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21W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新版多篇)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篇一

1,科舉考試程序

⑴童試即童生試,是明清兩代取得生員的入學考試,是讀書士子的進身之始。應試者不論年齡大小統稱童生。

童試包括縣試、府試、院試三階段。院試錄取者即可進入所在地、府、州、縣學為生員,俗稱“秀才”,生員分廩生、增生、附生三等。生員經科試合格,即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稱“科舉生員”。

⑵鄉試是地方考試。唐宋時稱“鄉貢”、“解試”。明清兩代在各省城舉行。每屆三年,考期在子、午、卯、酉年的秋八月,稱“秋闈”(秋試),為正科。遇新君登極壽誕慶典,加科為恩科。考三場,每場三日。由欽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屬本省生員、貢生、監生等經科試合格,方準應試,考中者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可於次年春進京應會試,即便會試沒取中,也具備了做官的資格。

⑶會試與殿試是中央考試。鄉試翌年,即醜、辰、末、戍年春季,舉人彙集京城,先應由禮部舉行的會試,又稱“禮闈”、“春闈”,考三場,每場三日。取中者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⑷會試後貢士再應由皇帝親自御殿覆試、決定取捨、等第的殿試,試期一天,依成績分甲賜及第、出身、同出身,然後釋褐授官。殿試第一甲第一名,初稱“榜首”,亦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

科舉考試是取士之制,學校教育是養士之法,選才有賴於育才,兩者互為依存,密不可分。

學而優則仕,1300年間,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學校的學生,只有通過科舉考試,才能踏上仕途,科舉考試操縱着學校教育的發展方向。科舉是學校的教育目標,考試內容即學校的教學內容;取士標準就是學校的培養標準,學校追求的是中舉及第。以考促學,以考促教,科舉成為整個教育的重心。科舉極大地激發了人們勤奮讀書的熱情,讀書人數急劇上升,中央官學、州縣學、書院及各種私塾空前發展,教育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社會文化水平的的提高。

2,古代的學校教育

學校在我國出現很早,傳説夏代已經有了正式的學校,“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所以在先秦,學校有時稱為“庠序”,如《孟子》説“謹庠序之教”。周代以後,學校的設置日益完備,形成了從國家到地方,從公辦到私立等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辦學模式。

⑴中央官學

中央官學是朝廷直接設立和管轄的,旨在培養各種統治人才的學校。主要分為最高學府(太學、國子監)、專科學校(書學、算學、律學、醫學、畫學、武學等)和貴族學校(弘文館、崇文館、宗學、旗學等)。唐代中央官學繁盛,制度完備,南宋以後漸走下坡路,逐步衰敗,已成為科舉制度的附庸,名存實亡。清末,被學堂所代替。

⑵地方鄉學

從漢代起,地方上普遍設立鄉學,此後日益完備。到唐代,對學校的教師、學生名額、招生對象、學習內容等,都有明文規定。

⑶書院

書院是教育、學術研究的主要場所,是進行文化傳播、普及文化和宣揚教化的基地。唐宋期間以私人創辦、私人講學為主,元明時官方加強了控制,到了清代基本官化。千餘年來,書院與科舉關係密切是長期的、普遍的,而較不重視科舉的書院是短時間的、少數的。書院也因科舉盛而產生,隨科舉廢而消亡。

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石鼓書院和應天府書院合稱為我國古代四大書院。

⑷私學

私學是古代民間私人辦的學校,始於春秋時期。有家塾、經館、精舍、私塾、村塾、冬學、蒙學等。私學的教學主要為進入官學、書院以及應科舉考試的準備。史書記載孔子最早興辦私學。《王冕讀書》中“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的“學舍”,就是這類學校。

3,古代學校教育的課程

我國古代最早進行以禮樂為中心的文武兼備的六藝教育。六藝,即是我國古代教育的六門科目:禮、樂、射、御、書、數。

春秋戰國時期私學的發展是我國的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諸子百家紛紛辦學,宣傳各自的思想學説,儒、墨兩家的私學成為當時的顯學。

漢代武帝以後,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實行思想專制主義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選士制度。儒家經典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

隋唐以後盛行科舉制度,為廣大中小地主階級子弟進官為吏開闢道路,但也加強了對知識分子思想和人格限制。宋代以後程朱理學成為國學,儒家經典被縮減為《四書》《五經》,特別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被作為教學的基本教材和科舉考試的依據。

明代以後,八股文被規定為考科舉的固定格式,不僅社會思想受到鉗制,而且形式上的創造性也被扼制。到光緒31年(1905),清政府廢科舉開學堂。

附錄:

古代啟蒙教育讀本有:《童蒙訓》《弟子歸》《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幼學瓊林》《朱子家訓》《增廣賢文》等。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篇二

1,古代戰爭

古代軍隊的編制和我們今天的編制不同。春秋時期,許多大國設立上、中、下三軍,晉國、吳國甚至還擴大到五軍、六軍。據《國語·齊語》記載,齊國以五人為一伍,十五為一戎,十戎為一卒,十卒為一旅,五旅為一軍。以後各個朝代沿用“軍”為作戰單位,但人數多少不同。“冠軍”的説法最早是在軍隊裏使用的。一般把戰功顯赫、英勇善戰的人封為“冠軍將軍”。而“殿”有後的意思。古時候,軍隊行軍,被派擔任後衞任務的部隊叫殿軍。殿軍往往走在軍隊的最後,因而最後一名也叫“殿軍”。

軍禮是師旅操演、征伐之禮。《周禮·春官·大宗伯》説:“以軍禮同邦國”,這是講對於那些桀傲不馴的諸侯要用軍禮使其服從和同。《出征前祭天祭地,把即將征伐之事報告上帝,表示恭行天罰,以上帝的名義去懲罰敵人。出征前告廟有受命於祖的象徵意義。軍隊獲勝而歸,謂之“凱旋”,其時高奏凱樂,高唱凱歌。天子親征凱旋,大臣皆出城迎接,有時遠至數十里之外。如果是命將出徵凱旋,有時皇帝也會親率百官出城至郊外迎接,以示慰勞;有時則派遣大臣出城迎接。這都稱為“郊勞”。軍隊打了敗仗,稱為“師不功”,或稱為“軍有憂”。軍隊回國則以喪禮迎接。國君身穿喪服,頭戴喪冠,失聲痛哭,並且吊死問傷,慰勞將士。

古代的戰爭非常頻繁。除了擊、攻、戰等表示一般的進攻和作戰外,其他一些表示戰爭的詞大都有或褒或貶的感***彩。如徵,就含有褒義,指上對下,有道對無道的戰爭;伐是中性的,它強調“師出有名”,是一種正式的戰爭,如《廉頗藺相如列傳》説“其後秦伐趙,拔石城”;侵含貶義,是不宣而戰的入侵,如《六國論》説“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古代的戰爭,指揮者通過旗和金鼓來指揮,軍隊中的各種旗幟很多,其中帥旗叫“旌麾”,如《赤壁之戰》“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又有“麾下”一詞,義同“部下”,如《垓下之戰》“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戰旗不倒,表明指揮者仍在指揮,如果戰旗倒了,則表明徹底失敗了,所以《曹劌論戰》中,曹劌“望其旗靡”,然後才讓魯莊公下令追擊齊軍。

擂鼓是進攻與衝鋒的信號,並能起鼓舞士氣的作用,所以《子魚論戰》中捉“金鼓以聲氣也”,《曹劌論戰》中也説“一鼓作氣”。金是鉦之類的響器,古代鳴金收兵。

古代的戰鬥要列戰陣,古人對陣法極為重視,《子魚論戰》中的“宋人既成列”,就是指宋軍列成了戰陣。

從殷商直到戰國時期,作戰的主要方式是車戰,比如齊魯長勺之戰(《曹劌論戰》中記錄的就是這次戰鬥),就是一次車戰,所以齊軍失敗後,曹劌“視其轍亂”,因為潰不成軍,所以車轍才亂成一片。古代大敗“敗績”,據認為就是“敗跡”,也就是“轍亂”,由此來指稱慘敗。古代天子有兵車萬乘,諸侯有兵車千乘,所以《過秦論》中稱秦始皇統一天下登帝位為“致萬乘之勢”。

先秦時期,大國有上、中、下三支部隊,稱為“三軍”,如《子魚論戰》上説“三軍以利用也”。

古代戰爭中使用的是冷兵器,如刀、劍、戟、箭等,火藥發明後,才逐漸出現了火器,但仍不普遍,一直到近代,唱主角但是 仍是冷兵器。

2,古代刑律

(01)黥刑:又叫“墨刑”,額頰上刺字塗墨。

(02)劓刑:割鼻子。《史記 商君列傳》“行之四年,公子虔誠,劓之”

(0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如:成名“旬餘,杖至百”

(04)刖刑:將腳砍掉。《和氏璧》“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也”

(05)宮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馬遷即受此刑)

(06)臏刑:剔去膝蓋骨。如“孫子臏腳,兵法修列”

(07)大辟:砍頭。如“惟大辟無所要,然猶質其首”

(08)炮烙:將人燒烤的一種酷刑。如:“久之,聞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

(09)車裂:又叫“五馬分屍”。如“秦惠王車裂商君”

(10)湯鑊:將人煮死。如《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請就湯鑊”

(11)腰斬:從腰部斬籪。如《史記 商君列傳》“不告奸者腰斬”

(12)凌遲:又叫“千刀萬剮”。

(13)棄市:暴屍街頭。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篇三

諸子散文--《論語》、《老子》、《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

風騷--《詩經》和《楚辭》的並稱。(《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開創了中國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離騷》開創了我國詩歌的浪漫主義傳統。)

四書五經--“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部書。“五經”指《易》、《尚書》、《詩》、《禮》、《春秋》五部儒家的經典。

六藝經傳--指《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種經書。

六義--“風”“雅”“頌”“賦”“比”“興”。

《呂氏春秋》--先秦雜家代表著作,又名《呂覽》,系戰國時秦國丞相呂不韋集合門客編成。

《左傳》--《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國第一部敍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

《戰國策》--國別體史書,是戰國時遊説之士的策謀和言論的彙編,系西漢劉向編訂。

《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世説新語》--我國第一部筆記小説集。

《説文解字》--我國第一部字典。

“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詩》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

三吏三別--《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職名稱。據歷史記載,西周時期周王朝及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級。戰國時期,不少國家沿用。上卿是當時最高的官職。

九卿之説始於秦漢,指的是太常、光祿勛、衞尉、廷尉、太僕、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九個官職。

具體一點來説,太常掌管宗廟祭祀與禮儀;光祿勛掌管宮廷的守衞和護從;衞尉負責宮門警衞工作;太僕掌管皇帝的車馬;廷尉是最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獄、案件的審理等;大鴻臚又叫典客或大行令,負責外交及民族事務;宗正負責管理皇室、宗族的事務;大司農又名治粟內史或大農令,掌管谷貨、租税、賦役、財政等;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税,以供養皇帝。到北魏時期,在正卿之下還設少卿,歷代相沿,直到清末才廢止。

三公之説也起始很早,周時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西漢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使大夫(大司空)為三公。到東漢時,名稱有所改變,指太尉、司徒、司馬。三公又叫“三司”,共同負責軍政事務。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篇四

(一)古人名、字、號輯錄:

孔子,名丘,字仲尼,號聖人。

孟子,名軻,字子輿,號亞聖。

司馬遷,字子長,官太史令。

曹植,字子建,封陳王,諡思,世稱陳思王

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有“詩聖”之稱。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韓愈,字退之,諡號文

杜牧,字牧之,晚年居樊川別墅,因號杜樊川。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

范仲淹,字希文,諡號文正。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諡號文忠

蘇洵,字明允,號老泉。

司馬光,字君實,諡號文正。

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李清照,字易安,號易安居士。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

關漢卿,號己齋叟。

施耐庵,原名耳,後名子安,字耐庵。

羅貫中,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

(二)古人作品命名

1,以地名命名

《柳河東集》(柳宗元,河東(今山西永濟)人)

《昌黎先生文集》(韓愈,祖籍河北昌黎縣)

《孟襄陽集》(孟浩然,湖北襄陽人)

《臨川先生文集》(王安石,江西臨川人)

《亭林詩文集》(顧炎武,江蘇崑山亭林鎮人)

《小倉山房文集》(袁枚,辭官後,定居江寧小倉山)

2,以書室名命名

《聊齋志異》(蒲松齡)

《飲冰室合集》(梁啟超)

《惜抱軒詩文集》(姚鼐)

《七錄齋集》(張溥)

3,以諡號命名

《王文公集》(王安石,諡號“文”)

《歐陽文忠公文集》(歐陽修,卒諡“文忠”)

《誠意伯劉文成公集》(劉基,封誠意伯,諡“文成”)

《范文正公集》(范仲淹,諡號“文正”)

4,以名號命名

《誠齋集》(楊萬里,別號誠齋)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篇五

古老的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

中國古代禮儀文化常識

交談禮儀

態度誠懇,表情自然、大方,語言和氣親切,表達得體。談話時不可用手指指人,做手勢動作幅度要小。談話者應保持一定距離。在公共場合男女之間不要耳鬢廝磨,與非親屬關係的異性避免長時間攀談、耳語。

對長輩、師長、上級説話要尊重,對下級、晚輩、學生説話則注意平易近人。同時與幾個人談話,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兩個人身上,要照顧到在場的每一個人,注意聽取對方的話。

不可出言不遜、強詞奪理。不可談人隱私,揭人短處。不可背後議論他人,撥弄是非。不説荒誕離奇、聳人聽聞的事,不搞小廣播。談話中意見不一致時,要保持冷靜,以豁達的態度包容異已或迴避話題。忌在公眾場合為非原則性問題大聲喧譁、爭執打鬧。遇有攻擊、侮辱性言辭,一定要表態,但要掌握尺度。

政治禮儀

①祭天

始於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國都南郊圜丘舉行。古人首先重視的是實體崇拜,對天的崇拜還體現在對月亮的崇拜及對星星的崇拜。所有這些具體崇拜,在達到一定數量之後,才抽象為對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從殷代出現“帝”崇拜發展而來的,最高統治者為天子,君權神授,祭天是為最高統治者服務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結束。

②祭地

夏至是祭地之日,禮儀與祭天大致相同。漢代稱地神為地母,説她是賜福人類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漢代以後,不宜動土的風水信仰盛行。祭地禮儀還有祭山川、祭土神、穀神、社稷等。

③宗廟之祭

宗廟制度是祖先崇拜的產物。人們在陽間為亡靈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廟。帝王的宗廟制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不準設廟。宗廟的位置,天子、諸侯設於門中左側,大夫則廟左而右寢。庶民則是寢室中灶堂旁設祖宗神位。祭祀時還要卜筮選屍。屍一般由孫輩小兒充當。廟中的神主是木製的長方體,祭祀時才擺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時行九拜禮:“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兇拜”、“奇拜”、“褒拜”、“肅拜”。宗廟祭祀還有對先代帝王的祭祀,據《禮記·曲禮》記述,凡於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嚳、堯、舜、禹、黃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漢代起始修陵園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則始創在京都總立歷代帝王廟。嘉靖時在北京阜成門內建立歷代帝王廟,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對先師先聖的祭祀

漢魏以後,以周公為先聖,孔子為先師;唐代尊孔子為先聖,顏回為先師。唐宋以後一直沿用“釋奠”禮(設薦俎饌酌而祭,有音樂沒有屍),作為學禮,也作為祭孔禮。南北朝時,每年春秋兩次行釋奠禮,各地郡學也設孔、顏之廟。明代稱孔子為“至聖先師”。清代,盛京(遼寧瀋陽)設有孔廟,定都北京後,以京師國子監為太學,立文廟,孔子稱“大成至聖文宣先師”。曲阜的廟制、祭器、樂器及禮儀以北京太學為準式。鄉飲酒禮是祭祀先師先聖的產物。

⑤相見禮

下級向上級拜見時要行拜見禮,官員之間行揖拜禮,公、侯、駙馬相見行兩拜禮,下級居西先行拜禮,上級居東答拜。平民相見,依長幼行禮,幼者施禮。外別行四拜禮,近別行揖禮。

⑥軍禮

包括征伐、徵税、狩獵、營建等。

重要場合的禮儀

一、吉禮

即祭祀之禮,為敬奉神與鬼的典禮,主要有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廟等禮儀活動。

二、凶禮

即有關哀憫、弔唁、憂患的典禮。包括喪禮、遇到饑荒時的荒禮、遇到嚴重自然災害事的吊禮、國內發生**時的恤禮、有外敵入侵時的禬禮等。凶禮都是在發生不幸事件之後,祈求和平和減輕災禍的禮儀。

三、軍禮

有關軍事活動的禮儀。包括用兵征伐、均土地和徵賦税、田獵、營建土木工程、定疆封土等活動中的禮儀。

四、賓禮

賓禮即為天子接見諸侯、賓客,以及各諸侯國之間相互交往時的禮儀。後代則將皇帝遣使藩邦,外來使者朝貢、覲見及相見之禮等都歸入賓禮。

五、嘉禮

古代禮儀中內容最豐富的部分,上至王位承襲,下至鄉飲酒禮,無所不包,最重要的內容有婚禮、冠禮、射禮、饗禮、宴禮、賀慶禮等。其中,婚冠禮是嘉禮的核心。

六、婚冠之禮

婚禮可分為祭服婚禮、朝服婚禮、公服婚禮。唐宋制度,男方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絳公服婚。女方以禮衣或連裳嫁。

七、冠禮

冠禮是成人禮,是給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禮儀。在氏族社會,男女青年發育成熟時要參加一種「成丁禮」,冠禮應當是從這種「成丁禮」演變而來。

八、笄禮

笄禮,即漢民族女孩成人禮。自周代起,女子在訂婚(許嫁)以後出嫁之前行笄禮。一般在十五歲舉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許人,則年至二十也行笄禮。笄禮由主婦為笄者結髮着笄,由女賓以醴酒禮之。笄禮至明代即廢而不用。民間女子婚嫁時將頭髮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與婚前髮式明顯不同。這也算保留了些許笄禮遺風。

古代稱呼禮儀常識

一、謙稱

1.自稱:愚、敝、卑、臣、僕、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

2.帝王自稱:孤、寡、朕、不穀

3.古代官吏自稱:下官、末官、小吏

4.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不才、不肖

5.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一般為拙荊、賤內、內人、山荊

6.稱自己的兒子為小兒、犬子、小犬

7.稱女兒為息女、小女等

8.女子自稱一般用妾、奴等

很多謙稱是有規律的,例如:

“家”字。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戚。如,稱父親為家父、家尊、家嚴、家君;稱母親為家母、家慈;稱兄長:家兄;稱姐姐家姐;家叔:稱叔叔。

“舍”字。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低或年紀小的親戚。如,稱弟弟:舍弟;稱妹妹:舍妹;舍侄:稱侄子;稱親戚:舍親。

“小”字。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如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的謙稱自己為小弟;地位低的人自稱:小人;謙稱自己的商店:小店。

“老”字。用於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物。如謙稱自己沒有文化:老粗;老年人謙稱自己:老朽;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臉;老年婦女謙稱自己:老身。

“敢”字。表示冒昧地請求別人。如用於問對方問題:敢問;用於請求對方做某事:敢請;用於麻煩對方做某事:敢煩。

“愚”字。用於自稱的謙稱。如向比自己年輕的人稱自己:愚兄;稱自己的見解:愚見。

“拙”字。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東西。如謙稱自己的文字或書畫:拙筆;謙稱自己的文章:拙著、拙作;謙稱自己的見解:拙見。

“敝”字。用於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如謙稱自己:敝人;謙稱自己的姓:敝姓;謙稱自己的房屋、處所:敝處;謙稱自己所在的學校:敝校。

“鄙”字。用於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如謙稱自己:鄙人;謙稱自己的意見:鄙:;謙稱自己的見解:鄙見。

二、敬稱

1.對帝王:萬歲、聖上、天子、聖駕、陛下、大王

2.對將軍:麾下

3.對於對方或對方親屬的敬稱用令、尊、賢

令:令尊(對方父親)令堂(對方母親)令兄(對方哥哥)令郎(對方兒子)令愛(對方女兒)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的人和物。

尊上(對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對方父親)

尊堂(對方母親)尊親(對方的親戚)尊命(對方的吩咐)尊意(對方的意思)賢:稱平輩或晚輩。

賢家(指對方)賢郎(對方兒子)賢弟(對方弟弟)

仁:稱同輩友人中長於自己的人為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為仁公。

4.稱年老的人為丈,丈人。唐以後稱岳父為丈人,又稱泰山。妻母為丈母,又稱泰水。

5.稱謂前加“先”表已死,用於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稱死去的父親:先考、先父。稱死去的母親:先妣、先慈。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賢。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對臣敬稱:卿、愛卿。

7.對品格高尚、智慧超羣的人用“聖”表敬稱,“孔子”為“聖人”,“孟子”為“亞聖”“杜甫”為“詩聖”,後來“聖”多用於帝王,如“聖上”、“聖駕”。

三、特殊的稱謂

1.百姓的稱謂:布衣、黎民、庶民、蒼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關係之間的稱謂:

貧賤之交:賤而地位低下的時結交的朋友。

金蘭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

刎頸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忘年之交:輩份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

竹馬之交:從小一塊長大的異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難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成的朋友。

古人常用傳統日常禮儀

行走之禮

古稱“趨禮”,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過時,一定要低頭彎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對尊者表示禮敬。傳統趨禮中還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門”的原則,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間,應該靠邊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門中間。既表現對尊者的尊敬,又可以避讓行人。

飲酒之禮

古代飲酒禮儀最早見於《尚書》和《詩經》。我國古代飲酒有以下一些禮節:主人和賓客一起飲酒時,要相互跪拜。晚輩在長輩面前飲酒,叫侍飲,通常要先行跪拜禮,然後坐入次席。長輩命晚輩飲酒,晚輩才可舉杯;長輩酒杯中的酒尚未飲完,晚輩也不能先飲盡。古代飲酒的禮儀約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動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點在地上,祭謝大地生養之德;然後嚐嚐酒、味,並加以讚揚令主人高興;最後仰杯而盡。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時還有説上幾句敬酒辭。客人之間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時還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時,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為度。

筵席之禮

所謂“筵”就是鋪在地上的蒲葦編織物,而“席”是放置在“筵”之上的萑草編織物或皮料。秦漢時期,人們在讀書、待客、飲宴等日常活動時,均席地而坐,其坐姿不是盤腿大坐,而是跽,即雙膝着地,腳底朝上,上身挺直,姿勢像跪,但臀部是坐在腳跟上的,所以也稱跪坐。古人筵席席面一般是4人,一個方向一個人。設在“堂”上的筵席比較正式,座次一般以南向為尊,故主賓座位在北,而主人、副賓、主方陪同座位則分別在東、南、西,西座為末座。而設在“室”內的宴飲活動,帶有因私性質,多以東向為尊,故主賓在西,而主人、副賓、主方陪同分別在北、南、東,東座為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