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公文 > 基層反映

基層反映:基層調研工作中的問題、成因及對策

欄目: 基層反映 / 發佈於: / 人氣:7.33K

今天,本站的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篇關於《基層反映:基層調研工作中的問題、成因及對策》範文,供大家在撰寫基層反映、社情民意或問題轉報時參考使用!正文如下:

基層反映:基層調研工作中的問題、成因及對策

調查研究不僅是黨的根本工作方法,也是領導幹部和基層一般幹部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我處把深入基層調研作為改進工作作風、踐行羣眾路線的重要抓手,調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一些基層、事件調研中仍存在着一些問題,值得關注。

一、主要問題

開展調查研究的目的,是為了科學、準確、全面的瞭解事物的真相和全貌,把握問題的本質和規律,研究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從我瞭解的情況看,在這一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蜻蜓點水、走馬觀花。這一類的“調查研究往往是把調查研究看成是工作中一個程序,並非出自真心想要了解基層真實客觀的情況,只是在一些政策的制定和決策的醖釀階段不得不做出調查研究的樣子,或者迫於上級任務壓力不得不去完成,只是滿足於能夠按照要求開展調研就行了的思想。在程序上看,我到場了、“瞭解”了、有相關的記錄和影像資料,這樣的“調研”看上去確實很像是在做細緻深入的調研,至於能否通過調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則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這個程序我走了。顯然,這種走馬觀花似的調研,既勞民傷財,又徒勞無功,對工作更是有害無利。

(二)規定路線,你走我跟。一些上級部門到基層調研時,有些按照基層部門事先指定路線,基層單位同志在前面走我在後面跟着,你讓我去哪我就去哪,你讓我看什麼我就看什麼,只機械的走“規定路線”,沒有“自選動作”。這種情況往往基層單位高接遠送、好吃好喝好招待。去的地方、見的人、拍的照片一般是基層單位按照調研目的和本單位意圖事先“精心”準備、認真包裝、隆重推出的,聽到的也是提前經過嚴格“培訓”和矯正的語言,而與調研無關或者可能影響“效果”的人往往事先被“請出”相關區域。這樣的調研雙方單位和參與人員心照不宣,聽不到羣眾最真的聲音,看不到基層存在的問題倒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能不能達到自己的預期效果。

(三)你説你的,我幹我的。也就是在調研中基層單位反映了問題和真實情況,而且問題也確實存在,但是聽完後沒有什麼措施,沒有追問問題存在的真正原因。在調研中,只是按照程序,大體詢問一下基層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並簡單的作一下記錄,但對於這些問題如何解決,考慮的則不夠充分和細緻,把問題彙總後形成調研報告,然後上交了事,至於説如何解決問題、制定對策那是組織的事,能推則推。往往這樣的人在談到此類情況還振振有詞“一兩個地方的問題不能代表全局,大部分地區還是好的,不能以點帶面。”不少人提出疑問:“您此次調研就去了一個或者幾個地方,發現了問題起碼是局部存在的,問題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原因您總結考慮了嗎?”

(四)看多聽少,文勝於行。部分同志很少深入一線調研,只是坐在辦公室裏搞所謂的“研究政策、學習文件”,對於基層和一線的各種呼聲,只是根據平時聽取的彙報材料一知半解,對於各種彙報材料過分的看重,對於深入一線的調查研究反而不大相信,對基層人民的疾苦視若罔聞、對基層的問題視而不見、對解決基層的問題毫無熱情、對基層幹部的説法人云亦云。這樣的幹部在調研中發現的一些問題和不足,往往用材料、用數字説話,證明成績還是很大的,至於問題一是儘量壓縮,二是以產生原因是歷史問題、地理問題等等開脱。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解決問題和更好的促進發展上來。因此,作決策的水平就相當欠缺,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和影響了單位、部門的改革與發展。

二、成因分析

調查研究作為了解基層情況、促進工作提升、密切幹羣關係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出現的問題必須要高度重視,認真分析存在的原因。之所以出現以上問題,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

(一)思想認識缺失。在調查研究中出現問題的單位往往是相關人員在思想上沒有牢固樹立“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思想,對深入基層調研的認識不夠,長期強調調查研究的重要性,使一些幹部認為這只是一項工作要求,對其重要意義沒有完全理解。另一方面,認為開展調研只是工作的一種形式,完全可以通過聽彙報的形式來掌握,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放鬆了對基層調研的要求。歸根結底,還是對調研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很好的從改革發展大局角度認識到調研對推動工作上水平的重要意義。

(二)羣眾意識淡薄。部分同志,對工作成績看的重,對工作中的問題看的輕;對幹部彙報看的重,對羣眾反映問題看的輕;官僚意識重,羣眾觀念輕。在調查研究中不能從真正幹事創業的角度去考慮,對基層部門和一線員工關心較少,與羣眾特別是一線員工的距離比較遠。往往出現調研中發現了問題,有時問題還比較嚴重,解決起來往往讓基層單位解決,定期向他反饋處理情況,“工作深入一些的”會讓基層單位附一些照片和當事人的語言記錄。一是隻把問題看成個例,解決了一個其他的沒看到就認為沒有問題或者不想揭開問題產生的原因;二是後續的解決沒有深入基層實地考察,重材料、重言語,只要反饋的解決了就認為解決了。實際中確實發現的問題會很快解決但是不深入研究原因,往往是消滅了一隻蒼蠅還有無數的蒼蠅在飛,因此也影響了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三)大局意識欠缺。行業和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的作用的發揮,而基層調研,正是進一步凝聚人心的重要平台。通過面對面的談心交流,不但可以解決基層真實的工作生活困難和問題,更能進一步增進感情,拉近幹羣關係,從而以更加良好的狀態投入工作。有些部門負責同志沒有意識到這方面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對此不夠重視,甚至以沒有時間等為藉口進行搪塞。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些負責人的大局意識不夠強,滿足於坐在辦公室看材料、聽彙報,以為材料上的就是大局、透過材料就能完全看到真實的情況和全局的發展。調查研究的不足必然引起對於長遠的發展沒有清醒的認識,對於發展的動力、出現的問題、羣眾的所期所盼等,缺乏足夠清醒的認識,長遠發展必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三、對策及建議

調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基礎,是貫穿於我們工作全過程的基本工作制度。筆者認為,要在五個方面下功夫。

(一)在轉變作風上下功夫。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是搞調查研究工作的每個同志首先必須堅持的一條指導方針,也是做好調研工作包括其他一切工作的最有力的、時時刻刻都不能離開的思想武器。有了這個思想武器,才能在紛繁複雜的形勢面前保持清醒頭腦,提高政治敏鋭性,堅決地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才能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界,觀察社會,分析問題,抓住實質。搞調研做結論,才會有科學性、原則性。要樹立牢固的羣眾觀,堅定不移的走羣眾路線,與“羣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結合起來,與地方黨組織的安排的關於落實八項規定的一系列活動結合起來,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學習,思想境界才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更好地推進調研工作上水平。

(二)在求真務實上下功夫。調查研究的首要任務是弄清事實真相,把發展現狀搞清楚,把問題和原因找準,這是認識事物本質的前提,是得出正確結論的基礎,是取得調研實效的保證。這就要求在調查中做到真實準確、客觀公正,去偽存真,由表及裏,深入基層、深入羣眾、深入現場,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資料,避免從書本到書本、從資料到資料、從文件到文件,要有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調查態度,一絲不苟、艱苦細緻的調查作風。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但“實事求是”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調研中往往會出現不少的困難:飄浮的作風容易使人們不去了解真實情況;利益訴求導致一些地方、單位有意隱藏真實情況;能力所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以偏概全;限於體制、機制等因素不能深“求”、不願深“求”,淺嘗輒止。因為存在諸多困難,才需要下大力氣進行調查研究。藉助調查研究,掌握真實情況,探究規律性,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調查研究若缺失了實事求是這一基本要求,其對於政策制定和科學決策的價值就無從談起。

(三)在措施細化上下功夫。首先要搞清楚基層調研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調研之前要制定目標明確、邏輯嚴密有針對性的調研方案,不僅要有對政策效果的調研,也要有基層幹部羣眾真實的想法和看法。因為調研並非僅僅涉及改革發展大局的大事,更包括涉及基層幹部羣眾切身利益的“小事”。對此,要逐項逐條分析調研對象方方面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分門別類的梳理彙總後,精心擬定調研課題,認真設計調查問卷,逐一從被訪者的角度換位思考,以確保調研過程中能獲得更加真實的第一手資料。

(四)在吃苦耐勞上下功夫。調查研究不是走馬觀花或者只看成績,要深入基層生產生活一線,沒有吃苦的思想準備和足夠的耐心往往不能真實的感受到基層真實的情況。要勤於調查,勤於記載,勤于思考,勤於研究,勤於寫作。如果懶懶散散,東抄西搬,敷衍塞責,熱衷於喝酒、打牌、娛樂享受,就難以完成任務、取得實效,就有負於組織的重託。要有甘於淡泊的作風,努力去達到一種“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境界。如果我們的工作和勞動,能為本單位、本地區解決點實際問題、能給基層羣眾乾點實實在在的好事,那就是一種有意義的工作。搞專題調研,當然希望對領導有所幫助,對決策有所參考。由於種種原因,或選題不準,或深度不夠,或實施條件不具備,我們的調研報告不可能都被採納。但只要付出了心血,只要是確有真知灼見,不用不等於無用,今天不用不等於將來不用。

(五)在注重落實上下功夫。基層調研中發現的問題、羣眾的心聲能夠如實的表現、表達出來,這只是“萬里長征邁出了第一步”。更為重要的是,羣眾的呼聲,特別是羣眾提出的合理化訴求能否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這才是更為關鍵的。對此,抓好調研發現問題的整改和反饋不容忽視。這一環節恰恰是很多單位、部門的負責同志最容易忽視的,或者貌似很重視,對於發現的問題今天研究一次、明天研究一次,時間長了往往被淡化或者被眼前的工作所替代,問題的解決也就遙遙無期了。因此,如何進一步在調研問題的落實整改上下功夫,應該成為下一步開展基層調研的一個努力方向之一。

調查研究能力的高低是決定工作成敗的關鍵,堅持調查研究經常化、制度化,在調查研究過程中不斷增強調查研究能力,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新形勢發展需要,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不斷推進地方經濟持續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