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古代文學常識【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18W

中國古代文學常識【精品多篇】

中國古代文學常識 篇一

【四大名繡】

蘇繡〖蘇州〗、湘繡〖湖南〗、蜀繡〖四川〗、廣繡〖廣東〗

【四大名扇】

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

【四大名花】

牡丹〖洛陽〗

水仙〖福建漳州〗

菊花〖浙江杭州〗

山茶〖雲南昆明〗

【十大名茶】

西湖龍井〖浙江杭州西湖區〗

碧螺春〖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峯〗

信陽毛尖〖河南信陽車雲山〗

君山銀針〖湖南嶽陽君山〗

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雲山〗

黃山毛峯〖安徽歙縣黃山〗

祁門紅茶〖安徽祁門縣〗

都勻毛尖〖貴州都勻市〗

鐵觀音〖福建安溪縣〗

武夷巖茶〖福建崇安縣〗

【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年齡稱謂】

襁 褓:未滿週歲的嬰兒

孩 提:指2——3歲的'兒童

垂 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

豆 蔻:指女子十三

及 笄:指女子十五歲

加 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

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歲

古稀之年:指七十歲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

期頤之年:一百歲

【古代主要節日】

元日:正月七年級,一年開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

社日:春分前後,祭祀祈禱農事。

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吳子胥)

清明:四月初,掃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牛郎織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

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

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

冬至:又叫“至日”,節氣的起點。

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後一天的晚上,除舊迎新

【四書】

《論語》、《中庸》、《大學》、《孟子》

【五經】

《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八股文】

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

【六子全書】

《老子》、《莊子》、《列子》、《荀子》、《揚子法言》、《文中子中説》

【漢字六書】

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註、假借

【書法九勢】

落筆、轉筆、藏峯、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竹林七賢】

嵇康、劉伶、阮籍、山濤、阮咸、向秀、王戎

【飲中八仙】

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

【蜀之八仙】

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範長生、爾朱先生

【揚州八怪】

鄭板橋、汪士慎、李鱓、黃慎、金農、高翔、李方鷹、羅聘

【北宋四大家】

黃庭堅、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十三經】

《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儀禮》、《公羊傳》、《榖樑傳》、《左傳》、

《孝經》、《論語》、《爾雅》、《孟子》

【四大民間傳説】

《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與許仙》

【四大文化遺產】

《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卷》

【元代四大戲劇】

關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洪昇《長生殿》

【晚清四大譴責小説】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老殘遊記》、曾樸《孽海花》

【五彩】

青、黃、赤、白、黑

【五音】

宮、商、角、徵、羽

【七寶】

金、銀、琉璃、珊瑚、硨磲、珍珠、瑪瑙

【九宮】

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大面調、雙調、商調、越調

【四大名瓷窯】

河北的瓷州窯、浙江的龍泉窯、江西的景德鎮窯、福建的德化窯

【四大名旦】

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

【六禮】

冠、婚、喪、祭、鄉飲酒、相見

【六藝】

禮、樂、射、御、書、數

【六義】

風、賦、比、興、雅、頌

【八旗】

鑲黃、正黃、鑲白、正白、鑲紅、正紅、鑲藍、正藍

【十惡】

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三山】

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

【五嶺】

越城嶺、都龐嶺、萌諸嶺、騎田嶺、大庾嶺

【五嶽】

〖中嶽〗河南嵩山、〖東嶽〗山東泰山、〖西嶽〗陝西華山、〖南嶽〗湖南衡山、〖北嶽〗山西恆山

【五湖】

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

【四海】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四大名橋】

廣濟橋、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

【四大名園】

頤和園〖北京〗、避暑山莊〖河北承德〗、拙政園〖江蘇蘇州〗、留園〖江蘇蘇州〗

【四大名剎】

靈巖寺〖山東長清〗、國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棲霞寺〖江蘇南京〗

【四大名亭】

醉翁亭〖安徽滁縣〗、陶然亭〖北京先農壇〗、愛晚亭〖湖南長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鎮】

景德鎮〖江西〗、佛山鎮〖廣東〗、漢口鎮〖湖北〗、朱仙鎮〖河南〗

【四大碑林】

西安碑林〖陝西西安〗、孔廟碑林〖山東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門碑林【台灣高雄〗

【四大名塔】

嵩嶽寺塔〖河南登封嵩嶽寺〗、飛虹塔〖山西洪洞廣勝寺〗、釋迦塔〖山西應縣佛宮寺〗、千尋塔〖雲南大理崇聖寺〗

【四大石窟】

莫高窟〖甘肅敦煌〗、雲崗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

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

【四大書院】

白鹿洞書院〖江西廬山〗、嶽麓書院〖湖南長沙〗、嵩陽書院〖河南嵩山〗、

應天書院〖河南商丘〗

【四大佛教名山】

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安徽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四大道教名山】

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四川青城山

【五行】

金、木、水、火、土

【八卦】

乾〖天〗、坤〖地〗、震〖雷〗、巽〖風〗、坎〖水〗、離〖火〗、艮〖山〗、兑〖沼〗

【三從】

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

婦德、婦言、婦容、婦工(婦女德品德、辭令、儀態、女工)

【三皇】

伏羲、女媧、神農

【五帝】

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

【三教】

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

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三清】

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靈寶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四御】

昊天金闕無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八仙】

鐵枴李、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十八羅漢】

布袋羅漢、長眉羅漢、芭蕉羅漢、沉思羅漢、伏虎羅漢、過江羅漢、歡喜羅漢、降龍羅漢、靜坐羅漢、舉缽羅漢、開心羅漢、看門羅漢、騎象羅漢、探手羅漢、託塔羅漢、挖耳羅漢、笑獅羅漢、坐鹿羅漢

【五臟】

心、肝、脾、肺、腎

【六腑】

胃、膽、三焦、膀胱、大腸、小腸

【七情】

喜、怒、哀、樂、愛、惡、欲

【五常】

仁、義、禮、智、信

【五倫】

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三姑】

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

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

【九屬】

玄孫、曾孫、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五穀】

稻、黍、稷、麥、豆

【中國八大菜系】

四川菜、湖南菜、山東菜、江蘇菜、浙江菜、廣東菜、福建菜、安徽菜

【五毒】

石膽、丹砂、雄黃、礬石、慈石

【配藥七方】

大方、小方、緩方、急方、奇方、偶方、複方

【杭州十門】

湧金門、望江門、錢塘門、清波門、艮山門、

武林門 、清泰門 、鳳山門、候潮門、慶春門

【六慾】

見欲、聽欲、香欲、味欲、觸欲、意欲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

中國古代文學常識 篇二

【六禮】:冠、婚、喪、祭、鄉飲酒、相見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六義】:風、賦、比、興、雅、頌

【八旗】:鑲黃、正黃、鑲白、正白、鑲紅、正紅、鑲藍、正藍

【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三山】: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

【五嶺】:越城嶺、都龐嶺、萌諸嶺、騎田嶺、大庾嶺

【五嶽】:〖中嶽河南嵩山、〖東嶽山東泰山、〖西嶽陝西華山、〖南嶽湖南衡山、〖北嶽山西恆山

【五湖】: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

【四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四大名橋】:廣濟橋、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

【四大名園】:頤和園〖北京、避暑山莊〖河北承德、拙政園〖江蘇蘇州、留園〖江蘇蘇州

【四大名剎】:靈巖寺〖山東長清、國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棲霞寺〖江蘇南京

中國古代文學常識 篇三

中國古代氏族社會時,人類對自然界和社會現象不能科學地解釋,就藉助於想像和幻想,創造了許多故事。神話是純粹的虛構,傳説有歷史的影子,比較著名的有:精衞填海、女禍補天、羿射九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以及黃帝,堯、舜、禹等。

《詩經》: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成書於春秋時期,共305篇,亦稱《詩三百》,分為風(十五國風),雅(大雅、小雅)、頌(高頌,周頌,魯頌),其中最有價值的是“風”。創作方法主要是“賦、比、興”。

《尚書》和《春秋》,“左史記言,右史記事,言為《尚書》,事為《春秋》。“這是中國古代有記載的(甲骨書)最早的兩部書。《春秋》是記事的,後多散佚,僅留下來經孔子整理的魯國的《春秋》,漢代有重新編撰整理的“春秋三傳”,即《公羊傳》、《谷粱傳》,《左傳》。現僅存左丘明編寫的《左傳》。《春秋》和《左傳》是編年體史書。

《國語》是依照戰國時國別來記述各國史實的史書。《戰國策》也同樣,稱為“國別體”,《戰國策》同時也是一部歷史散文集,經漢劉向重新改編整理,共三十三篇。

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儒家的著作有孔子的《論語》、孟子的《孟子》、荀況的《荀子》;墨家著作有墨翟的《墨子》;道家著作有老聃的《老子》(道德經)、莊周的《莊子》(南華經);法家著作有商鞅的《商君書》、朝非的《朝非子》,兵家著作有孫或孫臏的《孫子兵法》雜家的有呂不韋的《呂代春秋》等,這些著作都是語錄體散文(也稱“記言體”)。

西漢時的司馬遷創作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分為“本紀”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表”十篇、“書”八篇,共一百三十篇。《史記》是一部“信史”,“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開後代“二十四史”之先河。

戰國時楚國的屈原因遭讒貶 ,開創了浪漫主義的新詩體“楚辭”、名篇有《離騷》、《九章》、《九歌》、《天問》、《漁父》等。

西漢時的政論散文大家有晃錯,名篇《論貴粟疏》《言兵事疏》等。還有賈誼,名篇《過秦論》。

漢賦是一種直接延續楚辭的新詩體,主要作家有司馬相如,作品有《子虛賦》、《上林賦》等,還有楊雄,作品有《甘泉賦》、權乘作品有《七發》。

班固創作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

西漢時的民歌經整理成為“漢樂府”。其中的名篇《孔雀東南飛》被稱為中國詩歌史上的“雙壁”。(另一首是北朝民歌《木蘭辭》。)

魏晉時期的曹氏父子被稱為“三曹”。曹操創作了《觀滄海》、《蒿里行》、《龜雖壽》第四言體詩。曹丕的名篇有《燕歌行》、他還撰寫了中國最早的文論,現僅存《典論論文》。曹植則著有《白馬篇》、《洛神賦》等名篇。

“建安七子”指曹丕建安時期的著名詩人。有孔融、陳琳、王桀 、徐幹、阮瑀、應瑒 、劉楨等。他們多慷慨悲涼之風,被稱為“建安風骨”。他們掀起了五言詩的創作高潮。

與“七子”相頡頏並以才華著稱的還有女詩人蔡琰(文姬),她創作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

建安以後,司馬氏篡權,進入東晉時期。阮籍的詠懷詩和散文《大人先生傳》,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都對後代文學產生了影響,而陶淵明更成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他的散文《桃花源記》、詩歌《歸園田居》等,為中國古典文學開闢了一個新境界。

東晉的幹寶撰出我國第一部志怪小説集《搜神記》。

南北朝時期南朝宋的劉義慶著有我國第一部筆記體小説集《世説新語》。

劉勰是南朝梁代的文藝理論家,著有我國第一部文藝理論專著《文心雕龍》。

北朝地理學家酈道元撰寫《水經注》四十卷

唐代是中國文學,尤其是詩歌發展的頂峯。

“初唐四傑”指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盛唐時期的王之渙的《涼州詞》、《登鸛雀樓》是絕句的珍品。邊塞詩人王昌齡被稱為“七絕聖手”。孟浩然,王維則成為山水田園詩人的代表作家。王維工音律、善詩畫,宋代蘇軾曾説:“味摩詰詩,詩中有畫。”岑參和高適則是唐代邊塞詩人的傑出代表。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是中國豪放派浪漫主義詩人的高峯,世稱“詩仙”。

杜甫,字子美,別稱杜工部,世稱“詩聖”是中國現實主義詩人的高峯。

後人評論:李詩思疾而語豪,杜詩思苦而語奇。“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鬱,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中唐時期的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成為“唐宋散文八大家”(其餘為柳宗元和北宋時期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之首。與擅寫寓言體散文的柳宗元並稱“韓柳”。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與元稹共同領導了中唐時期的“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其名篇《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等,廣為流傳。

賈島和孟郊是“苦吟詩人”,時稱“郊寒島瘦”。

晚唐時期政治周凋敝,民不聊生。杜牧憂國憂民,李商隱則情思纏綿,詩句含蓄,並稱為“小李杜”。

北宋時期詞大量湧現。其影響源於南唐後主李煜。他與北宋時的柳永、南宋時的女詞人李清照,成為“婉約派”詞人的代表。而北宋的蘇軾,南宋的辛棄疾,則以“慷慨悲壯”的詞風成為“豪放派”詞人的領袖。並稱“蘇辛”。

陸游是南宋最傑出的愛國詩人,著有《劍南詩稿》等,他一生創作了九千三百多首詩,在文學史上當屬罕見。

元代出現了一種新型的文學樣式一曲。元曲分為劇曲和“散曲”。元雜劇有四大家 ,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漢宮秋》)、湯顯祖(《牡丹亭》)、王實甫(《西廂記》)。散曲亦有“四大家”之説,即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其中馬致遠被稱為“曲狀元”,他的《秋思》(枯藤老樹昏鴉)被稱為“秋思之祖”,其中運用的“鼎足對”被人極為稱頌。

中國古代文學常識 篇四

一、文學流派或團體的歸類

1、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學派化人物有:韓非子。

5、屈宋:指戰國時期的屈原、宋玉。 6、揚馬:指西漢揚雄、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陳琳、劉楨、徐幹、阮禹、應瑒

9、沈詩任筆:指南朝齊樑間的沈約和任昉。 10、初唐四傑:指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10、沈宋:指初唐武后時期著名的宮延詩人沈全期和宋之問。

11、唐代詩人屬於邊塞詩派的有:王昌齡、岑參、高適、王之渙、李頎。

12、張王樂府:指張籍、王建所寫的樂府詩。

13、郊寒島瘦:蘇軾語,是對中唐詩人孟郊、賈島詩風的形象概括。

14、元白:指中唐詩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時南唐的兩個皇帝,中主李璟和後主李煜。

15、三蘇:是蘇軾、蘇洵、蘇轍。

16、唐宋八大家: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軾、蘇洵、蘇轍。

17、宋代詞人中屬於豪放派的有:蘇軾、辛棄疾。

18、宋代詞人中屬於婉約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19、元代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

20、明代後七子:指宗臣、李攀龍、王世貞、謝榛、樑有譽、塗中行、吳國倫。

21、唐宗派:是明代前後七於的反對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順之、歸有光。

22、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

24、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詩人施閏章和宋琬。

25、宋詩派:即清代“同光體”詩人,代表作家是陳三立、陳衍。

26、浙西詞派:清初詞派,以浙江秀水(今嘉興市)人朱彝尊為代表。

27、陽羨詞派:清初詞派,以江蘇省宜興人陳維崧為代表。

二、作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的歸類

1、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主要代表。

3、莊子是老子之後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國古代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

5、苟於是戰國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韓非於是戰國末期法家思想員著名的代表。

7、李斯是秦代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8、曹操是建安文壇的領袖,開風氣之先,影響一代詩風。

9、曹植是建安時期最負盛名的作家。

10、陶淵明: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園生活為內容進行詩歌創作。

11、鮑照:是南朝劉宋時期成就最高的詩人,其樂府詩對唐代詩人有很大影響。

12、王維是盛唐田園山水詩派的代表作家。

13、李白是繼屈原之後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14、杜甫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15、岑參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

16、白居易是中唐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主要代表。

17、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領袖,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18、李商隱是晚唐詩壇上的著名詩人。

19、歐陽修是北宋詩人革新運動的領袖。

20、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被列寧稱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

21、蘇拭是宋代文藝創作成就最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詞派的創始人。

22、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也是婉約派詞人的代表。

23、陸游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

24、李清照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難得的女作家、女詞人。

25、關漢卿是元代雜劇的奠基人。

26、馬致遠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

27、王實甫是元代前期傑出的雜劇作家。

28、張養浩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

29、于謙是明代著名的詩人。

30、湯顯祖是明代成績最高的劇作家。

31、馮夢龍是明末通俗文學的一代大家。

32、王夫之是清初著名詩文理論家。

33、李漁是清初傑出的戲劇理論家和創作家。

34、瞥雪芹是我國清代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

35、梁啟超是最早高度評價和極為提倡小説創作的人。

36、黃遵憲是“詩界革命”的一面旗幟。

37、龔自珍是近代歷史開端之際得風氣之先的思想家和文學家。

38、常州詞派:清中葉詞派,代表人物是張惠言。

39、桐城派:清中葉最著名的一個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40、蘇州作家羣:清初戲曲家羣體,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41、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戲劇家洪異和孔尚任。

42、南社:成立於1909年,發起人為陳去病、高旭和柳亞子。

中國古代文學常識 篇五

第一部珠算介紹書《盤珠算法》。第一部氣象史名著《乙己佔》。第一部建築學專著《營造法式》。更多精彩內容請欣賞中國古代文學常識。

中國古代文學常識:古書第一部

001第一部字典《説文解字》

002第一部詞典《爾雅》

003第一部韻書《切韻》

004第一部方言詞典《方言》

0 05第一部字書《字通》

006第一部詩集《詩經》

007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

008第一部神話集《山海經》

009第一部筆記小説集《世説新語》

010第一部論語體著作《論語》

011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書《史記》

012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

013第一部斷代史史書《漢書》014第一部歷史評論專著《史通》

015第一部兵書《孫子》

016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

017第一部學術論爭集《白虎通》

018第一部文藝理論書《文心雕龍》

019第一部詩歌評論專著《詩品》

020第一部農業百科全書《齊民要術》

021第一部農業生產技術論著《天工開物》

022第一部植物學詞典《全芳備祖》

023第一部藥典書《新修本草》

024第一部醫藥書《黃帝內經素問》

025第一部地理書《禹貢》

026第一部茶葉製作書《茶經》

027第一部建築學專著《營造法式》

028第一部珠算介紹書《盤珠算法》

029第一部氣象史名著《乙己佔》

030第一部栽培學名著《荔枝譜》

031第一部綜合農學專著《農政全書》

032第一部地理學專著《水經注》

033第一部礦物學專著《山海經五藏山經》

034第一部教育史專著《學記》

035第一部繪畫理論著作《古畫品錄》

036第一部戲曲理論著作《閒情偶記》

037第一部戲曲史《宋元戲曲韻史》

038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永樂大典》

039第一部圖書總目錄《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