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畢業論文

計算機大學畢業論文【多篇】

欄目: 畢業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27W

計算機大學畢業論文【多篇】

計算機畢業生論文範文 篇一

關鍵詞:醫學院校 結合方式 畢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1672-8181.2014.17.029

由於計算機專業在醫學院校中不是強勢專業,本身在科研水平、師資力量、生源質量等多方面處於劣勢水平。因此目前醫學院校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學生大都實踐能力比較差,在工作中不具備獨擋一面的能力,在學術方面也缺乏自主創新能力,使得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畢業質量不斷降低,被很多企業所排斥。針對目前的嚴峻形勢,醫學院校應該給予相應的重視,提升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質量,營造計算機專業學習氛圍,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注重計算機專業的畢業設計質量,並且使計算機專業的畢業設計要與日常科研結合[1]。因為畢業設計的質量就反映了一個學生在學期間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果。讓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與日常科研相結合並且保證質量是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能力的不二選擇。

1 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畢業設計現狀分析

現在許多高校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與就業能力,讓學生可以更好的參加到工作中去,而畢業設計就處於日常學習與工作就業連接的一個位置,可以説畢業設計就是學生的第一個工作任務。因此它對日後學生的就業有着莫大的影響作用。而在醫學院校中,主打專業不是計算機專業[2],因此對計算機專業的關注度不夠,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平時實踐機會較少,畢業設計的完成也是趨於形式化,對學生來説沒有起到應有的檢驗作用,造成目前形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1 醫學院校輕視計算機專業

醫學院校針對計算機等相對比較弱勢的專業重視力度不夠,對學生的管理過於放鬆,讓學生的學習生活過於輕鬆,沒有起到學校應有監督作用。而且學校抱着“得過且過”的管理態度管理學生,無論學生的畢業設計質量如何,都讓學生順利畢業,這也讓學生沒有了壓力,從而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

1.2 導師指導不足

由於醫學院校的計算機專業是小專業,因此導師較少,所以日常與計算機專業相關的工作一般由少數的幾位老師來負責,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老師無論是在教學還是科研等方面要付出許多的精力,因此他們在對於畢業設計方面的管理力度有限,讓計算機專業學生得不到很好的監督與指導。

1.3 學生方面

由於畢業設計的時間是在大學生在學校度過的最後幾個月,因此許多學生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找工作,或者是謀取繼續深造的機會上,對畢業設計的重視度難免會有所下降。此外由於大學生在臨畢業時期也有與同學分別的情緒,因此很難全心全意的進行畢業設計[3]。

2 學生科研與畢業設計相結合的意義

針對目前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畢業設計的完成情況來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讓學生把畢業設計與日常的科研知識相結合,做出高質量的畢業設計,才能更好的鍛鍊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讓學生為就業做好鋪墊工作。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與日常科研相結合對醫學院校的就業率的提高也具有不小的意義。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來具體闡述:

2.1 鍛鍊學生學習能力

由於畢業設計是由學生自己擬提,然後通過查閲相關資料,學習相關技術,最後完成畢業設計,這與平時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這種方式能夠最大的鍛鍊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學到自學的方法,培養自學的能力。

2.2 讓學生更好就業

由於目前大學畢業生的人數越來越多,但是學生的就職能力並不高,再加上社會的崗位需求量沒有那麼大,因此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對醫學院校的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説更是如此[4]。而畢業設計處於日常學習與工作就業連接的一個位置,可以説畢業設計就是學生的第一個工作任務。因此它對日後學生的就業有着莫大的影響作用。如果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通過大學生參與科研,並把他們與畢業設計相結合,在臨畢業之前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學習企業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從而增強自己的職業競爭力。

3 學生科研與畢業設計相結合的具體措施

3.1 積極參與科技競賽活動

在大學期間,計算機專業有許多的全國性以及省市級別的競賽活動,如:“計算機算法大賽”、“移動應用開發大賽”,“數據結構大賽”等等。學生應該積極的去參與這些比賽,在比賽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從而為畢業設計做好科研水平方面的鋪墊。並且可以通過這些比賽,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自主思考解決問題能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3.2 積極參與導師的科研課題

對醫學院校計算機學生來説,日常課程學習學到的內容,只有通過在實際項目中運用,才能真正的掌握和熟練。因此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應該在課餘時間積極的參與到導師的科研課題中,在課題中運用所學知識,幫助導師解決科研問題,完成科研項目。同時在其中鍛鍊自己的科研能力,並且可以把所做的項目帶到畢業設計中去,在畢業設計中把項目做得更加深入,功能更加完善,也讓自己畢業設計的質量更高。

4 結語

醫學院校的計算機專業在學校中是相對弱勢的專業,因此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做好畢業設計與日常科研相結合,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與科研能力,改變醫學院校的計算機專業的現狀。

參考文獻:

[1]趙曉華,嚴海,張金喜等。畢業設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17):46-48.

[2]朱希安。本科畢業設計:嘗試與科研項目結合[J].教學建設與改革,2007,(10):41-42.

[3]孫桂芝。淺論目前高校素質教育的誤區及對策[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6).

[4]詹捷慧,張帥。論當代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主體性缺失及養成[J].教書育人,2009,(21).

計算機畢業設計論文 篇二

【關鍵詞】 高職;計算機;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論文)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中最後一個總結性的實踐教學環節,在此期間可較為系統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幫助高職畢業生提高專業綜合能力及職業熟練度;同時,畢業設計( 論文) 的質量也是衡量教學水平、學生畢業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所以,畢業設計( 論文)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是其它教學環節無法替代的。但是,近幾年由於擴招、學生就業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高職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普遍下降,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如何改革這一重要的教學環節、提高畢業設計( 論文) 的質量,是一項值得我們不斷探索的重要課題,下面具體以計算機專業的畢業論文設計為例來進行改革探討。

1.畢業設計(論文)現狀

1.1 時間安排上存在問題

我院的計算機專業畢業設計(論文)一般是安排在第六學期的第二個階段(即第六學期的第6周—第14周),總共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在此期間學生需要完成查閲相關資料、選題、調研、畢業設計、撰寫論文、最後答辯等工作,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完成具有實用性的高質量的畢業設計(論文)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難度。

1.2 重視度不夠

高職學生在校的最後一個學期,因為就業的壓力,絕大部分時間花費在應聘工作上,而對於畢業設計( 論文) 則疲於應付,心有旁騖,無法專注於論文設計與論文寫作上。部分學生只是把它當成一次形式上的綜合作業來對待,沒有在相應的時候內完成對應的任務,經常出現臨時抱佛腳的現象,臨近答辯該定稿的時間還在匆忙的修改作品和論文。

1.3 選題侷限

我院畢業設計課題大多是由教師給出畢業設計題目,學生選題並進行畢業設計。在選題方面,往往會出現以下的現象:課題缺乏工程背景、課題內容陳舊,學生只需要將系統界面稍作改動,將別人的論文稍作修改,就可以變成自己的系統和論文。

有些教師給出的題目本身來自生產實際的應用性課題,但由於在畢業設計期間大部分學生的思想狀態比較鬆弛,導致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不敢把任務交給學生去完成,只能安排給學生一些輔助性的工作,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勇於創新的精神。

1.4 監管不到位

畢業設計大部分時間由指導教師組織管理,學校僅限於對畢業設計相關表格,如任務書、開題報告和論文的檢查。由於受到學生找工作、去就業單位頂崗實習等特殊情況的影響,指導教師只能通過電話或電子郵箱等方式聯繫學生,很難準確把握學生的畢業設計進度和困難。學校對畢業設計過程管理不嚴,且對已經簽署就業協議的學生的畢業設計採取遷就的態度,畢業設計整個過程缺乏詳細的過程管理計劃和專門的監督管理條例。

2.具體改革措施

2.1 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前期準備工作

提前做好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的各項準備工作。在每年的9月初就應該佈置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給出整個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各個階段的時間安排,明確強調本學期的工作重點,使大家心中有數,提早安排畢業實習工作。在12月初,給出“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的工作日程”表,日程表要詳細安排從畢業實習初期到次年5月中旬有關畢業實踐各個環節的工作進度和要求。

2.2 採用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緊密結合的多元設計模式

2.2.1 聯合就業單位,共同指導畢業設計。在學生聯繫好了工作單位,與單位簽訂了就業協議的前提下,學校應支持畢業生到工作單位去做課題,完成畢業設計。學生所做的畢業設計課題必須經系裏審批,還要請用人單位指定一名具有中級職稱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指導教師,畢業答辯時邀請校外指導教師一起進行畢業答辯和成績評定。

2.2.2 校外企業頂崗實習與畢業設計相結合。這部分學生畢業設計題目應與專業方向及實習單位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由於這部分學生大多不能經常返校與指導教師溝通畢業設計的進展情況,可充分利用現代通訊手段相互溝通,指導教師應該詳細布置期間應完成的任務,並定期檢查學生畢業設計進展情況。

2.2.3 校內實習與設計。對於沒有與用人單位簽訂用工合同,且未能找到校外實習設計單位的學生,應由指導教師幫其選定課題,並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努力創新的基礎上幫助學生解決設計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完成實習與設計任務。

2.3 以競賽及考證的方式替代畢業實習與設計

近幾年來各類組織舉辦了不少與計算機類專業有關的學科競賽活動,還有學生參與老師的科研項目,積極備考國家及知名公司組織的計算機類認證考試如“軟件水平考試”、“思科認證考試”、“Oracle認證考試”、“微軟認證考試”等。對於學生參加全國或省市級計算機競賽並獲得一、二、三等獎,學生參與教師的部分科研項目,學生通過高水平認證考試幾種情況,其鑽研難度和深度,基本上能滿足高職畢業設計的要求,對於這部分學生學校應允許其在按規定要求做出相應的完善和補充之後,可以作為畢業設計的題目。這有利於優秀的學生提前畢業,順應學分制教學改革,也有利於優秀學生積極參加學生科技活動。

3.改革預期目標

通過對傳統的畢業設計模式進行改革。對於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應提前部署,同時加強畢業設計的管理與指導,將畢業設計形式由單一模式轉化為多元模式,將學生被動的接受任務轉化為積極主動的尋找任務,鼓舞每個學生勤奮學習專業課程、努力拓展專業知識積極參加大型專業競賽和獲取權威證書提高專業競爭力。將學生畢業實習與擇業就業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及家長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聯繫實習、設計單位。用人單位可將實習和設計工作作為考察和鍛鍊學生的機會,這也是解決企業自身生產科研課題的一個有效途徑,從而達到學校、學生及企業的三方共贏。

參考文獻:

[1]薑桂洪等。高職教育計算機專業畢業設計教學的探索[J].職大學報,2009(2).

[2]王佔九。以培養實踐能力為特色的高職畢業論文(設計)範式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0(3).

計算機系畢業論文 篇三

關鍵詞:高校;特色專業;質量;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G72 文獻標識碼:A

各國政府都越來越重視人才培養,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了《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力圖要把人口優勢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再把人力資源優勢轉化為人才優勢,以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求,而高校全日制教育和繼續教育工作能否進行及時地改革與創新,對於實現政府的戰略部署具有重要的意義。培育高校可持續發展的特色專業是保證人才質量的重要措施。

數年前南京大學啟動了“發揮重點高校優勢、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繼續教育改革和創新質量工程,並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立項為南京大學成教特色專業建設項目,2009年申請並獲得了“江蘇省成教特色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項目”的建設任務。經過4年的努力,獲得江蘇省授牌,達到了特色專業的建設目標。

一、探索新的專業建設之路

(一)重新修定教學大綱

新的計劃力求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突出高等成人教育的職業性、針對性、應用性和開放性的特點,2009年,南京大學重新修訂了全部課程的教學大綱,以特色塑造品牌,提高質量,以達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強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這一培養目標。

(二)根據社會需求,特色專業帶動新型實用性專業建設

依靠南京大學計算機系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的優勢,對於已有20多年曆史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重點進行改革和創新,使其更適應於新形勢下的成教人才培養,該專業2008年被評為南京大學成教特色專業,2009年被列為江蘇省成教特色專業建設項目。為進一步擴大社會需求、為地方建設做貢獻,以本品牌專業帶動其它新型實用性專業的創建,南京大學計算機繫於2008年春季開辦了3年制本科成教網絡工程專業,目前已有三屆畢業生走出校門,獲得社會認可,該專業被評為南京大學成教特色專業;為適應南京市、江蘇省把軟件產業作為重點的地方特色,2011年南京大學計算機系又開辦了3年制本科成教軟件工程專業,現已招收三屆學生,目前三大專業正與南京大學工程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進行良好的銜接。

(三)依託重點學科師資隊伍,培育精品課程

依託南京大學計算機系強大的師資隊伍,給成教學生上課的教師90%以上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注重教師間的交流和傳幫帶,特別是同一課程羣內的教師定期進行討論,以保持本課程羣的協調教學。教學、管理隊伍中有多人被評為校級或以上先進,一人被評為全國百佳成教優秀教師。為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在各種類型的單位裏易於應用所學知識快速見效的結果,南京大學計算機系先期選擇性地培育建設了程序設計、數據庫、離散數學、數字電路、管理信息系統、多媒體技術應用和計算機圖形學等校、省級精品課程,以點帶面,用此來起到示範、帶動作用,並計劃以後每兩年陸續建設若干門精品課程,最終達到全面提升各門課程質量的目標。

(四)研究適合於成教教學、管理的方法,發表高水平論文

從各方面對新形勢下的成人教育進行了立體化的探索、研究、創新和總結。已經在核心期刊、全國性會議及國際會議上發表了10多篇相關論文,並有多篇論文在全國性評比中獲獎。南京大學認為特色專業建設不僅僅是單純的教學課程改革,應該涉及到教學理念、管理理念、教學方法、各個層次的管理方式、新的師生關係等多方面的探索、創新、交流與總結。

(五)強調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效果

調整教學目標,不一定要求成教學生理論基礎寬厚,只要求他們掌握各門課程最基本的規則和原理。突出實際應用,特別強調與其工作相關的課程及應用要重點多花精力和時間,要把實實在在地為工作單位解決實際問題作為一項任務去完成。對於成教學生,在要求其完成教學計劃中規定課程學習的基礎上,結合畢業論文設計,重點將精力放在某個相關課程羣上,比如:程序設計、數據庫、管理信息系統、畢業設計組合是大部分學生選擇的課程羣,這符合大部分學生的工作性質,同時又證明了教學方案與內容針對了培養的學生,教學效果落到了實處。

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和創新,讓有興趣的同學與相關專業方面的教師合作,比如學生王波等人與教師合作開發的“離散數學”多媒體教學課件獲得2009年“第五屆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課件評比”二等獎,影響很大,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用。

(六)提供給學生多種形式的學習環境

利用網絡教學平台為學生提供隨時可以學習的途徑,彌補成教學生在校時間的不足,同時也配合電話、個別輔導等輔助形式讓成教學生得到更靈活的學習時間。

在教材使用方面,南京大學計算機系選擇、編寫適合成教學生的教材。在自編講義的基礎上,完善並正式出版了多部對於成教學生具有針對性的教材。

開放實驗室,鼓勵成教學生選擇專業導師,提供與全日制學生一樣的硬軟件環境,不斷完善各門課程的多媒體課件。

(七)創建新的質量管理體系

成立了由教學系主任掛帥、成教負責人具體落實的教學管理班子,從教學計劃的制定、教師的選派、課程質量的監管、班主任的聘任、學生自我管理、學生意見的反饋等方面實行規範管理,與學校繼續教育學院各部門進行有效地配合,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二、保證特色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南京大學計算機系是全國七個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單位之一。在長期的學科積累、人才積累和條件積累的基礎上,該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成教專業榮幸地獲得江蘇省成教特色專業建設立項,經過長達25年的不懈努力和近4年的立項建設,在以下幾個方面擁有明顯的優勢,形成了鮮明的成教特色。

(一)利用學科優勢,特色專業根基牢固

近年來,南京大學計算機系承擔的各級科研項目以及企業成果轉化項目,幾乎覆蓋計算機學科的所有研究方向。根據成教學生的基礎薄弱、在職應用需求高、學習投入有限等特點,南京大學計算機系與“計算機發展”俱進、與“市場需求”俱進,明確培養目標,研究教學內涵,細化課程設置,鼓勵結合職業需求進行課程和畢業設計,力爭建立一個兼具先進性、實用性,又可持續演化的教學體系。

(二)共享優質教學資源

政策具有針對性。南京大學計算機係為成教專業的發展制定了各個層面的特區政策,着重建設了一個順暢的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機制。成教課程工作量計入計算機系教師教學工作量考核,所有專業課任課教師均來自該系。計算機系的各科研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開放政策同樣也適用於成教學生。此外,針對成教面向應用以及學員水平不齊的特點,計算機系鼓勵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聽得懂、學得會。

(三)與時俱進的教研成果和實在的市場需求,確保了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南京大學地處軟件大省江蘇省,軟件人才的市場需求旺盛。南京大學在教學研究尤其是成教教改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保持每年均有成教教學、管理方面的文章發表或教材出版,已建設多門校、省級成教精品課程。計算機系成教的招生人數已佔到全校理工科人數的一半。該系正在開展成教培養與在職工程碩士培養的銜接工作。

三、結語

要實現政府把人力資源優勢轉化為人才優勢的目標,創建適合國情的繼續教育培養模式,建設特色專業並帶動其它方面的創新與發展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利用現有校、省級精品課程,以點帶面,陸續建設本專業的其它課程為精品課程,最終達到全面提升各門課程質量的目標。南京大學在特色專業建設中所取得的成績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注重總結經驗,在國際、國內會議及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完善從實踐理論實踐的良性循環,同時也有利於同行交流,共同提升我國高校繼續教育事業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朱懷宏,夏黎春。通過參賽獲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J].繼續教育,2012,(12).

[2]朱懷宏。淺議繼續教育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管理體系[J].繼續教育,2010,(8-9).

[3]季傳武。普通高等教育學校兼辦成人高等教育問題研究[J].繼續教育,2013,(7).

計算機技術畢業論文 篇四

未來的計算機技術將向超高速、超小型、平行處理、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儘管受到物理極限的約束,採用硅芯片的計算機的核心部件CPU的性能還會持續增長。作為Moore定律驅動下成功企業的典範Inter預計2001年推出1億個晶體管的微處理器,並預計在2010年推出集成10億個晶體管的微處理器,其性能為10萬MIPS(1000億條指令/秒)。而每秒100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將出現在本世紀初出現。超高速計算機將採用平行處理技術,使計算機系統同時執行多條指令或同時對多個數據進行處理,這是改進計算機結構、提高計算機運行速度的關鍵技術。

同時計算機將具備更多的智能成分,它將具有多種感知能力、一定的思考與判斷能力及一定的自然語言能力。除了提供自然的輸入手段(如語音輸入、手寫輸入)外,讓人能產生身臨其境感覺的各種交互設備已經出現,虛擬現實技術是這一領域發展的集中體現。

傳統的磁存儲、光盤存儲容量繼續攀升,新的海量存儲技術趨於成熟,新型的存儲器每立方厘米存儲容量可達10TB(以一本書30萬字計,它可存儲約1500萬本書)。信息的永久存儲也將成為現實,千年存儲器正在研製中,這樣的存儲器可以抗干擾、抗高温、防震、防水、防腐蝕。如是,今日的大量文獻可以原汁原味保存、並流芳百世。

新型計算機系統不斷湧現

硅芯片技術的高速發展同時也意味着硅技術越來越近其物理極限,為此,世界各國的研究人員正在加緊研究開發新型計算機,計算機從體系結構的變革到器件與技術革命都要產生一次量的乃至質的飛躍。新型的量子計算機、光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納米計算機等將會在21世紀走進我們的生活,遍佈各個領域。

量子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是基於量子效應基礎上開發的,它利用一種鏈狀分子聚合物的特性來表示開與關的狀態,利用激光脈衝來改變分子的狀態,使信息沿着聚合物移動,從而進行運算。

量子計算機中數據用量子位存儲。由於量子疊加效應,一個量子位可以是0或1,也可以既存儲0又存儲1。因此一個量子位可以存儲2個數據,同樣數量的存儲位,量子計算機的存儲量比通常計算機大許多。同時量子計算機能夠實行量子並行計算,其運算速度可能比目前個人計算機的PentiumⅢ晶片快10億倍。目前正在開發中的量子計算機有3種類型:核磁共振(NMR)量子計算機、硅基半導體量子計算機、離子阱量子計算機。預計2030年將普及量子計算機。

光子計算機

光子計算機即全光數字計算機,以光子代替電子,光互連代替導線互連,光硬件代替計算機中的電子硬件,光運算代替電運算。

與電子計算機相比,光計算機的“無導線計算機”信息傳遞平行通道密度極大。一枚直徑5分硬幣大小的稜鏡,它的通過能力超過全世界現有電話電纜的許多倍。光的並行、高速,天然地決定了光計算機的並行處理能力很強,具有超高速運算速度。超高速電子計算機只能在低温下工作,而光計算機在室温下即可開展工作。光計算機還具有與人腦相似的容錯性。系統中某一元件損壞或出錯時,並不影響最終的計算結果。

目前,世界上第一台光計算機已由歐共體的英國、法國、比利時、德國、意大利的70多名科學家研製成功,其運算速度比電子計算機快1000倍。科學家們預計,光計算機的進一步研製將成為21世紀高科技課題之一。

生物計算機(分子計算機)

生物計算機的運算過程就是蛋白質分子與周圍物理化學介質的相互作用過程。計算機的轉換開關由酶來充當,而程序則在酶合成系統本身和蛋白質的結構中極其明顯地表示出來。

20世紀70年代,人們發現脱氧核糖核酸(DNA)處於不同狀態時可以代表信息的有或無。DNA分子中的遺傳密碼相當於存儲的數據,DNA分子間通過生化反應,從一種基因代瑪轉變為另一種基因代碼。反應前的基因代碼相當於輸入數據,反應後的基因代碼相當於輸出數據。如果能控制這一反應過程,那麼就可以製作成功DNA計算機。

蛋白質分子比硅晶片上電子元件要小得多,彼此相距甚近,生物計算機完成一項運算,所需的時間僅為10微微秒,比人的思維速度快100萬倍。DNA分子計算機具有驚人的存貯容量,1立方米的DNA溶液,可存儲1萬億億的二進制數據。DNA計算機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只有電子計算機的十億分之一。由於生物芯片的原材料是蛋白質分子,所以生物計算機既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又可直接與生物活體相聯。預計10~20年後,DNA計算機將進入實用階段。

納米計算機

“納米”是一個計量單位,一個納米等於10[-9]米,大約是氫原子直徑的10倍。納米技術是從80年代初迅速發展起來的新的前沿科研領域,最終目標是人類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縱單個原子,製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產品。

現在納米技術正從MEMS(微電子機械系統)起步,把傳感器、電動機和各種處理器都放在一個硅芯片上而構成一個系統。應用納米技術研製的計算機內存芯片,其體積不過數百個原子大小,相當於人的頭髮絲直徑的千分之一。納米計算機不僅幾乎不需要耗費任何能源,而且其性能要比今天的計算機強大許多倍。

目前,納米計算機的成功研製已有一些鼓舞人心的消息,惠普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已開始應用納米技術研製芯片,一旦他們的研究獲得成功,將為其他縮微計算機元件的研製和生產鋪平道路。

互聯網絡繼續蔓延與提升

今天人們談到計算機必然地和網絡聯繫起來,一方面孤立的未加入網絡的計算機越來越難以見到,另一方面計算機的概念也被網絡所擴展。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興起的Internet在過去如火如荼地發展,其影響之廣、普及之快是前所未有的。從沒有一種技術能像Internet一樣,劇烈地改變着我們的學習、生活和習慣方式。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有計算機網絡直接或間接地與Internet相連,使之成為一個全球範圍的計算機互聯網絡。人們可以通過Internet與世界各地的其它用户自由地進行通信,可從Internet中獲得各種信息。

回顧一下我國互聯網絡的發展,就可以感受到互聯網普及之快。近三年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對我國互聯網絡狀況的調查表明我國的Internet發展呈現爆炸式增長,2000年1月我國上網計算機數為350萬台,2001年的統計數為892萬台,翻一番多;2000年1月我國上網用户人數890萬;2001年1月的統計數為2250萬人,接近於3倍;2000年1月CN下注冊的域名數為48575,2001年1月的統計數為122099個,接近於3倍;國際線路的總容量目前達2799M,8倍於2000年1月的351M。

人們已充分領略到網絡的魅力,Internet大大縮小了時空界限,通過網絡人們可以共享計算機硬件資源、軟件資源和信息資源。“網絡就是計算機”的概念被事實一再證明,被世人逐步接受。

在未來10年內,建立透明的全光網絡勢在必行,互聯網的傳輸速率將提高100倍。在Internet上進行醫療診斷、遠程教學、電子商務、視頻會議、視頻圖書館等將得以普及。同時,無線網絡的構建將成為眾多公司競爭的主戰場,未來我們可以通過無線接入隨時隨地連接到Internet上,進行交流、獲取信息、觀看電視節目。

移動計算技術與系統

隨着因特網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無線移動通信技術的成熟以及計算機處理能力的不斷提高,新的業務和應用不斷湧現。移動計算正是為提高工作效率和隨時能夠交換和處理信息所提出,業已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移動計算包括三個要素:通信、計算和移動。這三個方面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繫。移動計算概念提出之前,人們對它們的研究已經很長時間了,移動計算是第一次把它們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它們可以相互轉化,例如,通信系統的容量可以通過計算處理(信源壓縮,信道編碼,緩存,預取)得到提高。

移動性可以給計算和通信帶來新的應用,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面對無線移動環境帶來的挑戰。在無線移動環境中,信號要受到各種各樣的干擾和衰落的影響,會有多徑和移動,給信號帶來時域和頻域彌散、頻帶資源受限、較大的傳輸時延等等問題。這樣一個環境下,引出了很多在移動通信網絡和計算機網絡中未遇到的問題。第一,信道可靠性問題和系統配置問題。有限的無線帶寬、惡劣的通信環境使各種應用必須建立在一個不可靠的、可能斷開的物理連接上。在移動計算網絡環境下,移動終端位置的移動要求系統能夠實時進行配置和更新。第二,為了真正實現在移動中進行各種計算,必須要對寬帶數據業務進行支持。第三,如何將現有的主要針對話音業務的移動管理技術拓展到寬帶數據業務。第四,如何把一些在固定計算網絡中的成熟技術移植到移動計算網絡中。

面向全球網絡化應用的各類新型微機和信息終端產品將成為主要產品。便攜計算機、數字基因計算機、移動手機和終端產品,以及各種手持式個人信息終端產品,將把移動計算與數字通信融合為一體,手機將被嵌入高性能芯片和軟件,依據標準的無限通信協議(如藍牙)上網,觀看電視、收聽廣播。在Internet上成長起來的新一代自然不會把汽車僅作為代步工具,汽車將向用户提供上網、辦公、家庭娛樂等功能,成為車輪上的信息平台。

計算機技術畢業論文 篇五

關鍵詞:交通信息工程;控制;培養

1886年德國人卡爾・本茨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汽車。100多年來,汽車以其特有的優越性為現代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質量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隨着汽車普及不可避免地引發了交通環境質量下降、事故頻繁、道路擁堵等許多社會問題。尤其在現代社會,交通狀況日益惡化。智能交通系統(ITS)是將先進的信息技術、通訊技術、傳感技術、控制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於整個交通運輸管理體系,而建立起的一種在大範圍內、全方位發揮作用,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運輸和管理系統,這是解決當前交通問題的有效途徑,是未來交通系統的發展方向。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專業正是適應當今交通領域發展需求而建立起來,它以交通運輸系統理論為指導,以大交通系統的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及綜合化為研究背景,以信息技術、控制理論、計算機技術為技術基礎的交叉型學科,能為智能交通領域培養專門人才。本文結合實踐教學經驗,討論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專業碩士生培養的相關問題。

1 培養目標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專業主要目標是培養具有嚴謹求實科學態度和勇於創新工作作風,具備寬厚、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瞭解本學科現狀、發展方向和國際學術研究前沿。堅持理論聯繫實際良好學風,具有較強的獨立從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領域科學研究和專門技術工作及教學工作能力。在傳統交通工程理論基礎上,能實現道路交通規劃、管理和控制智能化,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生產部門從事本專業教學、科研和技術工作的專門人才。

2 主要研究方向設計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專業可設置4個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交通信息工程與技術、智能交通系統理論與關鍵技術、交通控制理論與應用、交通安全工程。該學科與相鄰的交通規劃與管理、道路與鐵道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學科協調並進,主要相關學科包括通信與信息系統、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等。

3 課程體系設置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專業是以信息技術、控制理論、計算機技術為技術基礎的交叉型學科,課程體系設置應體現綜合性、交叉性。如表1所示:研究生學習實行學分制,總學分要求不少於32學分,其中學位課不少於18學分,學術活動記2學分。專業學位課程包括交通運輸工程學、智能運輸系統導論、交通信息控制技術、數字信號處理、現代控制理論、隨機過程、小波分析及其應用。專業選修課程包括專業英語、交通工程、交通設計、交通仿真技術、交通控制理論與方法、模式識別、交通地理信息系統、計算智能、DSP高級應用技術、CPLD/FPGA理論與應用、計算機控制系統、數字通信、傳感器與測試技術、數據採集與數據挖掘、數理統計、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數值分析和交通運輸學科發展前沿講座。

表1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課程安排

4 教學(科研)實踐

碩士生教學科研實踐環節分教學實踐、科研或生產實踐和社會調查3項。其中教學實踐採取專業課程輔導、答疑、批改作業、帶本科生實習、實驗、課程設計、協助導師指導畢業設計等形式。科研或生產實踐適用於沒有或缺乏本專業生產工作經驗的研究生,將其安排到生產部門學習和實踐。社會調查指依據課題進行某一方面廣泛調查研究,並以專題報告的形式提交有關部門。實踐環節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其中1項或2項進行。具體由指導教師和教研組(研究室)負責安排檢查和指導,並對實踐效果進行考核。

除此之外,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專業碩士生還應至少做一次不少於1小時的前沿性學術專題報告(論文開題報告除外),並提交不少於2000字的宣讀報告,由指導教師和教研室負責對其學術報告質量進行考核,不合格者重做。參加不少於2次學術活動,學術活動內容包括校內外學術講座、學術會議、教學或科技比賽等。

5 學位論文撰寫

5.1 前期準備

在正式進入學位論文工作前,需按碩士生中期檢查標準,從政治思想、學術水平、科研能力、課程成績多方面進行中期篩選,如碩士生必須在省、部級以上刊物或全國性學術會議上公開1篇以上等。篩選未通過者不具備學位論文撰寫資格,推遲論文寫作時間,直到中期檢查考核合格為止。

5.2 開題報告

在導師指導下,查閲大量文獻資料,撰寫論文開題報告,確定研究課題。開題報告內容包括:選題背景、研究目的和意義、本研究領域國內外研究現狀、擬研究主要內容、研究方法和技術線路、完成本研究已具備的基礎和存在的問題、研究工作進度安排、參考文獻等。嚴謹的開題工作是做好碩士生畢業論文管理工作的基礎。

5.3 答辯控制

嚴格答辯是保障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專業碩士生學位論文水平的強有力措施。答辯工作由系答辯小組組織。答辯小組由組長一名,成員4~7名,祕書1名組成,其中教授級導師比例不低於30%,校外專家比例不少於20%,採取院級公開答辯的形式進行。每個碩士生答辯時間控制在30~40分鐘。對論文選題、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存在明顯錯誤的碩士生論文,不通過畢業答辯,不授予碩士學位。

5.4 監督審核

碩士生論文監督審核機制包括初期檢查、中期檢查和後期檢查三部分。初期檢查是研究生導師對論文的選題、研究內容、可行性等進行質量把關,及時糾正研究生寫作錯誤。中期檢查是系教研室通過中期答辯的形式對論文質量進行集中檢查,考核研究生論文執行進度。後期檢查是學院對通過碩士論文答辯的論文組織專家進行檢查,以保證答辯質量。

6 結語

智能交通系統作為解決當前複雜交通問題的有效手段,急需與之適應的具備多學科交背景的專門人才。本文借鑑多年教學實踐工作經驗,探討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方法,期望能對交通領域人才的培養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 劉鴻。論研究生培養模式多樣化[J].江蘇高教,2002(6)

2 王站軍,廖湘陽。關於我國研究生教育“積極發展”戰略的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1(4)

3 李素琴。張曉明鹼國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多樣化的認知語境闡釋[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9(6)

計算機畢業論文 篇六

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在教學上的運用,標誌着教學媒體質的飛躍。計算機的應用,使教學手段更加豐富,將對教學效果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由於計算機是人腦的延伸,是人腦思維活動的模擬,是對人類思維活動的結構、功能及其規律的把握,因此,其在教學上的運用十分有利於學生的發展,符合現代化教學規律的要求。

多媒體是90年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是一種把文本、圖形、形象、視頻圖像、動畫和聲言等運載信息的媒體集成在一起,並通過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的一種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是信息領域的又一次革命,在教學上,它既能向學生快速提供豐富多彩的集圖、文、聲於一體的教學信息,又能為學生提供生動、友好、多樣化的交互方式。

多媒體教學可產生優良的視聽效果。因為人的視覺、聽覺是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獲得的信息也最大。多媒體教學有利於信息傳遞和學生對信息的接受、儲存。其特有的優勢對學生產生一定強度的刺激,引起學生的注意。如果沒有注意,感知就不會產生強烈觀察力。而觀察力是在感知過程中並以感知為基礎形成起來的,離開了感知也就沒有了觀察。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引人入勝,可以不斷提高學生注意的品質,使學生心理活動處於積極狀態。

以往的教學活動是由教師、學生、媒體三個要素構成的,缺一不可。大多數教學媒體都具有直觀性,但各有所長,也各所短。傳統教學媒體中有教師語言、課本、板書、實物、模型、掛圖等,都具有一定的侷限性。而多媒體能使學生不由自主地集中全部注意力,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情感,從中獲得直接、生動、形象的感性知識。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恰當地選用教學媒體,能更好地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加快師生間的信息傳遞,優化教學過程,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計算機系畢業論文 篇七

隨着近年來高校擴招相應的畢業生人數增加,加之學院對畢業論文質量要求的提高,學院的教務處及系部的管理人員管理畢業論文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大量的紙製文件需要彙總,工作效率極為低下。而且由於對畢業論文“放羊式”的管理,管理人員無法跟蹤到指導教師對畢業論文的指導過程,也無法瞭解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情況。目前的監控和管理辦法對於“學生如何寫,教師如何指導”只能通過“事後”監控進行管理,很難做到“事中”監控和管理,由此可見,無法有效監督和管理畢業論文撰寫和指導過程是管理中存在的最關鍵的問題。

2.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分析

由於目前教師和學生溝通主要是基於計算機網絡的,所以基於計算機網絡的畢業論文管理系統是解決畢業論文管理問題的有效工具,通過計算機系統詳細記錄教師和學生在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形成的留言、文檔、論文、評價、參考文獻等信息,為監控和評價整個過程提供客觀的支持性材料。管理人員實時分析這些過程性材料,並做出及時的評價與反饋,督促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完成論文,保證論文的質量。2.1過程數據的收集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主要有師生雙向選擇、論文選題、開題、初稿檢查、中期檢查、論文定稿、答辯等環節。每一環節都會形成結果性信息或文件,需要計算機記錄的信息有:論文選題情況、開題報告、初稿檢查評價、中期檢查評價;論文初稿、中稿、定稿;論文評語、答辯評語、論文成績與答辯成績。另外,還需要記錄反映教師指導思想的任務書和對指導過程管理的通知公告等,反映學生對論文資料收集情況的參考資料、文獻、調查數據等,反映教師和學生互動的交流信息,如留言、E-MAIL等。2.2動態評價數據的收集畢業論文是在學校的統一組織安排下,由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完成的,指導教師和學生是影響畢業論文質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只有教師認真指導,學生積極努力,採用科學的方法,在時間和精力上大量投入,才有可能完成高質量的論文。計算機系統無法直接衡量教師指導的水平和學生論文的水平,系統只需要記錄下他們互動的過程和形成的結果,通過這些結果可以看出他們是否認真努力,態度是否端正等反映主觀能動性的信息。一般情況下,教師有能力指導論文,學生也有能力完成論文,只要他們主觀態度認真,就可以保證論文質量。對於教師和學生主觀態度的評價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整個過程中雙方產生的過程性數據,另一方面是通過對二者定期進行問卷調查而產生的調查結果。管理人員定期通過系統發放問卷,由教師填寫對每一個學生情況的問卷(主要是反映學生主觀是否認真努力),由學生填寫對指導教師指導情況的問卷(主要是反映教師主觀是否認真努力,對學生的指導是否有很大幫助)。管理人員通過分析兩方面的數據,對教師和學生做出合理的評價,作為對教師考核和學生最終成績評定的重要依據。2.3反饋與控制管理人員通過系統跟蹤整個過程,對教師和學生做出評價,找出存在的問題,通過系統及時反饋給指導教師或學生,對於共性的問題要通過文件的形式下發給教師和學生,並對執行的過程進行實時的監督和控制。對於不能認真執行有關規定的教師和學生個別予以單方面批評教育,對於情節嚴重的應該通過系統進行通報批評。

3.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設計

3.1系統用户根據以上分析和我院畢業論文管理的有關規定,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的用户應該包括系統管理員、管理人員、指導教師和學生四種角色[2]。系統管理員主要完成權限設置和數據備份管理。管理人員主要完成對教師和學生信息基本管理、論文題目管理、指導教師與學生調劑、通知、過程監督、發放問卷、成績管理、文件歸檔等。指導教師主要完成論文題目、下達任務書、論文查看與評價、回覆學生提問、通知、成績評定等。學生主要完成選擇指導教師、選題、提交論文、提交參考文獻及其它資料、留言、成績查看等。3.2功能模塊根據教師與學生在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的具體要求和管理的需要,可將系統所需要的主要功能歸類,形成以下幾個主要模塊[3]:(1)個人信息管理模塊:用户可登錄,修改和查看個人信息。(2)論文選題模塊:每個指導教師提供多個題目供學生選擇,對於每個選題,教師給出簡要介紹。學生在確定指導教師後,可選擇相應的指導教師提供的論文題目,也可自己選題。(3)信息交流模塊:學生在畢業論文寫作中有任何疑問都可給指導教師留言提問。指導教師和學生均可查看、刪除和回覆留言。(4)文件管理模塊:管理員上傳相關文件、模板、通知;教師通知、提交畢業論文指導的相關文件;學生提交論文、資料等文件。這些文件在畢業論文成績評定完成後統一歸檔,以備將來查找。(5)調查模塊:管理員針對教師和學生的調查問卷,系統對問卷結果進行自動統計彙總,從而管理員能實時瞭解畢業論文的進展情況。調查的結果還將作為教師考核和學生成績最終評定的依據。(6)過程監督模塊:系統自動彙總每一篇論文的進度和狀態,如處於初稿、二稿、還是終稿階段等,管理人員根據進度對教師和學生進行監督,並根據學校有關規定進行反饋和控制。(7)成績模塊:成績模塊主要用來公佈成績,供教師和管理人員進行分析,供學生進行查詢。

4.系統開發技術與運行管理

4.1系統開發技術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是基於互聯網的,所以應該採用B/S架構。在開發技術上選擇基於應用JAVA語言的struts2.0+hibernate框架技術,便於實現模塊化開發,提高系統的可擴展性,為將來功能的擴展打下基礎。在數據庫方面可選擇SQLServer2000,簡單易用,完全可以滿足系統的需求。4.2系統運行管理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是高校管理人員進行管理的輔助工具,為管理人員提供了必要的過程數據和文件,使得管理人員克服了以往無法監督過程的困難,管理人員一定要利用這這些信息,做到及時的反饋與控制,最大程度地發揮系統的作用。同時,各院校在系統運行過程中還應該制訂一系列基於系統的管理與考核辦法,激勵教師和學生都能盡最大努力投入到論文的指導與寫作中。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是計算機系統、院校、管理人員、教師、學生有機結合的系統,而不僅僅是一個計算機系統。

5.結語

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是指導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的平台,是管理人員實現全過程監控的管理平台。一方面,它不受時間、空間條件的制約,很好地解決了當前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居兩地”的問題;另一方面,它能夠有效記錄過程數據和文件,能夠實時監控論文進展,反映教師和學生的態度,克服了傳統管理方式無法對過程進行監控的困境。畢業論文指導與管理系統對於提高畢業論文管理水平,激勵教師和學生積極努力完成論文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於保證和提高論文質量具有積極的作用。系統作用的充分發揮需要在其運行過程中人與系統的有機結合,也離不開與之配套的管理制度的有力執行。

計算機系畢業論文 篇八

關鍵詞:項目化;訓練模式;畢業設計;軟件開發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 1672-5913(2007)10-0104-04

1“項目化”訓練模式

浙江萬里學院自2005年9月開始,在計算機專業部分實踐課程教學中實施了“項目化”教學訓練模式,比如“Internet應用”、“軟件工程”、“專業實驗”、“課程設計”等課程,學生們普遍表現出對於這種教學訓練方式的歡迎,較好地提高了學習興趣,給學生帶來了良好的就業效應。

“項目化”訓練模式是指在計算機專業實踐性課程教學中,實踐內容按照不同的規格形式設計成不同的演練項目,將參與的學生按課題組(項目團隊)進行分組,組內學生分配不同任務,通過參與不同項目角色的演練,完成不同規格的要求,最終達到教學目標的一種個性化訓練模式。項目,即與計算機專業相關的工程項目,可以是有一定綜合性的課程實驗項目,設計性的模擬項目,也可以是實際軟件工程項目或其子項目等。實踐性課程包含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之內的實驗課程、課程設計、集中實踐與實習,以及校外實習、畢業設計等,還包括素質拓展訓練項目。該訓練模式研究的目的是在1~4年級中,按照訓練體系的安排,對學生實施“專業興趣培養專業基礎奠定專業技能訓練行業小項目引導企事業實用項目開發”的過程培養,使學生在工程項目的認知、設計、開發、建設、管理、服務等系列訓練過程中學習知識、鍛鍊技能、掌握技術、拓展素質、提升專業素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社會培養出貼近行業需求、角色定位明確、職業適應期短、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

2畢業設計“項目化”組織

畢業設計是高等工科院校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科類專業的最後一個教學環節。既是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綜合運用的過程,也是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其能力的過程,更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過程。抓好設計環節,無疑是極為重要的。然而,傳統的工科學生畢業設計,大多是閉門造車,至多是模擬完成的。這種“紙上談兵”式的畢業設計形式背離了高等教育培養人才的目標,嚴重脱離企業生產實際,造成了供需脱軌社會問題。

提倡產學結合的“項目化”畢業設計,改革畢業設計的內容和方式,對提高畢業設計質量,確保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在經過了一些課程“項目化”訓練模式改革的基礎上,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軟件項目的設計開發能力,計算機系決定對2007屆部分畢業生實施“項目化”的畢業設計改革嘗試。項目來源於企業,其中較大的一個項目是寧波華力電腦公司進銷存ERP項目,在經過充分的前期協商之後,學院與該公司簽訂了20萬元的合作協議。項目按功能劃分為五大模塊:採購業務、銷售業務、財務管理、其他管理、綜合查詢,如圖1所示。

圖1 項目模塊劃分

項目納入畢業設計以後向全系師生公佈,自願報名,要求加入之後必須接受公司化管理機制,最終由7名教師和55名學生組成了一個大項目組,其組織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項目人員組織結構

總負責人是有20餘年軟件設計開發經驗的高級工程師(教師),辦公室協調人員由教師擔任,其餘教師帶領學生進入各項目模塊,項目組和測試組成員全部由學生自主報名,在過程實施中也可適當調整,教師完全是以教練的角色參與項目過程。

3項目實施過程及要求

為了確保畢業設計質量,學院出台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以加強畢業設計過程管理。對於基於實際項目的小組來説,時間限制、嚴格管理及規範要求尤為重要。

3.1時間保障

為緩解畢業設計與就業的時間衝突,畢業設計安排大多從第7學期開始,但是學生在第7學期依然會有課程學習、報考研究生、考公務員等事情,所以時間還是不寬鬆。我們的處理辦法是:

(1) 在學期結束之前,從畢業論文要求的角度來講,只要求項目組完成資料查閲,寫出文獻綜述;確定方案,寫出開題報告;從項目研發的角度來講,要完成需求分析及初步方案論證。

(2) 在學期結束之後,項目組全體成員推遲放假10天,按照畢業設計進程計劃及項目協議要求,完成項目的主體設計部分及相關工程文檔初稿。

(3) 下學期開學的主要工作一方面是測試、整合、完善軟件,最終交付用户使用;另一方面是完成整體畢業論文、工程文檔、軟件説明書等文檔工作,準備論文答辯。

3.2過程管理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歷年來注重畢業設計的過程管理工作,除了在二級學院網站上及時公佈畢業設計進程及詳細要求之外,學院每年印刷畢業設計手冊,師生人手一冊,包括了進度計劃、選題申請表,文獻綜述、開題報告、任務書、論文等寫作指導,以及論文詳細格式規範、答辯記錄與要求、成績評定標準、過程管理監督簽字表等內容。其中,過程管理簽字表是為了確保畢業設計質量而要求每兩週至少完成一次“畢業設計導師―班級導師―輔導員”三級簽字手續,由導師分配設計任務,學生描述其完成情況,班級導師和輔導員給予確認。近幾年實施結果表明,這是一種切實可行的保障畢業設計質量的措施。

對於項目組成員來説,由於有實際任務的壓力,有項目經理負責管理,加上角色分工明確、要求具體,而且又是在集中時間、集中實驗室中進行,因此過程管理比較容易。大多數同學都非常積極主動,爭取早日完成指定任務,有些設計內容來回修改多次,從完成到完善,都是在項目總負責人的協調下進行。學生們從中不僅得到了軟件開發過程的規範化鍛鍊,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管理自己,學會了個人服從集體,學會了與客户、其他項目組、項目組內部人員之間的溝通協作問題。

3.3工程文檔規範要求

軟件開發工作技術性很強,除了要求參與人員必須具有一定的技術水平,更需要具備寫文檔的能力。因為一方面從事軟件業人員的流動性比較大,一旦主要負責人員離開,又沒有規範化文檔留下,後續工作會變得非常困難。另一方面對於軟件本身的更新與修改來説,同樣離不開前期文檔。從軟件開發公司的實際運行結果看,文檔問題長久以來一直困擾着整個行業。在著名軟件的發展歷史上,也不乏印證軟件過程文檔重要性的實例。

從畢業論文的角度,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規範的文獻綜述、開題報告、中英文摘要、論文正文、參考文獻、致謝、資料翻譯等近兩萬字的文檔材料。

從項目研發角度,要求學生提供:需求規格説明書、概要設計説明書、過程設計(亦稱為詳細設計)説明書、測試計劃、測試報告、用户操作手冊、項目開發總結報告、程序維護手冊、軟件問題報告和軟件修改報告等相關文檔。

本項目最後要形成一套面向客户的、詳細的軟件使用手冊,一套面向軟件工程的、標準的工程文檔,多套面向畢業設計的、符合畢業論文要求和規範的畢業論文文檔。

4思考

2007屆基於實際項目的“項目化”畢業設計的實施,是浙江萬里學院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的一次嘗試。無論是從專業建設、學院教學改革方面,還是從教師角色挑戰、學生學習重心偏移等方面,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1) 學院領導的改革思路及大力支持至關重要。浙江萬里學院各級領導都很年青,思維活躍、改革進取,使得學校得以快速發展。計算機專業的這種公司式的“項目化”畢業設計組織實施,如果沒有學院在政策、經費、實驗設備及場地上的大力支持,是無法實現的。

(2) 教師需要轉變觀念並付諸行動。近兩年的改革活動,我們已經有近30名來自教學一線的教師參與,為培養“雙師型”教師提供了鍛鍊的機會。特別是這次畢業設計的實際項目操作,對教師自身素質能力是一種挑戰,大部分青年教師非常熱心地投入,表現了極大的參與熱情,突現出一批優秀的教師。但是也還存在着以下問題:

一是大多數高校教師都是出學校進學校,重理論輕實踐。由於自身缺乏實踐經驗,因此在教學上基本是“紙上談兵”。比如程序設計語言課,特別注重語法知識的講解,往往是半個學期還沒有進入實際程序設計,學生被繁雜的語法搞得不知所措,興趣全無,進而對編程課和專業課的學習失去信心,在進入畢業設計時就不知從何處下手了。

二是集體組織觀念不強,責任感不夠。有些開發過軟件項目,具有較強實際動手能力的教師,喜歡以自己的思路單打獨鬥,唯我獨尊,不聽從別人的意見,不注重團隊配合,組織管理及協調能力不到位。有些教師缺乏責任感,認為項目好壞是總經理的事,應付差事,不管項目進展到多麼關鍵時刻,依然是自己的私事最重要。這些思路整合和人員協調問題輕者造成項目進程緩慢,無法按計劃完成,重者可能會造成項目失敗。

因此,如何整合教師隊伍,提升其實踐能力和業務素養,提高組織管理能力和團隊意識?如何讓他們都能充分發揮骨幹的作用?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3) “項目化”畢業設計充分挖掘出一般院校學生的潛力,展現了他們活躍的思維與創意,可如何提高受益面呢?

以實際項目為目標,以實際公司化組織模式來組織師生團隊,激發了學生們的創新熱情。同時他們的表現也給老師們帶來了驚喜,我們的學生有思想、會創新,同樣具有廢寢忘食的精神,動手能力不比一本、二本的學生差。這樣的畢業設計活動深受學生及其家長歡迎,基於學院與北京起步科技公司合作人才培養協議,在這次畢業設計項目組中,有五位學生得到公司技術管理人員的認可,再經過明年幾個月的訓練,即可去北京總公司或上海的分公司應聘工作,待遇優厚。

但是,從這次項目組合來看,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有些組中間不得不調換人員,原因是部分學生對軟件開發不感興趣,報名時有點混水摸魚,沒想到這麼辛苦,還要遲放假,於是就知難而退,不思進取,這也是很多同類院校部分學生的現狀問題。

(4) “項目化”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問題。在實際項目實施中,體現了溝通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的重要性。有些平時學習成績好、但孤高自傲、獨來獨往的同學,不能與人和睦相處而不被團隊歡迎。相反,平時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思維活躍、組織管理能力很強,反而能當好項目經理。這使得多年來以考試分數為唯一考評體系的教育模式受到衝擊。目前,我們採取的主要考核辦法是:不同的崗位角色給出不同考核標準,每一角色又是基於完成任務的效果及與他人合作的結果進行評定,目前還無法確定一個量化指標,有待進一步探討。

5結束語

“項目化”訓練模式是在計算機專業教育與社會需求之間出現脱離的情況下孕育而生的改革措施,是一種綜合性強、互動性高、知識含量大、實用性廣的實踐教學活動。經過浙江萬里學院計算機系從簡單課程到畢業設計的教學試驗表明,該模式徹底打破了學生只學習課本知識,不知道如何應用於實際的僵局,能快速提高學生軟件開發的實戰能力,鍛鍊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很多學生由此看到了未來職業對自己的要求,因而端正了學習態度,明確了職業方向,增強了學習動力,提高了學習效果。教師們也普遍看到了這種教學模式對於扭轉“供需不對應”社會問題的建設性作用。有理由相信,經過不斷的探索和改進,一段時間後,這種模式必然會改進本專業畢業生的社會認可程度,為應用型本科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中闖出一條新的教學之路。

參考文獻

[1] 黃明和等。 “導師制下項目驅動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 計算機教育,2007,38,(2):29-32.

[2] 李繼芳。 畢業設計(論文)過程管理與提高質量的探索[J]. 科技信息(學術版),2006,3,(B):24-25.

[3] 龔方紅,湯正華,蔣必彪。 試論工程教育中的本科實驗教學改革[J]. 中國高教研究,2006,(4):86-87.

收稿時間:2007-2-20

作者簡介:李繼芳,女,河南商城人,浙江萬里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學院副教授。

計算機畢業設計論文 篇九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畢業設計(論文);PDCA循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畢業設計(論文)是本科生教學計劃中的重要階段,是對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訓練與檢驗。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頑強的意志力、責任心和科學精神;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要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獨立地進行探索,獨立地解決問題,很好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質,磨練自己的能力。同時,畢業設計(論文)也為學校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教學資源和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信息。因此,畢業設計質量直接影響着畢業生的質量,也影響着就業的質量。為了保證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我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在工作中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過程管理方法。

1畢業設計(論文)的組織機構及分工

在本科畢業設計(論文)階段,除了要有指導教師和學生的參與之外,還要成立專門的畢業設計(論文)領導小組和畢業設計(論文)管理小組,每個小組均設組長、副組長、組員、祕書等職。

畢業設計(論文)領導小組一般由系領導班子和主要基層幹部組成,負責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方向和原則性問題的把握。畢業設計(論文)管理小組成員由各教研室進行安排,在畢業設計(論文)領導小組的領導下,主要負責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具體實施和管理。

基於這樣的組織機構的安排,制定出畢業設計(論文)流程如圖1所示,畢業設計(論文)領導小組、畢業設計(論文)管理小組以及指導教師和學生各司其職、同步協調,明確各個階段的具體任務,有利於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順利進行。

2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控制方法

畢業設計(論文)階段歷時較長,環節也比較多。如果沒有一個合理、規範的過程設計,對過程不加控制,是難以保證學生能投入很大精力進行畢業設計工作的,也難以保證畢業設計的質量。因此,在畢業設計(論文)階段引入PDCA循環使畢業設計(論文)過程逐步完善、逐步優化。

PDCA循環是一種對質量進行持續改進的方法,PDCA的具體描述如下。

P(Plan)策劃:對畢業設計(論文)整個工作進行詳細的計劃。

D(Do)實施計劃:按照計劃進行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學工作,並可根據實際完成情況調整計劃。

C(Check)檢查、監控、評價:一方面是對實施計劃的過程進行監控,同時通過檢查和評價來獲取一些可測量的數據。

A(Action)改進提高:通過對過程監控、檢查評價結果的分析,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並對下一輪的畢業設計(論文)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使得畢業設計的質量得到持續的改進。

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的PDCA循環如圖2所示。

3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框架

在PDCA循環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常見的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的活動,並建立了一個框架,把整個畢業設計(論文)階段分為準備、開題、課題研究與實施、撰寫論文、評審準備、評審、改進與提高七個過程域,在每個過程域中有着不同的實踐,並設有檢查點或者里程碑,對各個環節中教師和學生分別有哪些活動,產生哪些文檔等進行描述,如表1所示。

這個框架從整體上看,是一個完整的PDCA循環,體現了持續改進的思想。在畢業設計(論文)的實際過程中,可以根據本框架中的實踐活動作一些剪裁,剪裁的原則就是易於操作、管理有效、執行力度高。

4結論

在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論文)中引入科學合理的過程控制,在東軟信息學院計算機系已經成功地實施多年,實踐證明,高效的管理帶來了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整體提高,也為計算機專業本科人才的培養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參考文獻:

[1] 葉憲章,彭毓。 計算機專業畢業設計環節規範化管理初探[J]. 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1).

[2] 劉健。 本科畢業設計過程管理的探索[J]. 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5,27(5).

[3] 王小亞。 對畢業設計(論文)管理工作的探討[J]. 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3(10).

計算機技術畢業論文 篇十

【關鍵詞】 信息與計算科學 實踐教學 課程體系

武漢科技大學在1999年開辦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以來,為了辦好這個專業,首先對畢業生就業市場對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人才需求、人才知識結構、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要求以及國內高校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實踐課程設置情況進行了調研,根據調查研究以及往屆畢業生的反饋信息和分析,得出信息與計算科學的畢業生必須具備以下幾方面的基本能力:數學建模、系統分析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管理、工程等方面的實踐動手能力,為此我們對以往的培養方案做了全面的修訂,制訂了符合創新性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新培養方案。

一、實踐教學環節中存在的問題

2007年2月教育部頒佈了《關於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高度重視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要大力加強實驗、實習、實踐和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特別要加強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等重要環節。”因此,實踐教學在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據教育部精神,武漢科技大學在信計專業開辦之初,對信計專業的專業方向和理論課程設置進行了相關討論和研究。但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理論基礎知識不夠夯實

在對學生實踐教學效果的問卷調查中,許多同學反映在課程設計或者是上機操作的過程中,由於理論知識的欠缺,而不知道怎麼開始動手做。

2、實驗課程開設與實際需要有距離

學生反映現有實踐教學與現實社會應用中的需要有一定的脱節,課程安排中針對將書本知識與實際運用的相結合的課程較少。

3、實習基地和實驗室建設不夠完善

信計專業畢業實習去向包括省統計局或市統計局,以及部分企業單位,學生也可以選擇自主實習。而自主實習缺乏有力的監管考核方法,這樣讓畢業實習的作用大打折扣。

4、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質量不盡人意

在選題上,部分選題不能緊密聯繫專業特色,純數學理論課題無法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純計算機軟件開發課題無法提高學生學術水平,自擬研究題目有的與社會實際聯繫不夠緊密。

二、實踐教學體系設計的基本原則

實踐教學是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本科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和提高動手能力的一個重要過程,是加強理論聯繫實際和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必要途徑。我們在構建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創新性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中注重以下原則:在課程設置上首先加強數學基礎教學,打好專業理論基礎,以培養社會所需的應用型、研究型、創新型人才為目標;加大實驗教學內容在專業培養方案中的比重,改進以往的對理論教學非常關心,而對實踐教學重視不夠,實踐教學的內容少、方式單一、效果不好的傳統模式;在不同的課程實驗之間形成合理的銜接,使實踐內容更加優化,實踐體系更加完備,實踐課的教學模式更加合理,經過完善的系列實踐課程的培養,提升學生的競爭實力;實施過程中注重建立科學的實踐教學管理激勵機制、實踐教學考評體系、規範實踐教學流程,使實踐教學的方案得以落實,保障教學水平和學生培養質量得到整體提高。

三、“二模塊三層次”實踐教學體系設計

信息與計算科學實踐教學體系研究包括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的設置和畢業論文(設計)兩個方面。考慮到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學生在目前的就業市場現狀,以及應用計算機師資力量的不斷增強,綜合考慮該專業的培養目標,在整個教學計劃中構建了“二模塊、三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其中把專業課程設置為兩個教學模塊:“計算機技術類模塊”和“經濟管理類模塊”,把實踐教學滲透到教學模塊課程中。實踐教學分為“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創新性實驗”三個層次,實踐教學循序漸進,逐步深入,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實踐技能,提高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實踐教學的課程體系設置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既不同於數學專業又有別於計算機專業、信息管理專業,該專業的實踐教學課程應以數學知識為基礎,結合計算機技術進行實踐教學。在課程設置上武漢科技大學從以下五個板塊的課程設置為基礎構建了該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設置的課程羣為:學科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方向課程(模塊課程)、專業任選課程、通識教育課程。

由於信息與計算科學是以計算數學為基礎,必須在低年級打下堅實的數學計算基礎理論知識,為此,在學科基礎課程中設置了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等相關的數學基礎理論課程,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在專業核心課程設置中選擇最能反映學科本質特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術的內容作為核心課程,如設置了信息處理中的數學基礎、計算方法、數據結構、運籌學、專業實驗與設計等課程,在專業方向課程中設置了計算機應用模塊和經濟管理類模塊兩個方向的模塊課。在科學設置適合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特點的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將實驗內容根植於理論教學中,增加課程設計的學時,強化實驗過程,培養學生既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有較強的實際應用能力。

2、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的實踐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