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畢業論文

建築專科畢業論文(多篇)

欄目: 畢業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64W

建築專科畢業論文(多篇)

建築專科畢業論文 篇一

關鍵詞:畢業設計;建築學專業;選題;過程評價

作者簡介:張春麗(1979-),女,河南商丘人,中原工學院建築工程學院,講師。(河南 鄭州 450007)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原工學院2011年度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建築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系統化研究”、“面向建築師職業才能的進階式教學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31-0171-02

建築學專業畢業設計是五年本科人才培養計劃的最後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與獨立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建築學專業指導委員會為建築學專業擬定的大綱中將畢業設計描述為:畢業設計的目標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是整個五年本科教學過程的一次綜合性的總結。[1]為此畢業設計指導小組非常重視畢業設計,並且致力於畢業設計教學改革工作的研究,使教學質量得到穩步提高。

一、科學選題

畢業設計選題決定畢業設計內容,也直接影響畢業設計的質量。結合建築學專業創造性設計思維的特點,提出選題要符合培養目標及教學基本要求。“真題真做”雖然剛開始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實際工程項目的方案設計甲方要求的交圖時間一般比較緊,並且實際項目會受到很多客觀因素制約,在時間安排上不易和建築學畢業設計教學計劃相協調,市場經濟條件下畢業設計“真題真做”有弊有利。而“真題實做”的課題來自於社會實際工程,指導教師可以對“真題實做”的課題背景和建築設計使用條件進行適當的理想化處理,以“實戰”的氛圍來感染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過程按教學計劃控制,學生可以更多地從專業理想化的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每個課題組選題類型不同,一般同一屆不出現同一類型的題目,選題包括招商大廈、體育館、小區規劃、廣播電視局、商城博物館、紀念館、文化館等建築單體設計和居住區詳細規劃、景觀設計等。選題的深度、廣度和難度要適當,且要具有可完成性,學生經過自身努力均能夠按時完成任務。在課題的安排上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專業教研室作為組織、管理、指導畢業設計的功能單位,在第期10~11周組織指導教師擬定畢業設計題目,編寫畢業設計任務書,並由院系成立的專家評審小組對題目進行評審。評審通過的課題選題確定後向學生公佈,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興趣,申報選題意向。課題分配採取師生雙向選擇的方法進行,對雙向選擇不能落實的課題由畢業設計領導小組負責協調落實。

二、過程管理

1.重視畢業實習調研

開學前兩週的畢業實習調研是進行畢業設計的前提。學生根據自己所做的建築設計類型開展畢業實習調研工作。實習調研結束後,每一個學生都要在第三週前上交一份內容詳實且不少於3000字的實習調研報告,作為畢業設計階段性成果的一部分。要求旁徵博引,對調研對象運用所學理論進行評價,提出批判和感想。

2.建立健全制度

首先,建立相關管理制度,保證畢業設計工作能夠順利按時保質完成。制度對學生和指導教師均提出了嚴格要求。其次,制定階段性任務和目標,第1~3周進行資料收集、實地調研、文獻綜述及外文翻譯;第4~12周為建築設計草圖階段;第13周整理設計資料和圖紙,第14~15周為教師評閲、畢業設計展和畢業答辯階段。最後,專家檢查畢業設計組織工作。第3周開始檢查指導教師配備,畢業設計選題及任務安排情況,實習、實驗、設計等條件的準備和落實情況,對畢業實習調研報告、畢業設計開題報告和外文翻譯進行抽查;第9~10周進行畢業設計中期檢查,督導專家參加學院中期檢查的全過程,瞭解進度、質量;第15周督導專家參加學院畢業答辯、復答辯的全過程,瞭解答辯組織情況。通過全過程檢查監督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確保學生順利畢業。

3.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重視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包括培養學生收集和整理參考文獻與參考資料的能力、手繪和採用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能力。在畢業設計中充分發揮計算機的作用,在畢業設計前期,指導教師要求學生必須手繪草圖,重視師生、學生之間的設計評論,要求學生動手改圖和重視小組評圖等,這樣指導教師容易把握學生的設計進度。在畢業設計後期,允許並鼓勵學生採用計算機繪圖,提高學生計算機繪圖水平,為以後從事有關建築設計工作打下基礎。實踐證明,這樣可以大大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

4.發揮指導教師的激勵作用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要求教師以身作則,嚴格要求學生,注意對學生的激勵,特別是針對學生的價值觀和自尊、自信心理,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繪圖表達能力、寫作歸納能力和進行科研工作的能力。

三、畢業設計成果要求和評價體系

1.成果要求

院系要求學生的畢業設計成果為至少做兩張A0的展板和不少於15頁的A3文本。展板中設計圖紙不少於4張A1,其中表現圖(A1)不少於1張。文本文字説明字數不少於3000字,文本中圖紙大小以看清楚為準,如需要可採用A2、A1圖幅摺疊進行裝訂。

2.答辯和考核工作

答辯分為兩種:一種是公開答辯,另一種是小組答辯。由指導教師推薦畢業設計成果優秀的學生和總成績為優秀的學生參加公開答辯。所有參加公開答辯的課題都要求做幻燈片。公開答辯在建築系內進行,由建築系答辯委員會和各專業答辯委員會人員參加,鼓勵低年級學生參加旁聽,以促進各屆學生做好畢業設計。答辯過程分為學生陳述和答辯教師質疑兩個環節,學生陳述限定在15~20分鐘以內,教師質疑一般安排20分鐘左右。另外,建築系堅持復答辯和第二輪答辯。先由每個小組產生1~2名參加復答辯的學生及對第一輪成績有疑義的學生進行第二輪答辯。復答辯時由全體建築學專業答辯委員會成員及學院專家組評分,同時按學校規定比例產生畢業設計(論文)成績為“不及格”的學生,再進行畢業設計(論文)延遲答辯工作。

3.學生成績評定

畢業設計成績評定嚴格執行先由指導教師評閲評分、後交給另外一名專業教師評閲評分。評閲成績均為合格後,再進行畢業資格審查,取得答辯資格後然後才能參加答辯。學生畢業設計成績由三部分組成,指導教師評分佔40%,評閲教師評分佔20%,答辯成績佔40%。

4.公平合理的向學校推薦優秀畢業設計

按照學校要求,推薦比例一般不超過畢業生總數的3%。根據答辯結果並經答辯委員會同意向學校推薦優秀畢業設計參加學校的優秀畢業設計評選。優先推薦署名“中原工學院”併為第一作者在正式刊物上發表(已錄用)的優秀畢業設計。

四、組織畢業設計作品展和畢業生學習工作經驗交流會

畢業設計答辯前一週組織優秀畢業設計作品展。這既是一次教學成果的展示,又可對在校學生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為下一屆學生開展畢業設計做好準備。作品體現了鮮明的時代建築特點,集中反映了畢業生五年的建築設計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的成果,充分展示了畢業生的建築美學修養。

畢業班學生在畢業設計答辯結束後,組織在學習和工作中有不俗表現的學生分別向低年級的學生介紹他們的寶貴經驗。考研學生結合自身的考研經歷,講述自己的考研心得,以及考研流程、複習方法、擇校、畢業設計的收穫等問題;參加工作的學生講述自己的設計院實習和就業歷程,從蒐集工作信息、參加招聘會、面試技巧到求職過程中的心態、畢業設計的選題、畢業設計的過程、畢業設計的重要性等問題做詳細的講解。

五、結語

通過對建築學畢業設計教學模式改革和實踐,促進了建築學畢業設計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和規範化,使得畢業設計教學更貼近於工程實際,提高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與獨立創新能力,畢業設計教學基本解決了以往教學和就業之間的矛盾。也只有通過不懈的努力和科學的改革,建築學專業的學生才能在未來的工作中實現素質和技能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藍剛。建築學畢業設計教學的實踐探索[J].山西建築,2008,

34(5):230-231.

[2]唐委校,莊孝君。談畢業設計中教師的激勵作用及其發揮[J].山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4):90-91.

[3]秦書峯。指導建築學專業(本科)畢業設計的教學認識體會[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0(增刊):24-26.

[4]張建新,張偉,劉雁,等。實踐性·實驗性·前瞻性·多元化——揚州大學建築學專業畢業設計教學總結[J].高等教育建築,2005,14(2):87-90.

建築專科畢業論文 篇二

Abstract: To construct a relatively complete system of practice teaching, put practice teaching run through the whole learning process of undergraduate stage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lizing goals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traini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pays equal attention to practice teaching and theoretical teaching, gradually forms relatively complet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teaching practice and graduation practice, focus on centralized and decentralized practice, combination and graduation design, which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training and enhancement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關鍵詞: 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能力

Key words: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practice teaching;ability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11-0263-02

0 引言

2003年4月,遼東學院申請試辦工程管理本科專業。為配合遼寧學院“應用型本科”的辦學定位,貫徹人才培養方案所規定的內容,構建相對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將實踐教學貫穿到整個專業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接受到更新的知識、學到更前沿或更實用的技術,培養學生的執業能力,值得深入探討。

1 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依據

工程管理專業以建設工程的管理活動為研究對象,是工學與管理學科交叉融合而成的專業。按照遼東學院確定的辦學指導思想和辦學定位,工程管理專業培養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土木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從事建設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夠在建設單位、施工企業、建設工程管理公司及造價、投資諮詢等中介機構,從事建設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為實現應用型培養目標的要求,將實踐教學貫穿到整個專業學習過程的始終,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1.1 實踐教學是工程管理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步驟 我國正處在實現現代化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遼寧“五點一線”的建設和發展對人才培養目標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因此,培養的學生不僅要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和技術素養,要成為應用型人才,這就需要通過實踐教學去實現,所以,只有加強實踐教學,才能使學生達到培養目標的要求。

1.2 實踐教學是工程管理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完成理論教學只是達到專業設置和課程培養預期目標的一部分。實踐教學能否貫徹落實,關係到專業和課程設置的目標能否實現,關係到人才培養的目標能否實現。從工程管理專業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來看,除了個別專業基礎課外,其餘全都規定了實踐教學的內容要求。實踐教學綱要中明確規定:有實驗和作業的課程,教師必須按要求組織完成;凡沒做實驗或實驗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該門課程的學分,集中實踐環節不得免修。

1.3 實踐教學體系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遼東學院的發展都離不開教學質量的提升,也離不開畢業學生工作能力。學生具備了較高的專業技能和執業能力,在社會上就是一項寶貴的無形資產資源。社會對一個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評估,只有一個核心指標,就是畢業生的工作能力。因此,未來專業辦學應在原有的工程項目管理和工程造價方向的基礎上,完善工程項目管理,以強化技能訓練為重點,保持專業已有的優勢。要使工程管理專業培養出合格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必須正確認識實踐教學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擺正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培養的關係,加強對實踐教學的管理和指導,積極探索實踐教學的方法與質量,構建適合工程管理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

2 實踐教學體系的基本框架

在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過程中,更多地注意到了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比重。從2003級學生入校時起,我們就着手探索建立相對完整、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的問題,跟蹤工程管理人才需求的類型,增加實踐教學內容,在完成理論教學的同時,努力使實踐教學目標更貼近工程實踐。其中在構建基礎課與專業基礎課程體系時以“厚基礎、寬口徑、重能力、打造特色”為指導方針,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建立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方案。

2.1 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內容 實踐教學一般是指教學實驗、專項實踐、教學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等,這一環節的教學目的主要是解決學生“怎麼做”的問題。

就工程管理專業而言,學生執業能力的訓練和提升需要經歷三個階段:即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程三個階段,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檢驗,建立了工程管理專業課程結構體系,強調理論的應用,切實加強實踐性教學。根據以往教學的經驗,對每個階段不僅要充分保證教學時間,而且要創造特定的條件,包括高水平的教師、專業實驗室及規範化的管理來作保證。

工程管理專業的課程的教學體系中,除了學校的基礎理論教學體系、專業課平台、方向課程外,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實踐教學體系。因此,初步確定了的思路是:制定向實踐教學傾斜的政策,樹立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並重的觀念,確立實踐教學改革的核心地位,組織和鼓勵專業教師參加工程領域執業資格考試並執業,來獲取實踐教學第一手資料,逐步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的內容,從而建立起以實驗教學為基礎,課程實踐為補充,畢業設計為重點的實踐教學環節的完整體系。具體實踐方案如下:

2.1.1 課內實踐 即基礎實踐教學,課內教學中基本技能訓練,包括《房屋建築學》、《建築材料》、《土木建築工程概論》等實踐教學。包含在理論課內的實驗和實踐,隨專業課程同時進行。着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鞏固理論教學內容,並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重點任務。

2.1.2 教學實習即綜合實踐能力訓練,通過專業教學實習等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主要集中在每年實踐學期,一般用3周時間。根據工程管理工作的特點,開設《工程管理認識實習》、《測量學實習》、《工程管理生產實習》、《專業社會實踐》、《土建工程估價實習》、《施工組織與管理》等課程,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初步認識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科性質和人才培養目標,在教師的指導下,到施工現場去參觀,對主體結構、基礎、施工技術與組織等建立感性認識,到工程建設相關單位調研,看懂實習工程對象的建築及結構施工圖,並繪製施工圖,根據施工圖,編制出一套完整的施工圖預算和施工組織設計,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技能。

2.1.3 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 即應用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畢業設計、畢業實習等綜合實踐提升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在學校完成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的綜合訓練,對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進行工程管理人員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的訓練。這是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或走向各種工作崗位的橋樑和紐帶。為此,要求學生根據實習崗位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確立畢業設計題目,並從實習中獲得相關資料,完成符合要求的畢業設計,並日後從事工程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2.2 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延伸 為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在近幾年的辦學中,還嘗試用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來培養人才。這種培養模式不僅有效地解決了教師科研人力和精力不足的制約要素,而且在科研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和自我創造的能力。要求部分學生平時參與教師或生產企業的科研全過程,並能提供相應的科研和產學研成果。

3 實踐教學實施後效果

為將學生培養成為應用型本科人才,並且深受企(事)業單位歡迎,我們組織學生到校內外實習基地進行相關教學實習,以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根據人才培養方案中專業應用能力的要求,工程管理專業及工程造價方向在分別在校內實踐課程及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等進行了專業實習。

3.1 校內基本技能和專項技能實踐能力的訓練 目前,工程管理專業與土木工程專業、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共享4個實驗室,實驗室佔地面積1086平方米,設備總價值約75.98萬元。現正使用的實驗室為:建築模型與材料展示實驗室,擁有民用、工業建築模型;基礎、樑、柱模板及配筋實例;部分構造示例;部分建築材料實物;建築效果圖等。可以基本滿足《工程管理概論》、《土木建築工程概論》、《房屋建築學》、《建築材料》等課程實踐教學的需要。建材實驗室可以滿足《工程力學》等課程的需要。兩個機房和即將配備的相關軟件,可以基本滿足《工程製圖與識圖》、《建築CAD》、《土建工程估價》、《安裝工程估價》、《市政、園林工程估價》、《圖形算量軟件應用》等課程實踐教學需要。同時安排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講解,使課堂教學與工程實踐緊密結合。

3.2 校外工程領域綜合實踐能力訓練 為了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工程管理專業先後與丹東佰陽房地產開發公司、丹東沿江開發區建設總公司、遼寧長城工程造價(諮詢)有限公司、丹東國際工程諮詢研究中心等12家公司進行廣泛合作,初步建立起實習實踐基地,基本能滿足學生實習實踐的需要,目前工程管理專業已與這些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把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貫穿於整個學習過程,根據不同學期分別安排教學進程。其優點在於:

3.2.1 有利於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實踐能力 學生畢業實習或在畢業設計階段就具有上崗能力,學生在實習直接面向工程建設一線,在建築企業、房地產開發單位、和社會中介部門等單位得到了應用。

3.2.2 有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 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使學生具有選擇工作的自由,一些課程如《工程管理生產實習》、《工程管理畢業實習》、《工程管理畢業設計》的在制定教學綱要和內容時,進行充分論證,設置多個實踐方向,並加大實踐課程難度。

3.2.3 跟蹤市場需求對工程管理人才培養的要求 按照符合工程管理的發展實際和專業教學規律,設置實踐教學內容。近幾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不斷加大,建築業和房地產業對相關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如何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體現出為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服務目標。為此,我們在實踐課程上以工程圖紙為線索,以工程管理為核心開展各門實踐課程的設置。以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應該説,我校工程管理專業開設較晚,開辦中還存在一定問題。但通過改革和優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體系,不斷探索應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人才培養新模式,能更好地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土建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高等學校土建專業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及主幹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工程管理專業指導委員會,工程管理專業(四年)培養目標和方案[M].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

[2]成虎。工程管理概論[M].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1.

[3]張紅玲。工程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高等建築教育研究,2009.

建築專科畢業論文 篇三

關鍵詞:實踐教學;立體化;培養;成功素質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2)32-0012-02

實踐教學包括認識實習、課程實驗、課程實習、課程設計、頂崗實習和畢業設計等內容,是水利類專業專業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從理論到實際過渡的紐帶,教學效果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就業和今後的發展,甚至影響學校的發展。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摸索出了一條成功的途徑,我校水利類專業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抓牢一個“實”字,認真安排專業認識實習。要使水利類專業羣專業學生通過幾年的專業學習達到就業的預期目的,必須在入學的第一年內認真組織學生開展認識實習,讓學生從感性和理性上認識土木工程的特點、作用和功能,從內心深處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為後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我們在制定認識實習計劃時結合專業特點在實上做文章,讓學生有目標地學、有壓力地學、有動力地學。例如,組織學生到新建圖書館基礎施工現場參觀。

(1)認識實習理念實。認識實習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初步瞭解一般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築(構築)物的功能及空間組合順序;初步瞭解一般土木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築(構築)物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和整個施工過程;增強學生對一般土木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築(構築)物的理性認識,為後期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認識實習內容實。認識實習內容的好壞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影響學生今後的就業發展。因此,選擇和安排內容時在“實”上做文章,在“新”上動腦筋,在“廣上”想辦法。充分考慮專業特點的同時,結合校內外建築(構築)物進行綜合安排,在認識實習的一週時間內讓學生參觀陸水樞紐工程的所有建築物,要求學生初步瞭解水工建(構)築物的內、外部結構,以及平面、立面等建築結構的佈置、功能和作用;初步瞭解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築從勘察、設計到施工、使用的全部過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並要求學生在教師的講解、指導下完成2500~3500字的認識實習報告。

(3)認識指導教師實。指導教師的水平對野外認識實習教學的影響十分大,因而選擇教師時十分講究,優先考慮具有工程設計、施工經驗的中年教師擔任指導老師,最低標準是碩士研究生畢業、工作滿2年以上,且具有講師或工程師以上職稱的人員擔任,不允許安排沒有實踐經驗的教師上崗。從根本上保證師資水平,不允許在認識實習中誤人子弟。

2. 落實一個“精”字,合理組織課程教學實驗。水利工程類專業基礎課,無論建築材料,還是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和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單純的理論教學無法解決問題,必須通過實驗對理論學習加以補充,從而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疑惑,達到知其源,並知其所以源的目的。

(1)教學計劃安排精。根據國家教育方針的要求,全面貫徹成功素質教育理論,認真分析傳統教育的經驗教訓,充分考慮學生特殊需要,反複製定、修改、完善培養方案,把課程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納入培養方案,確保計劃落實到位。

(2)實驗內容安排精,針對不同課程的不同要求安排實驗課,安排實驗課時必須經主講教師和實驗教師集體討論,制定學大綱,將實驗內容細分到不同章節,在安排實驗內容的同時,必須制定實驗方案和實驗程序與實際操作要點,明確學生通過實驗應該達到的目的。

(3)實驗時間安排精。在什麼時候做哪些實驗是十分重要的,必須通過有限的實驗教學提高理論教學效果,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基礎理論,為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基礎,為今後事業的發展培養綜合能力,以期通過量的積累達到質的飛躍。

3. 突出一個“活”字,精心部署專業課程設計。水利工程類專業從《工程製圖》、《工程測量》、《工程力學》、《水工建築物》到《施工組織與管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工程概預算》等專業課,單純的理論學習很難讓學生動手,必須經過實際訓練才能達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此,我們根據各專業的不同要求靈活安排課程設計,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1)形式上活。對於《工程測量》、《房屋建築學》等課程,我們以現場實際操作為重點,要求學生通過幾天的實習時間完成一個階段性任務,達到實際工作的需要。對於《施工組織與管理》、《施工技術》、《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概預算》等專業課程的課程設計,我們以單獨項目設計為重點,要求學生通過小項目的設計計算掌握工程設計施工的全過程,為今後的工作打下基礎。對於《建築材料》、《土力學與地基基礎》等專業基礎課程,我們以單項驗證實驗為重點,通過簡單的實驗來驗證理論的真偽,促進學生的理論學習。

(2)組織上活。根據不同課程的不同特點,靈活組織學生實習和培訓。《工程測量》課的實習採取校內定點與校外多點相結合的原則,充分利用實習機會讓學生接觸生產實際,提前適應工作。《施工技術》課的頂崗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我們堅持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原則,要求學生將實習內容與畢業實際和就業相結合,實現學習的有效過渡。《鋼筋混凝土結構》、《水工建築物》、《工程概預算》等課程設計,以單項工程為重點組織實施,要求學生在指導教師的輔導下獨立完成任務,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4. 堅持一個“新”字,全面抓好本科畢業設計。高職畢業設計(或頂崗實習)是大學教學中最後一個環節,通過畢業設計(或頂崗實習)讓學習學習和鞏固以前學過的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學會使用所學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為生產服務。

(1)選題新。根據以往的經驗,結合我院師資和學生兩方面實際,組織教師開展討論,靈活選擇實用性強的課題,要求學生結合就業、實習等選擇畢業設計題目(或頂崗實習單位)和指導老師,做到一人一題,一人一樣,杜絕雷同。

(2)指導新。隨着時代的進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學生就業成為大學教育中的又一個重點,為了兼顧學業與就業的雙重性,我們在畢業設計(或頂崗實習)指導上大膽改革創新,實行多頭指導。堅持學校指導教師和實習單位指導教師雙重指導,確保畢業設計(或頂崗實習)貼近生產實際,為就業打基礎。堅持當面指導與遠程指導相結合,充分發揮網絡的作用,及時為學生解決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遇到的問題,確保畢業設計的質量。

(3)答辯新。嚴把答辯關是本科教學的最後一道關口,必須抓緊抓好,否則既影響了教學質量又擾亂了正常教學秩序。根據我院實際情況,在“新”字上下功夫,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一方面引進好學校成功的做法,學習他們的先進理念;另一方面公正地評價學生,找出每年畢業設計(或頂崗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調整教學計劃,以滿足實際教學的需要。

建築專科畢業論文 篇四

關鍵詞:實踐教學;卓越計劃;人才培養體系;課程設計;畢業設計

作者簡介:周清(1966-),女,江蘇蘇州人,南通大學杏林學院、南通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黃嵐(1966-),男,湖北武漢人,南通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高級工程師,國家註冊規劃師。(江蘇 南通 226019)

基金項目:本文系南通大學杏林學院教育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0J230)、南通大學杏林學院課程建設項目(項目編號:2011KC02)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19-0137-02

實踐教學是指包括實驗、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在內的各類實踐性教學環節的總稱。建築行業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進入21世紀建築市場對工程一線的技術和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近幾年的就業市場,用人單位的人才招聘不僅要求高學歷,而且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工作能力和實際經驗,要求引進的人才能夠很快地適應社會,在工作上能夠儘快地獨當一面。然而,目前土木工程專業普遍的現狀是重理論,輕實踐,實踐教學環節相對薄弱,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理論與實踐的脱節問題,使得學生進入工作領域後步履維艱,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就業。這一現象表明注重實踐能力培養將是今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加強實踐教學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一、以“卓越計劃”為指導,精心構建人才培養體系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項目,“卓越計劃”具有三大特點:一是相關企業深度參與學生培養過程;二是學校按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培養工程人才;三是強化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卓越計劃對不同類型的高校在人才培養類型上提出了指導意見。

不同類型的高校需根據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地區及不同的發展歷史,遵循各類人才的培養規律,以學生為本,根據不同的培養目標,採取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和相應的培養方法,具體到不同類型的工科院校,在人才培養上應有各自的重點和特色。[1]

南通大學杏林學院是一個地方性的本科院校,依託於南通建築之鄉的優勢,其辦學理念是以培養具有必要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實踐能力、明顯的技能優勢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

根據“卓越計劃”的相關精神要求為指導,根據杏林學院對工程師培養的定位,針對杏林學院2011級土木工程專業修訂了本科教學計劃,逐步構建了較為系統的培養教學體系。土木工程專業原有的計劃是三年半完成理論教學、課程設計、認識實習和生產實習,半年時間為畢業設計時間。此計劃實踐環節安排的時間較緊,特別是生產實習受實習時間的限制,嚴重影響了實習的質量與效果。

新修訂的計劃採取“3+1”的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用三年時間完成常規理論教學、課程設計及認識實習,第四年主要安排實踐性環節,具體方案是專業應用設計6周、專業實習12周、畢業實習1周、畢業設計16周。四年總的實踐環節週數為49周,從學時上給予實踐環節以保證。該計劃以強化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為核心,加大了實踐環節在整個本科教學的比重,給學生較多的時間理論聯繫實際,體現出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指導思想。[1]

二、結合工程案例進行實踐環節教學,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

1.課程設計的實踐

課程設計是學生對已學知識進行融會貫通的重要環節之一,在此,重點探討結構類課程設計的實施。目前,南通大學杏林學院結構類課程設計主要有樓蓋結構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混合結構課程設計以及鋼結構課程設計,學生在做這些設計的過程中,理論計算掌握得比較好,也具備一定的計算能力,但是定性分析、概念設計能力嚴重不足,特別是表現方法欠缺。[2]

在有關結構設計專業課程的學習階段,雖然一直強調結構設計中概念設計、構造措施與結構計算同樣重要,但主要學習內容還是結構計算,而概念設計要求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構造要求大多是些枯燥的條文,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由於忽視或沒有掌握結構設計的構造要求,加上前期的建築製圖、建築構造知識點掌握不夠紮實,學生的課程設計成果往往與工程設計要求相差甚遠。

針對存在的問題,在課程設計的實施中採取如下措施進行完善:

(1)編制課程設計指導書。指導書的編制結合設計實例將相關的規範條文及其應用方法加以強調和詳細説明;同時對學生的課程設計成果提出施工圖的深度要求,要求無論是表達內容還是表現方法都需要與實際工程施工圖相接軌。

(2)增加工程案例教學環節。如在指導基礎課程設計時,結合南通大學主校區多幢新建教學樓的基礎選型、基礎的設計和基礎的施工圖的表達進行講解,通過對實際工程的理解,引導學生在理解基本概念、原理的基礎上參考實例進行課程設計,同時使學生從中體會到如何將書本知識運用於工程實踐。

(3)課程設計任務書多樣化。在達到設計要求、工作量相當的前提下,佈置的設計任務儘可能呈現多樣性,精心構思,由原有的一個班一個任務書的模式,變換為4~5人一個任務書,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可避免少部分學生相互抄襲的現象。採用了小組下達課題的方式,其效果較好。

2.畢業設計的有效實施

土木專業畢業設計是全面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知識創新的主要途徑,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環節,是提高學生工程能力的一次綜合訓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南通大學杏林學院在畢業設計題目的選取上,根據學生的就業意向,分為建築設計類、施工類及科研論文類供學生選擇。以建築設計類課題為例來説明其實施。

建築設計類課題主要有教學樓設計、辦公樓設計、廠房設計和生產辦公綜合樓設計,選題來自實際工程,為常用民用建築,課題要求學生完成全套建築和結構圖紙,同時要求手算整體結構中的一榀框架、電算整個工程結構,訓練內容廣,能訓練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學生進行常規的工程訓練,從而具備土木工程專業的基本功,儘可能做到與實際工程的零距離接觸,“真刀真槍”做畢業設計。為了引導學生順利完成畢業設計,南通大學杏林學院在多年的實踐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畢業設計指導教師除了進行常規的答疑外,根據設計的不同階段給學生做專題輔導,依照進度,依次講解“建築設計方法與製圖要求”、“建築防火要求”、“結構佈置方法與傳力途徑”、“框架計算簡圖的確定”、“一榀框架的計算方法”以及“平法施工圖需表達的內容”等等,講解中引導學生逐漸熟悉相關規範和規程。由於能根據學生的進度分階段講解,並根據實際工程作案例教學,畢業設計收到較好的效果。

三、土木工程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的幾點探討

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尚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問題。

1.人文與社會科學課程的研究

在土木工程專業教學中,針對步入土木工程專業教育之初的學生,對如何逐步引導他們從建築、結構乃至施工全面地認識建築物,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都下了很大功夫。除了相關課程的設置外,還有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實踐環節,但對於如何引導他們從孤立地認識事物過渡到全面、正反面、從各個層面去認識和解釋事物上下功夫不足,哲學課與土木專業教育脱節。應當把哲學、認識實習及生產實習等作為一個教學體系研究,使學生從專業入門時養成求真務實、辯證認識事物的態度。在高年級實踐環節中,應加強背景調查分析,引導學生在多種因素中尋找出最佳方案,培養判斷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綜合性課程設計的研究

在課程設計的選題上,由於每個課程設計時間從一週到二週不等,時間短,任務重,選題往往把真實工程作了簡化,這樣容易造成學生在設計中整體與局部、理論與實際的脱節。這就需要研究如何將課程設計的整體概念具體體現到各個課程設計中去,能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實現從點到面、從局部到整體的順利過渡,讓課程設計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而不是各個孤立 的教學環節。[3]

3.工程教育師資隊伍的研究

缺乏工程實踐經驗是目前高校工科師資隊伍普遍存在的問題,即使是原來已具備工程經驗的教師,如果不常規化地深入企業工作,其實踐知識也難與時俱進。根據“卓越計劃”要求,實踐教學的教師需要具備工程實踐經歷,這就需要從政策層面上制定激勵政策,鼓勵從事實踐教學的教師積極主動地承擔實際工程項目,從建築行業一線獲得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從而提升實踐教學的質量。[4]

參考文獻:

[1]龐思勤。實踐能力與創新人才培養的思考與行動[J].中國大學教學,2008,(11):32-34.

[2]陳以一,李國平,應惠清,等。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J].高等建築教育,1999,(3):37-38.

[3]齊宏偉,楊穎。結構工程綜合性課程設計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1,(14):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