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歷史小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16W

歷史小論文精品多篇

歷史小論文 篇 一

去年暑假,我跟小林阿姨一行去西安旅行,讓我最難忘的就是參觀秦始皇兵馬俑。

兵馬俑分為3個俑坑,一號坑以兵馬為主,車、步兵成矩形聯合編隊。他們千姿百態、神態各異;有的拿着長矛像是準備進攻、有的則是跪在地上,手拿長弓在發射、還有的握着劍在進攻。

第二個俑坑呈曲尺形,位於一號坑的東北側,東西長96米,南北寬為84米,二號坑有陶俑陶馬1300多件,戰馬80餘輛青銅兵器數萬件,其中將軍俑、鞍馬傭、跪姿射俑為首次發現。

第三個俑坑被損壞的最嚴重,幾乎全部都不能復原;支離破碎、殘敗不堪。

兵馬俑中的”士兵“有高有矮,最高的有2米呢,我還告訴你們一個小祕密哦,兵馬俑中的馬,馬尾巴是一個透氣孔,這是因為古人在造他們的時候天氣非常炎熱,馬裏面是空的,如果不經常排氣的話,馬就會爆裂開。我們現在看到黑色的兵馬俑並不是他們原來的樣子了,他們剛被挖出來的時候都是五顏六色的,經過風吹日曬地底層有明顯的變化,非常好看呢。可他們為什麼會變成現在的黑色的呢?那是因為兵馬俑剛從潮濕陰暗的地底下挖出來,就馬上受到了炎熱的空氣,他們的顏色在十四小時之內就會漸漸的脱落,變成了現在黑乎乎的樣子了,哎,我要是能看一眼五顏六色的兵馬俑那該有多好啊!

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你們去過了嗎?如果有機會你也去看看吧,一定會讓你大開眼界的。

歷史小論文 篇二

赫赫有名的始皇帝兵馬俑位於在陝西西安近郊區,被稱作“全球第八大奇蹟”。暑期裏母親帶我來到了西安市,參觀考察了始皇帝兵馬俑。

沿着細細長長過道,來到了一座弧形服務廳上。立在高空俯瞰,大家看到了早已發掘的三個俑坑中氣魄最宏大的一號俑坑。一號俑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佔地面積有14260米。坑內的兵馬俑也數最多,現有6000個上下。坑內的兵馬俑有的循規蹈矩地站着,好像在聽候大將的命令;有的手持僵繩,舉目遠眺,好像隨時隨地提前準備越馬搏鬥……兵俑中間,一行行,一列列,真好像一支經過訓練的部隊。

突然之間,大家來到了二號俑坑。二號俑坑比一號要小,卻能近距觀查。在這兒,我們可以清晰地見到他們小表情各不相同:有的小表情莊重、若有所悟,好像在戰事上碰到了艱難;有的大發雷霆,好像想衝過去把對手一舉擊潰;有的目光堅定不移、握緊雙手,好像隨時隨地提前準備出戰;有的凝望遠處,好像在想念遠方的親人……在我們靠近他們的身旁,好像還能聽見他們輕度的喘氣聲。

在三號俑坑裏,我們可以能夠更好地欣賞陶馬。但見一匹匹陶馬身強力壯、惟妙惟肖。看他們那氣勢,一定是經常訓煉吧。好像只需一聲令下,他們就會撒開四蹄,馱着戰士職業們豪情萬丈,與對手衝鋒陷陣。

望着這種栩栩如生的兵馬俑,我不由自主費盡心思:古代人憑藉自身的聰慧和才藝表演造就出了這般雄壯的工程建築,誰可以説這不是中華文化的國粹呢?

歷史小論文 篇三

秦始皇是古代一位偉大的君王,統一六國成為中國第一代皇帝。

他們説:他是“暴君”。

他迫使百姓修建長城、修建自己皇陵、統一六國時發動戰爭……死了千千萬萬的人。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認為秦始皇他的功大於過。並非千古“暴君”。

在那個弱肉強食,充滿殺戮的年代,戰火四起,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他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經歷了無數次戰爭,經歷了無數次暗殺,嘔心瀝血統一六國,息滅了戰火。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成立了我們今天的“中國”他雖迫使百姓修建長城,卻擋住了匈奴的侵犯,又成為了今天中國的名勝古蹟之一;他雖然修建自己的皇陵時,犧牲了無數人。那也是為了不泄露皇陵的祕密,不讓他人所破壞。

至今沒人能闖入過皇陵。據考古學家探究,皇陵裏面發現有有量的水銀、機關,還有無數的寶藏。已經過了兩千多年,現在的皇陵仍然完好無損。令人們百思不得其解!那碩大的皇陵早已屬於國家重點保護區域!

這就是古代人的智慧和高科技的成果,這些難道不值得我們欽佩和學習嗎?

歷史是過去,但也是現代的一面鏡子,透過鏡子,我們可以看到秦始皇是一個智慧、勤政……的君王!秦始皇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為華夏兒女女留下了豐功偉績的君王!

歷史小論文 篇四

今天媽媽帶我參觀了秦始皇兵馬俑,我高興極了。

博物院真是雄偉壯麗!登上台階,一抬頭就望見門上那氣勢磅礴。蒼勁有力的大字,金光閃閃,能反射出太陽那強烈的光來。我們進了大廳就去參觀一號坑,一號坑可真大啊!長230米,寬度62米,第三個俑坑中面積最大,而且出土的陶俑最多,由已發掘的部分來估計,其中應有陶俑、陶馬6000餘件,戰車40餘輛。聽媽媽説,這裏可以放上萬種兵馬俑。

接着我們參觀了二號坑,相對於“右寫”一號坑而言,規模稍小二號是‘左軍“,由弩兵方陣、戰車方陣、車徒結合與騎兵混編的方陣和騎兵方陣四個部分組成。

最後我們參觀三號坑,三號坑的規模較小,分成車馬房和南北廂房,車馬房有幾輛戰車,南北廂房是鎧甲武士俑。

秦始皇兵馬俑體形高大,數量眾多,形象逼真。藝術師們運用寫實的手法和高超的技藝,賜於了它的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千人千面就是秦俑造型的最好表達。秦俑的臉型可以分為國字形、風字形、甲字形、申字形等八種基本類型,從中可以看出秦國的兵源來自關中、關東、西南、北方等全國各地。

走出大門的時候,媽媽説:“兵馬俑不是隻有這麼多,總共有上千萬呢!”今天的收穫真大啊!隨後我們戀戀不捨的告別了博物館。

歷史小論文 篇五

秦始皇,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傑出的政治家。嬴姓,趙氏,名政,秦莊王之子。

秦始皇是一個功大於過的皇帝。秦始皇吞併六國,開創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秦始皇設郡縣制,奠定了封建統治的基礎;修馳道,為龐大帝國的政令通達奠定了技術基礎。但秦始皇修阿房宮,秦始皇陵等的規模極為龐大,濫用民力;焚書坑儒,抑制思想,摧殘文化;法令嚴苛,賦税重,增大了人民的負擔。

我們不能僅僅把秦始皇修長城想作是濫用民力,統治殘暴的體現。修長城是為了抵禦外族入侵,事實上也是如此。文獻斥責在工程進行時造成不少人命死傷,另一方面卻使各地的交通進一步發展,有助日後交通、經貿、以及各民族之融合。秦始皇只是急功近利,不計較手段,不考慮人民的生活。

有人曾這樣評價,“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做了點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説空話。幾千年來,形式上是孔夫子,實際上是按秦始皇辦事。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學生。”這種想法有道理,但並非説儒家不好。後世用“外儒內法”,是一種“外柔而內剛”的政策。以倫理道德束縛人們,更容易治理天下,也正是吸取了秦一味用法家最終被推翻的教訓。

所以説,我們要辯證的看待秦始皇。

歷史小論文 篇六

歷史的長河,流轉過數千年。而其中秦始皇的名字早已被千雕萬篆於文字中,人們對他的是非功過也頗有爭議。

遙想秦始皇當年,雄韜偉略,憑藉一己之力,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封建集權國家,並統一了貨幣、文字、度量衡等。他是第一個自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這是不得不提的一點。六國的統一由他之手結束,並有了今天國土的雛形。回顧這位君王的一聲,可謂是轟轟烈烈。

但如今,秦始皇為何成了人們口中的“暴君”?他修建陵墓,修建長城的事蹟,有人稱是,有人稱非。而帝王為自己修建陵墓,這是再正常不過了,哪一個君王不這樣做?秦始皇修陵墓時,除了調用牢內的犯人之外,還從各地大量徵召勞動力,間接造成了從事勞動生產的勞動力鋭減,很多人甚至為此失去了生命。這大概是秦始皇為人們所唾棄的原因。

除了修建長城,“焚六國史冊”這件事,受到的叫罵聲恐怕也是最多的。為了防止百姓私下議論朝政,秦始皇採取李斯的建議,企圖加強對人們的思想控制,於是他下令焚燬秦國以外的所有史書典籍。有人認為,秦始皇這麼做統一了思想,也有人認為這是對文化的荼毒,這件事終沒有定論。

至今,如果你去參觀秦始皇皇陵兵馬俑,你會被它的浩大所震懾。因為它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軍千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從中可以看出,秦始皇無愧是一位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

遙想秦始皇當年,風雲激盪,千萬思緒在腦海中迴盪……

歷史小論文 篇七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專程去臨潼參觀聞名中外的秦始皇兵馬俑,終於一睹其風采。

導遊告訴我們,秦始皇兵馬俑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文化遺產,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導遊的話音剛落,我便迫不及待地飛奔進館內。

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是一號俑坑。三個俑坑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一號俑坑了。一號俑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5米,面積約為14220平方米。一號俑坑為步兵部隊。一排排的俑人,神態、動作各不相同。士兵們手拿弓弩,整裝待發,彷彿一支所向披靡的部隊,浩浩蕩蕩,即將出徵。除此之外,俑坑中還有各類青銅的'兵器和鐵器。

走出一號俑坑,我們又來到二號俑坑。二號俑坑呈曲尺形,東西長124米,南北寬98米,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它是由騎兵、戰車和步兵組成的多兵種特殊部隊,軍陣也最為壯觀,是遊客們通常參觀的俑坑。

跟隨導遊,我們來到三號俑坑。三號俑坑呈凹字形,面積為520平方米,三號俑坑就像是統帥一、二號俑坑的指揮機關。

走出秦始皇兵馬俑,我不禁感歎: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才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作為一名中國人,我為古代勞動人民能創造出如此氣勢宏偉的陶工藝品而感到自豪!

歷史小論文 篇八

八月初,西安的太陽無情地炙烤着大地,彷彿要把這座古城烤焦,但仍然無法阻止人們到西安旅遊的熱情。人們幾乎都是衝着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陵兵馬俑而來。

一進入一號俑坑,我們就被眼前的景象驚住了:成千上萬個兵馬俑整整齊齊地排列在俑道之中。細看,他們的外貌、服飾甚至神情都雕刻得十分精緻,栩栩如生。據説,秦始皇從即位起就動用了三十二萬工匠,花費十幾年的時間為自己修築了一座和地上宮殿一樣大小的地下宮殿,地上有什麼,地下也盡有之。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陶俑是安1:1的比例製成的,有的俑高達兩米多,為了防止在燒製的過程中破碎,先秦的工匠們想出了一個好方法:把陶俑的頭和身體分開來燒,然後再安裝上去。幾千年前的先秦工匠們竟然有如此的智慧和技藝,真是令人驚歎!

更為神奇的是鎮館之寶——安車。安車上的馬戴的項圈都是金鑲銀的,如此發達的現代科技都無法做到。最奇妙的還是安車上的那把傘。這把傘可以隨着太陽的移動旋轉方向,替主人遮擋陽光。如果主人想下車休息,車伕可以把傘從車上拔下,插在地上給主人遮風擋雨。如果遇到危險,觸動傘上的機關,它還可彈出一杆矛,變成攻擊的武器。真是神奇啊!

參觀完秦始皇陵兵馬俑,我真是被先人的智慧折服,並由衷地為中國驕傲!

歷史小論文 篇九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和弟弟到西安旅遊,來到西安的第一站就是參觀兵馬俑博物館。

那天,我們一大早就出發了,先乘地鐵又轉公交,一個多小時後,終於來到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兵馬俑博物館。

聽導遊講:兵馬俑分為四個俑坑。我們首先來到一號俑坑,一號俑坑的面積最大,裏面的兵馬俑形態各異、面部表情各不相同。據説兵馬俑剛出土時是彩色的,但在出土的十秒鐘內,顏色都被氧化掉了。根據髮髻來判斷,一號俑坑裏面都是普通士兵。俑坑後半部分的兵馬傭毀損嚴重,據説是被項羽的起義軍破壞掉了,好遺憾啊!

參觀完一號俑坑,我們來到二號俑坑,二號俑坑還沒有挖掘,因為目前技術還達不到,擔心兵馬俑出土時顏色又被氧化掉。

接着我們來到三號俑坑,三號坑是三個俑坑中唯一一個沒有被大火焚燒過的坑,所以出土時陶傭身上的彩繪殘存較多,顏色比較鮮豔。這個坑裏最特別的是將軍傭,身高達到一米九,是坑裏最高的傭。據推測,身材高大象徵着威武。

最後,我們來到四號俑坑,四號俑坑什麼也沒有,應該是因為秦末農民起義的爆發沒有建成。

據導遊講:這些傭全部是由當地的黃土加上煮熟的糯米經搗碎,再加上雞蛋攪拌而成,也是極其珍貴的,所以現場可以看到工作人員把土裝袋、堆放一邊。據説是用來做兵馬俑,送給友好國家的首領的。

通過兵馬俑。我們可以看出:秦朝人民相當高的智慧水平和藝術成就,就算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也是感到由衷的佩服和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