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中國古代文學的論文(新版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W

中國古代文學的論文(新版多篇)

古代文學的優秀論文 篇一

摘 要唐詩精煉主導抒情,宋詞篇幅略長趨於事理描述。通過對唐宋代詩體的異同進行比較,可以闡明唐宋詩形式形成的原因,從而對詩體形態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古代文學 唐詩宋詩 異同比較

一、唐宋詩歌異同深入研究探討

唐宋階段古代詩文學,是古代文學課程中的重頭戲。教師帶領學生很好地把握“唐宋詩歌”兩種迥然不同的審美體裁,是對唐宋詩歌進行深入瞭解的重要環節。所以,教師在進行唐宋元階段古代文學課程講解時,可以從“唐宋詩歌存在異同”話題入手,帶領學生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一)唐代詩歌風格賞析

唐詩,從總體的謀篇、佈局上來看,給人的感覺是氣韻流暢,富有醇美情調。唐詩以極其鮮明的藝術特色,改變以往詩體的寡淡和繁縟,換之以全新的短小精煉、語淺情濃、形神兼備、生機蓬勃之感。比如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詩作就以“清新、活潑、生動”見長,他的一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陽關曲》)“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讓人深感到濃濃的依依惜別的人情味。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詩中充滿了盎然情趣,感慨而不消極。由此可見,唐詩作者通常都是將自然景物和自己的心境相結合,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想,描繪出唯美景象,倡導氣勢蓬勃大氣。所以唐人所著詩歌所表現出來的境界,普遍偏於雄渾開闊、唯美而富有浪漫情調。唐代詩人對抒情詩作風格的偏愛,促使他們在詩歌創作時更加側重於抒情。無論是花、葉、樹、蟲、鳥,還是風、雨、雷、電、霧,都能讓詩人瞬間捕捉到此時此地與心靈相通的創作靈感,從而藉以抒情達意。因此,唐代詩人所著詩作都極具深切情意,富有生機盎然的激情。

(二)宋代詩歌風格賞析

而宋代詩作就和唐代詩作的深厚濃情、多情迥然不同。宋詩在情調和審美上普遍側重於“思辨”,宋詩擅長“析理”。宋代詩人普遍都以積極入世的態度投身創作,力圖通過詩意來周密地表達出哲理。宋代著名詩人朱熹在其詩作《觀書有感》中借景喻理:“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這首詩作中,朱熹通過“水清澈,是因為源頭活水”,來啟示人們要持續接受新事務、接受新知識、學習新本領,充實自己。鼓勵人們用不斷求知來開拓人生新領域、提高人生新境界。王安石在詩作《梅花》中寫到:“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他將抽象的人生哲理,借冬天寒冷、梅花盛開等景物來進行暗喻,用詩化了的景物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寓意極其深邃。還有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詩作是在蘇軾遊覽了廬山風光之後所進行的總結,其在詩中描寫了廬山變化多姿的景緻,並且借景喻理,從中啟示出深刻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哲理。這首詩作的特點不在於抒情,而着重於借物來暗喻的“理趣”。由此可見,宋詩和唐詩的富有浪漫情趣迥然不同。相比較而言,宋代的詩作更加顯出理智和思想境界的深邃。宋詩之所以具有如此獨特的詩風,其實是源於宋詩作者普遍都以“儒家老莊哲學”的沉穩靈秀和通達敞亮作為詩作的研究根基。宋代詩作借物、借景象進行感情抒發,從議論中透析出人生哲學道理。濃郁、多變、邏輯嚴密的哲理思辨度,遠遠超越了詩作中的形象思維。當然,在宋代詩作中也有飽含抒情風格的詩作,但是宋代詩人通常都會在詩作創作的深情之內,十分靈活地將哲理摻入其內,這樣詩作就形成了非常巧妙的境界上的飛躍和提升。宋代詩作在客觀冷靜地觀景、觀物的同時,也理智客觀冷靜地對人生境界、對哲學深度進行了很到位的審視。

(三) 唐宋詩作風格迥異

綜觀上述,可以看出,唐代詩作側重於抒發情韻,在詩作中更多的是活潑而生動的景物形象描寫,富於抒情。而宋代的詩作側重於思辨和分析道理,在詩作中更多的是詰問和追問道理,十分富有哲學研究價值、富有哲理性。如著名文學家繆鉞在《論宋詩》一書中所言:“唐詩如芍藥海棠,裱華繁採;宋詩如寒梅秋菊,幽韻冷香。唐詩如啖荔枝,一顆入口,則甘芳盈頰;宋詩如食橄欖,初覺生澀,而回味雋永。”

二、唐宋詩作風格迥異事出有因

唐宋詩作風格迥異的形成原因如下。

(一)唐宋詩作各自所繼承的研究詩作對象的歷史基礎條件迥然不同

毋庸置疑,擺在唐代詩人、宋代詩人面前的是兩個迥然不同的時期,而唐詩、宋詩所進行研究和可進行參考的詩歌遺產著作的。歷史條件是完全不同的。唐代詩人普遍都是在研究和參考了六朝詩歌歷史遺留著作的前提和基礎上,才將詩歌創作的體裁予以進一步擴展和充實。唐代詩歌創作的顯著標志時期就是盛唐時期。這個時期是唐代詩人進行詩歌創作的重要歷史階段。可以看出,唐代詩歌的創作都是以六朝詩歌的體裁、詩體形式、辭藻、音律為基礎的。毫無疑問,六朝詩歌為唐代詩歌的創作、發展、進步奠定了強大基石。但是,六朝詩歌在詩體上明顯存在着詩體不成熟、辭藻膚淺、文風形式僵化的弊端。於是唐代詩作者有廣闊的對詩作進行開發、改良的空間。再加上盛唐時期歌舞昇平,太平景象也催生出了更多帶有“唯美浪漫情調、歡樂開懷抒情達意”的詩歌體裁。廣闊的詩作發展空間,也促使當時的詩歌創作呈現出精彩紛呈的詩作門類派別。比如詩仙李白的“浪漫詩”, 詩佛王維的“山水田園詩”等,他們共同將唐詩推向了詩作創作多產、氣勢輝煌的一個頂峯。在盛唐之後,中唐還出現了著名詩作者韋柳、元白、韓盂;晚唐也出現了著名詩作者李商隱、杜牧、温庭筠。他們雖處在不同的時期,但都共同將唐代的詩歌創作水平推舉到了全新的高度。

唐詩在詩作過程中所取得的巨大“體裁”成就,使得宋代詩人清醒地意識到,任何在詩歌體裁方面所做出的努力都將是徒勞的。和唐代詩人在詩歌發展中的優渥條件相比較,宋代詩人只能在繼承唐代詩人詩作的原有框架內迂迴曲折、獨闢蹊徑。所以,宋代詩人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們清醒地認識到了必須要從唐代詩人詩歌創作的尚未完善之處去進行開掘、創新、疏通。於是,宋代詩人果斷地放棄了對六朝詩作體裁的繼續研究和探討。他們巧妙地選擇了杜甫及若干中晚唐時期的詩作者作為其詩歌創作研究的對象。而且,宋代詩人在詩歌創作的技巧和格式、詩作表達等諸多方面,都兼顧了詩仙李白詩作的奔放豪邁氣魄、詩魔白居易詩作的氣勢暢達、通透,以及韓愈詩作的遒勁合為一體。這樣就使得宋代詩作呈現出了“以景物抒情達意為詩,以哲理析理為詩,以才學精妙為詩”的辯理、析理、逐理的詩作特點。在“變”還是“不變”之間,宋代詩人非常明智地在詩作創作上選擇了“大膽求新、勇於求變”的做法。而且,宋代詩人還別出心裁地對舊體詩作進行整合創新,融合其所處時代的歷史特點,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宋代詩歌體裁和風格意境。

(二)特殊歷史條件下學風政風的差異

唐宋兩代的詩歌創作和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學術氛圍息息相關。盛唐時期政治開明,社會安定,文化氛圍舒緩。因此而湧現出了一大批天賦極高的詩作者,他們在詩歌創作中彰顯出了氣勢雄渾而又氣韻靈動的盛唐詩作高產氣象。同時,唐代詩歌創作者還在貴族政治統治中,以詩歌作品來遊走於權貴門第之間,所以唐代詩人勢必要考慮到貴族的審美需求和興趣偏好。而對比來看,宋代政治態度保守,軍事上也比較軟弱。宋代王朝在整體機制上就缺乏唐人渴望建功立業、渴望振興國家的氣魄。而且,宋代很多詩歌作者都出身於平民,比如未入仕途之前家境貧寒的著名詩作者歐陽修。他出身平民,在詩歌創作時,能更深刻體會到民眾的疾苦。同時,很多宋代的詩作者往往具有多重身份,他們不但是詩歌創作者,同時還可能是官僚政客家中的門客,更是頗有藝術造詣的學者。所以,宋代詩歌作者不但在知識結構上比唐代詩人要深邃淵博,而且還是當時重要政治階層的精英力量,他們在進行詩作創作的同時,還能支配宋代政治格局的發展,從而能極大地推動詩風的改進,使得思辨分析和理性議論更充分地滲透宋詩內。

總之,唐詩重抒情,宋詩側重於思辨。唐宋詩作之所以呈現出迥然不同的風格,根本原因就在於唐宋詩作所繼承的歷史詩作研究基礎存在差異,以及詩歌文學創作所處歷史時期的差異和規律使然。詩分唐與宋,情理各具異曲同工之妙。

參 考 文 獻

[1] 錢鍾書。談藝錄[M]。三聯書店,2008.

[2] 繆鉞。詩詞散論論宋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古代文學的優秀論文 篇二

摘 要:文化概念的形成是一個歷史過程,其核心應指原則性的思想和一種特殊的精神,即人類認識自己和世界的方式。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成果和載體,中國文化的復興是時代的需要。挖掘和傳播中國文化的普適價值,是中國古代文學的使命。在“文化大發展”的新形勢下,古代文學工作需要進行理念轉換、迴歸元典、強化基礎等,才能真正解決現代人教育經歷的缺陷和傳統文化與現代性價值的相悖,服務於當代文化的重塑。

關鍵詞:中國文化 價值認同 古代文學

當下中國,文化是傳播頻率最高的熱詞之一。然而,在文化意識不斷升温的同時,文化概念的內涵卻顯得模糊和泛化。文化的成果之一是文學,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又藴藏着豐富的文化資源,正期盼着現代人去重新認識。

一、文化的概念與中國古代文學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文化一詞最早見於《周易賁卦》的《彖》辭:“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陰陽二氣的交錯氤氲,反映的是季候變化;人文與天文相對應,是天道運化在人身上的顯現,也是人依照天道進行教化的社會規則,即禮樂制度。在《周易》中,文明與文化並無本質區別,指的是“文”所顯現的內容或變化的結果,既包括精神層面,也包括制度層面和器物層面。

嚴格來説,文化與文明是有區別的。在西方語境中,文化一詞最初由“培養,自然的成長”類推為人類訓練的過程。這種含義與中國《周易》中的文化有些相似。工業革命興起,文化的意藴發生了變化。英國文化學者雷蒙德威廉斯在其著作《文化與社會》中將西方的“文化”概念界定在精神方面,特指語言、文學、藝術、宗教信仰、哲學思想等,而文明則往往指物質成就,諸如科學技術成果、社會政治經濟制度以及各種物質建設。中國當代學者張汝倫先生將文化解釋為“我們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其核心是“原創性的思想和一些特殊的精神”。

中國古代文學作為中國傳統精神的產品形式之一,是中華民族思想情感和道德標準的重要載體,學習、鑑賞古代文學作品,就是接近、探尋古代文化的過程。因而,古代文學教學不僅要重視文學特性的分析,更要透過文學本身,肩負起傳承文化的重任。就像曾經有位學者説的:“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了文學性,我們將不會找到民族詩性的生產軌跡,而一個民族失去了文化血緣,它就不會再有未來的出路。”然而,時代一去不復返,在當下“信息海洋”的潮水和“文化大發展”的浮光掠影中,中國古代文學在高校教學中也已顯得尷尬和悖論。

二、中國文化的命運與古代文學教學的困境

古代文學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與中國文化的命運息息相關。古代文學在當代文化重塑上的困境恰恰是文化危機的表徵。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為中心,注重激發受體的興趣。然而,興趣的培養不能只靠“戲説”形式的鋪染,而是要建立在價值認同的基礎上。現代中國的年輕人與傳統文化之間,缺少的正是這種價值認同。中國文化經歷了漫長曆史長河的積澱,形成了自己根深蒂固的特性。外來文化常常被消《www.》化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正如佛教被內化為禪宗。近代以來,西方文化對中國的影響無處不在,一部分人甚至認為中國最終的出路在於對西方文化的學習和複製。在這種意識形態下,西方近現代的的文化價值全面取代了中國原有文化的精神內涵。再加上改革開放後一次次商業文化的侵蝕和衝擊,中國文化已如奄奄一息的老人。當代年輕人,基本是在現代性的文化條件下長大,天然地容易傾向現代性的邏輯,會覺得與傳統中國文化精神格格不入,再加上深入中國人心的社會進化論的集體無意識,人們很容易用現代性的邏輯去改造和包裝中國文化。於是“反英雄主義”的思潮興起,顛覆權威、褻瀆神聖的“軾父”情結猖獗。同時,大眾文化又為這種潮流推波助瀾,顛覆快感與世俗趣味、感官刺激、享樂主義相映成趣。經典被解構,聖賢被搞笑,真理不復存在,有的只是任意與狂放。古代文學作品的解讀,似乎成了“對牛彈琴”,或者説是一種不求深刻、只講形式的譁眾取寵。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包括高校學生在內的大眾分析能力、鑑賞能力培養及至人格境界的塑造,或只是一句空談。

三、中國文化的重塑與古代文學

張汝倫先生在《當代中國的文化命運》一文中,稱當下復興中國文化是天命。人類需要中國文化,是因為中國文化具有普適價值,張汝倫先生説這種普適性在“德性”,在“克己復禮的人生態度、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則和思想原則、義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與己達達人的淑世情懷、四海一家與天下太平的世界圖景”。這種“德性”便是責任,要擔當起這份責任,需要立足當代重新解讀和建構傳統文化的專家學者,也需要藉助新型媒介再造傳統文化的開發和傳播人才,這是時代賦予中國古代文學工作者的使命。因此,古代文學服務於當代文化重塑,必須從學習到傳播再到服務運用走出困境,進行標本兼治。

1、校正教育理念:由興趣到意志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強調:學習者要積極建構他們自己的知識,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和課本傳遞給他們的信息。因此,學習者的興趣和意志力很重要。其中,興趣關聯娛樂,而意志指向勤奮。目前的教育理念強調興趣,為引起觀眾、聽眾、讀者、學生的興趣,不惜花大力氣追求漂亮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其主旨內容。在實際上,包括在校的本科學生在內的成年人,意志力的培養仍至關重要。從價值角度告知他們所學習、傳播內容的重要性,然後依靠自身的意志力去接受,去刻苦,應該是當下教育理念調整的方向。古代文學與傳統文化共存共榮,價值比興趣更重要。

2、精選學習內容:迴歸元典 傳統文化中,對社會和人類具有普適意義的精華部分,需要繼承,對由於時代變遷變得腐朽的部分,必須摒棄。只有這樣,社會和人類才能不斷完善。立足當代對精華和糟粕進行甄別,重塑中國文化的形象,是增強中國文化感召力的重要工作。當下信息氾濫,魚目混珠,網絡、影視,甚至主流媒體,歪曲元典思想的現象時有發生。

重塑傳統,挖掘中國文化的普適價值,必須迴歸元典。正如袁行霈先生在《中國文學史》總緒論中強調的那樣:“文學史著就應立足於文學本身……文學創作才是文學史的根本,文學理論、文學鑑賞,批評是文學史的輔助方面,文學傳媒是文學史的另一輔助面。文學本位就是指強調文學創作的中心位置和緊抓另外輔助的兩個方面。”以文學為本位,就要以經典作品為本位。藉助網絡資源提供的線索,順藤摸瓜,查閲元典,是正確解讀傳統文化的良方。

3、立足傳播基礎:注重語言分析 針對由於古文功底薄弱造成閲讀、傳播困難的情況,學習古代文學作品的時候,應該把漢語語言學與文學鑑賞相結合,增加語言分析的力度。一方面掃清閲讀障礙,另一方面又使文學風格、情感意藴找到依託。例如,駢文中起伏跌宕的情感如何通過句式和語音來表現;《左傳》描寫戰爭前的遊説所體現的禮樂思想;用典對詩文典雅、簡約之風的作用;詩歌意象間的意脈邏輯與哲理及詩風的關聯,等等。相對枯燥的語言與相對空泛的文學、文化互相補充,相長相生。另外,“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古訓是萬萬不可廢的,配合元典閲讀,強化背誦名篇、名段,加強寫作訓練,也是提高民族的文化綜合水平,促使當代中國文化重塑的良策。

4、重視服務實踐:加速成果轉化 在古代文學服務於當代文化重塑中,現代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合理地運用,才能充分發揮它的價值。首先,要堅持把影視、網絡、多媒體作為傳播的輔助設施的原則,切不可拋開主旨內容而片面強調形式,造成喧賓奪主。其次,針對不同的接受對象要區別對待。對社會大眾,在娛樂過程中要正確解讀歷史文化,切不可一味“戲説”或講“野史”。在高校中,對理工學科可充分藉助多媒體文學進行素質教育;對中文、新聞等人文學科來説,應強化分析、讀寫等基本能力的訓練,必要時輔以多媒體;對理論性較強的人文學科,鼓勵將傳統文化的研究成果進行整合,及時創作出各種形式的文化產品,適應社會需要,這也是人文學科服務社會的重要環節。

綜上所述,我們要充分利用對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成果,促進其在大眾文化傳播的過程中的應用,促進中國當代文化的重塑。

參考文獻:

[1] 張汝倫。中國文化的命運[N]。上海:文匯報,2010-08-28.

[2] 高方。雙重文化視閾下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學[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11)。

[3] 帥澤兵。論“80後”文學的當代資源與精神傳統[J]。山西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01)。

[4]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9):3-4.省略

古代文學的優秀論文 篇三

摘要:基於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及學生專業應用能力培養的需要,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勢在必行。在具體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闡述了任務驅動教學法、角色互換教學法、誦讀法及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在教學中的運用,及對學生專業應用能力提高所起到的作用。

關鍵詞:應用能力;教學方法;改革;古代文學

專業應用能力是指從事某一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具體到漢語言文學專業,普遍被確定為:文字書寫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文章寫作能力、文章閲讀鑑賞能力、職業能力等。中國古代文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從先秦到近代文學,包括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積累的文學文化遺產。雖然在課時安排上佔用時間最長,需歷時四個學期。但是,由於其所涉及的內容浩如煙海,往往一部作品所供參考的研究資料就可以組建一個小型圖書館,所以,在有限的課時內,很難傳授給學生全部的知識,而以知識灌輸為目的的講授法也難以實現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同時,民辦高校學生普遍存在如下問題:首先,知識儲備少,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注重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及識記。其次,缺乏學習熱情,學習主動性差,聽課比較被動,參與課堂的熱情不高,對教師佈置的課外閲讀及作業很難認真完成。再次,接受知識、消化知識的能力略有不足,知識理解力稍差。傳統的上課記筆記、考試背筆記的教學形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基於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能力培養的目標,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對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方法進行了如下改革:

一、以“任務驅動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潛能

“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這種方法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局面,對教學的評價不以老師講的是否精彩為主,而以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和學習的成效為主。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對自己所講授的內容瞭如指掌,還要分析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能力,科學地將教學內容進行分解,合理地設計學習任務,提示學習方法。

具體到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以元曲部分的“王實甫與《西廂記》”一章為例,傳統課堂上教師基本按照作家生平思想、作品的題材來源、基本情節思想、藝術特色等幾個方面進行講解,大部分學生只是被動地記思想特點、藝術特色。這種機械的記憶很難對文本藝術性有切身的體會,文章的閲讀與鑑賞能力也難以提高。而任務驅動教學法要求教師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將教學內容中學生能夠自主完成的部分設計成學習任務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比如,我佈置學生課下完成“張生與崔鶯鶯愛情故事的演變”這一任務,要求小組合作完成。同時,提示學生再次閲讀學過的唐代元稹的《鶯鶯傳》和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閲讀《西廂記》原著,以及其他相關的文獻資料。課上各小組分別推舉一個代表進行彙報,然後學生之間互相質疑、補充,教師適當指點、引導。這樣,學生不僅完成了“西廂記的題材來源”這一教學內容,而且還引發了學生主動地思考“為什麼‘崔張’愛情故事會由原來的悲劇轉變成一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喜劇”這一問題,使學生在不斷探究的過程中又解決了一個教學難點。另外,學生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主動閲讀了原著,對藝術特色也有了自己的總結和把握,教學重點也由學生自主完成了。一個合理的學習任務,完成了傳統課堂上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致較高,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更紮實。

為了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避免小組合作任務有部分學生濫竽充數的現象,還可以適當設置一些獨立型任務。如,在講授先秦“諸子散文”時,可以嘗試給學生一個需獨立完成的任務,把學生引領到一個複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解決問題讓學生來學習隱含於問題背後的知識。比如,“找出孔子《論語》中論述‘仁’的語句,並談談你對此的理解。”佈置的這個任務就迫使學生要仔細閲讀《論語》,並且要查閲大量資料理解其中的含義,因為還要認真梳理出自己的體會,形成文字材料。課上採取同學間互評的方式將每個學生的文字材料隨機分發給其他同學進行點評,這樣既可以起到學生間互相學習的作用,同時也完成了互相監督。學生互評後教師選取完成較好的進行宣讀交流,講評,總結學生的優點和存在的問題,對完成得不理想的學生,課下找時間進行輔導。在任務驅動教學法中,對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評價是重要的環節,可以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不足,發現他人的優點,而且也能促使學生認真對待每一次學習任務。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鍛鍊了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也提高了信息檢索和篩選的能力。

二、以“角色互換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活躍課堂氣氛

角色互換法是互動式教學中一種典型的教學方法。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教師選取一部分能夠自主把握教學內容的學生,讓他們充當教師,進行講解。具體操作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選取教學內容,進行分工佈置。角色互換法對於理論性較強、學生難於理解的內容並不適用,因此,教師選擇的內容極為關鍵,明清部分的小説尤其是“四大名著”的教學比較適合用這種方法。

第二步,學生準備階段。教師提前2-3周佈置講課內容,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並且要求學生製作課件,寫出講稿。同時,給學生提供參考書目,列出“百家講壇”“超星學術視頻”等相關網絡資源上的經典視頻,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準備。在學生正式講課前2-3天,教師還要對講課學生的準備情況進行檢查和指導以提高課堂效率。在此過程中,教師不能打消學生的積極性,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以鼓勵和幫助為主。

第三步,學生課堂講授階段。這一階段,教師要以學生的身份認真聽講並記錄。同時,掌控課堂秩序,觀察其他學生的聽課反應和狀態。學生講解過程如有知識性錯誤,不應打斷學生進行糾正,以免打消學生的積極性。

古代文學論文 篇四

摘要

王維是唐代詩壇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一位詩人,他的山水田園詩清新俊逸,尤其是以“空境”為意境的詩作更是詩中佳品。他善於通過對“空山”“空林”的描繪,勾勒出充滿禪意、萬象空靈的靜謐境界,點化出純明潔淨、幽靜淡雅、脱塵絕俗的詩歌意境。

關鍵詞

王維;空山;空林。

不論是陶潛還是孟浩然,歷朝歷代的詩人們對自然山水美的追求和吟詠一天也沒有停止過,乃至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由大小謝開創的自然山水詩風,一時間蔚為大觀。謝靈運偏重以重拙生澀的筆法,周流上下,對景物作繁複細緻的描繪;謝朓則善於以清空簡淡之筆,描繪江南秀麗温婉的風光。而受禪宗思想影響頗深的王維在經歷仕途坎坷和人生變故之後,內心逐漸歸於恬淡、超然,他的山水詩在繼承大、小謝的基礎上,從詩風到題材又有其自己的`創新和發展,尤其是題材方面他以過人的藝術才華描摹過華山的雄偉壯麗、終南山的奇幽廣闊,展現了北方山川的綽約丰姿,也刻畫過南方水國的柔美温和,蜀中山林的幽深繁茂,以及詩畫交融開闊爽朗的大漠風光。

在他之前還沒有一個山水詩人能將內容如此豐富、色調如此清麗、心境如此透明、文筆如此清新、構圖如此精妙、意境如此飄渺的山水佳作留於筆端,令讀者去感受意在言外的雋永風神。在如此眾多的筆下風光中,王維對“空境”的描摹可以説達到了通透無礙的地步,尤其是對“空山”“空林”這些意象的捕捉。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説“自然與藝術媾和,結果乃在實際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一個宇宙”,也就是説“空山”“空林”實質上是王維的另一個精神家園。而對於這種意象神來之筆般的描繪“惟在興致,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通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言有盡而意無窮”,盡現一種澄澈空靈的詩境。“空山”“空林”源於禪佛思想,王維把自己對自然山水的審美眼光與宗教思想合二為一,將抽象的禪學概念、禪理、禪意通過具體的外在物質表現傳達出來,從而營造出一種靈動、空渺、清新之境。就如清人牟原相所説:“王摩詰詩如初祖達摩過江説法,又如翠竹得風,天然而笑。”王維以“空山”“空林”為意象的詩篇是其才情氣質與深厚的文化底藴的完美結合。

1、王維詩歌中的典型意象之“空山”

王維筆下的“空山”意象豐富多彩,讓讀者不禁讚美歎賞,空山禪意深遠,讓人內心產生無限的憧憬與嚮往,筆者將他筆下的“空山”分為以下三類:

1.1、純明潔淨之空山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這是一首描寫雨後空山景緻的詩篇,整首詩用詞煉字細膩清爽,令人回味無窮。詩人提筆便落下“空山”二字,自然使人聯想到死寂空無的山穹,可是讓人意外的是詩人筆下的空山,非但不空反而意趣橫生,豐富多彩,盡展一片純明潔淨之態。雨後空山清新如洗,花草夾雜着泥土和微雨的氣息,帶給人無比清新涼爽的感覺。皎潔的明月高掛在稀疏的松林間,淙淙的泉水在山澗的山石上跳躍翻轉,帶給人和諧的動態美感。詩人用短短四句就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純明潔淨的雨後空山風景圖。而後四句通過浣女歸家、漁舟返航等生活細節再次描摹了一幅純潔美好的生活圖景。再如《山中》“山路元無雨,空翠濕衣人”。詩人行走在空翠的山中,雖然沒有下雨,但依舊能夠感受到山色的空明潔淨,因為山中的樹木蒼翠欲滴,帶給人濃濃的水氣感,彷佛自己已然置身於一片潔淨空明的翠霧之中,身心被水氣滋潤淘洗得纖塵不染。另有一首《送梓州李使君》中也同樣描繪了雨後空山萬象如洗的清新圖景,“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空淨山壑一夜小雨過後,樹梢上的雨露淅淅瀝瀝滴落下來,清透中閃着光亮。

1.2、幽靜淡雅之空山

《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首小詩描寫的是一個靜謐的春山良夜,全詩抒寫了心與身的閒靜和空寂,重在寫靜。詩人在春山中落腳享受着難得的閒適和寧靜,因為環境清幽寂靜,更因為內心寧靜,詩人才能在這空曠的山澗中感覺到桂花的飄落,而能夠給我們嗅覺帶來享受的桂花香無疑為整個春夜抹上了一層淡雅之色。在這裏我們可以隱約看到禪宗思想的影子,《六祖壇經》中曾記載“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其所要傳達的思想實質是:世界上萬事萬物本來就是空無一物的,真正空的應該是人們的內心,只有內心保持寧靜,沒有執念、沒有妄念,才能做到處變不驚,從容應對萬事萬物,才能發現世間的美好,才能傾聽自己的心聲。這首詩的三、四句構思極其巧妙,用明月破雲而出驚醒山中棲鳥來側面烘托春山之幽靜。再如《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閒。”冬雪之夜,大雪滿山,周圍萬籟俱寂,一片素潔一片淡雅,雪花輕靈地飄舞而下,盡情地裝扮點綴着雪後空山。再看《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山穹退去蒼冷變得青翠可愛,潺潺的流水打破這即使臨風依舊可以聽到蟬鳴的幽靜空山,雖寫深秋之景卻無半點蒼涼之意,反而帶給人一種高雅清淡的文人情懷。

1.3、深邃幽絕之空山

《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鹿柴是輞川很有名的一處幽靜的景緻,古時文人墨客都曾對鹿柴有過描摹吟詠,但只有王維筆下的鹿柴能給人一份深邃幽絕、離世曠遠的象徵意味。在空曠悠遠的秋山裏,分明可以聽見若斷若續、若有若無的説話聲,可是説話的人在什麼地方,誰也沒看見。詩的前兩句很自然地營造了一種幽絕神祕的氛圍;而詩的後兩句寫鹿柴人跡罕至,加上有深林密樹的遮擋,平日連陽光都很難投射進來,因而形成了厚厚的青苔,由此可以看出這座空山之深邃。還有王維的《過香積寺》:“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寺廟總是帶給人莊嚴神聖的感覺,讀者的視野可以通過想象去穿越那一座座深邃的廟宇廟檐,而鐘聲入古寺恰恰又營造了一種無限幽絕的氛圍。同樣的詩境同樣的詩風在他《歸嵩山作》中也有體現:“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雖然對嵩山的景緻並沒有細細描寫,但“迢遞”二字揭示了嵩山高遠的山勢,因此可以想見嵩山空曠高遠林木茂盛幽密是參禪悟道的絕好去處。總之,王維筆下的空山時而清新如洗,時而雅緻無聲,時而神祕深邃,既展示了高潔爽朗的精神世界,又流露了恬淡優雅的詩人心性。他對於空山的描摹沒有絲毫刻意的雕飾,可謂是“不着一字,盡得風流”。“空山不空”是他以空山為意境的詩歌最大的特徵。

2、王維詩歌中的典型意象之“空林”

“空山”是王維筆下的熟客,王維對空山的描摹信手拈來,細緻入微,而山中常有林木為伴,它作為點綴襯托空山的一部分,同樣也在王維筆下熠熠生輝。其詩作中的“空林”實質上是他表達歸隱山林之心的最直接最核心的意象,筆者把它歸成以下三類:

2.1、空林之寂,體悟人世冷漠

《竹裏館》:“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詩文開頭就以“獨坐”二字營造了一個孤寂悽清的環境,詩人獨自坐在深暗悠遠的竹林裏,沒有人可以訴説,也沒有人可以傾聽,只能以彈琴鳴曲來排解胸中無限的苦悶。身處這重重幽暗的竹林深處,沒有人知道“我”的存在,我無依無靠孤獨寂寞,只有那知情知意的一輪明月,透過稀稀疏疏的竹影灑落在“我”身上,帶來慰藉和安撫。明月本是一自然物,是不通人情、不曉人性的,這看似無情的景物偏偏帶來了有情有義的安撫,暗自增添了一絲人情味,這種寫法反倒將世態炎涼、人情冷漠襯托得更加明顯。類似這種以空林之寂反襯人世冷漠的詩篇還有很多,諸如《早秋山中作》:“寂寞柴門人不到,空林獨與白雲期。”這是詩人歸隱之後的真實生活:一個人獨處在這空寂的山中,以前的門庭若市早已不再,現在留下的只有一扇木門,而且常年沒有人來叩響它,讓人身處其中不免感受到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再如《山居即事》中王維也有相似的描寫:“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幽空松林,鳥雀還巢,訪客稀少,令人寂寞孤獨。

2.2、空林之蒙,參透人生無常

《積雨輞川莊作》:“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這首詩描繪了連日陰雨後農莊水霧瀰漫空濛飄渺的積雨圖景以及詩人自己的日常生活。詩人平日在山中“習靜”禪定打坐去領悟世界空幻的本質。而此詩中的“朝槿”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個意象,它是夏秋之交開的一種花,因為這種花朝開暮落所以古人經常以此象徵人生無常。我們聯繫王維的仕途經歷就不難推測出此時他的心情心境,“人生無常”這四個字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證。其實,自從王維隱居之後,其內心對於人生無常的感慨在其他詩作中也可偶見一二。如《孟城坳》:“新家孟城坳,古木餘衰柳。來者復為誰,空悲昔人有。”孟城坳是初唐詩人宋之問的別墅,王維在此重建別墅時,宋之問的別墅早已荒蕪,只剩下成片的古木衰柳。這首詩在今昔的時光交錯之下,傳達出詩人一種難以釋懷的茫然情緒,別墅昔日的繁華不再,今日“我”為宋之問悲哀,將來誰又會為“我”悲哀呢?人生世事難料,今盛昔衰沒有定數,自己將來又安身何處呢?詩人對人生無常的這份悲慨,對身心無所安置的這份茫然正是王維後期心境的真實寫照,這種心境在《辛夷塢》“紛紛開且落”一句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其實人生就好比盛開的辛夷花,有美麗的綻放必定有歸於塵土的敗落,世事無常,沒有永恆之態。

2.3、空林之悠,抒發隱士情懷

《早秋山中作》:“無才不敢累明時,思向東西守故籬。不厭尚平婚嫁早,卻嫌陶令去官遲。”這首詩是王維在政治上鬱郁不得志之時創作的,表達了他對隱逸生活的嚮往之情。首句便以“無才”自稱,因為自己無才不敢拖累盛明賢德的君主,還是解甲歸田,迴歸自然山水吧!接着又舉出了尚平和陶潛歸隱的典故,表明他迫切歸隱山林的決心,但更多的應該是對這種閒雲野鶴生活的享受和對隱士生活的熱愛。王維晚年喜歡徜徉於山水清音中,喜歡過隱士般的生活,這在他的作品《酬張少府》中也深有體現:“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晚年的王維在禪宗的指引下潛心悟道,遠離塵世,寄心寄身於空曠悠然的山林間,過着隱士般自在的生活[5]。而《終南別業》中一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更是盡顯道家自然悠閒之態:詩人在山間閒行,走到山澗溪水的盡頭,眼前似乎無路可行,於是索性坐下身來,看天邊的白雲漂浮而起,一切都是那樣放鬆自然。山間的流水白雲引發了詩人無盡的興致,這種自在灑脱正是道家自然而然、一切順其自然的精神旨趣。總之,王維詩歌中的“空林”常常用寂寞的情感烘托出世態炎涼,以朦朧的筆法領悟到世事無常,借悠然的情懷錶達出歸隱的決心,這實質上也是一種超乎常人的人生體驗和生命感悟。

王維筆下的“空山”“空林”雖然只是其詩“空境”的一部分,卻好似一幅靈動有生機有活力的山水風光圖,讓人總能從圖中發掘山水清音中的空靈之美,明淨而純潔;能從圖中感受空寂山林中的優雅之美,靜謐而恬淡;能從圖中體會意在言外的神祕之美,深邃而幽絕;更加能夠從圖中看到唐朝社會的真實之美,令人嚮往憧憬,為之動容。王維的詩往往帶着生命的脈動,他將自己的詩心置於花鳥山水中,一絲一縷化為繞指柔,目光所到便會開出聖潔的蓮花。

參考文獻

[1]劉寧。王維孟浩然詩選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郭英德,郭常寶。中國古代文學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3]張立文。佛學與中國文化-“空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姜光鬥。論王維對閒靜空寂意境的描繪[J]。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1)。

[5]李會詩。最風流醉唐詩[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11.

古代文學的優秀論文 篇五

內容摘要:元代文人把流於民間的雜劇當作自己的主要寫作來對待,傾注幾乎畢生的心力,從而提升了雜劇的文學品格,雜劇內涵的文學性值得我們很好的研究。

關鍵詞:元雜劇 文學性 寫什麼 怎麼寫

元雜劇是中國豐厚的戲劇文學遺產中的重要組成,至今對我們的戲曲戲劇創作仍具有積極的影響,我們依然可以在今天的舞台上看到她戲曲藝術的傳承光芒;在元雜劇中積累起來的文學涵養也得以我們數百年的繼承和吸納,劇目藴含的文學性值得我們認真體會和研究。

我國戲劇歷史悠久,最早發生在寺廟和鄉間地頭的演出往往是民間藝人口傳身授的東西,是沒有劇本支撐的,因此會經常發生變化,也沒有文字的記錄。王國維在其《宋元戲曲考》中説:“我國戲劇,漢魏以來,與百戲合,至唐而分為歌舞戲及滑稽戲二種。宋時滑稽戲尤甚,又漸藉歌舞以緣飾故事,於是向之歌舞戲,不以歌舞為主,而以故事為主。至元雜劇出而體制遂定,南戲出而變化更多,於是我國始有純粹之戲曲”。[1]他精到地梳理了我國戲劇形成的脈絡。我國在漢魏時期出現的戲劇雛形實質上只是一種雜技,到唐宋之間也只是歌舞兼滑稽的插科打諢,如“眼睛酸”、“蘭陵王”等。誠如格羅塞在《藝術的起源》裏所説:“模擬式舞蹈實為產生戲劇的雛形,因為從歷史的演進的觀點看來,戲劇實是舞蹈的一種分體。”[2]到了宋代,出現了有情節發展、有人物形象的、以故事為主的南戲,於是戲劇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元雜劇體制遂定,也開始有大量的劇本創作,這裏的重要理由是民間的戲劇進入了文人的書案,一批文人蔘與戲曲的創作和演出成為我國最早的優秀劇作家。眾所周知,由於社會的理由,元朝取消科舉,文人被斷絕了仕途,他們中的許多人只能在市井茶肆勾欄寄託自己的性情,從而造就了我國戲劇的成熟與輝煌。

歷史保存下來一百多部雜劇劇本(《元曲選》和《元曲續集》共收一百六十二部劇本),讓我們清晰地閲讀到元雜劇戲曲藝術的精華。以關漢卿、王實甫為傑出代表的雜劇劇作家,他們把流於民間的雜劇當作自己的主要寫作來對待,傾注幾乎畢生的心力,從而提升了戲曲的品格,由平俗脱出而文雅,由隨意脱出而規範,由膚淺脱出而深刻,且在戲曲中承載起中國文學創作的儒家思想,為我國戲劇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們現在讀到的元雜劇本子,不是純粹的只供演出使用的舞台戲曲劇本,它們是戲曲性和文學性的結合和統一,即既要能作為舞台演出的藍本,又同時可供人們在書齋裏閲讀欣賞。劇本里包含着劇作家作為文學家的理想和尊嚴。劇作家們在創作時是以戲曲舞台演出的方式深思,以文學的方式表達。並且這種表達是注意到了舞台的時空轉換、人物間的動作互相影響、對白中的情緒變化等多方面的造型表現。在元以前許多民間戲曲中,創作者往往偏重於舞台效果,偏重演員在舞台上的自我表現,而出現了以“藝”(或是“技”)壓“文”的現象。唐天寶年間的詩人常非月有一詩描述了當時“談容娘”(又稱為“踏謠娘”)的演出場景:

“舉手整花鈿,翻身舞錦筵。馬圍行出匝,人簇看場圓。歌要齊聲和,情教細語傳,不知心大小,容得許多憐?”

詩中可見,演員表演精湛,觀眾反響熱烈,至於劇情故事則沒有敍述,這便是元以前的戲曲演出是以歌舞遊戲為表徵、以娛樂觀眾為目的的特點。元雜劇擁有了前所未有的文學元素和戲劇元素,首先成為了真正的戲劇,真正在舞台上搬演一個完整的故事、真正在故事中凸顯衝突為雜劇的主脈和靈魂、真正塑造生動具體的人物形象並在人物身上烙下時代的、民族的、歷史的印記。這都是因為雜劇作家們有意識地有文化地有品格地從事了劇本的創作。

現在我們把元雜劇納入文學的範疇來審視。誠如王國維所言“元雜劇為一代文學之首”,如此評定,那是確認元雜劇具備了厚實的文學屬性。我們從現存的元雜劇作品來看,文人的印記是很明顯的。某種作用上講,是文人以他們厚實的文學素養和基力,創造了元雜劇的歷史文學價值和歷史文學地位。

首先,表現在對劇目題材的選擇上,也就是“寫什麼”的理由。

題材的選擇和把握是有高低雅俗之分的。選擇,體現了作者視野的廣度和視覺的敏感;把握,體現了作者深思的深度和關注的取向。元雜劇作家以他們的文人底藴自然地就把目光更多地、主要地投向了歷史、公案和愛情。

在元雜劇中,歷史劇佔了很大的比重,是其他題材的雜劇無法超越的。這是因為元代政治上對言論及著作的限制,直接在劇中評説當下是有風險的,於是劇作家們紛紛“以史為鏡”,曲折巧妙的抒寫自己心中的塊壘。其次,是我國曆史故事的豐富和繁盛,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戲劇性,容易進入劇本創作的目標區域。於是,劇作家們把歷史典籍中的許多歷史事件記錄作為素材或依據改編成雜劇,一時戲台上帝王將相扮演出場,是古代人古代事,也是當下人當下情,由當下演員演繹歷史風雲,國家興衰,英雄成敗,闡述着我國傳統的歷史觀念,警示當下,也期待未來。從歷史文學中移植過來的雜劇,為雜劇的文學性內涵增加了沉甸甸的分量。

元雜劇中有許多優秀的歷史劇,出現了《趙氏孤兒》《漢宮秋》《梧桐雨》《介子推》《單刀會》《黽池會》等一批膾炙人口的作品,像《趙氏孤兒》尚被國外推崇和移植,可見影響之大。

元雜劇中史籍的影響是很明顯的,一是以史籍資料為本演繹劇情,一是以史事人物為形塑造舞台形象。

如紀君祥《趙氏孤兒》的劇情出自《史記》。義士程嬰和公孫杵臼聯手營救趙氏孤兒,公孫不惜犧牲自己性命,義重於山,程嬰設計救孤,為圖復仇,揚善攻訐,也是以義立命。雜劇《趙氏孤兒》根據這段史實這兩位義士構建了跌宕起落的劇情,弘揚了中華民族千古不變的道義精神,而在這種精神裏又離不開一種“血親”基礎的文化認同。元以前的民間演出或説話都未能表現這樣的豐富和厚實。

再以關漢卿的《單刀會》為例。關漢卿的《單刀會》是演繹三國時期蜀之大將關羽為維護劉備為領袖的蜀國基業的利益,單刀赴會,以自己的孤膽勇氣挫敗了魯肅等人的陰謀。關羽這個歷史人物在陳壽的《三國志》中有生動描述,説關羽結識劉備後,始終忠心耿耿地,“隨其周旋,不避艱險”、“寢則同牀,恩若兄弟”。(《三國志·蜀書·關羽傳》)這為關漢卿塑造、再現關羽的形象提供了視覺上的想象,為關羽的行為提供了內在的依據。關漢卿在《單刀會》中借別人的口描畫了關羽一個具有蓋世氣概的英雄風貌。

古代文學的優秀論文 篇六

一、龐德發起過風靡一時且影響深遠的“意象派”運動

在世界文學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對文學的發展起到過積極的推動作用。龐德作為意象派的創始人、理論家和組織者,極力反對維多利亞詩歌傳統中堆砌形容詞的華糜不實之風,主張以凝練的意象和簡潔的語言來革新詩歌。他和其他意象派詩人於1913年發表了“意象派宣言”,提出意象派詩人“三不準”和意象派詩歌創作“三原則”。“三不準”包括:“絕對不用任何無助於呈現的詞;不要用多餘的詞;不要用無法揭示任何東西的形容詞。”“三原則”包括直接處理無論主觀還是客觀的“事物”、絕不用任何無益於表達的詞和節奏方面要用連續性的音樂性語言,而不受節拍的束縛。從這“三不準”和“三原則”以及意象派作品中可以看得出,意象派詩歌理論追求客觀、具體,避免抽象,強調用精煉的語言準確而直觀地呈現事物,杜絕任何解釋、評判與説教成分,要求詩人把自己的感觸和情緒全部隱藏在意象的背面,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感受,而是通過語言所凝練的意象暗示給讀者,按照自然的節拍寫詩,不要刻板地讓詩“削足適履”,去遷就已有的節拍。龐德曾經悉心研究過中國古代文化和文學,是個從中國古代詩歌及其理論獲取藝術養分的詩人和理論家,可以説,他的成就是基於中國古代詩歌及其理論這塊巨石上的。中國古代詩歌在語言品質上有着不同於西方的追求。“言、象、義”的完美結合被中國詩學認為是至高境界,也是無數代文人墨客殷殷追求的目標。龐德的理論主張以及對“意象”的命名和賦予含義,如果不是全部,也是絕大部分地對中國文學的借鑑和重構。這已是公認的事實。龐德作為中國文化的愛好者和潛心研究者,在向西方傳播中國文化方面曾經起過積極作用,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使者,並在英美新詩運動期間掀起了極有影響力的“中國熱”。海明威對龐德可謂推崇備至。對於龐德的一些主張,海明威欣然接受並落實於自己的作品中,並形成了自己獨具一格、為人稱道的“海明威文體”,也為他能夠得出理論性總結“冰山原則”提供提示。於是,“中國文化→龐德→海明威”的影響鏈構成,龐德自不待言,海明威作品在語言的運用上所追求的具體、簡潔、客觀等語言特徵中具有明顯的“中國元素”。

二、海明威主要創作思想與中國古代文論的一些重要思想

存在驚人的相通與重疊。我們不能武斷地認為海明威的創作思想來源於中國,但也不能完全否認這種影響的可能性。任何理論都來源於實踐和對已有事物規律的歸納,文學理論同樣是對文學實踐及作品的總結提煉。不是理論家的海明威在閲讀別人作品時儘管沒有在理論上刻意進行系統探究,但是做出理論性思考和感悟是無法避免的。鑑於海明威與龐德的交情,龐德掀起的“中國詩熱”應該説也影響到海明威,海明威閲讀《華夏集》是在情理之中,通過對比《華夏集》語言與海明威語言發現兩者具有其他人所沒有的共同語言特徵可以證明這一點,這是後話,在此不必具體分析。儘管《華夏集》在傳遞中國古代文化和詩歌精神中存在許多遺漏、誤讀和“誤判”,但主要的特徵還是得以大體表現,作為非常善於學習的作家,海明威在閲讀中對隱藏在中國詩歌的英譯詩中的規律性東西肯定做了一定思考並有所感悟,這刺激和推進其創作思想發展與成型。中國詩學講究含蓄不露,追求一種“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司空圖語),以此激發讀者想象與參與。海明威的“冰山原理”具有相近似的內涵,他在《午後之死》中説“冰山在海里移動很是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1958年,他在回答《巴黎評論》記者時,再次強調他的“冰山原理”:“我總是試圖根據冰山的原理去描寫。關於顯現出來的每一部分,其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的。你可以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東西,這隻會使你的冰山厚重起來。這是並不顯露出來的那部分。”(《巴黎評論》1958年春季號,第84頁)兩相比較,海明威的“冰山原理”在內涵上與中國古代文論思想有着很大的相通視閾,對此,董衡巽先生做了很好的論述:“就像我們古代的好詩,煉字的功夫越好,越能體會‘空外音’‘言外意’,使人覺得詞已盡而勢有餘,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所以,按我的看法,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八分之七埋在水下的冰山原理,是同含蓄、精煉、留有想象空間等美學理念有關聯的。”他還認為海明威的一些情景描寫很符合我們古人所要求於畫———“遠水無波,遠山無蹲,遠樹無枝”的標準。

三、除了語言和創作思想方面的影響外

中國古代文學的反戰思想也促進海明威堅定自己的反戰思想。龐德的《華夏集》是中國古代詩歌的英譯詩集,共19首,其中3首有關戰爭題材,包括《詩經小雅采薇》,李白的《古風胡關繞風沙》《古風代馬不思越》。它們從不同角度有力控訴戰爭的殘酷,統治階級的窮兵黷武和士兵們生存條件的惡劣,對邊關士兵們以及飽受戰爭災難的勞苦大眾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華夏集》於1915年在倫敦出版,一戰爆發已經一年。特定的時代背景下,《華夏集》中的戰爭題材具有強烈的現代感和時代感,廣泛引起身陷戰爭漩渦中的英美讀者的共鳴,取得他們的認同感,並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他們的反戰情緒和對和平生活的迫切要求。反戰思想是海明威作品中一大主題,主要表現在《永別了,武器》等作品中。但是海明威戰爭觀有一個由支持戰爭逐漸到反對戰爭的變化過程,就像《永別了,武器》的那個從對戰爭抱有熱情和幻想的青年變成一個逃避戰爭的主人公亨利一樣,經歷了殘酷的戰爭並身負重傷之後,對戰爭進行深刻的審察和對自己行為的反思,產生了強烈的反戰思想。在這個變化過程中,海明威的親身經歷、身體的傷痛、戰爭暴露出的殘酷性以及當時人們厭戰情緒的蔓延等都是促使其觀念改變的重要因素,但是,有一個因素不能忽略,備受海明威尊重的大師龐德的思想肯定給他造成不小的影響,而反戰思想正是《華夏集》的重要思想之一。以上梳理揭示一個客觀的但尚未引起注意的事實,那就是海明威作品具有中國古代文學的一定“基因”。承認這一點,將有助於我們更為深入地理解海明威的作品,特別是他在接受龐德建議後寫出的作品。

中國古代文學論文範文 篇七

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法分析

【摘要】我國在進行中國小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發展同時也對大學教學給與了較多的關注,大學教育作為我國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對於國家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而強化大學專業課程、豐富專業課程教育方式也成為了現今社會大眾以及各個高校關注的焦點。中國古代文學作為大學中文專業中比較重要的一門課程對於學生文化素養的提高以及專業知識掌握起着重要的積極影響。本文基於此針對中國古代文學這門中文專業課程給與良好研究,從古代文學這門課程的教學意義進行着手分析,在此基礎上探析該課程的實際教學方法,以期為後續關於中文專業以及文學課程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論上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方法;發展

前言

通常來講古代文學作為中文專業中的較為重要的一門課程對於中文專業學生的後續發展起着重要的影響作用。該門專業課程從本質上講涉及知識領域較為寬泛,不僅涵括史學知識,同時還涵括文學知識,甚至是哲學知識也包含在內。課程從內容上講可以説是我國上下三千年的文學知識綜合體,不僅含有較為豐富的藝術風格同時還含有眾多的文學形式。因而可以説該門專業課程對於提高中文專業學生的人文素質以及藝術修養都具有積極的影響價值。

一、初探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意義

中國古代文學這門課程的實際教學意義主要是體現在以下三方面:其一能夠促進學生對於古代文學發展規律以及實際演變過程和相應的文體發展的有效理解。其二是通過豐富的文學作品以及較多的文學形式進行幫助學生了解古人思想觀念以及生活方式狀態,更重要的是瞭解這些文學知識對於後世的實際影響價值。其三是通過對於古代文學的實際學習能夠提高學生文學素養以及幫助學生具備崇高的文學情懷,並促進學生將這種文學素養以及文學情懷實際的應用在現實的工作學習中,進而為我國的文學事業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探析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實際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之啟發式

對於古代文學這門課程實際教學方法的研究首先要從啟發教學展開。具體來講所謂的啟發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進行古代文學實際教學環節中依據學生學習客觀規律以及教學任務最大化的激發學生對於課程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處於主體學習地位,通過正確引導學生進而幫助學生主動解決學習中實際遇到問題的一種教學方式。該種教學方式主要是強調對於學生學習過程的良好啟發與引導,通過應用該種教學方式進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進行文學知識研究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將文學思維給與有效拓展。如果將該種教學方式進行比喻的話,啟發教學就是在教師的循序引導啟發下讓學生自主開啟文學的學習大門。例如教師在講解“《詩經王風》”中可以就“悠悠蒼天而此何人哉”這句話向學生進行提問,而之所以專門針對該句話提問的原因在於:對於“何人”的瞭解是掌握文章思想主題的關鍵所在[1]。而教師在提出該問題之後可以鼓勵學生帶着問題進行自由解讀並對在解讀之後闡述對“何人”的個人見解。通過這種啟發提問進而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解讀方向並最終獲得文學知識。

2、教學方法之情境式

對於古代文學這門課程實際教學方法的研究還可以從情境教學展開。具體來講所謂的情境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進行古代文學實際教學環節中通過創設一些生動的場景氛圍來幫助學生有效的理解文學知識並促進學生實際心理機能獲得良好性發展的一種教學方式。而應用該種教學方式一方面能夠促進學生對於文學知識的情感感悟,另一方面也能夠對學生的實際文學審美進行有效拔高和良好陶冶。例如教師在講解唐代詩人張若虛的著名詩歌時就可以進行文學情境的有效創設,通過播放“春江花月夜”進而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中感知詩歌內在情感,同時通過動人旋律在大腦中勾勒出詩歌聯想畫面,而這種身臨其境的情感感知則能夠促進學生加深對於詩歌的理解[2]。再比如教師在講解莊子的名作“《逍遙遊》”的時候還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制作漫畫課件來創設文學情境,學生通過這種漫畫課件的形式猶如置身作者的情感世界進而將文學知識更加的形象具體化。總結來講無論是利用音樂還是多媒體來進行文學情境的實際創設都可以較好的促進學生對於文學知識的有效深層次獲取。

3、教學方法之表演式

對於古代文學這門課程實際教學方法的研究除了上述兩種教學方式之外,還可以從表演教學展開。具體來講所謂的表演教學主要是指通過將學生放置於實際的文學情節演繹中進行促進學生獲取文學知識的一種教學方式。而應用該種教學方式則一方面能夠促進學生最大化的發揮文學想象,另一方面也能夠促進學生不斷提高文學創新意識。例如教師在講解王實甫的名作“《西廂記》”的時候就可以針對文學作品中的不同人物進行角色劃分,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通過自身對於該文學作品的實際理解來進行文學表演,而具體的情節設置以及演繹道具都需要學生進行實際準備,而學生在該種文學演繹過程中也會直接加深對於文學知識的理解,同時將自己的一些文學想法添加其中[3]。再比如教師在講解“《紅樓夢》”的時候同樣也可以利用上述表演教學方式來開展實際教學活動。總結來講通過表演教學能夠最大化的提高學生對於古代文學知識的有效理解還能最大化提高其創新意識。

三、結論

綜上分析可知我國在進行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非常看重文化的良好傳承,而作為實現文化良好傳承的中文專業則逐漸受到了社會大眾的廣泛性關注。而作為中文專業中較為重要的古代文學課程而言,良好的教學方式則可以有效的促進該門課程教學實際目標的有效實現,通過利用啟發式以及情境式和演講式、表演式以及研究式這五種教學方法進而真正的促進中文專業學生獲得人文素養的有效提高以及專業知識的有效掌握,為其今後良好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海楠。對開放教育專科《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混合教學模式應用實踐探討[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05:80-82.

[2]王自紅。民族地區高校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以升本後的四川民族學院漢語文係為例[J]。阿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04:111-113.

[3]陳虹。高職《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現狀及改革措施[J]。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3:111-114.

古代文學的優秀論文 篇八

一、元明清近代文學教學改良的必要性

(一)內容繁雜與課時不足的衝突

中國文學從魏晉時期文學自覺發展到元明清及近代,已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文體,除了傳統的賦、詩、詞、傳奇,又出現了元雜劇、南戲、散曲以及類型豐富的明清小説等。加之隨着經濟的發達與印刷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到了這一階段,藏書數量有了空前的提升。所以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無論是文體類型還是數量都較前代更加繁雜。比如古代詩歌方面,提及古代詩歌人們往往想到的是唐代,可是就數量上而言,“元代有數百人的詩文集流傳至今,明清的詩文別集達數千種之多,一部《明詩紀事》就輯錄了四千多人的作品,約為《全唐詩》所收詩人的兩倍,清代的詩文作者更是逾萬。”再比如古詞方面,詞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其全盛期可謂是在宋代,但元明清時期的詞的數量卻是遠勝於宋代的,葉恭綽所編的《全清詞鈔》就輯錄了清代詞人三千餘家,這比唐圭璋所輯《全宋詞》收錄的作家多了近兩倍。那麼如此繁多的內容,在教育部高教司的要求下需要112 課時來完成教學。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於培養方案、教學大綱等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學校都無法做到這個要求,而基本停留在50到80 課時之間。那麼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要將繁雜的知識點講授清楚,按照傳統的“講授加劃書”模式就很難做到了。因為時間不足只能講授重點篇目,其餘部分尤其是近代部分,只能讓學生在教材上劃重點。如此教學會導致學生對於本部分文學史脈絡不清楚,造成學生文學史認識斷層,無法進一步提升其學術意識。

(二)傳統講授式與“95 後”學生心理特點的衝突

傳統的古代文學教學方式多是採取單純講授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往往採用“一言堂”、“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由此以來,導致學生難以進行知識和能力的自我建構,往往在一學期結束時,隨着考試的結束也將所有的知識全部留在了教室。同時這樣也使得課堂教學缺乏應有的活力與生氣,加之現在的大學課堂主體是“95 後”,95後雖屬於90後,但其本質與90 後有很大而不同。作為第一批出生於網絡信息時代的人類。95 後就像網絡信息一樣,更加活躍、多變,對於知識的接受能力變強,但是精神集中度下降。也就是説,傳統的一味講授會造成,教師在講台上仍舊講得眉飛色舞,可是學生的心神早已到了“詩和遠方”,所以近幾年才在高校理論課程教學中,興起了“段子式”教學。這種段子式教學就是應對95 後學生而出現的,旨在學生聽課集中度下降時,教師用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段子”,突然轉變教學方向,以提升學生的精神集中度。所以説面對着如同網絡信息一樣的95 後學生,如果依舊使用傳統單純講授式進行教學活動,尤其是進行古代文學教學,必然不會有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通用教材片面化與學術教學深度化的衝突

對於古代文學課程的教材,大量院校使用的是袁行霈主編的《中國文學史》,這套教材是目前較為權威、全面的,但這並不意味着可以單純只使用這一套書,這套書存在着知識點流於表面的問題。例如説在本教材中,對於《水滸傳》主題思想敍述部分,正文中僅採用了傳統“忠義説”,引用部分簡單設計到了“農民起義説”、“市民起義説”、“忠奸鬥爭”,但是就本書誕生時與“忠義説”同時存在,且相當重要的“誨盜説”並沒有涉及,這樣的處理方式符合學生的固有觀念,便於理解,但就其學術性而言,會顯得流於表面,不夠深刻。也就是説如果只使用這樣一本書進行教學,就會與學術教學深度化產生衝突。學生很容易記憶這些知識點,但是沒有選擇學術角度的權利,進而引發學生的自主思考與研究。同時,文學史研究界的學術研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手中的教材很多部分都難以涵蓋新的學術觀點。例如在《西遊記》作者部分的敍述中,如果還是以吳承恩作為唯一合理作者人選,就顯得比較脱離與時俱進的學術前沿了,因為當代學者逐漸發現從方言角度《西遊記》存在至少兩種方言、吳承恩所著在明代書編中被歸為史部地理類等等。可是這些觀點在通用教材中往往鮮有提及,因為在其編寫時此類觀點尚未出現,或者未成為時代主流。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主流與非主流觀點可能會有所轉移。所以,依舊採取完全依託一本教材而進行教學,會使學生難以進行深度的學習研究,不利於學術的深化,不利於開拓學生的學術眼界,反而會使學生更加感覺學習的乏味。

二、推行多元化教學

(一)多元化教學要求從講授式教師轉向文、史研究型學者

要構建有效的多元化教學,教師的教學素養、專業素養和知識儲備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在傳統講授式教學中,使得教師能夠一本教案走到退休,不注重對於新興學術觀點的研究,故步自封。觀點陳舊難有創新式的見解,白白浪費了自己的教學經驗。所以教師必須堅持“活到老、學到老”的觀點,不斷深化學習,要善於接受新的學術觀點和教學理念,即在授課之外,努力成為一名研究型的學者,並且將自己的研究方向從單純文學文本研究拓展為文史研究,當然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師自不必像史學教師那樣,對於大量歷史事件進行細緻研究,可是由於本部分教學內容的時代特點,需要對於大的歷史背景,以及具體作者人生重要經歷有所掌握,並將二者聯繫起來,以便學生理解。也就是説要把教學變成行動與研究相結合,即講授、文史研究、實際教學活動有機統一的模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心智模式和系統思維得到發展和改變,理論與實踐得到深度融合。”

例如在講授《水滸傳》的思想內容方面,如果僅依照袁行霈版《中國文學史》中的觀點,那麼只是強調“忠義説”,可是在明代便有與之相對的另一種學説“誨盜説”,同時在建國後還出現過“農民起義説”、“市民起義説”、“忠奸鬥爭説”等等,片面性的講授會影響學生對於文本的理解層次。正所謂“教而不研則周,研而不教則殆;教然後知其困,研然後知其關。”所以,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是教師發展的內在需要和持續進步的基礎,同時亦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堅持教學與科學研究相輔相成,將使教師步入全新的職業生活境界之中,從而比較輕鬆的化解教學時面臨的專業難題,使教學因之更加靈動和多彩。

同時在“元明清近代文學”講授部分,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回到文本創作時代的歷史氛圍。這種歷史氛圍並不是簡單一句話概括一個時代就能夠是學生明白的,有時還要從很多細緻的角度解釋為什麼會產生如此的文學形式或文學思潮,比如元雜劇之所以繁榮,是因為元朝前期不開科舉,中原文人無處謀生導致的;元雜劇之所以後來走向衰落,是因為元朝在“大德”後開始了科舉,文人又有了靠讀書得來的上升階梯。再比如元雜劇中經常出現指天罵地影射朝廷的橋段,如果只歸結為元朝思想文化相對自由,學生還是不會知道為什麼,那麼就需要解釋“自由”的原因,因為元朝在中原90 年經歷12 位皇帝,只有世祖忽必烈、英宗碩德八剌粗通漢語,順帝妥懽帖睦爾精通漢語,其餘皇帝完全不懂漢語。所以像《竇娥冤》中指天罵地的情景也就可以理解了。由此來看對於這一部分的教學很難跳脱出元代從上到下的歷史社會氛圍的影響。正所謂“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另外作者的生活經歷對於其作品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視的,例如白樸的人生經歷與金國遺民身份認同,就可以解釋其作品中對於金章宗的影射。而這一切幫助學生理解授課內容的材料的累積,就需要教師“文史雙修”。

(二)多元化教學要求構建開放式合作型課堂

近些年的教學改革不斷強調學生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的地位,並一再提出要把課堂還給學生的理念。如果將實際教學活動比作一齣戲劇,那麼教師在其中所承擔的角色應該是導演而非主角,教師應該通過引導和組織的方式促使學生得出屬於自己結論,讓學生學會學習,並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術討論當中。這就要求授課教師能夠充分運用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所謂啟發式教學方法,就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講授結束給予學生以思考的空間,藉此調動其課下的學習。比如在講授“三言”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閲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與《賣油郎獨佔花魁》,思考其間人物形象的異同、描寫手法的特點等等,激發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在講授《聊齋志異》時,與學生探討傳統印象中的狐狸精形象,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閲讀興趣。再由此推回文本,一同探討“聊齋”中別樣的狐狸精形象。

所謂討論式,即,在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時並不急於作答,而是將問題置於所有學生中,進行討論,最後再予以解答。也就是説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術意識。提出適合學生水平的相關問題,給予學生充分討論的時間,在討論前要引導學生了解需要參考那些資料充實自己的觀點,指導學生理清發言提綱,以分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在一學期中要做到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機會。每個人在發言後,其他同學可提出不同的觀點並加以討論。當然在討論結束後,教師應對於學生的多元學術觀點給予總結,從而進一步引導其進行課下閲讀。由此形成一種合作式開放型教學方式,通過對話、交流、互動、合作的開放形式,完成“元明清近代文學”的教學。

綜上所述提高“元明清近代文學”教學質量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工作,這個工作中不但需要教師轉型為文史雙修型學者,同時也要作為“導演”組織、指導學生演好這樣一出大戲。95 後學生由於年紀及經歷的影響,以及閲讀量的缺乏,對於文本的藝術魅力難於理解,並且很難對於文本,尤其是古代文學作品進行審美批評。這就需要教師一方面進行有專業高度的講解;另一方面引導激發學生的學術意識。最終使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充分感知文本的藝術魅力,進而提升學生的鑑賞能力,並促進其形成積極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同時也需要國家與社會的支持,以提升古代文學的學科地位,使得祖輩的文學輝煌不置斷送,中華道統繼續得以延續。學生能夠全面系統地瞭解元明清近代文學的全貌,體味傳統文學的別樣魅力。

古代文學論文 篇九

一、古代文學類課程教學質量優化措施

(一)充分協調古代文學授課各個教學要素

對古代文學授課質量有影響的主要因素為人、物、時空和情感。

人當然是指學生和教師;物是指教學所使用的教案、教材和輔助工具等;時空是指教學場地和課時的設定;情感指的師生溝通,學生的興趣和信心等。

充分協調這四個主要的因素對古代文學類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教案的作用非同小可,教師要在講課前充分備課,儘量脱稿講課,教師是否能夠靈活的掌握教材的使用和選取,這對古代文學類課程教學質量影響很大。

選擇教材,不僅要結合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結構,還要對學生日後的發展和深造考慮。

時空這一要素對教學質量的影響也較大,對古代文學教學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國古代文學課的教學和學習是有固定時間和場所的,要學習生澀難懂的語言,時間跨度較大、知識面也很寬廣,文學社團也很多,這就造成教師無法在有限的時間教授所有知識,學生掌握情況也就不是很好。

所以通常古代文學所設置的課時要比其他學科課時稍微多一些。

最後是情感要素,對於所有學科的教學來説,都必然與師生的溝通交流為主體,古代文學學科也不例外,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主要包含對文學學科的愛好、興趣以及情感交流,教師掌握學生的心理和情感變化,這對古代文學類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二)改變古代文學授課理念

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理念。

陶行知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教育大師,他有一句名言:教最終目的是為了不教。

這句話將教學的目的、本質和真諦描述的十分透徹。

教師講課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教學,而是為了不教,教師講授課程不能只是單純的將一些零散的知識點整理後灌輸給學生,而是要教會學生整理資料、分析問題和解決困難的能力。

所以,教學過程中涉及到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也就是教學材料、教師和學生哪部分才是核心,才是關鍵?筆者認為古代文學類課程教學的核心和關鍵是學生,教學資源、教師或者是教學方式等,都是圍繞學生展開並進行優化的。

教師要在古代文學類學科的教學中,將學生掌握的知識體系和儲備與講課內容緊密聯繫在一起,教師講課過程要針對學生水平的不同因材施教,也就是要做到具有針對性,而不是對所有學生採取一種方式。

另外,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使用和選擇教材及輔助教學設備。

對於設置古代文學課類課時,要結合學生正常作息時間,儘量不要佔用週末或晚上。

教學場所要保證明亮、寬敞和乾淨,教學設備和所有設施也要準備好。

同時在課堂上或課後,教師都要和學生針對信念、興趣和意志等積極溝通,有利於提高古代文學類課程的教學質量。

古代文學類學科的教學要以學生為核心,不斷促進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和進行。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將古為今用和學以致用作為教學觀念,將古代文學知識向當今社會開放,尋找古代文學對當今社會的啟發,實現現實與古典的高度統一,使古代文學類課程不僅藴含豐富的古典文化底藴,還煥發着當今時代的勃勃生機。

教師在教學和備課的過程中要不斷整理、挖掘並快速領悟這些知識,這樣才能更好的傳授給學生,讓古典文學知識對學生的職場及人生規劃都有積極指導的作用。

古典文學很多典故中都藴含着成功的技巧和為人處世之道,對學生日後擇業和發展有借鑑作用。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開設各種實踐活動,讓學生真正運用到所學知識,例如開展學生職業生涯素養的實踐課程,或者為人處世及心態的調整等。

(三)增強古代文學類課程現代與傳統的結合

對於古代文學類課程的教學方式來説可謂是五花八門,每種方式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和不足。

根據教學方式理念的不同,主要分為傳統方式和現代方式。

傳統教學方式一般是教師單純的講解教材內容,必要時讓學生回答問題,而學生也只是單純的聽講而已,獲取知識的方式也只是聽教師的講解。

傳統教學方式的優點就是教師能夠很容易掌握課堂秩序、教學內容和進度,教師根據自己獨特的觀點和魅力吸引學生認真聽課。

但也存在不足,例如學生和教師的觀點存在矛盾時,就無法保證學生跟隨自己的想法完成學習內容,這部分學生就被課堂教學所孤立,無法調動這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歸根結底是沒有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

古代文學知識的某些問題無法以傳統思想和教學模式很好的解決,此時就需要利用現代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進行充分結合。

現代式教學方式和傳統方式有很大差距,多半是以真實案例或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在課堂中,教師只是指導者和引領者,對學生之間的探討和矛盾進行溝通,而學生才是主體,教師不會將自己的想法強制性的灌輸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想和教師的思想可以持平,也就是當教師和學生觀點產生分歧時,學生可以提出質疑。

這種教學手段並不單純注重掌握知識,還關注學生是否具備獨立辨析能力。

其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學生一直處在積極思考的環境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在課堂上建立起了一種自主探索文學知識並追求真理的習慣,在課後也會為了個人興趣而不斷探索,由此培養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步入社會環境中是非常必要的。

當然這種教學方法也存在不足,學生會受到學習知識和自主思考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制約,往往會得出不正確的結論。

在實際的文學類課程教學中,傳統和現代教學手段有機結合才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最佳途徑。

依據課程內容的要求,關於文學史的知識教師可以採取傳統陳述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跟隨教師的思想脈絡建立完整的文學史發展線路,基本掌握每個階段古代文學的代表作家、著作和文學流派、文學發展環境等知識,初步形成自己對古代文學的理解認識,在具體學習古代文學著作時,就可以充分展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採取小組討論、隨意發言、指定演講的形式,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結語

中國古代文學類課程教學,看起來是一項普通的教與學的過程,但是實際上卻是一個繁複多變的教學項目,其中涵蓋了多個方面的教學元素。

教師在教的過程中,應該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資源,秉承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教學思想,重視教學理念及教學手段的優化完善,進而提升中國古代文學類課程的教學質量,並培育出優秀的實踐型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