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先天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議論文(精彩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49W

先天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議論文(精彩多篇)

先天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議論文 篇一

“先天下之憂而憂,樂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的這句話讓我感觸頗多。古往今來,這樣的人有,但不多。我倒認為憂天下而後快樂。

憂天下後快樂,天下不平,有何樂?故此蘇軾從小便立志苦讀有遠大抱負,少年成名,光芒璀璨,可當官後因堅持自己的正確觀點被一貶再貶。他憎惡小人,自認為不吐不快,這又被貶好嗎?在我看來這是自討苦吃,可他卻依舊如此。

他為民擔憂,每到一個被貶之地都盡力安撫這一方百姓,讓天下安生,無戰事,人民幸福。就這樣,每當他走時總有人送他,正如他所寫的那樣“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情。”

他就是位憂國憂民的人,如范仲淹所寫的那樣:“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他説百姓樂我方樂,只要百姓好,自己被一貶再貶又何妨。所以“一蓑煙雨任平生”成了他的饋贈。他對國家時天下蒼生的無悔的信念讓他被後人所讚頌。

古人如此,今人又何曾不是如此。中國未走出黑暗時,出現了一羣的有志青年,他們為國擔憂,為人民擔憂。他們因此奮力要拯救中國。毛澤東這位偉人,他有遠大抱負,他終建立新中國,解放了人民,拯救了中國。他無比高興的站在那高處,向着這嶄新的中國所吶喊。他有過之後,並讓國家更好,之後才滿懷樂意的安度後生。

從古至今,這樣的人説多不多説少不少也有幾個,作為現在的我們,也應如他們一樣心懷天下,有祖國,有人民,為國家所擔心所牽掛,之後在國家更強大時,自豪着、幸福着……讓我們一同如他們一樣有報國之志,遠大理想,讓國家更好。

先天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議論文 篇二

舊時,範文正説:“先天下憂憂憂,後天下樂而樂”,現在我説:“我的心是天下,為振興國家而奮鬥。”

在飽受戰火蹂躪的安石起義時期,有一位詩人杜甫親眼目睹了長安城的荒涼景象。他感歎道:“國家破敗,山河在這裏,城市綠樹成蔭”。為了祖國,他白髮蒼蒼,甚至“貪得無厭,不戴髮夾”。他一個人住在茅草屋裏,但他心胸開闊,胸襟開闊,有一種愛護世界的愛國情懷。像杜甫、范仲淹一樣,有遠大理想和抱負的優秀中國人,不顧一切,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救國。他們把“丈夫的志向,告別貧困的勇氣”作為人生信條。他們關心世界,為國家的強盛獻身。

憂國憂民的陸游雖然“孤立無援”、“廟宇不再綠於民”,但他仍然“想着為國家守護車輪平台”,“一生為國家服務”。即使睡着了,他也會夢到“鐵馬冰川”,這足以表達他對國家和人民的關懷,時刻準備着奔赴戰場報效祖國。雖然作者是“烈士垂暮之年”,但他仍然有着“遠大抱負”。

近代以來,中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侵略和攻擊,中國人民一度陷入了沮喪的狀態。當時,魯迅先生站起來大喊:“只有人民的靈魂才是寶貴的,只有發揚光大,中國才能真正進步”;詩人艾青也聲嘶力竭地唱着:“為什麼我總是熱淚盈眶,因為我深愛這片土地”,他們都是以筆為槍,在白紙上為救國救民而奮鬥。為尊嚴而奮鬥,為繁榮而汗流浹背,英雄們譜寫了一首動人的歌。

他一生為國家鑄造了盾牌,反映了世紀的滄桑。程開甲院士毅然奔赴羅布泊,在嚴酷的西北沙漠開啟了中國核武器研究的征程。為了愛國,他放棄了對外國的優待。當國家需要他時,他不計後果地燒了自己的生命,為國家的復興而奮鬥。如今,思人已死,但程開甲的名字將永遠記錄在共和國曆史上!他一生真誠奉獻,與祖國息息相關。像程開甲院士一樣,無數優秀的中國人正在為祖國而努力。他們都關心世界,為國家的復興而奮鬥!

在新的歷史時期,讓每一箇中國人都有一顆胸懷,為偉大的中國夢而奮鬥。

先天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議論文 篇三

我們經常在説“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言語,我們彷彿也陷入了這樣的生活怪圈之中。但是遙望宋代詩人范仲淹卻不滿足於此,他在《岳陽樓記》中酣暢淋漓的寫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絕唱。他不滿足於自己安逸的生活,而是將解決天下蒼生的苦楚為己任,立志要為國為民。然後這在這句詩中“先”“後”二字更是值得我們品味。

身為北宋大臣的范仲淹深刻認識到北宋面對的危機,他親自上前參加過戰爭,打擊過西夏,他也明白國家面臨的問題,因此夜不能寐,食不甘味,這便是先憂。古今中外何曾少過這樣的人,六出祁山,受命於危難之間的諸葛亮,他並是不是不知道蜀國和他國實力懸殊很大,但是他卻一直堅持,直到最後倒在病牀之上,卻還是將自己遺願傳承給了自己最為信賴的人。

疫情之下的中國,全國上下都是人心惶惶,有人在逃離武漢,有人甚至逃離了中國。但是偉大的民族總是會有很多偉大的人,醫護人員們逆流而上,揹負着歷史的任務,肩負着國家的未來。他們戰勝病毒,更是戰勝了自己。國家安康,人民安樂,這何嘗不是英雄的後樂呢?

自古以來,有許多的仁義之士為天下之危而憂,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用生命以解天下之需。今天我們正處在一個和平的時代, 它並不需要我們每個人視死如歸, 但仍舊需要我們有勇於肩負歷史責任的勇氣。當前我國正處在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刻,有機遇,有挑戰,更需要我們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樂"的精神。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篇四

范仲淹應友之邀,在岳陽樓上揮毫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自此,這成了為官的準則。

范仲淹先生生活在兵戈四起,戰火紛飛的北宋王朝,這注定了他縱然奇才曠世,縱然憂國憂民,也終究免不了被朝廷所拋棄。

北宋的重文輕武使這個脆弱的王朝面臨着嚴重的戎狄外患。國難當前,範先生以書生之軀毅然奔赴戰場,棄筆提刀。“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恰似當年的霍去病將軍,將敵人拒之於邊關之外,以換江山社稷無憂,黎民百姓安康。

邊關風沙烈,漠北霜雪寒,但範先生始終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他和眾將士們在這裏受的每一分苦,都是為了他們的君王不受外族辱,百姓不受戰火之苦。為祖國分憂,這應當是他的驕傲。

然而,“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並非所有的一腔熱忱都能換來惺惺相惜,黑暗腐敗的朝廷遠比邊關苦寒可作文怕。

回朝之後,範先生對存在問題的朝政提出質疑,與朝中一眾奸佞鬥智鬥勇,可命運與君王並未眷顧於他。一次又一次的不低頭,換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貶謫。被貶的地方越來越偏遠,前來送行的官員也越來越少。朝中的黑暗勢力一手遮天,已經不是他可以抵抗的了。

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忘記天下的泱泱眾生。他的君王可以不要他,但他祖國的人民需要他。

他數年如一日吃着白粥與鹹菜,把自己的錢財勻出來資助投奔來的窮苦求學者。他提攜了不計其數的後生,救助了不計其數的百姓。就連他辭世的前夕,還忙碌在賑災的事上。或許他的日子還沒有大部分百姓過的好,可卻樂在其中。

範先生諡號“文正”,意為立德立功立言者,算是一個安慰吧。他的一生都在為了天下憂愁,為了天下歡樂。不得不説,范仲淹這一生,便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最鮮活的寫照。

心繫天下,為國之復興而奮鬥 篇五

劉舒心

古有範文正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今有我言:“心繫天下,為國之復興而奮鬥。”

在動盪戰亂的安史之亂時,有詩聖杜甫在親睹長安城的荒涼景象發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歎,為祖國而花白了頭髮,甚至“渾欲不勝簪”,他獨居茅屋卻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寬廣博大胸襟和心繫天下的愛國情懷。像杜甫與范仲淹一樣有遠大的理想抱負的優秀中華兒女們不顧自己,先想如何挽救國家,他們把“丈夫四方誌,安可辭固窮”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心繫天下,為國之強大而奉獻自己的一生。

憂國憂民的陸游雖然“僵卧孤村”,“雙鬢向人無再青”,卻“尚思為國戍輪台”,“一身報國有萬死”,即使入睡,也會夢到“鐵馬冰河”,足以顯露作者的憂國憂民,時刻準備着奔赴戰場,報效祖國的願望,作者雖“烈士暮年”,仍有“壯心不已”的豪氣。

近代,中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侵略與打擊,中國人民一度一蹶不振,而那時魯迅先生站起來了,他大聲呼告:“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真進步”;詩人艾青也嘶啞地歌唱:“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他們都是以筆為槍,在潔白的紙上進行着救國救民的戰鬥。據理力爭為尊嚴,出力流汗為強盛,英雄的人民譜寫了一曲曲動人之歌。

一生為國鑄盾,映照百年風雲。程開甲院士為國家毅然奔赴羅布泊,在條件艱苦的西北大漠開啟了中國核武器研究的征程,他放棄國外優渥的待遇,只為那一顆愛國心。他在國家需要之時,不顧一切的燃燒生命,為國之復興而奮鬥。如今,斯人已逝,但程開甲的名字將永載共和國的史冊!他一片赤誠,一生奉獻,這一切都和祖國緊緊相連。像程開甲院士一樣,無數的優秀的中華兒女在祖國的大地上努力奮鬥着,他們都是心繫天下,為國之復興而奮鬥着!

新時代,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目標,讓我們每一箇中華兒女都心繫天下,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作文 篇六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一文中,抒發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理想。近千年來,這句格言一直影響、教育着後人。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歷史上的文天祥在國家危亡之時,置個人生命於不顧,明知凶多吉少,念及“國家至此”,毅然前往和元軍談判;被捕後,幾度掙脱敵人魔掌,以期重整旗鼓,收復大宋江山,表現了這種精神;1958年廬山會議上,彭德懷元帥冒着丟官舍命的危險,反映民情,説出真話。他為人民憂,為人民愁,為人民大聲疾呼,儘管被罷官,仍然矢志不移,真正做到了憂在百姓前,為人民鞠身弓盡瘁。

國家的利益與個人的私慾這組矛盾,從古到今始終在拷問着每個人的靈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胸懷這種憂樂觀的人,理想遠大,精神崇高,追求真理,視國家民族的振興為己任,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文天祥、彭德懷不正是這樣不平凡的人嗎?相反,有的人經不起物慾的引誘,享一時之樂,貪一己之利,而置國家、人民的利益而不顧,鬼迷心竅,靈魂醜惡,行徑骯髒,犯下了損害國家、人民利益的罪行。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一個人世界觀的反映。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必須加強品德修養,陶冶自己的情操,向歷代民族英雄和志士仁人學習,汲取其精神滋養。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各種誘惑接踵而來。這就更加要求我們,尤其是領導幹部,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園,時刻記住自己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並代表着人民,自己是人民的公僕,且慢行樂,切勿忘憂,更不能大肆揮霍,貪污受賄,中飽私囊,為一己之樂,造成百姓之憂、國家之憂。

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像一口古老的洪鐘,常鳴在人們的心間。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作文 篇七

公元1046年,范仲淹應滕子京之邀,登岳陽樓,作《岳陽樓記》。觀洞庭湖之景,想家國之大事,寫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千古名句,其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偉大的胸襟膽魄一直為後世所讚頌。

從古至今,憂國憂民之志士從來不乏其人,前可見古人,後猶見來者。范仲淹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也是其一生的寫照,范仲淹拋家舍業,與韓琦共同鎮守陝西,屢次擊退西夏、契丹軍隊的侵略,保護着國家的安全;文天祥在元軍兵臨城下之際,雖然明知凶多吉少,可為了家國天下,置生死於度外,多次從元軍的魔掌中逃脱,以期重振旗鼓,為國雪恥,真乃國士也!

古人已遠逝,國士今猶在!歷史長河滾滾而去,當我們的目光觸及近現代的中國史,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等英傑輩出,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一次次勝利為中國人民打開舊思想、帝國主義的枷鎖。他們捨生忘死,他們前仆後繼,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倒了下去,可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再站了起來。因為他們的心中裝着國家,裝着人民,他們時時刻刻奉行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身為華夏子女,我們難道不應該為國家和社會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嗎?我們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主義思想。

先天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議論文 篇八

要論天下英雄,我們縱觀我中華上下幾千年歷史,那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無一不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

話説慶曆四年滕子京雖左遷巴陵郡,但他並沒有因此而冷淡人民。到巴陵郡後,見縣內百業俱廢,憂國憂民之愁即上心頭,他拋開個人的不幸,全心全意地為百姓謀幸福。第二年果真能讓巴陵發生了“政通人和,百廢俱興”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滕子京處悲不悲,頑強地以民為重,以國事為重,在封建社會的官員中,這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唯政通人和是求的精神是何等可貴,何等偉大啊!因而他在我們的心目中,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是一位叱吒風雲的大英雄!

古代英雄如此,今天的英雄也是如此。在抗日戰爭年代,魯迅在日本學醫,但一次觀看電影時感受到國民的麻木,悲憤無比,“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讓他決心要喚醒國民,便毅然決然地棄醫從文,以筆為槍,在文壇上叱吒風雲,呼籲人民起來救國救亡。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品格流芳百世。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造福人民,鑄就英雄。

先天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議論文 篇九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種樸素無私的思想不是現代人説的,而是900年前的范仲淹説的。

范仲淹是宋代著名官員,傑出的政治家和作家。&范仲淹的一生只是范仲淹一生的寫照。他離家出走,和韓琪一起守衞陝西。他多次擊敗西夏和契丹的入侵,維護了國家的安全。在太陽和城市被長煙和夕陽所封閉的荒山荒山上,他曾思念過自己的家,思索着“家裏一杯濁酒”的詩句。然而,他認為他在那裏花了半輩子的時間在吃東西和喝水。是 啊!&如果你想以這樣的身份為國效力,你不必出生在玉門關。

&救了國家幸福的人,首先表達了對國家的憂慮。

元軍被圍攻時,文天祥知道去談判是非常危險和吉祥的。考慮到國事在這裏,他不能愛自己。為了挽回國恥,他幾次將自己的生死置於元軍的控制之下。臨終時他決心拯救祖國。在導遊書的序言中,他發誓:“生不能救國,死了還是兇猛的鬼魂來襲擊盜賊”。在一首詩中,他還發出了一首悲壯悲壯的輓歌:誰從古到今生生不息,留下一顆忠誠的心來反映歷史。是不是讓世界首先感到擔憂?

在我們爭取民族解放的鬥爭中,有那麼多憂國憂民的仁人志士。無數革命先烈英勇奮戰,用鮮血染紅紅旗,為了讓世界幸福;。鬥爭的倖存者看到革命的勝利和人民的翻身,感到極為欣慰。

如果你想在世界幸福之後快樂,你必須先為世界擔憂;。只有先做天下的煩惱和煩惱,我們才能在世界之後快樂;。蘇聯著名教育家加裏寧説,要想成為自己幸福的工匠和創造者,首先要成為全體工農幸福的工匠和創造者。當他成為所有工農幸福的工匠和創造者時,他就成了自己幸福的創造者。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煩惱和第二種快樂的具體解釋。

唐代詩人高適曾説:“人要以自己為榮,他主張有志氣的人要報效國家,走遍四方。”。前輩前輩還可以,更不用説社會主義時代的青年了嗎?要賦予新時代的思想內容,珍惜祖國,放眼世界,樹立公而忘私的世界觀,投身於四個現代化建設,為人民和祖國奉獻生命。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作文 篇十

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有自己的身份。范仲淹是參知政事相當於今天的國務委。在《岳陽樓記》中他表明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名言流傳甚廣,成為了古今無數官人的座右銘。然,我認為它不適用於絕大多數人。

天下憂,天下百姓在擔憂什麼?憂衣不遮體,憂食不果腹。我們都明白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那只是想象的結晶,若一直擔憂着天下之憂,你會發現這樣的情感還很難消失,或許會讓自己一生都處在憂愁之中但未嘗不可,有了負面情緒,才想更努力地創造出積極的,美好的未來。源動力如此,無疑會推進時代的進步。以上是客觀的看先天下之憂而憂。

不過,理論和實際往往有差異,有誰能夠一輩子活在憂愁之中呢?我想大部分普通人難以做到。少數像范仲淹一樣的人物,必是肩負重任,心懷家國的真君子。那就別憂天下了?不,新時代青年應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在憂中成長,我們有必不可少的養分樂。

所謂天下,往小了説是國家,往大了説是世界。前文先天下之憂不可先重抑鬱之憂,那樣將永無天日。樂卻相反,任何人都最好學會在天下各處找到自己的樂。自己的樂,我指應屬於你的樂,而非通過取笑他人以獲得病態的快樂。天下很廣闊,請在憂國憂民之時,不要忘了善待自己。《西門行》言:今日不作樂,當待何時。看似格局很小,其實不然。憂是宏觀上對天下人畜草木的看法,樂是微觀上對自己內心的態度。范仲淹也有憂心,卻即使被貶官多次,仍與民同樂,總是治得一方水土風調雨順,幾番事業百廢俱興。

樂是憂的基礎。縱然後者對社會的作用更大,前者也同樣重要。就像一朵花,不能沒有綠葉來輸送養分。一個完美的人格中憂與樂二者缺一不可。範老的抗打擊能力強到不獨樂,是萬里挑一的神人,他的一生中憂遠多與樂。但人生在世,我認為諸君大可以學習一半創新一半:

先天下之憂而憂,先天下之樂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