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土地增減掛鈎工作調研報告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33W

為加快城鄉統籌發展,調整優化城鄉用地佈局結構,緩解建設用地供需矛盾,促進土地資源集約、高效和可持續利用,對本鎮內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工作進行調研。調研組一行,先後考察了東寨村、黨家山村、西山根村、李家坡村和大院村等,聽取了相關情況介紹,並現場查看了實施項目。大家認為這五個村的土地增減掛鈎工作各有特色,有可鑑之處,特形成報告,供各部門參考。

關於土地增減掛鈎工作調研報告

一、全縣土地利用現狀

近年來,隨着新農村建設的全面實施和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全鎮建設用地規模不斷擴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用地結構也不盡合理。

一是農村建設用地面積較大,利用率較低。我鎮共有53個行政村,耕地121776畝,目前村莊建設用地面積達13808.7畝,住在鄉村的農村户籍近22889户、67168人,户均宅基地超過0.6畝,户均用地面積過多。宅基地大多亂佔亂建,造成村莊佈局結構混亂,土地利用率較低。有的村內空閒地多,有的住户建新不拆舊存在一户兩宅甚至多宅現象,有的村民遷居集鎮、縣城或外地後仍保留宅基地。

二是農村居民點分佈零散,缺乏統一規劃。全鎮農村居民點規模大小不一,且分佈零散,造成大量的土地閒置和浪費。另外大部分村莊缺乏統一規劃,無法合理佈局村內公共設施,建設用地結構極不合理,嚴重影響了農村居住環境的改善和居住條件的提高。

三是城鄉發展用地緊缺,解決的途徑不多。土地已成為影響我鎮城市化、工業化發展的制約瓶頸。儘管近兩年淘汰了部分污染嚴重、產能落後的中小企業,收回了長期不開工的企業土地,清理整頓了投資密度不足或建設時間較長的企業,但畢竟這些企業數量有限,只能滿足一時所需,而且這種方式成本較高、易引發不穩定因素,不能根本解決土地矛盾。如果我鎮在土地增減掛鈎工作上加大力度,出台一些激勵措施,在今後一段時間,通過拆舊建新、合理規劃農村居民點,在每户宅基地(包括公共配套設施用地)不超過5分地的情況下,可為全鎮騰出足夠的土地利用空間。

二、土地增減掛鈎的主要做法

近幾年來,我鎮積極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工作,取得較為明顯的成效。從我們調研的五個村來看,開展增減掛鈎主要有以下幾種做法:

(一)因地制宜,拆除公用設施。就是根據各鄉鎮的不同情況,將過去廢棄的集體工礦企業、堆場,村辦學校、村部等拆除,將土地復墾為耕地。如黨家山國小閒置多年進行拆除,並進行土地整理復墾,整理面積達16畝,淨增耕地16畝。這類用地拆遷整理工作難度小、矛盾少,社會認可度高,而且操作的可行性強,但可用資源不多,拆一處少一處。

(二)因勢利導,拆除破舊老宅。針對目前農村仍有不少草房、土房等危房,且大多是老人居住,而其子女不是出宅建了新房,就是在集鎮或縣城買房居住的現狀,積極做好老年人及其兒女的思想工作,讓老人搬出危房與子女同住,將原有破舊房屋拆除復墾。如李家坡村老年人跟隨子女同住,拆遷了42户,淨增耕地23畝,且不需安置。

(三)因人而異,規劃引導新建。這種方式就是拆掉破舊房屋,引導農民到規劃的集中居住區建新房,這也是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工作的有效做法和發展方向。如儒林村根據不同的人羣,在該村規劃了居民集中居住區,總規劃面積18畝,可入住62户,目前已全部遷入。

各鄉鎮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工作的開展,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一是增加了耕地,做到了集中連片、田塊平整、渠網配套、道路暢通、綠化整齊,建成了高標準農田,為規模經營和發展現代農業創造了條件。二是改變往日農村宅基地鬆、散、亂現象,建成了規劃集中居住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逐步完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農民的生活條件明顯改觀。三是優化了城鄉用地結構,農民得到了實惠,城鎮有了發展空間,加快了城鄉統籌、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步伐。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工作既保耕地又保發展,方向是正確的,路徑選擇也比較現實,但這項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資金需求量大,在推進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需引起重視。

一是思想認識不夠高。羣眾的經濟狀況不一,認識程度各有差異。有的羣眾通過宣傳引導,能夠自覺拆遷,有的羣眾持觀望態度,也有羣眾出現老宅基情結,不願搬遷,甚至有消極牴觸情緒。也有極少數老百姓認識錯位,藉機漫天要價,不達目的不罷休。還有因拆遷安置的居民點向集鎮、中心村集中,離責任田路途遠,生產生活不方便,羣眾不願走。

二是拆遷安置工作難。當前,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工作,很重要的環節是,在復墾拆舊區前能否把農民集中居住區規劃好。拆掉舊房後而無法建新房,農民就會懷疑,甚至失去信心。農民集中居住區的規劃、用地手續辦理、如何使農民儘早建起新房並擁有產權證,已成為當前土地增減掛鈎工作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另外,對家庭條件差、即使補償後也無能力建房的農户安置也是需要重視的問題。

四、對策與建議

(一)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工作最終目的之一是節約農用地,消除零散村莊,形成集中居住。但在實施的初期,由於受資金、社會認知、工作經驗和政策支持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應本着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原則穩步推進。在實施過程中,要加大宣傳力度,把掛鈎工作的意義、措施,特別是將縣裏的相關政策講清、講透,儘量把每一項工作做細,做實,積極爭取多方支持和配合。規劃方案要張榜公示,積極吸納羣眾合理訴求,增強規劃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排除羣眾思想疑慮,使羣眾在潛移默化中支持掛鈎工作。

(二)以點帶面,典型引路。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工作無現成經驗可循,其拆遷補助標準、復墾標準、資金投入運作方式都沒有統一的模式,所以在工作中要選擇篩選易拆、易復墾地塊作為突破口,制訂政策,先行啟動,形成資金補充、政策效應和示範效應後,再滾動推進。在具體步驟上,要選擇平房比例相對較高、投入成本較少、羣眾工作基礎較好的鄉鎮(村)進行試點,以點帶面,逐步推開。

(三)規劃引導,落實項目。抓住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和鄉鎮總體規劃調整的契機,在掌握農村宅基地利用現狀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鎮村居民點規劃,控制拆舊建新規模,引導農民居住點由自然分散型向規劃集中型轉變。對因實施土地掛鈎規劃,需要落實的拆遷安置居民點,應在納入鎮村居民點規劃統一實施。對於批准建新項目用地的鄉鎮,要千方百計抓緊項目落實,確保所有項目儘早竣工,不能將寶貴的用地指標閒置,影響掛鈎資金的循環。

(四)籌措資金,嚴格管理。要加大資金籌措力度,保證掛鈎復墾項目資金的及時到位。對上級返還的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和其它土地復墾專項資金集中統籌,用足用好。鄉村兩級要進一步加強財務支出管理,各村在項目完成後,應及時將項目資料報送到鄉鎮國土、財政部門,以便核查。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國土、財政、審計等部門應根據各自職責,隨時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做到防範於未然。在項目通過決算後,有關資料要及時整理存檔,加強跟蹤管理。

(五)建章立制,規範運作。一要落實項目公告制。在掛鈎項目區設立公告牌,將項目區的範圍、實施主體、總投資、施工單位、實施工期、搬遷內容、搬遷補償標準、安置户、淨增耕地等進行公示,保障羣眾的知情權,提高項目實施的透明度;二要實行項目招投標制。掛鈎項目配套工程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通過規範項目運作,提高項目工程質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三要實行合同制。以簽訂合同方式,對所有搬遷户搬遷、土地復墾、配套工程,進行規範和約定,做到按合同要求搬遷、復墾、施工;四要切實加強對進區建房農户條件和標準的審核。堅持“一户一宅”和按用地標準建房,既防止以掛鈎名義大拆大建和變相從事房地產開發,又防止個別農户建了新房不拆舊房,導致淨增耕地目標落空的情況發生。

(六)尊重民意,保障權益。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工作實施過程中,要充分尊重農民意願,不搞強制拆遷,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要求,在取得相關土地所有權人的同意後,與其簽訂搬遷協議,然後進行搬遷。對家庭條件差、即使拆遷補償後也沒有能力建新房的農户要做好安置工作,可在集中居住點設置安置區,對困難户直接建好安置房,切實保障困難農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