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畢業論文

本科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畢業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68W

本科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職業素養的核心內容 篇一

(一)職業心念

“職業心念”是職業素養的核心。那麼良好的職業素養包涵了那些的職業心念呢?應該包涵了良好的職業道德,正面積極的職業心態和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意識,是一個成功職業人必須具備的核心素養。良好的職業心念應該是由愛崗、敬業、忠誠、奉獻、正面、樂觀、用心、開放、合作及始終如一等這些關鍵詞組成。

(二)職業知識技能

“職業知識技能”是做好一個職業應該具備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俗話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沒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沒有精湛的職業技能,就無法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更不可能成為“狀元”了。

所以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必須堅持不斷的關注行業的發展動態及未來的趨勢走向;就要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懂得上傳下達,左右協調從而做到事半功倍;就要有高效的執行力,我們研究發現:一個企業的成功30%靠戰略,60%靠企業各層的執行力,只有10%的其他因素。中國人在世界上都是出了名的“聰明而有智慧”,中國人不缺少戰略家,缺少的是執行者!執行能力也是每個成功職場人必修煉的一種基本職業技能。還有很多需要修煉的基本技能,如:職場禮儀、時間管理及情緒管控等等,這裏就不一一羅列。

各個職業有各職業的知識技能,每個行業還有每個行業知識技能。總之學習提升職業知識技能是為了讓我們把事情做的更好。

(三)職業行為習慣

“職業行為習慣”,職業素養就是在職場上通過長時間地學習、改變、形成而最後變成習慣的一種職場綜合素質。

心念可以調整,技能可以提升。要讓正確的心念、良好的技能發揮作用就需要不斷的練習、練習、再練習,直到成為習慣。

2、職業素養概括的説包含以下四個方面:

(一) 職業道德

(二) 職業思想(意識)

(三) 職業行為習慣

(四) 職業技能

前三項是職業素養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職業技能是支撐職業人生的表象內容。

在衡量一個人的時候,企業通常將二者的比例以6.5—3.5進行劃分。

前三項屬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範疇的產物。從出生到退休或至死亡逐步形成,逐漸完善。而後一項,是通過學習、培訓比較容易獲得。例如,計算機、英語、建築等屬職業技能範疇的技能,可以通過三年左右的時間令我們掌握入門技術,在實踐運用中日漸成熟而成專家。可企業更認同的道理是,如果一個人基本的職業素養不夠,比如説忠誠度不夠,那麼技能越高的人,其隱含的危險越大。

那當然做好自己最本質的工作,也就是具備了最好的職業素養。

所以,用大樹理論來描述兩者的關係比較直接。

每個人都是一棵樹,原本都可以成為大樹,而根系就是一個人的職業素養。枝、幹、葉、型就是其顯現出來的職業素養的表象。要想枝繁葉茂,首先必須根系發達。

本科會計專業畢業論文 篇二

摘要:在企業日常運營過程中,企業會計管理髮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會計管理包括財務預算、成本核算、賬表分析等。會計成本核算主要統計和分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支出費用,結算出企業生產總成本,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因此,企業必須認識到會計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對企業成本核算加強管理。下面將具體分析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及管理的內容與作用,分析當前企業在成本核算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解析加強企業成本核算管理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企業會計;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策略

一、引言

成本核算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體系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通過對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進行管理,可以有效節約企業運營成本,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當前企業成本核算管理的要求已經不再是單純的降低生產經營成本,而是通過整合企業發展目標和環境條件,對成本和效益之間的利益進行分析,在高效益的基礎上降低成本。因此,企業必須對成本核算管理保持高度重視,創新成本核算管理模式,使其符合社會需求。

二、分析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及管理的內容與作用

(一)成本核算

內容:作為成本管理的一項重要環節,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對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的所有消耗按照規定進行歸集與分配,並核算企業經營總成本和單位成本。作用:成本核算的正確與否,直接關係着企業生產計劃、預測、和分析等多項工作,通過進行成本核算,可以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項支出和耗費如實反映出來,還能清晰的展現出企業各項成本信息,使企業領導可以根據成本核算分析對企業進行鍼對性控制調整。由此可見,成本核算具有推動企業成本計劃觀察落實的作用,可以提高企業成本效率,幫助企業快速實現發展目標。

(二)成本管理

內容:企業會計成本管理是指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活動中的各項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決策等科學管理行為的總稱。通過包括成本計劃、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預測、成本分析等會計職能。作用: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會計成本管理是其中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合理性、全面性、科學性和系統性等特點,在推動企業經濟核算和生產節支方面發揮着重要意義。通過加強會計成本管理,有利於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生產效率,節約生產成本,推動企業快速發展。

三、分析當前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一)對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重視

由於企業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不正確,很多企業的管理人員對會計成本核算管理重視不足,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往往直接交給會計人員進行核算和分析。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將全部精力放在了經營過程中,而忽視了成本管理的作用。有些企業在生產車間所配備的成本核算人員是由會計人員兼職的,這種不合理的人員安排,使企業成本賬簿混亂不清,嚴重降低了企業成本核算質量。

(二)成本核算管理人員素質整體偏低

會計成本管理人員不僅要有紮實的專業素質,還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但是,當前很多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素質都相對較低,缺乏自主創新和積極學習的敬業意識,無法合理調整和完善企業成本核算模式。不僅如此,還有一些會計人員缺乏良好的職業道德,在成本核算中,隨意更改數目,竊取企業生產材料,使企業的成本核算結果存在不可靠性,同時也對企業財務工作造成安全隱患。

(三)對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缺乏監督在成本核算管理中,很多企業還沒有建立監督標準,也沒有設立專門的成本核算監督機構進行監督,使企業成本核算信息存在不真實、不正確現象。

四、解析加強企業成本核算管理的方法策略

(一)對成本管理的影響因素進行全面分析

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管理時,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應當首先預測和分析企業產品的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對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保持高度重視。其次還要拓寬成本核算管理範圍,對產品包裝、售後維護、產品服務等影響因素進行合理分析,做好成本後期管理工作。最後,企業應按照企業生產成本目標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管理和控制,包括新產品發佈、產品庫存方法、產品生產數量等,藉助企業生產創新,實現會計成本高效管理。

(二)制定科學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模式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產品生產已經從有形轉化為無形,很多無形產品開始進入到市場經濟中,為了適應這種市場變化,企業必須時刻掌握市場發展動向和發展趨勢,及時更新和優化成本核算技術,樹立先進的會計理念,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管理條件。

(三)對決策成本管理保持關注

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應當將成本核算管理由內部操作轉為外部操作,不斷提高成本核算信息的科學性和全面性,對決策成本管理保持高度關注,從而及時發現並解決成本決策中的失誤,使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管理更具完整性和可靠性。

五、結束語

在企業經營活動中,會計成本的核算及管理髮揮着重要作用,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中,企業要想佔據穩定地位,就要加強會計成本核算管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對生產經營活動中各項消耗進行合理控制,才能有效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水平。因此,企業應對成本管理的影響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制定科學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模式,對決策成本管理保持關注,從而實現成本科學管理的目的,促進企業健康穩步發展。

本科會計專業畢業論文 篇三

摘要:本文從國家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和信息技術發展的角度分析五年制高職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必要性,然後在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課程設置現狀的基礎上,從理論基礎、課程設置的連貫性、教學內容的融合三個方面,具體分析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可行性。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融合;可行性分析

高職會計專業是向社會輸送會計人才的重要渠道,通過對五年制高職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研究,使畢業生能適應市場需要,並快速轉變為企業需要的會計人才!

一、五年制高職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必要性

(一)國家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要求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要求,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質量。2016年發佈的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中,也要求加強會計教學教材研究與改革,推動管理會計的應用。可以説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是國家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信息技術、經濟新常態發展的必要要求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社會經濟發生了深刻變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大數據的普及,互聯網的發展,加劇了企業管理高層對信息系統的需要,使得管理會計越來越重要。但是無論經濟怎樣發展,管理會計都必須藉助財務會計提供的財務信息。因此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是信息與網絡技術、經濟新常態發展的必要要求。

二、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課程設置現狀

以我校會計專業課程設置為例,財務會計屬於會計專業的專業技能課程,屬於必修課,14學分,分兩學期學習;管理會計屬於專業拓展類任選課,4學分,一個學期學習。從課程設置看,五年制高職普遍存在重財務會計輕管理會計的現象。在國家越來越重視管理會計的環境背景下,高職教育應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課程的共性與個性,研究課程融合的的可行性。

三、五年制高職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一)理論基礎一致性

1、基礎相同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都以傳統會計為基礎。傳統會計主要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記賬方法,對特定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確認、計量、記錄,並定期編制財務會計報表。財務會計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對企業的資金運動進行全面系統的核算與監督,向外部使用者提供企業財務狀況與盈利能力;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現代經營管理理論的研究深入,管理會計逐漸從傳統會計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會計學科,主要是運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分析財務會計中的信息,為管理當局的相關計劃、決策、控制等提供依據。

2、本質相同

會計的本質是在經濟管理活動中形成的一種會計信息系統。財務會計提供的信息系統是基礎,管理會計則在財務會計信息系統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經營管理上的要求,結合財務會計信息系統外取得的有關信息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形成管理層需要的管理會計信息。一般認為,財務會計是對外會計,而管理會計是對內會計,按照各自的方法和分析工具,進行雙重核算。無論經濟怎樣發展,管理會計都必須藉助財務會計提供的財務信息。

(二)課程設置的連貫性

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順序一般都是先學習會計基礎,學習會計基本理論與核算;然後是財務會計,學習具體的經濟業務的核算,並編制相關報表;在學完財務會計的基礎上,安排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等其他專業課程。從課程設置看,五年制高職普遍存在重財務會計輕管理會計的現象。隨着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取消,企業需要的是高層次的管理會計人才,高職會計專業課程設置在以財務會計為核心課程的同時,應重視管理會計,將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在課程設置上進行融合,使學生不僅具備紮實的財務會計知識,而且具備一定的經營管理能力,快速成長為企業需要的高層次的會計人才。

(三)教學內容的融合

五年制高職財務會計的教學內容,大部分都是以生產的會計信息為主線,按會計要素設計學習內容,從財務會計內容認知,資產核算、負債核算、收入、費用和利潤核算、所有者權益核算,最後是財務報表編制。管理會計的教學,以管理會計能力體系為主線,管理會計的基本方法、分析工具、經營決策、投資決策、全面預算、成本控制、最後是責任會計。會計的本質是為企業管理活動服務的一種會計信息處理系統,在這個會計信息系統中,有兩個環節,即信息儲存和信息輸出,信息系統又可分為三個階段,即信息確認、核算和信息應用,財務會計着重的是信息確認和核算,而管理會計重點是信息應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管是財務會計還是管理會計,都離不開會計信息這條主線,它們是相互融合的主體。

四、結語

隨着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化,會計理論、信息與網絡技術、經濟的發展,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是必然的發展趨勢。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是向社會輸送會計人才的重要渠道,研究高職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是國家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市場對會計人才需求的必然結果。

職業的基本特徵 篇四

1、職業的社會屬性。

職業是人類在勞動過程中的分工現象,它體現的是勞動力與勞動資料之間的結合關係,其實也體現出勞動者之間的關係,勞動產品的交換體現的是不同職業之間的勞動交換關係。這種勞動過程中結成的人與人的關係無疑是社會性的,他們之間的勞動交換反映的是不同職業之間的等價關係,這反映了職業活動職業勞動成果的社會屬性。

2、職業的規範性。

職業的規範性應該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指職業內部的規範操作要求性,二是指職業道德的規範性。不同的職業在其勞動過程中都有一定的操作規範性,這是保證職業活動的專業性要求。當不同職業在對外展現其服務時,還存在一個倫理範疇的規範性,即職業道德。這兩種規範性構成了職業規範的內涵與外延。

3、職業的功利性。

職業的功利性也叫職業的經濟性,是指職業作為人們賴以謀生的勞動過程中所具有的逐利性一面。職業活動中既滿足職業者自己的需要,同時,也滿足社會的需要,只有把職業的個人功利性與社會功利性相結合起來,職業活動及其職業生涯才具有生命力和意義。

4、職業的技術性和時代性。

職業的技術性指不同的職業具有不同的技術要求,每一種職業往往都表現出一定相應的技術要求。職業的時代性指職業由於科學技術的`變化,人們生活方式、習慣等因素的變化導致職業打上那個時代的“烙印”性。

本科會計專業畢業論文 篇五

摘要:會計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會計人才的培養更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文章從目前高等本科院校會計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現狀出發,提出了四位一體的分層實訓培養模式,分析了四位一體分層實訓的概念、基本思路、會計人才的定位和培養模式的具體設置,以及面臨的困難,為會計專業人才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新的方案。

關鍵詞: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四位一體;分層實訓

一、目前高校本科會計專業人才實踐能力培養的現狀

(一)重理論輕實踐

一直以來,各本科院校在會計人才培養中,更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對實踐能力的培養放在較不重要的附屬地位。由此,各大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設置的理論課程的比重佔到絕大部分,如大多高校都採取設置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税法、審計等理論課程這樣的設置模式,且理論課時佔到85%甚至更多,實踐課時僅僅佔10%-15%。相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更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教師自己的學習和研究也多偏向於理論方面,長期以來忽視了實踐知識的學習和探討。

(二)實踐類課程模式單一,實踐流於形式

在實踐課的設置上,大部分本科院校採取“課程實驗+畢業實習”的形式,模式比較單一。課程實驗是由教師在講完本門課程的理論後完成的,大多是給學生一本實驗教材或一套實驗案例,由學生根據理論課的學習自己完成實驗,用手工的完成居多,也有用軟件完成的。這樣的課程實驗中,學生很難了解會計工作的真正實務。

畢業實習則是由學校聯繫或學生自己聯繫實習單位進行。由於實習單位的限制,導致實習過程很短或沒有老師的專業帶領和引導,甚至有些學生因為偷懶沒有真正的參加畢業實習,而是找個單位在實習報告中蓋章了事,這樣沒有真正進行會計實習過程的鍛鍊,使得畢業實習大多流於形式。

(三)實踐課程與社會需要脱節,實踐效果差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用人單位對會計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改變和提高。很多高校的實踐課程在設置時,沒有充分考慮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不瞭解單位最新的對會計人員的要求,導致課程教學效果較差。學生不能通過實踐課程瞭解社會的實際需要,沒有真正把書本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聯繫起來,不利於理論知識的消化吸收,以至於學生最終雖然通過了學校的實踐課,但通不過社會的實踐檢驗。

二、四位一體分層實訓培養模式的會計人才定位

近年來,人工智能飛速發展,隨着2017年德勤財務機器人的正式問世,會計已經進入了一個充滿挑戰的新時代。傳統的核算型財務會計有被淘汰的風險,而掌握了會計知識又精通分析決策的管理會計將成為未來會計專業的主流。

但即使是機器記賬的情況下,會計人員也應懂得會計的基本流程和原理。目前各大高校會計專業學生畢業後,大多仍是從事核算型會計工作,其中有較少數佼佼者可以從事供應鏈管理等財務管理工作。

但教育是面向未來的,未來的會計專業人才應當是既要懂得基礎的財務會計的財務核算知識,又掌握了管理會計的分析和決策技巧的複合型人才。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既注重財務會計理論知識的學習,使會計專業的學生掌握財務會計的基本原理、流程和方法,同時要注重學生對相關交叉學科的學習,擴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其瞭解行業發展動態。

另一方面,高校在進行實踐環節的培養安排時,通過分層實訓的模式,除了安排會計專業的手工與電算化實驗等專業能力實驗外,還要多設置實踐課程幫助學生聯繫交叉學科的情況進行的綜合實踐,比如提高會計信息化手段的運用能力和培養學生應用金融投資工具的能力等,另外還有企業戰略層面的企業全局觀能力的培養。

同時,分層實訓培養模式也不能忽略對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尤其在實地實習環節可在真實的職場環境中培養起學生的責任心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四位一體的分層實訓培養模式正是要培養具備了紮實的財務會計專業知識、能熟練的運用電子信息化工具為會計服務,能站在企業高層管理者的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做出決策,同時有高度責任心的高素質會計人員,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會計人才的需求。

三、四位一體分層實訓培養模式的基本思路

隨着科技的進步,企業對會計人員的要求在不斷提高,需要會計人員不單掌握會計專業的基礎知識,能夠進行基本的會計核算,同時還要有分析問題和進行決策的能力。大部分高等本科院校採取的“課程實驗+畢業實習”的實訓模式存在很多問題,已經不能滿足企業日益增長的對於會計人才實際能力的需要了。而四位一體的分層實訓培養模式則可以滿足企業的需求。

所謂四位一體的分層實訓模式,是將會計課程設置中的實踐環節,分層設置成“手工實驗—會計電算化實驗—會計專業綜合實訓—ERP企業經營模擬實訓”這樣四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是以前一個環節的實訓為基礎層層遞進,通過手工資料、計算機軟件和實地實訓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會計專業學生四年的實習實訓。這樣的實訓模式,首先是根據實訓的要求和內容把實訓分成了基礎課程實驗、綜合實訓和決策實訓三個不同的層次,其次是根據學生不同階段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分成了單項實驗、綜合實訓和複合實驗,同時在綜合實訓中還有不同會計崗位的劃分,便於學生拓寬知識面和技能範疇,培養責任心和職業道德素質,更好的適應社會的需要。

四、四位一體分層實訓培養模式的設計方案

(一)實訓內容分層設置

在四位一體的分層實訓中,手工實驗和會計電算化實驗是與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會計電算化等課程相連接的,作為整體課程的一部分。會計專業綜合實訓則採取軟件實訓與實地實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綜合實訓中的軟件實訓是通過軟件中的實訓案例幫助學生把課程與課程之間進行串聯,將不同課程間的理論知識融會貫通,把會計前二年學習的專業課程中的理論知識聯繫起來。

在軟件實訓中,如果某一環節發生錯誤可能會導致整個實驗失敗,因此對學生的細緻認真的態度也是一個考驗。綜合實訓中的實地實習是通過將學生派去實習單位實地進行實習,這種實訓則能更好的發現學校學習與企業實踐之間的差距,找出差距就找到了後面學習的方向,以便更好的融合理論知識,鍛鍊實踐能力,在實地實踐中對工作的態度和人際關係的處理也同樣重要,這樣的實訓對培養嚴謹細心、責任心強的職場高素質人才有利。ERP企業經營模擬實訓是通過ERP企業經營沙盤進行的,是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來審視會計工作,更注重的是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的協調能力、人財物的調度和管理能力,以及綜合決策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有一個全局觀和管理觀,在今後的財務崗位上不但能做好財務會計的核算工作,也能有分析建議和管理的能力,從而協助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進行管理和做出正確的決策。

(二)實訓課時分層設置

手工實驗和電算化實驗在相連的課程中課時的設置上要佔到該課程的三分之一以上,一般各大高校專業課的理論課時是48-64課時,實驗課時則應為16-24課時,其中《會計電算化》課程的課程實驗應占到總課時的一半。

專業綜合實訓因為是整個會計專業綜合性質的實訓,相當於對前面所學的會計專業課程的一個總結,在課時安排上就要多一些,軟件部分的專業綜合實訓可設置為24-30課時,實地實訓考慮到實訓單位的具體情況則設置為2-3周。ERP企業經營模擬實訓是一個全局觀的實訓,學校可考慮本校課程設置的具體情況設為40課時左右。

(三)實訓時間分層設置

與課程相關聯的手工實驗和會計電算化實驗隨課程設置在1-3年級,隨專業課開設,以便理論聯繫實際,檢驗理論課程學習的成果。專業綜合實訓中的軟件實訓部分安排在大二暑假開設,這時大多專業課的課程實驗已經完成,可以在軟件上進行綜合模擬實驗,通過軟件的模擬實訓完成各科課程間的連接,找出學習中的漏洞;實地實習可開設在大三暑假,這時大部分專業課都已完成,可以去企業實踐檢驗三年來的學習成果。ERP企業經營模擬實訓可設置在第七學期,此時學生面臨畢業,在學習的最後階段瞭解企業的運作模式和流程,掌握企業大局形勢,培養分析和決策管理的能力以協助企業領導者,對後面的就業有很大幫助。

五、四位一體的分層培養模式面臨的問題

四位一體的分層培養模式解決了會計人才培養中實踐能力培養的問題,但這一模式在實施中可能會面臨一些困難。

(一)實地實習單位的規模

在專業綜合實訓環節的實地實訓,需要找到實地實習單位。我國高校會計專業學生一般規模較大,實訓的時間不短,要安排大量學生到單位實地實習,找到合適的實習單位較為困難。這需要高校和企業,以及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二)實訓案例建設問題

在實驗實習實訓中,真實體驗很重要。無論是課程連接的實驗,還是綜合模擬實訓和企業經營模擬實訓中的案例,都要接近現實。這就要求:首先要選擇或編寫合適的教材,對教材教具要有所創新;其次要儘量使用還原性較高的憑證和印章資料等實驗材料;最後要能模擬真實的財務場景。這對本科院校的軟硬件設施都是一項挑戰。

六、結語

綜上所述,對於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應具備前瞻性和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從基礎訓練、綜合實訓和決策實訓三個層次來設置實訓環節,建立“手工實驗—會計電算化實驗—會計專業綜合實訓—ERP企業經營模擬實訓”四位一體的分層培養模式,在實訓時間、內容和課時上都進行有層次的安排,在學生學習了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財務軟件的操作技能和參與分析決策的能力,為今後從事會計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科會計專業畢業論文 篇六

摘要:現階段,我國工業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凸現出來。針對工業企業的發展特點來看,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會計成本核算,它對於企業生產成本的降低、實現更多的經濟效益具有促進作用。鑑於此,本文首先對工業企業會計成本進行了簡要概述,並對提升工業企業成本會計管理的措施展開了探討,最後對作業成本法在工業企業中的應用展開了詳細研究,希望對我國工業企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工業企業;企業會計;成本核算;措施

源利用率、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入手,然而工業企業的實際運行中,需要首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企業的會計核算能夠對各項資源的成本進行充分的計算,並以此為依據,對實際成本進行分析和考核,為企業接下來的生產經營中,成本的控制以及監管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現階段在積極提升工業企業會計成本管理能力的過程中,對於合理分配資源、提升成本利用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工業企業會計成本概述

(一)重要性

現階段,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我國各行各業在發展中需要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在這種情況下,積極加強會計成本核算質量,努力應用較少的成本投入、獲取最多的經濟效益成為企業發展中的關鍵。針對工業企業來講,企業當中的生產管理、行政管理以及基層組織的運行等是成本會計日常工作中的重點服務對象,更重要的是,其還為企業的財務部門以及職工進行服務,由此可以看出,積極加強工業企業會計成本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在企業各項管理工作中當中,會計成本是重要內容之一,這一環節決定了企業在一段時間內創造的經濟效益,以及企業是否能夠創造高額的利潤。本文在積極展開工業企業會計成本研究的過程中,希望能夠為降低企業成本,促使企業在市場競爭環境中獲取一定優勢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重要原則

工業企業經營中,會計工作需要對重要原則進行應用,例如,計劃成本分配法指的是工業企業在實施會計成本技術的過程中,能夠促使各個部門以及生產車間在運行中所需的成本費用得到有效的計算,並在將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額進行計算的過程中,為經營管理者接下來的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依據;再如,在應用直接分配法的過程中,對重要原則進行應用,能夠提升分配成本費用的科學性。值得注意的是,工業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對重要原則的應用是非常普遍而關鍵的。

二、提升工業企業成本會計管理的措施

(一)提升成本會計核算制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工業企業運行過程中,要想促使會計成本核算工作能夠科學有序的開展,就必須不斷健全成本會計核算制度,應用其為企業未來發展決策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據和服務。由此可見,現階段工業企業經營中,有效提升成本會計核算制度的科學性至關重要,它能夠對成本會計管理各項工作進行詳細的規範,促使相關管理措施得以優化,為企業成本會計管理的有效實施構建一個穩定的平台,這樣一來,企業在發展中成本會計管理就能夠得到進步,在使用成本的過程中,效率也將有效提升,為企業應用較少的成本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3]。值得注意的是,在積極構建成本會計核算制度的過程中,要想提升這一制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不同的工業企業應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的對成本進行控制管理,保證企業財務管理中,成本會計核算的質量得以不斷提升。

(二)應用先進成本會計管理理念

近年來,我國在積極進行現代化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市場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工業企業運行過程中,要想提升會計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必須保證這一工作能夠同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速度以及方向保持一致,只有這樣,才可以將自身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以及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鑑於此,工業企業經營過程中,管理人員要想對成本會計管理進行充分的應用,首先應當樹立科學的管理理念。值得注意的是,控制觀念是傳統成本會計實施過程中的主要理念,新時期,必須將這一舊的思想進行摒棄,同時將自身經營發展現狀作為重要依據,在自身管理特點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構建企業成本會計管理理念,並應用這一理念為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指導,對每一項活動進行細緻的指導,促使相關管理方法形成較強的規範性,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成本得以降低。

(三)加大對成本會計的監管力度

新時期,我國工業企業在發展中,要想將會計成本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必須有針對性地制定健全的會計管理監督機制,其中包括對職工出勤、崗位職責表現、績效、工時利用率以及福利待遇等多方面內容,並保證成本會計管理措施被有效分配到各個環節,並將自身的功能發揮出來。這樣一來,就能夠對企業的成本節約、高效運行間接地起到促進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企業運行中,基層勞資人員應當對以上會計監管措施中的不足以及具體落實狀況進行深入地分析和調查,並對每一個環節運行中產生偏差的原因進行確定和及時地處理。這樣一來,成本核算中計入的人工費將具有較高的準確性,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創造更多經濟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工業企業中作業成本法的有效應用

近年來,工業企業發展中,作業成本法得到了廣泛應用,在促使作業成本法在工業企業中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環節入手:首先,保持成本和效益的平衡是作業成本法實施的關鍵原則之一。在這一原則指導下,工業企業運行過程中,不可以只重視經濟效益,還應當從成本的降低入手,採用先進的技術和制度。該成本會計法能夠對工業企業運行中的過程生產環節進行深入地分析,有助於企業領導對各個環節的運行狀況進行全面瞭解,從而有針對性地採取有效措施,提升資源利用率。其次,在應用作業成本法的過程中,還應當加強對各個管理部門的協調。在促使作業成本法功能得以充分發揮出來的過程中,各個部門的管理人員應首先對這一方法進行深入瞭解,並加大職工培訓力度,實現全員參與的作業成本法。這是因為,單純依靠企業會計人員是無法將這一方法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的。例如,在客户管理決策中,在各項業務的處理工作中可以對作業成本法進行應用,有效地對客户結構進行完善,輔助管理人員展開這一工作的過程中,成本得以有效降低。假如在包裝的過程中,產生了較大的費用,此時企業要想將客户成本進行降低,就可以應用改變包裝的方式,如將大批量簡單包裝應用於零售商客户當中即可。針對較小的客户而言,如果較高的淨毛利率產生於客户當中,則表示該客户存在的購買潛力較小,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會大幅度增加購買量;但是當客户擁有較低或負數的淨毛利率,那麼企業應及時將針對這一客户的銷售條件進行轉變,包括應用最低購買批量作為限制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應用作業成本法的過程中,僅僅以會計核算為主要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會計人員還應當努力將會計成本法同企業管理進行充分地融合,提升作業成本法的功能。

四、結論

綜上所述,近年來,我國在積極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工業企業的發展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企業運行中也需要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必須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基礎上,降低自身的生產經營成本,這一過程中,會計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凸顯出來,其作為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工業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在這種情況下,積極加強工業企業會計成本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本科會計專業畢業論文 篇七

摘要:在中國傳統的會計管理工作中,它是僅僅侷限在對資本的管理水平,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太注重企業實際經濟管理,大多數忽略了這些因素的協調和管理決策的行為。

隨着社會經濟的成長,新會計制度逐漸完善,會計實體識別和創新能力逐步提高,傳統的企業會計管理模式是金融資本為主要組成部分,知識資本管理是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對象是遠遠超出了物質的管理的範圍,應結合物流、資金流、信息溝通和循環顯示產權流動的經濟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係。

關鍵詞:經濟管理;資本模式;傳統會計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是企業會計管理系統。

從服務對象,影響行為,時間跨度,會計主體,會計程序和會計方法的精度等信息的特點都存在着不同的,但它們之間有着不能被忽略的非常緊密的聯繫,其中最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對象一般都是相同的,即企業管理活動,和收發消息,兩者之間的分工不同,在時間和空間方面有所不同。

管理會計的對象是強調當前和未來的經濟管理活動及其信息等空間的一部分,強調特殊的經濟活動和其信息的選擇和財務會計強調過去和使經濟活動及其信息。

所有的經濟活動和空間着重於整個企業活動和消息;另一方面,大量的原始數據是大致相同的,經常直接引用材料管理會計財務會計研究和一個帳户報表等。

一、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係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組織體系、管理學理論有着內在的、必然的聯繫。

從本質上説,管理會計還是一種經濟管理信息體系,它是科學會計的一種領略的邊沿。

歸納會計成長的產品,源於財務會計其餘有關聯的部分的有機實質與成長,同時也會計是的一種首要的特質,是種專業性很強的學科,比方,在管理會計用貨幣計量的多種綜合測量儀器的發展。

單一貨幣計量使會計的剛性、片面、單一,不能滿足企業管理、管理會計、及其材料數量和數量的要求,作為會計信息被列為會計信息的職工人數和勞動成本更為全面和直觀。

1、不同的會計科目。

管理會計主要負責本單位內的企業領導作為主體。

更強調人力集中管理的行為,也為企業,財務會計往往只有將企業作為一個整體的作品。

管理會計責任主體才會更形象。

2、基本功能是不同的。

管理會計作為會計的內部管理系統,部分主要集中在企業內部管理效勞服務;不接受財務會計“公認會計原則、限制和管束,使用的各種方法多樣,工序少,從企業經管的方面來接收消息,負責主要的制定工作目標,節制活動的主要責任。

重視過程的管理服務,結果影響內部各個職員的心態和行動的所有方面,按照企業的業務目標和努力工作,面向企業的功能,主要進行推理、決策、規劃、控制和評價功能,推行履行企業之間的各個職責,屬於“新型的會計”。

金融和會計工作部分的關鍵是企業外部的利益集團提供會計信息服務,方式和過程都是一定的,使用一致的財務會計系統和原理,主要為股東、債權人和債務人,政府主管部門,履行反映、報告功能的業務結果和財務狀況,屬於“新類型的會計報告”。

3、信息的特點是不同的。

管理會計信息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時期;而大多數財務會計信息主要是過去時態。

這些過去時態的管理會計是不一致的格式,不是恆定的報告日期和不向公眾開放的內部報告信息的媒介,而對於公共信息的提供者財務會計來説,媒介是在恆定的格式和報告財務報表的日期。

管理會計在公司內部經管部門供給定量消息,同時也頻繁利用非價格單位,企業職工在車間等單位的價格能成為管理會計的目標,企業物流部門它們則是價格單位,但也可以作為管理會計的主體此外,據一些單位的需要,供應的定性和固定,有一個選擇,不堅持準確計算程度的。財務會計信息,主要是外國企業利益集團為度量單位提供資金,並使信息系統,滿足全面、持續、全面、真實、準確,法律原則和要求。

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相互融合的可行性

雖然有一些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之間的差異,無論從實用的角度或從理論的角度來看,兩者的結合將成為會計工作的發展的新趨勢。

會計本質上是一種管理活動,它的基本功能是監督和檢查。

在企業的經濟管理活動,財務會計更加關注企業的實際操作的記錄作為一個整體和彙總,管理會計的主要目標是預測,決策,控制,分析和其他,他們在管理的過程中雖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相互交織,相互依存的。

會計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它是由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結合。

在識別的過程中,測量、報告和分析,管理會計的監管和控制功能總是扮演自己的角色,所以他們之間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傳統財務會計的重要功能外真正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管理會計模式是傳統財務會計的進一步發展。

他們更重視企業財務管理功能的性能。

這都是沿着兩個服務之間的權益相關的鴿子,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從實用的角度來看,二者相互滲透,相互剋制,這正是因為兩者的結合,這導致企業財務管理系統的持續發展。

從實用的角度來看,結果兩人為了實現企業的價格上漲。

如果這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有利於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財務信息在改革的過程中,管理會計的要求應該全面考慮,並逐步擴大信息字段;管理會計在發展過程中應該憑證相關的會計準則和制度規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三、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在工作中的融合性運用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會計系統的兩個分支,雖然規範基礎上,服務對象和工作重點有所差別和變化,但由於最終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增加的一致性,這樣他們在工作中沒有嚴格區分,並遵循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組合邊界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需求的一致性,在真正的工作綜合運用將越來越多,兩者的結合已經成為一種必要的趨勢。

隨着經濟全球化的不斷髮展,競爭在市場上繼續加強,加強企業成長和麪臨的考驗單位領導願景,審時度勢,管理效益,將繼續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完善內部管理制度。

反映在會計工作主要在以下方面:建立並逐步完善合同管理系統,在過去的時代裏,單位的合同管理系統從有到無,逐步提高並慢慢完善。

合同管理系統作為一種手段來減少應收賬款的壞賬,理論上來説,屬於管理會計的功能區域。

但是因為沒有單獨設置職位的管理會計,但是它的具體工作是來實現財務會計及其實現過程同時也是依賴於財務會計的會計信息。

合同管理包括合同簽訂、付款和恢復銷售佣金的計算,通過合同管理,可以實時響應的狀態實施合同,支付逾期的跟蹤和管理等減少退出流通的資金,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發展。

四、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繫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不能分開了,主要在以下方面:

1、兩個都具備控制和評價的功能。

財務會計的基本職能是監督會計、金融會計監督,它的本質是實踐和企業業務活動的過程中成本審計、檢查,主要是企業審計的實際經營狀況,制定目標,成本預算是一致的,如果在兩者之間有一些差異,找出問題,並想出一個可行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和管理會計的控制依賴於企業經濟活動的預算,企業資源成本控制和企業員工。

在這一點上,它本質上是一樣的財務會計的監督職能。

2、二者的基本信息來源是一致的。

管理會計可以為企業內部管理企業計劃在未來提供可行的助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可以獲得大量的信息從不同的方面,但最重要的會計信息是財務會計信息,通過特定的方法和程序備案書和報告的準備。

雖然兩個分支的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會計信息系統,但他們的最基本的信息來源不能脱離這些直接反映生產經營活動的原始數據,也就是説,他們的基本信息來源是一樣的。

3、兩者的主要指標相互滲透。

財務會計供給的歷史性資金、成本、利潤等有關指標,是按照管理會計進行長、短期策略進行分析的;而管理會計所確定的計劃,又是財務會計進行日常核算的指標。

他們的主要指標體系和內容是一致的,尤其是企業內部的會計指標體系更應該共同實行才能實現合理的監管和管理。

4、兩者在方法上互相借鑑。

管理會計的方法主要是預測、決策、預算、控制和考核;財務會計的方法主要是核算、分析和考查。

管理會計利用財務會計核算、利用這方面的優勢去收集資料、處理資料;財務會計則利用管理會計的先進方法簡化會計核算,加強會計分析和考查,提供會計資料信息。

5、兩者提供的信息具有相同的特性。

相關性和可靠性是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信息的相同特性。

信息是決策的基礎前提,無論是企業內部經營者,還是企業外界的投資人和債權人,對所需的信息都要求具有相關性和可靠性。

五、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區別的主要表現

1、會計的目的。

財務會計是財務狀況的財務信息,一段時間的財務狀況通過財務報表中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動的情況及其為其準備。

財務會計是當代公司的一種重要的基本性工作,經過一系列會計程序,供給策略有管用的消息,並熱情參加經管管理,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服務在一個合理的市場經濟的健康合理成長。

2、會計的關鍵。

財務會計價值反映在過去,簡單的供應財務會計信息,管理會計價值的積極使用財務會計信息和相關信息,預測、決策、考核、控制、評估。

3、會計憑證。

財務會計必須遵守“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的;管理會計主要是受管理者的需要的相關理論,有效控制公認會計原則或統一的會計制度。

4、會計對象。

財務會計主要是對企業會計對象作為一個整體,提供集中的信息包括財務成本,進行綜合評價和考核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做出整體性的評價和考核制度,管理會計主要的內部責任中心為會計對象,每日生產業績和成果進行制約和評價的結果,但也認真考慮整個企業全面發展的科學性的戰略和計劃之間的密切協調和整體平衡。

5、會計程序。

財務會計程序是相對一定的,憑證帳户報表的格式制定都是有一定的規格制度,會計管理會計過程不是常數,選擇的自由性,一般情況下牽扯到填寫證書和複式記賬的等等問題,報告沒有一定的格式標準,一般情況下都是根據劃定的管理法規的需要而制定的。

6、會計策略。

財務會計在一定時間之內,統一的貨幣計量單位相同的會計決策反映企業的經營活動,計算簡單的會計決策,管理會計在一定的時間內可以使用各種會計決策,提出不同的選項,核計算大多數應用程序操作的研究學習計算機和電子技術來確定最優方案。

7、會計要求。

財務會計是非常準確的會計,管理會計則不需要那麼的準確,一般情況下只要求近似值,同時也是要強調及時性。

8、編制時期。

財務會計需要一定時期內的財務報表的準備;管理會計可以根據管理的需要不需要而制定的會計報表。

六、財務會計區別於管理會計的主要特點

1、財務會計一定要國家或行業組織制定合法的會計法規、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和有關規定其工作的原則和規範。

這不同於管理會計的特點,這是由一個特定的對象和財務會計的目從而定奪的財務會計。

財務會計是識別、測量和反應經濟關係的資本流動,應該按照一定的社會準則進行,以確保利益相關者的權益不受虧損從而使得利益相關者的均衡。

2、財務會計實施嚴格的證據制度。

因為每一個企業的財務會計流程和人民的實際利益是緊密相關的,只有嚴格的憑證制度的實施,以確保經濟業務流程的可靠性和真實性,以防止所有損害企業財產,以確保企業財產的沒有損失並且良好的完成。

3、財務會計實施會計方法的設置。

由於財務會計工作直接參與經濟的糾紛,這是自然的高度重視金融和會計工作質量,即會計信息的客觀性、可靠性和真實性,以確保財務會計工作的效率和易於檢查和監督會計工作和財務會計要求和塑造會計模型。

4、會計決策是相對固定的,缺乏靈活性。

會計決策的變化,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會計的結果發生變化。

為了避免影響那些負責會計決策的人可能會影響某些利益,或改變會計政策,尋求利益相關者,損害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各國會計準則都具有相關性規定,財務會計選擇策略,通常不會輕易改變。

如果有需要改變會計政策變化,一般需要在會計報表發表聲明。

七、結語

通過上面的得知。

財務會計重視核算職能,管理會計重視管理和決策等職能。

財務會計重要的是為外部長處相關供給主體執行和實現經濟責任的訊息的辦事,所以説是一種社會化的會計;管理會計主要為企業內部各個階層的委託人務為其提供加強經濟管理、提升全面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的信息的服務,是一種個性化的會計。

總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區別,無論是會計理論研究、會計管理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