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8W

國小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多篇

【第1篇】國小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之數與代數

國小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之數與代數

國小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數與代數

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

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

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

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

理解並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

會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能結合實際進行估算。

知道除法的含義和除法各部分名稱以及乘法與除法的關係。

熟練進行用乘法口訣求商。

會從生活中發現和提出數學問題,能用所學知識(兩步計算)加以解決。

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使用小括號。

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

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

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建立質量觀念,培養學生估算物體質量的意識。

今天就和大家就分享到這,祝各位同學學習愉快!

【第2篇】國小三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國小三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1.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他們的面積。

2.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

3.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釐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4.邊長1釐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釐米。

5.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6.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7.邊長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10000平方米)。

8.邊長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9.測量土地的面積時,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釐米

10.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長 = 面積÷寬 寬 = 面積 ÷長

11.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12.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寬 = 周長÷2-長 長 = 周長÷2-寬

13.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14.正方形的邊長=周長÷4

15.相鄰的兩個常用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

16.相鄰的兩個常用的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

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 ;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公頃、平方千米這兩個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

注:面積和周長是不能相比較的;分清楚什麼時候填長度單位,什麼時候填面積單位,填土地面積單位時,比較小的土地面積(如:公園、體育場館、超市、果園、廣場)等一般情況下填公頃;(城市的佔地、國家的面積、江河湖海的面積)等一般情況下填平方千米。

面積相等的兩個圖形,周長不一定相等。

注 意:

周長相等的兩個圖形,面積不一定相等。

【第3篇】國小一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國小一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一、學習目標:

1.體驗上下的位置關係;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2.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3.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形狀和邊的特點;

4.通過折一折、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能辨別、區分這兩種圖形;

5.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和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懂得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6.能夠熟練地口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二、學習難點:

1.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並能用自己的語文試表述;

2.讓學生體驗上下位置的相對性;

3.通過操作讓學生明白長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點;

4.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並能夠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5.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6.數100以內數,特別是數到幾十九、下一個整十數應該數幾十比較困難;

7.瞭解和掌握個位、十位的數位的概念。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夠正確地、熟練地讀、寫100以內的數。

三、知識點概括總結:

1.位置:所在或所佔的地方,有上下、前後、左右之分。

【第4篇】大數的認識國小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大數的認識國小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一、億以內數的認識

例1:使學生明白一萬一萬地數,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一(個)、十、百、千、萬都是計數單位。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是十進關係。我國的計數習慣,每四個數位是一級,個級,萬級,億級。

例2:多位數的讀法:讀數時,先分級,然後從高位到低位先讀億級,再讀萬級,最後讀個級,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都不讀。

例3:多位數的寫法:先寫萬級,在寫個級,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佔位。

例4:億以內數的比較:位數不同,位數多的數就大;位數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左起第二位上的數,直到比較出大小為止。

例5:為了讀寫方便,把整億、整萬地數改寫成用億、萬做單位的數。

例6:四捨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主要是看它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數,是小於,大於還是等於。如果省略的尾數最高位上的數是或比小,把尾數都捨去。如果省略的尾數最高位上的數是或比大,把尾數省略後向前一位進一。

1. 關於近似數的問題:

⑴在實際問題中,有些數據是與實際完全符合的準確數。如:三班有12個男同學,27個女同學。這裏的1227都是準確數。

⑵還有些數據,只是與實際大體符合的.近似數。我們在測定物體的長度、質量時,由於測量工具的限制,必然會產生誤差,所得的結果都是近似數。如:小明身高140釐米,體重35千克。這裏的140、35都是近似數。

⑶在對大的數目在進行統計時,一般也只需要用它的近似數來表示。如:平常説一個城市有人,一個鋼鐵廠去年產鋼萬噸。這裏的萬、萬都是近似數。

二、數的產生

古時人們是通過實物、結繩刻道等方法來記數的。

表示物體個數的都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0也是偶數。最小的自然數是1,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三、十進制計數法

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四、億以上數的認識

例1:億以上數的讀法

①從高位讀起,一級一級往下讀。

②讀億級或萬級的數,先按照個級的讀法讀,再在後面加上一個億字或萬字。

③數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每級末尾的零都不讀。

例2:寫數時先寫高級,再寫哪低級,哪一個數位上沒有單位,就用0佔位。

例3:不是整億數的用四捨五入法省略億位後面的尾數。

五、計算工具的認識

為了方便計算,人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計算工具。早在世紀,中國就發明了算盤,現在比較常見的計算工具是電子計算器。瞭解計算器上常見的功能鍵名稱,學會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六、用計算器計算

例1:使學生能夠利用電子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使學生知道用電子計算器計算順序和筆算順序是一樣的。

例2:讓學生善於觀察發現數學的祕密,能夠對一些有規律的數進行口算。

【第5篇】國小五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統計

國小五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統計

知識點:1、認識扇形統計圖,瞭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2、能讀懂扇形統計圖,並能從中獲得相應的數學信息。

奧運會(統計圖的.選擇)

知識點:1、瞭解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條形統計圖便於看出數據的多少;扇形統計圖能清楚地看出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係;折線統計圖能看出數據的變化趨勢。2、能夠根據需要選擇最為直觀、有效地統計圖表示數據。

中位數和眾數

知識點:1、中位數和眾數的意義。將一組數據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排列,中間的數稱為這2、中位數和眾數的求法。將一組數據按大小的順序排列,如果是奇數個數據,中間的數就為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如果是偶數個數據,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為這組數據的中位數。眾數,就是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有可能是多個眾數。3、能根據具體的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兩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徵。

【第6篇】國小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國小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平移與平行知識點:

1、感受平移前後的位置關係——平行。(在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2、平行線的畫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條直角邊先畫一條直線。

(2)用直尺緊靠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固定直尺,然後平移三角尺。

(3)沿一條直角邊在畫出另一條直線。

3、能夠藉助實物,平面圖形或立體圖形,尋找出圖中的平行線。

補充知識點:用數學符號表示兩條直線的平行關係。如:ab∥cd。

相交與垂直知識點:

1、相交與垂直的概念。

當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互相垂直:就是直線oa垂直於直線ob,直線ob垂直於直線oa)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兩條直線互相垂直説明了這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必須相交,相交還要成直角。)

2、畫垂線:

(1)過直線上一點畫垂線的方法。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這條直線重合,直角頂點是垂足,沿着另一條直角邊畫直線,這條直線是前一條直線的垂線。注意,要讓三角尺的直角頂點與給定的點重合。

(2)過直線外一點畫垂線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這條直線重合,讓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通過這個已知點,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畫直線,這條直線就是前一條直線的垂線。注意,畫圖時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畫線。過直線外一點畫一條直線的垂線,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必須通過給定的這個點。

補充知識點:

1、會用數學符號表示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的關係。如:oa⊥ob。

2、明確點到直線之間垂線段最短。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1、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正方形和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2、梯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菱形:四條邊都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菱形。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4、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各部分的名稱(略)。

5、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畫法(略)。

【第7篇】國小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國小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_數和數的運算

第一章 數和數的運算

二 方法

三 性質和規律

五 應用

3典型應用題

(2) 歸一問題:已知相互關聯的兩個量,其中一種量改變,另一種量也隨之而改變,其變化的規律是相同的,這種問題稱之為歸一問題。

(3)歸總問題:是已知單位數量和計量單位數量的個數,以及不同的單位數量(或單位數量的個數),通過求總數量求得單位數量的個數(或單位數量)。

(6)差倍問題:已知兩個數的差,及兩個數的倍數關係,求兩個數各是多少的應用題。

(7)行程問題:關於走路、行車等問題,一般都是計算路程、時間、速度,叫做行程問題。解答這類問題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時間、路程、方向、杜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瞭解他們之間的關係,再根據這類問題的規律解答。

(9) 還原問題:已知某未知數,經過一定的四則運算後所得的結果,求這個未知數的應用題,我們叫做還原問題。

(10)植樹問題:這類應用題是以“植樹”為內容。凡是研究總路程、株距、段數、棵樹四種數量關係的應用題,叫做植樹問題。

(11 )盈虧問題:是在等分除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他的特點是把一定數量的物品,平均分配給一定數量的人,在兩次分配中,一次有餘,一次不足(或兩次都有餘),或兩次都不足),已知所餘和不足的數量,求物品適量和參加分配人數的問題,叫做盈虧問題。

(12)年齡問題:將差為一定值的兩個數作為題中的一個條件,這種應用題被稱為“年齡問題”。

解題關鍵:年齡問題與和差、和倍、差倍問題類似,主要特點是隨着時間的變化,年歲不斷增長,但大小兩個不同年齡的差是不會改變的,因此,年齡問題是一種“差不變”的問題,解題時,要善於利用差不變的特點。

例 父親 48 歲,兒子 21 歲。問幾年前父親的年齡是兒子的 4 倍?

分析:父子的年齡差為 48-21=27 (歲)。由於幾年前父親年齡是兒子的 4 倍,可知父子年齡的倍數差是( 4-1 )倍。這樣可以算出幾年前父子的年齡,從而可以求出幾年前父親的年齡是兒子的 4 倍。列式為: 21( 48-21 )÷( 4-1 ) =12 (年)

(13)雞兔問題:已知“雞兔”的總頭數和總腿數。求“雞”和“兔”各多少隻的一類應用題。通常稱為“雞兔問題”又稱雞兔同籠問題

解題關鍵:解答雞兔問題一般採用假設法,假設全是一種動物(如全是“雞”或全是“兔”,然後根據出現的腿數差,可推算出某一種的頭數。

解題規律:(總腿數-雞腿數×總頭數)÷一隻雞兔腿數的差=兔子只數

兔子只數=(總腿數-2×總頭數)÷2

如果假設全是兔子,可以有下面的式子:

雞的只數=(4×總頭數-總腿數)÷2

兔的頭數=總頭數-雞的只數

例 雞兔同籠共 50 個頭, 170 條腿。問雞兔各有多少隻?

兔子只數 ( 170-2 × 50 )÷ 2 =35 (只)

雞的只數 50-35=15 (只)

(二)分數和百分數的應用

1 分數加減法應用題:

分數加減法的應用題與整數加減法的應用題的結構、數量關係和解題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在已知數或未知數中含有分數。

2分數乘法應用題:

是指已知一個數,求它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

特徵:已知單位“1”的'量和分率,求與分率所對應的實際數量。

解題關鍵:準確判斷單位“1”的量。找準要求問題所對應的分率,然後根據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正確列式。

3 分數除法應用題: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是多少。

特徵:已知一個數和另一個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一個數”是比較量,“另一個數”是標準量。求分率或百分率,也就是求他們的倍數關係。

解題關鍵:從問題入手,搞清把誰看作標準的數也就是把誰看作了“單位一”,誰和單位一的量作比較,誰就作被除數。

甲是乙的幾分之幾(百分之幾):甲是比較量,乙是標準量,用甲除以乙。

甲比乙多(或少)幾分之幾(百分之幾):甲減乙比乙多(或少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關係式(甲數減乙數)/乙數或(甲數減乙數)/甲數 。

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 ) ,求這個數。

特徵:已知一個實際數量和它相對應的分率,求單位“1”的量。

解題關鍵:準確判斷單位“1”的量把單位“1”的量看成x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列方程,或者根據分數除法的意義列算式,但必須找準和分率相對應的已知實際數量。

4 出勤率

發芽率=發芽種子數/試驗種子數×100%

小麥的出粉率= 麪粉的重量/小麥的重量×100%

產品的合格率=合格的產品數/產品總數×100%

職工的出勤率=實際出勤人數/應出勤人數×100%

5 工程問題:

是分數應用題的特例,它與整數的工作問題有着密切的聯繫。它是探討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三個數量之間相互關係的一種應用題。

解題關鍵:把工作總量看作單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時間的倒數,然後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公式。

數量關係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

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時間

6 納税

納税就是把根據國家各種税法的有關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

繳納的税款叫應納税款。

應納税額與各種收入的(銷售額、營業額、應納税所得額 ……)的比率叫做税率。

* 利息

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

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

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第8篇】國小一年級數學知識點的總結

國小一年級數學知識點的總結

一、學習目標:

1.通過數數活動,使學生知道“同樣多”的含義;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2.使學生會用1~5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知道1~5的數序,能認讀1~5各數,建立初步的數感;

3.使學生能夠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物體和圖形,能夠識別這幾種物體和圖形,初步理解相關概念的`意義;

4.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

5.通過觀察、操作、演示,使學生熟練地數出6-10這幾個數字,會讀、會寫,並會用這些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6.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12大格。

二、重難點:

1.知道“多”、“少”的含義;

2.使學生會用1~6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3.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物體和圖形,能夠識別這幾種物體和圖形,初步理解相4.關概念的意義;

5.學會分類的方法;

6.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7.初步建立時間概念

三、知識點概括總結:

1.數一數:

2.比一比:

草莓比香蕉多(1)個。

比長短:

比高矮:

戴眼鏡穿藍色上衣的叔叔要比戴眼鏡穿黃色上衣的叔叔高。

【第9篇】國小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的總結

關於國小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的總結

1.分數乘法:分數乘法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

2.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為零.。

3.分數乘法意義

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一個數與分數相乘,可以看作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4.分數乘整數:數形結合、轉化化歸

5.倒數:乘積是1的兩個數叫做互為倒數。

6.分數的倒數

找一個分數的倒數,例如3/4把3/4這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交換位置,把原來的分子做分母,原來的分母做分子。則是4/3。3/4是4/3的倒數,也可以説4/3是3/4的倒數。

7.整數的倒數

找一個整數的倒數,例如12,把12化成分數,即12/1,再把12/1這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交換位置,把原來的分子做分母,原來的`分母做分子。則是1/12,12是1/12的倒數。

8.小數的倒數:

普通算法:找一個小數的倒數,例如0.25,把0.25化成分數,即1/4,再把1/4這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交換位置,把原來的分子做分母,原來的分母做分子。則是4/1

9.用1計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這個數,例如0.25,1/0.25等於4,所以0.25的倒數4,因為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分數、整數也都使用這種規律。

10.分數除法:分數除法是分數乘法的逆運算。

11.分數除法計算法則:甲數除以乙數(0除外),等於甲數乘乙數的倒數。

12.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

13.分數除法應用題:先找單位1。單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對應分率用乘法,求單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一直是學數學容易弄混的幾大問題之一,其實它們之間的問題完全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比,等同於算式中等號左邊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種(如:a:b);比例,由至少兩個稱為比的式子由等號連接而成,且這兩個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聯繫就可以説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兩個比值相等的比組合而成的。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比的意義。比例有4項,前項後項各2個.

15.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後項都乘以或除以一個不為零的數。比值不變。

【第10篇】國小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的總結

關於國小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的總結

為了能幫助廣大國小生朋友們提高數學成績和數學思維能力,小編為各位同學總結歸納了國小二年級數學知識點,希望能對各位同學有所幫助。更多學習材料盡在。

國小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圖形

米和釐米.角和直角

知識點

1.常用的長度單位:米、釐米。

2.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釐米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3.測量時:把尺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着幾,對着幾就是幾釐米。

4. 1米=100釐米 ,100釐米=1米。

5.線段的特點:①線段是直的。②線段有兩個端點。③線段可以測量出長度,是有限的。

6.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

7.角的`畫法: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邊,就畫成一個角。

用三角板可以畫出直角(課本40頁圖例)。畫角時應寫上角各部分的名稱。(課本44頁第7題以及給出頂點和一條邊,把角補充完整。)

8.三角板上的3個角中,有1個是直角。正方形.長方形都有4個角,都是直角。

9.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0.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只和兩條邊張開的寬度有關。

11.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鋭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鈍角。(課本41頁做一做2.連一連)

12.直角的標誌,鋭角.鈍角的標誌。

13.怎樣在一張不規則的紙中得到一個直角。

【第11篇】國小生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國小生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

1、毫米、分米的認識:

(1)會用釐米估計常見物體的長度,並在實際測量中引出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

(2)通過測量活動,實際感受1毫米和1分米大約有多長,會用毫米和分米作為長度單位進行估計。

(3)知道米、分米、釐米、毫米之間的進率,能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的`長度單位,會用這些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4)能完成有關的計算和應用,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2、千米的認識:

(1)瞭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長度單位,知道1千米大約有多長,並初步瞭解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掌握千米和米之間的進率,能正確換算和計算,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噸的認識:

(1)瞭解噸是比千克大很多的質量單位,知道1噸大約有多重,瞭解質量單位噸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掌握噸、千克、克之間的進率,能正確換算和計算,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能估計一些常見物品的質量,能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恰當的質量單位。

【第12篇】最新國小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最新西師版國小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西師版國小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數學這門課程永遠的伴隨着我們,那麼如何才能學習並掌握好這門課程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西師版國小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希望對考生學習數學這門課程有所幫助!

一、年月日:

一三五七八十臘(12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

平年二月二十八,

閏年二月把一加。

二、100以內的質數口訣:

2、3、5、7和11,

13後面是17,

19、23、29,(十九、二三、二十九)

31、37、41,(三一、三七、四十一)

43、47、53,(四三、四七、五十三)

59、61、67,(五九、六一、六十七)

71、73、79,(七一、七三、七十九)

83、89、97.(八三、八九、九十七)

三、多位數讀法歌:

讀數要從高位起,哪位是幾就讀幾,

每級末尾若有零,不必讀出記心裏,

其他數位連續零,只讀一個就可以,

萬級末尾加讀萬,億級末尾加讀億。

四、多位數寫法歌:

寫數要從高位起,哪位是幾就寫幾,

哪一位上沒單位,用0佔位要牢記。

五、多位數大小比較歌:

位數不同比大小,位數多的大,位數少的小,

位數相同比大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六、運算順序歌:

打竹板,響連天,各位同學聽我言,

今天不把別的表,單把四則運算聊一聊,

混合試題要計算,明確順序是關鍵。

同級運算最好辦,從左到右依次算,

兩級運算都出現,先算乘除後加減。

遇到括號怎麼辦,小括號裏算在先,

中括號裏後邊算,次序千萬不能亂,

每算一步都檢查,又對又快喜心間。

七、除的意義:

看到除,

圈一圈,

除字前面是除數,

除字後面被除數,

位置交換別忘了。

八、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

我是0,本事大,

除法運算顯神通。

不夠商1我來補,

有了空位我就坐。

別人要想把我除,

常勝將軍總是我。

九、認識鐘錶:

跑的最快是秒針,個兒高高,身材好;

跑的最慢是時針,個兒短短,身材胖;

不高不矮是分針,勻速跑步作用大。

十、量角:

中心對頂點,

0線對一邊,

一邊讀刻度,

內外要分辨。

十一、計量單位間的`換算:

大化小,用乘好。

小化大,除不差。

十二、大月、小月的記憶:

七前單月大,

八後雙月大。

十三、我是1釐米:

1釐米,很淘氣,仔細找,才見你。

指甲蓋1釐米,伸出手指比一比。

長短和我差不多,大約就是一釐米。

100個我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

物體長了別用我,要不一定累死你。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提供的西師版國小三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希望您閲讀愉快!

【第13篇】國小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關於國小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知識點:

第一組算式:積的位數是兩個因數位數之和-1,積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間的'數字為因數的位數,兩邊的數字相同並依次減1。(此為迴文數)

第二組算式:積都由1、4、2、8、5、7幾個數字組成,而且前後排列的順序不變,只需要確定末位數字就可以算出積(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數字則更好)

第三組算式:積的個位都是1,首位都是9;積的位數正好是兩個因數位數之和;積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組成,只要在首位補9,倒數第二位補0就可以了,只有一個8和一個1。

第四組算式:在0~9的十個數字中,任意選擇四個數字,組成數字不重複的最大的四位數和最小的四位數。然後兩數相減,並把結果的四個數字重現組成一個最大的四位數與最小的四位數。再次相減······在這樣不斷重複的過程中,最後得到數字4176。

【第14篇】北師大版國小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除法知識點

**知識點**

1、能正確掌握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義。

2、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

有餘數的除法

1、體會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2、積累正確的試商方法。

4、能用豎式正確計算有餘數除法,瞭解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5、能運用有餘數除法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分蘋果(豎式除法)

知識點:

1、掌握表內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2、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義。

分橘子(有餘數的除法(一))

知識點:

1、體會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2、會用豎式表示有餘數的除法,瞭解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分草莓(有餘數的除法(二))

知識點:

1、掌握正確的試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訣,兩數相乘的積最接近被除數,而又比被除數小。

2、能運用有餘數除法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租船(有餘數除法的應用(一))

知識點:

靈活運用有餘數的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派車(有餘數除法的應用(二))

知識點:

靈活運用有餘數除法及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練習題**

49÷7=102÷17=64÷16=72÷12=

221÷13=108÷9=240÷15=72÷18=

8÷4=21÷7=196÷14=6÷3=

**參考答案**

49÷7=(7)102÷17=(6)64÷16=(4)72÷12=(6)

221÷13=(17)108÷9=(12)240÷15=(16)72÷18=(4)

8÷4=(2)21÷7=(3)196÷14=(14)6÷3=(2)

【第15篇】國小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有餘數的除法

1、有餘數除法以的意義:在平均分一些物體時,有時有剩餘,這樣的除法是有餘數的除法。

2、餘數與除數的關係:在有餘數的除法中,餘數一定比除數小。

3、除法列豎式計算方法:

(1)先寫“廠”表示除號。

(2)在除號裏寫被除數。

(3)除號外面左側寫除數。

(4)把商寫在除號的外面,被除數上面,並和被除數個位對齊。

(5)把除數和商的積寫在被除數的下面(注意:相同數位要對齊)。

(6)用被除數減去商和除數的乘積得結果寫在橫線下面,與個位對齊。

4、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先想想被除數裏面最多有幾個除數,再利用乘法口訣試商。

5、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被除數÷除數=商+餘數

被除數=商×除數+餘數

被除數=除數×商+餘數

餘數=被除數﹣商×除數

第二單元:時分秒

1、認識鐘面:

(1)鐘面上最短最粗的針是時針,較短較粗的是分針,最細最長的是秒針。

(2)鐘面上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鐘面上共有60個小格。

(3)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時針走1大格分針走1圈,也就是60小格,1時=60分。

(4)分針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

分針走1小格秒針走1圈,1分=60秒

2、認識整時方法: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

時針、分針、秒針全部重合的時間是12時,

時針和分針成一條直線的時間是6時,

時針和分針成直角的時間是3時和9時。

3、認識幾時幾分方法:時針指在兩個數之間,算小數,時針指在12和1之間,算12時,分針指着幾,表示幾個5分鐘。

4、記錄時間有兩種方法:

(1)文字法:如:5時50分;

(2)用電子錶法記錄時刻時,幾時就寫幾,再寫“:”,後面寫分時要佔兩位,分針不夠整十的,十位要用0佔位。如:8時零5分寫作8:05

5、認識大約幾時方法:時針接近幾就是幾時。此時,分針一般指在數字12左右。

6、計算兩段時間之間的時間方法:用結束的時間減去開始的時間。整時減整時,分鐘減分鐘,分鐘不夠減向整時借1時在分鐘上加60分鐘再減。整時借出的1時要記得減去。

7、比較時間:單位不同時要化成相同的時間單位再進行比較。在進行比賽(或做事)時:同樣的距離(或同樣的事情)所用的時間越多説明速度越慢(或效率越低);所用的時間越少説明速度越快(或效率越高)。

第三單元:認識方向

1、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1)早上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依據一個確定的方向找其他三個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東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東;面東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東,左南右北。

2、地圖上的方向: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製的。

3、繪製簡單示意圖的方法:先選好觀察點,把選好的觀察點畫在平面圖的中心位置,再確定好各物體相對於觀察點的方向,在紙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製,用“↑”標出方向。

4、看簡單路線圖描述行走路線的方法:

(1)看路線圖確定好自己所處的位置,以自己所處的位置為中心

(2)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則來確定目標和周圍事物所處的方向

(3)根據目標的方向和路程確定所要行走的路線。(一般以“在”字後面物體的位置為中心,以“的”字前面物體的位置為中心)

5、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從“東”出發,東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北,東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南;從“西”出發,西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南。

6、指南針:

紅色指針指針北面,白色指針指着南面。

樹的年輪:較疏的向着南面,較密的向着北面。

樹葉:較疏的向着北面,較密的向着南面

晴朗的夜間:朝着北極星的方向是北面。

影子的方向:和太陽所在的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