,加上考研這些事情,有的時候會覺得壓力有點大,我想做到最好,所以可能就有很多的困難吧,希望自己可以一步步慢慢克服困難。

很開心,這又是今年讀完的一本書。開始奔着書名來的,覺得《娛樂至死》很cool,讀完了,覺得真的很大受啟發,書中抨擊了電視帶給我們的影響,因為電視,人們變得不再願意去思考。看完了非常理解這本書在諸多文學著作中屹立到現在,而且每年都會吸引很多的人去閲讀它,大受其益!更多的時候這本書提醒我們不能摒棄思考,因為現在社會的環境驅使,以及文化所致,電視大多數都是畫面,影像,大家缺少了很多的思考。只是看,圖個開心就好了。一想到這裏,就想到我看的《易經》裏面説的一句話 嗜慾深者天機淺,嗜慾淺者天機深 (意思就是説過度沉迷於感官享受的人沒有大智慧,反而不那麼在乎感官享受的人有大智慧)這句話想要真正理解還需要很多很多的經歷。希望在今後的日子,自己要嚴格要求自己。要多思考,多加油。

期待期待下一本的書《人間值得》。這本書説的是一個90歲仍未退休的心理醫生對我們説的一些話。我覺得看完這本,可能對自己的壓力沒那麼大,當然也不一定,還沒開始讀,同樣也可能帶給我一些驚喜。希望自己可以從中思考。

結尾就用書封面的一句話送給你我吧

“未來歲月漫長,依舊值得期待”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六

令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

這是一本寫給電視時代的圖書,但是其所藴含的道理與關懷在網絡時代也毫不過時。每天,我們打開電視機,打開電腦,那些花邊新聞如洪水般湧入,即使是嚴肅的新聞,也多配以噱頭的標題和血腥的圖片,或乾脆用戲説的形式。久而久之,我們習慣了用眼睛來消化所得,我們的感官感受更甚於我們頭腦的追求,而電視這些媒體終將通過控制人們的時間、注意力和認知習慣而使人們失去印刷時代時所具有的品質。我們的文化終將因為大笑過度而體力衰竭。這是我們大家不想看到的,作者為了把這種不易察覺的文化傷害以及對人自我意識的徹底剝奪表達出來,在本書中一步步地向我們解釋、舉例、引用。

作者一直強調一個觀點“媒介即信息”。他認為,深入一種文化的最有效途徑是瞭解這種文化中用於會話的工具。把握了傳播的把柄,就會把握傳播信息的主動權。在書裏,波茲曼又有一種更為深入的認識——媒介即隱喻,用一種隱蔽但有力的暗示來定義現實世界。而媒介的獨特之處在於,雖然它指導着我們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這種介入卻往往不為人所注意。因此,媒介就好比是一劑精神,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對其產生依賴,當完全上癮後,你明知痛苦與自由的喪失,但卻無法採取任何措施進行補救,因為這劑毒藥已經深入你的靈魂和骨髓了。

波茲曼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他説“我們並不一定是為了看時間而去看錶”因為“有部分人只是好奇於表示時間的方式”。當傳媒的作用不僅僅是實用,而只是滿足當代人浮躁的社會心理與挑剔的口味,那麼娛樂業就應運而生了。在印刷時代,印刷品的出版與讀者意見的反饋是有時間差的。因此,當我們發現只有報紙與雜誌才能達到承載海量信息的功能時,一定程度上變成了讀者去適應印刷品的品味乃至排版要求。這時就需要人們思考,選擇汲取知識,所以在純印刷年代,娛樂對於傳媒的影響很小。

但是,電視時代的到來,宣佈了“娛樂”概念的洶湧澎湃也同時到來。電視作為一種新媒體,具有反饋快、形式多、內容大等特點,因此對於觀眾口味的轉變,電視製作部門往往能獲得第一手資料,這除了與信息時代到來有關外,與一個重要指標也是息息相關的。

我們都知道,評價一個電視節目是否受歡迎的指標就是收視率,你只需動動鼠標,就可以知道你的以及其他競爭對手的節目在羣眾中的被認可程度。所以這説明了為什麼每當一檔節目走紅後,會有無數的跟風者一擁而上,如《非誠勿擾》《中國達人秀》。

而賺取足夠的收視率又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廣告收入的增長。電視台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那些形形色色的廣告,我們常常聽説什麼格萊美、《中國好聲音》拍出破紀錄天價廣告費。這樣一來就可以理解電視台為什麼那麼熱衷於追求收視率了,雖然收視率本身並不會賺錢,但是它會帶來源源不斷的經濟收入。所以當經濟命脈也變得商業化時,節目的商業化也不可避免,為了滿足社會浮躁心理帶來的對快餐文化的渴求,電視節目愈來愈往戲説、炒作等方面發展。比如看《非誠勿擾》,看《快樂大本營》,我們張大嘴巴肆元忌憚地笑,但是等節目結束,我們往往是捧着有些痠痛的面頰,然後頭腦空空地再次投入生活鬥爭的苦海之中。

如果只是普通老百姓對娛樂文化有瘋狂的追求,這可以理解。可是,當一個社會的精英階層也傾向於用娛樂化的方式來表達自己觀點時,我只能用瘋狂二字來表達我內心的感受了。

某次競選失敗,氣急敗壞的尼克松拒絕檢討自己,反倒跟自己的化粧師大發脾氣,一口咬定該次失手,原因全在於化粧師蓄意破壞……如你所知,這樣的茶餘飯後的笑點其含義已經和八卦沒有什麼太大區別了。至少,它讓我們在聽説當下任何一位政客在如火如荼的競選熱浪中亦不忘為自己特聘“笑話”參謀這樣的新聞時,不再驚詫……“政治”正演變為一種娛樂——儘管劉曉慶的臉、周杰倫的女友等其實無關政治。

但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裏,一切都可以成為可能。記住,這不僅僅是玩文字搭配的遊戲,是我們的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在消費年代裏都心甘情願地成為了娛樂的附庸。

如果以上我所説的還讓你覺得將信將疑,那麼我來舉一個你肯定熟悉的例子:一直都很受歡迎的讓學術與明星聯姻的電視節目《百家講壇》。固然,用電視做文化普及很好,很不錯。但是一旦需要與電視的表現形式相適應,就會慢慢偏離我們初始設定的目標。以《百家講壇》為例,它的確讓我們記住了于丹,記住了錢文忠,他們或許風格迥異,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戲説形式:戲説三國,戲説明史,戲説紅樓以至戲説《弟子規》。箇中引起的爭議,我想大家應該知道很多了。當學術成為了“戲術”,當一個社會的學者和知識分子,也開始向娛樂獻媚,我想這隻能引用孔老夫子的一句話來抒發我的心痛:觚不觚,觚哉!觚哉!

柏拉圖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洞穴理論。他説人類一直被困在一個洞穴中,只能看見被火光投射在牆上的影子,便執着地以為這些影子就是一切。現代人類也處在一個大洞穴中,只不過這些洞穴是由強大的傳媒、信息網絡構建的,我們只有擁有一件現代的電子產品,才能保證自己還活着,保證娛樂還存在着。在這種可憐的依賴感中,我們還能找到心中最初的童話嗎?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七

遊戲人生,娛樂至死,但凡戲霸,必在旁枝末節上糾纏不清,大戲霸袁世清聽戲看戲,還愛給角兒説戲,往椅子上一坐指鼻子教訓楚霸王,別人的霸王都走六步,你怎麼走了四步,六步四步,説破天差不過一米,短了省力,長了也不能就飯吃,但在內行看來,六步有六步的端重,四步有四步的輕佻,一來一去,整個楚霸王的性格就躍然台上,兩步雖短,邁開來卻兩種人生。

我不是戲霸,只能跟着看個熱鬧,但要説戲迷,我也有份,因為談起暴雪談起黑島我也能做到如數家珍,當然這個戲不是京戲,而是遊戲,過去的老人兒聽戲看戲,現在的人玩遊戲,戲這個東西,不管冷不管餓的,就是個消遣,不登大雅之堂,但當下這世道今非昔比,温飽早就不成問題,過去隨便就分得清破衣麻布細軟綢緞,粗茶淡飯玉盤珍饈,人五人六一目瞭然,現在卻是地攤衫做出國際水準,燕窩還是窩頭都在肚子裏裝着,拉出來都一個屎樣,都説長相是標籤,可被這美容時尚整的,走大街上人跟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一串串流光水滑,大街上你喊美女保準十人有九人回頭,剩下一個還是純爺們,想做個人口普查,都不知道眼前的這位大姐剛才查過沒有。

於是,這年頭若想了解人與人的不同,消遣方式反就成了差異的重點,要拿遊戲品種給人分類,分出來的準比國籍民族還靠譜,別看上班上學人都呆頭呆腦跟木偶似的,一捱到下班放學,四面八方撒歡往外跑,有錢的去洗浴KTV玩別人,沒錢的貓被窩裏玩自己,這邊寓教於樂的,那邊自娛自樂的,就單説這電腦遊戲吧,有玩網遊的,有玩單機的,有用遊戲賺錢的,有玩遊戲賠破產的,同樣是玩,卻玩出了五花三層七葷八素,同樣是人,卻分出個車炮馬卒三六九等。 見過的遊戲多了,不敢説戲迷戲霸,好歹也能算個玩家,過去總有些一起玩遊戲的朋友,待到週末節假,三五成羣聚到網吧,揮手鼠標猛點,抬頭炮火齊鳴,時而青筋暴起汗流雨下,時而大呼小叫捧腹爆笑,豈不快哉。近來遊戲玩得少了,同玩遊戲的朋友也常抓不着影,本以為緣於柴米油鹽成長的煩惱,好不容易逮着一個,上來就問我個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種菜不?我呆若木雞,他見我兩眼發直反應遲緩,又問我,停車不?我轉身想逃,他見我支支吾吾欲言左右,再問我,開心不?一問三不知,直問得我精神崩潰,搖頭翁般反覆搖頭,叫朋友掂出了我的斤兩,道不同不相為謀,彼此無言以對,遂分道揚鑣各奔東西。 開心網的第一條規則是,必須談論開心網,如你所知,第二條也是這個。本來半生不熟的人見面不大容易聊開,聊多了失言,聊少了冷漠,常常三言兩語就直接大眼瞪小眼,自從有了開心網,就像有了組織,上來一句暗號,種菜不,同道中人必定兩眼放光,聊成一團,誰偷了誰家人蔘果,誰拐走了誰家小象,嘁嘁喳喳可遇上了知音,你要對句寶塔鎮河妖,立馬出局,土匪跑這兒來湊什麼熱鬧。

不光是開心網,還有QQ遊戲,校內,大多休閒遊戲走的都是這路子,玩的人多了,範圍就廣了,再説這玩意還是實名制,天南海北跟你有點過往的人都能把你找着,跟傳銷似的,別説同學同事,親戚朋友,就連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能順藤摸瓜偷到你地界來,劉德華要玩這個都能加你做好友,簡直成了無往不利的交際法寶,這可樂壞了紅男綠女們,找不着對象的,還惦記夢中情人的,缺乏父愛的,童年陰影的,缺心眼的,從條條大路奔向開心網,雞鳴狗盜,各得其所,本來你的交往圈子這麼大(參見白紙上的黑點),現在突然變成了這麼大(參見馬桶蓋),這年頭只要東西一大就能叫人興奮,別管是你種的菜,是交往圈子,是胸圍,還是那啥。

開心網的第三條規則是,偷你所認識的任何人,不然你永遠發不了財。專心種地的人總會被偷個血本無歸,守着偷盜的人總賺得盆盈缽滿,我並不是説這玩意倡導了一種不良的價值導向,就是個遊戲,但你三更半夜不睡覺熬得兩眼跟紅燈記似的,就等着誰家菜園豐收誰家畜生產仔,然後去偷上一圈,睡覺都能美得淌哈喇子,這就有點過了,耽誤事不説,就被這麼個破遊戲牽着絆着,跟跟拴上條繩似的寢食難安,恨不得上廁所都得搬着手提看着顧着,丟不丟人,傻不傻,聽我有個朋友説,他同事一個年過半百的老教授也玩這個,每天上課故意遲到幾分鐘,就為了偷班裏女生的菜,偷不着還好,偷到了興奮得嗷嗷一嗓子能嚇死幾個,有被偷的女生在網上跟他撒嬌,他就更嗨了,滿臉漲紅,氣喘吁吁,荷爾蒙順嘴角淌下來,跟偷着個黃花大閨女感覺差不多。見過各種上癮的,但都比不上這個上癮不靠譜。

開心網的第四條規則是,有錢在這裏同樣重要。如果你在辦公室裏突然聽見某人説他住進了根本買不起的房子,或者有了這輩子也別想的車,千萬別以為他中彩票了,也別打電話報警,不用説,肯定又是個開心痴迷者,忘吃藥了。我見過玩這東西一大款,現實中窮得叮咣響,月供房貸,下養家小,靠着沒日沒夜守着停車偷菜,終於手頭積攢了幾套別墅,幾隊名車,畢竟是苦出身,富了也不忘慈善,今天贈別人一輛雅閣,明天贈套房子,網上人皆以大哥相稱,每天排着隊的人要去偷他,偷一次頂十次。我想説的是,遊戲雖然不至於拔高到影響國計民生的程度,但全民開心,卻是一個時代民眾心理和價值取向的完美體現,全民以偷為榮,以窮為恥,偷到不被抓到是本事,偷不到的自認倒黴,掉塊饅頭大家偷,手快有手慢無,本分掙錢老無所依,人人都想另闢蹊徑,偷錢得手為富豪,偷人得手為情聖,欺窮不欺賊,笑貧不笑娼,現實這樣也就罷了,流行個遊戲竟是虛擬現實,上天入地,簡直想逃都沒處逃。

最後我還要説,到底什麼是遊戲,有人説遊戲嘛,不就是玩嘛。小時候拍洋畫,上面印着關公秦瓊,彈玻璃球,地上劃有黃河刀坑,騎馬打仗,上轎娶親,長大後玩仙劍,玩星際,玩反恐,有人扮俠客,有人扮將軍,有人扮警有人扮匪,炮火紛飛,快意恩仇,遊戲是戰爭,是江湖,是探索,是愁腸,是和平年代的元帥夢,是浮躁時代的孟婆湯,歸根結底,遊戲是什麼?遊戲就是一個民族的想象力啊,想象力延伸到哪裏,未來的終點就在哪裏,而當一個民族最受歡迎的遊戲竟然是現實的翻版,種地,偷菜,停車,買房,理想與現實完全重合,想象力一頭扎進腳下黃土,就地終結,那麼放眼望去,單向度的人漫山遍野,娛樂至死,當人人低頭看腳下的路,有幾人仰望頭頂燦爛的繁星。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八

全書基於一個假設。“媒介即隱喻”,大體意思是,媒介是指向月亮的手指。我們藉此來認識月亮,手指的特徵影響着我們對月亮的認知。主流媒介的特性會影響我們認識問題與傳播思想的方式。作者回顧了之前的幾個時代,認為為我們提供純粹的娛樂是電視最大的好處,它最糟糕的用處是它企圖涉足嚴肅的話語模式--新聞、政治、科學、教育、商業和宗教--然後給它們換上娛樂的包裝。簡單的來説,人類的媒介經過了這樣的變化——書籍、電報、電視、網絡。在不同的階段,媒介具有不同的特徵,導致在各自的階段,話語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在文字印刷的時代,媒介的特點如馬克思所説,是“排除和選擇某些類型的內容”,作者用理性邏輯的表達內容,讀者批判性的接受內容,衍生的演講術嚴肅的研討內容。這些也即當時的話語模式。這個環境很適合嚴肅話語模式,這個媒介即通過文字,直到現在,也仍然是我們傳達或解決嚴肅話題的主要方式。

隨着信息傳播範圍的變廣和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已經開始出現了信息過剩的問題。表現在我們接受着大量的與自己毫無關係的信息,這些信息是缺乏語境的。想象自己那時,通過電報得知在遙遠的英國發生了一起兇殺案,這個訊息是蒼白的,他不會讓你真正的獲得什麼。但很快情況發生了變化,隨着攝像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以在看到這則消息的時候,看到現場的照片。圖像和文字互相提供着偽語境,這使得作為一個整體彼此都有了意義。人們有了獲得感,但説到底,還是沒有獲得什麼。

電視是作者重點評判的對象。有着組成更復雜組成部分偽語境的電視(音像影字),自然具有上述報紙的特質;同時電視具有非常鮮明的泛娛樂化。簡單的來説,但我們嘗試用電視去表達一些嚴肅的話題,我們會用娛樂的方式呈現出來。受眾更是喪失了思考能力。拿新聞來説,“好,那麼”這些的句式使得信息喪失了連續性。我們是抱着娛樂的心理看待電視上的新聞的,這不是説我們幸災樂禍,而是我們欠缺了對事件的思考,沉浸在新聞畫面帶來的衝擊和內心一時的感受中。在“好,那麼”的形式下,也是不允許我們有時間思考的。但久而久之,我們就喪失了思考的能力。

“怎麼處理過剩的信息,怎麼去探討嚴肅的話題。這是任何時候都應該思考的問題。現在已經到了網絡時代,網絡已經成了我們的主要的媒介。

網絡時代,資訊具有更強的失效性、流通性,足不出户我們就可以獲得千里之外的訊息,通過視頻圖片文字感受這些事件。但還是那個問題,這些訊息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我們感受到的關於事件的各個元素互作偽語境,讓我們有了種獲得感。這種獲得感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又該如何在網絡時代去篩選對我們有意義的信息呢?拿微博來説,對於熱點的社會事件,有理性分析的真知灼見,但其實更多的是無異議的網絡謾罵和打諢。相較與電視來説,網絡讓受眾參與到了嚴肅話題的討論上來,但嚴肅話題娛樂化並沒有根本性的改善,畢竟網絡仍保留着非連續性和偽語境訊息的特徵。

但相對於電視,網絡有很強的可塑性。在網絡時代,我們可以形成碎片化的訊息平台,也可以有嚴肅話題的探討平台(以前的知乎和豆瓣)。這些平台有復古的意味,在這些平台上,我們似乎回到了那個著書立傳的年代。

我們可以在網絡上嘗試不同類型的平台。我覺得一定能找到一種適合嚴肅話題討論還能利用互聯網便利的平台。可問題在於,相比這些平台,娛樂化的平台更具有吸引力,也更符合這個時代的特徵。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九

“在這裏,一切公眾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尼爾·波茲曼

當人們密切關注奧威爾關於1984年的預言沒有成為現實的時候,在歡笑與興奮的背後,人們忽略了赫胥黎的關於人類社會更為恐懼的預言,他説人們是由於享樂失去了自由,我們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很多人會對這樣的宣判不以為然,因為大多數人感到現在的我們是幸福的,生活是很迅捷與便利的,我們可以坐在家裏遨遊世界,我們的大腦可以更快地被四面八方的消息填充,我們可以實現“坐一隅而觀天下”的絕妙優勢。然而,我們都不知道,正是這汪洋如海的信息,我們會變得被動和自私。

今天,我們坐在這裏,必須感謝尼爾·波茲曼——這位偉大的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是這樣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甘於將自己多年來的研究經驗精華着書成冊,他用自己謙虛的智慧試圖警醒我們,我們的投入與沉浸已經超乎了本該有的限度。

馬歇爾·麥克盧漢有一句著名的話語:“媒介即信息。”他認為,深入一種文化的最有效途徑是瞭解這種文化中用於會話的工具。把握了傳播的把柄,就會把握傳播信息的主動權。不過,波茲曼有着更為深入的認識——媒介即隱喻,用一種隱蔽但有力的暗示來定義現實世界。媒介的獨特之處在於,雖然它指導者我們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這種介入卻往往不為人所注意。可以毫不誇張的説,媒介更像是一種慢性毒藥,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對其產生依賴,當完全上癮後,你明知痛苦與自由的喪失,但卻無法採取任何措施進行補救,因為它已深入你的靈魂和骨髓。

在環保觀念蔓延的社會裏,或許有人對過多的紙張性產品的出現不屑一顧,高打着“節約資源”的口號將目光投向更多的電視與網絡媒介。印刷機生產的垃圾可以讓大峽谷滿的溢出來,電視產生的垃圾無足輕重。不過,我現在必須做一下觀念的調整,從客觀上,我們看到了印刷機排放的垃圾,更可悲的是,我們正在經歷着思想和靈魂的垃圾污染與侵蝕。從這一點上,我們應該多多借鑑以前的社會形態模式,印刷統治下的美國所造就的印刷統治下的思想是多麼的富有時代造就力和認識力。路易斯·芒福德寫道:“印刷書籍比任何其他方式都更有效地把人們從現時現地的統治中解放出來……鉛字比實際發生的事實更有威力……存在就是存在於鉛字之中:其他的一切都將漸漸地成為虛無。所謂學習就是書本的學習。”這是一個閲讀蔚然成風的時代。所以,18世紀中期,報紙數量大增,詹姆士·富蘭克林也在《紐約時報》上慶祝自己和其他報紙的成功:這是事實,報紙是知識的源泉,是現代人每一次對話的靈感來源。所以,聆聽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辯論時,聽眾可以津津有味地聽取7個小時而不露厭煩之色,他們的演講充滿着濃郁的書卷氣,那種強烈的共鳴感使人們看到用耳朵加工複雜的信息產生令人歎服的力量。

當信息發展到用電視和網絡進行傳播時,我們更多的是在追求什麼?緊跟時代的步伐,我們被流行語佔據。張柏芝、周迅等一線明星的照片出現在陰間結婚證上,她們被“冥婚”了;一位激進的言論者韓寒因為發表過多的被政府認為不當之辭,博客文章幾番被“和諧”;還有人被審判……所以,我也緊跟時代這樣説,信息的浪潮中,我們真真正正地被“娛樂”了。

波茲曼談論到的娛樂媒介都是以電視作為依託的,因為在他生活的那個年代網絡並沒有像電視成為如此普及的事物。但是,這兩者的信息傳播都是相通的,電視的隱性娛樂化存在也是網絡的一種折射。

塔夫脱,美國第27屆總統,體重200磅,滿臉贅肉,或許他應慶幸自己生長在那個年代而成為領導人。如果是現在,他若能成為總統簡直是“天方夜譚”。因為更多的人關注的會是那些體型勻稱,富有魅力的傢伙。

現在,即使是最優秀的政治家也要在提高自己的演講水平時更醉心於表現自己的最佳形象,誰不想讓自己的形象好一點呢?如果不想讓自己的形象討人喜歡,那他一定有問題。但是,電視和網絡的存在的確損壞了“形象”的名聲,因為在上面,政治家們給觀眾的並不主要是自己的形象,而是觀眾想要的形象。我們生活的時代裏,“政治知識”意味着圖像而不是文字,可想而知,當政治這樣嚴肅而理性的東西都要極力去跟圖像、臉面掛鈎時,其他的非嚴肅內容得去尋找多麼荒誕的形式來娛樂我們的觀念。

於是,當《新聞聯播》節目依舊以它每年不變的呆板模式出現時,很多人會在晚上7:00的時候避開CCTV—1頻道轉去看CCTV—3的《動物世界》或是看齊魯電視台的電視連續劇;當各地都在爭奪收視率的時候,更多的娛樂節目紛紛出台,主持人東一拉西一扯,南轅北轍的話好像説的句句是味,誰的造型雷人,誰更能吸引眼球。再者,一堆堆的娛樂節目層出不窮,可是最後歸類,換湯不換藥的東西,有時候覺得那些人也真是辛苦,想要娛樂他人先要踏踏實實、徹徹底底地娛樂掉自己。

有時候,網路和電視是同步的,有時候網絡的信息比電視更具有靈活性,鼠標輕輕一點隨處就是鏈接,我們無法去過濾,因為被吸引,所以被埋沒。就這樣,我們坐在了這些高信息流量的器材面前,任憑他們呼嚕呼嚕地將東西傾倒給我們的大腦,我們看到了娛樂,感到好笑。那就笑吧,笑聲中,頭腦就被沖刷了,變得麻木了。

我們更關注赫胥黎的警告,當文化成為一種滑稽戲後,我們就會面臨着文化精神的枯萎,或許有一天我們面臨的是笑容這個無形的殺手給我們造就的死亡案例。人們偶爾會感到痛苦,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今天,我們在這裏,還是要再次感謝波茲曼這位老人留給我們的一卷精神財富,當我們在察覺即將成為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時,就該多找個途徑去塑造我們這個物種的本來應有的高等面目,我們應是媒介的主宰,而不是讓媒介主宰我們。

《娛樂至死》讀後感 篇十

第一部分的從字母、語言到印刷術到電報、攝影術到電視,即媒介逐漸走向娛樂化;再通過第二部分描寫電視將娛樂滲透到新聞、宗教、政治、教育等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來表達他的一個觀點:娛樂的破壞力強大到可以毀滅一個人、一個民族、一種文化、一個國家,能夠毀滅我們的不是我們所憎惡的而恰恰是我們所熱愛的。我也喜歡娛樂文化,因為在這個社會中完全摒棄娛樂似乎是天方夜譚,但是我卻也愛印刷媒介,相比於火爆的電子書、電子雜誌,我更喜歡紙質書和紙質雜誌,也就是波茲曼所説的鉛字。

他在書中也擺出了一個事實:“印刷文字或者建立在印刷文字上的口頭語言更具有某些內容:一種有語義的,可釋義的具有邏輯命題的內容。”波茲曼在用赫胥黎的預言警告我們,娛樂正在改變我們的話語形式,攻擊我們的文化。

我認為,對於每一種思想的新工具,有時是得大於失,有時候是失大於得。我們在或毀或譽時要十分小心,因為未來的結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