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古代歷史文化介紹【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44W

中國古代歷史文化介紹【多篇】

中國古代歷史文化介紹 篇一

梧州歷史文化長廊利用長達1.5公里的梧州市河東城區桂匯段防洪堤內壁製作,從鴛江橋底西桂江段防洪堤轉角處至桂北閘口處。共有17幅大型浮雕、6個文化景觀、3個水景、55幅雕刻詩詞書法。表現的內容分為梧州龍文化、古文化、傳説文化及近代文化,刻畫了梧州的歷史滄桑,展現了獨特的民俗風情,表現了梧州人的奮發精神,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

同時,其長度和大面積的浮雕羣在全國極為少見,嵌於防洪堤壁上的五龍陰雕更是絕無僅有。通過遊覽梧州歷史文化長廊便可一日讀懂梧州上下4000多年文明歷史。

中國古代歷史文化介紹 篇二

據文字記載表明,茶樹的歷史文化在3000多年前就已存在,我們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然而,同任何物種的起源一樣,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類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後,才為人們發現和利用。人類的用茶經驗,也是經過代代相傳,從局部地區慢慢擴大開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漸見諸文字記載。對於中國茶樹的歷史文化下面就進行詳細介紹。

茶樹的起源問題,歷來爭論較多,隨着考證技術的發展和新發現,才逐漸達成共識,即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並確認中國西南地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由於地質變遷及人為栽培,茶樹以及茶文化開始由此普及全國,並逐漸傳播至世界各地。

茶樹原產於中國,自古以來,一向為世界所公認。只是在1824年之後,印度發現有野生茶樹,國外學者中有人對中國是茶樹原產地提出異議,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爭論。這些持異議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樹為依據,同時認為中國沒有野生茶樹。其實中國在公元200年左右,《爾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樹,且現今的資料表明,全國有10個省區198處發現野生大茶樹,其中雲南的一株,樹齡已達1700年左右,僅是雲南省內樹幹直徑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區,甚至野生茶樹羣落大至數千畝。所以自古至今,我國已發現的野生大茶樹,時間之早,樹體之大,數量之多,分佈之廣,性狀之異,堪稱世界之最。此外,又經考證,印度發現的野生茶樹與從中國引入印度的茶樹同屬中國茶樹之變種。由此,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遂成定論。

中國古代歷史文化介紹 篇三

傳蓋碗茶起源於唐代

成都人對茶具的使用,彰顯出了對生活品質的高要求。成都茶館裏的傳統茶具是三件套——茶碗、茶蓋和茶托子(因為形狀似船,故又名茶船),俗稱蓋碗茶。

蓋碗茶的歷史非常悠久,相傳起源於唐代。唐人李匡乂《資暇錄》卷下《茶托子》條載:“建中蜀相崔寧之女以茶杯無襯,病其熨指,取碟子承之,撫啜而杯傾,乃以蠟環碟子之央,其杯遂定。即命匠以漆環代蠟,進於蜀相。蜀相奇之,為制名而話於賓親。人人為便,用於世。是後傳者更環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狀焉。”

建中為唐德宗年號(公元780年—783年),崔寧是當時的西川節度使兼成都府尹。翻閲着《資暇錄》,一位蘭心蕙質、冰雪聰明的青年女發明家的形象便浮現在我們眼前。

遙想1200年前,成都最高行政長官的千金口啜香茗,纖纖玉指卻被茶杯燙痛,於是打算想個辦法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她拿出一個碟子,把茶杯放在上面,端着碟子喝茶,這樣就燙不着手了。不過,茶杯還是容易傾倒,好在崔小姐久困閨中,閒極無聊,有的是時間。幾經試驗,她終於發現蠟可以固定茶杯。為了讓外形更美觀,崔小姐又讓匠人制作漆環代替蠟環,來套住茶杯。大功告成,便拿到老爸面前獻寶,經崔長官之口,小姐的發明一傳十十傳百,終於在世上流行。經過後人的改良,茶托子便以多種面貌出現在世上。

其實,普通的茶杯當然一樣可以喝茶,但唐代崔小姐的發明,讓喝茶這件事變得如此有趣,這跟成都人的本性是相符的。

今天成都人使用的蓋碗茶,即是崔小姐發明的茶托子的改良形式,成都人還加上了一個茶蓋。而在客來客往、人聲鼎沸的茶館裏,瓷碟茶船因為較重又易碎,則常為輕便又結實的銅鋁質茶船取代。蓋碗茶不講繁文縟節,無論是在人聲嘈雜的茶鋪,還是在裝飾精緻的雅室,捧一盞蓋碗茶,用茶蓋輕撥茶湯,總有馥郁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蓋碗茶有諸多好處,成都文化名人車輻先生總結了三點:“一、碗口敞大成漏斗形,敞大便於摻入開水,底小便於凝聚茶葉;二、茶蓋可以濾動浮泛的茶葉、蓋上它可以保温;三是茶船子承受茶蓋與茶碗,如載水行舟,也可平穩地託舉,從茶桌上端起進嘴,茶船還在於避免燙手。”蓋碗茶的茶蓋還有一個用途,車輻並沒有談到,那就是:茶客如果要暫時離開一下,可以把茶蓋子反扣在桌子上,這樣幺師就不會當成殘茶倒掉,其他人也不會來佔這個位子了。

與成都的蓋碗茶相映成趣的,是流行於閩浙潮汕一帶的功夫茶。無論從茶具還是沏茶、飲茶的操作方式來看,功夫茶都更為講究。

從材質論,功夫茶具可分為紫砂茶具、陶瓷茶具和鐵壺茶具等。具體而言,蓋碗、茶海(公道杯)、聞香杯、茶杯、茶濾、茶夾、茶托、茶盤、茶巾一應俱全,杯盞次第羅列。泡不同類型的茶,使用的茶具也不盡相同。

功夫茶沏茶還有着一整套程序,所謂“焚香靜氣”“烏龍入宮”“重洗仙顏”“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盡杯謝茶”云云。

其實,無論是蓋碗茶還是功夫茶,所反映的都是地域文化的差異。近些年,功夫茶也開始在成都流行;而不少來成都定居、經商或求學的外地人,也都迷上了功夫茶——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成都這座城市的包容、豁達。

蓋碗茶裏細品回族茶文化

“油茶奶茶甘露茶,頂不上回族的蓋碗茶。”“老回回開齋炸油香,糖泡的蓋碗子端上。”回族有待客敬茶、聘禮包茶、齋月散茶、節日宴茶、喜慶品茶等茶俗。喝蓋碗茶是寧夏回族的一種遍及嗜好。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一書中説:“回人以茶滋飯蔬之精素,攻肉食之羶膩,發當暑之清吟,滌通霄之昏寐。”史料《伊斯蘭青年》中也有“緣回民以牛羊常食,非佐以茶茗不易消化”“穆民不喝酒,以茶代酒更甚”的記載。古時回族先民多居西北,從事遊牧業,以牛羊肉為主食,“乳肉滯隔,用茶通利。”長期以來,回族從選茶、點茶、配茶、沖茶、遞茶、品飲到請客,形成了一套共同的。

回族茶諺雲:“早茶一盅,一天神威;午茶一盅,勞作輕鬆;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動。”回族白叟每天朝晨禮完“榜布達”(晨禮)有喝早茶的習氣。他們圍在火護旁,烤上幾片饃饃,總是要“刮”一碗子的。這碗子也叫“盅子”,是一種陶瓷器皿,底小口大,由茶碗、茶蓋、茶托組成,有的茶蓋上繪有藍色或赤色的小花朵,還有的繪有綠色或黑色阿拉伯文“清真”字樣,既精巧漂亮,又便利經用。蓋碗茶,碗上加蓋,既可保温,蒸騰茶葉,加濃茶味,卸下茶蓋,又可散熱,使其温涼適合。蓋碗泡出精氣神,茶之品、茶之性、茶之韻,盡在這蓋碗茶之中。

魯迅先生在《喝茶》中寫道:“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所以用蓋碗。公然,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是的,蓋碗之茶,佳茗清醇,香遠溢清,茶池盞畔,幽若山林。品茶,用蓋碗,蓋為天、船為地、碗為人,真可謂是:六合人和,禪茶一味。

品種

蓋碗茶,因配料不一樣而有不一樣的稱號,依據不一樣的時節選用不一樣的茶葉。在配料上,通常有紅糖磚茶,白糖清茶,冰糖窩窩茶,三香茶(茶葉、冰糖、桂圓),五香茶(冰糖、茶葉、桂圓、葡萄乾、杏幹),八寶茶(紅棗、枸杞、核桃仁、桂圓、芝麻、葡萄乾、白糖、茶葉)等。回族考究沏茶,以為用雪水、泉流沏茶最佳。

身體欠好的人可依據病況選用不一樣的茶水,如清熱泄火可用冰糖窩窩茶;胃塞的人可用紅糖磚茶;欲推進消化可用白糖清茶平常保健的“八寶茶”,回族泡蓋碗茶需用滾燙的開水衝下碗,然後放入茶葉和各種配料,衝入開水,加蓋。泡茶時刻通常為二至三分鐘。

喝法及考究

中國茶文化源源不絕,包含很深沉的文化底藴。在中國茶文化影響下,形成了以甜味為特徵的喝茶習氣,“蓋碗茶”的喝法也承繼了這一傳統習氣,並且喝法十分考究。蓋碗茶有其特別的喝法。喝蓋碗茶時,用托盤托起茶碗,用蓋子“刮”幾下碗裏的茶葉,使之濃釅;然後,把蓋子蓋得有點傾斜度,用嘴吸着喝。不能拿掉上面的蓋子去吹飄在上面的茶葉,不能連續吞飲,要一口一口地慢飲;當喝完一盅還想喝時,碗底要留一點水,不能喝乾。

喝蓋碗茶也是有考究的。當着客人的面泡茶。給客人上茶,要在吃飯前。斟茶時,要當着客人的面,將碗蓋掀開,放入茶料,然後,倒入開水,蓋好茶蓋。一方面,表明給客人新泡的茶,不是他人喝剩的茶,另一方面,端着茶雙手捧送,表明對客人的敬重。並且,茶蓋的放置也是有含義的。品茶之時,茶蓋置於桌面,表明茶杯已空,主家會很快過來將水續滿;茶客暫時離去,將茶蓋扣置於椅之上,表明人未走遠,少時即歸。若是現已喝夠了,就把茶盅的水悉數喝乾,用手把碗口捂一下,或從碗中撈出一顆大紅棗放到嘴時,表明已喝夠了,主人也就再不推讓斟茶了。

製造方法

八寶茶的做法其實很簡單,本錢低價,操作也不雜亂。

一、用料

綠茶3g,枸杞8g,葡萄乾5g,幹菊花3朵,紅棗4枚,甘草1g,冰糖40g,幹桂圓肉5g,沸水 250ml。

二、詳細製造

將準備好的資料放入小碗,用50ml沸水衝去外表浮土。

把冰糖和綠茶放入杯底,再放入枸杞、葡萄乾、幹菊花、紅棗、甘草和幹桂圓肉。

將餘下的沸水(200ml)衝入杯中,再蓋上蓋子,悶約8分鐘即可。

冰糖沉於杯底不易完全溶化,將八寶茶沖泡好後可用小勺或攪拌棒悄悄攪動,令冰糖的甜味均勻地融合在八寶茶中。

寧夏蓋碗茶的由來

相傳,在很久以前的一年夏天,在雲南做平章政事的賽典赤·贍思丁帶領穆斯林在九華山蓋清真寺時,因天氣炎熱,中暑暈厥曩昔,昏迷不醒。在場的大家都十分着急,在緊要關頭,一名叫尤努斯的白叟,急速跑回家去用瓷碗放上茶葉、葡萄乾、菊花等,用開水泡一碗藥茶,匆忙端到工地。見贍思丁依然暈厥未醒,他怕工地上的塵土落到瓷碗裏,把茶水弄髒了,所以,他找了個瓷器蓋子蓋好。大概過了半個時辰,贍思丁醒來,尤努斯趕忙端起藥茶遞曩昔。贍思丁喝了一口,感到清甜爽口,登時,感到暑氣全消,並握着尤努斯白叟的手説道:“美哉,蓋碗茶!”

雲南一帶從此就盛傳飲蓋碗茶的風俗。後來贍思丁的兒子納速拉丁到陝西當官,把飲蓋碗茶的風俗傳到陝西,從此,寧夏、甘肅、青海等西北地區也盛行飲蓋碗茶。

四川會説話的蓋碗茶

舊時的鄉鎮茶館

誰都知道成都的一大特色就是茶鋪多。正如地方諺語説的“頭上青天少,眼前茶館多”。

早年成都,在家中待客,或在茶鋪喝茶,最具代表性的茶具就是“蓋碗茶”。蓋碗茶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茶具。又稱“三才碗”——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茶托”又稱“茶船”,起始為木託,後來以原瓷套、漆制、銅製、錫制等多樣。蓋碗茶具通常繪有山水花鳥、名人詩詞書法、福祿壽禧等圖案,很是講究。

年經月久,形成了一種地方茶文化——喝出了會説話的蓋碗茶。

在茶鋪中,茶客若是需要摻水,不必大聲吆喝,只需把茶蓋揭開擺在一邊,堂倌就會來續水;茶客要離開一會兒就回,將茶蓋靠着茶船斜放,堂倌一定不會收去;茶客喝好離去了,茶蓋朝天沉入茶碗,堂倌自然會來收碗抹桌子;茶客今天對茶館極為不滿意,茶蓋、茶碗、茶船拆散一字擺開,堂倌看見後,必來道歉,甚至連老闆都會立馬過來詢問原因賠不是的。

在行業中,幫會派系為了解決爭端、平息矛盾或商議機密事宜,往往相約到茶鋪“擺茶陣”。何謂茶陣:一方將茶碗擺出一個形狀,對方又將其拆散擺出另一種形狀,就是以這種無聲的對答和交流,表達各自的意思,一直到問題解決,旁邊的人聽不到一句話。這種茶陣的語言方式很深奧,只有早年“道”上的人才懂得,且運用自如。這種暗語般的擺茶陣早已失傳,大多茶客只知其表象,而不知其究理。

在社會上,有生活無着或走投無路的人,到茶館裏去求救,往往會得到資助。這些求助事件的解決過程,也有特定的“茶館語言”和“特定手法”。據説去茶館求救的人,若是因為“犯了事”,求救就帶有一定的隱祕性:求救者裝着若無其事的樣子進茶館喝茶,堂倌摻第二道水時,按規矩摻水後要給茶客蓋上茶蓋,卻發現茶蓋不見了,求救者揭起桌上的帽子,露出茶蓋來,堂倌一看,心中有數,告知掌櫃後,大多會邀客人後堂説話。老闆出面,問清事由原委,一般會助以盤纏,指點避禍方法。

在江湖上,無論是平民還是“袍哥”組織之間起了糾紛,若願意通過“談”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就會約到茶館,請有權威的或雙方信得過的人出面,通過約定俗成的程序進行“談判”,直至解決。輸理的一方付清所有到場人的茶錢,按照談好的辦法實行。這就是所謂“吃講茶”,往往很能解決問題。

過去成都人説,老茶館是舊時的“民間法庭”,“江湖救急處”,看來是很有道理的。

孫大軍:《一種由飲而藝的生活—— 且論且飲且讀的茶文化研究》

感謝孫大軍老師的評介,受益良多!文中多有過譽之詞,慚愧。

孫大軍:淮南師範學院中文與傳媒系碩士副教授,學校辦公室副主任。主持省社科規劃項目、省廳級項目6項,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文研究網、中國文學網等轉摘,曾獲安徽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安徽省文聯文藝評論三等獎。

人,作為大自然的一種生靈,總會林林總總的想法,也會有各式各樣的行為。能始終堅持自己的想法,並始終如一的去踐行它,殊為不易。且飲且讀先生就是我結識到的一位這樣的人。他一邊教書,一邊品茗,徜徉在三尺講台和一杯清茶的美好世界裏,讓思想在粉筆灰中閃耀着光輝,讓智慧在茶氤氲中飛騰出力量,給人們帶來幾多欣喜。

茶飲是且飲且讀先生選擇的一種文明的生活方式

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人們的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於是,很多人開始追求豪宅、華服、美食的奢侈生活,很多人爭鬥、傾輒於名利場上,説着言不由衷的話,做着違背良心的事。急功近利、躁動不安、偽飾和虛誇之風逐漸成為當今社會的時代症候。處於這樣的一個物慾橫流的年代,一些有道德良知的文人們是不屑於營營苟苟,隨波逐流的。他們開始在落落寡歡中尋求他途。

茶作為大自然的精靈,質樸無華、自然天成。品茶一直被文人當成一種高雅的藝術享受,一種淡泊的人文精神,既講究泡飲技藝,更注重情趣,追求天然野趣。茶飲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修煉身心,這與提倡清靜、恬淡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中國儒釋道三家的“內省修行”思想。吳覺農先生曾説:“把茶視為珍貴、高尚的飲料,因茶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藝術,或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手段。”

據朋友介紹,且飲且讀君曾深入鑽研過茶樹的栽培種植、茶葉的加工製作到各類茶葉的品飲鑑別,尤其是茶文化的歷史演變,茶與古代詩詞歌賦、書畫陶瓷,甚至宗教哲學等方面知識。從第一部茶葉專著唐代茶聖陸羽所著《茶經》,到宋、明、清各代茶文化著作,以及現當代茶界專家的作品都做過系統深入地研讀。並在各種茶文化專業雜誌上發表了有關茶文化的學術論文和散文隨筆近百篇。完成了散文集《詩畔説茶》和《紫砂文化漫談》等兩部茶文化著作。經過多年的理論研究,他還走出書齋,走進茶區,遍訪名茶產區,遍訪茶文化專家,組建茶文化協會,積極投身於促進飲茶養生的社會實踐中。

與且飲且讀君的交往中,能感覺到他是個十足的文人。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和古代文人雅士的沾溉,愛好茶飲似乎已經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他的文章裏,茶已成為他淨化心靈、文思泉湧、創作大塊文章的動力。他談茶論道,暢意人生,將情思、情性和情趣溶入了琴、棋、書、畫之中,這種品茗論道的方式,是他所選擇的一種陶淵明悠然見南山式的生活方式。

茶與中國的書法藝術

“酒壯英雄膽,茶助文人思”。茶能觸發文人創作激情,提高創作效果。但是,茶與書法的聯繫,更本質的是在於兩者有着共同的審美理想、審美趣味和藝術特性,兩者以不同的形式,表現了共同的民族文化精神。也正是這種精神,將兩者永遠地聯結了起來。

中國書法藝術,講究的是在簡單的線條中求得豐富的思想內涵,就象茶與水那樣在簡明的色調對比中求得五彩繽紛的效果。它不求外表的俏麗,而注重內在的生命感,從樸實中表現出韻味。對書家來説,要以靜寂的心態進入創作,去除一切雜念,意守胸中之氣。

書法對人的品格要求也極為重要的,如柳公權就以“心正則筆正”來進諫皇上。宋代蘇東坡最愛茶與書法,司馬光便問他:“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輕,茶欲新墨從陳,君何同愛此二物?”東坡妙答曰:“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也;皆堅,是其操也。譬如賢人君子黔皙美惡之不同,其德操一也。”這裏,蘇東坡是將茶與書法兩者上升到一種相同的哲理和道德高度來加以認識的。此外,如陸游的“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這些詞句,都是對茶與書法關係的一種認識,也體現了茶與書法的共同美。

唐代是書法藝術盛行時期,也是茶葉生產的發展時期。書法中有關茶的記載也逐漸增多,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唐代著名的狂草書家懷素和尚的《苦筍貼》。

宋代,在中國茶業和書法史上,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時代,可謂茶人迭出,書家羣起。茶葉飲用由實用走向藝術化,書法從重法走向尚意。不少茶葉專家同時也是書法名家。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宋四家”。

唐宋以後,茶與書法的關係更為密切,有茶葉內容的作品也日益增多。流傳至今的佳品有蘇東坡的《一夜帖》、米芾的《苕溪詩》、鄭燮的《竹枝詞》、汪巢林的《幼孚齋中試涇縣茶》等等。其中有的作品是在品茶之際創作出來的。至於近代的佳品則更多了。

法門寺地宮的茶具和法門寺發現的茶文化。

西安大雁塔在慈恩寺內,是玄奘法師譯經的地方,傳説玄奘為擔憂經文梵篋遇到火難而散佚,乃請高宗皇帝採西域之制,建大雁塔,安置梵篋。

大雁塔的來源還有兩個傳説,都非常動人。

一是在一位菩薩捨身的紀念日,慈恩寺的法師聚集在一起誦經,這時,一羣雁子呈人字飛過天空,有一位僧人起了一念:“我們生活艱苦,一直不能飽腹,菩薩也應該知道吧!尤其今天是他捨身的日子。”

他的念頭才閃過,空中雁羣裏有一隻雁子突然筆直墜落,當場觸地而死,為了紀念這隻捨身供僧的雁子,在它觸地的地方蓋了一座雁形的寶塔。

二是曾有獵人在慈恩寺外射雁,一隻大雁被射中了,它的伴侶悲啼數聲,飛上高空,然後急速地撞地而亡,為了紀念這對雁子的情深義重,慈恩寺的僧人遂蓋大雁塔以為見證。

不管哪一個説法是正確的,每一個都令人十分動容。

法門寺則是收藏佛骨舍利的地方。唐朝皇帝經常迎佛骨舍利入宮供養,使得韓愈看不過去,寫了《諫迎佛骨表》給憲宗皇帝。

我想去法門寺,不只是為了瞻禮佛骨,而是十年前因法門寺的寶塔崩塌,發現了“地宮”,這地下宮殿裏保留了非常重要的茶文化,還是首次被發現。

可惜行程的安排太緊,使我沒有時間到大雁塔和法門寺,幸好,在書店裏找了許多書籍資料,對法門寺發現的茶文化有了更新的認識。

在陸羽的《茶經》裏雖然對茶作過非常完整的記述,但陸羽到底是一個平民,對於唐朝宮廷的飲茶方式是無法記載的。

此外,陸羽對茶具雖有細緻的描寫,可惜因年代久遠,找不到當時的茶具,無法呈現出茶道在唐朝的原貌。

法門寺在一九八八年發現的茶具,製成於鹹通九年到十二年,為僖宗皇帝御用的真品,保留得非常完整,這套唐朝宮廷用的茶具,是迄今世界上發現最早、最完善、最精緻的茶具文物。

法門寺地宮的茶具包括:

一、烘焙器:金銀絲結條籠子、鎏金飛鴻球路紋籠子。

這兩件都是烘烤團茶所用的,通體剔透,工藝精巧,可見早在唐代,金絲編織工藝已達到極高的水準。

二、碾羅器:鎏金鴻雁流雲紋銀茶碾子、鎏金仙人駕鶴紋壺門座茶羅子。

因唐代用團茶,煮茶之前,要將團茶烘烤,用茶碾子碾碎,再用茶羅子篩茶。當時的人品茶,多是自碾自羅,是品茶者醖釀品茶情趣的重要過程。

陸羽在《茶經》中主張碾羅器要用竹木製成,法門寺出土的茶具顯然豪華得多,也可見帝王飲茶的享受比一般人講究得多。

三、貯茶器、貯盆、椒器:鎏金銀龜盒、鎏金人物畫壇子、鎏金摩羯紋蕾紐三足架銀鹽台。

唐人吃茶,以茶粉末放入爆發中烹煮,加入椒、鹽等佐料,調成糊狀,一起吃下。

四、烹煮器:鎏金飛鴻紋銀匙、鎏金飛鴻紋銀則。

銀則是投茶時的匕狀量具,形如勺,茶匙是煮茶時用來擊沸湯麪,使茶末融於湯中。

五、飲茶器:鎏金伎樂紋銀調達子、素面淡黃色琉璃茶盞、茶托。五瓣葵口圈足祕色瓷茶碗。

可見以琉璃製成的茶具,早在唐代就已起用,色茶碗更可看出茶具在唐朝已經在造型、釉彩、紋色等方面達到最高境界了!

法門寺地宮得以保存如此完整的茶具是非常偶然的。原來,晚唐的皇帝經常到法門寺拜祭佛骨舍利,祈願“聖壽萬春,聖枝萬葉,八荒來服,四海無波”。這套文思院特別為僖宗打造的茶具,不知是僖宗拜祭時供養佛陀所用?或者是隨行喝茶所用?它就存放在法門寺的地窖裏,上面又蓋了寶塔,才能經歷千年還毫髮無損,完美如新。

這套茶具使我們知道茶道在唐朝不只是成熟的文化現象,具有深邃的思想內涵,還是精美的藝術形式,成為生活的完美實踐。

宮廷,是封建社會的最高層,也是社會意識的'源頭。既是時尚與文明的典範,又是文化思想傳播的中心。當皇帝講究飲茶之道,御用茶具金碧輝煌、華美富麗到了極致,社會飲茶的風靡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我們將飲茶分為不同的層次:民間茶道是為了聯結友情、品味人生;寺院茶道是為了超脱世俗、寧靜致遠;宮廷茶道是為了揀精擇極、豪華享受。這樣,我們才能對茶道有全面的瞭解。

中國古代歷史文化介紹 篇四

滿族茶飲歷史悠久。早在唐代,茶葉作為貿易產品之一已經引入北方。遼金時期的女真人已有飲茶習慣。據記載:當時的女真族男女相愛可自由相攜而去,然後才回女家拜門,執婦婿之禮,謂之“納彩”。

女婿登門之時,女方無論大小皆坐於炕上,任憑女婿來拜,謂之“男下女”。但女方要盛情招待,食品中茶是必備物,另有酒、乳酪與蜜餞等。而在婚嫁之日,飲酒之後,僅留上等客人飲茶。

清入關後,滿族茶俗受漢文化影響,內涵更加豐富。尤其是宮廷茶宴,精緻、富貴,規模更是超越以往朝代。滿族茶飲器具以瓷器為主,至於清皇室,更有用黃金和玉器製作的茶具使用,據《清稗類鈔》載,“宮中茗眊,以羒金為託,白玉為眊”。

由於生存環境和生活層次的不同,歷史上滿族人飲茶種類多樣。乳房茶:由於滿族祖先長期居住在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屬於畜牧遊獵民族。因此,傳統滿族人喜飲馬奶、牛奶、羊奶。

後來隨着與漢族的交流融合,茶葉輸入後開始出現奶茶,將茶葉泡好後加入奶一起飲用。花茶:清入關後,清宮廷專設御茶房,所收茶之種類很多,但在宮廷茶宴和民間,除傳統習飲的奶茶外,花茶也是日常喜飲品種之一。

各種土茶: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歷史上滿族農村人大多飲用自己製作的土茶。具體有如下幾種:柳蕾茶,用春天嫩柳芽焙制的,常用來待客,喝了能清火明目,有一定健身療效。糊米茶,女真時期,百姓在飯糊中加入開水飲用,可以養胃助消化。

酸茶,依蘭、雙城一帶的滿族用黃米麪加豆麪發酵後,煎沸飲用,味帶酸甜,十分好喝。還有一種土茶,用野玫瑰葉(間或有少量的花)、黃芪、達子香(一種山杜鵑花)葉曬乾泡飲,也十分清香;另外相傳滿族人還有飲用小青草之説,就是將蒲公英的根挖出來之後,曬乾切片當茶來飲。也有人將中藥黃芪的葉子採回來曬乾後當茶飲。

中國古代歷史文化介紹 篇五

黑磚茶的歷史淵源

湖南安化縣生產黑茶歷史悠久,早在明朝萬曆年間由户部正式定為運銷西北地區以茶易馬的“官茶”後,陝、甘、寧、晉地區的茶商,到朝廷在各地設置的茶馬司以金(貨幣)易領“茶引”(按:明製茶課引規定:上引五千斤、中引四千斤、下引三千斤),至安化大量採購黑茶磚,運銷西北地區以茶易馬(按:明洪武二十二年所定茶易馬分上、中、下三等:上等馬每匹一百二十斤、中等馬每匹七十斤、下等馬每匹五十斤)。

大都運往蘭州再轉銷陝、甘、青、新、寧、藏少數民族地區。明末清初西北地區的“邊茶”十之八九由安化黑茶供應,多在陝西涇陽壓成茶磚。1939年,湖南省茶葉管理處在安化縣設廠大批量生產黑磚茶,產品分“天、地、人、和”四級,統稱“黑茶磚”。

1947年,安化茶葉公司設廠於江南鎮,在茶磚面上印有“八”字,稱“八字茶磚”,供不應求。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茶業公司安化磚茶廠(白沙溪茶廠前身)積極擴大生產,產品改稱“黑磚茶”,主銷西北少數民族地區。

磚茶原產於湖南安化白沙漠,1939年前後開始生產。因磚面壓有“湖南省磚茶廠壓制”8個字,又稱“八字磚”。因磚面用凸字字模,蘭州市場稱黑磚為“鼓字名牌安化黑磚”。現在年產量約5000噸,主銷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省區,以蘭州為集散地。

歷史悠久的碣灘茶

碣灘茶,得名於唐,明清時代稱它為“辰州碣灘茶”。碣灘茶產於湖南武陵山沅水江畔的沅陵碣灘山區。碣灘,因“灘中礁石豎立如碑”而名,碣灘茶,又因產於沅水北岸碣灘山坡而名。這裏峯巒挺秀,林木蒼翠,溪水縱橫,雲霧繚繞,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造就了芽頭肥壯、葉質柔軟、茸毛甚多、品質風格獨特的茶樹,而其中又以碣灘茶最負盛名。

碣灘茶栽培歷史悠久。據《辰州府志》載:邑中出茶多,先以碣灘產者為最……相傳1300多年前的盛唐時期,唐睿宗的娘娘胡鳳姣從故里沅陵胡家坪回京,夜泊碣灘,品嚐到碣灘茶,覺香氣馥郁,甘醇爽口,便擇其佳制,帶回京都,唐睿宗賞賜眾大臣品嚐,無不交口稱讚。此後,碣灘被指令闢為茶園,官府每年派人督造監製。以後又逐漸傳到了日本和印度。

碣灘茶為綠茶,其形、色、香、味均很獨特。其外形條索緊細,挺秀顯毫,色澤綠潤,內質香高持久,有慄香氣,滋味鮮醇甘爽,飲後回甘,沖泡後湯色黃綠清透,杯中茶葉時起時落如銀魚遊翔。更有趣的是,近者因“醉”而不聞其香,遠者因“渴”倒倍覺芬芳。一人品茶滿屋香氣,正是碣灘茶與眾不同之處。因其品質優秀,碣灘茶連續被評為湖南名茶。“皇后牌”碣灘茶多次被評為省、部名優茶金獎,1991年該茶榮獲“國際文化節文化名茶”稱號,並授金獎載入中國名茶錄。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時,特向周恩來總理問及此茶,因此其也被稱之為“中日友好之茶”。

碣灘茶鮮葉標準要求十分嚴格,除具一般名茶的共同特點外,其採摘標準均為一芽一葉。加工工藝分為:殺青、清風、初揉、初幹、復揉、復幹、割腳攤涼、烘焙、攤涼、包裝10道工序。鮮葉殺青後,即行扇涼,然後初揉,將茶坯揉成圓球狀,入鍋在80℃鍋温下炒至5成幹出鍋,為加緊茶條,初幹後須經復揉,再入鍋在70℃~75℃鍋温下,搓條、翻炒整形,稱為“復幹”,炒至茶葉7成幹,略感刺手時,進行提毫,8成干時出鍋,用24孔篩子割去茶末,然後攤涼約半小時,在烘炕上烘焙,烘温為65℃左右,烘至足幹下炕,略加攤涼,用兩層牛皮紙外加塑料袋包裝候用。高檔碣灘茶的品質,外形條索細緊、圓曲,色澤綠潤,勻淨多亮。香氣嫩香、持久,湯色綠亮明淨,滋味醇爽、回甘,葉底嫩綠、整齊、明亮。

蒙頂茶貢茶史

蒙頂茶從唐朝開始被列為“貢茶”,一直沿襲到清末。我國研究茶史的專家驚歎:這在中國茶史上也是罕見的。蒙頂貢茶分為“正貢”與“陪貢”。

“正貢”茶是皇帝用來祭祀天地、宗廟的,每年在蒙頂山“皇茶園”採摘。“皇茶園”始建於唐代,先稱貢茶院,後稱仙茶園。明孝宗弘治十三年正式命名為“皇茶園”。它是用石欄圍起的面積僅3.5平方米的肥土沃壤,位於蒙頂山五峯之間的凹地,因地勢低凹,每次遇到降霧天氣,這裏的霧氣總是最後散去,它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是山中最適於茶葉生長的地方,而它也是吳理真選擇種植七株仙茶的地方。

在每年春茶採摘的時候,地方官擇吉祥之日,率領鄉紳僧眾,祭拜神靈,然後由12名採茶僧(象徵一年12個月),在“皇茶園”採茶。在這裏,採茶僧沐手、薰香,採茶時每人採摘30個芽頭,12人共採茶360芽(象徵一年),這些採摘的皇茶將被送往古代僧人專制皇茶的地方——智矩寺加工精製。在智矩寺,僧人們用最傳統的製茶方式製茶,他們利用竹剪選裁茶葉,然後焙炒、揉搓成形、攤涼、微火慢焙、攤涼、皇茶入銀瓶、裝箱蓋印,最後交付送茶使者送往京都進貢。

“陪貢”茶則制28斤,只供皇帝享受。這28斤貢茶是在“皇茶園”外的百畝茶地中採摘的。古時因皇帝要求喝道原味的蒙頂茶,就讓數名16歲處子之身的童女,在禁食辛腥,吃齋一個月之後,用嘴脣一個個將芽頭採摘下來,以此避免指甲對芽頭的破壞,保證芽頭的新鮮。採摘下的芽頭再送往智矩寺,由製茶高僧經過多道工序加工為“陪貢茶”,然後同“正貢”茶一道送往京都。

九華佛茶來源傳説

九華佛茶又名:九華毛峯、黃石溪毛峯。屬綠茶類,他有一個美麗的傳説哦。

傳説,唐末時,有一僧一道因慕地藏菩薩之名從四川來九華山修行,修行期間不食米糧,僅以野草、野果等為食,日子一久,出現了頭暈身腫的病症,無奈,二人只好自尋草藥醫治,結果發現將採回的茶葉煮飲後,病症有逐漸減輕的趨向,一段時間後居然“藥”到病除。此種茶葉即是九華毛峯。

話説金喬覺——金地藏的化身,從新羅國渡海來,入唐求法,吃盡千辛萬苦,才找到這仙氣悠悠的九華山。“袈裟借地”,得山主閔公讓和的施捨,將這九華九十九峯做了他的道場。那年春天,春雨連綿,一連半個多月,九華山沉浸在濃霧細雨之中。金地藏坐巖洞中,誦經不歇。忽兒,隱隱聽到耳邊聽見起“闢叭、闢叭”的聲音,原來是茶籽,是新羅國王子金地藏來唐的前一天深夜,遭父王廢棄的母后,含淚將她親手採來的王家香茶籽,縫在金地藏的衣襟裏的。來之不易,後來,金地藏將發了芽的茶籽取出,種在他禪修的南台(神光嶺)向陽的山坡上。茶籽入土,日日見長。不出三月,竟長成一片鬱鬱葱葱的茶園,滿山飄香。

這裏所產的九華佛茶朝夕吸納高山霧露之滋潤,獨吮奇花異草之靈氣,湯色碧綠,回味甘爽。同時由於高山氣候之緣故,晝夜温差大,而方圓百里人煙稀少,茶園無病蟲害,無農藥和工業污染,是天然有機生態茶園。

九華佛茶被譽為“聖茶”,分一、二、三級,購買時需仔細挑選;一級最好,為一芽一、二葉佔80%以上,且無對夾葉,二級次之,為一芽一、二葉佔60-80%,允許有少量的對夾葉,三級最次,為一芽一、二葉佔40-60%,並有少量初展的一芽三葉。

黑茶,古絲綢路上的美麗傳説

“黑茶一何美?羌馬一何殊?”明代文學家湯顯祖的《茶馬》,真實記錄了黑茶在中國古代茶馬交易治邊制度中的重要作用。湖南黑茶,其色如鐵,湯如琥珀,芳香異常;入口,先澀、後甘、再醇。細啜,既有“採菊東籬下”的閒適,也有“行看流水坐看雲”的灑脱。不管是一個人的小安逸,或者是三五知己的大熱鬧,都可自這一杯水意盎然裏品出百味人生。

關於湖南黑茶,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傳説。在古絲綢之路上,運茶的馬幫經常遇到下雨,茶葉被淋濕了,茶商心裏很難過,扔掉又可惜。他們到了一個痢疾橫行的村子,那裏死了很多人,村民們沒吃沒喝。茶商想到自己帶的茶長黴了,不值錢了,就送給這些可憐的人。結果奇蹟發生,村民們的痢疾全好了。傳説道出了黑茶產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正是這無意中的日曬夜露,自然發酵,形成了黑茶“後發酵”的獨特製作工藝。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湖南黑茶中的茯茶中含有一種特有菌種—冠突散囊菌(EurotiumCritstatum),俗稱“金花”。這種菌類目前只在靈芝上有小量發現。它不僅形成了茯磚茶獨特的“菌花香”,還因為富含15種氨基酸及茯茶素A、茯茶素B,對人體健康極有好處。茯磚茶“發花”的絕技,已被列為國家二級機密。世界一流的微生物學家王志偉博士,稱其為世界上最神奇的食品。近年來,僅日本每年進口茯茶就超過2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