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領導力的調查報告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48W

領導力的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濰坊風箏節影響力的調查報告

_____*年11月28日至30日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會展經濟論壇”“中國節慶活動國際論壇”上,由國際節慶協會與北京節慶文化發展中心共同發起的“首屆ifea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節慶活動”評選活動揭曉,濰坊國際風箏會被評為ifea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十大節慶活動。可以説,風箏盛會托起了濰坊這座渤海之濱城市的城市品牌。

作為當代大學生,關注自己家鄉的發展責無旁貸。因此,為了更深層次地瞭解濰坊風箏節的影響力,我們發起了此次關於風箏節影響力調查的社會實踐。我們所謂的影響力,不僅僅侷限於政府所頒發的榮譽獎項,而更着重於風箏節這個事件在百姓當中所具有的知名度、對公眾生活的影響以及對其濰坊城市發展的影響。為此,我們在選擇調查人羣的樣本的時候也有意識地將其分為濰坊本地人和外籍人員(網絡調查)兩部分羣體,希望藉此來更全面地瞭解風箏節的知名度以及其對於大眾的影響。可以説,調查的進行是困難的。由於各種人力物力財力條件的限制,我們並不能擔保我們的調查結果的代表性。但是重要的是我們通過此次調查瞭解到了一個城市品牌對於一個城市發展的重要意義,並且對於自己的家鄉有了進一步地瞭解,堅定了在未來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去更好地建設我們的家鄉的意願,而這應該是此次調查最好的教育意義。以下是本調查組兩名成員對於濰坊風箏節影響力的調查情況:

一、調查時間:

2022年7月

二、調查對象:

濰坊本地人(實地隨機抽樣)和外籍人員(網絡調查)

三、調查內容:

濰坊風箏節的影響力

四、調查目的:

瞭解濰坊風箏節在公眾當中的知名度、對本地人生活的影響以及對於濰坊城市發展的影響, 以期發掘擴大濰坊風箏節影響力的方法和以風箏為橋樑更好建設濰坊城市的建議。

五、調查方法:

鑑於本次問卷將調查羣體以户籍為界限分為濰坊本地人和外籍人員兩部分,對於本地人採用的是隨機問卷的調查方式,發放問卷是在調查人員所在的城市內,隨機選擇人員當場髮捲填寫,並當場收回,三天時間內對所在城市的部分公眾進行了調查;對於外籍人員則採用網絡調查的形式,通過將調查問卷公佈在網上號召網友進行填寫和將問卷發至所知外籍人員人郵箱尋求回覆相結合的方法,累計進行時間一週。本次調查共發放紙質問卷100份,有效收回100份;電子問卷100份,有效回收70份。問卷見附錄一。

六、問卷調查結果:

(一)濰坊風箏節的知名度

早在春秋時代就已經出現了風箏,而濰坊由於氣候,地理,文化等因素形成了春季放風箏的習俗。濰坊風箏節開始於1984年,於每年4月份舉行,迄今為止已舉辦了30屆,是我國舉辦最早,堅持時間最長,經濟和社會收益最好的旅遊節慶之一。那麼風箏節在百姓中的知名度如何呢?

在問卷第一題中,針對我們最想知道的“非本地人 ‘是否知道濰坊是世界風箏都並且每年舉辦風箏節’”,在調查問卷的一開始我們就要求被調查人羣選擇好自己的身份,即是本地人抑或是非本地人。在我們看來,這是濰坊風箏影響力最直觀的表現。只有更多的人知道濰坊風箏的存在,我們才能利用這一平台更好地擴大濰坊影響力。調查結果如圖一所示,100%的濰坊本地人知道濰坊“世界風箏都”的名號和風箏節的存在,這想必是與每年市內的宣傳和教育分不開的;然而只有37%的非本地人知道濰坊“世界風箏都”的名號和風箏節的存在。在調查者看來,這個結果是意料之中的。調查者在大學內也曾經常與外地同學交流自己的家鄉,然而除了少數曾去過濰坊的同學知曉濰坊風箏的名氣,大多數同學並不知曉這樣一個城市的存在。這提醒我們不得不通過一些手段來打響“濰坊風箏”的旗號。

在問卷的第二題中,我們對“調查者參與風箏節的意願”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0%的本地人,45%的非本地人願意參與積極參與風箏節活動。相較本地人高漲的參與熱情,非本地人蔘與風箏節的意願較小,這其中可能存在距離、興趣等原因。但這也提醒着我們要不斷創新改進風箏節,加大宣傳力度,讓其能夠成為像奧運會、世博會那樣具有影響力的國際國內盛典。

(二)濰坊風箏節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調查問卷的第三題到第四題,我們想要了解的是風箏節對於人們生活的影響。

為此,在第三題中,我們對“風箏節是否能為人們生活帶來積極影響”進行了調查。如圖二所示,73%的本地人,92%的非本地人認為風箏節的舉辦能為生活帶來積極影響。我們分析,一部分本地人之所以認為風箏節會干擾到其生活有以下幾種可能:一是其是風箏節相關事項的負責人,風箏節期間工作繁忙因此干擾正常生活;二是風箏節期間眾多外地人的湧入也會帶來例如交通堵塞等一系列問題干擾生活;三是對於過度宣傳眾多廣告的煩惱等。但是總體來説,風箏節的舉辦還是能夠得到人們的認可的。

在第四題(多選題)中,我們對“人們願意參與的風箏節活動”進行了調查。這其實也是為了更全面地瞭解如何改進發展風箏節。因為只有真正瞭解羣眾的需要,才能創造出更好的文化活動,創造出人民羣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

如圖三所示:

a、30%的本地人,80%的非本地人願意趁着風箏節觀光旅遊。本地人比重較低應是其本地人身份導致,相比之下,非本地人對旅遊活動興致更高。

b、92%的本地人,96%的非本地人願意觀看風箏比賽。可見風箏比賽是風箏節的一大熱點。

c、83%的本地人,84%的外地人願意觀看風箏節文藝晚會。每年的風箏節舉辦單位都會邀請國內外著名的藝人蔘與晚會演出,名人效應的影響也會導致很多明星粉絲追隨偶像而來,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風箏節的名氣。此外,世界風箏小姐的選拔也是風箏節的一大看點。

d、74%的本地人,53%的非本地人願意參與風箏節期間的經貿洽談活動。以風箏搭起經貿橋樑,不僅是風箏產業的發展,更要利用風箏節的機會推動濰坊其他產業走向全國。

e、83%的本地人,12%的非本地人願意參與風箏節的志願活動。由此可見本地人對於辦好風箏節的期望。若今後能有更多的非本地人蔘與到此項活動中來,則在很大程度上表明風箏節影響力的擴大。

f、在“其他”這一自由填寫欄中,我們也看到了有12%的本地人,7%的非本地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説“舉辦風箏博覽會”、“風箏買賣交

易市場”、“觀光巴士”等建議。這些建議對於風箏節的改進完善具有重要意義。

調查問卷的第五題,既涉及到風箏節對於人們生活的影響,也涉及到風箏節對於城市發展的影響,可以説它的範圍是多方面的。在這裏,我們選取這道題中的a選項“提升市民榮譽感”對“風箏節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結果顯示,98%的本地人,90的非本地人都認為成為“世界風箏都”是一件讓自己感到榮耀的事情。由此可見,一個城市的榮譽和風采,能給其市民帶來積極意義。

(三)濰坊風箏節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調查問卷的第五題到第七題,我們想要了解的是風箏節對於濰坊城市發展的影響。

在第五題中,如圖四(上面)所示,在濰坊成為“世界風箏都”並且每年舉辦風箏節這一點上:100%的本地人,95%的非本地人認為其可以提高城市知名度;96%的本地人,95%的非本地人認為其可以擴大外貿交易;97%的本地人,92%的非本地人認為其有利於保護和發展風箏產業;94%的本地人,95%的非本地人認為其有利於增進與國際社會和國內其他城市的交流。此外,在“其他”這一選項中,有14%的本地人,3%的外地人進行了參與,提出濰坊成為“世界風箏都”並且每年舉辦風箏節還具有“擴大市民眼界”、“推動旅遊業的發展”、“有利於城市環境保護”等重要意義。

從辯證法的矛盾論角度看,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為此我們藉由問卷的第七題提出了我們對於風箏會負作用面的疑問。

如圖五所示,68%的本地人,60%的非本地人認為風箏會會造成城市環境污染;28%的本地人,37%的非本地人認為風箏節的舉辦會造成資源浪費;88%的本地人,76%的非本地人認為風箏會會影響城市交通;41%的本地人,32%的非本地人認為風箏節期間易滋生貪污腐敗現象;21%的本地人,24%的非本地人認為風箏節的舉辦會影響城市社會秩序;76%的本地人,79%的非本地人認為風箏節舉辦期間大量的宣傳廣告讓人頭疼。在“其他”這一選項中,也有7%的本地人,1%的非本地人進行了填寫,提出風箏節期間還會存在“商人哄抬物價”、“票販子倒賣演出票”等問題。

每一個問題都統計“本地人”和“非本地人”的不同回答,其目的主要是能夠更全面地去了解兩種立場人的不同想法。很顯然,當非本地人將“風箏節”想象成自己家鄉的一大活動之後,其答案在很大程度上與本地人及其接近。針對此題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人認為風箏節最不好的影響是造成環境的污染、交通的擁擠和廣告的充斥。在“資源浪費”這一選項的調查結果上,與我們一開始的看法截然相反。我們曾經認為風箏節的舉辦想必會造成大量資源的浪費,但是調查結果顯示支持這一觀點的人並不多。我們通過調查分析發現大多數人認為風箏節各項活動的舉辦雖然會花費很多資源,但是這種投資是值得的,因為無論是從其實際利益還是長遠角度看這項投資都將得到回報。這給我們上了很重要的一課,並且再一次證實了毛主席的那句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有通過實踐調查,我們才能糾正那些我們曾經自以為是的觀點。

辯證法告訴我們,矛盾具有特殊性,因此我們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發現問題之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此,問卷的第七題便對“風箏節不利影響的解決措施”進行了調查。

如圖六所示,94%的本地人,90%的非本地人支持“提前做好規劃”這一建議;97%的本地人,92%的非本地人認為應該“加強監管,防止利用風箏節契機腹脹浪費”;63%的本地人,71%的非本地人建議“號召市民,進行志願者活動”;68%的本地人,72%的非本地人建議對“私家車進行控制”;72%的本地人,61%的非本地人認為應該“提高市民和外來遊客的責任意識”;在“其他”這一自由欄中,有16%的本地人,4%的非本地人進行了參與,提出風箏節期間還可以“免費運行風箏節公交車專列”、“控制廣告傳單的發放”、“加強對易污染破壞地點的保護”等寶貴意見。

(四)如何擴大濰坊風箏節的影響力

調查問卷的第八題到第九題,我們想要了解的是如何擴大風箏節的影響。

在問卷的第八題中,我們對“如何擴大風箏節影響力”進行了調查。

結果如圖七所示:

a、92%的本地人,89%的非本地人認為可以通過“邀請名人演出”來達到所謂的“明星效應”,從而提升風箏節和濰坊城市的知名度。

b、79%的本地人,90%的非本地人認為可以通過“提高風箏節的質量”來擴大影響力。畢竟在市場經濟中,產品想要取得市場的關鍵還是在它的質量是否過硬,在於它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同樣地,如果風箏節期間的一切的活動具有足夠的吸引力,那麼它一定可以有更為廣闊的市場。

c、80%的本地人,85%的非本地人認為可以通過“擴大獎勵額度”來吸引更多的喜愛風箏之人蔘與風箏比賽,進而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觀看,從而帶動一系列產業的發展。

d、97%的本地人,93%的非本地人認為可以通過“加大媒體宣傳力度”來擴大影響力。媒體在當今社會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無論是作為傳統媒體的廣播電視,還是勢頭正勁的新興媒體——網絡,都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因此,若是能充分發揮媒體作用,多角度多層次宣傳濰坊風箏,想必可以更大程度上擴大濰坊風箏的影響力。

e、88%的本地人,86%的非本地人認為可以通過“發動羣眾積極參與”來擴大影響力。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觀告訴我們,人民羣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為此,只有最廣泛的發動人民羣眾,羣策羣力,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

f、在“其他”一欄中,24%的本地人,8%的非本地人提出了可以通過“拍攝風箏系列紀錄片”、“風箏題材電影微電影”、“邀請明星做形象代言人”、“電視公益廣告”等手段來擴大濰坊風箏的影響力。

在第九題中,我們“擴大風箏節影響力可以進行突破的領域”進行了調查。

如圖八所示,96%的本地人,89%的非本地人認為可以在旅遊業領域進行突破;92%的本地人,97%的非本地人認為可以通過開展不同地區民間風箏組織的交流來擴大影響力;88%的本地人,82%的非本地人認為可以在傳媒領域進行突破;在“其他”這一欄中,也有20%的本地人,6%的非本地人進行了參與,提出還可以在“電視電影行業”、“創作風箏節主題曲(音樂領域)”、“文學”“教育”等領域進行突破來擴大影響力。

七、調查認識與感悟

毛主席曾經説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也告訴我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可以説,我們是因為對家鄉城市品牌影響力的好奇而開展了這次有關“濰坊風箏節影響���”的社會調查,在調查之前設計問卷的過程中,很多答案選項的設置其實就包含了我們內心的看法,只是想去探尋社會大眾是否支持我們的看法。調查結果告訴我們,有的時候自己想當然認為的並不是最正確的答案。認識論教會了我們實踐與認識的辯證統一關係,我們知道認識的獲得有兩種途徑——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也就

是説,在調查之前,我們對於風箏節影響力的認識是間接獲得的,而經過調查,也就是通過實踐,我們獲得了直接的認識,這樣,我們對於“風箏節影響力”這一個問題的認識才會更加的實際和全面。拿此次調查問卷裏的第六題舉例,在答案選項的設置中,我們提出了風箏節的不利影響包含“資源浪費”這一點。我們最初認為這一選項勢必會得到很多人的贊同,可是調查結果顯示,

只有28%的本地人,37%的非本地人選擇了這一選項。通過了解分析,我們發現雖然大多數人認同風箏節各項活動的舉辦會花費很多金錢,消耗不少資源,但是他們同樣認為這種投資是值得的,因為無論是從其實際利益還是長遠角度看這項投資最終將得到回報。這給我們上了很重要的一課,讓我們看到了調查的重要意義,同時教會了我們要用聯繫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在進行調查的時候,我們將調查羣體分為了“濰坊本地人”和“非本地人”兩部分。本來此項分類最直接的目的是想要了解調查問卷的第一題“您是否知道濰坊是‘世界風箏都’並且每年舉辦風箏節盛”的答案,後來之所以在調查報告的第六部分“問卷調查結果”中對問卷中的每一個問題都統計“本地人”和“非本地人”的不同回答,其目的主要是能夠更全面地去了解兩種立場人的不同想法。很顯然,當非本地人將“風箏節”想象成自己家鄉的一大活動之後(這一點我們也在問卷前言中進行了要求),其很多答案與本地人及其接近。這樣,在某種方面可以説就擴大了我們的調查羣體,獲得了更多的人關於“城市節慶對於人們生活和城市發展的影響”的看法和“如何更好地發揮城市節慶積極作用”的建議。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討論分析總結,我們得出了以下幾點結論:

1、濰坊風箏節在本地人心中佔有重要地位,但是對於外地人來説,其名氣不夠響亮。很多外地人甚至都不知道濰坊這所城市的存在。這提醒我們不得不更大地發揮“風箏”這個城市品牌的積極作用,打響“世界風箏都”濰坊的旗號,通過提高知名度從而帶動經濟發展。當然在此期間,也要抓住其他特色產業推動其發展壯大,同時保持經濟的增長速度,提升城市綜合能力。

2、無論是本地人抑或是外地人,對於節慶活動還是有着強烈的參與慾望的。並且大多數人認為風箏節對於自己的生活是有積極影響的。為此,我們應當通過提高質量風箏節活動的質量,創新活動形式來豐富風箏節期間的一系列活動。可以通過舉辦“觀光旅遊”、“風箏比賽”、“文藝晚會”、“經貿洽談會”、“志願服務”、“風箏博覽會”“世界風箏小姐選美比賽”等受羣眾喜愛的活動,提高人們對於風箏節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

3、濰坊成為“世界風箏都”具有重要意義。這進一步打響了濰坊的城市品牌,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的地位和在其相關專業領域的知名度。對於市民的生活和城市的發展來説,濰坊成為“世界風箏都”可以提高市民的榮譽感,提升城市知名度,擴大外貿交易,保護和發展風箏產業,增進與國際社會和國內其他城市的交流,擴大市民眼界,推動旅遊業的發展,保護城市環境。

4、辯證法教會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風箏節的舉辦在帶來各種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必然存在其弊端。比如説,它會帶來諸如“城市環境污染”“交通擁擠”“滋生貪污腐敗”“影響城市社會秩序”“商人哄抬物價”“票販子倒賣演出票”等問題。

5、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來找出解決措施。我們可以通過“加強監管,防止利用風箏節契機腹脹浪費”“號召市民,進行志願者活動”“對私家車進行控制” “提高市民和外來遊客的責任意識”“免費運行風箏節公交車專列”“控制廣告傳單的發放”、“加強對易污染破壞地點的保護”等措施減輕風箏節期間存在的問題。讓風箏節具有更大的正能量,創造出更大地節慶價值。

6、瞭解了風箏節對於市民生活及城市發展的意義之後,我們所要考慮地就是如何才能進一步擴大風箏節的影響。調查結果告訴我們,我們可以通過“邀請名人演出”來達到所謂的“明星效應”;可以通過“提高風箏節的質量”來獲得更為廣闊的市場;可以通過“擴大獎勵額度”來吸引更多的喜愛風箏之人蔘與風箏比賽,進而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觀看;可以通過“加大媒體宣傳力度”來提升自身品牌,利用“好客山東”這一契機,充分發揮媒體作用,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宣傳;可以通過“發動羣眾參與”來提高羣眾的參與意願和積極性;還可以通過“拍攝風箏系列紀錄片”、“風箏題材電影微電影”、“邀請明星做形象代言人”、“電視公益廣告”等手段來擴大濰坊風箏的影響力。

7、任何問題的解決都有其突破口,在尋求擴大濰坊影響力的突破領域這一調查中,我們得出可以通過“旅遊業”“開展不同地區民間風箏組織的交流”“媒體宣傳”“電視電影行業”、“創作風箏節主題曲(音樂領域)”、“文學”“教育”等領域進行突破來擴大影響力。

_____*年,在北京著名的晚宴劇場“北京之夜”舉行的頒獎晚會上,國際節慶協會亞洲區主席張暖曾説:“22年來,濰坊國際風箏會作為當地重大的政治、經濟、外事、文化活動,彩鳶飛舞,風箏牽線,文體搭台,經貿唱戲,使濰坊風箏從一方水土飛遍五洲四海,濰坊風箏搭起一條連結濰坊與世界的橋樑。濰坊國際風箏會已成為濰坊的一張富有生氣與活力的城市名片,成為享譽國內外的城市品牌。”

如今,我們也通過自己的調查進一步地瞭解了濰坊風箏節的影響力。我們看到了它的不足,但是我們對於它的未來充滿希望。我們希望濰坊風箏節能在各方的支持與鼓勵下越走越好,將傳統與創新結合起來,打造更加完美的城市品牌。願家鄉濰坊如那風箏一般,揮舞着翅膀越飛越高,在藍天中馳騁着光明燦爛的未來!

【第2篇】高中生古詩閲讀能力的調查報告

前言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語文課程的設計與開發,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溝通交流,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

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色彩斑斕的世界文化,單靠課堂幾十分鐘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學生抽出自己的時間大量閲讀,以彌補學校教學的缺陷。國小生的識字能力有限,國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而高中生具備了識字能力與理解能力,可以涉獵大量的閲讀材料。

但是在高中實習期間,我發現高中生的課外閲讀量普遍較低,他們閲讀書籍相當有限,以至於在答靈活性的主觀題時,材料不能信手拈來,反而是跌跌撞撞才能湊合答題。為了探明這種現象的原因,改變高中生的閲讀現狀,提高他們的閲讀鑑賞能力,我利於實習之便進行了此次關於高中生閲讀能力的調查。

一、高中生閲讀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第二十九題的題目是:請仿照已有句子的形式將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宋代抗金名將岳飛,精忠報國,一心收復失地,不是寫下情真意切、壯懷激烈的《滿江紅》?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參考答案是:宋代抗金名將岳飛,精忠報國,一心收復失地,不是寫下情真意切、壯懷激烈的《滿江紅》? 戰國的愛國詩人屈原, 枉遭放逐,仍心繫楚國,不是寫下了憂愁幽思、感天動地的《離騷》?唐代的大詩人杜甫,身經亂世,仍關心天下寒士,不是寫下了感歎時世,渴救眾生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唐代的大詩人李白,意興豪放,一生傲視權貴,不是寫下了想象瑰麗、渴望自由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一片磁心,不指南方死不休,不是寫下了氣貫長虹、豪情萬丈的《正氣歌》?清代的小説家曹雪芹,茅屋瓦舍,歷十載批閲之苦,不是寫下了氣勢恢弘、柔情萬種的《紅樓夢》?

通過以上數據,我總結了他們對於古代詩歌閲讀的情況:

(1)閲讀量極少,知識狹隘。在試卷的批改過程中,大多數學生填空的詩人都僅限於李白、杜甫、屈原,而像陸游、盧照鄰、文天祥這些耳熟能詳的憂國憂民的詩人卻無人問津。閲讀面的狹窄不僅體現在詩人的選擇上,更體現在詩人詩作的抉擇上。對於杜甫,《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成為高中生填空青睞的獨特對象。而對於李白,學生也把目光投注在《靜夜思》、《行路難》、《將進酒》、《贈汪倫》等太過普遍的古詩上。但是著名愛國主義詩人陸游筆下那《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遊山西村》、《劍門道中遇微雨》、《病起書懷》、《關山月》、《夜泊水村》、《書憤》、《臨安春雨初霽》、《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沈園二首》、《示兒》等等著名古詩卻受盡冷落。

(2)朗讀背誦不精準。首先,在批改一班卷子的時候,一個學生的填空把李白的《靜夜思》卻寫成《望月》,讓我批改的時候哭笑不得。一方面,覺得好笑,另一方面,又為學生狹隘的詩歌閲讀感到悲哀。《靜夜思》本來國小就學過,但是這種低級錯誤卻在高中階段屢犯,實在是不應該。不僅如此,杜甫的作品是《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但是有的學生睜着眼睛填出《石壕史》、《新安史》、《潼關史》,這極少數的學生讓我膽戰心寒。其次,作者作品混搭。寫《過零丁洋》的文天祥跑去創作了《望廬山瀑布》,杜甫的《登高》張冠李戴給李白,王維筆下的《使至塞上》成了孟浩然的大作,白居易的《長恨歌》變成了韓愈的代表作這樣的錯誤屢見不鮮。最後,詩人朝代無限穿越。例句是宋代的岳飛,但是在答卷中,初唐詩人盧照鄰、駱賓王、王勃、楊炯、孟浩然、王昌齡、王維、白居易等等詩人都在不同程度上達到了穿越,有的倒退到南北朝,有的去往宋代,有的去了明代。這種常識性的知識卻發生如此之大的紕漏,讓閲卷老師欲哭無淚。

(3)閲讀素材質量偏低,詞語積累每況日下。例句中給出精忠報國、情真意切、壯懷激烈詞語用來形容詩人詩作的恢弘磅礴。身為高中生,四字成語的積累應該不構成巨大威脅,即使使用的成語大眾化,但是也不至於空白,但事實上學生們使用的成語、形容詞不盡人意。有的學生甚至直接照搬原句用以擴充自己的句子。像飽經風霜、艱苦卓絕 、千鈞一髮 、迫在眉睫 、危在旦夕 、四面楚歌 、一觸即發、朝不慮夕、岌岌可危 、危如累卵 、命懸一線 、朝不保夕等形容人身世坎坷的成語,沒有幾個學生精準運用。

以上三點通病讓學生在答題上應付差事,缺乏參與的主動性和獨特的創造性。仿寫之句食之無味,保守刻板,千篇一律。

二、造成高中生閲讀現狀的原因

1、閲讀興趣的偏差

如果排除其他因素干擾,完全從自己的愛好出發,那麼我們會發現中學生們的閲讀興趣是豐富多樣的,他們大多喜歡科幻、散文隨筆、卡通漫畫、童話等題材的書籍。可是,也有一部分學生只把心思放在武俠、言情小説中。特別是又有另一種形態的網絡言情小説,比如近幾年的穿越文、耽美文、微小説、盜墓小説等等這些都迷得高中生團團轉。男生還是偏向武俠,女生偏向台灣愛情小説和時尚雜誌。之前圖書市場出現一些另類書籍或稱為口袋書,內容都是即粗俗又無聊,甚至是充斥色情與暴力的。(本文出自範.文先生.網 )很多的學生也很快地看上癮了,認為是潮流與時髦,放着學校圖書館的書不借,跑到外面猛租來看。而眾多的國內外名著猶如昨日黃花,已然不是很受歡迎。對中學生而言,這些名著看起來很吃力,太難了,也看不太懂,更多的學生只是把閲讀名著看成是老師佈置的課外作業來完成。

對於古代詩歌散文,由於典故難懂、意象難懂、格律難懂等原因,中學生沒有過於深厚的文學底藴而不能駕馭,更不用談及領悟了。詩的格律雖然來來去去都是四種格式的排法,但粘對拗救有難度;詞單單詞牌就有千多種,不同詞牌都有不同要求。這些和網絡上的小説對比,中學生更喜歡通俗易懂的網絡小説。

2、沒有好的閲讀習慣

大部份中學生在需要引經據典時,卻要搜腸括肚,尷尬之極。這種情況普遍的存在,主要原因是沒有做好讀書筆記。他們在讀書的時候,沒有做到既動腦又動手,懶得動手寫讀書筆記,只是看過則已,而後就不知所云了。俗話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現在大部分的中學生不能做到這一點,還未掌握這種正確的讀書方法,只停留於走馬觀花。

3、學習壓力大,閲讀時間少。

首先,高一學生雖然還沒有面臨大學聯考,也沒有高二的月考,但是他們卻面臨着會考,所以學生把心思都花在了教科書的學習上。其次,高一學生還沒有分科,他們學習的科目是全科,學習負擔沉重,作業繁多,沒有閒暇時間進行閲讀。最後,對於大學聯考來説,有規定的6必備古詩,所以高中生普遍輕視古詩的重要意義。

三、整改措施

語文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通過古詩的誦讀,可以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高中生的語言能力完全可以駕馭古詩,但是他們卻因為種種原因造成了現在高中生語文閲讀面狹隘的囧態。要想改變這種情況,應該奉行以下措施:

1、提高學生閲讀興趣。

硬性灌輸只能打造出學習機器。在學校這個大環境中創設情景。每天早上可組織學生利用晨讀的時間進行古詩文誦讀,讓校園裏書聲朗朗;當學生在學校操場活動時,四周的牆壁上所描述的唐詩中美麗景色,可以陶冶他們的情操;教學樓的走廊裏,懸掛的一幀幀製作精美的詩配畫;櫥窗裏展出的一幅幅,或蒼勁挺拔或柔美瀟灑的師生共同書寫的詩詞歌賦,也能使他們從中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寧夏銀川唐徠回民中學自辦學以來,一直有課前十分鐘的傳統,每週三的課前十分鐘都是古詩文鑑賞,而這樣的鑑賞不是説全校都鑑賞古詩,而是每個班級按照學號每個同學準備古詩,然後在十分鐘裏與同學交流,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又使得學生分享到了知識,擴寬他們的古詩文知識面。除此以外,該校還在校門口樹立展板,展板每週一換上新詩,也是交由每班。每班挑出書法好的學生一名,繪畫好的學生一名,二人協作完成一幅古詩繪畫,然後掛在展板上,供全校師生觀摩。這樣的做法,可以提高當事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同時,為其他學生樹立了榜樣,激發他們的進取心,從而熾熱追求古代文學。整個校園都有沉浸在古詩文的書香氛圍中。

2、試卷設計題型擴寬。

大學聯考內容規定了必背古詩文六十,這就誤導學生除此六十外無需瞭解。這是大錯特錯的。即使不能全盤背出,但是作者的朝代與代表作還是必須掌握的。身為高中生,李白的代表作還僅限於《靜夜思》,這是膚淺的。不考就不看,這是高中生的通病,為了改善這樣的情況,語文試卷設計不僅要在填空與默寫中反應古詩的掌握程度,而且也應該在語言文字運用題型中通過仿句、仿寫來促使學生了解我國傳統的詩歌文化。

3、老師在上課時候,可以引據經典,或許只是一句有名的詩句,或許是從古詩中挖掘的一個典故,甚至只是詩歌中一個生動的字詞。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古詩文教學中,注重讀寫結合的練習。利用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詩這種文學樣式,偏重於抒情言志。思想、情緒、感情是詩的基礎。因此,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讓學生在讀中體味詩的內涵,領悟詩人的思想感情,並注意詩的韻律與節奏。指導學生朗讀時,還要善於為學生創設情境與氛圍。如為其配上一首優美的曲子,為其展示一幅美麗的畫卷,或為其增設一段慷慨激昂的導語等等,使得詩情畫意相結合。

結語

通過本次實踐調查,我認識到提高高中生的古詩文的閲讀量迫在眉睫。高中生的古詩閲讀量每況日下,高中生對於著名詩人及其朝代、代表詩歌作品,混搭穿越的把戲層出不窮。我分析了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閲讀興趣有偏差,其次是沒有好的閲讀習慣,最後是時間不容許。為此我提出了相應的整改措施。但是紙上談兵的調查報告如果不付諸行動,也不過是一紙文書。

身為一個準語文教師,我們不僅要履行教書的義務,更擔當着育人的責任。只有流傳的才是經典的,從古詩中取其精華,不僅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更可以學習古代人的詩書禮儀,滿腔的愛國熱情。這對於不論是在職教師,還是即將踏上教師行列的各位老師,都任重而道遠。

【第3篇】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調查報告

為了瞭解實踐與創新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作用,我們組織威海地區的學生進行了調查,調查以問卷方式,結果如下:

一、對國中生創造性調查所反映問題的概述

1.國中生對腦科學(包括創造性思維)的認知有了明顯提高;上述認知卻略有下降。

本次調查表明,國中生對腦科學(包括創造性思維)的認知有了明顯提高。這首先反映在問及5項有關大腦科學知識的內容時,對每項內容表示“瞭解”的被調查者最高為65.2%,最低亦為35.5%。同時,對5項內容全部“瞭解”的被調查者,已從8.8%上升為11.2%,增長了2.4個百分點。

國中生對各項有關大腦科學知識的認知程度,亦在逐年提高。但若比較對5項內容全部“瞭解”的被調查者,下降了1.4個百分點。造成這一下降的對象,主要是國中生。

其次就國中生對創造性思維的認知而言,本次調查顯示,國中生對上述有關創造性思維知識8項內容“瞭解”者的比率,大多基本持平或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長。除第1項較為抽象、籠統的表述“創造性思維的特徵是新穎性、獨創性”略有增長外,其餘涉及創造性思維具體模式和方法的選項大多有一定程度的回落。在對特定羣體的對比分析中還發現,農村中學生羣體對有關創造性思維知識8項內容“瞭解”者的比率,均分別較大幅度落後於大城市中學生羣體。

2.國中生自評具有初步創造人格特徵比率在有了較大幅度的上升後又呈現出回落。

本次調查顯示,被調查者自評“具有自信心與合作性”(我既有自信,又樂於聽取別人的意見)的佔59.3%;自認“有強烈的興趣與好奇心”(許多別人視為平常的事,我卻很有興趣和好奇心)的人亦達48.1%;43.1%的被調查者自認“有懷疑精神”(對於老師或課本上的説法,我時常表示懷疑,並可以感知和發現其中的一些問題);51.1%的被調查者自認“有較強的意志力和進取精神”(即使遇到不幸、挫折或反對我的情況,我仍能保持學習熱情)。

自認同時具有“自信心與合作性”、“興趣與好奇心”、“懷疑精神”和“意志力和進取精神”的被調查者(即同時選擇了上述4項內容的被調查者),即我們認為具有初步創造人格特徵的國中生,已從佔被調查者的4.7%,上升為佔被調查者的11.0%,又回落到7.3%。這反映出近兩年來國中生創造人格的培養還存在着較大問題。

3.國中生自評具有初步創造力特徵的比率有了較大幅度的上升後,以後又略有增長。

本次調查表明,被調查者自評“具有探究性思維能力”(我能夠甚至於習慣運用邏輯推理尋找事物的起因)的被調查者佔43.4%; 自認具有對新事物想象的“敏感性與流暢性”(我喜歡聯想,頭腦中不時有新想法湧現)的人佔62.6%;而自認具備“知識基礎與信息收集能力”(我可以從眾多的信息源中,迅速選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的人亦佔54.3%。自評同時具有“探究性思維能力”、對新事物想象的“敏感性與流暢性”和“知識基礎與信息收集能力”的被調查者(即同時選擇了上述3項內容的被調查者),即我們認為具有初步創造力特徵的被調查者,上升了但增長幅度較小。

4.國中生親身體驗過實踐與創新全過程的比率不高,而親身體驗過技術創新全過程的比率更低。

本次調查表明,儘管實踐與創新學習活動對國中生科技素質和創造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但親身體驗過實踐與創新全過程的國中生數量並不多,無論是通過正規教育或是非正規教育途徑,都低於29.0%。

就國中生對體驗實踐與創新過程中各相關階段的認同率而言,男性被調查者對其中每項的認同率均高於女性被調查者,其中最高相差近10個百分點,最少亦相差2個百分點。

另外,本次調查還表明,儘管技術創新實踐活動對國中生科技素質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亦至關重要,但親身體驗過技術創新全過程的國中生數量更低,無論是通過正規教育或是非正規教育途徑,都低於26.0%。

就國中生對體驗技術創新過程中各相關階段的認同率而言,男性被調查者對其中每項的認同率大多高於女性被調查者,僅有一項例外。

5.仍有約半數被調查者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且存在過於嚴謹、尊崇權威的傾向。

過於嚴謹、思維定勢、從眾心理、信息飽和是創造性思維的四種主要障礙。過於嚴謹指在思考問題時,只習慣於非常嚴格確定的思路。這種思想特點只在已有科學知識成果運用時才顯得十分必要,而對於深入未知領域從事創造性工作,則產生明顯的消極作用。思維定勢是指思考問題時的一種思想慣性,人們常常不由自主地依靠已有知識按固定思路去考慮問題。從眾心理是指思考問題時屈從於大多數人的見解。尊崇權威,有時是很自然的,如對科學的崇尚而產生的對某些著名科學家的尊崇,這並非無益;但因尊崇權威而導致不敢堅持自己的獨到見解,則是有害的。信息飽和指思考問題時頭腦中裝了過多的信息,堵塞了自由思考和想象的途徑,影響了創造性設想方案的產生。

本次調查顯示,雖有較大好轉,但仍有50.9%的被調查者“解決每一個具體問題講究嚴格的步驟”;54.4%的被調查者“常為自己無意中説話傷人而悶悶不樂”; 42.6%的被調查者“不願提那種顯得無知的問題”;“對於老師或課本上的説法,我時常表示懷疑”的被調查者不足一半; 33.0%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不會去做可能給自己帶來風險的事”。國中生認同自己在創造性思維中存在4種障礙的比率則是變化不大,且有降亦有升,反映了約半數國中生在創造性思維中存有4種障礙的狀況還未得到根本性的轉變。

6.在創造、發明與個人的關係上,持消極態度的人數有大幅度減少;女性國中生在創造、發明與個人關係上的正確認識率要高於男性。

在本次調查中,我們發現,在創造、發明與個人的關係上,持消極態度的國中生人數有所減少。如表示“本人不打算在任何領域進行創造,不關心這個”的被調查者減少;認同“發明是專業人員的事,與我關係不大”的被調查者也減少;而贊同“創造能力是人人具有的潛在能力,是人類普遍存在的能力”的被調查者則上升至65.1%;認同“搞‘小發明’有助於培養自己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的被調查者也猛增至75.1%。這表明絕大多數國中生面對轉型時期的社會變化不再感到困惑,具有適應社會進步的自信和參與競爭的勇氣。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本次調查表明,超過半數(52.9%)的國中生表示“無論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我都注意發揚實事求是、勇於探索並創新的科學精神”;當然,還有少數國中生對科技、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倍感壓力,因而對人生和社會均持消極的態度(我們在個案調查中亦已發現),這還是值得注意的。

另外,本次調查亦表明,女性國中生在創造、發明與個人關係上的正確認識率要高於男性,因此應更側重對男性國中生進行相關領域的教育。

二、對近幾年來國中生創造力培養主體變化的概述及存在問題的分析

1.國中生創造力培養主體變化的概述

(1)學校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教學設施的改善,有利地促進了教育內容、教育形式的發展與創新。

具體來看,中學教育觀念落後的狀況已有所轉變,如認同中學“在傳授學科知識的同時,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掌握觀察、想象、記憶、思維等方法”的被調查者,增至66.5%;表示老師在實驗課上“注意培養學生具有準確、熟練的操作技能”,又增長了;而認同“部分教師已改變了傳統的講授方式,而將小組討論、提出開放性問題(沒有唯一答案)、鼓勵學生自己探究等引入課堂”的被調查者為57.5%;肯定“大多數老師在教學中注意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如使用幻燈、錄相、計算機和多媒體等以輔助教學”的被調查者為49.1%,均呈上升趨勢;這表明素質教育在中學正得到逐步發展,大約1/4以上的中學在實施素質教育上獲得了學生的好評。

再如,本次調查84.1%的大學生認同“學校的計算機中心、圖書館或其它場所可以為學生提供上intenet網的機會”;60.4%的被調查者表示大學裏“多數教師具有人格魅力,在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亦會傳遞情感及價值取向”;贊同“學生與授課教師之間或與論文輔導教師之間有平等的學術交流機會,教師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的比率為61.0%;認可“學校團委、學生會組織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有利於學生參與創造和實踐活動”的比率為58.9%;這表明被調查者對我國大學教育環境持正面評價的比率基本上已過半數。與此同時,認同大部分老師教學是“間接啟發式”的大學生,已達42.4%,與它表明越來越多的大學教師正從教學方式的變革做起,在逐步實施素質教育。

(2)家長思想觀念的更新和家庭經濟條件的優化,使得更多的國中生能夠享有“民主型”教育及相應的物質上的支持。

從家庭培養國中生創造力的狀況來看,在本次調查中設定的孩子“拆裝鬧鐘”的具體情境中,52.7%的家長對孩子的行為表示讚許,其中大部分還陪同一起做(民主型)。這反映隨着近幾年來教育大環境的進一步改善,超過半數以上的“獨生子女”的家長們,已經開始放棄“壓制型”教育方式,而轉為啟發、幫助的“民主型”教育方式。

與此同時,本次調查表明,家庭在國中生創造性培養方面的環境進一步得到了優化,如 62.3%的被調查者認同“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父母總是鼓勵我自己選擇衣服的款式和顏色”;表示“父母支持我參加科技、環保、語言、音樂、美術等方面的課外或校外活動”的被調查者佔67.5%;表示“家庭能夠提供我所需要的課外讀物”的被調查者佔65.7%;62.6%的被調查者認同“父母經常與我一起評價社會上人們做出的好的或壞的行為”;59.7%的被調查者認同“父母鼓勵我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或領域” ;表示“父母通常不會用壓制甚至打罵的方式教育我”的被調查者佔65.1%。

為了便於作出綜合評價,我們把同時選擇了上述7項調查內容的被調查者的家庭,界定為國中生創造性培養環境優良的家庭――即營造了有益於國中生創造能力培養優良環境的家庭。經統計,國中5.1%、

(3)各級社會機構、團體的努力和大眾傳媒的積極參與,為國中生營造了一個更為有益的成長環境。

社會作為一個對國中生進行創造力培養的主體,這幾年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各級社會機構、團體組織的各類競賽活動,大都能夠吸引相當數量的國中生參與,而與信息學和環境相關的競賽活動參與率更在逐步增長。如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系列活動,國中生的參與度已不斷增長;國中生環境保護競賽系列活動也不斷增長;而國中生作文(含文學、科技徵文)比賽的參與度更不斷增長;其它如國中生夏令營或冬令營系列活動,以及國中生語言、朗誦競賽系列活動,也有較高的參與度。

再者,本次調查中有44.1%的被調查者認為“大眾傳媒會針對國中生開展有特色的科技文化宣傳教育”,好評率增長了;這表明大眾傳媒近兩年在國中生創造能力培養方面的作用得到了更多國中生的認可。

2.國中生創造力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1)現行教育體制在國中生創造能力培養方面仍有很大的侷限性。雖然我國的教育已處於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但由於受經濟發展制約,目前教育事業仍還存在着人民羣眾的需求與教育資源數量供給不足的矛盾,它導致現行教育體制下的學校仍無法根本擺脱應試教育,其突出特點是升學成為教和學的目的,應試成為教學工作的中心。這一點在中國小表現得尤為明顯,儘管教育主管部門已制定了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和高等教育規模進一步擴大等一系列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大政策措施,但問題仍很嚴重;在高校雖不存在升學壓力,但應試教育的陰影依然存在,並集中體現在“考研”大軍長達一年多的“備戰”上。

例如本次調查顯示, 認為“考試、升學是中學排在最重要位置的事”的被調查者,從1998年的85.6%降至2022年的71.2%,2022年又增至77.3%;感覺“學校不重視學生素質的培養,課業負擔很重”的中學生比例,從2022年的44.2%,上升為2022年的45.2%;而認同“學生平均每天在校學習時間超過8課時”的中學生,2022年和2022年均為56.7%,説明超過半數的中學上述狀況無任何改變。

分析造成上述狀況的原因46.5%的中學生認為“大多數老師授課完全是重複(或在黑板上書寫)課本上的內容,並時時要求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學生覺得自己處於被動接受的緊張狀態”;還有高達61.8%的中學生認同“為了應付考試,老師在課堂上經常是讓學生大量演練習題,同時介紹各種解題方法”。

(2)教育觀念的滯後使得國中生創造力的培養沒有得到各方面應有的重視

沒有對國中生創造力培養的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有的雖已有認識,但還沒有采取相應的配套措施體現出對國中生創造力培養的重視。

就教師和家長而言,由於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對這個問題缺乏正確的認識,因而也就不可能予以應有的重視。部分家長和老師即使能認識到這個問題,由於受到教育體制、自身素質等因素的侷限,也不可能對國中生創造力的發展給予多少實際的重視。例如本次調查中,“一般來説,老師只喜歡考試成績好的學生”分別得到62.0%的被調查者的認同,這表明教師僅從考試成績評價學生的狀況尚未得到根本轉變;而贊同“大部分學生對教師都有一定的畏懼感”的被調查者佔51.8%,説明教師不能平等、寬容的對待學生,在營造學生“敢於質疑”的環境上還存在很大問題。與此同時,仍有27.5%的被調查者表示“為了提高我的學習成績,父母經常要求我做‘額外’的家庭作業”,殊不知這種做法恰恰會扼殺國中生學習的積極性。

就國中生自身而言,他們是被教育者,其觀念主要是受教育者的影響。他們雖然知道創造發明對社會、個人有極重要的意義,但在有利於創造力發展的活動中,卻呈現出較低的參與度。此外,還有少數國中生面對轉型時期的社會變化感到困惑,對科技、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倍感壓力――缺乏適應社會進步的自信和參與競爭的勇氣,例如有17.7%的國中生表示自己“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缺乏實事求是、勇於探索並創新的科學精神”。這些都反映出國中生對培養自身創造力的重要意義還未真正認識。

(3)課程改革的相對滯後使得不合理的教育內容仍在實施,影響了國中生創造力的發展

應該指出的是,按照現代教育觀念制定的我國中國小新的課程標準和據此編寫的新教材,無疑會對國中生創造能力的培養起到促進作用。但是,由於新課程教材尚處於實驗階段,並未在全國推廣使用,這就使得不合理的教育內容仍在大多數學校實施,影響了國中生創造力的發展。例如,我國在基礎刻育改革中,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儘管“探究”學習方式對國中生科技素質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是非常有益的,但在本次調查中,認同“學校的相關科學課程是否為你提供過嘗試進行完整的(包括上述所有8個階段性過程)實踐與創新學習活動的機會”的中學生,僅為28.8%。

(4)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質的工作還很艱鉅

從前述之調查結果看,與1998年和2022年相比,教師和家長的教育觀、教育方式等方面均有相當程度的進步或改進,但情況仍不容樂觀。如本次調查認為大部分老師教學是“灌輸式”的中學生高達46.5%,而尚有23.8%的被調查者表示“父母通常會用壓制甚至打罵的方式教育我”,更是令人吃驚!

這是因為,家長羣體文化程度過低(半數以上的被調查者的父親或母親文化程度在國中以下)制約着其自身素質的提高;而教師本身素質不高,主要因其自身所受教育存在缺陷――這是以往不合理教育體制而造成的消極影響,消除這些消極影響決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通過艱苦的努力,包括自學、培訓等。

另外,還有一些“間接的”教育者,如一些大眾傳媒節目的編導者,他們製作的節目不乏教育性,但由於其本身素質欠佳,導致一些教育觀念滯後的節目充斥熒屏。如以倡導記憶知識為主的各類知識競賽,至今仍久盛不衰,其導向與國中生創造力的培養是相對立的。看來提高這些“間接的”教育者的素質,亦應擺上日程。

三、對策及建議

(一)轉變教育觀念,培養創新能力

首先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和人才觀。其次,教師要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理解學生,建立師生間平等融洽的關係。

(二)發揮主體作用,培養創新能力

1.注重物理學史教育,激發創新意識;

2.注重啟發式教學,調動創新思維;

3.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

4.培養學生勇於面對失敗的精神;

5.培養學生協同合作的精神。

(三)改革實驗教學,培養創新能力

1.理解原理,創新實驗方法;

2.想方設法,創新演示實驗;

3.結合教材,培養學生設計實驗能力。

(四)注重實踐與創新,培養創新能力

1.加強課堂內的探究活動;

2.加強課堂外的探究活動。

【第4篇】政府創新能力的調查報告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提出,全黨要緊緊圍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主要任務,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建新機制、增強新本領。我認為,這裏強調的四個新,核心在創新,離開了創新,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就會成為空中樓閣。因此,全黨和黨領導的各類權力機關、羣團組織都要致力於創新,作為行政機關的政府尤其要重視創新,不斷提高創新能力。

提高政府創新能力的必要性

政府創新能力是執政黨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為了實現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科學執政,我們黨堅持在憲法的範圍內活動,不是以黨代政,而是通過政府的行政權威和職能,去實現對經濟社會事務的管理。如果政府的創新能力強,就必然能創造性地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使政府工作生機勃勃,行政效能不斷提高,確保黨的執政目標和執政意圖得到實現。也只有這樣,才能體現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反之,如果政府沒有創新能力,思想僵化,不能突破舊觀念、舊體制和老辦法的束縛,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就不可能很好地得到貫徹落實,就不可能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人民羣眾的利益,從而偏離黨的執政目標,使黨的執政意圖落空。這樣,就將削弱黨的執政能力。

提高政府創新能力是我們黨推進改革和發展的迫切需要。當前我國正處於體制轉軌、社會轉型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各種利益關係和社會矛盾紛繁複雜。對於這些新問題和複雜矛盾,沒有現成的好辦法,只能靠各級政府發揮創新精神,通過創新才能提出好的對策和辦法。只有創新,我們才能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做到發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開放有新局面,各項工作有新舉措。

政府創新能力的內涵

政府創新能力具有豐富的內涵,概括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發展理念的創新。經濟社會在不斷向前發展,發展理念就不能一成不變。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不同的發展理念。進入新世紀,我們黨在發展理念上的最大創新,就是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強調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是政府發展理念創新的根本要求。如對農村工業發展,過去我們曾提倡村村冒煙、户户點火,企圖走非城鎮化工業發展道路。受資源和生態的限制,現在此路難以為繼,要求我們只能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引導農村工業向園區、城鎮集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二是政策的創新。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政策都是在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為解決特定問題而制定出來的,社會條件和麪臨的問題變了,就要求我們的政策也要跟着變化,或用新政策取代舊政策,或對原有的政策進一步加以完善。三是行政管理的創新。要通過深化改革和規範行政行為,認真解決某些政府職能部門和領域存在着的管理就是收費、執法就是罰款等權力尋租的問題,防止政府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獲利途徑審批化,審批行為複雜化。四是公共服務的創新。重點是要解決好動力不夠的問題,發動羣眾參與縣、鄉基層政府領導人員的考評工作,增強政府工作人員創新公共服務的動力;解決好財力不夠的問題,合理劃分財權和事權,讓基層政府有辦事的財力;解決好地方政府包攬公共服務、力不從心的問題,通過改革將一些公共服務功能轉向非政府組織,讓社會力量承擔和參與公共服務。

政府創新能力的源泉

政府創新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要從三個方面獲得增強創新能力的源泉。一是制度源泉。政府的創新必須依靠制度的力量。要依法建立和完善民主決策制度、政務公開制度和官員的責任追究制度,變過去的關門搞決策為開門搞決策,實行專家諮詢制度、社會公示制度和聽證制度,使決策更為科學、更為民主,真正做到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二是人才源泉。要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選賢任能,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幹部提拔到領導崗位上來,鼓勵和支持他們在工作中不斷創新,通過他們的創新去帶動政府工作的創新,實現政府創新能力的提高。三是羣眾源泉。政府的所有創新都必須來自於羣眾,服務於羣眾,脱離了羣眾的創造,政府的創新活動將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採取設立市長熱線電話、網上留言、聽證制度、邀請市民代表旁聽政府會議等措施,暢通政府與羣眾聯繫的各種渠道,讓基層的聲音、羣眾的聲音全面地、真實地、及時地反映上來,成為制定政策、確定工作任務的依據。

政府創新能力的評判

一是要通過客觀結果來評判,主要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效。是不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開展行政活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目標,是評價地方政府創新能力和工作的根本標準。具體而言,我們不僅要看經濟發展的速度,而且要看消耗資源的產出效率、經濟發展是否具有較高的質量和後勁,還要看就業是否有增加、教科文衞事業是否有相應發展、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否有提高、生態環境是否有改善。

二是要通過公眾的主觀感受來評判,主要看公眾的滿意度。政府的創新能力強不強、工作成效大不大,最終不能由政府自己説了算,而要由最廣大人民羣眾來評判。為此,政府要推進政務公開,使政府的工作為人民羣眾所理解;要在分配

上兼顧效率與公開,讓人民羣眾享受到、感受到發展的成果和實惠;要樹立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政府形象,教育廣大政府工作人員勤政廉政,愛民親民,求真務實,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

【第5篇】中學生規範漢字書寫能力的調查報告

中學生規範漢字書寫能力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漢字是中華文化延續進步的根本,而對於中學生來説,正確的書寫尤為重要。《中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求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但由於應試教育的強大勢力和一些學校不重視學生書寫能力的培養,寫字情況及其效果不盡人意,走進教室,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寫字時腦袋歪着、本子寫着、手捏着筆尖、眼貼着桌面,姿勢及不正確;翻開作業本,有的筆走龍蛇、龍飛鳳舞,似秋風咋起,吹亂一地稻草;錯別字在學生的作業本中隨處可見,特別是作文時更突出。作為中學生連一些基本的常用字都弄不清楚。種種原因,使中學生在規範漢字書寫方面存在一系列問題:字跡潦草、不整潔、錯別字太多等等。

二、調查內容

1、字跡潦草的原因。

2、如何規範寫字。

3、對規範些的看法。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對200多學生進行了問卷,情況如下:在校時間經常動手寫字的佔59%,偶爾動手的佔15%,老師佈置作業了才寫的佔26%;堅決反對寫錯別字的佔22%,認為情有可原,有事難免會犯點小錯誤的佔78%;認為整體上寫字字跡工整程度一般的佔96%;很工整的佔4%;認為寫字時出現錯別字的佔70%,很少出現錯別字的佔30%;學生認為導致寫漢字字跡潦草的原因是寫字態度馬虎的佔85%,漢字難寫,書寫效率低的佔11%,習慣用電腦打字的佔26%,漢字書寫能力規範化不受重視的佔67%;學生認為寫字字跡潦草對日常工作、學習、生活的負面影響很大的佔30%,較大的佔56%,一般和較小均佔7%;當寫字遇到不會寫或有疑問的字時,本站後再寫的佔74%,用電腦(手機)查證在寫的佔85%,問身邊的人後再寫93%,不查不問,寫下有疑問的字的佔4%;如果學校採取措施對中學生寫字行進規範要求,學生認為經常舉辦書寫比賽的佔19%,開設書法課的佔81%;學生認為規範書寫漢字對於民族文化的傳播和延續意義重大,見證了華夏語言文體的藝術美的佔89%,意義較大的佔11%。

根據以上調查結果不難看出:大部分學生經常動手寫字,反對寫錯別字,但由於平時作業量大字跡工整程度不夠,字跡不工整有情可原,作文時出現錯別字的佔多數,這與學校不重視規範書寫能力有很大關係。根據《中學語文新課標》中學應開設書法課,傳播和延續民族文化。

四、應對策略

充分利用語文課時間指導學生寫好漢字,佈置作業時,減少作業量,要求學生規範書寫每一個字,掌握所學漢字,從頭練起,規範寫字姿勢,蒐集名家作品欣賞,或請相關老師講座,讓學生對寫字感興趣,定期進行書法作品競賽,對優秀作品予以獎勵,並把作品展出,讓學生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建議學校開設書法課,專業老師任課,系統訓練,提高學生規範書寫的能力。

【第6篇】關於高中生古詩閲讀能力的調查報告

前言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語文課程的設計與開發,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溝通交流,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

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色彩斑斕的世界文化,單靠課堂幾十分鐘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學生抽出自己的時間大量閲讀,以彌補學校教學的缺陷。國小生的識字能力有限,國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而高中生具備了識字能力與理解能力,可以涉獵大量的閲讀材料。

但是在高中實習期間,我發現高中生的課外閲讀量普遍較低,他們閲讀書籍相當有限,以至於在答靈活性的主觀題時,材料不能信手拈來,反而是跌跌撞撞才能湊合答題。為了探明這種現象的原因,改變高中生的閲讀現狀,提高他們的閲讀鑑賞能力,我利於實習之便進行了此次關於高中生閲讀能力的調查。

一、高中生閲讀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總結了他們對於古代詩歌閲讀的情況:

(1)閲讀量極少,知識狹隘。在試卷的批改過程中,大多數學生填空的詩人都僅限於李白、杜甫、屈原,而像陸游、盧照鄰、文天祥這些耳熟能詳的憂國憂民的詩人卻無人問津。閲讀面的狹窄不僅體現在詩人的選擇上,更體現在詩人詩作的抉擇上。對於杜甫,《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成為高中生填空青睞的獨特對象。而對於李白,學生也把目光投注在《靜夜思》、《行路難》、《將進酒》、《贈汪倫》等太過普遍的古詩上。但是著名愛國主義詩人陸游筆下那《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遊山西村》、《劍門道中遇微雨》、《病起書懷》、《關山月》、《夜泊水村》、《書憤》、《臨安春雨初霽》、《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沈園二首》、《示兒》等等著名古詩卻受盡冷落。

(2)朗讀背誦不精準。首先,在批改一班卷子的時候,一個學生的填空把李白的《靜夜思》卻寫成《望月》,讓我批改的時候哭笑不得。一方面,覺得好笑,另一方面,又為學生狹隘的詩歌閲讀感到悲哀。《靜夜思》本來國小就學過,但是這種低級錯誤卻在高中階段屢犯,實在是不應該。不僅如此,杜甫的作品是《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但是有的學生睜着眼睛填出《石壕史》、《新安史》、《潼關史》,這極少數的學生讓我膽戰心寒。其次,作者作品混搭。寫《過零丁洋》的文天祥跑去創作了《望廬山瀑布》,杜甫的《登高》張冠李戴給李白,王維筆下的《使至塞上》成了孟浩然的大作,白居易的《長恨歌》變成了韓愈的代表作這樣的錯誤屢見不鮮。最後,詩人朝代無限穿越。例句是宋代的岳飛,但是在答卷中,初唐詩人盧照鄰、駱賓王、王勃、楊炯、孟浩然、王昌齡、王維、白居易等等詩人都在不同程度上達到了穿越,有的倒退到南北朝,有的去往宋代,有的去了明代。這種常識性的知識卻發生如此之大的紕漏,讓閲卷老師欲哭無淚。

(3)閲讀素材質量偏低,詞語積累每況日下。例句中給出精忠報國、情真意切、壯懷激烈詞語用來形容詩人詩作的恢弘磅礴。身為高中生,四字成語的積累應該不構成巨大威脅,即使使用的成語大眾化,但是也不至於空白,但事實上學生們使用的成語、形容詞不盡人意。有的學生甚至直接照搬原句用以擴充自己的句子。像飽經風霜、艱苦卓絕 、千鈞一髮 、迫在眉睫 、危在旦夕 、四面楚歌 、一觸即發、朝不慮夕、岌岌可危 、危如累卵 、命懸一線 、朝不保夕等形容人身世坎坷的成語,沒有幾個學生精準運用。

以上三點通病讓學生在答題上應付差事,缺乏參與的主動性和獨特的創造性。仿寫之句食之無味,保守刻板,千篇一律。

二、造成高中生閲讀現狀的原因

1、閲讀興趣的偏差

如果排除其他因素干擾,完全從自己的愛好出發,那麼我們會發現中學生們的閲讀興趣是豐富多樣的,他們大多喜歡科幻、散文隨筆、卡通漫畫、童話等題材的書籍。可是,也有一部分學生只把心思放在武俠、言情小説中。特別是又有另一種形態的網絡言情小説,比如近幾年的穿越文、耽美文、微小説、盜墓小説等等這些都迷得高中生團團轉。男生還是偏向武俠,女生偏向台灣愛情小説和時尚雜誌。之前圖書市場出現一些另類書籍或稱為口袋書,內容都是即粗俗又無聊,甚至是充斥色情與暴力的。很多的學生也很快地看上癮了,認為是潮流與時髦,放着學校圖書館的書不借,跑到外面猛租來看。而眾多的國內外名著猶如昨日黃花,已然不是很受歡迎。對中學生而言,這些名著看起來很吃力,太難了,也看不太懂,更多的學生只是把閲讀名著看成是老師佈置的課外作業來完成。

對於古代詩歌散文,由於典故難懂、意象難懂、格律難懂等原因,中學生沒有過於深厚的文學底藴而不能駕馭,更不用談及領悟了。詩的格律雖然來來去去都是四種格式的排法,但粘對拗救有難度;詞單單詞牌就有千多種,不同詞牌都有不同要求。這些和網絡上的小説對比,中學生更喜歡通俗易懂的網絡小説。

2、沒有好的閲讀習慣

大部份中學生在需要引經據典時,卻要搜腸括肚,尷尬之極。這種情況普遍的存在,主要原因是沒有做好讀書筆記。他們在讀書的時候,沒有做到既動腦又動手,懶得動手寫讀書筆記,只是看過則已,而後就不知所云了。俗話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現在大部分的中學生不能做到這一點,還未掌握這種正確的讀書方法,只停留於走馬觀花。

3、學習壓力大,閲讀時間少。

首先,高一學生雖然還沒有面臨大學聯考,也沒有高二的月考,但是他們卻面臨着會考,所以學生把心思都花在了教科書的學習上。其次,高一學生還沒有分科,他們學習的科目是全科,學習負擔沉重,作業繁多,沒有閒暇時間進行閲讀。最後,對於大學聯考來説,有規定的6必備古詩,所以高中生普遍輕視古詩的重要意義。

三、整改措施

語文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通過古詩的誦讀,可以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高中生的語言能力完全可以駕馭古詩,但是他們卻因為種種原因造成了現在高中生語文閲讀面狹隘的囧態。要想改變這種情況,應該奉行以下措施:

1、提高學生閲讀興趣。

硬性灌輸只能打造出學習機器。在學校這個大環境中創設情景。每天早上可組織學生利用晨讀的時間進行古詩文誦讀,讓校園裏書聲朗朗;當學生在學校操場活動時,四周的牆壁上所描述的唐詩中美麗景色,可以陶冶他們的情操;教學樓的走廊裏,懸掛的一幀幀製作精美的詩配畫;櫥窗裏展出的一幅幅,或蒼勁挺拔或柔美瀟灑的師生共同書寫的詩詞歌賦,也能使他們從中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寧夏銀川唐徠回民中學自辦學以來,一直有課前十分鐘的傳統,每週三的課前十分鐘都是古詩文鑑賞,而這樣的鑑賞不是説全校都鑑賞古詩,而是每個班級按照學號每個同學準備古詩,然後在十分鐘裏與同學交流,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又使得學生分享到了知識,擴寬他們的古詩文知識面。除此以外,該校還在校門口樹立展板,展板每週一換上新詩,也是交由每班。每班挑出書法好的學生一名,繪畫好的學生一名,二人協作完成一幅古詩繪畫,然後掛在展板上,供全校師生觀摩。這樣的做法,可以提高當事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同時,為其他學生樹立了榜樣,激發他們的進取心,從而熾熱追求古代文學。整個校園都有沉浸在古詩文的書香氛圍中。

2、試卷設計題型擴寬。

大學聯考內容規定了必背古詩文六十,這就誤導學生除此六十外無需瞭解。這是大錯特錯的。即使不能全盤背出,但是作者的朝代與代表作還是必須掌握的。身為高中生,李白的代表作還僅限於《靜夜思》,這是膚淺的。不考就不看,這是高中生的通病,為了改善這樣的情況,語文試卷設計不僅要在填空與默寫中反應古詩的掌握程度,而且也應該在語言文字運用題型中通過仿句、仿寫來促使學生了解我國傳統的詩歌文化。

3、老師在上課時候,可以引據經典,或許只是一句有名的詩句,或許是從古詩中挖掘的一個典故,甚至只是詩歌中一個生動的字詞。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古詩文教學中,注重讀寫結合的練習。利用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詩這種文學樣式,偏重於抒情言志。思想、情緒、感情是詩的基礎。因此,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讓學生在讀中體味詩的內涵,領悟詩人的思想感情,並注意詩的韻律與節奏。指導學生朗讀時,還要善於為學生創設情境與氛圍。如為其配上一首優美的曲子,為其展示一幅美麗的畫卷,或為其增設一段慷慨激昂的導語等等,使得詩情畫意相結合。

結語

通過本次實踐調查,我認識到提高高中生的古詩文的閲讀量迫在眉睫。高中生的古詩閲讀量每況日下,高中生對於著名詩人及其朝代、代表詩歌作品,混搭穿越的把戲層出不窮。我分析了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閲讀興趣有偏差,其次是沒有好的閲讀習慣,最後是時間不容許。為此我提出了相應的整改措施。但是紙上談兵的調查報告如果不付諸行動,也不過是一紙文書。

身為一個準語文教師,我們不僅要履行教書的義務,更擔當着育人的責任。只有流傳的才是經典的,從古詩中取其精華,不僅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更可以學習古代人的詩書禮儀,滿腔的愛國熱情。這對於不論是在職教師,還是即將踏上教師行列的各位老師,都任重而道遠。

【第7篇】關於國小生識字興趣、習慣和能力的調查報告

調查目的:

瞭解國小生關於識字興趣、能力的現狀,並能針對這種現狀採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和水平。

調查方法

對一、二年級學生進行國小生識字興趣、習慣和能力等方面調查問卷。

調查實施

(一)調查內容:

(1)國小生對識字的基本態度。從動機、興趣、技能等多個方面瞭解國小生對待識字的基本態度和能力掌握狀況。

(2)形成這種態度和能力的原因。根據調查反映情況進行研究、思考、分析,找出形成種種態度的原因。

(3)對現狀的看法和建議。小結調查及分析狀況,並依據此提出看法和建議,希望能夠消除學生不認真的態度,提高能力。

【第8篇】關於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調查報告

一、我市企業自主創新的基本情況

(一)自主創新體系初步建立。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實踐,我市已初步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府支持為依託、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較好地支撐了企業技術創新。目前,我市擁有國家級計算機輔助設計應用工程示範企業2家,中國博士後產業基地2 個,國家級生產基地2個,省級星火科技示範企業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8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30家。葛店開發區投資近千萬元建成的高新技術創業中心(孵化器),已成為我市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基地。市金剛石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的建設,延伸了金剛石產業鏈,促進了我市金剛石產業的發展。農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初步形成,鄂州科技信息網已成為鄂州與全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繫的紐帶。發展新的增長點。

(二)自主創新環境日益改善。市委、市政府先後制定了促進高新產業發展、加快產業化、加強科技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鼓勵科研人員創業等政策20餘項,科技投入保持逐年增長;各級領導對科技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提高,各部門對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全社會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氛圍日益濃厚。這些都為我市企業自主創新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儘管我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與周邊地區相比、與市場經濟的要求相比,還有明顯的差距,仍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主要表現為:一是高新技術企業規模偏小。在我市26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中,只有顧地塑膠一家企業年銷售收入過億元,大多數企業規模較小,有的年銷售收入僅有幾百萬元,市場競爭力較低,抵禦市場風險能力較弱。同時,由於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少、規模小,我市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高,只有44%。二是企業自主創新水平偏低。我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普遍薄弱,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產品比重較低,技術創新對外依賴程度偏高。在全市規模以上企業中,僅有20%的企業開展了研發活動,僅有12%的企業擁有自己的專利,對外科技依存度在60%以上。由於缺少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一些企業仍停留在賺取加工費、包裝費的水平上,僅僅憑藉廉價勞動力和資源消耗來贏得暫時的競爭優勢。

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創新主體動力不強。作為創新主體的企業,有的在認識上存在偏差,認為科技創新是政府科技部門的事,企業只管享用科技成果,吃 現成飯有的目光短淺,小富即安,滿足於現狀,無意於長遠發展;有的處於起步階段,基礎較弱,缺少外部支持,怕冒風險;有的創新行為存在短期化傾向,只上一些短、平、快項目,走一步看一步,等等,這些都造成企業對科技創新不願投入、不敢投入。二是科技創新投入不足。市級科技三項經費支出佔本級財政支出的比例不到0.5%,區級科技經費支出僅為區科技局的辦公經費,遠沒有達到國家規定標準;企業用於研發的費用較低,全市規模以上企業投入的研發經費佔銷售收入的比例不到0.5%,低於全國0.84%的平均水平;科技風險投資機制尚未建立,金融對科技創新支持不力,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尚未完全發揮作用,致使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十分困難,梁子湖

區甚至連一家銀行分支機構都沒有。這些都極大地制約了我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三是科技人才十分短缺。由於缺乏良好的創業環境和激勵機制,我市對高新技術人才的吸引力不強,孔雀東南飛現象時有發生,而且,現有專業技術人員在人才總量、素質、結構分佈等方面不能適應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要求。據統計,我市雖有5萬餘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但絕大多數分

三、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幾點建議

自主創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經濟競爭力的關鍵,也是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我市要建設創新型城市,必須首先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此,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提高認識,增強自主創新的緊迫感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今世界,誰在知識和科技創新方面佔據優勢,誰就能夠在發展上掌握主動。面對日趨激烈的國內國際競爭,要使我市成為武漢城市圈內優勢明顯、極具活力、快速發展的增長極,我們只有真抓實幹,急起直追,把握先機,贏得主動。全市各級各部門要站在企業生存、經濟發展、民族振興的高度,深刻認識企業自主創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加強領導,把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事關全局的大事抓緊抓好;要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多做打基礎管長遠的事,加大引導和支持力度,促進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廣大企業要切實轉變創新觀念,認清發展形勢,克服 等、靠、要的傳統

思想,增強做大做強的信心和勇氣,潛心研究和實施技術創新策略,拋棄違法侵權行為,緊跟科技潮流,主動參與競爭,努力實現產品由製造到創造的跨越式發展。

(二)突出企業,強化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

(三)完善政策,構建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

、科技部門積極爭取各項税收優惠政策,如企業研發投入實行税前扣除,允許企業加速研發儀器設備折舊,對中小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實行税收優惠等,激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要以建設武漢城市圈為契機,把葛店高新區融入武漢東湖高新區作為我市融入武漢城市圈的着力點,加強產業和政策融合,爭取葛店高新區享受國家級高新區的税收優惠政策,以增強我市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吸引力。三是暢通科技型企業融資渠道。要建立銀企工作溝通機制,由政府部門牽頭,定期組織金融機構與科技企業聯繫會,溝通情況,加深理解,真誠相待,互相支持,促進銀企合作。鼓勵金融機構加強和改善對高新技術企業,特別是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對重大產業項目、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給予優惠的信貸支持。要進一步完善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工作機制,加大資本注入力度,擴大擔保規模,為中小企業科技創新提供資金支持。

(四)夯實基礎,提供自主創新的人才支撐

自主創新,人才為本。培養使用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是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一是建立選拔培養人才的長效機制。選拔培養使用好科技人才,首先要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科技意識和管理水平。建議由政府科技部門組織講座,每年邀請專家學者和科技界精英,免費對全市科技企業管理者和科技人員進行科技形勢和管理知識的培訓,不斷提高企業管理者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企業要加強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聯繫,一方面採取定向委託培養的方式培養人才,另一方面根據產業發展需求,有計劃地輸送技術人員到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深造、學習、取經,同時,大力引進、聘用實用新型人才,借智借腦,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人事部門要隨時收集人才市場供給和企業需求信息,建立科技人才供需庫,適時組織供需見面會,為企業引進人才提供配套服務。要加強職業技術教育,大力培養企業急需的各類實用技術人才。

二是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熱情。有關部門對企業引進人才,要在安家落户、醫療養老、子女入學就業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對高層次的技術帶頭人,財政可給予專項補貼;要完善收入分配機制,促進技術要素參與收益分配;對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要給予重獎,併為其進行高層合作、交流、考察、研究創造機會;要建立多層次的科技獎勵體系,除了政府每年對科技成果和科技人員進行獎勵外,鼓勵各部門、各企業設立相關科技創新獎項。在對科技人員進行物質獎勵的同時,還應進行精神和政治獎勵,如:在評選市勞模時,優先考慮優秀科技工作者;在選舉人大代表、推薦政協委員時,優先考慮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等,以此增強科技人員的榮譽感,激發他們的創新熱情。各企業要為科技人員的工作、生活創造良好的條件,使他們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要在全社會培育創新意識,既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又要寬容創新失敗,努力營造參與創新和支持創新的社會氛圍。

【第9篇】關於學生壓力的調查報告

期末考試將至,你是否感到無所適從?跟戀人吵架,你是否感到疲憊不堪?家人過高的期望是否讓你難以承受?壓力,似乎無處不在。

為了解汕大學生的壓力情況,《汕大青年》編輯部於12月份進行隨機抽樣問卷調查。主要從學業、前途、經濟、人際關係、家庭等方面進行了調查。調查對象為汕大一至四年級學生,發放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73份,問卷有效率為91%。

九成學生有壓力

調查顯示,汕大91.9%的學生感到有壓力存在,其中24%的人感到壓力較大,2.3%的人覺得壓力難以承受。提及壓力對生活的影響,近20%的大學生認為壓力帶來負面影響,短期內辦事效率低;14.6%的人認為在壓力的作用下生活變得不受自己控制。

汕大心理諮詢中心的金豔老師説:“大學生存在各種壓力是正常的。”但總體看來,汕大學生壓力適中。

前途問題最感壓力

調查顯示,汕大學生感到壓力的最大來源是自己的前途問題,佔34.8%,其次是經濟壓力(佔27.1%)及學業壓力(佔26.1%)。而人際關係,家庭,戀愛,個人形象與外界輿論造成的壓力影響則比較小。83.3%的人認為壓力最大的時期為期末臨近考試時。

華南師範大學對廣州市6所高校的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發現:一般大學生(廣州)最大的壓力源是“自我認知”和“競爭”,而非“學習”、“就業”這些實際問題。這與我校學生的主要壓力源不同。

八成人積極面對壓力

80.6%的學生在面對壓力時會尋找各種方法來降低影響。近60%的人認為壓力能轉化成動力。金老師説:“一個學校有這麼大比例的學生尋找各種方法降低壓力的影響,是非常積極的。”但仍有8.1%的人選擇被動應對,期望壓力自動減少;9%的人會選擇逃避。

當身邊的人因壓力而悶悶不樂時,62%的人會採取各種措施幫助他(她)緩解壓力。25.3%的人的情緒會受到影響。

運動最解壓

當壓力已經無法迴避的時候,如何有效地排解呢?據調查結果顯示,汕大學生採用的解壓方式多種多樣,其中以運動減壓的佔22.9%,聽歌佔17.8%,睡覺佔9.3%,並且還有人選擇寫日記,購物,獨處等方法。

“這些緩壓方法只能使你在一段時間內壓力得到緩解。”金老師説。她認為緩解壓力更重要的是標本兼治。壓力來源可能有多個,要在眾多壓力源中尋找主要的,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比如臨近考試時最主要的是考試壓力。

自殺――潛在危機

10月31日,清華大學化工系研究生洪乾坤在福建泉州中營學院墜樓自殺身亡,走上不歸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找工作時面臨了巨大的社會壓力。大學生自殺事件屢屢發生,大學生壓力狀況應引起重視。

調查發現,在汕大竟有5.2%的贊成使用如自殘、自殺的方式應對壓力,有6.6%的人立場不明確。“雖然贊同這種做法的人也許自己並不會真的去自殺,但起碼説明這些人有自殺的傾向。”金老師分析説。她説5.2%的比例看似不高,但是對於學校和學生自己來説非常危險。

從現時學生的心理狀況看來,要徹底“消滅”壓力基本是不可能的。那麼想要提高生活的質量,就應該與壓力共存,在壓力下繼續前行。

【第10篇】關於如何提高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xx年2月11日

調查地點:四川省資陽市保和鎮中心國小

調查對象:保和鎮中心國小部分教師

1、調查內容:

(1) 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

(2) 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原因

(3) 大學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

2、 調查方式:

(1) 查閲相關書籍

(2) 登陸網站搜索

(3) 對教師進行訪問

3、 調查結果

通過查閲相關書籍登陸網站搜索對教師進行訪問等方式,我瞭解到,隨着社會進步,大學生也越來越多,當今社會的崗位數遠遠少於大學的人數,因此多數教師認為,應該控制大學生的人數,提高大學生的質量,鼓勵大學生面向基層就業,提高大學生去基層就業的積極性,進一步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

關於創業國家就多為大學生提供創業資金,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環境,鼓勵大學生依託專業優勢開拓市場,而高校也應該把培養大學生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當作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手段,引導和扶持大學進行創業。

4、經驗體會

我是一名剛入校不久的大學生,這次調查讓我感受良多,我覺得除了社會和國家要幫助大學生以為,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也應該多學知識,掌握好技能,為自己出身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5、對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的評價

我認為此次活動開展得既有價值,又有意義,而且實踐的課題非常貼近生活,也都是同學們都有所聞,但又知之甚少的事情,非常適合同學們調查研究。我更希望學校能組織一次大型的調查活動,讓全校師生一起參與。

【第11篇】關於進一步加強車輛修保能力的調查報告

機修車間是我廠唯一一個專業車輛修理單位。近幾年以來,由於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修保能力難以滿足前線生產的需要。針對這一情況,我站對全廠從事車輛修理的人員分佈、技術狀況、工作情況等進行了調查,與部分幹部職工進行了廣泛的座談和深入交流,對如何進一步加強車輛修保能力有了一定的認識,現將有關情況做一簡要彙報。

一、修保能力現狀

(一)人員結構

機修車間現有職工15名,其中全民職工14人,勞務工1人,管理人員3名,技術人員1名。35歲以下5名,35—50歲8名,50歲以上2名,女工4名。下設三個班組,分別是:主修一班,修理工4名,其中一名女工;主修二班,修理工4名,其中一名女工;直流電班,修理工2名,其中一名女工。

(二)設備狀況及承擔任務

機修車間擁有固定資產原值173.53萬元,淨值71.74萬元,其中設備資產9台(套),原值51萬元,淨值16萬元。主要任務是負責全廠車輛、抽油機減速箱、遊動滑車等設備的修理。完成修理任務:車輛大修35台、三保24台、項修413台,遊動滑車大修20台,產值355萬元。

(三)技術狀況

由於受修理人員少的影響,我站能夠承攬的車輛修理項目包括:國產eq140、ca141、北京吉普系列、拖拉機鐵牛系列及雙排五十玲、小解放、三星、微型系列等車型的大修、三保、項修;太拖拉、815、推土機、抓管機等大型車輛的項修。板金、噴漆、鉗工等工種無人。

二、存在的缺陷

(一)我站修理工與其他單位修理工工作量差異大

與我站修理工工作情況相比,其他的汽車修理工只承擔汽車的項修、二保作業,三保及大修作業均送往我站或外單位專業修理廠,工作負荷量懸殊較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站修理工心理不平衡,影響工作積極性。

(二)激勵措施缺乏資金保障

為了充分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儘管車間採取了計件工資、績效考核等多種措施,但由於受到加班、獎金、工資總額等因素的限制,能夠浮動的資金十分有限,激勵效果不明顯。如果把固定工資部分也用於浮動,則會由於影響職工正常生活,易造成職工隊伍不穩定。

(三)生產班組人員過少

從上述人員結構中可以看出,每個班組僅有2—4人,雖然隊部的3名幹部都在班組裏幹活,仍與正常修理班組應有的6—8人的配製差距太大,而且班組數量也太少。在這種情況,無法形成專業班組(按照正規汽車修理單位班組配製,應細分為汽車底盤修理班、汽車發動機修理班、板金噴漆班、直流電班等專業班組),這就迫使班組內的每名修理工必須全面掌握汽車的修理技術,形成了“樣樣都會,樣樣不精”的現象,造成修理質量不易提高的不良後果。同時,也使修理工缺少學習較先進技術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修理範圍。

(四)高齡職工和女職工人數所佔比例大

目前,車間從事的修理工作不僅僅是技術工作,拆卸發動機、變速箱、前後橋,保養大型車輛底盤等大多數作業,都是重體力活,對於女職工和年齡大的職工而言難以勝任。該車間女職工和50歲以上職工佔車間總人數的40%。

三、建議採取的措施

(一)充實修理班組人員

由於實際工作量與現有人員不匹配,使我們無瑕顧及大型特種設備的大修,只能幹些東風、吉普等國產車輛的大修、三保和大型車輛的項目修理等零星工作量,這對節約設備修理成本十分不利。要想真正為廠節約修理費用,就需要加大力量拿下大型特種設備的大修、三保等比較重頭的工作量。以通井機為例,外送大修一台需要8萬元左右(還不算15種總成件更換追加費用),內部修理一台只需費用3萬元,能為廠節約修理費近5萬元。還有抽油機變速箱,新購一台約5萬元,而內部大修一台僅消耗材料費1萬元左右,每台可為廠節約4萬元。建議將全廠修理人員集中統一管理,形成專業化修理班組。如能按照修理班組配製要求,組成6個班組每班6-8人配製,我站將能完成廠裏1800多台設備的70%工作量,能為廠裏節約大修費500萬元左右。同時,這樣做還便於考核,容易分清修理質量方面的責任,有利於修理工集中精力鑽研專項業務,做到專而精,提高修理工作中快速、準確判斷故障和從事高技術含量車輛修理的水平,有效提高汽車修理質量與效率。

(二)加大培訓力度

目前,隨着abs系統、電噴系統等高新技術在活動設備上的廣泛應用,我站修理工的技術水平已暫時達不到修理行業的要求。由於受到技術能力限制,不得不外送修理,增加了修理成本的支出。建議廠裏在培訓方面給予支持,增加我站汽車修理專業外送培訓名額,參加汽車新技術應用及維修等培訓班。使修理工在原來基礎上,技術得到進步。

(三)採取激勵措施

物質是激勵職工盡最大努力完成最大工作量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建議廠裏設立單項獎勵資金,按超工時額折算資金,劃撥到單位,按照績效考核辦法分配。充分挖掘職工隊伍的內部潛力,不斷提高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結合汽車修理工種實際,經站領導班子研究認為,該工種適合於採取按車輛修理工時定額考核制。

【第12篇】2022大學生心理壓力的調查報告

年年歲歲説就業,歲歲年年就業難!繼xx年高校畢業生人數突破700萬之後,xx年的畢業生人數持續突破700萬,並超過去年的727萬達到749萬之多!畢業生人數在年年遞增,就業之難也似乎成了常態。連續幾年的“史上最難就業季”給人的感覺就是:對於就業,“沒有最難,只有更難”!那麼,今年的就業壓力是否真的也會隨人數增加而增加?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就業壓力又有哪些變化?今年的調查問卷於4月1日~4月27日在騰訊網推出之後,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內,共有18171人蔘與此項調查,我們在嚴格剔除無效問卷後最終保留了15728份有效問卷,然後利用專業的心理學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近日,《xx中國大學生就業壓力調查報告》出爐,今夏畢業生期望月薪為3680元,跌至近4年最低點。

是挺進北上廣還是留守鄭州?是入職大公司還是個人打拼天下?這是很多畢業生要面臨的選擇。

於是,有人離開鄭州,最後又回來了;有人想創業,最後卻退縮了……在畢業生中,有創業想法的人佔22.7%,但真正創業的人不足2%。

逃離北上廣 鄭州等二線城市受寵

又到了畢業季,又到了就業季。《xx中國大學生就業壓力調查報告》出爐,讓很多即將畢業的學子,對未來充滿了一絲焦慮。

從榜單來看,今夏,畢業生期望的月薪為3680元,跌至近4年最低點。對比期望月薪高達5537元的xx年,降低1857元,下降33.5%。

在選擇期望工作地點時,近半數(49.6%)的被調查者希望去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工作,而xx年至xx年,該比例均在50%上下。也就是説,包括鄭州在內的二線城市成為最受求職大學生歡迎的地方。

作為曾經的“廣漂”一族,小郭形容之前的歲月“很糟糕”。

小郭在廣州的兩個月裏換了三份工作,“第二份較長,待了三週,但因我慢熱,第二週人事經理就警告我應該改變。我在廣州一直是想逃離的狀態,經濟困窘,心情鬱悶。”在經歷了堅守還是逃離的心碎抉擇後,最後她還是選擇了鄭州老家。

王皓初到北京時,謀得了一份月薪2200元的宅急送分揀員工作。“寒冷的冬夜裏,我和同事卸下70公斤重的貨物,忙了一個通宵到第二天上午8點。一個多月後,我查出患了膽汁迴流性腸胃炎,清晨一個人躲在廁所裏大口大口地吐胃裏的苦水。”他説。

越往小城市走壓力反而越大

對於鄭州等二線城市受歡迎的原因,報告分析稱,過半數(52.5%)的人將個人發展機會作為首要選擇標準,然後才是生活成本與收入以及宜居程度。

王皓的想法與上述觀點完全吻合。“我找工作會看重職業發展前景和工資。除了房租太高外,鄭州其餘的生活成本還能接受。”如今,逃回鄭州的王皓找到了一份電商的工作,未來他想從事平面設計和美工。

可是,從北京到鄭州,從一線城市到二線城市,王皓覺得並沒有幸福多少。

“普通的快遞費8元,一個客户退產品時用的順豐,光快遞費就50元,這多出來的錢誰出?經理也不管,弄得我焦頭爛額。熬夜花了仨小時給客户設計出了一個圖片,對方一句‘太幼稚’,差點讓我崩潰。”王皓説。

王皓逃回鄭州的不幸福感,在該報告中也得到了印證:直轄市的壓力指數為16.6%,省會城市增長至16.9%,地級市17.1%。

因為壓力指數和幸福指數正相關,換言之,選擇在鄭州等二線城市的畢業生不如在北上廣的畢業生過得幸福。

報告的發佈者、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熊漢忠分析説,在大城市工作,顯而易見的是更大更多的外在現實壓力,諸如住房、交通、競爭、生活環境等,但要離開求學的大城市而去(或者回到)偏遠的小城乃至鄉鎮工作,這與“人往高處走”的常態思維是不相符的。“因此,期望‘往低處走’的人表面上似乎迴避了大城市的外在現實壓力,但實際上可能會體驗到更多的內在心理壓力,諸如擔心他人的看法等。”他説。

兩三個月 吃不起水果、肉奶蛋

在該報告中,河南商報記者發現,有創業想法的人達22.7%,超過想考研的人(20.1%)。而對比4年來的數據,每年有創業意願的人羣比例都在20%上下。

李智豪xx年畢業後就開始了創業,是當年高達19%的“有意願創業一族”的真正履踐者。

本科畢業時,他也曾接到過好單位的入職通知,但他的專業是農村與區域發展方向,堅持“應該到更適合自己專業的領域去就業”的他,最後選擇紮根民權縣,幹起了麥茬番茄種植與推廣的創業實踐。

“我和一個哥們兒每人開一輛三輪車,頂風淋雨去賣番茄,跑遍了民權、寧陵、睢縣的主要集貿市場和上百個村莊。”李智豪回憶他創業過程的不易,“種的禮品西瓜,第一茬瓜沒掙一分錢,一半運到學校送禮了,剩下的又被偷光了。”

有一次,沙塵暴吹破了棚膜,大棚着火,自己也被刮下的大棚砸傷膝蓋。生活最艱難時,兩三個月吃不起雞蛋,水果和肉、奶更別説了。

幸運的是,成果也開始顯現:他帶領的團隊獲得貸款後,在擴大麥茬番茄種植項目的基礎上,發展了紫薯、娃娃菜等共40畝的種植。xx年8月份,又以合作社名義流轉華佗廟村的6個温室大棚。

“以前經常做賠本的行當,現在不同了,身後有了一大幫子兄弟姐妹,決不能委屈了他們。”他説,事業有了起色後,他又面臨着缺乏懂技術懂管理的專業人才、管理粗放混亂等諸多問題,於是,這個農村基層的草根創業者,又返回校園,讀研深造,但“最終目的還是反哺創業基地發展”。

李智豪創業的艱辛可見一斑,這也就不難解釋報告中提到的數據:大學生畢業後每年真正走向創業的人羣比例還不足2%。

【第13篇】關於大學生各方面壓力的調查與報告

——緩解自身壓力 迎接美好生活

[摘要] 大學生是祖國培養的高級專業人才,隨着心智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大學生承受了越來越重的壓力,只有找到壓力的來源並用合適的方法來緩解壓力,我們才能夠有良好的狀態去學習知識,學做人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做出貢獻。

案例:

1. xx年1月5日晚8時30分許,武漢某大學一學院男生宿舍7號樓,一名男生從樓頂跳下,當場身亡。死者仰躺在宿舍樓前滴草坪上,像是睡了過去。死者身高1.7米左右,體型偏瘦。現場已拉起警戒線,多名*正在勘查,大量觀看學生正被學校治理員勸離現場。據瞭解,事發前,學校一名巡查職員曾發現7號樓頂趴着一個人,因天氣暗淡,並不能確定,正當他前往細看時,那人已經從樓頂跳了下來。事發後,學校領導帶領治理職員迅速趕往現場,發現跳樓者是該校計算機系大四學生,住在7號樓212寢室。知情者稱,該跳樓男生已找好工作單位,預備畢業後就上崗滴。該生跳樓亦可能與情感有關。

2. xx年01月09日,身患白血病的即墨小夥刁旭亮大學聯考結束,被青島一所大學錄取,當準備到學校報名時,病情突然加重,不得不住進青島的醫院。因不忍拖累父母,在醫院治療期間,用水果刀刺進喉嚨試圖自殺。幸虧家人及時發現,經搶救才保住他的性命。記者昨天採訪瞭解到,刁旭亮家住偏遠農村,家庭十分困難,為了治病,目前家人已經負債20多萬。

3. xx年1月16日凌晨5時許,同濟大學嘉定校區汽車學院一學生從宿舍樓墜樓身亡。昨天從校方墜亡者為一名20歲左右的葉姓男生,目前已排除他殺可能。而網友事後在學校的bbs上發現,有一封疑似死者留下的遺書,稱因厭惡學習,從優等生變成差等生,愧對父母而選擇結束生命。

4. xx年1月17日早九點多,浠水清泉鎮水產局附近名年僅23歲的女大學生從六樓跳下身亡,周圍目擊羣眾説,女孩滿身是血。女孩昨天下午才從學校放假回家,昨天晚上她父母吵了一晚上架,她媽打牌輸了幾十萬,還了二十多萬,還有十幾萬的債。

一·基本概況

經過了十幾年的寒窗苦讀,我們幸運地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大學。但是新的環境的衝突及未來的就業形勢的嚴峻,使大學生們承受了不小的壓力,以致近幾年來大學生自殺的案例是有發生且呈現上升的趨勢,這引起了社會眾多羣體的廣泛關注。

為此我們組的同學在共同努力下,共投出了300份社會調查問卷,收回有效數據297份;調查方式為無記名調查(問卷見附錄)和電子版調查問卷結果。從我們的的調查結果分析看從中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調查時間:xx年11月22日到27日

調查地點:廣東醫學院

1. 你覺得自己受到的壓力有多大?

a非常大 b較大 c一般 d較小 e很小

比例 5% 41% 35% 10% 9%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大學生所承受的壓力狀況不容樂觀。有接近一般的大學生敢打有較大的壓力,甚至有5%的學生感到了不可調節的巨大壓力!故而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當代大學生有必要以適當的方式或途徑啦緩解壓力

2. 你的壓力主要來源於哪些方面?

a學習b人際交往 c就業 d家長期待 e其他

比例63% 2% 8% 20% 7%

從本題的數據分析來看,有63%的大學生選擇了壓力的主要來源是學習方面,這表明絕大多數大學生仍然一學習為首要任務。另外有20%的大學生選擇了壓力的來源是家長的期盼,也從側面反映出大袋中國社會的意識形態中家長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還是有很強的作用裏於學生身上的,而就業形勢也毫無疑問成為了大學生的一大壓力源,而且這在高年級學生身上體現得更為明顯,綜合上述層面來看,只有大學生自身對環境的實力裏的加強才能更好地適應這些壓力重重的生活

3. 當你覺得壓力過大時你會選擇什麼方式來宣泄壓力?

a對朋友傾訴 b大哭一場 c自己悶着 d運動 e其他

比例22% 24% 19% 29% 6%

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大學生懂的如何合理有效滴去緩解壓力,宣泄壓力,但還有19%的學生選擇有有壓力時讓自己悶着。這表明現階段大學生羣體中絕大多數個體有着良好的心理狀態去應對或者解決壓力所帶來的困擾,但是還有部分學生還是沒有用合理的方法宣泄壓力

4.適當的壓力可以轉化為動力,那麼你認為你現在承受的壓力對你的主要影響是?

a幾乎都能轉換為動力 b大部分能轉換為動力

比例13% 36%

c小部分能轉換為動力 d幾乎不能

44% 7%

有壓力才能有動力,從表中可以清晰地得出這一結論,絕大多數學生能在不同程度上吧壓力轉變為動力,只有極少數的大學生感到壓力幾乎不能轉化為動力。所以這表明我校學生的心理素質是較為良好的,同時也能辯證滴對待壓力與動力之間的關係,可以再逆境中更好地成長,這也是對當代大學生成長的必由之路也是與這個時代的社會發展相符合,相適應的。

5. 你對大學生因為壓力太大而自殺有什麼看法?

a十分理解 b能夠理解,但不認同他們的做法

比例4% 68%

c無看法 d無法理解

2% 24%

通過分析表明大多數大學生對待壓力問題還是很理智的,能理解壓力過大的痛苦但又不會採取極端的做法去解決。另外,有2%的同學選擇了對此無看法,而這其中的原因是為何呢?是真的無看法亦或是壓力太大早已對此感到麻木呢?從另一個側面看大多數大學生對他們的這些做法感到不可以理解是否也表明了他們的感同身受呢?其中緣由值得我們深刻地反思。

除了這些外,我們又對男女生的調查結果進行了分開統計與對比,發現男女在承受壓力和解決壓力方面有着非常明顯的差別。從調查報告上顯示,58%的女生認為自己受壓力一般,但是68%的男生表示受到壓力較大。這表示男生較於女生來説,受到的壓力的影響明顯要大許多。我們又根據其他問題,總結出了幾點原因:(1)當壓力過大時,超過80%的男生宣泄方法只有自己悶着和運動,而其中有32%是選擇自己悶着,而女生幾乎每種宣泄方式都會用到,其中對朋友傾述和大哭一場較多,各佔36%和28%,只有6%的女生會選擇自己悶着;(2)女生較於男生來説,更擅長於把壓力轉化為動力,她們40%的人都能把大部分壓力轉化為動力,而能夠做到這點的男生不過21%。

我們還有統計數據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表示壓力對自己影響較小的調查對象,宣泄方式都不會是自己悶着,而在第四題上,他們也常常會選擇能夠把大部分壓力轉化為動力。

綜合這些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壓力的大小跟我們選擇的宣泄方法正確與否以及能否把壓力轉化為動力有着密切的關係。

二·分析原因:

1.心理壓力過大

(1)外部環境方面。目前世界金融危機的爆發,影響了我國許多行業,不少行業用人計劃減少,大學生就業形勢較為嚴峻,大學生流傳着“畢業即失業”的口號。隨着年級的升高,由於專業方向、社會範圍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大學生個體之間在就業觀念、擇業機會等方面的差異就越來越大,面對激烈的競爭,一部分學生就讀時優心忡忡,以致表現出缺乏自信、眼高手低、畏懼社會等心理問題。

(2)內部環境方面。由於大多數學校將計算機等級考試和外語四、六級考試作為考察學生綜合能力的主要條件,有的學校甚至將這兩個證書作為獲得學士學位資格的硬件。社會和學校的雙重環境迫使大學生在擺脱了高三的重負以後,又進人了更為緊張的“高四”,繁重的學習給他們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一部分不善於化壓力為動力的學生便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從而影響了學習乃至日後的生活。

2.心理承受能力弱

大學生追求完美、嚮往成功,在家庭中居中心地位,加上一些學校存在重“智”輕“德”,重“學習成績”,輕“心理品質”的傾向,使得部分學生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無論在自我估量方面還是在人際關係方面,一旦受阻,便心灰意冷、裹足不前。長期的封閉式學校教育也使大學生似温室的花朵,一遇風雨便神形俱廢、一撅不振。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不能正確處理遇到的各種困惑和矛盾,經常陷人焦慮、抑鬱等情緒中,有的發展成為心理障礙,有的甚至發展到自殘、輕生、傷人的嚴重程度。因此,對大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題中之義。

3.心理調節能力差

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閲歷的增加,大學生對社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對周圍的人和事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要求,但現實與理想總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這種偏差會給大學生帶來焦慮,即是個體由於不能達到目標或不能克服障礙的威脅形成的一種緊張不安。

三·幾點建議與思考

1.醫學生作為國家醫療事業的後備軍,肩負着未來社會救死扶傷的重責,所以必須掌握精湛的醫術,而這也使得醫學生的學習任務相對繁重,單這也是必然的。沒有這些學習上的壓力就無法學好這些知識,更談不上服務於社會。

2.為了學好醫學知識,學生們應儘快適應大學寬鬆自由的學習生活,加強自主學習的主動性,積極主動地學習,掌握號學習醫學知識的方法和技巧,有效滴將學習壓力轉換為動力,雖然大多數學生對待壓力的態度比較樂觀,但仍有一部分學生的能力有待提高。

小結:醫學是一門複雜艱難的學科,其要學習的內容很多。把這些內容學好,這不僅關係到醫學生未來的就業前景,更關係到以後患者和生命健康。所以醫學生應該花更多時間來學習這些內容,充分發揮自主性,而積極主動地學習把醫學學好學精,而不負患者所託做一個真正稱職的醫生。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調查,我們基本瞭解到我校學生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大小與來源,針對這種狀況我們提出一下建議:

1. 學校應適當增加心理講座,開設心理課程,完善心理諮詢室,讓更多的學生根據自身的心理狀況接受心理教育。

2.引導學生提高自我排解壓力的能力,幫助我校學生加強知識儲備,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自信陽光的生活態度,加強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學生間的溝通,儘可能減少心理壓力對他們的不良影響

3.學校應多開展一些趣味性活動,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讓他們在活動中合理宣泄,以及轉移壓力。

關於大學生各方面壓力的調查與報告

大學生是祖國培養的高級專業人才,隨着心智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大學生承受了越來越多,越來越重的壓力。大學生的自殺案例也逐年增加,這引起了社會上許多羣體的關注。所以我們也關於這方面的問題,做出了一個調查表。

1:你的性別是:

a男 b女

2:你覺得自己受到的壓力對你的影響有多大?

a非常大 b較大 c一般 d較小 e很小

3:你壓力的主要來源是哪方面?

a學習方面 b人際交往 c就業方面 d家人的期望 e其他方面

4:當你的壓力過大時你一般用什麼方法宣泄?

a對朋友傾訴 b大哭一場 c自己悶着 d運動 e其他

5:適當的壓力可以轉化為動力,那麼你認為你現在承受的壓力對你的主要影響是?

a幾乎都能轉化為動力 b大部分能轉化為動力

c小部分能轉化為動力 d幾乎不能轉化為動力

6:你對一些大學生因為壓力太大而自殺有什麼看法?

a十分理解 b能理解,但不認同他們的做法 c沒有看法 d無法理解

【第14篇】中學生規範漢字書寫能力的調查報告範文

中學生規範漢字書寫能力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漢字是中華文化延續進步的根本,而對於中學生來説,正確的書寫尤為重要。《中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求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但由於應試教育的強大勢力和一些學校不重視學生書寫能力的培養,寫字情況及其效果不盡人意,走進教室,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寫字時腦袋歪着、本子寫着、手捏着筆尖、眼貼着桌面,姿勢及不正確;翻開作業本,有的筆走龍蛇、龍飛鳳舞,似秋風咋起,吹亂一地稻草;錯別字在學生的作業本中隨處可見,特別是作文時更突出。作為中學生連一些基本的常用字都弄不清楚。種種原因,使中學生在規範漢字書寫方面存在一系列問題:字跡潦草、不整潔、錯別字太多等等。

二、調查內容

1、字跡潦草的原因。

2、如何規範寫字。

3、對規範些的看法。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根據以上調查結果不難看出:大部分學生經常動手寫字,反對寫錯別字,但由於平時作業量大字跡工整程度不夠,字跡不工整有情可原,作文時出現錯別字的佔多數,這與學校不重視規範書寫能力有很大關係。根據《中學語文新課標》中學應開設書法課,傳播和延續民族文化。

四、應對策略

充分利用語文課時間指導學生寫好漢字,佈置作業時,減少作業量,要求學生規範書寫每一個字,掌握所學漢字,從頭練起,規範寫字姿勢,蒐集名家作品欣賞,或請相關老師講座,讓學生對寫字感興趣,定期進行書法作品競賽,對優秀作品予以獎勵,並把作品展出,讓學生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建議學校開設書法課,專業老師任課,系統訓練,提高學生規範書寫的能力。

【第15篇】關於農村家庭暴力的調查報告

家庭暴力,特別是針對婦女的家庭暴力問題,已成為當今國際社會的熱門話題。家庭暴力問題逐步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因為,對婦女的暴力,是侵犯婦女人權、摧毀婦女的自信心和尊嚴、阻礙其發展進步的最重要障礙之一。

在實際工作中,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往往因種種原因不願意公開自己的受暴經歷,有的認為對自己面子不好看,有的害怕丈夫知道了報復,還有的受害人對婚姻抱有期望,怕引起夫妻關係糾紛。通過對xx鄉進行了調查, 全鄉有3900户,有3786對夫妻,在調查120對夫妻中,有50%關係不大和諧,偶爾吵架;有10%的家庭有暴力行為, 如:下小言村,有一位50來歲的婦女陳菊妹在近兩個月來遭受丈夫打罵,每次丈夫喝了些酒就發火打人,有時甚至還把家裏的東西摔了,要趕她出家門。有一次她的額頭打出血,打到鄉婦聯。經過調查,原因是她老公每天喝藥酒過量,酒醒後又認錯了。還有些情況,有些婦女考慮到以後過日子,認為家庭暴力是陰暗面,是自己的“隱私”,並不希望外人瞭解,這樣的認識也使我們的調解工作受到一些侷限。家庭暴力就是這樣在人們的不經意間被層層包裹着。

調查中我們發現,這些婦女原本都是善良、勤勞的,她們大多是長期遭受暴力,在受暴的過程中,她們中有些人曾經多方求助,但沒有得到有效的救助,面對丈夫的暴力,她們無能為力,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也不肯走到離婚這一步。應該説這些婦女都具有“受虐婦女綜合徵”的特徵。當然,在現實生活中,婦女“以暴抗暴”在所有家庭暴力事件中僅佔相當小的比例,絕大多數受暴婦女並沒有因保護自己的權益而逾越法律。

(一)家庭暴力的類型

我們知道,家庭暴力通常分為3種類型:身體的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幾種暴力的表現形式,每一種暴力的手段都是多種多樣的。身體暴力中拳打腳踢只是基礎形式,針扎、火燒、刀砍、油燙這些極端的事例也不鮮見;在xx鄉如此惡劣的情況沒有。精神暴力中常見的有惡罵、訓斥、羞侮、冷漠、過度役使,同時還有各種手法的心理虐待和情感虐待。性暴力是一個更加隱祕的話題,即使在私訪中也不便於直接問及,從中可以看出,性暴力可能更加普遍,它像是一條潛藏的河,被其他形式的暴力所掩蓋。

對家庭暴力進行分類是理論上認識家庭暴力的需要,但在暴力發生時,很難截然地將幾種類型的暴力分開。施暴者常常是幾種暴力同時並施,毆打時伴有辱罵、恐嚇,強迫性生活時又有毆打和謾罵,同時還有經濟控制、人身自由控制等等,都是多種暴力手段交織在一起。